从“钱老之问”,看“黄维之说”

更新时间:2024-06-18 18: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冠以中国最高学府的清华,被妙称为清华大食堂。不是大师纷纭,而是食客三千;素来博学多识的高校教授、专家学者,借学术之名,肥己之私:买豪车、购豪宅、养宠妾。将个人成果任意篡改,凭空捏造;颇具公信力的媒体,仅为提高其知名度,不惜泯灭良知,胡编乱造,捕风捉影……在这接二连三的丑闻面前,不禁要问:高校怎么了,媒体怎么了,我们的中国又是怎么了?

关键词:大师 学术 公信力 良知 中国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他老人家这一问,距今近十年。无独有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在近期的公开演说中提到“未来十年,中国获诺贝尔奖将是常态”。我们姑且不谈中国能否在十年后,夺取诺贝尔奖的数量、领域能遍地开花,仅就最尖端的物理学领域能否摘得一枚还是悬而未决的谜,更谈何硕果累累?面对国内形势如此复杂、学术环境如此腐败的情况,黄维院士未免太乐观了些。现就两位前辈长者的一问一说,提些晚辈后生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正所谓“书无根不长,草无雨不发”,中国想要问鼎诺贝尔奖,首当其冲需解决的问题必是高校该怎样培养杰出人才?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又回归到“中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众所周知: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将近五分之一。泱泱大国,可谓人才济济;学府林立,自封泰山北斗。然而现实呢?比如清华制作纪念百年特刊的封面照片,一反常态,并不按国际惯例以进校先后顺序或学术

成就排列校友头像,居顶的领袖很清晰,而下面的学者依次模糊……总之,这不是一张校友图,更像人事干部组织图。

既然我们探讨的是中国教育,自然要问:“清华为何六十多年未给中国贡献过大师,徒剩一群上书房行走,和官场熟练工?”当然也会有热心人抢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不是屈尊执教于清华吗?”然而,他老人家除了迎娶一位嫩妻轰动全国,对中国传统婚姻的年龄差距产生冲击之外,我们再也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事件了。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看到自己挚爱的祖国学术腐败,社会公信力跌落,怎能不忧心忡忡?作为高校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教育这么多年来未有丝毫起色,怎会不心急如焚?对于“钱老之问”,又怎么不惶恐?研析自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观点:

一、历史因素

近现代科学起源、发展、兴盛于西方。中国作为后起之秀,处处受制于西方,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我们想在前人应经开垦的土壤中另有收获,这势必将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二、当下社会因素

浮华的风气不仅造成社会的急功近利,可谓无孔不入,各行各业,无论男女老少。工作拼关系、恋爱谈财产、学术靠作假……官本位的思想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也难怪我们深受“学而优则仕”的侵害。孟子早在几千年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有了觉醒,为何我们还迟迟执迷不悟?现在想来,总算有点明白我们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了。因

为稍有名头的人才都去弃文入仕了,一旦踏入,终日只能溜须拍马,贪赃枉法,哪有闲情专研学术科研?即使是所谓的部分教授,在上头威逼利诱之下,只能铤而走险、捏造成果,随意拼凑即成一家之言。目前的现实就是:学术腐败已成中华崛起之大敌,学术腐败已让中国学界恶名远播。

三、个人道德

2004年的一次调查显示,国家所发放的科研经费中,专款专用比例不足50%,中国政府为发展科技不惜重金投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量经费落入与主管学术基金分配者过从甚密的学者口袋。试想,这些“学者”、“主管学术分配者”可谓国家高端人才,拿着国家钱,尽干龌蹉事。专款专用本应是天经地义之事,而他们假借科研之名,肥己之私。对于高学历者的不道德所为,实在可悲。他们学历最高,学问至深,舍生取义本应他们身先士卒,只怪他们心术不正,品行不端,道德沦丧。

杰出人才肯定是科研攻关、学术探索,然而原本在人们心目中纯洁光亮的事业曾几何时起,洁净的空气就被污染,诚实和守信被亵渎,执着的治学态度、科学严谨的学风被奸污,学术腐败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中国学术腐败的根,就是因为学术圈成了“名利场”,为了名和利,使得他们灭绝人性,生产了大批量无异乎文字垃圾的论文,而有学术良知的真正学者被排斥在学术界之外。

四、“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

封建社会尚且尊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当今高级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变成“法律面前,区别对待”。江西某高校校长中午酒后驾车致两死四伤,但仅仅叛了三年。相关部门对事故细节闪烁其词,知情不报,接二连三的的包庇纵容。如果是个普通司机少则十五年,重则直接死缓。看来,判罪只为掩人耳目。不禁让人发问:这种法律是哪家的法律,这等社会主义是哪种社会主义?

中国想在这种污泥浊水中,视诺贝尔奖如探囊取物,未免太儿戏了。所谓“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恐怕是只能自欺欺人罢。如何培养杰出人才,这个问题的解决才是中国问鼎诺贝尔奖的前提!

中国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不让恶果循环加深?正如古训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中央刚正不阿,地方政府、平民百姓自然令行禁止。中国最危险的问题,就是执政党出了问题。如果普天之下,均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哪里会有坑蒙拐骗,哪里会有追名逐利,哪里会有学术腐败,贪赃枉法?学者一心搞科研、高校只为培养人才,政府只想着服务群众。那么,中国不仅获取诺贝尔奖成为家常便饭,而且一切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窦胜

2013年12月15日

参考文献:

【1】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窦云德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

【2】清华大食堂 李承鹏 2011-4-25 天涯论坛

【3】诺奖评委:中国可能在未来10-15年内获诺奖 2008-12-06日 新华网

【4】中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 今日中国论坛·2005 年第1 期 孙健 杨建邺

【5】中科院院士:十年后中国人获诺贝尔奖将成常态 2013-10-10 中国青年报

【6】学术腐败案例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3-16 校纪委/监察处 【7】学术腐败让中国学界恶名远播 2010-04-08 南方周末 【8】学术腐败有多严重,怎样解决 郑岩

【9】袁隆平:学术腐败是 中华崛起之大敌 2012-10-27 人民网 【10】中国百余教授联名发出公开信 呼吁抵制学术腐败 2006-03-21 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lq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