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参考讲稿(刘开忠先进事迹)

更新时间:2024-05-26 19: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的三十年 十八万里路

——记大方县猫场镇初级中学校长刘开忠

他在两个乡镇间穿行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从家里到学校,十四里山路 风雨无阻

一走三十年 十八万里路

最初,他只是数出每公里得走1800步 逐渐,他走出了感情,也走出一条路

这十八万里路

是他一辈子上下班的距离 是他三十年的信念与付出

这十八万里路

刻满着他执著追求、辛勤耕耘的步步艰辛 留下了他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点点幸福

育学子永留报国志,铸师魂常开效忠心 青丝到白发 桃李满天下

“育学子永留报国志,铸师魂常开效忠心。”在大方县猫场中学大门的门柱上,刻着校长刘开忠书写的对联。这既是刘开忠一生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即将退休离任的刘开忠对学校老师的要求与期望。

从教33年,当校长20年,刘开忠可谓桃李满天下。连续两届猫场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是刘开忠的学生,猫场各个村校、教学点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校长是刘开忠的学生……

刘开忠1985年3月到猫场中学任教以来,每天坚持步行上下班。鼎新到猫场乡的14里山路,刘开忠走了18万里,走了三十年。

点燃希望的“三把火”

刘开忠1955年出生于鼎新乡街坎脚的刘家寨,1980年大方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边远的六塘乡绿塘小学任教。1985年3月,刘开忠调到猫场小学。1993年任猫场小学校长,2002年猫场中学挂牌成立后任猫场中学校长至今。

初到猫场小学,这里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令刘开忠忧心。整个学校只有一个球场,一栋教学楼;虽然当时有个“戴帽”初中,但是却连续五年没有一人考取中专、高中。“那时候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人心涣散,有责任心的人并不多”刘开忠说,他决定带个好头,兢兢业业上课,严格管教学生。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全校其它班级教学成绩逐年下滑的情况下,只有他所上班级成绩名列全镇前茅。

1

1993年,猫场小学学生数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小学和初中部学生加起来不足600人,组织上把教学成绩突出的刘开忠推到了学校领导岗位上。一上任,刘开忠就点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烧向了不敬业的老师。入学报名时,他打破了统一报名招收学生的模式,让敬业和不敬业的老师同时抬张桌子摆在学校门口,让家长选择,想在哪个老师教的班读就在哪个老师处报名。结果敬业的老师最多的一个班招了100多名学生,不敬业的则一个都招不到。这一招,让那些缺乏责任心的老师们羞愧难当,也开始端正自己的态度。

第二把“火”是改变原来的“德、能、勤、绩、廉”全面并重的评价机制,提出以“绩”为评价核心。用刘开忠的话说,一个上不好课的老师,其它方面也好不到哪儿去。

第三把“火”是打破了学校领导免去教学考核这项“优惠”。刘开忠规定,学校领导必须上课,考评和普通教师一样,拿教学成果来说话。 “上不好课的学校领导绝不是一个好领导。”刘开忠以身作则,做好学校管理的同时还兼了几个年纪的多门功课。

这是不灭的“三把火”,这三项改革一直执行着。整个猫场小学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个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奋勇争先,屡创佳绩。1996年,猫场小学六年级升初中考试勇夺全县第一,1997年、1998年连续蝉联第一,初中部教学成绩也逐年上升。2002年至今,猫场中学中考成绩在全县乡镇中学一直名列第一。2012年,在大方县对乡镇中学中考成绩设置的14个一等奖里面,猫场中学拿

2

了13个。

“用成绩说话”是刘开忠一直秉承的原则。教学质量让猫场中学远近闻名,学生数逐年增加。纳雍县化作乡、懂地乡等一些临近乡镇的学生纷纷前来就读。学生从当初不足300人发展到现在的2300余人。

三十年的“万里长征路”

刘开忠任猫场中学校长近三十年来,学校没有一个老师、学生敢迟到、早退。“我每天要走14里山路上下班,我都不迟到,我都还要陪学生上晚自习,他们谁有理由迟到,谁有理由闹情绪!”正是这样以身作则,让刘开忠在全校师生心中树立了威信。对于他来说,这每天要走的14里山路,一走三十年,18万里路上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从1985年调到猫场小学那天起,刘开忠就一直这样在这条路上周而复始地往返。

凌晨4点40分,刘开忠起床,撬开煤火,把砂锅放在火上,用碎包谷米熬稀饭。

凌晨5点30分,熬好稀饭,抬出霉豆腐,烧几个糊辣椒,就着霉豆腐下饭。

凌晨6点钟,刘开忠从鼎新乡出发,要走到14里外的猫场上班。 晚上10点半左右,学生上完晚自习,刘开忠又才步行回家。 “最开始走的时候,心里总想着怎么能回老家鼎新去教书,那

3

时候每天都会数,每公里要走多少步。慢慢地,在每天行走的路上,就开始在思考怎么把学校搞好了……”刘开忠说,最初他数得出每里路他得走1800步,步子迈大点也得1200步。渐渐地,他对猫场中学的感情越来越深,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校里。

由于路远,刘开忠中午从不回家吃饭。因为常年一天只吃两顿饭,落下了严重的胃病,每天早上不吃碎包谷米熬的稀饭胃就会疼得受不了。原来126斤的体重现在居然只有98斤,但就算生病输液,刘开忠也打着点滴办公,绝不耽误公事。

有人看到他走路辛苦,送了辆新摩托车给他,他转手卖掉,钱捐给了学校;镇领导看到他辛苦,给他调了宿舍,他立即让给了需要房子结婚的年轻教师……

1997年以来,他所任教的班级化学课中考成绩每年均是全县第一,及格率达100%。2002年以来,他辅导学生参加全省化学竞赛,获省级一、二、三等奖的学生达20多人;2006年全县有27个学生在全省化学竞赛中获奖,刘开忠辅导的学生占了9人。猫场中学教学质量更是多年来一直位列全县乡镇初级中学之首,每年考取省级示范高中的学生多达上百人。

爱生如子 爱校如家

面对学生,刘开忠既是严师,也是慈父。猫场中学的两千多名学生中,有800多人是留守儿童。在这些孩子身上,刘开忠倾注了无私的爱。

留守学生周文秀迫于生活压力,想放弃学业。刘开忠去到周文秀

4

家,看到正在给弟妹做饭的周文秀满脸灰尘,心中说不出的滋味。他立即掏出身上仅有的400元钱递给周文秀,鼓励她克服困难,继续学习。周文秀第二天就回到了学校。

张江娟也是留守的孩子,她想去湖南读职校,无奈没有学费。面对孩子渴望求学的眼神,刘开忠二话没说又掏出700元钱交到张江娟手上。

为了不让学生们冻着,在工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刘开忠2009年“赊账”给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那个年代一次性买80台空调对一个县级代理商来说是个很大的生意,所以我说先付一半的钱,第二年付清,卖空调的立马就答应了。”为此,学校花钱换了大功率的变压器,每年要支付15万元的电费。刘开忠说,这钱花得必要,花得值!

为了确保学生安全,2008年学生刚开始入住宿舍的时候,不管天有多冷,每天晚上学生宿舍10点10分熄灯后,刘开忠都要在宿舍外面的操场上站半个小时,直到宿舍恢复安静,他才放心地打着电筒走回14里外的家。

对学生,刘开忠关爱有加,对家庭,他却有着深深的愧疚。 1997年,刘开忠的父亲去世。临死前,老父亲嘴里一直骂刘开忠是个“不孝子”。 2006年,刘开忠的二女儿刘秋霞结婚时,刘开忠在学校忙两基迎国检的事,没来得及参加女儿的婚礼。

“几十年来几乎不管家,孩子们书没读好,都怪我没有管好他们。”说起孩子,刘开忠满脸歉疚。

5

在刘开忠的老伴张槐莲的记忆里,刘开忠没有拿过一分钱回家,相反,有时还把她租土地种得的辛苦钱“抠”去。让她记忆最深的是2004年腊月29那天,全家人正高高兴准备过年,承包学校建设工程的人到家里要工钱,刘开忠翻箱倒柜把家里仅有的3600块钱全部交了出去,全家过了一个“素”春节。

为了学校建设,刘开忠却可以慷慨地拿出自己的工资。2005年至2009年5年间,刘开忠投入学校建设的工资多大12万元。

曾经,有人打电话举报刘开忠“擅自挪用公款”。面对老师们的不理解,刘开忠心里无法平静。他从家里拿出一大把收据,全是搞学校建设时,他用自己的工资开的材料钱、工人工资等。票据是2005年到2009年间的,整整12万。监察部门的同志们眼睛湿润了,5年12万元,意味着刘开忠几乎把所有的工资投进了校园建设。

2007年猫场中学要健学生宿舍和食堂,可是征地成了拦路虎。政府经费紧张,支付不了征地款。刘开忠号召全体教师捐钱征地,他带头捐了4000元。老师们跟着纷纷解囊,全校教师捐了6万多元。

猫场的老百姓听说刘开忠带领猫场中学的老师捐款征地后,不少村民也跑到到学校办公室捐款。有村民提出来,修学校是办猫场人自家事,不要赔偿了!结果,村民们只要了6块钱一个平方的征地款。就这样,原本棘手的涉及44户群众的征地问题被刘开忠化解了,30亩地顺利征到,工程得以开工建设。

全县目标考核一等奖、德育工作奖、综合管理奖、教育质量奖等荣誉成了猫场中学全体师生的骄傲。贵州省优秀教师、毕节市优秀教

6

师、大方县首届名校长、首届十佳校长……这些荣誉对刘开忠来说并不重要。他想得最多的,还是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现在学校扩建工程还没完工,我们还急需扩大我们的操场!”刘开忠说,由于学校学生太多、操场太小,每天早上的课间操只能是每个年级每周一次轮流做,学生的体育课也无法很好地开展。

虽然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但刘开忠相信,这条教育“万里长征路”,依然会有人继续。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kp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