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民族艺术

更新时间:2024-05-21 09: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宗教与民族艺术

内容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民族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起源和发展也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些民族艺术品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有着发展和变异,但是其中始终凸显着宗教的观念。随着时间的发展,各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也逐渐成形、发展,而民族艺术与民族的原始宗教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宗教为民族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内容,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而民族艺术也对宗教的传播有着一定的影响。虽然民族艺术产生时就与原始宗教和原始巫术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但并非二者之间是可以画等号的,民族艺术和宗教之间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

民族艺术、宗教、巫术、艺术的起源

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有一般仪式形态的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而在人类社会中,宗教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化历史一样久远。早期人类的思维不够发达,生产力低下,因此,自然在人们看来有着一种无限的威力和不可制服的神秘力量,于是自然宗教就应运而生了。各种各样的图腾崇拜,各种各样的原始宗教活

1

动或巫术礼仪活动,几乎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一切原始人类、原始民族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原始宗教与原始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与文化,在不同的风俗与文化下都产生了各自不同风格的民族艺术。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必然会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不同的民族都有着其不同的宗教信仰。其民族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与其民族的宗教信仰有着一定联系的。

一、民族艺术的起源

说到民族艺术的起源,不能不说历代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们都对艺术的起源进行的各种探索,产生的不同的体系,形成的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模仿发生说

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界或现实生活的模仿。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就持有这种观点。这种关于艺术起源于“模仿”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外。因为这种说法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现实社会和自然界,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进步的和合理的内容。

2、游戏发生说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这主要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2

提出来的。后来的艺术家曾把艺术起源的这种说法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价值参考,但是仍未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3、表现发生说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提出这种说法的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脱离了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仍然是把现象当作本质,把结果当作原因,同样不能科学的阐明艺术的起源问题。

4、巫术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考古发现,早期的造型艺术确实与巫术有关。例如我国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宗教舞蹈,侧重反映动物崇拜、神灵崇拜和图腾崇拜三方面。这些原始的艺术活动虽然具有明显的巫术动机或巫术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

巫术实际上是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巫术说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至今仍然占据优势,这就说明艺术的起源与宗教有着一定的联系。

5、劳动发生说

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

3

其是站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时间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的最具影响的揭示。

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中阐述了艺术产生于劳动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社会最初的艺术是从劳动中产生的,因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艺术。

虽然物质劳动是艺术起源的最根本原因,但是艺术的产生却不能简单地完全归结为劳动。从劳动到艺术的诞生,曾经经过了巫术礼仪、图腾歌舞等中介,并且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最后才诞生了具有纯粹审美意义的艺术。

6、多元说

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是这些说法都是仅仅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来探讨艺术起源的奥秘。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和各种原始艺术形式的出现很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关于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伟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它既渗透着人类模仿的本领,也有着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

二、民族艺术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艺术和宗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影响,宗教影响着艺术,艺术也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艺术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社会各民族的艺术与其本民族所信仰的宗教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各地出土的遗存中不乏大量的与祭祀、宗教、崇拜等相关

4

的艺术品。例如阴山岩画乌斯台沟第十八地点第三组岩画中,表现的就是与求雨有关的祭祀活动。而在第四地点第一组岩画中生动刻画了原始舞蹈的场面,这一娱神祭祀的画面与《吕氏春秋·古乐》中“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的记载如出一辙。由此可见,民族艺术受着宗教的影响。

(一)、民族艺术与宗教的联系

1、民族艺术与宗教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反映

人们创造艺术,在作品中体现人类征服自然、掌握命运等的本质力量,可以说艺术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反映。当人们在征服自然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创造了神的形象,创造了天堂与地狱,创造了宗教中的条条戒律来约束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并寄希望于神明,希望得到神灵的庇护,并将征服自然、主宰命运这种本质力量投射到神的身上。恩格斯也曾经说过:“神,只是人本身的相当模糊和歪曲了的反映。”

2、艺术和宗教都与人的想象密切相关

中国各民族都有其自古流传下来的传说神话等,这些就是艺术与宗教在幻想天地里的最初结合,例如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或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便塑造出了中国传统道教中的各路菩萨,流传了许多的宗教故事。白娘子的故事也是因为对于蛇的恐惧变为崇拜,逐渐发展为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流传至今。又因为传说借由声画等科技手段而产生了《白蛇传》《新百娘子传奇》等影视艺术作品。

5

3、艺术与宗教都能以不同的范式对人的心灵产生净化作用,可以作为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途径。

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有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多种社会功能。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例如蒙古族群舞《挤奶员舞》、维吾尔族女子独舞《摘葡萄》等,使人们通过观赏满族审美需要的同时,感受到勤劳劳动的喜悦和和热爱劳动的情怀。

宗教则是通过戒律对信仰者的约束,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例如佛教中有着奖善惩恶的伦理道德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社会风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教导着人们自律。如黄天教中,其《造恶地狱宝忏》列举有割舌、开肠、割腕等十八中地狱,均为犯有罪恶的恶人的死后去处。而因果报应等说法使得人们自觉做好人,做善事,才能有好报之说。另外,人们通过对神明的祈祷寻求心灵庇护,通过忏悔接触心灵的沉重。

(二)、民族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尽管民族艺术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对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产生过直接影响,但是艺术与宗教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曾经说过,“宗教是统治人们思想的那些自然力量与人们头脑中幻觉的、颠倒的反映,而艺术则是用具体的生动的感人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的意识。”从根本上来讲,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而艺术却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证;宗教给人以一种精神安慰,而艺术通过表现

6

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使人们热爱生活,珍惜生活。所以艺术和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宗教对民族艺术的影响

1、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自古至今,中国各民族中的艺术作品中都包含着宗教的身影,例如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约公元前5100—前3700年)、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月公元前4800—前3000年)、临潼姜寨一期遗址(约公元前4600—前4400年)都有大量并十分相似的人面纹与鱼纹,这很可能是鱼图腾的体现。再如敦煌、云冈石窟中大量宗教题材的绘画、雕塑等,更是运用艺术的方式表现了佛经中“割肉贸鸽”、“舍身饲虎”、“五百强盗剜目”等佛经故事,成功塑造了佛、菩萨、天王、力士等宗教人物形象。

2、宗教渗透到民族艺术的多种形式中

宗教为了更加形象的宣传其教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在绘画、雕塑中表现其内容,在音乐、文学等作品中也有表现,产生了专门的宗教音乐等。而中国的宗教小说《西游记》也已深入人心。除此之外还有与求雨、抗旱、驱鬼、除疫、迎神、送神等各种人类精神生命需求紧密结合的宗教舞蹈,例如楚国的巫舞、藏缅语诸民族的虎图腾的图腾舞蹈、四川茂汶地区的祭祀舞蹈《咒乌》等。周代的《大武》乐舞讲述了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为题材的乐舞,虽内容与宗教无关,但其形式却是为了通过歌舞颂祖先的功德,“以功成告于神明”。表现出了对于祖先的崇拜。

7

原始宗教开辟了中国戏曲的源头,《礼记·郊特牲》记载上古祭日、祭天地的主要巫术仪式是“乐”,是歌舞:“涤荡其声,乐之阕,然后迎声。声音三号,所以昭告天地之间也。”《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原始社会的人们用诗、歌、舞融为一体的乐舞形式,表达他们对宇宙万物的祝福和崇敬:“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地宫》,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以上记载都证明,宗教仪式为戏剧产生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条件。

3、宗教促进并阻碍艺术的发展

宗教常常利用艺术来形象的宣传教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天地和舞台,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世纪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宗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

四、民族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1、艺术参与宗教活动

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塑等,在当时更多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只是到了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等。例如居住在云南无量山和哀牢山之间的哈尼族,每当迁徙或建立一个新寨时,必须先在寨子的上方选择一株“龙树”,作为寨子的保护神,每年的“奥玛妥”祭,就是祭寨神。祭祀仪式非常隆重,老人们要围绕龙树跳《鋩鼓舞》、《罗作舞》。人类进入文明

8

社会后,艺术仍然参与着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有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的宗教歌曲和宗教音乐。如道教的斋酸乐。另外佛教中很多经文被谱了曲子,在各仪式活动中演唱,例如《心经》、《普门颂》等。

2、民族艺术对宗教思想的宣扬

最便于直接宣传宗教教义的艺术形式是文学,例如佛教的佛经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唐代产生了“变文”这种宗教宣传的新方式。“变文”将大量的佛经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进行灌输,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作用不可低估。后世的戏剧、曲艺、文学、歌舞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响和痕迹。所以各宗教都十分重视对戏剧的运用。其中,进在元代杂剧中,就保存了《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众多剧目。另外,小说《西游记》中也体现了宗教的影子。

3、艺术强化宗教氛围

宗教广泛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在矩形宗教仪式时强化宗教氛围。在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中,由巫师表演的独舞和领舞往往即祭祀歌舞。例如满族萨满教的《萨满舞》。后来这种早期的祭祀歌舞便演变成宗教仪式上的其他表演。在现代社会中,也存在为了强化氛围而存在的表演,例如在承德外八庙中,每逢重大节日时,就会有演员身着满族皇室服饰祭祀的场景再现,其中不仅有祭祀舞蹈部分,还有清代皇帝祭拜的场景,在这场景再现中,更加表现出清代皇室对于佛教的重视和佛教氛围的浓厚。

9

音乐是至今为止个中宗教仪式中运用的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在佛教和我国西部的伊斯兰教中,诵经活动本身早已音乐化。这些音乐有助于使人进入宗教氛围。戏剧则因为其载歌载舞有说有唱,能够在宗教盛典中营造出强烈的氛围而在宗教活动中被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而被运用。尤其是戏剧中的面具更有助于强化宗教氛围,至今中国的傩戏就是戴着宗教面具表演的艺术形式。

另外,不同宗教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造型艺术,而这些特有的形式也表现着每种宗教的宗教精神,如佛教的佛塔。不仅建筑如此,其中的装饰物品也有力的增强了神秘的宗教情感和宗教特色,例如在佛教的寺庙中有各种佛像的雕塑形象,每一尊佛像都给人以庄严的形象,使人畏惧。再如基督教堂中的壁画,也往往以宗教故事为内容。

中国的宗教与民族艺术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宗教与民族艺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宗教不仅影响着民族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为民族艺术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题材和内容,而民族艺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宗教内容的传播和发展。无论原始社会的巫术还是现如今中国宗教的成形与发展也离不开民族艺术的帮助。但是宗教和民族艺术之前又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二者不能等同相待。

参考文献:

[1]苏和平.《艺术学原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1).

[2]杨辛、甘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3).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1) [4]吾淳.《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月,(1). [5]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7月,(14).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k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