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换路径与优化方向_李俊华

更新时间:2023-08-25 16: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第2期现代经济探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环境的日趋复杂,世界经济面临急剧变革。为应对世界经济新变局、激活经济发展的更大潜力、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各国纷纷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我国业已成为经济大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经济强国奋进,如何对世界经济新局势和自身发展形势进行准确把脉,并找到未来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是一项复杂、系统的重大战略任务。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基础,是体制转型的先导;产业发展模式是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和产业布局构成的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对产业发展的考察既涉及到总体产业也涉及到产业个体。当前,世界产业结构呈高科技化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布局的趋势明显增强。受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影响,我国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产业发展不均衡性,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优势不突出。探求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换路径及其优化方向已是当务之急。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现实背景

“经济新常态”意指反常的经济状况回归到正常的态势。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并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习近平提出“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就此论断先后刊发相关论述,对经济运行呈现的新特征即“新常态”进行阐释。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正式地解释了迈入“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些昭示了官方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定调,势必对中国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导向性作用。

中国经济自2010年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工业化进程迈入后期,出现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从高速增长阶段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但就业相对良好。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趋于潜在水平、CPI指数和通货膨胀率在合理区间,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的新常态。就中国现实经济而言,新常态呈现如下显著特征: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潜在增长率回落至7%左右的浮动区间;二是宏观经济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

转换路径与优化方向

李俊华

内容提要:该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和趋势,结合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境况,探索我国产业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低端锁定到高端攀升、从单个创新到集群创新、从地域根植到全球布局的战略转换途径的内在诱因和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提出创新驱动下产业发展的动力转换路径、全球价值网络支撑下的产业高端攀升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的传统产业技术跃迁路径、产业界限日趋模糊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都是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82(2015)02-0010-06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知识整合的企业双元性创新平衡机制与组织实现研究”(项目编号:13CGL0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项目“双元性理论视域中企业知识治理及组织实现研究”(项目编号:2014M55076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知识整合的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3-QN-022)、河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基于企业内外部网络视角的组织双元性能力影响模型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1144)的中间成果之一。

10

--

DOI:10.13891/http://www.77cn.com.cnki.mer.2015.02.002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政策调整由强刺激、硬措施过渡到温和、稳健的政策;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从物质生产力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国有资本布局重调,进一步释放民营资本活力,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五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并举,后发优势明显;六是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亟须优化,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产业发展的宏观基础(创新计划实施)和微观基础(企业创新机制)并举。

中国经济保持30多年的高速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宽松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但是随着全球经济权力的转移,发达国家的消费趋于正常化,新兴市场国家高速增长回归到常态,均衡、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成为全球共识,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普遍步入“新常态”(陈文玲,2014)。中国未来的国际环境不再那么宽松,外向型经济结构难以为继,低成本制造培育的低端全球优势势必终结;而国内环境亦困难重重,过去刺激性政策遗留的各种问题要消除,不平衡的优先发展战略需要全面协调,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和路径探索迫在眉睫。经济增长是多重因素组合起来共同作用于生产过程的结果,而支撑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因素是生产要素和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须要抓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培育适应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积极探索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新途径。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模式转换路径

1.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要素驱动→创新驱动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物质要素投入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避免地正受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供给的极限制约。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产业发展处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物资匮缺时期,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较低。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国家先后出台产业升级政策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鼓励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科技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存在过度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和数量型规模扩张而忽略科技创新等问题。为了扭转某些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耗能过度和大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此后的10多年间,产业升级政策转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来,相继出台鼓励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税收财政优惠政策,为强力推动产业发

展注入活力。但是这一时期,引进和模仿创新仍然是产业技术的主要来源,鼓励产业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政策较少,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问题依然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科技创新及科技产业化以规模性扩张、技术领先、高附加值以及产品性能质量升级等,改变着产业空间布局及其结构形态,决定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和方向。传统的物质生产力要素在工业化前中期是投入核心,而工业化后期则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代替以资源和资本为核心的要素驱动已成为历史必然和现实选择(张晓第,2008)。创新驱动是利用技术、知识、信息、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等创新要素对原有的资本和资源等物质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新的知识、技术提高物质资本的效益,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洪银兴,2013)。Audretsch&Thurik (2000)强调创新经济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新经济形态,当前经济转型是从管理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变。创新是一个国家迈入工业化后期和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纵观各国产业发展历程,无一例外都是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支撑。波特(2002)指出,产业发展只有从自然禀赋推动和资本推动阶段跃升到创新推动阶段,才能使价值链从低层次的连续跃升为高层次的连续。2006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将“自主创新”

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特征。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是促进原始创新,必须通过“顶层设计”形成创新管理体系和制度并使其内化为科技活动的一种例行价值观或行为规范(黄宁燕和王培德,2013)。围绕着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培育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的产业整体升级和转型,进而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才是创新计划的根本目的。

2.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低端锁定→高端攀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优化资源配置战略,将产品价值链的各环节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这也为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难得机遇。根据比较优势

宏观视野

11

--

2015年第2期现代经济探讨

和产业基础,中国以“低端嵌入”的方式全方位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即凭借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的加工制造等环节,尽管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却成就了“低端优势”的增长奇迹和“世界工厂”的美誉。产业价值链条中的众多“价值环节”并不是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环节才能创造高附加值,保持全球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掌握该产业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而这些环节进入壁垒较高、替代性小、具有一定垄断性,一般由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主导。凭借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低成本要素从事专业分工的中国企业只能参与到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环节;而主导企业在协调价值链利益时,利用特权在规则制定、标准实施、质量监督等方面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分配,阻碍和控制代工企业的升级进程(Gereffi,2001)。

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不必太在意低端还是高端融入,关键是如何通过关注和利用价值链当中突破性创新来获取逆价值链的跨越发展(张辉,2004)。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的比较优势已不再,亟须摆脱“低端锁定”的嵌入方式和增长局限,为此要培育专利技术、市场渠道、品牌运营及研发设计等高级要素(胡大立,2013)。Humphrey &Schmitz(2000)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将产业升级分为4种类型: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行业升级。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主要障碍来自于功能升级阶段,因为功能升级直接威胁到跨国公司的既得利益,从而遭致国际阻力和控制(刘志彪和张杰,2007)。随着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加快,做产业配角的时代已经过去,直指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为避免正面冲突破坏业已建立的协作关系,宜通过国内庞大的市场资源建立国内价值链,通过国内价值链的升级带动全球价值链的攀升来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3.产业技术的创新效应:单个创新→集群创新

从各国产业演化规律看,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业在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是产业地域化的高级阶段,是以产业价值链为核心包括产品链、信息链、知识链、创新链的全方位延伸,集群主体包括企业、知识性机构、中介机构和顾客,在产业关联、资源互补、协同创新、知识整合和渠道创造等方面的特征较为突出,能够发挥集聚效应、整合效应和创新效应(Porter,1998)。产业集群绝不是某个区域内多个企业的简单叠加,地理靠近仅仅是集群的必

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并不必然导致创新发生和知识扩散。从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尚处于产业发展的集聚阶段,集群规模小、档次低、结构趋同、特色缺乏,很多产业“聚而不群”。

熊彼特最早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它的出现具有规律性,在时间上并非呈均匀分布,而是趋于集群或者成簇分布。“集群创新”通过对特定区域内相对集中的同类或相关产业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创新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产生更强的产业竞争优势;

其实质也是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研发基地技术创新能力的集成,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网络支撑。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单纯靠引进技术已无法支撑我国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够从根本上摆脱产业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集群创新离不开企业创新,但是集群创新不等于企业创新,它不再是单个企业内部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而是整个产业内相对开放松散环境下的创新竞合行为。

传统观念认为,政府政策目标应定位于单个优秀企业,而不是产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多样化。虽然这种政策条件能够增加GDP和就业,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所扶持或鼓励引进的企业因缺乏相关价值链的配套和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地域根植性不强,容易因地区优势的动态变化而迁移。同时这种针对个别企业的政策条件也与跨国公司整体价值链的全球空间布局相违背,政策吸引力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经不起长期考验。通过产业技术、体制、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产业集群的综合创新,对行业共性、关键与前瞻性技术实现突破式创新,使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真正建立在自主创新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我国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4.基于全球战略的产业布局:地域根植→全球布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达,某种程度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地理位置对于产业或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依然值得关注。不管产业发展如何定位,都是在既定资源约束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上的博弈,离不开特定区域的区位制约,集群企业必须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保证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持续进行。产业的生命力在于通过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不断吸引外部企业的加入并孵化出大量的新企业,大量新创企业的加

12

--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宏观视野

入既能增强技术的多样化又能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加速产业分工,由此形成的协同效应和创新效应催生更多的异质产业部门涌现。但是具有强烈地域根植性的产业集群易陷入“路径依赖”而诱发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的“锁定效应”,并导致集群生物群落的集体衰亡(刘力和程华强,2006)。专业化的分工会强化产业价值链纵向环节的资产专用性,地理集中会导致产业价值链横向企业的战略趋同,集群内机构的相互关联将导致封闭保守型的产业组织结构,协同创新与知识溢出的惯性又会滋生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惰性。

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获取整体竞争优势,企业往往倾向在集聚度较高的环境中搜寻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产业链环节并根植其中。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这种现象逐渐演变成以不同要素为特征的地方产业网络,地方产业以各种专属性优势被全球价值链联接起来,并最终构成全球产业网络,而产业集群也不过是全球生产网络的一部分。这种依托全球价值链关系所形成的产业特定地理空间构型及其转换,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谋取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王益民和宋琰纹,2007)。当然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并非现有各种价值链活动的简单叠加或联接,而是在主导全球价值链的跨国公司重构全球战略发展意图下逐渐产生和发展的,体现了跨国公司战略布局的新的本质特征。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从技术水平上来说要求向自主创新和高端制造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对产业发展的全球价值网络加以规划,跳出地域局限带来的“锁定效应”与全球产业新布局进行对接,结合现有产业基础重构产业发展新框架,主动塑造有利于产业发展战略的全球产业新布局。

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

1.创新驱动下产业发展的动力转换路径

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构成要素是驱动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形成阶段的生成动力和成长阶段的发展动力(刘恒江等,2004)。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由于产业发展的要素、基础和方向与传统增长模式下有根本区别,除推动产业生成、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动力之外,基于自主创新特性和高端指向的产业发展还必须有推动其从原有结构和模式中跃迁过程的发生,即产业发展的完整动力机制应包括生成动力、发展动力和跃迁动力,分别出现在产业的形成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马歇尔、韦伯认为,引发产业形成的诱因一般是市场力量自发作用的结果,偶然事件可以成为产业生成的原初动力。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人为作用和政府干预亦成为特定产业在特定区域产生和发展的诱因。推动产业成长并走向成熟的发展动力有赖于产业集聚和创新网络的支撑。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探讨了专业化分工带来的集聚经济效应,克鲁格曼进一步从规模报酬递增规律分析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和多样化基础上的范围经济。集聚经济吸引更多的企业在特定空间范围内集中,由此产生一种正向的向心力和负向的离心力,当前者大于后者时集聚产生的积极作用才能发挥出来(蔡宁和杨闩柱,2004)。创新网络内各节点的频繁互动和知识外溢能够降低创新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克服集聚经济带来的离心力和单个企业内部应对复杂创新的局限,这一动力来自于创新主体的地理邻近和知识邻近特征维系的文化认同和交易规则(刘力和程华强,2006)。

产业成熟阶段的产业技术跨越对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路径优化极为关键。产业发展是由于技术范式的根本变革而引致的新产业技术出现,或者由于破坏性的技术突变而导致的技术轨道跃迁,从而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变迁,这一路径过程中推动产业变革的根本动力就是技术创新。创新驱动产业技术跨越可以实现产业技术轨道的跳跃式发展,从而越过某些产业自然发展的漫长阶段、或绕过发达国家的产业历史轨迹、或突破全球生产网络中主导企业的技术封锁,而站在新的产业技术平台上参与新一轮竞争。对我国来说,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弄清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动力之源,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前提。

2.全球价值网络支撑下产业高端攀升路径

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存在诸多风险:一是外贸依存度较高,过度依赖外需,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二是世界加工厂的产业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这一环节中产生的模仿创新容易受隐性知识转化困难、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主导性企业技术封锁等影响,而陷入模仿锁定的阶段。失去低端竞争优势后,中国未来产业发展途径何去何从?刘易斯拐点昭示要获取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须转变经济增长

13

--

2015年第2期现代经济探讨

方式。新古典增长理论揭示在既定资源禀赋下存在资本报酬递减,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要求技术进步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全要素生产率正从依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转变到创新驱动。

产业发展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推动,产业革命须以技术革命为前提。无论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还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模式,关键都在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创新驱动的重点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独特的核心技术及在此基础上新产品价值的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资本和智力资本是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阶段的最主要创新要素。在开放性的全球创新平台,作为一个借助于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和模仿性创新加快了传统产业领域技术进步的后发型国家,在创新驱动产业再寻新途的过程中,需要将逐步积累的知识、技术、信息、流程和制度等集合起来,通过知识移植和技术模仿转换为企业的隐性知识,运用到产业自主创新的路径中,最终形成对整个产业系统的优化(李放等,2010)。

库兹涅茨曾指出,某一特定国家对现代经济增长的最佳参与方式是通过学习和直接利用全球性技术和国际社会知识。从政策方向来说,为应对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和高度复杂的全球竞争格局,要基于全球价值网络的高度构筑根植本土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实现内部研发力量与在全球生产网络中获取的知识和资源对接,提高知识学习效率和增强创新网络的互动、提高网络时空运作效率,这对突破全球价值网络中低端锁定的束缚极为重要。

3.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的传统产业技术跃迁路径

全球产业发展史表明,高科技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前沿科技产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演进、产业发展模式变迁和工业化进程有重大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前沿技术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物质资源耗能低、发展潜力巨大、综合效益良好的产业,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各国都将新兴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当前处于信息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新时期,原有的发展模式亟须改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战略举措。

从国际经验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有多重路径,可以通过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途径实现,可以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也可以通过对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优化实现。我国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是传统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优化升级的方向正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有赖于传统产业的组织基础、制造技术、经验积累、工艺流程、市场网络和管理模式等。新兴产业往往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转型、裂变和嫁接而来,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快速激活存量资源。

传统产业一般在知识链、产品链、销售链和生产链上与新兴产业有交叉,或基于技术的延伸、或基于市场的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建立在突破性技术的基础上,会颠覆原有的传统产业价值链而重构全球产业体系,给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通过科技创新加快知识扩散和技术扩散的速度从而向传统产业渗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面向绿色环保化、产业高端化、技术融合化、区域集群化、发展国际化(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11),通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一大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源式创新发展和外源式创新发展模式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换。

4.产业界限日趋模糊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全球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使现代各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产业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制造业服务化、工业信息化趋势使得三大产业的界限也日趋模糊,它们只是生产对象的不同,劳动方式、劳动内容日渐接近。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产业化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陈柳钦,2006)。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多个产业之间基于共性技术和市场基础,能较易改变某些产业结构布局,实现一个产业到另一产业的过渡和渗透,从而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

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在制定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背景,顺应全球范围内产业融合的浪潮,注重培育产业间相互融合渗透的优势产业群;重视和鼓励关联度强的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融合,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遵循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14

--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宏观视野

做好产业规划,促进不同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共同发展,是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要求。产业融合也对传统的产业规制框架提出新要求,过去的条块分割、按部类或地区分配资源的方式不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规律,需要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为产业融合提供高质量的政策供给和竞争规则。

产业融合丰富了产业创新的形式和内容,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的作用下,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并存的新局面。首先,通过高科技产业向其他产业进行技术渗透,以技术融合带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之间的融合。其次,通过产业间的延伸融合,改进原有产业的附加功能或增值服务赋予其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如农业现代化中的旅游体验、工业化中的服务比例增加等,都是产业链的自然延伸,却在产值和效益上倍增。再次,通过产业内部的重构促进产业融合,使单个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或者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之间出现联动互动效应。如在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之间通过生物技术整合生物链形成新型的生态农业。最后,注重参与全球价值网络的时机加强与全球一流企业的合作,在条件成熟时积极渗透到国外其他优势产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产业融合拓宽产业发展的国际空间。

四、结语

从驱动力的转移以及产业创新的途径和方向来看,新形势下我国产业技术政策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描绘了清晰蓝图,我国产业发展新一轮征途已经开启。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和趋势,结合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境况,探索我国产业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低端锁定到高端攀升、从单个创新到集群创新、从地域根植到全球布局的战略转换途径的内在诱因和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提出创新驱动下产业发展的动力转换路径、全球价值网络支撑下的产业高端攀升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的传统产业技术跃迁路径、产业界限日趋模糊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是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参考文献:

1.Audretsch ,D B ,A R Thurik.Capitalism and democracy in

the 21st century :From the managed to the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0(10):17-34.

2.Gereffi ,G ,J Humphrey ,R Kaplinsky ,T Sturgeon.Intro-duction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development [R ].IDS Bulletin ,www.ids.ac.uk ,2001(32):1-8.

3.Humphrey ,J ,H Schmitz.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 [C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 ,Brighton ,IDS Working Paper ,2000:120.

4.Porter ,Michael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11/12):77-90.

5.蔡宁、杨闩柱:《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

济”到“创新网络”》,《科研管理》2004年第7期。

6.陈柳钦:《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贵州财

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陈文玲:《新一轮“超级增长周期”还是疲软的复苏———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形势研判》,《江海学刊》2014年第2期。

8.洪银兴:《现代化的创新驱动: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江海学刊》2013年第6期。

9.胡大立:《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诱因

及其突围》,《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第2期。

10.黄宁燕、王培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设计

思考》,《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4期。

11.李放等:《面向全球价值网络的中国先进制造模式构

建与动态演进》,《经济管理》2010年第12期。

12.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

最新动态》,《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7期。

13.刘力、程华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的动力机制研

究》,《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14.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

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 与NVC 的比较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5期。

15.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

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6.王益民、宋琰纹:《全球生产网络效应、集群封闭性及

其“升级悖论”》,《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4期。

17.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国

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18.张晓第:《创新驱动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理论与

实践探索》,《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3期。

作者简介:李俊华,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河南新乡

45300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北京

100070)。

[责任编辑:侯祥鹏]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ke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