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3-09-29 23: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摘要:如今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大量的农村打工族涌进城市,因为种种条件限制,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只好由单亲或者父母、亲朋好友代为抚养、监护,这些由单亲抚养、监护或被代为抚养、监护的儿童,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成长欠缺多方面的物质生活要素和精神生活要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国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是一代代儿童接力推进的社会长河。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最核心部分,儿童的素质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笔者旨在就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条件、受教育状况以及权益的保护现状,提出一己之见,以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全社会的保护。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摘自人民网中国妇联新闻,全国妇联调查: 笔者根据本村或相邻村的情况,结合自己所见所感对本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就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条件、受教育状况以及权益的保护现状浅谈所见所闻,并提出粗陋见解,以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权益保护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二、亲历案例

案例一、笔者所在的村庄总共有60多户人,现在几乎每户的双亲都在外打工谋生,孩子都交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抚养,这些孩子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他们从小就缺失了应有的父爱和母爱,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憾。笔者的隔壁住有一户人家,他家有两个小孩,一男一女,大的14岁正在上小学,小的只有三岁,他们跟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均在外打工,正在上小学的那个男孩因为从小就没有得到父母的教育,而爷爷奶奶对他又百般宠爱,所以铸就了他骄纵的性格,在村里他欺负弱小,对长辈没大没小,在同辈中充当’小老大’的角色,每天流连于网吧,不学无术,今后他又会布父母的后尘,成为农民工。 案例二、

通过了解本村和其他村均存在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的状况,他们接触网络早,又没有接受到正规的教育,所以在高年级的影响下,他们终日沉溺于网吧。笔者一次去网吧查资料发现,那里坐着的全是小学生,每个人都在玩游戏,通过询问得知,他们已经玩了一个上午了,下午他们决定继续呆在网吧,中午只是简单的吃了一点面包,他们几乎一天天逃课,没人管束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二、现阶段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长期脱离父母,异地生活,这些留守儿童在生存条件、教育、生活、心理方面,普

遍存在问题: (一)、家庭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数与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朋好友一起生活,隔代监护、代为监护对孩子在监护的力度上因为害怕伤害感情,不敢正面、全面、彻底的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造成监护缺失;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也不加以制止,对精神上关注的较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疑难不能得到妥善、及时解决。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看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代沟问题更加明显也更加突出。另外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挣钱,比在家务农时的收入要高,用于补偿孩子的费用也明显提高,致使留守儿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物质生活优越感较强,造成他们的攀比行为,价值观严重的扭曲。 (二)、情感问题

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受亲情关系的直接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期在外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性情淡漠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和自己的父母异地生活,见面少,直接沟通的机会少,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电话联系,情感得不到满足;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思念父母中渡过的。他们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性格怪异、生活感受、人生理念、协作能力、学习技巧等方面存在心理障碍,这是十分普遍的问题。 (三)、心理问题

亲情的缺失、自控能力差、年龄、性别和个体的差异,这是造成留守儿童是心理问题多种多样的原因。外出打工的父母为减少开支尽量减少每年回家的次数,每到年终才会回家与家人团聚。长期分离没有联系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关心、引导和爱护,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对他们也没有充分的了解。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代为监护由于种种原因监护不力,造成约束管教不到位,只要孩子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听之认之的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话,在校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有人迷恋网络游戏,成了网迷、痴迷、球迷,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四)、学习问题

从隔代监护、代为监护的监护群体看,农村老人普遍年龄较大,体质差,大多文化不高,田土种的多,生畜养的不少,不但精力不济,就连基本的文化普及都做不到,更不用说给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有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了。由于监护群体与留守儿童在思想观念上存在极大

差异,又不能消除彼此之间存在的理解、认知的沟通障碍,教育不能、管理不力。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使他们基本丧失了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因此,留守儿童的成绩的好坏只好听天由命了。 (五)、安全问题

笔者所在地区前年就发生了一起留守儿童交通事故,他因不想上课而逃离学校但没注意身后的汽车而被撞死,当场就不治身亡,父母从外地赶回来时已经与孩子天人永隔了。此外留守儿童玩火造成火灾的事件时有发生,留守儿童溺水身亡的事件偶有所闻,留守儿童受到性侵害、被拐卖事件也并不鲜见。 (六)、行为问题

好父母远比好老师重要,但是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所以常有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打架、欺负同学、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追根溯源,这些行为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对于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学校、隔代监护人、代为监护人对其的约束阶段,这个阶段留守儿童的行为意识可塑性大,也易于矫正如果不正确的引导会对他们的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思考与对策

留守儿童存在如此之多的社会热点问题,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在北京公布《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提出来了《八项建议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措施:

“--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加大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以社区、学校或其他人员监护为保障,以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同时不断完善户籍管理、就业、住房、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政策,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探亲休假等制度。

--建议在政府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力度,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研究,加强对不同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分层研究。

--建立动态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分层信息,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状况和问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工作。

--强化留守幼儿的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确保农村留守幼儿享有应有的医疗服务,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托幼机构。

--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网络,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和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大龄留守流动儿童创造更多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的性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女童性安全防范意识。” 四、笔者浅见

笔者对中国妇联的《八项建议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措施在翘首以待的期盼中,提出如下浅见

(一)、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建设,降低农村学生的入学收费标准,改善农村学生的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农村孩子提供必要的学费减免政策,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私立托管制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国办与民办相结合,推进社会办学的体制,运用现有的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村的孩子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二)、政府要逐步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的条件在偏远山区政府应当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形成帮教体系,完善和建立监护代管制度,让教师真心实意地走进社会、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从心灵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政府可以以出资或者鼓励投资商出资在农村附近开办工厂让农村的打工族可以在本村工作,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也间接解决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四)、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激起社会的共鸣,从而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让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方面问题广泛关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农村留守儿童的出路,让在家的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结束语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今天的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他们是未成年人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条件、受教育状况、权益保护现状,事关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后继有人的人力资源保障,是民族复兴的人力智力源泉,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政府各部门应当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并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kd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