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基础知识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CDM(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

1、释义背景:(CDM是什么)

释义: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别人掏钱,你来减排 。系 京都议定书第12条确立的机制, 核心内涵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作为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

背景:清洁发展机制(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因此,《京都议定书》只给工业化国家制定了减排任务,但没有对发展中国家作这个要求。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按其规定,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从2005年开始至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由于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把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作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一方面,对发达国家而言,给予其一些履约的灵活性,使其得以较低成本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协助发达国家能够利用减排成本低的优势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世界而言,可以使全球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减少总的减排成本。因此,CDM是一种双赢(Win-Win)的选择。

2、那些项目(CDM做什么): 

CDM项目分为四大类:1一般CDM项目(涉及能源、N2O、HFC等的项目);2一般小项目(可再生能源项目:最大装机容量1.5万千瓦,提高能效项目:每年最多节能相当于1500万千瓦时;3其他项目: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每年少于1.5万吨);4碳汇项目:指造林和再造林 、小型碳汇项目 。 

3、CDM项目文件应提供的信息项目文件 Info in PDD 项目一般描述 General Description 项目基准线 Project Baseline

选择的CDM寿期 Project Crediting Period 监测方案 Monitoring Plan

减排量计算 CERs Calculation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公众意见 Public comments 附件 Annexes 

4、项目要求:

环境效益:项目必须带来温室气体减排

项目资金:项目应带来资金投入(额外于ODA) 技术转让:项目应带来技术转让  

5、项目特点:

(1)获得项目涉及到的所有成员国的正式批准(自愿原则)(无论CER的出售方还是购买方都是自愿参加。在现阶段CDM项目表现出很强的买方市场的特点。购买方一般采用招标或直接洽谈的方式进行采购。往往把价格压得很低。竞争通常是在卖方,发展中国家间展开。)

(2)促进项目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

(3) 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产生实在的、可测量的、长期的效益。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量还必须是任何“无此CDM项目”条件下产生的减排量的额外部分。(a) 资金的额外性(克服投融资障碍, b) 技术额外性(克服技术风险,等)

6、参与CDM的国家必须满足一定的资格标准。

所有的CDM参与成员国必须符合三个基本要求:自愿参与CDM;建立国家级,CDM主管机构;批准《京都议定书入此外,工业化国家还必须满足几个更严格的规定:完成《京都议定书》第3条规定的分配排放数量;建立国家级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估体系;建立国家级的CDM项目注册机构;提交年度清单报告;为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买卖交易建立一个账户管理系统。

7、中国在CDM问题上的基本态度(环保是国家重点看重的)

1、CDM项目必须同时满足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 2、重点领域是以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及回收利用甲烷和煤层气为主。

8、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CDM项目

目前完成和正在开展CDM能力建设项目主要有: · 科技部-亚洲开发银行:中国能源领域开展CDM项目的机会

· 科技部-世行/GTZ(德国)/瑞士/意大利:中国CDM研究 · 发改委能源所-日本RINA 合作项目:中国电力系统实施CDM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中国-加拿大:气候变化合作项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基金会-挪威-意大利:中国CDM能力建设项目

目前正在开展CDM实际项目有:  ·北京安定垃圾填埋气项目,已出具批准书,购买方为荷兰公司 ·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场项目,已完成专家评审和核准,购买方为荷兰政府 ·晋城煤层气利用项目,已签购买合同,购买方为世界银行

还有一些其它项目正在准备当中,如云南马官的小水电项目、吉林洮南的风力发电项目、张北风电场项目、山西阳泉的煤层气项目、安徽淮南煤层气项目、南京钢铁厂的高炉煤气回收利用项目和广东生物质发电项目等。

9、CDM项目与实体项目的相互关系 1.只有项目自身具备了一定的确定性,并具备资金和/或技术的额外性,才能为本国政府和购买方同时接受。 

项目东道国关注的是资金和/或技术的额外性,而购买方更关注是项目的风险程度,是否能按时足额提供CER。因此如果项目处于早期准备阶段,具有不确定性,买方会认为风险太大,在招标中胜出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项目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和/或技术的额外性,对可持续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国内审批也很难通过。  2.CDM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于把握CDM项目实施的时间与项目自身国内外申报审批程序和时间的配合。根据荷兰CERUPT招标项目的实践,CDM项目招标与项目本身的申报、审批、实施过程的相协调至关重要。

10、项目开发商应准备的文件和需要做的工作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得到项目开发商或业主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荷兰CERUPT项目的经验。

在招标的第一阶段(资质认定),中方要以英文形式提供以下文件:

1. 项目概念表(企业,必需)

2. 项目认可书(政府主管部门,不一定要) 3. 企业营业执照和代码证

4. 公司3年财务报表(企业,不一定要,经公证) 5. 企业履行社会义务情况证明(民政部门,经公证) 6. 法人无犯罪记录证明(公安部门,经公证) 7. 公司财务信用状况证明(开户银行,经公证)

在招标的第二阶段,中方要提供:

1. 项目设计文件(包括基准线研究报告,监测计划和减排预测报告,企业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提供)

2. 核准报告和结论(由EB认可的经营实体提供)

3. CER购买协议(企业和购买方) 4. CER提交时间安排(企业) 5. 项目批准书(政府主管部门)

11、CDM实施中尚存在的问题

1. 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对CDM不了解,参与程度低。 2. 在CDM项目的筛选和组织的过程中没有标准可依。什么样的项目可以成为CDM项目。

3. 还没有正式公布的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在项目开发和评审时很难把握。

4. 论研究和实际操作还有一定的距离。已经批准的方法学还很少。

5. 如何分配可核证的碳减排指标出售的收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应如何区别对待,国家利益如何体现等尚待进一步明确。

6. 目前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实施的CDM项目,对CER的给出的价格各不相同,但普遍偏低。

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如何适应国际潮流,寻找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和现实的课题。CDM机制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提供了一个机会。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咨询机构应利用好这个机会,使之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12、相关国家对CDM的建设情况

目前活跃在CDM交易市场的买家主要来自欧洲和日本、加拿大。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在CDM交易市场的买家类型分布中,基金占34%、私营企业占58%、政府占8%。目前,市场上最活跃的买家来自英国,他们大部分属于私营的金融机构;其次是意大利,主要是意大利电力公司。

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已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如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堪萨斯州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

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近年来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淘金”。

12.CDM实施周期(7个基本步骤) 1.项目设计与描述————项目设计文件 2.国家批准——经营实体A 3.审查/登记

4.项目融资 投资者 5.监测 项目参与者 6.核实/认证 经营实体B

核实报告/认证报告/申请CER 7.签发CER EB/登记处

活动 报告 机构

前4个步骤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完成,后3个步骤发生在项目的CER获得期间。 CDM项目能否在EB实现成功注册,是交易CDM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碳市场交易包括前期开发、碳资产开发、碳资产项目管理三个流程。而各个流程阶段又包括许多环节。如在前期开发阶段,要进行项目分析,即确定企业有哪些项目符合CDM的概念;要进一步收集信息,进行减排量的估算以及测算方法的确定;要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并确定开发成本以及开发风险。

在碳资产开发阶段,要进行项目文件设计、卖方和买方政府审批、购碳协议签署、第三方认证、联合国注册等程序。每个CDM项目都有一个独立的文件报告,中文部分交由中国政府审批,英文部分提交第三方认证、联合国登记,注册登记需要在网上公示50天,如无疑义,公示期结束即意味着自动注册成功。”

据悉,在碳资产项目管理阶段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进行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流程的监控以及企业运营信息的获取,目的在于保障企业碳资产的稳定收益,避免在没有产生减排量的情况下,提前与买家沟通采取防范措施。第二,要根据实际产生的减排量,按照企业的要求分季度或年度出具项目检测报告。第三,对减排量进行第三方认证,在联合国登记,最后进行碳资产交割。

在这些过程中,企业需要交付哪些费用呢?成光介绍,一般的费用包括第三方对项目的审核(1.8万欧元),注册费(0.2美元/年核实减排吨数),监测核查和核证费用(1万美元左右),联合国CDM理事会征收的适应性费用(核实减排总额的2%)、行政管理费(0.2美元/核实减排吨数),中国政府征收的环境资源税(核实减排总额的2%)等。

至于中介公司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成光表示,识别CDM项目、为项目业主寻找和筛选碳购买方、协助企业与买方的谈判、帮助企业在减排交易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最终促成CDM项目的完成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

1、项目东道国和投资者必须准备撰写如下格式的项目设计文件:

1 项目的一段描述;

2 阐述基准线确定方法;

3 项目时间表和CER获得期限; 4 监测方法和计划;

5 分排放源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6 环境影响评价;

7 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意见;

2、融资

禁止发达国家挪用官方发展援助资金用于CDM项目,用于CDM项目的资金必须是官方发展援助之外的资金。此外,对CDM项目产生的CER还将征收2%的收益税建立新的“适应基金”,用于帮助对气候变化影响特别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另一项针对CER的征税用拼补CDM的管理成本。为了引导CDM项目在发展中国家公正地分布,最不发达国家的CDM项目将免征用于适崛金和管理费用的赋税。

3、经营实体

执行理事会授权一种称之为“经营实体”的独立组织对申报的CDM项目进行审查,核实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并签署减排信用文件证明使这些减排量成为CER。执行理事会的另一个关键任务就是维持CDM活动的注册登记,包括签发新产生的CER、为征收的用于适应资金和管理费用的ER建立管理账户,为每一个CDM项目东道国的非附件I国家注册一个CER账户并予以定期管理。 执行理事会负责监管CDM的实施,并对成员国大会负责。执行理事会由10个专家组成,其中5个专家分别代表5个联合国官方区域(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中东欧、OECD国家),1个专家来自小岛国组织,2个专家来自附件I国家,2个专家来自非附件I国家。执行理事会在2001年11月马拉喀什政治谈判期间召开了首次会议,这标志着CDM的正式启动。

4.核实和认证

核实是由经营实体独立完成的,它是对监测报告上的减排量进行事后鉴定。经营实体必须查明产生的CER是否符合项目的原始批准书标明的原则和条件。通过详细的审查之后,经营实体将提出一个核实报告并对孩CDM项目产生的CER的量予以确认。

认证是对一个项目产生的经核实的减排效果的书面保证书。认证报告还包括要求签发 CER的申请书。如果在 15天之内,任何一个项目参与者或者三个以上执行理事会成员没有要求重新审查该项目,则执行理事会将指令CDM登记处签发CER。

二、EMC(节能服务公司)EPC(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1、释义:EMC公司是节能服务商。

2、历史:发起于70年代中期以来的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EMC已发展成为一新兴的节能产业。

3、实质:EMC公司通过与能耗企业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帮助企业节能降耗,并与企业分享节能效益,以此取得节能服务报酬和合理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通俗地说,假设某企业上月的电费是100万元,经EMC公司采用汰旧换新、改进工艺、加强维护、错峰用电、监控能耗等等技术与管理措施后,同等条件下,电费下降到了80万元。企业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节电现象后,开始与EMC公司分享这20万元的节电效益。由于该节电工程是由EMC公司全程融资完成的,EMC公司理应分享80%的节电效益,即16万元/月的节电效益用于弥补EMC公司的投资成本。经过n个月的运行后,EMC公司投资成本足额回收,节能服务合同即告结束,以后所产生的节电效益及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全

归该企业所有。

可见,在整个项目运作中,企业不用投入一分钱,即可座拥4万元/月的节电效益,项目合同期满后,还可免费获得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和20万元/月的节电效益!这就是EMC模式的魅力! EMC公司不仅要提供节能项目的全额融资,还要承担节能技术与项目成败的风险;不仅要负责节能项目的建设,而且要保证节能项目的效果,这是任何节能产品销售商与节能项目工程商所无法比拟的魅力因此,EMC公司销售的是项目,是节能服务项目与能源管理项目,是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项目里的产品、技术和工程都是服务的手段,而非服务的目的,企业购买的不是产品和技术本身(因为这些都是免费提供的),而是产品和技术带给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4、EMC企业特点: 1节能更专业

EMC公司专注于能源效率提升服务,拥有一批能源审计、能源管理、财务融资专家及暖通制冷、电力电气、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工程师,能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节能技术服务。 2技术更先进

EMC公司是专业的能源管理公司,掌握着国内外最新、最先进、最成熟的节能技术和高效用能设备方面的信息资讯,因此能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最适合的技术方案。

3服务更全面

EMC公司是专业的能源服务公司,能提供一系列的能源审计与管理、节能改造整体方案设计与施工、用能设备维护与管理、节约能源诊断与顾问咨询、节能知识传播与人员培训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通过使用EMC公司提供的服务,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外包,将有助于企业专注本企业的核心业务。

4成本更低廉

EMC公司是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营的公司,一般具有节能信息广泛,项目运作经验丰富,可以成捆实施节能项目等优势,这为减少项目的前期投入,采购大宗廉价设备,降低施工费用奠定了基础。

5管理更科学

EMC公司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分析企业的能源消耗状况,并派出专业的现场维护与巡视人员,加强现场管理。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辅助积极的宣传教育手段,强化企业的节能意识。企业借助EMC公司实施节能服务,可以获得专业节能资讯和能源管理经验,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促进内部管理科学化。

5、EMC项目特点 1节能效率高

由于目前EMC公司不多,而市场可供节能改造的项目不少,项目的节能率一般在10%-40%,最高可达50%,因此近年的EMC公司可挑肥拣瘦,优先做一些节能率高的项目。 2企业零投资

节能项目审计、设计、融资、采购、施工等均由EMC公司负责,不需要企业额外费用投资,便可得到EMC公司的服务和先进的节能设备及系统。企业付给EMC公司的报酬是节能效益中的一部分,是节省出的费用,因此企业没有额外的花费,相反还能获得节能收益,改善企业现金流量。*

3企业零风险

项目实施后,只有在企业产生了节能效益,企业才会将节能效益的一部分支付给EMC公司,因此企业不存在项目技术成熟、项目设计施工安排、项目节能成败等技术与资金的风

险,风险全由EMC公司承担,企业可直接获得降低能源消耗成本的效益。

4企业免操心

项目前期无需企业自己做大量的准备工作,EMC公司自带仪器设备做能源审计工作;项目施工无需企业操心,EMC公司为企业完成“交钥匙工程”;项目实施后,设备保养和维护不用企业操心,EMC公司将负责到底,直至合同期满,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企业。 5项目易拓展

EMC项目是按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来运作的,企业零投资、零风险,还座拥节能收益,因此颇受大中小型耗能企业的欢迎,也是一般运营机制无可比拟的,项目营销的难度并不大,关键是把握好项目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的密切配合与精诚合作。

6节能有保证

基于对自己投入的高效设备与节能技术的充分认识和信任,EMC公司可以向企业承诺节能量,保证企业在得到EMC公司服务后,可以马上实现能源成本下降。

7投资回收短

节能项目易销售,投资额度较大,投资回收期不长,从已经实施的项目来看回收期平均为2年左右。因此EMC公司将形成较大的项目启动资金压力,后续资金能否跟进,是节能项目能否持续拓展,公司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

8项目自偿性

节能改造投资成本的偿还及EMC公司的合理利润、企业的节能收益全部来自于项目节省之能源费用,因此,节能项目必须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才能做到共赢的局面。

6、EMC节能项目运作模式 1节能量保证支付模式

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和风险由EMC公司承担,在项目合同期内,EMC公司向企业承诺某一比例的节能量,用于支付工程成本;达不到承诺节能量的部分,由EMC公司负担;超出承诺节能量的部分,双方分享;直至EMC公司收回全部节能项目投资后,项目合同结束,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受。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高、节能意识一般的企业。

2节能效益分享模式

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和风险由EMC公司承担,项目实施完毕,经双方共同确认节能率后,在项目合同期内,双方按比例分享节能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受。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很高的企业。

3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EMC公司负责改造企业的高耗能设备,并管理其用能设备。在项目合同期内,双方按约定的能源费用和管理费用承包企业的能源消耗和维护。项目合同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受。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低、没有节能意识的企业。

4改造工程施工模式

企业委托EMC公司做能源审计,节能整体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按普通工程施工的方式,支付工程前的预付款、工程中的进度款和工程后的竣工款。该模式适用于节能意识很强、知道节能技术与节能效益的企业。运用该模式运作的EMC节能公司的效益是最低的,因为合同规定不能分享项目节能的巨大效益。

5能源管理服务模式

EMC公司不仅提供节能服务业务,还提供能源管理业务。对许多经营者而言,能源及其管理不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部分,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方式是低效率、高成本的方式。通过使用EMC公司提供的专业服务,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外包,将有助于企业聚焦到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方面。能源管理的服务模式有两种形态:能源费用比例承包方式和用能设备分类收费方式。

7、在中国的情况: 发展迅速,并且逐渐占领了国内节能市场越来越重的份额,因为它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号召又迎合了市场机制,不少企业都乐于选择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来给自己的企业做节能服务。这种双向促进的合理机制即使的节能机制更趋于合理化这种双向促进的合理机制即使的节能机制更趋于合理化这种双向促进的合理机制即使的节能机制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使得用能单位降低能耗效益提高,也使得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内有了长足的发展, 举例:

山东耀通节能投资公司等等的节能服务公司

8、EMC节能项目运作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一、政治风险/

整体节能项目的政治风险包括:国内能源政策与法令的变更、各种节能设备或系统的许可证制约、额外之税捐或收费等等。

二、金融风险

整体节能项目的金融风险包括: b

1、汇率变动:购置国外节能设备或系统通常以美金计算。 2、通货膨胀:设备材料费、工资、运输费等。

3、利率波动:项目融资、项目租赁及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营运风险

整体节能项目的营运风险包括:

1、能源价格的变动:升高可能对EMC公司有利,降低可能要延长项目合同期。 2、工程建设风险:如节能设备或系统效率不足、工程成本超支、工程延后完工等。 3、运行维护风险:节能设备或系统操作条件的变动、运转维护成本的变动、运转维护人员的素质等。

4、因企业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 四、不可抗力风险:

整体节能项目计划执行时,遭逢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天灾、战争、传播性疾病等的破坏或阻碍,双方合约必需载明其范围与责任的分担。

9、目前的节能行业仍然存在如下的市场障碍:

1、国家的扶持力度不够:目前政府在节能行业无政策支持、无资金支持、无项目支持,EMC公司必须完全依靠市场的手段生存。

2、EMC公司的资金实力不够

3、节能信息传播宣传不够。信息的不对称性,都需要政府和节能中介机构加强对节能及EMC概念的宣传。

4、企业的能源管理非常落后,节能意识不够。大多数企业忽略能源成本,根本没有建立能源消耗帐本或统计产品能源单耗,总认为节能项目的社会效益(主要是环境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加上没有政府强制性的措施,企业对节能工作积极性不高。

5、诚信社会尚未建立。

三、CER

1、释义:CER是在CDM项目中,买卖双方交易的内容。本身是个指标,看不见摸不着。其产生必须是以实体项目为依托。(即:经核证的减排量)

核证减排量,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的英文缩写。核证减排量是(CDM)中的特定术语,指联合国执行理事会(EB)向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企业颁发的经过指定经营实体(DOE)核查证实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只有联合国向企业颁发了CER证书之后,减排指标CER才能在国际碳市场上交易。 CERS=实体项目排放量-虚拟项目排放量(主要取决于实体项目的排放量的变化。因此实体项目的排放量必需是真实可测量的。项目的环境额外性不应因减排量的转移所抵消。)

2、如何测量CER?(涉及到选择基准线研究和核证的单位)

1要有基准线的原因:CDM项目周期的第一步是对潜在CDM项目的识别和表述。一个CDM项目必须具有真实的、可测量的、额外的减排效果。为了确定项目是否具有额外性,必须将潜在项目的排放量同一个合理的称之为基准线的参考情景的排放量相比较。

2基准线的制定方法:项目参与者应该采用经批准的方法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基准线。这些确定基准线的方法是在《马拉喀什协定》框架下的三个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 现实的实际排放量或历史排放量;

2 经济上有投资吸引力的代表性技术的排放水平;

3 过去5年来类似环境申排放性能最好的20%的类似项目的平均排放水平。 排放基准线和监测计划必须根据经批准的方法来设计。如果项目参与者偏好一种新的方法,则该方法必须经由执行理事会批准和登记。项目参与者可以自行选择项目的 CER获得时限:10年;或者7年,但可能延续两次并重新确认基准线(最长21年)。

3 基准线研究和核准是CDM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基准线研究和核准单位的选择十分重要。由于购买方多为西方国家或国际组织,所使用的语言一般为英语或西班牙语。由于语言的障碍和气候变化及CDM基础知识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方面的欠缺,国内目前能够和有资质开展基准线研究和核准的机构还没有。只有通过招标等形式,请西方国家的咨询机构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这也是亚洲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四、VER((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voluntary ,自发公益减排量)

1、产生过程:

随着京都议定书中CDM机制的发展,伴随形成了自愿减排市场。自愿减排市场最先起源于一些团体或个人为自愿抵消其温室气体排放,而向减排项目购买减排指标的行为。VER是不属于京都体制,但与CDM平行的市场。其对象为《京都议定书》非缔约国的发达国家,各政府决策者、私募投资者、传媒和著名大公司,由于它们对于温室气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与日俱增,并愿意积极地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做出贡献,自发地参与CDM、并认购CDM项目产生的VERs。

自愿减排的买方一般为:企业、非政府组织、自愿减排量的零售商。自愿减排的动力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声誉;个人撤销;管制预期;投资再售等。对项目业主而言,自愿减排市场为那些前期成本过高、或其它原因而无法进入CDM开发的碳减排项目提供了途径;而

对买家而言,自愿减排市场为其实现自身的碳中和提供了方便而且经济的途径。 在CERs市场之后,VERs的参与方正逐步扩大、VERs市场正逐步完善。这个新兴市场的形成以及VERs的认购所带来的影响,将不囿于CDM和减排项目实施, VERs的开发希望能够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充分的利用清洁能源,以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社会、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部分VERs碳汇市场的运作和标准遵守CERs碳汇市场规则,并按照联合国制定的CDM项目方法学来开发。

2、VER的实施流程及周期 CER需要经过EB的核准签发, 而VER由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标准在执行,只要能找到买家购买即可交易,因此VER的交易省掉许多中间申请的环节,也节约了大量时间,快的大概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完成交易。

3、已进行的VER交易 1)2008暑期艺术节 2)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3)湖南金大地 4)华电集团

4、强制减排市场与自愿减排市场的关系 两者的驱动力是完全不同的,构建一个强制减排市场所需要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自愿减排市场。这个特性决定了两个市场的定位和发展方式有着根本的差别。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较高的运作成本,强制市场更适合风险小、额外性强、减排量大的项目,而自愿市场更适合风险大、额外性较低,减排量小的项目。

强制减排市场主要的障碍在于各方利益的平衡,自愿市场的主要障碍在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充分发掘。

自愿减排市场发展很快,已经在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对项目的风险控制是自愿市场的软肋,但这块市场是以CDM方法学为基础的,如果未来能够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那么有理由相信自愿减排市场中质量较高的减排量,可以进入强制市场流通,这个突破口可能会从区域交易系统开始。

四、碳交易碳交易碳交易碳交易

1、释义:碳交易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

2、来源:

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之后,对各国的碳排放量做了限制,而发达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不能做到大幅削减本国的碳排放,因此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量,并以先进技术作为交换,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达到双赢的目的。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

3、三种机制:

1第一种称为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ing):(排放量少或是排放减量成功的企业就可以在市场上卖掉其排放量以获取利润。)

2第二类是联合履约机制(Joint Implementation)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3第三种类型,又称为清洁发展机制(CDM),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4、两种形态:根据碳交易的三种机制,碳交易被区分为两种型态: 1配额型交易 (Allowance-based transactions):指总量管制下所产生的排减单位的交易,如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的“欧盟排放配额”(European Union Allowances,EUAs)交易,主要是被《京都议定书》排减的国家之间超额排减量的交易,通常是现货交易。

2项目型交易(Project-based transactions):指因进行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单位的交易,如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排放减量权证”、联合履行机制下的“排放减量单位”,主要是透过国与国合作的排减计划产生的减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

5、碳交易在我国:通常包括2种:CDM和VER 其实这两种交易都可以看做是双赢机制。

CDM中,买家通常是京都议定书附件一中的发达国家,他们为了完成京都议定书中减排目标的承诺,通过提供资金与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减排合作,然后购买项目产生的CER,用于完成其承诺。而发展中国家作为卖家,获得了资金与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VER中,买家是一些有远见有觉悟的企业或个人,他们自愿购买减排量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当然还有其他个别的目的,例如银行通过购买来开发碳金融产品等等。主要还是树立形象。而卖家获得了资金,可以用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在碳交易中,还有一类买家,是一些金融投资机构,他们通过低价购买减排量,然后高价转让,从而获得利润。

7、世界各国碳交易的发展状况

到2008年,活跃在CDM交易市场的买家主要来自欧洲和日本、加拿大。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在CDM交易市场的买家类型分布中,基金占34%、私营企业占58%、政府占8%。市场上最活跃的买家来自英国,他们大部分属于私营的金融机构;其次是意大利,主要是意大利电力公司。

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已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如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堪萨斯州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淘金”。[4]

8、中国碳交易的发展状况

中国虽然是最大的碳资源国家,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但是,碳交易在中国刚刚起步,中国仅是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被动参与者,只少量地加入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但是目前国内没有一桩真正的碳排放交易。

出口国的碳减排资源和配套环境决定了其在碳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因此,拥有碳市场的定价权不仅取决于碳贸易量,还首先必须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充分的供求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公平合理定价。而目前,中国污染排放与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个案虽然已经不少,但分散在各个城市和各个行业,交易往往由企业与境外买方直接去谈判,信息透明程度不够。这种分散的不公开的市场状况,使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使最终的成交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去甚远。 其次,目前中国本土的金融系统,如商业银行以及第三方核准机构(DOE)等还处在非常初级的探索阶段。中国的碳减排额度往往是先出售给中介方(即DOE,一般是拥有验证能力的、国外大型投行的碳金融管理机构),

然后再由其出售给需要购买减排指标的企业。这样经中介方易手,必然会造成成交价和国际价格的脱节。中国在碳金融建设方面却发展滞后,甚至落后于印度。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碳交易现在还处于“农贸市场”的阶段,就是集中在具体项目上,而邻国印度早已在碳金融层次开始布局。碳金融和碳交易的关系相辅相成,没有碳金融的支撑,中国不仅将失去碳交易的定价权,而且将又一次失去金融创新的机会。

因此,在碳交易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交易市场的情况下,中国制定自己的自愿碳减排标准至关重要。

五、碳信用

碳信用carbon credit:又称碳权,也就是减排量额度。在碳交易市场上,类似于人民币的元。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

六、碳资产

1、释义:碳资产是一个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它是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这个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城市、地区,甚至可以是一个国家、民族,更可以对应于全球。全球碳资产的流通总量虽然在操作上很难量化,但在逻辑上是完全存在的。

从碳资产的定义来看,它不仅包含今天的资产,也包括未来的资产;不仅包括CDM资产,也包括一切由于实施低碳战略而同比、环比产生出来的增值。

2、形成过程

在环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政治家们人为规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要受到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信用)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

碳资产的推动者,是《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的100个成员国及《京都议定书》签署国。这种逐渐稀缺的资产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前提下,出现了流动的可能。

由于发达国家有减排责任,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因此产生了碳资产在世界各国的分布不同。另一方面,减排的实质是能源问题,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本国进一步减排的成本极高,难度较大。

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价差。发达国家需求很大,发展中国家供应能力也很大,国际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3、全球和中国碳资产管理公司排名 1中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电投(北京)碳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3贵州恒远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4龙源碳资产管理公司

国外据说雷克碳资产有限公司是比较领先的

4、碳资产管理

碳市场在全世界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其本身也还处于成长期。欧盟不是首先建立碳市场的区域,但经过第一阶段(2005-2007年)后,它已经从一个追随者变成领导者。第一

阶段市场规则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市场的巨大波动,在第二阶段,欧盟调增了相应的法规和市场规则,这一切都在不断的演变。

自从有了碳市场交易,碳资产管理的概念也就逐步被企业所关注。当碳市场交易品种的增加、现货交易发展到期权交易、甚至出现了碳基金,碳资产管理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国外有很多投资银行、专业碳机构、咨询公司均能够提供碳资产管理的相关服务,对于这些我们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武装自己,面对这些机构才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确判断。

七、碳中和 1释义:

也叫碳补偿(Carbon Offset),「碳中和」这个词是通过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透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2、产生背景

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的后果。“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随着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也在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及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类过多地使用化石(碳)能源所致。城市是二氧化碳的高排放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建设“低碳城市”是大城市的发展方向。

因此,为保护世界环境,提倡绿色环保,也就越来越多的组织,团队,企业和普通大众在生活中加入到“碳补偿”计划中。碳补偿是公众捐资给专门机构,以植树或其他减排项目,抵消自己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自愿行为。

3、公众和政府行为

2007年3月31日晚上7:30悉尼开始停电一小时,以此警醒世人,全球变暖已经是现实,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执导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计入了“碳中和”成本。 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斯科超市宣布,超市内商品将贴上显示“碳足迹”的标签,告诉消费者,生产、加工、运输这些商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

英国在阿什顿-海耶斯建立第一个“碳中和”村,激发了英伦三岛上无数环保组织的灵感和热情。

2009年8月5日,中国第一个碳中和企业诞生。2009年8月5日,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全公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成为第一家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的中国企业。

2009年11月17日,中国首笔企业间碳中和交易完成。2009年11月17日,上海济丰包装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济丰”)委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以上海济丰的名义在自愿碳标准(VCS)APX登记处注销 一笔6266吨的自愿碳指标(VCU),并向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厦门赫仕”)支付相应交易对价。由此,国内首笔碳中和交易完成。 2009年11月25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4、巨大商机

包括汇丰银行、网络公司谷歌在内的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开始制定自己的“碳中和”计划,更多的企业则视“碳中和”为21世纪品牌形象魅力所在。更有专家预测,在严峻的气候变

化形势下,这股环保风潮势必影响人类的经济行为,“绿化”人们的钱包。

大型环球在线旅游公司travelocit与Expedia都推出“碳中和”配套服务,只要顾客多付几美元,就能抵消自己旅行时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更多的企业则视“碳中和”为21世纪品牌形象魅力所在。

汇丰银行2004年12月承诺,将成为一家完全“碳中和”的环保型公司。为此,汇丰银行更新办公室照明设备与空调装置、减少员工商务旅行,以此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可能制造的二氧化碳。当员工搭乘飞机出差时,汇丰银行为此支付额外费用,用于中和每个员工旅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其他国际知名企业也开始制定自己的“碳中和”计划,其中包括网络公司谷歌、瑞士再保险集团与美国冰淇淋公司Ben&Jerrys等等。还有更多的企业也意识到,气候变化不仅关系到企业形象,也影响到企业发展前景

八、碳足迹

“碳足迹”来源于一个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简单的讲就是指个人或企业“碳耗用量”。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指的是一种新开发的,用于测量机构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作为对抗气候变化的重要武器,企业和个人通过确定自己的“碳足迹”,了解“碳排量”,进而去控制和约束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以达到减少碳排量的目的。但问题在于,相对于个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组织结构复杂,机构庞大的企业如何寻求一条更系统、更有效的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低碳经济给出了答案。

[理念]

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碳补偿

转变生活方式,放弃各种“高碳”生活,倡导“低碳”的生活。

[基本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电度数×0.785×可再生能源电力修正系数;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0.785;

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该飞机的单位客舱人均碳排放; 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换算后需补偿树的数目换算后需补偿树的数目换算后需补偿树的数目换算后需补偿树的数目

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Kg二氧化碳来计算需要种几棵树来补偿。

例如: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三棵树来抵消;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一棵树;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此,需要植三棵树??

如果不以种树补偿,则可以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补偿10美元钱。用这部分钱,可以请别人去种树。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碳足迹的计算方法碳足迹的计算方法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首先碳足迹的计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利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法(这种方法更准确也更具体);第二种是通过所使用的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这种方法较一般)。

用你的车子的碳足迹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种方法会估计所有的碳排放量,从汽车的制造开始(包括制造汽车所有的金属、塑料、玻璃和其它材料),开车和处置车。第二种方法则只计算制造、驾驶和处置车时所用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

不只一种方法提供给大众,这取决于人们如何去使用。像这样在世界地图和美国国务院提供的地图上自上向下计算,即可计算出人均碳足迹,以及每个国家的总排放量(或其他高级工作团队、组织等),并可以将居民个人排放量和集团分隔开来。自下往上计算,就好比上面举的以你的车子碳足迹的例子,总结归因于单独个体行动的碳排放量。

碳足迹计算器

现在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我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实测每一项,但它不仅仅只针对二氧化碳(虽然它是相对其他温室气体是最常见的),其他温室气体包括(但不仅限于):甲烷,臭氧,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合物,全氟和氯氟烃等。鉴于此,美国多数碳足迹计算包括所有适用的气体,因为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温室效应与地球变暖。

这是个相当复杂的计算,根据不同的个人会有不同的变数,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我们的家园、运输(包括旅行时乘坐汽车、飞机、铁路和其它公共交通工具)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所有消耗品。以上很多个人的因素,可分别计算(例如个人碳足迹,从你的家、旅行、食品等)。一旦你明白你所产生的碳足迹,你的碳足迹从哪来(也许这更重要),那你就可以开始减少它;很多方法方式产生碳足迹,但总有有一些方法可以减少碳足迹。

你可以用碳足迹计算器测出自己的碳足迹。 如何减少碳足迹

1、主动减少碳排

主动减少碳排放,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方法: 换节能灯泡:11 瓦节能灯就相当约 80 瓦白炽灯的照明度,使用寿命更比白炽灯长6到8倍,不仅大大减少用电量,还节约了更多资源,省钱又环保。

二十六度空调:空调的温度设在夏天二十六度左右,冬天十八到二十度对人体健康比较有利,同时还可大大节约能源。 ---- 购买那些只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氟里昂的绿色环保冰箱 。丢弃旧冰箱时打电话请厂商协助清理氟里昂。选择“ 能效标志 ”的冰箱、空调和洗衣机,能效高,省电加省钱。 ---- 购买小排量或混合动力机动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参加“少开一天车”活动。 ---- 选择公交,减少使用小轿车和摩托车。 ---- 拼车:汽车共享,和朋友、同事、邻居同乘,既减少交通流量、又节省汽油、减少污染、减小碳足迹。 ---- 购买本地食品:如今不少食品通过航班进出口,选择本地产品,免去空运环节,更为绿色。

2、碳补偿或碳抵消

通过植树(也可委托国家认可的基金会)或其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行为,对自己曾经产生的碳足迹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或补偿。

3、能效监测,能源审计

单单是换设备也是不行的,现在目前国内只是盲目的更新设备,换节能设备。那么你怎么知道所谓的节能设备就一定是节能的呢?看功率吗?看大小吗?一切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不进行能效检测,不进行能源审计,你如何发现你的设备就是淘汰的呢?

九、碳捕捉 碳储存(CCS) 1.释义:

所谓碳捕捉与储存,一般指的是将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捕获,然后将其泵入海底、沙漠或陆地下面进行封存。

意义

CCS技术不仅可以能够减少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温室气体,还可以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被捕获的碳可以用于石油开采,冶炼厂,甚至汽车业。二氧化碳可以变废为宝,将石油的采收率提高至40-45%。还有可以用作植物气肥和果蔬保鲜剂。还可作为某些灭火器的原料,工业上可制纯碱、尿素、汽水等,二氧化碳的成品干冰可作制冷剂,保藏容易变坏的食物,还可用于人工降雨。另外在温室栽培中,常用二氧化碳作为肥料。

来源

1、自然碳捕获:海水、绿色植被都是蓄碳池体系的组成部分,现今地球的海水里充满了远古时代的碳,其总量大约有35万亿吨。而经过数千万年的时间,地球上的原始森林也吸进了数万亿吨的二氧化碳。被植物所捕获到的大多数二氧化碳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都演变成更加固定的地质形态,包括石灰石、页岩,也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 但是从公元1500年开始,这种平衡被逐渐打乱。由于农业的发展和对木材的需要耗尽了森林,地球吸进碳的能力逐步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对能源需求贪得无厌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碳氢化合物燃烧量的骤增,从而扭转了数亿年来碳储存的平衡。

在这种背景下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开始了人为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尝试。

2、原理

“捕捉”碳并不难。二氧化碳和胺类物质发生反应。二者在低温情况下结合,在高温中分离。这样,可以使电厂产生的废气在排放前通过胺液,分离出其中的二氧化碳;之后在适当的地方加热胺液就可以释放二氧化碳。 更好的方法是使煤和水发生反应,产生一种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在这种混合物中二氧化碳含量比一般电厂废气中的更高,所以更容易分离。之后燃烧的就是纯氢气了。

真正麻烦的是下一个步骤。二氧化碳需要长期埋藏,因此必须达到很多要求。要成功地封存二氧化碳,需要一块在地平面1000米以下的岩体。在这样的深度,压力会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所谓的“超临界流体”,只有这样状态的二氧化碳才不容易泄露。另外,这片岩体还要有足够多的气孔和裂缝来容纳二氧化碳。最后,还需要一块没有气孔和裂缝的岩层来防止泄露。

3、成本

发电厂每向大气中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就要支付30美元;这一数字接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建议的碳价格的中间值和欧盟现行的碳价格

4、困难

必须克服的困难是令人畏缩的,它要求国际合作、创新、巨额投资项目和公众接受。所有这些都要通力配合才能敌过全球变暖的步伐。

首先,在化石燃料和能源生产的过程中捕捉二氧化碳所需的费用是极其昂贵的。 第二,埋藏地点必须经过检验。在那儿,二氧化碳不能泄漏,必须修建包括油轮和管道在内的设施来运输二氧化碳到这些地点。

第三,由于成本原因,成本约30美元(19欧元)每吨。这

第四,对于在陆地而不是海上存储,公众可能会有反对意见,因为地震或者其他地质事

件有可能将巨大的温室气体重新发散到大气中。

5、示范工程

到现在为止,只有三个成功的CCS项目处在进行中。

Weyburn-Midale项目填埋的是北达科他萨斯喀彻温省一座废弃油田的煤炭气化厂产生的二氧化碳。 英国石油公司经营的阿尔及利亚萨拉油田项目把从当地生产的天然气中提取的二氧化碳输入地下。

挪威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国家石油公司也在北海的有两处类似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事实上都与发电没有关系。几年之前,这些项目还大受追捧。但现在,追捧者开始紧张了,不敢立刻上马新的项目。

问题很严重。上述的三个“示范工程”每个每年处理100万吨二氧化碳,但仅美国的发电厂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到15亿吨。这也就意味着仅美国就要找1500个合适的地点建立CCS项目,而且没人知道在美国是不是真的能找到那么多合适的地方。甚至把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运到处理厂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6、国际国内情况

近况:在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便把“碳捕捉”列入推荐清洁煤的关键一环,美国能源部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4.5亿美元在美国7 个地区进行“捕捉和存储”(英文简称CCS )项目实验。 在刚刚结束的八国集团峰会上,欧洲委员会提出将“碳捕捉”技术商业化的战略。到2010年,至少有20个发电厂使用“碳捕捉”技术,到2020年前,欧洲和美国将大力推广该技术,并在2025年前在全球推广。

在中国,“碳捕捉”技术也在尝试之中。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华能集团将于年底在上海启动第二个碳捕捉示范项目,届时,每年将从华能电厂的尾气中“捕捉”二氧化碳10 万吨。

在中国,“捕捉”碳并不复杂,而“拥有丰富油田和天然气田的中国东北,以及中国东海南海区域,均是实施‘碳捕捉’技术的理想场所。 对于中国来说,解决煤炭污染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也是煤炭使用大国。但众所周知,煤炭造成的污染破坏也是很严重的。如果不解决煤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同时,随着世界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关注,中国因此承受的国际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中国应及早自行开发碳捕捉及封存技术。如果不及早自行开发清洁煤炭技术,中国今后还将被迫去购买美国或别国的相关技术,处境会相当被动。

十一、碳金融

1、涵义

碳金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而言,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2、碳金融市场

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起,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总额从最初的不到10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00亿美元,四年时间增长了60倍。交易量也由1000万吨迅速攀升至27亿吨。巴克莱资本环境市场部总监预言,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不久的将来碳交易将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1、 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前,区域性的“碳市场”已经开始运作,二氧化碳排放权早已在多个交易所里登堂入室。时值今日,以减排二氧化碳为主要标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

ETS)已经顺利运行了三年之久,欧盟内的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北方电力交易所(Nordpool)、未来电力交易所(Powernext)以及欧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等均参与碳交易,欧盟的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全球首位。

2、此外,加拿大、新加坡和东京也先后建立起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在亚洲,碳交易所通过电子交易系统来买卖由清洁发展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如果说《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等同于给二氧化碳标上了价,那么在不同类型的交易所内挂牌交易使得二氧化碳排放权迈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

3、2008年1月23日,新近完成合并的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展开合作,宣布共同建立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全球交易平台。这个被命名为BlueNext的交易平台以二氧化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为主,并计划在2008年的二季度设立期货市场,最终涉足各种与环境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2月18日,作为首个交易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的平台,BlueNext开始正式运作。这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无疑也是对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属性的一种肯定。

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尽管在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成本要低于本国,但由于项目建设的周期长且申批手续繁复、项目初期的不确定性大,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碳资产的成品或是半成品,缩短资金投入周期。而对于基金而言,一方面,“碳资产”像传统风投或是私募所投的项目一样本身就能带来收益,另一方面,项目建成后能实现的减排量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又能再次创造利润;因此当碳市场的流动性加强且价格波动趋于平稳之后,“碳资产”的双重收益模式自然赢得了基金的青睐。此外,“碳资产”的价值与传统的股票债券市场几乎完全不相干,与非能源类的商品市场也关联甚微,基金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对冲传统投资的风险。

3、国内碳金融

3.1中国“碳金融”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据有关专家测算,2012年以前我国通过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十亿美元。为此,中国已经被许多国家看做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那么,依托CDM的“碳金融”在我国应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蕴藏着巨大商机。

由于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国,“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动。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动,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更加巨大。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能源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如果在中国进行CDM活动,减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我国寻找合作项目。

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在我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机制转变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将有大批项目可被开发为CDM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CO2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

3.2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障碍

首先,对CDM和“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CDM和“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走入我国的,在我国传播的时间有限,国内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同时,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

不熟悉,目前关注“碳金融”的除少数商业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鲜有涉及。 其次,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CDM机制项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合同期限很长,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在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是由中介机构完成,而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开发或者消化大量的项目。另外,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

再次,CDM项目开发时间长、风险因素多。与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CDM项目需要经历较为复杂的审批程序,这导致CDM项目开发周期比较长,并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此外,开发CDM项目涉及风险因素较多,主要有政策风险、项目风险和CDM特有风险等,政策风险来自于国际减排政策的变化,如2012年后中国是否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决定了2012年后合同的有效性;项目风险主要是工程建设风险,如项目是否按期建成投产,资源能否按预期产生等。在项目运行阶段,还存在监测或核实风险,项目收入因此存在不确定性,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支持。

3.3兴业银行碳金融实践

2006年5月,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针对中国在节能技术运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融资需求特点,在境内首创推出节能减排项目贷款这一“绿色信贷”品种。截至2008年3月底,兴业银行已经在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重庆、浙江、福建等十一个省市开办节能减排贷款业务,共发放贷款51笔,累计投放12多亿元;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147.4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12.85万吨。

随着节能减排贷款的快速推广,部分节能减排项目已经进入碳减排交易市场。兴业银行运用在融资模式、客户营销和风险管理方面积累的初步经验,将节能减排贷款与“碳金融”相结合,创新推出以CDM机制项下的碳核定减排收入(CERS)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碳金融”模式,为寻求融资支持的节能减排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 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深圳某公司垃圾填埋场沼气回收利用处理项目。该公司成功引进加拿大技术,并升级开发出适用于城市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的3R循环利用技术,将原先直接排放大气的温室气体沼气作为能源回收利用,于2005年在梅州垃圾填埋场(一期)成功实施,当年在联合国注册成为CDM项目。由于该公司属于“轻资产”型的科技服务公司,资产规模小、经营收入少、资产负债率高、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抵押担保条件,因此,二期项目拓展的中长期资金需求难以通过传统的贷款运作加以满足。为解决传统贷款模式遭遇的融资难题,兴业银行运用创新的思路和项目融资模式,侧重考察第一还款来源的有效性,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作为贷款审批的主要考虑因素,并且根据项目实施的现金流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来选择还款期限,使还款时间与现金流收入规模、时间匹配,较好地解决企业还款压力问题。最终为该公司提供了三年期750万元节能减排项目贷款,该项目的实施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该笔项目融资的成功运作,体现了兴业银行在环境金融创新中,节能减排贷款模式的新突破,标志着兴业银行节能减排项目贷款扩展到“碳金融”领域,也为今后探索碳保理等新兴业务奠定了基础。 3.4发展碳金融的机制调整与完善

(一)搭建交易平台。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有限的环境资源,也是国家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应借鉴国际上碳交易机制,进一步研究探索排放配额制度和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调整不同经济主体利益,鼓励和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效分配和使用国家环境资源,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二)加强宣传推广。要让企业充分意识到CDM机制和节能减排所蕴涵的巨大价值,推动项目业主和开发商根据行业、自身发展计划,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开发CDM项目,力争国家环境资源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推动政策研究。CDM机制不仅涉及环境领域还包括经济学、法律、管理等

措施,并将在中长期持续发挥作用。

在这两个强制性的减排市场之外,还有一个自愿减排市场。与强制减排不同的是,自愿减排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这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公司、机构,处于自己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宣传的考虑,购买一些自愿减排指标(VER)来抵消日常经营和活动中的碳排放。这个市场的参与方,主要是一些美国的大公司,也有一些个人会购买一些自愿减排指标。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自愿减排是必须经过的道路。原因是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国际化,许多国家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机制对我们的企业提出减排要求。这时候我们的企业怎么达到要求呢?购买自愿减排量,可能是这些企业将来降低碳足迹的一种选择。

十三、低碳经济

1、释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

2、产生历程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后得到了联合国的大力支持。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将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奥巴马上台之后把清洁能源经济列为振兴美国经济,提升美国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09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该法案的核心有两个: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二是建立起温室气体排放贸易系统,发展出新型的碳金融市场,这一市场的规模可与石油期货市场相媲美。

3、碳交易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两者不是一回事,虽然经常被放到一起说。

碳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排放权的交易. 假如你发展低碳经济,就能把空出来不用的排放权卖给别人,既保护了环境又能赚钱,何乐而不为?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

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十四、低碳产业

1、释义:“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2、低碳化

全球低碳化掀起的第四次浪潮正在加速来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世界文明先后经历了三次浪潮,每次浪潮都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第一次浪潮是农业文明,实现人类农耕文明的兴起,带动农业的辉煌发展;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带来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第三次浪潮是信息化,引领信息化改革,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将迎来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

低碳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出发,努力构建低碳化发展新体系,着重在七个方面实现“低碳化”。

(1)能源低碳化(2)交通低碳化(3)建筑低碳化 (4)农业低碳化(5)工业低碳化(6)服务低碳化(7)消费低碳化

碳交易市场的三角格局与产业竞争

1、全球性履约碳市场(《京都议定书》下的碳市场)是整个国际碳市场的基础,美国是其中最不确定性因素。但是美国人在气候变化方面的野心是明显的,他们把气候变化作为重塑美国霸主地位的重要手段。

2、区域性碳市场是国际碳市场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未来将形成以欧洲和北美两个市场为核心的区域性交易体系。两大市场的交易量将占碳市场的大部分,并在世界其他地区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核心将是碳定价权的争夺,具体表现在碳交易所的谋划布局,标准竞争,以及碳衍生商品的创新。

3、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将是自愿减排市场。自愿减排市场这几年发展很快,但交易额还比较小,目前处于标准竞争的阶段。自愿减排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强制市场是截然不同的,这会带来与目前CDM完全不同的机会和商业模式。

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被《议定书》纳入强制减排计划中,但中国却一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活动。近两年来中国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及核证减排量供应量方面已领先全球。2007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成交量已占世界总成交量得73%,2008年更是惊人占到84%。显然,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为碳市场创造了众多减排额,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于是,中国创造的核证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后,通过他们的金融机构的包装、开发成为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衍生产品及担保产品进行交易。不仅如此,他们还正在全力吸引中国的金融机构参与到他们所建立的碳金融市场中,进而赚取中国资本的利润。这就像中国为发达国家提供众多原材料与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再出售给中国高端产品,赚取 “剪刀差”利润。

十八、碳补偿市场

1、释义: 碳补偿市场是指利用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

交易市场上的一些公司可以在减少自身的排放,或者购买其他公司的碳排放额,或者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排放额这三种方式中选择(以使自己碳排放在限定范围内)。

2、碳交易方式 简单来讲,当一个实体从另外一个实体购买一定量的减排信用额或者排放许可来满足其排放目标时,就完成了一次碳交易。 排放目标可以是志愿制定或者由规则规定提出的。例如,一个公司的年排放目标是20000 吨CO2e/年,而公司当前的年排放量是25000 吨CO2e/年,即使通过减少能源消耗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内部措施,公司的年排放量仍然只能降低到22000 吨CO2e/年,这时,此公司就需要购买2000 吨CO2e的减排信用额或者许可以达到它的20,000 吨CO2e/年的排放目标。

减排信用额可以通过项目市场来购买减排信用额,而碳信用额需从特定的碳补偿项目(如上所述)或者是通过准许市场购买。这些交易活动创造了“碳市场”。

3、碳交易动因

公司最为关心的就是在国际竞争中减排的成本问题。排放量交易理论上允许国家和公司使用最有效的方式达到温室气体减排。有些公司可以通过低成本达到甚至超过减排目标,这就产生了额外的限额,他们可以出售这些限额从中获利,而那些内部减排成本较高的公司则需要购买此类额外的限额,以便降低成本。

4、展望

可以通过增强公众意识和提高志愿市场的可信度这两个主要措施,来进一步拓展碳补偿市场。

“公众意识”包括市民对于气候变化的意识和对碳补偿作为一种可选择措施的意识。 志愿市场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可信度,潜在的买主虽然志愿市场规模比较小而且比较散乱,但是它正在迅速发展,同时监管部门的政策发展,如《京都议定书》和欧盟排放贸易计划的实施,从当前来看,都对志愿市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十九、碳排放量

1、简介 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比如一家超市货架上的某只箱子来自某一特定的装瓶厂,而其旁边的另一只箱子则来自数百公里以外的工厂,并且这两只箱子是通过不通过的物流公司运输的,那么它们的碳排放量就具有很大的不同。

2、全球碳排放量情况

在国际社会,说起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掌握着”先进技术,而且占领着道德高地和生杀大权。不是么,正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奥巴马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对中国恶言相向,称中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欧盟同样对中国进行指责。对此,一些西方媒体也感到如此指责有点过分了,认为世界上大多数MP3播放器在中国制造,生产一个MP3会增加17磅碳排量;iPod同样在中国工厂生产,但出口供欧美消费者使用,中国应该为这些碳排放负责吗?

低碳经济概念是英国人首先提出来的,但西方在批评中国碳排放居世界前列时,却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现在气候变暖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历史上累积的碳排放造成的。从工业革命到1950年,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累计排放量的95%;1950年-2000年,发达国家碳排放量也占到全球的77%。而1904年—2004年的100年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只占全球的8%。就是在当下,中国人均排放量也不高,2004年我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3.6吨,只有世界人均值的87%左右,为发达国家人均量的1/3,仅及美国的

1/5。现在已经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任务的发达国家,却要求尚未完成这些任务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承担同样的减排量,这岂非是对西方一直鼓吹的人权、自由的极大讽刺。

二十、碳汇林 、森林碳汇

将“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之为“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 碳汇林普通意义上来说就是碳汇林场。因为森林具有碳汇功能,而且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远低于工业减排。总而言之,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就泛称为碳汇林业。 碳汇林业进一步概括为:遵循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为目标,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林业活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能力;同时,鼓励企业、公民积极参与造林增汇活动,展示社会责任,提高公民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和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与碳汇林与碳汇林与碳汇林与碳汇林有关的活动有关的活动有关的活动有关的活动

首批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碳汇项目,1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率先正式启动。项目计划营造10000亩碳汇林,以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湖北省林业局局长祝金水说,作为湖北省首个碳汇项目,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武汉市碳汇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600万元,其中中国石油出资300万元,武汉市江夏区政府按1:1比例配套资金300万元,营造碳汇林6000亩,建设期20年。

据介绍,中国绿色碳基金先期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捐资3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碳汇造林、森林管理活动等。

中国国家林业局日前批准首批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碳汇造林项目,在北京、黑龙江、甘肃、河北、湖北、浙江、广东等全国7个省份试点实施。

二十一、零碳企业 1、定义

企业通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获得自身的碳排放数据后,通过节能改造,以及对外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即购买温室气体排放量)来抵减碳排放的措施,使企业碳排放为零,则该企业可视为零碳企业。

2、零碳企业举例 乐购

乐购的低碳计划从2005年开始,并争取在2050年成为零碳企业。

截至2010年6月,乐购在中国的81家门店中有27家是节能店,平均每年节能25%。同时,乐购已经完成对2008年以前所开始门店的节能整改,这些老门店将每年节能15%。2010年2月,乐购在英国推出全球第一家零碳超市。

乐购超市总采用LED节能光管,站立式的玻璃节能冰柜,自动调温的节能空调以降低碳排放量。另外,乐购引入能源管理系统EMS 来管理,通过自动化软件和硬件,对门店的空调、冷冻冷藏、照明、以及电量使用进行监控。

大自然地板

大自然地板是2010世博会零碳指定专用产品。该企业在消耗木材资源的同时为绿化环保事业作贡献,具体是“砍一棵树,种五棵树”。

大自然地板有望打造中国地板节零碳企业的绿色标杆。

二十二 碳注册

1.释义:碳注册是企业等实体单位测量其能源使用状况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在线系统工具。碳注册是对企业进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MPV的碳核算的有效管理,目标是从企业和地方一级得到可靠和可核实的能源消耗信息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旨在鼓励各企业自愿地通过在线注册系统输入参数来计算其能源消耗和得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这些数据和计算结果将通过第三方核实认证。有了这些公开和标准化的信息,企业就可以有根据地采取措施以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和整体的能源消耗。

2.美国碳注册 American Carbon Registry

在美国,企业完全是自愿加入碳注册系统,公示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一般的程序是首先签署温室气体汇报协议,然后记录排放量,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碳的汇总,再按国际标准进行第三方认证。每年清单经核实后,通过气候注册信息系统的专门软件在网上公布。另外,企业之间的碳中和交易发生是与注册系统无关,但是该系统可以记录所发生的碳中和交易。

这一在线注册系统和相关的方法学主要是从美国加州发源的气候注册组织引进。在该组织注册的公司来自美国各州、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地,从财富500强中的百名企业到很小的公司达约330家,并且还在增长。其中美国在2000年至2007年期间,加入该组织的有98%的电力、85%石油冶炼和80%废物处理行业。该组织建立了一套可信的、准确的、可持续的并为美国各个行业所应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汇报标准。该在线注册系统目前是一个自愿性的碳排放测量工具,也许美国最终会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强制实施减排,那将使该碳排放测量工具得到政策支持。

3.中国的碳注册

中国能源与碳注册系统ECR

中国第一个关于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在线注册系统;

以美国加州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效和碳排放管理工具;

为跨国公司、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及其实体单位提供可靠的、透明的、可核实的标准化信息的工具;

一项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追踪并实现其节能目标的重要机制;

一种有利于建立测量和管理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使用的通用标准的重要工具; 以广东为试点,最终推广到全国;

该项目是由美国洛克菲克兄弟基金会资助,旨在为中国开发和建立一套符合ISO标准的碳排放与能效注册系统。能源与碳注册系统是在中国量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工具,因为只有量化才能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k4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