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理论总结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1: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主张只有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明确提出应运用唯物史观改作中国的历史)。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1938)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原因: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二者关系:

其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二,虽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基本点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其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惧进。 重要意义: 1、 2、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是贯通而完整的统一体。

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 精髓——实事求是 主线——改革开放

主题——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关键——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七大把期间的实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第9页)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历史、时代、人民的选择。

一条道路: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十七大对道路的界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不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而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谈科学社会主义,既无意义,也无前途。

一个理论体系: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理论体系性质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军事、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 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串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背景: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历史依据),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2、邓小平理论与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之间的关系 一是纠正,纠正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契机

二是继承,继承过去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的一切正确的东西,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生长点

三是开拓与创新,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进行了新的开拓和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3、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开始产生,形成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发展,形成轮廓 第三阶段 1987年十三大到1992年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改革开放理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和平赎买;

赎买目的: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赎买不是购买:因为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是工人无偿劳动的积累,所以赎买的代价不由生产资料的价值决定,而由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过程和实际需要决定。

第二,逐步过渡; 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形式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

高级形式

个别企业

公私合营 全行业 公私合营

第三,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马克思主义对私有制的认识为和平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他们能够接受和平改造。 现实条件也决定了可以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日益巩固; ? 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

? 土改和农业合作化割断了民族资产阶级与农民的联系,堵塞了资本主义

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缺点和偏差 第一, “要求过急”、“改变过快” 。 第二, “工作过粗”。 第三,“简单划一”, 出现问题的原因:

? 对中国国情和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 在改造的终极目标上仍然照搬苏联模式。 ?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缺乏深刻认识。

能否因为当时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深刻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 ?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社会主义改造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现实的可能性,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观选择,而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之举。

? 我们用今天的标准评价前人“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深刻”,但不能要求前人超越他们那个时代。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成效与意义何在) 1.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

(1)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 (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4)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一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也借鉴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二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针对对改革开放提出的疑虑邓小平强调要解放思想,要对社会主义有正确的理解,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把社会主义搞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可分为两个方面。 1、生产力方面

突出强调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

?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 适应当前的时代特征的要求。 2.生产关系方面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 3.社会主义本质两方面的辩证关系: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两者互为条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两者之间也存在矛盾性。

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价值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2.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四、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反思的结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是对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 五、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确立

?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

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 现实依据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

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发展才是硬道理

?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的重大意义

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思路。 找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各种矛盾的关键。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1979—1984年9月,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计划经济有优越性,但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一般含义 2.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 3.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 (1)一切经济关系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 (3)市场体系完善化 (4)宏观调控间接化 (5)市场管理法治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公有制企业与其它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可以凭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实行比资本主义更有力的宏观调控。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都产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

(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

1.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一种财产制度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支配关系,核心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

2.所有制实现形式,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前提下,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核心是对生产资料的运营效率以及对剩余产品的分配关系。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原因: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这就决定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长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就业和资金不足两大难题。

含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成分等。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2.发展的不平衡性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2.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经济增长 扩大就业 活跃市场

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一)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旧的社会分工依然存在,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实行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1.多种所有制的并存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 2.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也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分配原则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究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级分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经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统筹区域发展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积极扩大就业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1) 人民民主专政的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3) 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4) 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

对外职能,即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对内职能,即专政职能和管理职能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人民性,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统一和人民主权的最高地位。有利于人民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关系。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2)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3)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5) 含义和意义

人民政协作为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3)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4)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5)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 基层民主的地位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2)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

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3)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的背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依法治国的涵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1、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 2、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 人权?

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

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仍不够完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丰富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自由。 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组织扶贫开发,解决了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它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对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高度重视。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但如同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同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比较落后,我们现在建设的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的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第十章 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二)和谐文化的提出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三)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其实质是协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四)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它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1)精神文明是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是社会主义中国赢得童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实现中华民族在世界腾飞的重要精神条件。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一)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四有”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三)培育“四有”公民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原因

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1、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工人运动中,是指导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3、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100多年来她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 (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一部分。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个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早日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员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二)民族精神及其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 (三)时代精神及其作用

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就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荣辱观及其作用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现实针对性 1 腐败现象滋长的困扰 2 奢侈浪费之风的蔓延 3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4 社会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完善 ? 精神实质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价值导向和观念导向。

1 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2 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认识

3 体现了道德建设中“立”与“破”的明确目标,引领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时代风尚

“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 ? 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1、经济全球化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亡 2、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 如何落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端正认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知行合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经验和建构。正确处理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利的关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二)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和任务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2、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

4、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5、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一)教育和科学的地位

教育和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坚持党管新闻、党管媒体的原则,始终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提倡科学精神。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讲求宣传艺术统一起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使人口、资源、环境等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没有差异也就没有和谐”,“和谐就是不改变对方”,这对你有何启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如果没有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如果没有尊重人格、鼓励思想;如果没有差异多样、量体裁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没有现实的可能。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

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一方面,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 3、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1.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2.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大举措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j2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