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升级版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22 10: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思语升级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一事一议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上某些人的荒谬论调,引发鲁迅深深思考,并撰文进行了有力批驳;一出旧戏,引出了邓拓关于“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的议论。生活中,即使是很琐细的事、很平常的现象,都可能会触动你,引发你思考。你不妨把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一社会现象的感触和思考写下来,肯定也会是一篇漂亮的好文章。 一、提示及要求。
1、要针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有感而发,不要空发议论。
2、叙事应简明扼要,议论要有针对性,不仅仅就事论事,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展开联想和思考。
3、话题要广泛,思路要开阔,要有自己的见解。 4、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二、写作方法讲解
这一单元重点是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这类文章就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件事、一种现象或一个故事,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一个道理。例如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有鲁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错误论调进行反驳;有邓拓针对一出戏提出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的真实是有距离的观点;有金克木从科学家牛顿养猫的故事中挖出新的道理;有卡尔·萨根针对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爱问问题而高年级的学生不爱问问题这种现象,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可见,针对性强是这类文章的第一个特点。
针对什么来写呢?这是同学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生活中,你一定会看到、听到或经历过许多事情,有社会上的,有家庭中的,有学校里的,比如:不少人参与“六合彩”赌博,青少年沉迷网吧,学生上课睡觉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议论的对象。在身边发生的事中,有国家大事,也有日常琐碎的小事,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应该抓住自己最熟悉,且感受深刻,有自己见解的小事来写。如果命题给出指定的材料,就针对指定的材料来写。
一事一论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观点要鲜明,论证要有说服力。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叙事不要求生动、具体,而要讲究清楚、简约。一般情况下,叙事要根据说理的需要,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说理。说理首先要观点鲜明集中。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你对某件事是赞从或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也许你对某件事有几种看法,但也应该抓住其中某一种来阐析。
怎样从事或材料中提炼观点呢?这一点很重要。一般来说,可以有三种方法:一是概
1 括法。即通过对事或材料的分析、概括,抓住其中心和本质,从而提炼观点;二是引申法。即在分析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提炼出更深、更新的观点;三是类比法。给的材料如果是寓言故事或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对这类材料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而应当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的社会现象,“借题发挥”,提炼出合理的论点。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最关键的是论据充实,论认证合理。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可见事实论据的作用之大。使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叙述事例要简明扼要。这点在前面已作了分析;二是选作论据的事例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内在联系,能够证明论点;三是选作论据的事例,必须真实可靠。如有位同学为了证明“身残志坚”这一观点,他竟然说“英国科学家爱迪生,虽然双脚残废,但是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发明了一千多项东西”,这种胡编乱造显然是行不通的,还会闹出笑话来。
我们应该选取哪些事实论据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生活中的事例和书本中的事实。首先要善于选取自身的事例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例。生活中的事例同学们往往比较熟悉,又有切身体会,是便当的论据。但自己做过或见过的事情总是有限的,大量的实例是通过课内课外阅读获得的,所以要善于选取书本中的事实。我们所学习的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个论据大宝库,课外书也是一个材料大宝库,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勤于积累,善于归类积累。平时材料积累丰富了,选择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至于道理论据主要包括那些真理、公理、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引用道理论据要做到引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有了充实的论据,论证还要合理。论证合理就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符合逻辑,要展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要做到论证合理,就要较好地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和道理论证(引证法)。
如何运用例证法呢?叙述事例必须真实、精粹,分析事例要切合题意,能正确阐述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但有的同学列举事例后不会分析事例,往往采用单纯摆事实的方法,使文章显得空疏贫弱,淡薄无味,给人的感觉是“论点+事例=议论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不会对事例作合理的分析。运用例证法最常见的模式是:事例——评析——事理,即通过对事例的评价,使事实上升到理论。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夹叙夹议的写法。
如何运用引证法呢?要做到引用准确,并对引语作恰当的分析,引和评要结合起来,不能只是单单的引用。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不要贪多求大,只要求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写作的一般思路可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所谓“引”,即开篇简要引述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所谓“议”,即结合这件事或这种现象作分析,揭示其与中心论点的联系,为进一步议论作铺垫;所谓“联”,即联系历史、生活和自身实际,作进一步分析;所谓“结”,即强调中心论点,收结全文。 (梁尚锋)
三、名段示例与赏析
2 [名段示例1]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赏析]
全段论证条理非常清晰,第①句提出分论点,第②句总写,第③句举例去论证,第④句总结,强调论点。全段举例论证很有特点。从四个方面连续举例,构成排比,增强语势;叙例高度浓缩概括,所举事例包括文学家、爱国人士、革命者、科学家,具有典型性;并且边举例边评论,使理寓于事中,又使事得以揭示本质,增强了说服力。 [名段示例2]
汉代大将霍去病,在抵御匈奴侵扰获得一些胜利后,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勋,要为他建造华丽的宅邸,霍去病却慨然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毅然拒绝。在匈奴骚扰,边陲时有兵祸之秋,身为大将的霍去病,胸中只装着国家的安危,而把一己的安富尊荣视如敝屣。这种先国后家,先忧后乐的精神,在霍去病之后,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发扬光大。到了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在他的革新朝政的许多措施不得实行,受到排挤遭到贬斥之后,身处逆境,并无悲观颓废而纵情于山林诗酒,而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满怀忧国忧民之情倾注于他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中。脍炙人口的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他的“先忧后乐”的伟大品格。以后我们从岳飞身上,从文天祥身上,从于谦身上,从方志敏身上,从彭德怀身上,都能看到这种伟大精神的闪光。 [赏析]
这段举例论证和上一段有所不同。本段重说理而轻叙述,全段只用一句话概括霍去病的事例,然后结合事例稍作分析,引出“先忧后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又自然论及范仲淹的伟大品格,最后再简要提到岳飞、文天祥、于谦、方志敏、彭德怀。整段议论由古至今,层层推进,说服力强。在议论的过程中,能紧扣事例,寓理于事。
四、片段作文导练与点评 [片段作文1]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彭德怀在江西某地察看地形,叫一位挡路的战士让开,这个战士竟然对着他打了两拳。彭总未加理会,匆匆走了。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让彭总处理,他却说:“谁叫你们这样干?小事情,快放他回去!”后来,那个战士逢人便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3 △思路导引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一定先要认真分析这件事的中心和本质,从中提炼出合理的观点。细读这则材料,可概括出这则材料主要是写彭总对待下属的宽阔胸怀。我们便可以提出宽容的重要性、待人要宽容、做人心胸要宽广等观点。明确了论点之后,便要调动自己平时的积累,考虑有哪些论据可以证明论点。论据可以是历史实例,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还可以是名言俗语等,但哪些是最贴切的论据,一定要认真琢磨。写作的一般思路是:先概括原材料,引出论点,再摆事实讲道理去分析,最后总结论点。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叙得简洁,议得有理,叙议要结合,引评要结合。 △例文节选
所谓度量,主要是指为人处事宽容、谅解、忍让、克制的程度。俗话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人有宽阔的胸襟,恢宏的度量,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也只有度量恢宏的人,才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乐于信任亲近。而胸襟狭窄者则会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缺,讥人之误,因而在他周围便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排斥力,使人对之避而远之。
度量,跟人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社会阅历、人生抱负等因素息息相关。一个有着远大理想抱负和很好的道德修养的人,他一定也是个度量博大、胸襟开阔的人。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为了社稷之安,三让廉颇,他那恢宏的度量,终于使廉颇心悦诚服,将相团结一致,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受“胯下之辱”,然而他不惊不怒,可谓“将军额头可跑马”;三国名贤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其胸怀豁达,非同一般,心怀事业、国家根本大计的人,度量也就无所不容了。第二次反“围剿”快结束的一天,彭老总在江西某地察看地形,叫一位挡路的战士让开,这个战士竟然对着他打了两拳,彭老总未加理会,匆匆走了。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让彭老总处理,他却说:“谁叫你们这样干?小事情,快放他回去!”后来,那个战士逢人便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红军长征途中,朱德同志经受了各种困难和委屈,团结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终于粉碎了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的阴谋。毛主席赞扬他“意志坚如铁,度量大如海。”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而度量狭小者,不仅于他人没有好处,就是于自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像庞涓那样忌贤妒能的小肚鸡肠者,只会最终兵败马陵道,贻笑天下。 那么,怎样才能造就博大的度量呢?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我们只有做到“有容”、“无欲”,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那样巍巍矗立,刚正不阿,才能像周总理那样心底无私天地宽,为祖国、为中华民族,矢志不渝,奉献到底!当然度量的锻炼,并非一日之功,还要靠长期的修养。需要说明的是,宽宏大度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遇事视若无睹,麻木不仁,不讲原则。 △点评
选段条理清晰,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先解释什么是度量,并分析其作用,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去举例论证,最后提出造就博大度量的方法。所举的六个历史事例有代表性,并且叙例详略得当,人们所熟悉的事例高度浓缩概括,
4 人们不大熟悉的事例则写得具体一些。叙议也紧密结合,寓理于事中,有说服力。末段引用俗语加以评述,比喻论证形象生动。 [片段作文2]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思路导引
所给的材料是一种自然现象。对自然现象的分析不能够只停留在羊和狮子的奔跑这表面现象上,而要通过这种自然现象展开联想,联系到人的“压力”这种社会现象。这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中心。而压力的内涵又是丰富的:压力可以来自环境,可以来自别人,可以来自自己,可以来自挫折,可以来自挑战;压力可以是动力,促人奋进,也可以是阻力,折磨人的精神。抓住自己对“压力”某方面的深刻体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分析,一定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例文节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中国——这个本已人口众多的国家的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竞争是残酷的,它让每个人都活在了优胜劣汰的忧虑之中,来自生活的各种无形压力使我们喘不过气来,令我们恐惧。这些与日俱增的压力促成我们思想堕落,无心工作、学习,以至于工作样样不顺心,成绩一落千丈。多少人为此而苦闷、压抑,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目标,甚至觉得被世界遗弃,而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不都是竞争犯的错,压力惹的祸吗? 其实,“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成材”,动力是来源于压力的。只要你树立正确的心态,就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命运,虽说前面的路不一定平坦、顺利,需要开拓、创新,或者历尽艰险去标新立异。而与此关联,我们必须学会在压力下、在逆境中鼓励自己奋斗,激励自己进步。要相信,无论何时何地,自己始终是最好的。无论做什么,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如果想做,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就可以了,毕竟每个人的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逆境中,我们会学到更多,更清楚自己个人的能力;在逆境中,困难会激发我们的斗志,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点评
选段没有典型的历史事例作论据,写得亲切、平实而又充满感情,有说服力。这在于作者对“压力”有独到的体验和深刻的见解,并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作高度的分析概括。第1段概述生活中的种种压力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第2段笔锋一转,引出“动力是来源于压力的”,并联系实际分析如何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压力,分析压力的作用。不足之处是有的语句欠准确、精炼。 [片段作文3]
5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需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思路导引
这是一则当代寓言。寓言中的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诚实守信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不守信的欺诈行为令你激愤,你可以勇敢地批判那些缺失诚信的行为。你也可以引经据典,证明诚信是中华民族曾经引以为豪的美德,为诚信的复归摇旗呐喊。你还可以谈论诚信的重要性,或者为诚信的重建出谋献策等等。这则寓言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启发,可抓住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去分析。最好能联系现实生活去分析,使你的文章现实针对性更强,可读性更强! △例文节选
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信誉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遗臭万年!
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和故事,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也就失信于成功。古语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也就是说,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
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它,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变得平稳;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 △点评
选段善于引用名言俗语进行论证,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论证、增强了说服力。第1、2段引用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等名言俗语,并且引语和评论结合起来。引用自然得体,好像信手拈来,足见作者文化底蕴的深厚。第3段把诚信比作是砝码、高山之水、人生的坐标,形象生动地证明了诚信的作用,呼吁人们诚信对人,诚信对己。 五、整篇作文导练与点评 △题目精选
针对学校中的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提出一个明确的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6 △思路导引
这道题目范围比较宽泛,首先要明确针对什么事或现象。同学们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都比较熟悉,对学校中的某些现象也都比较了解,只要你细心观察和思考,就会有很多写作的素材。对校园中的垃圾、墙壁上的脚印、餐桌上剩饭,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感触;对打饭插队、上课睡觉、谈恋爱,你一定会有你的见解;对作业、考试,你一定会有你的认识;对好人好事,你也一定会有你的赞叹??总之,可作为议论的对象很多。同学们可抓住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对某一件事或某种现象,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明确。论证过程中,要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范文 改蹲为坐 黄飞
在校餐厅内,正值开饭的时间,或者你可以看到某餐桌的某个位置上,有某个同学蹲在板凳上进餐,两腿竖在凳面上且不脱鞋子。我认为这种行为很不好。 从个人的身份看来,身为一个学生,这样的举止跟那些山村野夫有什么两样?或者只有穿着比他们干净整齐些。这就是上述的同学给别人的印象。
又从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这样的举止缺乏社会公德,简直就是“有爹生无娘教”的那一种。
这类同学若认为这跟身份或道德修养没有什么联系,也应该考虑到自己这样做会给他人带来的影响。
一个位置不仅仅是一个人坐。算算校内也有两千多学生,那餐厅内的几百个位置怎能一下子让所有同学都在厅内吃饭呢?当然要轮坐。但若一人蹲在上面吃,把凳面弄脏,叫下一位同学怎么办?也蹲着吃?若果是男同学还勉强可以,但是女同学呢?只能不坐,毕竟爱斯文是她们的本性。看看,这对别人的影响多大! 无论我怎样思索,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同学要蹲着吃。难道蹲比坐着吃舒服吗?绝对不会,否则人们就不会花那么多的钱买桌凳。更何况蹲着吃对身体也不好。蹲着吃会因肚子被大腿压住,不利于进食,不利于消化,不利于身体健康。 这样的举止若被群众或外人看到那就不单单是某个人的形象问题,而是损害了整个学校的声誉。
为了自己的形象,为了不影响他人,为了自己能健康成长,更为了不损害学校的声誉,请有这样举止的同学改蹲为坐。 △点评
作者具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抓住身边的小事去分析。全文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从个人的身份、道德修养、健康、对他人的影响、对学校的影响等方面去分析,最后提出“改蹲为坐”的建议,很有现实针对性。全文虽然没有典型的历史事例和名人名言,但论据也比较充分,说服力强,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能切合实际从多方面去分析,写得朴实而有道理。 [作文训练2] △题目精选
7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有一个花农,不远万里从非洲带回珍贵的种子。经过几个月精心的培育,春天到来的时候,他的花园开满了朵朵珍奇的花。见此景,邻居和朋友纷纷来要种子,他却舍不得给。原来,他有一个心愿:希望他的花园成为全国最美的。本以为心愿将成,可奇怪的是,他的花竟一年不如一年好了。花农请来学者,才了解到其中的奥妙:由于邻居的花园里种的都是普通的品种,风在流动中把花粉带到他的花园,通过传粉作用,花种的纯度受到了影响。 △思路导引
这则材料叙述了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要善于透过这种自然现象,展开联想,联系到与之相关的生活现象。花农只想自己的花最好,自己的花园成为全国最美的,而舍不得把种子分给邻居,结果花农的花一年不如一年;这是因为花粉的传播影响了花种的纯度。这种自然现象揭示了怎样的生活道理?这就需要仔细去揣摩。其中,做人不能过于自私、邻居的影响,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与别人分享成功等都是较切合材料的话题。同学们可抓住自己最熟悉的一方面来写,但是要注意不能只就事论事,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最充足的理由! △范文 分享成功
有一个花农,不远万里从非洲带回珍贵的种子。经过几个月精心的培育,春天到来的时候,他的花园开满了朵朵珍奇的花。见此景,邻居和朋友纷纷来要种子,他却舍不得给。原来,他有一个心愿:希望他的花园成为全国最美的。本以为心愿将成,可奇怪的是,他的花竟一年不如一年好了。花农请来学者,才了解到其中的奥妙:由于邻居的花园里种的都是普通的品种,风在流动中把花粉带到他的花园,通过传粉作用,花种的纯度受到了影响。
花农并不自私,只是面对成功有点小小的私心罢了——希望自己的花园是最美丽的。这本无可厚非,他错在不了解世界万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事物多多少少都受到环境的影响。他珍贵的花种,仅靠好的品种和充足的阳光雨露是开不出珍奇的花朵的,还要靠邻居花种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他的心愿只有当他愿与别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时,才能圆满地完成。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存在这样的道理吗?我们每个人都和其他人——老师、同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一个人能孤立地学习生活而不受他人的影响。我们也常常会有花农一样的私心: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但我们也深知,这不是完全靠一个人的努力就能达到。我们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在和同学的讨论中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只有你所处的环境是优秀的,你才能从中汲取养分,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个同学,别人问他问题时他总是不遗余力。我问他难道没留一点私心。他说在解题的过程中他的知识得到了巩固,通过讨论和交流,他也学习到了别人的方法,拓展了思路。这不就是一个双赢的结局,一个分享成功的典型吗?
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这喜悦的分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会更强烈、更深刻。试想花农把珍贵的种子分给邻居,春天来到后,站在远处的山上,发现不仅他的花园,几
8 里以内的花园里都开满了姹紫嫣红的花朵,空气中流动着奇妙的花香。这样的成功,才弥足珍贵;这样的愉悦,才是由衷的啊! △点评
作者能从花粉的传播这种自然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与别人分享喜悦,才是最大的成功。文章结构条理清楚,分析了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与别人的成功的关系,善于扣紧原材料去分析,论理充分。特别是作者能紧密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去分析,现实性强,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文章的微中不足是第1段的叙例还欠概括;在论证的过程中若能恰当地运用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例或名人名言,会更好一些。 [作文训练3]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有一只猴子,在路上捡到一把刀,可刀很钝,连小树也砍不断。于是,它向砍柴人请教:“你的刀为什么这么锋利?”砍柴人说:“很简单,因为在石头上磨过。”猴子照着去做,它把刀口磨得越来越短,甚至把刀口磨得与刀背一样厚。可当它拿这把刀再去砍树时就更砍不动了。 △思路导引
这是一则寓言,读后令人发笑。但笑过之后,我们要深入思考其蕴含的寓意。猴子的愚蠢可笑,是因为它不懂得磨刀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做事方法很重要的观点;猴子向砍柴人请教,但是却不掌握磨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得出做事不能盲目死做等观点。弄明白寓言的寓意后,确立自己的一个论点,联系原材料和生活实际去分析,边叙边议,寓理于事。 △范文
由一则寓言想到的 华 晨
曾读过一则寓言,内容大概是说:有一只猴子,在路上捡到一把刀,可刀很钝,连小树也砍不断。于是,它便请教砍柴人,问他怎么样才能使刀锋利。砍柴人告诉它在石头上磨磨就行了。猴子照着去做了,它把刀口磨得越来越短,甚至把刀口磨得与刀背一样厚。可当它拿这把刀再去砍树时就更砍不动了。 刚看这篇寓言时,我不禁笑这猴子实在太愚蠢了,只知道要磨刀,却不懂得如何去磨,为什么不问清楚了再做呢?而后,我才慢慢领悟到这则寓言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会学习。请教之后,要认真思考,不能浅尝辄止。
就像这只猴子,可能它从未接触过刀这种东西,如何让一把钝刀变得锋利,对于它来说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事物。这个时候,它就要问一些懂得该怎样做的人。它问砍柴人:“你的刀为什么这么锋利?”,“因为在石头上磨过。”砍柴人回答了它的问题,然后再也没说别的,因为猴子也没问别的。可猴子似乎明白了一切,不就是在石头上磨一磨吗?既然如此,那就磨吧,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大脑也不动一下,想当然地去做。可实际上,猴子真的懂得该如何做吗?显然没有。它不过是了解了事情的皮毛,却根本不清楚磨刀究竟该磨哪儿,该怎么磨。我敢肯定地说,倘若它再多问一句话:“应
9 该如何磨刀?”结果就不会是那样了。
生活中也是如此。现在,我们还是学生,在学校里有老师向我们传授知识,正确地引导我们。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老师总会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弄懂为止。可是,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开学校,离开老师,步入社会。要想适应现代化、高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的社会,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补充能量。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可都要靠自己。所以,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会学习,不单单是拥有快捷有效的方法,主要还是学习态度要端正: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弄懂就不罢休的精神才行。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否则,就会像那只猴子一样,不求甚解,不假思索,还不知道怎么做呢,就去做,结果适得其反。
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当我们无法解读它时,我们就需要向别人请教,了解这种东西。多问为什么,请教之后多思考多研究,不要一知半解,不给自己留下任何疑团。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的学会,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一点,是我读过这篇寓言后的最大收获。 △点评
作者比较熟练“一事一议”文章的一般写法——引、议、联、结。文章开篇概述寓言的内容,然后稍作分析,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会学习。接着扣紧论点分析原材料指出猴子的错误,再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去分析,指出学生求学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最后扣题,强调中心论点。文章条理清晰,过渡自然,最大的优点是善于扣紧材料并较好地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去分析,现实针对性强。 [作文训练4] △题目精选
生活中有许多不恰当甚至错误的言论,请抓住其中的一则,写一篇驳论文。 △思路导引
这道题目的范围比较宽广。首先要确定你要批驳的对象,比如“偷卷是小事一件”、“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学雷锋是傻子”、“老实人吃亏”等等。然后要考虑这些言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弄清楚这些后,还要选好批驳的“突破口”,抓住敌论错误的根本所在去批驳。常见的批驳方法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归谬法等。可以批驳对方的论据,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论证,可以单是反驳,也可以立论和驳论相结合。一般的写作思路是:摆敌论——驳敌论,批驳的过程可采用并列展开的横式结构,也可以采用逐层深入的纵式结构。 △范文
评“老实人吃亏” “老实人吃亏”,乍听起来会觉得很不公平,令人气愤,但要仔细想一想呢?
首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老实人?如果老实人是指那些只知道吃嘴边的大饼的人,那么,“老实人吃亏”那是活该!但如果老实人是指那些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人,那么,吃亏与否还须理论一番。 其次,“亏”与“不亏”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且不说“失马得福”与“得马得祸”的
10
偶然与必然,只说“亏”与“不亏”在不同的人眼里,就有着不同标准。“聪明人”以缺斤短两为亏,从而斤斤计较,老实人以对不住良心有损人格为亏,从而落落大方。所以,同一件事,亏与不亏,不同的人,自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正像水可以装在葫芦里面,也可以装在葫芦外面一样,只不过是思维的角度不同罢了。所以说,每个人的行事都体现着各自的观点,各自衡量事物的标准,旁人大可不必代抱不平而“义愤填膺”。
再次,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有人吃亏是必然的。然而,真正吃亏的是谁?是“老实人”,还是“聪明人”?我认为,亏还有真亏与不亏之分。认为不赚便宜是亏,其实是不亏;认为没有同流合污,从而没有占到便宜、捞到油水是亏,其实也是不亏;而那些机关算尽,投机取巧,赚取不义之财的赚,才是真亏。那些人自以为精明,搞些小手段,发点小财,表面上似乎是赚了,但这只是一时的赚,发展下去必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他们的大亏在后头。由此可见,这样的人并不算是真正的聪明人。 事实上,真正聪明和真正老实的人从根本上看是不会亏的,因为他们都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只有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担心的。因为他们自作聪明,投机取巧,只知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一时的得失而喜怒,那才是真亏。 所以说,所谓聪明人,要做到真正聪明的人,发展才能,不断进取;老实人,也要做真正的老实人,脚踏实地,稳步前进。所以说,这样的老实人是不会“吃亏”的! △点评
作者抓住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观念“老实人吃亏”去批驳,现实针对性强,给人深刻的思想启迪。全文采用并列展开的横式结构,从三个方面去反驳,条理非常清楚。文章的批驳的突破口选得准确,抓住什么是老实人和聪明人,什么是亏与不亏,什么是真亏和不亏去反驳,驳到敌论的要害,读后有一种畅快之感。 [作文训练5] △题目精选
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格言和成语,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但时代发展了,一些内容现在看来不一定合适。请你选择一则格言或成语,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思路导引
这道题目,强调的是视角要新颖。所谓视角,就是看问题的着眼点,从某个恰当的角度来观察事物的某一侧面。要想选择比较新的视角,就要开拓思路,变单向、直线的思维为多向、发散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由平面向立体转化。常用的方法是对已有定论的事物用新的思想观点加以科学的分析,在旧论中翻出新的观点。例如,对于“良药苦口利于病”,你可以用逆向思维去分析“良药甜口更利病”。又如对于“班门弄斧”,你可以用逆向思维去分析“一定要到班门前弄斧”??这些新解,角度新颖,很容易吸引读者。 △范文
小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成语,人们总以为是贬义的,说它比喻“学习或工作缺
11 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不懈。”其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现代医学证明:当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疲劳的时候,应该进行充分的休息,以利于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效率。心理学的“艾氏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适当休息所造成的学习上的间隔,有利于增强记忆能力。如果一个人忙于学习从不注意休息,那他是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的;只有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进行适当的休息,调节调节大脑,好比“晒网”一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今中外的许多卓有成就的人物往往十分注意休息。著名文学家老舍生前酷爱养花,他用欣赏花儿节制极度亢奋的大脑神经,以达到’晒网’的目的。惟其如此,他才有充沛的精力写出《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等扛鼎之作。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研究起来可谓废寝忘食。即使是他,也经常在饭后散散步,使疲惫不堪的大脑得以轻松,不至于“破网”。而又正是在休息中,牛顿由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
然而,我们的有些同学根本没有认识到‘晒网’的必要性。他们一下课不是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借以舒缓大脑紧张状态,而是埋头赶作业,结果弄得上其他课时心神不定。特别是临考前,许多平日较能劳逸结合的同学也一改常态,“开夜车,战通宵”,把“晒网”之事扔到九霄云外。等上了考场要他“三天打鱼”之际,却因为“晒网”未成而使鱼儿“漏网”,造成终生遗憾。据说围棋“超一流”九段聂卫平每当大战前夕封棋不弈而去打桥牌、赛网球。这是他“晒网”的一种特殊方法。正是由于他“晒网”有方,才能有“打鱼”中神聚思集,连挫日方围棋巨星,威震中日棋坛。 列宁曾经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换言之,不会休息的人亦不会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当今改革开放,全民族腾飞急需后继有人之机,尤应处理好学习和休息之间的关系。 “三天打鱼”尽可“两天晒网”,窃以为! △点评
作者能够运用求异思维,对成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给予全新的注解。文章突出的特点是观点新颖,对约定俗成的成语含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并能圆其说。文章提出论点后,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再列举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去论证,然后联系到同学的学习实际去分析,还列举了聂卫平的事例和列宁的名言去论证。文章条理清楚,论据充分,说服力较强。 六、课外练笔导练 [课外练笔1]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12 △思路导引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首先要明确这件事的中心和实质。材料中三个人三种不同的回答,道出了他们对砌砖这项工作的意义的不同认识,他们的结果也就不一样。第一个工人把砌看成毫无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的价值,自然是敷衍了事,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第二个工人是为赚钱而工作,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主观能动作用难于发挥出来;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然会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我们可以从工作态度、兴趣等方面提出论点,然后运用充足的论据去证明,一定会是一篇好文章。 [课外练笔2] △题目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美国阿拉斯加动物园的鹿苑中,有6000多只鹿在天然环境中生活,由于鹿苑出现了狼,每年有400多头鹿死于狼口,于是动物园组织猎手消灭了鹿苑中的狼。没想到从这以后,鹿不再运动奔跑,体质下降,一场病疫使鹿下降到4000头左右,动物园只好再引进一定数量的狼。此后,鹿的数量又多了起来。 △思路导引
这则材料叙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对自然现象的分析不能够只停留在鹿和郎这表面上,而要透过这种自然现象,联系到与之相关的生活现象。这则材料至少可以给我们几个方面的启示:保护自然生态十分重要,生命在于动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同学们可以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一点来写。行文的一般思路是:引、议、联、结。选择论据时要考虑论据的典型性
该文选自《新教材课堂同步作文大演练》配语文版(九年级) 欢迎订购《新教材课堂同步作文大演练》丛书
《新教材课堂同步作文大演练(语文出版社课标版)》七、八、九年级共三本,每本书内容含上下册共14个单元。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7G·400),面向全国发行。预计九月初出书。 该丛书由茂名市校园文学研究会牵头编写,因要完成一定的发行任务,所以要向大家求助。
每本书标价:15元 人民币 团体认购价为8.5元(100本起订) 来信请注明你的姓名、地址、邮编、电话。 邮箱联系: 李老师 电话:(可收短信)
账号: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茂名市分行文明分理处 户名:李敏 人民日报出版社
《新教材课堂同步作文大演练》编委会 茂名市校园文学研究会
13
正在阅读:
打架检讨书02-17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02-23
大班语言活动 - 老鼠嫁女12-19
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教案)(1——4章) (1)08-21
大气科学练习题 - 图文11-16
一年级第二学期健康教育课教案全集07-17
2010年甘肃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练习题一03-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版
- 上册
- 升级版
- 教案
- 单元
- 完整
- 写作
- 年级
- 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解读 - 图文
- 计算机控制技术期末复习试题附答案
- 学前班学生评语
- 希尔顿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重低音功放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2010年5月秘书四级真题含标准答案
- 广东省考县级以上《行测》真题 - 图文
- 材料力学第五版1课后习题答案
-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1)最终版汇总 - 图文
- 2019年整理工程项目部管理流程
- 建设工程工程造价毕业论文
- 长春版(新)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下)教案 - 图文
- 逍遥游旅游有限公司策划书
-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期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完整版
- 人体生理学
- 中国民生银行规章制度管理规范
- 高职 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 廉租房招标文件(发布稿).doc
- 二级反渗透纯化水验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