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4-01-08 08: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态影响型项目

水利水电(水利、水电、调水工程、枢杻、大坝等)

交通运输类(公路交通、铁路交通、 桥梁隧道、输气管道等) 矿产资源开发(石油、煤炭、铁矿等开采)

农林资源开发(工业原料林基地、经济林基地、农产品基地等)

土地开发利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滩涂与湿地开发利用、草地与荒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海洋和海岸带开发等) 1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工程:

水利工程 水电站工程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灌溉工程 治涝工程 防洪工程 供水工程 堤防工程

2、分级(等):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划为五级,主要依据库容规模、防洪保护对象、灌溉的面积、装机的大小划分

而与之配套的水土建筑物、则根据其所属工程的类别、作用及重要性划定

若按库容划分:

Ⅰ级即大(1)型工程,库容≥10×108m3; Ⅱ级即大(2)型工程,库容为10~1.0×108m3; Ⅲ级即中等工程,库容为1.0~0.10×108m3; Ⅳ级即小(1)型工程,库容0.10~0.01×108m3; Ⅴ级即小(2)型工程,库容0.01~0.001×108m3

按水电装机容量划分:

Ⅰ级即大(1)型工程装机容量≥120×104KW; Ⅱ级即大(2)型工程装机容量为120~30×104KW; Ⅲ级即中等工程装机容量为30~5×104KW; Ⅳ级即小(1)型工程装机容量为5~1×104KW; Ⅴ级即小(2)型工程装机容量为≤1×104KW。

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划分是根据其所属枢纽工程等别作用河重要性分为5级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估要点和最新产业政策要求 (一)评估要点

根据新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水力发电工程装机1MW、库容1×107m3水库工程、大中型引水及灌溉面积≥5万亩及日取水1万m3地下水库工程全部需编制报告书,小于上述规定值的同类工程,环境特敏感亦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主要内容

1

水文、泥沙、局地气候、水环境、环境地质、土壤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生态完整性与敏感生态环境问题、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人群健康、景观与文物、移民、水土流失、社会经济等环境要素及因子的评价。

2、主要环境问题

①工程永久及临时占地、土石方开挖及弃渣、移民安置等占地和扰动地表造成的陆生动物迁徙、避让、陆生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使陆生生态受到影响与破坏。

②施工期基坑排水、筛分选料、骨料冲洗、砼养护、拌和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受纳水体环境受到破坏或影响。

③隧洞开挖(钻爆)、砂石料加工、运输与振动机械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④施工弃渣、固体废物(移民拆迁建筑物垃圾)、生活垃圾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⑤施工噪声对作业人员及附近敏感点(学校、敬老院、居民集中点等)的影响、施工人员相对集中易传播流行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

⑥水库蓄水、闸坝阻隔使坝下水文情势改变,部分河段脱水或半脱水使河道生态环境改变,水生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湿水性植物向陆生型演化,水体环境容量下降,自净能力下降。对有洄游性鱼类产卵与洄游起到阻断作用,使珍稀、濒危种类趋向灭绝。 ⑦移民安置区环境容量及开发性移民。 3、评估要点:临时道路

①占地、弃渣与主体工程施工对陆生生态影响。

②征占地与施工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的预测与水土保持。

③水库蓄水、闸坝阻隔和隧洞引水使河道水文性势变化大,可能出现脱水与半脱水段造成下游用水及环境用水的改变与破坏,根据有关规定向下游提供河道外植被生态需水、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等。对水生生物,主要是洄游性鱼类、珍稀濒危种类产生下列影响的,则应列专章、专题进行预测,并采取救鱼、过鱼措施。 ④施工期三废排放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⑤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及开发性移民。

(二)产业政策要求:

1、水电工程为社会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污染的负荷量(与火电比较)。

2、以生态评价为重点采取生态补偿方案、对策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的要求。 3、发展水电能源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要求。 4、梯级开发水利水电资源符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应综合考虑的环境政策”。 5、以电代柴、保护植被与生态。

四、以“柳洪水电站”案例 (一)、工程分析

柳洪水电站位于金沙江支流美姑河上梯级开发的第一期工程(第4级)。主要是引水式发电,装机150MW,年发电7.32亿kw﹒h,工程永久占地11.53hm2,临时占地51.18hm2,无耕地、房屋淹没及只影响林地1.87hm2,园地0.07 hm2,人行吊桥1座。安置28人,搬迁安置128人。

1、工程方案比选

对闸址、引水线路、厂区布置进行多方案比选与优化。在以环境影响为前提下,使技术可信、经济效益大是选定的方案。

2、工程施工

施工期“三废”及噪声排放,以及施工开挖、弃渣、占地活动扰动地表造成较大水土流失,

2

使水、噪声、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对水生生物及陆生生物产生影响,对区域内经济与人群健康均产生不利影响。

3、移民安置:

水利水电工程实施将搬迁安置移民128人,生产性移民28人。占地及移民安置区宅基地与耕地复垦将增加社会环境压力和产生水土流失。

4、工程运营期影响:

工程运行后下游减水段(脱水段)该河道水文情势变化明显,将使该段生态结构发生改变,水生生物种类减少,原有湿生、水生类将向陆生、湿生类演变。河道环境容量下降,降解能力下降,浮游、底栖生物种类亦有变化。饵料变化将使的种群、种类发生变化。

5、工程分析中对三废产生量进行估算、对其产生的源强效应图示为佳。以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相应部分绘出产生“三废”的流程图。 (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水污染生态影响等导则规定,柳洪水电站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大气环境为三级,声环境为三级,生态评价等级为三级。

2、调查要求与调查方法

①根据工程特性和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和内容。

②应收集当地统计、国土资源、林业、农业、渔业、水利、气象、环境保护、地质矿产、文物保护等部门的年鉴、国土资源调查报告(含土地利用现状图)、林业资源调查报告(含植被图)、农业区划、水利区划、水土保持规划(含土壤侵蚀现状图)、环境规划报告、环境质量报告书、地质矿产资源文物资源调查报告、气象观测成果及渔业资源调查报告等资料。当上述资料不能满足研究要素调查内容要求时,应实地调查或进行现场监测。 ③环境现状调查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性为主的方法。

3、调查的主要内容: ①地形地貌

重点调查项目区地形特征与地貌类型,主要是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②气象

包括年降水、年蒸发量、风力、主导风向、暴雨、冻害等,若工程规模大、库容大、坝高对局地气象有影响的应对农业生态,航运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

③水文、泥沙

多年平均径流量、逐月平均流量、含沙量、输沙率,泥沙颗粒级配、枯水和供水特征。

④水质

金沙江及左岸一级支流美姑河水质现状资料及水文汇流段断面的监测、水域功能。

⑤土壤

调查、了解项目区土壤类型、理化性质、土地肥力。

⑥水土流失

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土壤类型、水土流失现状类型、成因、土壤侵蚀模数。

⑦陆生生物

项目区陆生动物种群分布、主要栖息地、有否保护级动物和珍稀、濒危种类、植物类型及

3

优势种、覆盖率、有否珍稀、濒危物种。生理、生态习性、动植物调查应按评价等级要求的内容、方法进行。

⑧水生生物

收集该流域水生生物、鱼类、底栖类、浮游类、科学组成、洄游性鱼类及生活习性、产卵场分布、有否濒危珍稀种类及其保护级别。

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文化设施敏感区

按保护级别,了解分布的范围、内部功能区划。水源保护区的调查应包括保护级别及范围。

⑩文物、古迹

调查其分布位置范围、保护级别和保护现状。

11人群健康

调查应包括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地方性疾病等。

12点、面污染源

对主要排污点及项目汇流区进行污染源调查(收集),了解废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浓度值、农药化肥施用状况及污水处理状况。

13社会经济环境

调查收集项目区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民族、土地利用现状、产业结构、居民的生活水平(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人均收入、生活燃料等)。

14公众参与

根据项目主要特征,列出主要环境问题要求等,采取走访座谈会、问卷等收集各种代表的意见(尤其受到影响的代表意见)并进行统计分析。

4、评价

①根据有关标准对水环境、环境空气、生环境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主要环境问题。 ②生态现状评价应包括生态完整性评价、自然资源状况与敏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 ③生态现状评价可应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五、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敏感点、评价重点及应关注的问题 (一)主要敏感点、评价重点:

1、水库、电站蓄水,闸坝阻隔使水文情势发生较大的变化,库内水体处于静止状态,坝下出现脱水(半脱水)状况,使水生生态发生大的变化,若考虑救鱼措施,洄游鱼的产卵通道,如放流站、鱼道等,对脱水及半脱水段应考虑保证环境生态用水及其他用户用水需求(老龙口水库为例)。

2、永久占地(包括淹没)、临时占地、隧洞开挖、土石方开挖、渣场等占、压陆生植被造成破坏,应采取生态补偿方案,同时主体工程施工也造成陆生动物的避让、迁徙、生态隔离等。应重点评价优势种、珍稀濒危物种,尤其是国家省级保护动、植物的影响与保护。 3、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主体建筑物施工及料场开挖、渣场临时道路等扰动地表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应重点评价土石方平衡“三场”恢复,减少征占基本农田,做好水土流失侵蚀的预测并采取水保措施防治流失。

4、水利水电项目征占地数量大,设计移民安置问题,重点评价安置区环境规划及容量分析,做好开发性移民规划工作。

5、施工期“三废”排放及防治对策,尤其是敏感点的分析、预测及措施研究,使之具有可持续性。

6、涉及供水的工程(以杨木水库为例),尤其是饮用水源应按国家规定对水源地划分一、二级及准保护区,提出水源保护规划。

4

7、灌溉为主的工程(以洮儿河灌区为例)

除按水利工程考虑环境评价外,应重点考虑水源的水质与量的分析,引用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应做好地下水评价工作,如地下水水位变化、地面沉降等。对闭流区盐碱地的灌区应考虑灌溉制度优化和排水问题,避免出现沼泽化、盐渍化问题。同时重点考虑灌溉回归水对受纳水体的影响问题。

8、堤防工程

则应重点考虑征占地对生态、水土流失的影响、对移民安置影响、条带状施工的影响,定性分析保护区内社会经济状况等内容。

9、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对温层结构影响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高坝、大库,一般经水文计算都是分层型水库,水表面与底层水温度有较大差异,评价时还应考虑低温水对河道、灌区的影响,应考虑河道(或渠道)复温距离采取措施放水,减免其对水生生物和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二)编制报告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1、关于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水利部、中科院、工程院在全国进行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考察)

2、生态完整性评价问题:

陆生生态、水生生态、景观生态评价问题。

3、水利水电工程建库、引水、闸坝阻隔使水文情势变化大,库内生态与坝下脱水(半脱水)河段的环境用水分析,重点解决好外河道生态用水,河道基态用水和上下游左右岸其他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航运)的协调关系。

4、移民安置区环境分析及开发性移民规划,征占基本农田的恢复、保护措施。

5、高坝大库对水生生物,主要是珍稀濒危及洄游性鱼类的不利影响预测及救鱼,过鱼措施的研究。

6、施工期三废排放对敏感区影响与防治对策研究。

7、注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地质灾害的预测。例如地震、边坡稳定、滑坡、塌岸等影响及防治措施、对策等。

8、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施工期、运行期对与工程相关的环境要素及因子动态变化,应制定环境监测计划,监测内容应包括:监测目的、监测项目、监测时段、监测位置等(包括水生生物监测)。 工程环境管理应是工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工程施工期与运行期。环境管理的任务应当包括:环境管理计划的编制、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管理等。

9、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估算

应针对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时段、程度根据环境保护目标要求,提出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等对策措施。对所制定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选择结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措施对策意见。

10、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简要分析与公众参与

①应分析环境影响的经济损失与收益。

②环境影响的经济损失应包括减免不利影响的环境保护费用、监测与管理费用、以及因工程兴建所引起的环境资源的损失费用等。

③环境影响的经济效益应包括对环境有利影响而产生的货币效益,如以电代柴减少对植被破坏,清洁能源减少污染负荷,如SO2等排放。 ④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应提出分析的主要结论。

5

⑤公众参与的主体应为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公众和社会团体。

⑥参与的方式采用征求当地有关部门的意见,发放调查表、座谈会、邀代表参加审查会等。 ⑦内容应为:对建设项目的态度、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意见、对建设项目的建议与要求等。

⑧应根据公众参与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措施和建议。

2 交通环评案例

公路铁路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1、公路、铁路工程如遇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时,须经国务院或其指定部门的批准。 2、交通运输类工程如遇有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时,路线布设时,应采取避绕措施。

3、公路、铁路工程经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时,环评报告中必须要有水土保持方案。

一、工程分析主要内容

工程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2、施工规划;3、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5、替代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地理位置、路线起点与终点、预测交通量、建设标准与规模、路线方案选择与推荐意见)

2、工程组成(技术指标与技术工程数量、筑路材料与消耗量、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交叉工程、沿线设施、工期安排),列出工程特性表。 3、投资概况

4、拆迁安置及环境敏感点分布 5、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类型及数量 6、取、弃土量与取、弃土场设置 7、施工场地、料场占地和分布 8、砍伐树林种类与数量

9、收费站、道班和服务站设置情况 (二)施工规划

征地、工程主体、主要建筑物、辅助工程的施工布置及进度安排,包括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取土场、弃渣场、施工道路、施工交通、施工总进度与工期安排等。 移民拆迁安置和基础设施迁建规划等。 (三)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①路基施工:开挖和填筑为主的施工活动。

对生态影响的途径主要是改变了线型地表土地的使用性质,一般情况是:占用土地(注意基本农田);降低生物量,降低自然系统稳定现状;干扰地表天然的物流、能流、物种流。 ②桥涵工程:开挖和填筑河道两岸。

扰动局部地表现状,特别注意桥墩建设围埝(堰)对地表径流的改变,以及施工引起悬浮物增量对水生生物(尤其是土著种和特有种)的影响,如在迥游产卵季节不合理的围堰,对生态的影响是很大的。

③隧道工程:改变地层局部构造。

除产生大量弃渣外,特别注意施工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注意地下水自然流态的改变对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影响,进而影响陆生生境和水生生境。施工爆破噪声和振动对居民和

6

大型野生动物的影响,矿山地区注意诱发岩体稳定和地面沉降问题等。

④站场工程:改变局部地表土地使用现状。

特别注意占用基本农田和在偏僻山区诱发城市化和人工化倾向,在天然植被分布良好拼块中开天窗,使生境破碎。

⑤辅助工程:临时用地施工,包括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砂石料场、临时码头、便桥、材料厂和轨排基地等。

辅助工程施工主要是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干扰大型野生动物的栖息,以及诱发荒漠化进程(如戈壁地区施工辅助工程扰动了地表稳定的覆盖层—砾幂、沙幂、和荒漠草被,激活沙丘;山区辅助工程施工诱发水土流失;丘陵地区施工造成大片弃用地,形成沙源,等等)。 注意“大临”工程,指公路、铁路建设中的桥梁厂等,由于占地面积大、施工内容特殊,施工结束后很难恢复,要列专题评价。

⑥取弃土(渣)场:路基工程、隧道工程等自身土石方不能平衡,需另建取弃土(渣)场。

这些场地施工要改变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局部生境的功能和过程,特别注意不要占用基本农田、占用生态敏感区域(如繁殖地、育幼地、主要觅食区域、野生动物饮水区和汇水区域、居民点上游、生态用水区域、易诱发荒漠化区域等等)。

2、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

①线路工程:线路工程主要指线路占地形成的条带状区域。

路基方案的影响:由于路基可以有全填、半挖半填、全挖等三种方式,也有路基高、低的差别,因此,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区、不同的地质(含水文地质)和不同的生态敏感类型地区,表现了不同程度的切割生境,阻断和阻隔生态功能和过程的负面生态影响。

主要表现为切割生境,影响物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对动植物繁衍有一定影响。 ②桥涵工程

桥梁建成主要是与景观的协调,在风景秀丽的地区要注意维护区域整体景观资源的自然性、时空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桥梁体量大小,色调配置要经过评价。 桥涵(尤其是过河桥需注意运输危险物品风险)

③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建成运行只要不改变地下水自然流态,进出口避免大规模削山辟山,它可以减小穿山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正面作用明显。

④站场工程

站场工程运行的生态影响与占地面积大小,以及与占地类型相关密切。站场是引进拼块,呈规则的块状,是对自然系统的干扰源,要规范站场人员的行为,一般来讲,负面的生态影响是有限的。

⑤辅助工程和取弃土(渣)场

项目建成,所有的临时用地,包括取弃土场都己覆垦。这些地方的生物量可以恢复,但物种组成将有改变,这个影响可能在几十或上百年消除,也可能永远不会恢复所有的物种。

(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 (1)噪声源(给出定量结果)

公路地基处理:打桩机、钻孔机械、真空压力泵和砼拌和机械。 公路路基填筑: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

公路路面施工: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沥青砼推铺机

(2)空气污染源(给出定量结果)

7

挖土、填土及泥土、水泥、石灰运输、装载、搅拌时产生的飘尘; 物料运输产生的产生的扬尘; 物料堆放时被风吹起的扬尘; 制作沥青混凝土时产生的烟气。

(3)水污染源(给出定量结果)

施工机械产生的跑冒滴漏的污油,雨水冲刷产生的油污染; 桥下的钻渣可能污染水体;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可能污染水体; 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可能污染水体。

2、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 (1)噪声源(给出定量结果)

车辆噪声、整车噪声,提高昼夜的交通噪声。

(2)空气污染源(给出定量结果)

汽车尾气;路面二次扬尘;散装物料被风吹起的扬尘。

(3)水污染源(给出定量结果)

雨水冲刷路面产生的油污染;

服务区、管理区、收费站产生的生活污水、含油污水; 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运输泄漏事故可能污染水体。

(五)社会的环境影响分析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区概况、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交往的阻隔等。

2、居民生活质量和拆迁安置

居民生活收入、公共卫生、文化设施、房屋拆迁等。

3、对沿线基础设施的影响

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水利排灌设施及电力设施。

4、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文物古迹资源。

5、对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影响

在景观环境评述中,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筛选,对风景名胜资源较集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或路段作出评述。

(六)替代方案

从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角度进行选址选线的比选,并给出结果。

交通运输类工程如遇有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时,路线布设时,应采取避绕措施。

二、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范围:公路中心线两侧300~500m范围;有环境敏感点或有野生动物作评价时可适当扩大。

预测评价内容:主要预测对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影响;对植物生长分布及动物活动规律、栖息环境的影响;对植被覆盖率的影响。

公路占地和营运对林业、农田、植被、湿地等的影响可参考石油开采案例分析。

8

2、水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范围:桥涵通过的河流、湖泊,线路两侧各200m内水域,如有水源地可调整为1000m; 评价因子:pH、SS、COD、BOD5、石油类、铅、氨氮等。 3、声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等级:依据声评价导则确定。 评价范围: 施工期: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兼顾附近敏感点及敏感区(居民点、医院、疗养院、学校)。施工场和料场外缘100m。

运行期:路线边界两侧30m内执行执行4类标准(70/55),以外执行2类区标准(60/50)。 预测范围:通常距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预测评价通常为公路竣工后的第7年和第15年。

5、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评价等级:一般为三级,做一般说明。

预测范围:中心线两侧200m,附近含有城镇、风景旅游区等,可适当扩大至300m范围。 评价因子:CO、NOX、TSP、THC(总烃)。

其中CO、NOX做监测和预测;TSP现状监测评价;THC(总烃)做排放量计算。

施工期:主要分析物料贮存和道路运输扬尘、拌和场粉尘、沥青烟的影响,重点是扬尘预测与评价。

运营期:主要预测汽车尾气中CO、NOx对环境的影响。 三、评价专题设置 1、工程分析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包含水土流失预测) 5、声环境影响评价 6、水环境影响评价 7、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8、水土保持方案 9、环境风险分析

10、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

(如工程涉及基本农田,应包含基本农田保护方案) 11、替代方案

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选线合理性。 12、环境监督管理与监测计划 13、公众参与

1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四、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1、调整线位,使其与现有环境噪声敏感建筑物保持为不超标距离。 2、在公路超标一侧修建声屏障。 3、修建低噪声路面。

4、在公路与现有环境噪声敏感建筑物之间,种植绿化林带。 5、修建公路隧道或降低路堤。

9

6、采取禁止行驶车辆鸣笛等交通管制措施。

7、为现有环境噪声敏感点因交通噪声影响而超标的部分建筑物,安装隔声设施。 8、对现有环境噪声敏感点受交通噪声影响而超标的部分建筑物或使用者,予以搬迁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五、有关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分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隧道名称、规模、建设点位、施工方式;弃渣场设置点位及其环境类型,占地特点;隧道上方及周边环境;隧道地质岩性及地下水疏水状态,景观影响。

(2)大桥和特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跨河大桥的施工方式,河流水体功能,可能的影响。 (3)高填方段占地合理性分析,占地类型,占地基本农田情况;

(4)边坡防护;主要深挖路段,弃渣场设置及其占地类型、数量、环境影响。 (5)主要取土场设置及其恢复设计;公路采石场及砂石料场情况。

六、环境风险分析

是环境敏感点位交通事故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风险。

? 运输高毒、剧毒化学物质在桥面上发生交通事故。其有毒物质大量泄露并流入地表水中。 ? 运输剧毒、易燃、高爆化学物质通过公路的环境敏感区,如居民集中区等地发生交通事故。大量有毒物质、有害气体泄露外溢,或引起火灾和爆炸。其环境风险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

随着我国近年对交通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上述两种环境风险产生的几率越来越小,公路建设并不是产生这种突发性风险的直接原因,而且公路质量与路况愈好,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愈小。

3 石油开采环评案例

第一部分 石油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和要点: 一、相关法规与政策 1、油田开发规划环评

油田往往滚动开发的,无论是新建还是既有都应对开发规划进行环评。油田规划环评重点: (1)从区域环境保护的角度,设定合理的开发和保护范围,合理安排井位、站场、集输管线等设施的布局和规模,避让环境敏感目标,如自然保护区、湿地、基本农田、地表水源保护区、泉域、村庄等。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合理安排开发规模和时序。

2、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的油田规划环评,应当设置禁止开采的区域。 二、工程分析 (一)工程概况

介绍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性质、生产规模、工程组成内容,占地面积。 介绍油气田储藏特征、开发方案、地面基础设施建设方案,附区域位置图。

主体工程:勘探、钻井和开采、站场、集输管线、掺水和注水管线等。公用和辅助工程:道路、供电、通讯、生活基地、环保措施、供排水等。 (二)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钻井部分

介绍钻井、井下作业采用的工艺方法,列表给出原辅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量及来源、主要成分、物理化学性质;

2、集输部分

说明管线布设走向、站场布设位置,说明管线穿越的道路、河流等情况,给出土石方工程

10

量等;说明不同地段管线的敷设方式及工艺等;

3、场地布置及土地利用

说明井场、站场、处理厂等土地利用及布置情况;给出工程永久、临时占地的数量、类型以及拆迁数量。

4、环境影响因素及产污环节分析:

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的产生环节,附生产过程的示意图,标出环境影响因素及产污环节。列表给出 “三废”排放情况。

(1)空气污染源

钻井期间:钻井过程中钻机使用的大功率柴油机,排放的废气; 原油集输、处理及外运过程:加热炉烟气、烃类挥发;车辆排放的尾气; 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

(2)水污染源

钻井废水:含泥浆流失物;

含油污水:来源于油藏本身的底水、边水及原油掺水; 井下作业废水;

生活污水:来自于站场、作业区、井场。

(3)固体废弃物

①钻井废弃泥浆:在环境敏感地区拉至存砂池处理;非敏感地区则在泥浆池自然干化,后做填埋处理。

②钻井岩屑:堆放井场中(无污染),后用于填整井场。

③落地油:产生于井下作业和采油、输油、原油处理过程中设备故障。可回收处理。

(3)噪声

①连续稳定噪声源:以站场机泵、加热炉为主;

②流动噪声源:钻机、柴油发电机、井下设备和机动车辆。

(4)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石油开采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的工程活动:钻井地面站场建设、埋设输油管线、建设进场道路等。

对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占有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扰动地表土层,破坏地表植被等。 ①钻井阶段:井场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格局,而引发的景观生态环境改变,以及动植物生存和移动的问题;机械噪声对人和动物生存的影响问题;钻井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体健康问题。

②井下作业阶段:长时间井下作业带来的区域环境问题,包括井上辅助工程和场地带来的生态问题。

③开采集输和储运阶段:对动植物移动的影响;对地下潜流和地表径流的影响;对土地生产能力的影响。

④事故对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 ⑤对景观文物的影响

工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噪声、振动,施工期的土方开挖和堆积对文物或景观产生影响。

(三)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给出集输部分及处理部分原辅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量及来源、主要成分、物理化学性质; 2、通过集输、油气处理工艺流程图及各类站场工艺流程图,标出“三废”排放点;(对于原油处理工程,给出用水、采出水、排水、回注水平衡情况,附水平衡图表;对于天然气脱硫处理工程,

11

给出硫平衡情况,附硫平衡图表;) 3、产污环节分析

分析油气集输、处理过程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的产生环节,列表给出“三废”排放情况。

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正常工况和事故状态两种情况。

(一)正常运行污染源分析

1、噪声源:机械设备噪声。

2、空气污染源:站场内锅炉或加热炉燃烧废气。 3、固体废弃物:污水处理产生油泥浮渣。

运行期正常工况下:抽取地下水,采出含油污水,回注水,集油、掺水注水管线,生活污水回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开采地下水可导致地表下沉、海水倒灌、影响地下水水文情势。 (二)事故状态下污染源分析 1、钻井及井下作业事故风险

钻井及井下作业事故风险是井喷,泥浆飞溅,伴有大量油气喷出,对大气、水、生态造成影响。

2、生产过程中风险

集输系统发生原油或含油污水的泄漏,主要原因是腐蚀,人员操作失误。

泄漏事故,直接污染水体或土壤,烃类挥发污染大气,引发火灾则污染更加严重。注水井泄漏则污染地下水。

(四)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调查了解并简要介绍开采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措施名称、方法(包括工程量)、效果。

(五)达标排放分析

对废气、废水污染源进行达标排放分析,对于未做到达标排放的污染源,提出治理措施。

(六)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

核定施工期、运行期在满足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污染物产生总量、削减总量、排放总量。

(七)现有工程

对于涉及(依托)现有工程的开发工程,应说明现有(依托)工程的情况,主要包以下内容:

? 井网布设及产能情况;

? 油气集输设施的规模、实际集输量及工艺方法; ? 油气处理设施的规模、实际处理量及工艺方法;

?现有工程的“三废”排放情况(表中列出评价标准规定的相关参数);

? 污染防治设施的规模、实际处理量及工艺方法、实际运行效果(进出口指标、去除效率); ? 采用标准指数法对污染源进行达标排放分析;

?找出现存的环保问题;(说明已运行井场是否存在套外返水、漏油问题,油气集输站场及管线是否存在集输管线腐蚀泄漏问题、油气处理厂及其环保设施处理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 ?核定出现有工程的污染物产生总量、削减总量、排放总量。 三、评价专题和评价重点设置

一般来说,石油开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专题: ? 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 工程分析

12

?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环境风险评价 ? 公众参与评价 ? 环境保护措施论证分析 ?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 环境可行性论证分析 ⑴ 替代方案及减缓措施

⑵ 环境管理、监测及HSE 管理体系 ⑶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对于滚动开发的新建项目,必要时需要设置已建项目的回顾影响评价专题。 根据开采工程特点及开采工程所在地区环境因素敏感特点确定相应的评价工作重点。 四、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1、工艺技术选择合理性分析

从采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先进性与合理性、使用原辅材料的情节性等方面分析钻井、井下作业、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选择的合理性及清洁生产水平。

2、清洁生产措施

详细列出开采工程从钻井至油气采出、处理加工全过程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分析其取得的效果。

3、清洁生产技术指标

给出以下可对比的量化指标,并与同类(钻井及井下作业过程主要考虑同类地区、油气处理过程主要考虑同类规模)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其先进生产水平: 钻井及井下作业过程

? 钻井井场占地面积(m2/井); ? 钻井废水(m3/100m 标准进尺); ? 钻井废弃泥浆(t/100m 标准进尺); ? 洗井废水(m3/井); ? 钻井泥浆循环率(%); ? 落地油产生量(t/井); ? 落地油回收率(%)。

油气处理过程

? 油气生产耗新鲜水(m3/t 标准油气); ? 水的重复利用率(%);

? 油气处理综合能耗(kg 标煤/t 采出液或采出气)。

五、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侧重于评价区域内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的调查与评价两个层次进行。

1、生态系统调查

调查评价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分布等。定量说明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分布面积、占评价区的总面积的比例),附土地利用现状图。同时调查评价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包括类型、级别、范围与功能分区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一级评价要调查并说明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历史)。

13

开采工程一般涉及到的生态系统包括:林地、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 2、生态因子调查

? 林地、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

调查植被类型、数量及分布,附植被分布图。

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珍稀动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种群结构、生活习性、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

进行一级评价时,应进行评价区域内敏感区的生物量调查或实测,调查敏感区内的自然系统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

? 农田生态系统

调查土地资源的自然历史及利用现状(包括基本农田分布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灾害)。农业作物类型及分布生情况,土壤肥力及作物的单产量。

? 水域生态系统

调查水域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鱼类区系组成、种类、产卵场;珍稀水生生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别与状况等。

? 湿地生态系统

调查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特点、基本结构和功能、湿地的历史背景与现状、湿地的面积、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湿地中动植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生境基本状况、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鱼类、鸟类等湿地资源利用和开发现状及保护对策等。

? 土壤

调查评价区域内土壤类型、理化性质及土壤类型分布(一级评价附土壤类型分布图)。

? 水土保持:调查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成因、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等。

3、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

介绍建设项目所处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 ? 自然环境概况

① 地形地貌 ②气象、气候 ③ 水文(附水系图) ④ 地质、水文地质 ⑤ 土壤与植被分布 ⑥ 野生动物分布

⑦ 周围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等

? 社会环境概况

① 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② 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及人口分布 ③ 土地利用

④ 相关的文物保护遗址

? 区域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 六、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1、林地、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

14

① 预测永久及临时占用土地造成生态系统中各类型植被分布及数量的变化(如植被覆盖率、生物量等);

② 预测野生动物生境变化及开采工程生产活动对各类野生动物生存及活动造成的影响。当所占用的土地与某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有重合,应分析论证对该物种的生存所造成的影响及未来生存趋势;

③ 对于沿集输管线铺设施工区,应分析引发的生境切割影响。

2、农业生态系统

预测永久及临时占用土地造成生态系统中农业用地结构的变化; 预测农业作物产量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3、水域生态系统

预测并分析开采工程废水对水域生态环境带来的理化性质改变。

4、淡水湿地生态系统

① 预测并分析永久及临时占用土地造成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各类型植被分布及数量的变化(如植被覆盖率、生物量等);

② 预测并分析开采工程废水对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水域带来的理化性质改变。

③ 预测野生动物生境变化及开采工程生产活动对各类野生动物的生存及活动造成的影响。重点分析对该濒危珍稀的物种的种群数量及生存所带来的影响及未来生存趋势。

5、对于工程扰动土地面积较大的集输管线铺设工程,应作水土流失影响预测。

6、以现状调查的资料为基础,以“3S”技术为依托,对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状况、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分析开采工程实施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功能是否符合当地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七、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有:①减少烃类损失的油气集输的密闭流程及储存原油的浮顶罐;②使用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排放的清洁燃料(脱硫天然气)、③减少恶臭硫化氢的天然气脱硫净化设施,④无组织排放的烃类气体收集焚烧设施。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给出投资,运行费用,计算出减少物料损失产生的收益,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有:①钻井废水处理设施、②含硫废水(气田采出水)处理设施、③含油废水(油田采出水)处理设施、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⑤其它设施。

对开采工程采取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给出投资,运行费用,计算出回收物料产生的收益,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主要有:钻井过程产生的钻井泥浆、废岩屑、落地油、生活垃圾等,集输管线铺设时产生的弃渣,天然气脱水时产生的废分子筛、天然气净化硫回收时产生的废催化剂、污水处理产生的油泥(或污泥)等。

固体废物必须按国环发【1998】89 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要求分类处置处理。

4、生态保护措施

开采工程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占地减少植被覆盖、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的生产活动改变生物的生境,上述改变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改变。针对上述影响应提出以下措施,减缓不良环境影响、恢复生态功能,确保评价区域符合生态功能区划要求。

15

? 开采工程占用土地减少林地、草原、荒漠植被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农田数量,一定严格按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要求提出恢复和补偿等措施,同时提出合理的减少占用土地的方案。

? 开采工程对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对于影响程度高、范围大的开采工程,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共存和谐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典型的湿地类型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示范基地。

对已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在按《自然保护区条例》要求提出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同时,应加强管理、发挥作用的同时,继续增加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并加大经费投入,与科研院所结合,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以“3S”技术为基础,提出加强湿地监测方案,特别是对湿地资源利用后的动态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湿地水文、水质等情况的监测,编制湿地信息管理系统,促使保护区系统不断完善,为湿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开采工程对珍稀濒危生物自然分布区、水源涵养区域、具有科学文化价值的自然遗迹、人文古迹、古树名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法定保护对象造成的影响,应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保护和减缓不良影响和恢复、补偿措施。防止破坏和干扰,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达到原有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要求。

? 开采工程对生态脆弱区或自然灾害多发区可能造成的影响,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重建和区域改善措施。

? 开采工程由于铺设集输管线,扰动土地面积较大,应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水土保持方案。

? 开采工程宜制定油气采区的绿化规划和景观设计方案,并提出油气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管理措施,包括工程施工期、运行期以及生态监测和长期观察等方案。 ? 开采工程造成居民拆迁应按相应规定提出拆迁、安置的补偿措施。

? 应提出开采工程闭井期的生态保护、恢复方案,包括及时做好场地清理,污染物清除、填埋,废弃井固井、封井等善后处理工作,恢复原有地貌的措施。

? 开采工程对已知的、潜在的和不可恢复等敏感区域或重要生境的影响,应提出最小影响的选址(选线)方案。对于一级评价应提出替代方案。 八、风险分析

1、钻井过程事故风险分析

主要事故是井喷。

所谓井喷就是当钻井钻穿高压油气层时,由于处理措施不当等原因使油气流从井口喷出,井喷发生时极易发生火灾,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由于操作者的责任而引起的井控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井控措施故障是造成井喷失控事故的主要因素。

2、井下作业物料泄漏

井下作业包括压裂、洗井、修井等工艺过程,井下作业时的压裂液泄漏会造成井场院附近的局部环境污染。

3、伴生气泄漏

大量伴生气泄漏外溢,会对环境、人员和设备产生很大危害。伴生气主要危险和危害包括:

①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危害。 ②烃类气体对人体的毒性危害。

4、原油、污水泄漏

油气集输以及注水过程中,因管线腐蚀穿孔、观测不及时等原因而造成原油、污水泄漏(外

16

溢),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

泄漏的原油遇到明火还可发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回注水泄漏主要原因是管线腐蚀穿孔。 发生风险事故的主要因素有腐蚀、自然灾害、人为因素、设备及施工缺陷等。

大港石油王官屯油田滚动开发 一、项目工程概况 (一)项目背景 (二)地理位置 (三)建设规模 (四)工程组成 (五)工程分析

1、项目现状 2、开发规划

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状况

4、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

二、环境背景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环境 (三)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四)环境保护目标 (五)区域生态环境情况

1、土壤环境 2、农业生态 3、动植物现状

(六)环境现状评价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地表水质量现状 3、地下水质量现状 4、声环境现状

三、环境影响识别 四、评价思路

1、评价范围 2、评价因子 3、评价工作重点

①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②事故风险分析;③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五、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2、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3、植被影响分析 4、生态景观影响分析

(二)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7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三)水环境影响分析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四)声环境影响评价 (五)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六)文物影响分析 (七)区域环境影响分析 (八)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风险因素分析 2、事故风险灾害评价 3、事故风险环境影响分析

六、环境保护措施 (一)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

1、建设期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 2、运行期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

(二)环境保护建议

1、加强管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 2、推广使用新型泥浆

七、评价结论

普洱63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 思茅金澜沧丰产林有限公司

63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

保护目标

自然保护区等重要敏感区

自然保护区(普洱:糯扎渡省级、孟连竜山龙血树省级、西盟龙潭县级) 风景名胜区、自然历史遗产

石(荒)漠化严重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等

项目区的生物多样性

自然植被和林下、林缘植被 、生态公益林、特殊林地 国家、省级保护动、植物

区域生态系统(包括景观)的稳定性、完整性

水源地、重要水源涵养地

水源地 一级保护区 水功能区等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概况 第三章:工程分析

第四章:环境概况,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 第五章:回顾性评价

第一节:桉树林基地建设前区域环境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

18

第二节:建设前区域林业经济发展状况 第三节:桉树林基地的建设过程回顾 第四节:建设过程中的有关争论

第五节:建设单位所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章: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节:森林资源现状

第三节:植被资源和植物多样性现状 第四节:动物资源现状

第五节:重点保护物种和环境敏感区现状 第六节:土壤质量现状 第七节:水土流失现状 第八节:水资源现状 第九节:水环境现状 第十节:大气环境现状 第十一节:声环境现状 第十二节:农业生产现状 第十三节:景观生态现状

第十四节:生态环境现存主要问题分析

第七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法规、政策、规划协调性分析 第二节:项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土地适宜性评价

2.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结果分析 3.可供项目造林土地资源分析 4.原料林树种生态适宜条件分析 5.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6.纸浆原料林供需分析

第三节:项目的方案比选

1.方案比选方法和可能方案设置 2.方案比选分析

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宏观影响

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评价 2.对植被、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 3.对森林资源的影响评价 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 5.对重点保护物种和敏感区影响评价 6.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的影响评价 7.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评价 8.对水资源的影响评价

9.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面源污染)

19

10.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对生态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

第二节:工程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营林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抚育等营林环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农药、肥料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苗圃、管护房、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

第一节:风险因素识别 第二节:具体风险分析

第三节:风险防范和减缓措施及应急预案

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估算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第十一章:生态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第十二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第十三章:公众参与 第十四章:结论 附图、附件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iu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