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之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

更新时间:2023-04-18 03: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国论A

文体:议论文

主旨: 1. 强调六国的失败在于赂秦政策的不当。

2. 借六国有「不赂而胜之」之势,以致先后覆亡的史事,指出北宋对外族的媾和及退让政策,比诸六国赂秦更为不智,以作为政者之当头棒喝。

表解:

1

专心爱心用心.

【内容讨论】

试说明下列各组中阻有括号的词和字的意义和作用。

兵: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名词,指兵器。

名词,指战略。 2. 是故燕虽小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动词,解暴露。暴: 1. (暴)霜露,斩荆棘。

2.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解强暴。

亡: 1. 诸侯之所(亡)动词,解丧失。,其实亦百倍。

2. 动词,解灭亡。燕虽小而后(亡)。

与: 1. (与)秦而不助五国也。动词,解交好。

2. 连词,和的意思。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之:介词,的的意思。 1. 以有尺寸(之)地。

2. 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指土地。

一、试说明本篇的时代背景。

答:苏洵写《六国论》,虽然根据战国末期若干的史实,论断六国终致覆亡的根本原因,但并非纯粹的与现实无关的史论,而是有所为而作的。因此研读本篇,对于当年的时代背景,就必需首先获得明朗的认识,而这又须从宋初说起。

溯自宋太祖统一天下以后,实施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政策,影响所及,全国军备废弛,地方兵力薄弱,边境的防务空虚。两传至真宗时,虎视东北的辽,势力强盛,曾大举南侵;结果被逼作澶渊之盟,规定每年贡献给辽大量的白银和丝织品。继传至仁宗时,强悍的夏崛起于西北,对边疆侵扰,宋又须按年把大量的银、绢以及茶叶给夏。──总之,对于辽、夏间歇的凌迫和长期的需索,北宋王朝越来越穷于应付,而国力也逐渐削弱了,情势是严重的。

苏洵生当真宗、仁宗两代之间,目睹外患日亟,而朝廷却一贯采取屈辱退让的对策,深以为忧。他于是写作本文,借六国割地赂秦,终致覆亡的故事,向执政者提出警惕;希望能够省悟振作,坚持抗战,而免走向危亡。……

二、六国之中,有些国家是不愿割地赂秦的,何以它们也相继被灭?试据作者所说,阐述其中的道理。

答:在战国后期,六国应付暴秦的侵凌,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并非完全一致。苏洵指出,当时齐、燕、赵三国是没有割地赂秦的。但另一方面,其它国家如魏、韩、楚等,却纷纷割让土地,藉此讨好暴秦。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不赂秦的国家,由于失去赂秦那几强国的支持和缓助,势寡力弱,因此终于免不了给暴秦各个击破,逐一由蚕食而鲸吞,相继灭亡。原文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就是概括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试根据本文,说明齐、燕、赵三国灭亡的个别原因。

答:依据《六国论》所说,由于魏、韩、楚三国软弱畏缩,割地赂秦,不肯组成联合阵线,合力抗暴,使齐、燕、赵三国失掉强大的外援,而终致灭亡。对齐、燕、赵来说,这是造成它们灭亡的外在的原因。然而,它们所以一免先后为强秦中吞并,是还有个别的内在的2

专心爱心用心.

原因的:

齐国─在战国末期,齐国还相当强大,它虽然没有用土地赂秦,却采取亲附的态度,和秦联结,不肯协助五国共同抗战。因此在五国相继灭亡之后,结果它也不免于被秦国吞并。

燕国─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之下,燕国始终坚持「义不赂秦」,守土力抗。只因太子丹后来行险侥幸,派遣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事败被杀。于是秦王命大将王翦统兵攻陷燕国首都蓟城,继而把燕灭掉。

赵国─当着战国后期,赵国力抗暴秦,坚持不割地退让,表现得相当出色;正如苏洵所说,它曾「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来秦国两之大举攻赵,又都被赵国名将李牧击退。接着秦国用重金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诬告李牧谋反,赵王竟因此杀了李牧。于是秦国大将王翦指挥劲旅长驱直进,攻占赵的首都邯郸,掳获了赵王,把赵国全部吞灭。

四、根据上面所摘录的本文的片段,作者认为,六国如要从危亡中自救,应该怎样做法?试就各国个别方面和六国整体方面,分别析述。

答:秦国自从称霸西戎以来,既无后顾之忧,而军事、经济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情势演变到战国后期,它加速了步骤朝着中原进军,向东、南、北三方面都做出了大举侵略的行动;面对着这般险恶的局势,六国的处境自然岌岌可危了。然而,仿照苏洵在本文中的论断,六国当年也并非一定要同归覆没的,它们还可以从危亡中自救,办法是:

从个别方面说─假如韩、魏、楚三国都受护,珍惜自己的领土,坚决不肯割让给秦以求苟安;而齐国则不与秦联结,尽力援助各国抗敌;燕国不派遣荆轲入秦行刺,以求行险侥幸;至于赵王,也不听信谗言,杀掉卫国的良将李牧;那么,六国与秦,谁胜谁负,孰存孰亡,还是在未可知之数的。

从整体方面说─苏洵认为,列国应该把割让秦国的土地,转而封赏天下擅长谋略的人臣;又把对秦国奉承的心理,转而优待天下俊秀突出的人才;共同协力向西方用兵,一致抗秦:即所谓「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那么,秦国将会陷进六国的大包围中,难于抵御,穷于应付,简直食不下咽,又怎能对六国由蚕食而鲸吞呢?【作法探究】

一、试据苏洵《六国论》一文,回答下列两问:

简述《六国论》的主旨。

答: 1. 强调六国的失败在于赂秦政策的不当。

2. 借六国有「不赂而胜之」之势,以致先后覆亡的史事,指出北宋对外族的媾和及退让政策,比诸六国赂秦更为不智,以作为政者之当头棒喝。

3

专心爱心用心.

下列文句,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怎样?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3.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答:本题各句在突现主旨方面的作用:

1. 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破题立论),下笔立论,指出六国之败,在于赂秦,而不赂者亦以赂者丧。

2. 用比喻手法,指出赂秦的不智,犹如「抱薪救火」,不可以赂秦而满足秦国的野心。

3. 从反面立论,指出六国倘能积极抗秦,或可改变亡国之后果。

4. 借古讽今,指出北宋对外族媾和退让,极为不智,绝非长治久安之策。

二、试就《六国论》一文,回答以下各题:

1. 《六国论》起笔和收笔,分别运用了哪两种手法?这两种手法对文笔结构产生甚么优点?答《六国论》起笔运用「破题立论」的写作手法,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把六国破亡的原因作「正」面和「反」面的道破,然后才列举论据,反复辨正。

收笔时则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论述假若北宋当权者对辽夏等外族割地赔款,以换取短暂和平,到头来必重蹈六国的覆辙。此种笔法,前呼后应,一方面起笔立论明朗痛快,确立论点,收笔标出结论,令论点不可移拔。另一方面起笔果断,令人有先入为主之效,读者印象加深;再进行分析,令人折服;收笔借古讽今,喻意显明,言之有物,令文章论点深化。

2. 试概括说明《六国论》全文的结构安排。

答《六国论》结构安排绵密,很有层次:

立论一非兵不利、战不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论据—以地赂秦者灭亡的原因:日削月割去满足强秦的欲望。

不赂秦者灭亡的原因:齐国与虎为伴,燕、赵用武不终。

消极假设:若个别国家能义不赂秦,不派刺客,不误信谣言,

不附于秦。

积极假设:若全体合力抗秦。

结论一借古讽今(以六国讽刺北宋错误的外交策略)。

4

专心爱心用心.

三、《六国论》多援引例证去支持论点,试列举个中的事例、语例、史例和设例,并说明其作用。

答:苏洵运用了以下各例证去支持其论点: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

者,其实亦百倍」。事例能直接以事实证明事实,加强立论观点。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语例是以古

人之言词引证今日的论点。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洎牧以

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例是借历史事实引证论点。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等,

设例是假设推论,从反面作出引证。

四、解释下列注有()的字词在原文句子中的意义:

1.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的人。

或者。 2. (或)未易量。就。3.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那么。 4.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那么。 5.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那么。 6.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比较下列句中的「与」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 亲附、联结。(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2. 和的意思。

3. 相如闻,不肯(与)会。 3. 参加、出席。

4. 对、向的意思。4.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5

专心爱心用心.

17、六国论B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张广祥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6

专心爱心用心.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

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7

专心爱心用心.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iq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