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26 06:00: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九单元整组备课总复习

第一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学习内容: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计数单位,读法和写法。

2、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学习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难点:数中间有0的读写法。

学习准备:数位顺序表。

学习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读下面的数。

(1)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怎样写一个多位数,指名写下面各数。

读作:三百零三万零三百零三

读作: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读作: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万

(2)写一写:第112页第2题。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1)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把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113

(2)第112页第3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综合训练。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关于多位数的读写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

学习内容:乘法的复习课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114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口算卡。

学习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直接说结果:

130×5=2×380= 150×6=18×3=23×4=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9×103 ≈ 720×12≈ 315×72≈408×18 ≈ 209×29≈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15×39=585 150×39= 15×390=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245×27 = 530×48=509×50= 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2)练习二十一6。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说一说。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再动手笔算出来。

三、课堂总结

在解题过程中要认真细致,才能减少错误。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

学习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复习课

学习目标:

115

1.熟练掌握相关的口算、笔算、估算的方法与技巧。

2.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学习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直接说结果。

2700÷30= 180÷60= 360÷40=240÷60= 800÷40=

420÷60=54÷3= 60÷30= 250÷50= 7200÷9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 543÷90≈350÷68≈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3、复习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792÷24=33 396÷12=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948÷38= 2496÷47= 4325÷48= 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三、练习指导

(1)第113页第7题。

直接写出结果,说一说分别是怎样运用积、商的变化规律的。

(2)出示第113页第8题。

怎样列式?300÷4,你能口算出来吗?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三、课堂总结

你掌握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116

第四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

学习内容:空间与图形复习课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3.理解几种四边形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理解各种图形的意义以及关系。

学习难点:按要求画图。

学习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板。

学习过程:

一、复习指导

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

(2)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3)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用三角板拼角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4)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

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5)画指定度数的角。65度、100度、155度、

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垂直与平行。

(1)什么叫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什么叫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2)怎样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3)复习四边形。

我们学过哪几种四边形?

这些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在110页第3题的表格里打勾。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二、练习指导

(1)练习二十一第9题。

180度的角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360度的角呢?怎样画出来?

117

(2)练习二十一第10题。

怎样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画图步骤。

(3)练习二十一第11题。

说一说: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有什么特点? 怎样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说说你的想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整理和复习,你对相关知识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空间与图形复习(二)

学习内容:相关知识的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角、垂直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各种图形之间关系的辨别。

学习难点:动手做图的能力。

学习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学习过程:

一、练习指导

(1)把下列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5度 38度 91度 89度 178度 63度 115度 138度 19度 179度 128度 75度 锐角 钝角

(2)已知∠1=75度,求∠2、∠3、∠4的度数。

4

(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下列度数的角,你会画吗?

15度 75度 105度 150度

二、课堂小结

要抓住图形最本质的特点,找到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统计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20页,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调查统计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准确客观地反映统计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导

(1)什么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怎样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我们学过几种方法?

(3)你觉得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应注意些什么?

二、练习指导

(1)第111页第4题。

这幅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怎样区分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

哪个年级戴近视眼镜的同学最多?哪个年级的最少?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练习二十一第12题。

统计表中反映了哪些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三、课堂总结

关于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119

学习目标:

1、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学习媒体:题卡。

学习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0400 9024700 24950000 695200 38000200 305076000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 3276÷84 74×59

4、估算:297×3 789×4 5392÷9

5、(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6、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7、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8、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三、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四、作业:综合练习试卷。

教学反思:

120

第6、7课时单元测试详见期末测试卷

第8课时试卷评讲

1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i4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