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解题技巧 §1合理选择研究对象,尽可能地减少中间未知量
更新时间:2023-09-11 08: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第三章第四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三章 解题技巧
评价解题方法的优劣,有两条标准:一是物理概念清楚;二是解题简便。
同一道题,有的解得很繁,物理意义也不容易看得明白故见暗有的没有几步就作出来了,物理意义也十分清楚。这里就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技巧问题。 解物理习题的技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1、 合理选择研究对象,尽可能地减少中间未知量;
2、 根据独立性作用原理,把复杂问题拆成几个简单的,而后用叠加原理求解; 3、 灵活运用数学工具。
§1合理选择研究对象,尽可能地减少中间未知量
解题忡的未知量,一种是待求的,另一种是非待求的—俗称中间未知量。对于中间未知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是不可避免的,另一类是可以设法避免的。由于中间未知量的出现,必然增加解方程的繁难,因此,对于可以设法避免的中间未知量,应该想方设法避免它。
合理选择研究对象,是减少中间未知重要渠道之一。
例如,用隔离法解力学题时,选择隔离体中就有一条:在独立方程的个数等于未知量个数的前提下,隔离体的数目应尽可能地少。最佳情况是:隔离体的数目等于待求的未知量的数目,此时中间未知量一个也没有出现。又如,气态变化过程的习题,有时由于研究对象选择不合理,中间未知量可能多了几个。因此减少中间未知量的问题一个重要问题。还有简谐振动中合理选择势能零点,力矩平衡问题中合理选择转轴,也都是减少中间未知量的重要措施。
兹举例说明:
[例1] 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0作匀速下降(图3-1-1)问当起重机突然刹车时,物体因惯性继续下降,使钢丝绳再有微小伸长是多少?(设钢丝绳的弹性系数为k,钢丝绳的重量忽略不计。)?这样突然刹车后,钢丝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将有多大?
[分析]把物体、地球和钢丝绳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重力、绳子拉力都 是保守力。电动机拉绳的力是外力,但它的作用点的位移为零,故不作功,所以该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
1
定律。
刹车瞬间的机械能为mgh?1212kx0?mv0,最大伸长时的机械能为:2212k?x0?h??0?0。在此,把自然伸长处。作为弹性势能的零点。在最大伸长时作为重力2势能的零点选择,这样零点的选择,说明重力时一定要谈绳子伸长;说明绳伸长时,也要一定谈重力。能否不考虑重力和伸长x0,从而使计算简便些呢?
取物体和绳子作为研究对象(注意不包括地球!)因此物体的重力成为外力了。但是考虑到重力和绳子的弹力kx0相平衡,可把绳二重物时作为绳自然状态。这样仍可有机械能守恒定律:
12mv0?0; 212最大伸长处的机械能为:0?kh
2刹车瞬间的机械能为:
?m?121212即 0?kh?m0v?0?0?k h h???k??v0 222??研究对象的这种选择当自然方便多了!
[例2]均匀立方体的A的中点E靠在一个光滑的球冠上,AD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5。如立方体不发生滑动,立方体的A点与间的静摩擦因数?0应为多大?(图3-1-2)
[分析]这一一个力的平衡问题。
以立方体为研究对象,它共受四个力的作用:作用于
重心O的重力G;与AD垂直且通过重心的球冠的支撑力N;作用于A点并与地面相垂直的向上的支撑力N1;作用于A点,方向向右的地面的静摩擦力。当静摩擦因数为最小值时,这一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Fm。
[解法一]这立方体的边长为a,根据刚体的平衡条件:
0Fm?Nsin150?0Ncos150?N1?G?0(1) (2)
2
N2a?Gacos600?022(3)
sin1503解方程组得: t? ?032?cos15上述(3)式是以A为转轴,其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转轴的选择是任意的。选A为转轴比选E为转轴要简便。因为以A为转轴时,N1及F两个力的力矩都等于零。A、E是立方体的两个支持点,比较得到以A或E为转轴。但是不一定非选A或E不可。如果选取重心 O为转轴,则只要一个方程就可求出?0,因为重心O是N与G的交点。
[解法二]取重心O为转轴,根据力矩平衡有:
Fm22asin600?N1acos600?0 22得:
?0?Fm3 ?cot600?N3这种解法有两个好处:一是省去了两个方程,二是最后的答案无无原则查表,就能知道600角的斜切值。解法一中的答案中出现sin15、cos15,还得查表计算,显然要麻烦多了。 [例3]一长为l的均匀直杆AB,重量为G,用光滑的活动铰链固定在A点,B端搁在小车上。如果要使小车向右发生运动,至少必须用多大的水平力拉小车?设杆与小车间的摩擦因数为μ,杆与直线的夹角为θ,车轮与地面及轴间摩擦不计(图3-1-3)。
[解]向右拉时,设水平拉力为F。要使小车向右发生运动,F至少应与杆、车间的摩擦力f??Q相等。式中的正压
力Q尚不知道。Q不是杆的重量,因为就杆而言,在竖直方向共受G、Q和铰链作用力的作用,在此方向三力的合力为零,如列一方程,则因Q及铰链的作用力都不知道,所以正压力仍然求不出。能否将铰链的作用力排除在方程之外,又能将Q从一个方程中一次就解出呢?
可以让我们把杆隔离出来。画出受力图3-1-4:其中FAx、FAy为铰链作用力的两个分力。
00 3
由于恰好拉动小车时可以把杆AB看为处于转动的平衡状态,即合力矩为零,心可以任意选取,但一般选在使中间未知量尽可以尽可能地少的。这是有关转动平衡问题中经常采用的一个技巧。按此原则,我们选在A点为旋转中心,这样FAx、FAy对A点的力矩为零,就把铰链作用力这个中间未知量排除在力矩平衡方程之外了。
力矩平衡方程为:
1Gsin??Qlsin??Flcos??0 2于是可得:
F??Gsin?
2?sin???cos??由上可见,Q这个中间未知量是不可避免的,而铰链作用力这个中间未知量却因巧选矩心而排除了,因而为解题带来了不少方便。
[例4]如图3-1-5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球,用弹簧连在一起,且以长为l1的线拴在轴O上,m1、m2均以角速度ω绕轴作匀速圆周运动。当两球之间距离为l2时,将线烧断,试求线被烧断时的瞬间两球的加速度a1和a2(弹簧和线的质量忽略不计)。
[分析]在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球m1受到绳子的张力T和弹簧的作用力f的作用,用
T?f为m1提供向心力;球m2只受弹簧力f的作用。在连线烧断的瞬间,球m2突然失去了
绳子的拉力T,但由于弹性,弹簧维持原状,即弹力f不变。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瞬时性,连线烧断瞬间球m1的加速度由f决定,即:
f?kx?m1a1
式中 k—弹簧的弹性系数; x—弹簧的伸长。
球m2在连线烧断瞬间,仍由f?kx产生加速度a2,即:
kx?m2a2
4
要求出a1和a2,必须求出x。这时把m2作为研究对象,当它以ω旋转时,有:
kx?m2?2?l1?l2?m2?2?l1?l2? x?k如果选择m1为研究对象,则:
T?kx?m1?2l1
可要求出x还得求T,多了一个中间未知数,所以为了求出a1和a2,将m2为研究对象为宜。
[解]在连线烧断瞬间,有:
kx?m1a2kx?m2a2kx?m2?2?l1?l2?m2?2?l1?l2?a1?m1m2?2?l1?l2?a2???2?l1?l2?m2[例5]如图3-1-6所示,两板m1?5kg、m2?10kg,铅球的质量M?20kg。设绳子不伸长,绳子、滑轮的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试求铅球的加速度。
[分析]因为绳子不伸长,绳子、滑轮的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因此,铅球与两板的加速度是相等的,而且可以将问题简化:
为了求出M的加速度,将M隔离,它受两个张力和一个重力,列出运动方程,式中除了加速度外,两个张力是中间未知量,为此还得将m1、m2分别隔离出来再列出两个方程。这样三个方程联立求得:a?
Mg20??10?5.7?m/s2?
m1?m2?M20?10?5由上式可以得到启发:为了求a,可将m1?m2?M整体看成一个系统,该系统只受重力Mg (张力是内力) 的作用,帮按牛顿第二定律即可得上式。
5
[例6]质量为M的物体A在离平板B为h高度处自由下落,打在B上,B的质量与A相等,B装置在弹性系数为K的弹簧上。设A与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试求碰撞后弹簧被 压缩的长度S (图3-1-7)。
[解法一]该题分为三个物理过程: ① A自由下落过程:
选择A与地球为系统,因为外力功A外=0,非保守内力功
A内=0,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12mgh=mv0
2v0?2gh② A与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
(1)
选择A、B为研究系统。由于A、B碰撞时的冲击力(内力)比重力、弹簧对B的竖直作用力(外力大得多,故有
?F外?0,据此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M?M?V?Mv0③ A、B一起作简谐振动过程:
(2)
取A、B、弹簧、地球为研究对象。因为A外=0,A内=0,所以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取最低点R为重力势能的零点、取弹簧的自由长度为弹性势能的零点。则:
11?M?M?V2?kx02??M?M?gs22
12E2?k?x0?s?2E1?式中x0为A未与B碰撞前对弹簧的压缩量,满足Kx0?Mg
E1?E2
?KS2?2MgS?Mgh?0
解此方程有: S?Mg??Mg?k2?Mgkh 6
取“+”得: S?Mg??Mg?k2?Mgkh [解法二] 第一、第二过程同上,得A、B的共同速度为:
V?第三过程用简谐振动知识解:
12gh 2简谐振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选O点为平衡位置,则系统的总势能为故有:
12kx。2111?2M?V2?kx2?R2OR2 222式中x?Mg考虑到式(1),有: kOR?1K?Mg?2?Mgkh 因此弹簧的总压缩量为:
S?x?OR?1Mg?k??Mg?2?Mgkh
?[例7]有容积为1升和2升的容器在各一个,内储空气,并用一毛细管相连接。最初把这两个容器浸在0C的水中,最后把2升的容器用1000C的水蒸汽包围(1升容器的温度不变)。如果两的初审取初压强都为1atm。问最后压强多大?(设容器的膨胀、毛细管的传热都忽略不计)。
[解法一]设两容器中空气的初始质量分别为M1、M2,压强为P1,温度为T1,根据理想缸体状态方程有:
0?PV11?PV12?M1?M2RT1
?RT2?M1??M2??P1?V1?V2??(1)
?、M2?,温度分别为T1?和当两升的容器外面用蒸汽包围后,设两容器内气体分别为M1T2?,压强都为P2。则
7
PV11?PV12?M1?RT1???RT2?M2
?(2)
?M1????M2?VV??P2?1?2???RT1?RT2????M2??M1?M2 M1P?VV?1?V1?V2??P2?1?2? RT1?RT1?RT2??即 P2?P1?V1?V2??VV?T1?1?2??V1?V2??
T2/?T
1?1?2??P2??1.21atm
2??1273???273273??在上述解题过程中,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两个容器的始末状态各用两次,加上质量守恒,共得五个方程。五个方程中有五个未知数都可以求出。但是,其中只有一个P2是题目要求的,其它四个都是中间未知量。能否通过合理选择研究对象,将中间未知量减少呢? [解法二]设两个容器中的气体分子数为N,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1?V1?V2??NkT1
?N?P1?V1?V2?kT(1)
分别对两个容器的末状态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V22?N1kT1(2)(3)PV21?N2kT2??N?N1?kT2由式(1)至(3)并注意到N?N1?N2得:
P2??V1?V2??VV?T1?1?2??T1T2?8
?1.21?atm?
四个方程中有四个未知数,因此方程也解出来了。但四个未知数中,还有两个是中间未知量。能设法进一步减少方程和中间未知量吗? [解法三]假设所研究的对象是图3-1-8中大容器画阴影的部分和小容器的全部,对于画阴影部分的气体来说,体积从V2?2??V,膨胀为2升,压强从P温度从T1?273K1?1atm变为P2,增加到T2?373K,于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P?21?2??V??2273373(1)
对于剩下的那部分气体,其初状态为:P1?1atm,T1?273K,V1?1??V;末状态为:
T2?T1273K,V2?1升,P2??。于是根据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有:
1??1??V??P2?1联立(1)、(2)两式即可得:P2?1.21?atm?
(2)
方程的未知数越少,解题越方便。能否只列出一个方程就把P2这个未知数求出来? [解法四]把大容器整个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初状态为P1、V1?V2、T1;末状态分为两部分,其压强都为P2,温度和体积分别为V1、T2、V2、T1。则因为质量没有变化,故有:
P1?V1+V2?V1P2V2P2?VV?=+=P2?1+2?
T1T1T2?T1T2??P2=1.21?atm?
由上可见:解法一对四个状态分别加以考虑得四个方程:解法二把大小容器的初状态作为整体来考虑,方程和中间未知量少了一个;解法三,巧妙地选取了两部分质量的气体,且应用的不是气体状态方程,而是状态变化过程的方程。因此,方程和中间未知量进一步减少了。解法四,则发挥了解法三的思想,把大小容器整体作为对象,而且也用状态变化过程的方程,因此应用解法四最简单。
9
正在阅读:
第三章 解题技巧 §1合理选择研究对象,尽可能地减少中间未知量09-11
与众不同的人作文600字06-21
plc控制红绿灯毕业论文03-05
后续服务承诺及保证措施03-12
郑徐客运专线赵口支干渠条形基础贝雷梁预压二级技术交底11-06
十六大召开02-17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直接判定清单(指南)09-05
陈氏源流溯源04-24
银行结算业务及流程04-1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未知量
- 解题
- 尽可能
- 中间
- 减少
- 合理
- 对象
- 第三章
- 选择
- 技巧
- 研究
- 组件与事件处理及编程
- 四年级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 建筑电工培训教学计划与大纲
- 浅谈如何通过看英文原版电影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 国家政策对数学应用性问题怎么解
- 2018 - 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分式5.5分式方程一练习新版浙教版291
- 工字钢便桥设计及荷载验算书
- 选词填空练习题二
- 2018年县委办公室工作总结
- 专题: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全面解析
- 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英语试卷
-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课本剧剧本
- 青饲料营养吸收
- 2018年水电站项目消防应急救援演练实施方案
-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布置与批改作业
- 2014年12月ACCA F9考试真题
- 如何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 1000MW机组发电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 图文
- 基于Android平台的“尝鲜”APP设计与实现
- 2011年泰州市中考理化生实验技能考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