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县交通运输业规划

更新时间:2024-06-11 16: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繁昌县交通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 总论

一、全县交通运输业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公路、铁路、水路综合交通运输初具规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区划调整后,全县公路总里程920.01公里,其中省道60.98公里,县道179.15公里,乡道374.72公里,村道305.16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两条省道(芜铜线、南新线)构成“十”字主骨架,县乡道路交织成网,基本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油路(水泥路)、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沿江高速公路繁昌段26.89KM路基已全线完成,路面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就绪。我县公路通行能力、技术等级都有较大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县内共有长途汽车站1个,社会客运站2个,停车场3个,大小营运客车298辆,货车1733辆,汽车维修企业62家,物流企业23家。水路交通呈良好发展态势,全县共有长江和5条内河通航水域97.1公里,其中长江水域22公里;3个港口,大小码头30余座,各类运输船舶283艘;渡口10道,其中长江2道。全县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交通区位优势逐步凸现。

目前,我县交通基础设施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我县综合交通能力要求逐步加大,必须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基础产业水平。

二、“十一五”交通运输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加快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第一要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根本目的。注重公、铁、水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加快路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运输管理手段,提高全县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水平。 2、总体发展目标

结合市域内各层面的有关规划,优化路网布局,科学设置枢纽客货站场,建立运输通信网络,充分发挥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积极沟通繁昌与周边各县市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与中心城市芜湖的交通联系,构建以沿江高速、滁黄高速为主轴,一、二级公路相贯通的对外交通系统,以达到便捷、快速、高效的目的。

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资源布局,繁昌县域综合交通以“管理科学、服务上乘、安全高效、以人为本”为战略发展思路,以综合运输思想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在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的基础上,合理适度发展内河航运、铁路运输,形成以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并进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三、“十一五”交通运输业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点是: 1、全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2、加快县域公路建设,提高省道、县道公路技术等级; 3、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水平; 4、加快运输场站建设;

5、加快铁路支线建设,发挥铁路对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6、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提升航道等级,提高通航能力,保障航运畅通; 7、加强港口、码头的建设,加速渡口、渡船的标准化建设。

第二章 公路建设规划 一、公路建设目标

“十一五”我县公路规划的总体目标是:

1、逐步优化公路网络结构。即在现有以县城为中心、由两条省道构成“十”字主骨架、县乡道路初步联结成网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以改善路况、提高技术等级为主攻方向。

2、打破区域限制,构筑统一、协调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交通体系。县域内乡镇到县城、相邻乡镇之间、中心镇、中心村、移民新建小区、旅游、重要港口码头以及其他重点区域通等级路、通油路或水泥路,实现内通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舒适的路网结构,使我县对外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3、本着服务于全县总体规划的原则,通达城镇、连接周边,实现全县交通一体化。到2010年末,打通现有县道和主要乡道断头路,改造提高部分县乡道技术等级,提高油路、水泥路比重;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将主要村道提升为乡道,增加乡道比重;重要县道力争全部达到二级路技术标准,一般县道达到三级路技术标准;实现县城至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半小时内通达,继续加快提高乡道及村道技术等级,提高乡村道路油路、水泥路比重。乡村道基本达到四级以上技术标准和高级路面,力争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将六条乡村道提升为县道,提高县道比重。完成繁九路赤沙与铜陵交界处断头路,使繁九路连通南陵至铜陵的S320省道,增加一条南出口;改善东部地区交通,在漳河新林至南陵黄墓建设一座公路桥,通过接线连通芜湖至南陵的205国道,增加两条东出口,使全县出口通道增加到7条(六路一汽渡),另外增加2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县域内实现六个中心镇(乡、办事处)通二级路;中心村及移民小区通四级以上油路或水泥路;各工业园区、各专业市场,针对不同情况,实现连接联网;重要厂矿、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港口码头、水陆站场、旅游景点,实现公路良好配套衔接。“通乡、通村路”建设重点,在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县道力争达到三级以上,并力争全部实现油路和水泥路;主要乡道实现油路和水泥路,提高技术等级和高等级路面比重;通行政村村道实现四级以上标准,其它村道基本达到四级标准。

到2010年末,繁昌县公路网新增公路里程353.86KM,我县公路总里程将由920.01KM增加到1273.87KM。其中高速公路新增26.89KM,占总里程的2%;省道不增加里程,60.98KM省道全线扩建为一级公路,占总里程的5%;县道由179.15KM增加到211.15KM,新增32KM,占总里程的17%;乡村道路由679.88KM增加到974.85KM,新增294.97KM,占总里程的76%。繁昌县公路网基本形成,趋于完善,内通外联,四通八达。 二、建设重点

公路交通在繁昌综合交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升道路等级、完善道路网络,以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沟通县乡三级道路,并结合沿江产业带道路网的建设,形成“一级—二级—三级”的分层次的道路网络体系,全面提高我县与其他城市之间、县域城镇之间以及城镇与农村地区之间的通达性。“十一五”期间具体道路建设任务如下: 1、高速公路 截止2010年,我县实际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6.89KM,规划建设滁黄高速25KM(含7KM长江二桥)。

在建的沿江高速公路全长60.6KM,路基宽26M,路面宽22.5M,行车道2×7.5M,双向4车道。向东北可至南京,向西南可至池州、武汉,远期更将作为沿长江的公路运输动脉。我县境内段区划调整前总长36.32KM,区划调整后境内段长26.89KM。截止2006年6月,路基已全线贯通,路面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就绪,预计2007年7月竣工通车,项目

总投资约14亿元。

滁黄高速繁昌段:规划建设滁州—无为—繁昌—南陵—泾县—黄山的滁黄高速公路,向北可至滁州、向南可至黄山。同时作为芜湖、繁昌至黄山这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快速通道;滁黄高速的繁昌过境段约25KM,项目总投资13.25亿元。该路由规划新建的繁昌长江公路大桥跨江,入我县经南陵县、泾县与溧(阳)黄(山)高速公路衔接。 繁昌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二桥):连接即将兴建的滁黄高速公路,桥长约7KM,总投资约10亿元。 2、省道

“十一五”期间,我县省道建设以提高公路等级为主要任务,提升我县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扩建芜铜公路(S321)至一级公路水平,加强繁昌东与芜湖市区、西与铜陵市的联系;扩建新南公路(S216)至一级公路水平,加强与南陵县、芜湖县的联系。

(1)S216线繁昌段,长31.18KM,总投资3.1亿元。路基宽28M,主车道17M,慢车道2×4M,沥青砼路面,计划2008年动工,2010年建成通车。

(2)S321线繁昌段,长29.8KM,总投资3亿元。路基宽24.5M,行车道2×7.5M,计划于2007年动工,2010年建成通车。

(3)S321线零公里到北门转盘拓宽改造工程,全长1.7KM,按城市道路标准设计,路基宽67M,行车道28M,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计划2006年11月竣工。 3、农村公路(县道、乡道、村道)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完善城乡公路网络化建设的基础。未来五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现状乡镇道路的基础上,通过提升道路等级和完善道路系统,形成对外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骨架道路网有机的补充和完善。“十一五”期间,新建农村公路326.97KM,其中县道32公里,乡道65KM,村道229.97KM。至2010年,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86KM,其中县道达到211.15KM,乡村道达到974.85KM。

(1)X042线三荻路(芜湖县三元至繁昌县荻港)长50KM,我县境内长18.69KM。改建为二级公路,向东由三元口延伸到宣城养贤乡,向西通过芜繁汽渡与无为县沿江公路相连,形成安徽省东西方向又一条重要通道。全线总投资1.04亿元,于2003年开工,“十一五”期间投资0.4亿元,按二级路标准实施,路基宽15M,路面宽9-12M,计划2007年建成通车。

(2)淮九公路改建工程。淮九公路我县境内长17KM,其中繁阳至赤沙段长15.9KM,设计路基宽12M,路面宽9M;戴店至新淮段在我县境内有1.1KM,设计路面宽15M,路面宽12M,项目投资约3600万元。 (3)乡道、村道改建为县道。“十一五”期间新增县道32KM,其中马口—荻港段10KM,艺农—高安段6.8KM,高安小学—长江大堤段3.5KM由乡道改建为县道,计划投资1730万元;笔架—桃冲村段6KM,新林—上渡口段3KM,寒塘口—寒塘小学段2.7KM由村道改建为县道,计划投资960万元。

(4)“十一五”期间,我县将新建、改建乡村道294.97KM,计划投资10150万元。

第三章 公路运输、场站建设规划 一、公路运输、场站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交通能力的改善将带来客、货流量的急剧攀升,对客、货场站设施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高速客运将会有巨大的需求市场。公路客、货运总体目标是:客运以实现“零距离换乘”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

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县城到市区、县城到邻县和县域内县到乡镇、乡镇之间、乡镇到主要居民点全部实现城乡客运公交化;货运重点建设具有综合性、枢纽性的大型物流中心。

至2010年末,随着繁昌县公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运输场站体系也逐步完善,县域内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农村客运运力全面更新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城乡客运网络得到有效衔接,安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全县所有乡镇均建成五级以上客运站,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招呼站或候车亭。

到2010年,我县道路货物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培育了良好的货物运输环境,构建规范、高效的全县货运网络。

我县货运车辆将实现多元化发展,车辆类型适应货运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各乡镇实现乡乡有货运停车场,满足各地车辆停放、配载、仓储的需要;积极扶持发展货运企业,货运车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货运企业成为我县道路货运行业的主要力量。 二、 建设规划重点 (一)客运

“十一五”期间共计划投放客运班线35条,运力59辆,兴建二级站1座,四级站7座,五级站4座,招呼站3个,候车亭60个。 1、线路

目前我县共有客运班线67条,其中:区内班线7条,县内班线20条,已实现镇镇通班车;区际班线12条(其中三条线路停运),省际班线22条,城区公交线路6条。2010年前,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100%。分年度通达率占当年通公路行政村的100%。

根据我县“村村通”工程进度安排,到2006年底,全县81个行政村将全部通水泥路,我们按照行政村通公路的时间,实行分批开通的办法,到2010年我县将新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5条,投放运力59辆,其中:2006年开通班线12条,2007年开通班线11条,2008年开通班线7条,2009年开通班线6条,2010年开通班线1条。 2、运力

在我县已开通的客运班线上,共投放运力298辆,客运班次1752班次,县内营运里程达到620公里,所投放运力均为普通中高型客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车辆实行集约化经营,统一纳入我县唯一一家客运公司芜湖市运泰集团繁昌县环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目前全县范围内从事客运的车辆除客运班车外,主要有“大雅机”、出租车、摩托车等车辆共计1600余辆。

到2010年,农村客运运力全部投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城乡客运网络得到有效衔接,安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规划发展的35条农村客运线路上共计投放运力59辆,其中:2006年投放运力13辆;2007年投放运力22辆;2008年投放运力14辆;2009年投放运力8辆;2010年投放运力2辆。 3、站场

我县目前共有客运场站7个,其中二级站1个,三级站2个,五级站2个,候车亭2个。 到2010年,全县所有乡镇均建成五级以上客运站,80%的行政村建成招呼站或候车亭。根据农村客运班线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县将建成农村客运站点77个,其中:二级站1个、四级站5个、五级站6个、招呼站3个、候车亭62个,投资总额达到2000.1万元。届时,农村出行旅客将在本行政村内候车前往各地。在客运站点建设资金上,我们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保障站点建设到位。 (二)货运

随着近年来繁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繁昌县道路货物运输市场正朝着规范、健康、有

序的方向发展,货运车辆经营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多型化。目前,我县共有货运企业23家,货运车辆1733辆,变型运输机2420台,2005年货运量1069.18万吨,货物周转量21767.5万吨公里。规划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采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逐步完善的方式分布实施。 1、发展大型、特种货运

我县货运车辆目前主要车型为中小型货运车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货源需要通过货运车辆运往外地,中小型货车从运行成本及效率上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发展大型、特种货运车辆成为当前的必然趋势。从2006年到2010年,我们将分年度、有计划的发展大型、特种货运车辆,计划到2010年,我县货运车辆达到2400辆,其中大型、特种货运车辆将占到我县货运车辆10%。 2、建设货运场站

我县目前尚无一个正规的货运停车场,货运车辆停放多在路边,不仅影响市容,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2006年至2010年,我县计划在繁阳镇、荻港镇、孙村镇、平铺镇、峨山乡、新港办事处城区范围内分别建造一座多功能的货运停车场。同时,建设货运配载、仓储等配套设施,打造良好的货物运输环境。所有货运场站建设,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在县交通运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为货运车辆提供配套服务。 3、扶持货运企业

货运车辆集约化、企业化经营是货运市场发展的趋势,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可以使货运车辆创造最大利益。我县目前共有货运企业23家,但大部分由于车辆有限,尚未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根据现有货运企业的分布,2006年到2010年,计划在全县新扶持成立三类货运企业4家、四类货运企业8家,吸引更多的繁昌在外地入户的货运车辆转籍我县。从而,使我县的货物运输企业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考虑到货运停车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区货运车辆停放难的问题,投资成本回收较慢,作为交通运政主管部门,我们将积极扶持,提供政策允许的优惠条件,协助开展物流业的发展。

在我县农村客运、货运、场站发展规划过程中,本着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原则,由具有客运经营资质的客运企业从事客运班线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对客运站(点)的投资则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宗旨,采取企业或个人投资,或拼盘解决资金的办法,鼓励对农村客运站点的投资;对整个农村客运线路及站点的经营管理上,采取企业化经营模式,在运政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统一管理下,逐步向公管公营的方向发展,合理收费,合法经营,自负盈亏。 (三)规范客运市场

重点扶持农村客运班线的经营,加快客运市场的净化,逐步淘汰现有的“大雅机”、摩的等非正规客运车辆,确保农村客运班线的客源;将农村客运线路无偿提供给客运公司经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第四章 铁路及水路建设规划 一、基本现状 1、境内水路

共有通航河流6条,最大通航里程97.1km,其中等级航道76.1km,非等级航道21km。水路基本现状为:

航道长江境内段:22km;

黄浒河:黄浒—荻港,六级,18km; 赤沙河:赤沙—黄浒,八级,11km;

峨溪河:城关—峨桥,八级,6km;

漳河境内段:新淮—平铺叶家坝,19.1km; 横山河:非等级,21km。

港口3个:长江荻港、芦南、新港。 货码头:各类大小码头30座。 客渡渡口:10道,其中长江2道。 2、境内铁路

沪铜铁路斜贯全县,境内铁路线总长24.7km,设有繁昌老站、繁昌北、枫香墩3个站。其中繁昌老站为三等货运站,枫香墩为四等货运站,繁昌北站为客运乘降所(非等级站)。现列车日通过对数为11对,其中客列5对,其余为货列。货物年到发量“十五”平均60万吨,旅客发送量“十五”年均40万人次

繁昌县的交通运输网络由公、铁、水路组成。其中公路交通运输是主要运输方式,具有龙头作用,但铁路及水路运输方式也是我县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铁路运输货物年到发量“十五”平均60万吨,旅客发送量“十五”年均40万人次。铁路除承担着必不可少的客运之外,仍然是大宗货物运输的主体之一;水路运输既有长江黄金水道,也有其他内河航道相连成网,沿江数座良港相连成线。既有内河运输,也有近海江海直达运输,2005年(区划调整后)水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为970万吨,货物周转量38800万吨/公里。长江及内河2005年客运量为1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0万人/公里。 二、规划目标

随着繁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资源流动和经济活动的联系更为密切,必然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时效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构建一个高效、便捷、通畅、有序的公、铁、水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现代化网络。 “十一五”期间,繁昌县水路及铁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贯彻有关铁路及水路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搞好铁路及水路的规划发展与公路发展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与综合运输、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发展规划的协调,服务于总体规划。引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坚持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最优化,注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发挥铁路及水路的最佳运输效益。

水路建设继续以突出沿江黄金水道龙头地位,突出以港口码头为重点加快水路建设。充分发挥长江航运功能,建设东西部沟通与交流的畅通渠道。在遵循沿江乡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提高技术等级和吞吐能力。

铁路交通发展遵循铁路部门有关规划,使铁路建设进一步促进我县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为加快全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三、建设重点 1、铁路

铜陵—九江铁路已在建设,通车后,将由支变干,我县铁路交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规划建设高安港的疏港铁路专线,于三山区峨桥镇区附近由沪铜铁路接入我县;同时结合铁路部门有关规定,完成繁昌境内的沪铜铁路接复线工程,对现状繁阳镇客货运站予以保留,繁阳站将按照不低于三级站标准建设。

沪铜铁路繁昌段技改项目“十一五”期间启动。技改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提高繁昌段铁路交通运营能力。

2、铁路与公路的衔接

繁昌段铁路线现为铁路支线,但随着铜九铁路线的建成通车,必将成为干线铁路。另外,

根据《关于加快安徽省铁路发展的会谈纪要》,2020年安庆—南京的城际客运铁路建成。随着铁路网的逐渐完善,客货站场的客货吞吐能力将逐年增长,需要公路交通积极配合,为其集散客货流。繁昌县铁路及站场设施将有很大的变化,要求本轮公路网规划建设与铁路变化相适应。 3、港口、码头

充分利用黄金水道,发挥长江航运功能,建设东西部沟通与交流的畅通渠道。海螺繁阳专用码头已在建设,5000吨级的码头泊位6个,吞吐能力为1960万吨,总投资35000万元,计划2008年完工。

规划在荻港新建一个5000吨的综合港,5000吨级散货、件杂货码头泊位各一个,吞吐能力180万吨,投资6924万元,计划2007—2009年实施。在高安规划一处5000吨级的综合港,荻港一处交通综合码头。重点建设荻港新港区。 4、航道

我县县域可以承担航运的内河主要为漳河,依据编制的芜湖市岸线利用规划,将漳河航道南陵城关—澛港镇65KM航道。改造为V级航道标准(其中我县境内段为19.1KM),主要是航道疏浚、桥梁改造、截弯取直、退堤、船闸等工程,并在繁昌境内规划一处港口,即平铺港。计划投资22000万元,2007—2009年实施。 规划对黄浒河荻港镇—黄浒段18公里进行航道疏浚,改造为5级航道标准,计划于2008年—2010年实施,总投资11000万元。

加强长江沿线港口的基础建设,提升现有港口的吞吐能力。 5、水路与公路的衔接

繁昌县将充分利用黄金水道发挥长江航运功能,建设东西部沟通与交流的畅通渠道。规划在荻港新建一个5000吨的水泥建材专用港,并在高安规划一处5000吨级的综合港。开发内河航道,发展江海、江河、水陆联运。这些都要求公路网延伸至港口、码头,并建设、优化疏港公路。 6、渡口

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水路客运速度相对较慢的弱点,我县水路客运将逐步消失。目前,我县存在的水路客运主要是长江和内河渡口两岸短途过渡客运。为确保渡口的渡运安全,我们已从2006—2007年对全县8道渡口实施渡口标准化建设,计划总投资160万元;并根据交通运输发展要求,计划实施渡改桥工程,将黄墓上渡、郑渡、郭仁渡、宫商殿渡4道渡口由渡口改为桥梁,计划2007—2010年实施,项目总投资3770万元。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通过未来五年交通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对我县经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其综合经济和社会效果是十分显著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大改善我县交通基础设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要求; 2、有效推进我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3、有效带动我县的经济结构调整; 4、有效开发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

5、对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

7、有效改善招商引资的硬件环境;

8、有利于形成与我县公路、水路、铁路相配套的交通运输网格局。

交通发展规划的实施,任务艰巨,完成规划目标的项目建设,既有良好基础和众多有利

条件,也有不利因素和困难,只有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建议是: 1、加强交通建设的领导工作,设置常设领导机构; 2、加强与周边地区交通部门联系,确保城际公路畅通;

3、加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特别是繁昌长江公路大桥及滁黄高速公路过境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

4、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5、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交通的发展,加强交通建设人才的培养工作;

6、采取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作用,吸引外资,实行综合开发,进行交通建设;

7、建议成立交通建设基金会,保障交通建设资金有一个较固定的来源渠道;

8、加强与上级铁路及水路管理部门的联系,统筹协调我县县域内铁路、水路发展的建设规划。充分利用沿江港口规划、内河航道规划、沿江铁路干线贯通、芜铜铁路扩能改造的契机,争取铁路、水路部门对繁昌项目区的支持,加快繁昌铁路、水路发展速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h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