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一中分校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二)

更新时间:2023-03-20 03: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题为免费,另附答案,收2个点。

新郑一中分校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二)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

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 隐藏的食谱 。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

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

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 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

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

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

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

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

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 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

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

用。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

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 哲学 十分了解,他说, 许多正式的

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

绍彼此为主 。 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

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

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 。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

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

式高桌晚宴,他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流,最好

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

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吃不言、睡不语 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食不厌精 、

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 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

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 。 此外,中国的

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

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 。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 有很多医学史

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教’ 。

1.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

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 “隐藏的食谱”。

试题为免费,另附答案,收2个点。

B.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

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C.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

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

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

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分)

A.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

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B.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

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C.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

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D.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

国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

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皿,

都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体现了严格等级观念。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社

会交往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

在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

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

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

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纳。.

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

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

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

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

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

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

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 吾无如之何矣! 是岁,熙载卒,煜叹曰: 吾终不得熙载为

相也。 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 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 遂

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

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 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 谷曰: 中国用吾为相,取

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

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

试题为免费,另附答案,收2个点。

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

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

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

欧阳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

A.善属文,工书画 工:擅长 B.世宗以景故,不纳 纳:接受 ..

C.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 克:完成 D.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 赦:赦免 ..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 )(3分)

① 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

睛两个瞳人。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

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

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

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客观上有

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数十人,

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

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但韩熙载反复无常,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译文:

(2)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

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

8.这首曲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

(5分)

答:

9.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6分)

答:

试题为免费,另附答案,收2个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

学》)

(2)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李白

《蜀道难》)

(3) 朝而往,暮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面的方

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

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

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

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

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

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

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

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

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

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

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

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

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

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

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

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 另类 。不过,大家

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是自选

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

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

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

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

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

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

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

试题为免费,另附答案,收2个点。

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

咚 ……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

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

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

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

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

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⑴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他”既在痛苦磨炼中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又能在曲子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而最后

一次“他”拉响的是内心控诉的乐章,技巧与情感的结合使他取得巨大成功。

B.“他”是一个内心压抑、痛苦而又具有叛逆个性的人。“他”对拉琴没有兴趣,是在父亲

的逼迫、强制和严格监督下练琴的,积久的压抑爆发,酿成“他”叛逆的个性。

C.第二人称“你”,只能指小说中的“他”,“必须选择”以肯定的语气加以强调,又引发对

“选择”的多种思考。标题醒人耳目,深化了主题。

D.教育者可以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头上,但不能以自己的模式去打造孩子。

E.这篇小说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展开,运用了倒

叙的方式;小说在故事高潮处骤然转折,瞬间“引爆”,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谈谈你对小说标题“你必须作出选择”的理解。(6分)

(3)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作者为什么这

样安排情节?(6分)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题,并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马 君 武

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 言语讨伐 。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

武一耳光,马君武 奋起还击 ,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 勉强愈

合 。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 政学系 骨干李肇甫却赞成

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 放狗屁! 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

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 南社 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 噎

得半天说不出话, 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 。苏诗人竟 茫然不知所措 ,幸亏众人

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 性烈 ,却有其 烈 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

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

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

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 何时入党 一栏,马君武却填上 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 ,党

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试题为免费,另附答案,收2个点。

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

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

源》的中国人。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

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 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

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 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

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 勇夫 ,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

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 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

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员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 锄头主义 。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

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

用的不足。 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

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

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

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

满,立即予以解聘。

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

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 北蔡

南马 之誉。

但这个一度 恃才傲物 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 勇武 的头颅。他曾求

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

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

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

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

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

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 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1940年,马君武逝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 马君武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发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

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性格特点。

B. 马君武是留德博士,才华过人,有很深厚的翻译功力。座船被军阀袭击,数千册书籍和

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于是出巨资购买了康有为的藏书。

C. 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顺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

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D. 马君武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意味着,马君武已经洗净先前勇武之气,显得温情脉脉了。

E. 这篇传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做

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文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试题为免费,另附答案,收2个点。

(2) 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

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

(3)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

(4)马君武经历了从“从政”到“从教”的转变,你同意他的转变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日本在处理国内危机的同时,应该推己及人,充分考虑事故可能对他国产生的影响,采

取一切必要、可行的措施,保护海洋环境,切莫以邻为壑,对其他国家造成损害。 ....

B.因为有“重要”工作,病可以不看,觉可以不睡,饭可以不吃,发烧可以忍耐;工作不能

耽误,健康可以耽误,看似微小的耽误,一朝积重难返就会酿出生命的祸端。 ....

C.前一段时间,多家消费品巨头欲掀起的涨价潮,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在发改委介入

调查后半途而废。 ....

D.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容易任发布者摆布,加上“三人成虎”定律......

的影响,一件事情被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大量转发的时候,一个伪事件很容易“被成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西方一些国家在私家车普及之后,人们反而更多的选择将自行车作为自己短途出行的首

选方式。在上海世博会中,丹麦城市最佳实践区就成了该国自行车交通体系的展示舞台。

B.正如网络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三网融合由于涉及几个行业的利益

格局,也预示着传媒业新一轮的洗牌与重构即将拉开序幕。

C.英国BBC刊文指出,美国政府在鼓动“封闭社会”的人民争取互联网自由并对这些国家政

府的新闻管制提出质疑的同时,却在本国设立法律封锁,以缓解维基揭密网发起的挑战。

D.“教育救助”应该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教育部门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评价、救助、

跟踪的科学体系和操作程序,让学生沐浴更多的阳光。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

①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

②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

③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④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

⑤在另一方面,

⑥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

A.④①②⑤⑥③ B.①⑥⑤④③② C.④①⑥③⑤② D.①④②⑤⑥③

16.下面一则启事,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我公司应征网页制作人员和平面设计人员各20名。凡我市21—35周岁,身体健康、大

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均可报名。贵公司地处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环境优美,

待遇优厚,最低月工资1700元。路途较远的职工公司负责安排食宿。愿者请带身份证,到本

公司的人事科报名,经考试后即可录用,试用期3个月。

17.仿照下面画曲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向。(6分)

试题为免费,另附答案,收2个点。

对于究竟什么是 幸福 ?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对每天需要翻过几座大山去上学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幸福是一条好走的路和

一双合脚的鞋,或是离家更近一点的一所希望小学;

① ; ②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制作一把精美的小提琴,木料的选择是关键。匠人们在选择木料时,非常在意树木

年轮的多少。在他们看来,每棵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树中都藏着一个精灵,而这个精灵正

是一把提琴的灵魂。

选准木料之后,木料要在阳光下风干两年,使其含水率低于10%。

风干的木料被切割成木板之后,放入一个黝黑的、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好像大师

的闭关修炼,根除杂念,凝聚精魄。这段静默岁月要持续四到五年。

这样的修炼,极易让人联想到世人眼中的 大器 。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gp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