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语文福建高考冲刺预测试卷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4-05-09 13: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年高中语文福建高考冲刺预测试卷【51】含答案

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六 七 八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紫砂杯具自古以来就为茶器之首,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保健功效,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玻璃、塑料杯具望尘莫及的。

B.他是个有名的电视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电视。

C.经过几个月的集训,国家足球队的技战术水平是否能有较大提高,精神面貌是否能有明显改变,广大球迷正拭目以待。

D.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铩羽而归,《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敕chì造监jiàn生新正zhèng桌帏wéi B.榫shǔn头宵柝tuò逡qūn巡鲑xié珍 C.愀qiǎo然蜉蝣yóu枕藉jiè庐冢zhǒng D.泥ní古诤zhèng言揩kāi油鸟瞰kàn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新正zhēng,B榫sǔn,D泥古n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语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多音字,一个平卷舌分辨。多音字的辨析,同学平时还是要注意词义与语音结合;平卷舌的分辨主要靠的是同学平时的分类积累。本题难度不大。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勾结/勾当扫除/扫帚咽气/狼吞虎咽兴奋/兴高采烈 B.奔跑/投奔空气/空闲累赘/罪行累累丧礼/丧心病狂 C.栏杆/竹竿侪辈/肚脐投缘/不容置喙俘虏/饿殍遍野 D.宣布/渲染凄怆/呛人旺盛/矫枉过正假装/久假不归 【答案】B 【解析】无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菲薄宣哗孝悌兴高彩烈 C.缜密赡养暮碣鬼使神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宣——喧,彩——采。 B.敝——蔽。C.暮——墓。所以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数千名来自祖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 。

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都是我们人类生长发育与健康所 的。

③湖南省醴陵市一花炮厂9月22日15时许发生爆炸事故, 记者发稿时,已造成13人死亡、33人受伤、1人失联,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 A.国事必须截至 C.国是必需截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词语的解释来判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评卷人 B.潦倒诅咒嫉恨遮天敝日 D.槁木石栈抽搐油然而生

B.国是必需截至 D.国事必须截止

得 分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梦里华村 顾兆龙

⑴如果人生还有下辈子,我想去当画家,为的是要画一幅《梦里华村》。不成,就去做个建筑师,克隆一个“华村”。

⑵“华村”,连名字都值得玩味和珍藏。有人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你看,这“华”,就是“国”,而“村”就是“家”,大又小,虚而实,只“花”了两个字,很节约。新中国成立后,那里一直是南京银行系统的职工宿舍。我就出生在这个“村”,在那儿生活了几十年。

⑶这个“村”,本该只住8户人家,因为该“村”主要由8幢三层小楼组成,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是地道的花园洋房,也算双拼别墅,每两幢楼连成一体,各自一个独立的单元。只是,那时这“村”里却住着40多户人家,有的人家就一间房。厨房在楼道口,卫生间是共用的,楼道的拐角处堆着煤砖等杂物,连车库也住着人。

⑷尽管如此,“华村”的风采却是掩藏不住的。梦里常回这个“村”,不只是因为情感记忆,更是因为怀念那里老建筑的美韵。

⑸这是一群哥特式的老建筑。小角度、长长的尖屋顶,瓦要掉下来似的,绛红色的立体状的木质线条,沿着屋顶,勾勒出小楼轮廓的曲线之美,老远就看见了。灰色的外墙,被做成凹凸状,具有立体感。院子依地形而成,约呈S状自然延伸开去,楼一般高的冬青树,依院墙顺序排列着,四季举着绿伞。楼内上天花下地板,墙角内含金属里衬,窗子是钢结构的,把手和龙头等金属五金部件,是全铜的……错落有致的院子,考究的老建筑,有情有调,有韵律有美感,有历史有文化。

⑹然而,更有遗憾!1958年大炼钢铁时,“华村”那富丽堂皇的铁铸雕花大门,以及每家每户的暖气片,都被送到炼钢炉里去了。更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个院子被拆了! ⑺“华村”和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感的老建筑一样,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多真材实料,少偷工减料。据说,后来有工人抱怨,这房子太结实,拆着费劲。与“华村”一起消失的,还有紧挨着她的那条用小方石块铺成道路的广艺街……

⑻折腾5年多后,居民们回迁到了原址。28层楼,两部电梯,住着228户人家,没有一个汽车位,没有院子,更没有绿地。20年不到,这里从里到外,都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有人称它是竖起来的“贫民窟”。

⑼让人想不通的是,现在,不少大城市都在新建“老房子”。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如果“华村”还活着,她几乎不用修饰。历史与文化,尽可在这里穿越时空,交融流淌。一边行走,一边触摸,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和富有诗意的事情!

⑽相信如果“华村”还活着,今天该不会再有人敢去拆她。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一定会有很多的人站出来大声地说“不”。

⑾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做”可能是一种破坏,“不做”却是一种建设。别人长高了,矮就成了特色;别的地方都“新”了,“旧”和“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就会凸显出来。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战略和辩证的思维,是有现实意义的。

⑿小时候,觉得“华村”好大;老了,觉得“华村”真美。所以老做梦,下辈子还想住在“华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4分)( )

A.本文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或复制“梦里华村”,永远留住“梦里华村”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对华村深深的怀念之情。

B.文章第⑸段从“华村”老建筑的风格、外在结构、布局、环境、居住者等方面描写了“华村”老建筑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C.文章第⑺段说:“后来有工人抱怨,这房子太结实,拆着费劲。”这表明“华村”老建筑不是因为破败无用而被拆除,明褒实贬,亦含遗憾。

D.本文写“华村”老建筑被拆除的同时,插叙“还有紧挨着她的那条用小方石块铺成道路的广艺街……”这一句,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广度。

E.本文以“华村”的变迁为线索,叙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对“新与旧”和“做与不做”作辩证的思考,颇有思辨色彩,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7.第⑸~⑻自然段记叙了“华村”的变迁,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8.文章结尾说:“小时候,觉得华村好大;老了,觉得华村真美。”作者为什么觉得“华村真美”?(4分)

9.全文都是写现实中的华村,而文章的题目是“梦里华村”,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8分) 【答案】 6.BC

7.主要运用对比手法。(1分)将曾经有错落有致的院子、考究的老建筑的华村,与后来改建成的没有院子、绿地,被人称为竖起来的“贫民窟”的楼房进行对比。(1分)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文章“‘做’可能是一种破坏,‘不做’却是一种建设”的主旨。(2分) 8.①作者在华村出生,又在华村生活几十年,华村留存了他的成长记忆。②华村是地道的花园洋房,属于哥特式的老建筑,有情调,有韵律有美感,有历史有文化。③结构多真材实料,坚固结实。④华村早已消失,只留存于记忆或梦中,因此也赋予了作者想象的美感。(每点1分) 9.

①“梦里华村”是指曾经的华村,表达了作者对华村老建筑的深深怀念和留恋。②现实中的华村与梦里华村形成强烈反差,是说华村在现实中已经不存在了,表达了作者对华村老建筑被拆除的无比遗憾之情。③人们拆除了老建筑,又在新建“老房子”,作者对此表示无限感慨。④提出呼吁:对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的老建筑要用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战略和辩证的思维来保护。 【解析】 6.

试题分析:B.第⑸段并未描写居住者的情况。C.“明褒实贬”错,应是“明贬实褒”。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本题已经明确答题区间是第⑸~⑻自然段,可看出前后对比明显,将曾经的华村与后来改建成的楼房进行对比。解答“有什么作用”这一类题,须从文章整体入手,分析对上下文的情节或文章主题起什么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考生分析作者为什么觉得“华村真美”,需要综合全文内容,筛选相关内容要点,如第⑵段中“华村,连名字都值得玩味和珍藏”“在那儿生活了几十年”,第⑸段对华村建筑的描述与怀念,第⑺段中“多真材实料”等,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要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标题有哪些丰富的内涵,标题和文章的主旨有何联系,尤其要注意文中与标题相关的抒情议论性语句,在此基础上回答问题,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鉴赏探究 F。 评卷人 得 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姜彧,字文卿,莱州莱阳人也。父椿,避乱往依济南张荣,因家焉。彧幼颖悟好学,荣守济南,辟为掾,升左右司知事,寻迁郎中,进参议官。

中统二年,彧与荣孙宏入朝,因言益都李璮反状已露,宜先其未发制之,未报。明年春,璮果反。时诸郡不为兵备,璮即袭据济南。彧弃家从荣,招集散亡。迎诸王哈必赤进兵讨之。秋七月,捕得生口,言城中粮尽势蹙,彧乃昏夜请见王曰:“闻王陛辞时,面受诏曰:‘发兵诛璮耳,毋及无辜。'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谕诸将分守城门,勿令纵兵,不然城中无噍类矣。”王曰:“汝言城破,解阴阳耶?”彧曰:“以人事知之,若待城破言于王,晚矣。”王悟。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彧以功授大都督府参议,改知滨州。

时行营军士多占民田为牧地,纵牛马坏民禾稼桑枣,彧言于中书,遣官分画疆畔,捕其强猾不法者置之法。乃课民种桑,岁余,新桑遍野,人名为太守桑。及迁东平府判官,民遮请留,马为之不行。

至元五年,召拜治书侍御史,出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赐金虎符,改信州路总管。后累迁陕西汉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拜行台御史中丞。后以老病归济南,寻擢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三十年二月,以疾卒,年七十六。子迪吉。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四》)

10.下列关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B.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C.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D.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中”本来是古代民间对医生的尊称,这里是官职名,即帝王的侍从官。 B.“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概念之一,此处指星相、占卜、相宅等方术。 C.“虎符”是古代用金属制的虎形调兵凭证,其背面刻有铭文,分为左右两半。 D.“信州路”与辛弃疾词中“烽火扬州路”中的“路”均为宋元时行政区划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姜彧幼年即聪明好学,因避乱随父亲移居济南,济南太守张荣对他非常欣赏,征召他担任自己官署的属员。

B.姜彧政治观察力很敏锐,曾与张荣的孙子张宏一道向朝廷进言益都李璮有谋反的迹象,后来李璮果然谋反。

C.哈必赤进兵讨伐李璮时,姜彧及时提醒他记住皇帝不要伤及无辜百姓的告诫,使济南百姓避免了一场灾难。

D.担任滨州知府时,因为督促农民种植桑树,一年多以后新成活的桑树漫山遍野,姜彧被当地人称为“太守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谕诸将分守城门,勿令纵兵,不然城中无噍类矣。 (2)及迁东平府判官,民遮请留,马为之不行。 【答案】 10.D 11.A 12.D

13.(1)如今城池很快就将被攻破,大王应该早点告诉诸位将领分别把守好城门,不要让士兵放任,如果不这样,城中(恐怕)就没有活人了。(“旦夕”“且”“谕”“噍类”,各1分,语句通顺1分)(2)等到(姜彧)升任东平府判官,老百姓挡住道路请求他继续留任,马因此无法前行。(“及”“迁”“遮”“不行”,各1分,语句通顺1分) 【解析】

10.试题分析:“ 出降”作前句的谓语,“城中”作后句的主语。

11.试题分析:“郎中”本是官职名,战国始有,唐末五代后民间也尊称医生为郎中。 12.试题分析:当地人是把新种植的桑树称为“太守桑”。

13.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旦夕”“且”“谕”“噍类”“及”“迁”“遮”“不行”的翻译。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旦夕”“且”“谕”“噍

类”“及”“迁”“遮”“不行”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姜彧,字文卿,是莱州莱阳人。父亲姜椿,因躲避战乱前往依靠济南张荣,于是在那里安了家。姜或小时候就聪颖好学,张荣任济南守官,任命他为掾吏,升任左右司知事,不久升迁为郎中,晋职参议官。

中统二年,姜彧与张荣的孙子张宏进入朝廷,就上书说益都的李璮谋反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应当在他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先制止他,奏书上呈后没有得到答复。第二年春天,李璮果然造反。当时各郡没有做军事准备,李璮就袭击占领了济南。姜彧抛弃了家小跟随张荣,招集流散逃亡的士兵。迎接诸王哈必赤进兵讨伐李璮。秋季七月,捕获到俘虏,俘虏说城中的粮食已经用尽,形势紧张,于是姜彧在傍晚请求见王,说:“我听说大王在朝廷辞别皇帝时,当面受到诏命说:‘出兵是为了诛杀李璮,不要牵连无辜之人。’如今城池很快就将被攻破,大王应该早点告诉诸位将领分别把守好城门,不要让士兵放任,如果不这样,城中(恐怕)就没有活人了。”大王说:“你说城就要攻破,难道你会阴阳占卜吗?”姜彧说:“我是从人事上来推测这件事的,假若我等城破了再向你说这些话,那就晚了。”王明白了。第二天叛军打开城门出来投降,王向诸军下令,有敢擅自进入城中的以军法论处,李璮被擒获了,而城中仍然像原来一样秩序井然。姜彧因功授任大都督府参议,改知任滨州。

时行营军士中很多人夺占民田,改为牧地,放纵牛马弄坏百姓庄稼和桑田枣林,姜彧将这种情况上报给中书省,然后派遣官员划分界限,逮捕了那些强悍狡猾不守法的人,将他们依法处置了。于是就鼓励百姓种桑,一年多的时间,那里就新桑遍野,人们称之为太守桑。等到(姜彧)升任东平府判官,老百姓挡住道路请求他继续留任,马因此无法前行。

至元五年,朝廷将他召回京师任命为治书侍御史,又出任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赐予金虎符,改任信州路总管。后几经升迁为陕西汉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又被任命为行台御史中丞。

后来他因为年老多病回到济南,不久提升为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至元三十年二月,因病疾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他的儿子叫姜迪吉。 评卷人 得 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西陵峡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①碧从帆底尽,楚台②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注】①郢:古代楚国的地名,郢树指江岸上的树木。②楚台:古代楚国地名。在今湖北姊归县东。

14.“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15.末句中的“壮游”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后两联加以分析。(6分) 【答案】

14.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1分),将静态的“郢树”“楚台”写为动态,而将动态的行船写为静态,(2分)表现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新颖别致。(2分)(从情景交融、夸张和比拟等角度分析亦可。)

15.“壮游”体现在诗人摹壮景、抒壮情。(2分)通过描绘峡断风怒,江水咆哮,山高岭峻,云遮雾障的西陵峡险绝风光(2分);表达了对奇绝壮观大自然的惊奇、赞叹的豪壮之情。(2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这两句属于写景,所写对象是“郢树”“帆”“楚台”“橹”,其中“帆”和“橹”代指船;树和台本为静物,但此处全部动化,反之本为动态的船却不动了,这是动静结合。意答出动静结合的手法,然后分析那些是动,哪些是静,在分析表达效果:表现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新颖别致。从修辞角度来看,“来”使用了比拟的修辞,也可以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本题主要从动静的角度来分析。 1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末句中的‘壮游’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后两联加以分析”。此题的考点是概括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抒情方式。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进行分析,通过意象分析特征。应到诗歌中找到能体现“壮”的内容,一为景,“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二为情,“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应抓住题干中“壮游”二字,到文中找到具体体现,一般体现在景和情两个方面。 评卷人 得 分 五、语言表达

16.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提取出四个关键词,概括莫迪亚诺的小说的特点,不超过18个字。 “新寓言派”小说家们追求的哲理,与前辈大师的哲理不同,他们笔下的哲理似乎没有什么系统可言,不谋求建立某种主义或思想体系。这一特点在莫迪亚诺的作品中体现得似乎最清楚。寻找、探求本是他早期小说最常见的主题因素。不同作品的主人公或是找避难所,或是找往昔,或是找亲人。当莫迪亚诺面对人类命定的、悲剧性的生存状况时,他没有“有所作为”的反抗,只有悲天悯人的伤感情怀。莫迪亚诺的小说,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

【答案】追求哲理 寻找探求 悲天悯人 象征手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速读题干得出有效信息“四个关键词”“莫迪亚诺的小说的特点”“不超过18个字”;然后再读语段,概括句意:第一二句“追求的哲理”。第三四句“寻找、探求”;第五句“只有悲天悯人的伤感情怀”;第六句“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最后分条概括,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评卷人 得 分 六、名著导读

简答题

17.《红楼梦》中有“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的诗句。这“尺幅鲛鮹”是什么?其下落如何?

18.《茶馆》第二幕中,王利发遇到了哪些社会恶势力的敲诈?他的处理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

17.是宝玉赠黛玉的两条旧手帕。黛玉临终抱恨将此焚毁。

18.巡警、大兵、特务。圆滑世故、逆来顺受(1分,“委曲求全”“胆小怕事”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7.《红楼梦》中有“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的诗句,这句诗是宝玉让晴雯送给黛玉的两条旧手帕,借以表达情意的信物。是“鱼传尺素”,相互爱慕之意。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写道......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诗句。最后,黛玉临终之时,以为宝玉负心,挣扎着把这两条手帕烧毁了。

考点: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巡警:紧!紧得厉害!仗打得不紧,怎能够有这么多难民呢!上面交派下来,你出八十斤大饼,十二点交齐!城里的兵带着干粮,才能出去打仗啊!”“王利发: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递钞票给巡警)”“王利发: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大兵:屌!(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

布)”“吴祥子: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王利发受到了巡警、大兵、特务的勒索。他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他的圆滑世故、逆来顺受。

考点: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评卷人 得 分 七、默写

19.名句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4.(1)《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朝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

(3)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出师表》) 【答案】

(1)朝菌不制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晦朔”、“庾”、“粟粒”、“帛缕”“倾颓”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评卷人 得 分 八、作文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一位闻名遐迩的伟大的钢琴家,一生弹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钢琴曲。可是,他的钢琴装备却非常一般,穿着也很朴素。有人问他:“钢琴家得有钢琴家的样子,像不像,三分样,可怎么看你不像钢琴家呢?”他笑着说:“钢琴家别太像钢琴家,真正的行家哪有功夫注重外在的装备及打扮,关键在于过硬的真功夫……”

【答案】 于心莲开

苏轼有诗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私以为所言极是。

我想,拥有世界级演出才华的钢琴家,无论外在多么朴素平庸,无论钢琴靓丽与否,他定会是舞台上那颗最亮眼的星,无人能与之争辉。原因何在? 只因他心头有莲盛开。

音乐是他的青莲,只要音乐常在,琴声不息,光鲜的外表,华丽的钢琴如此种种都显得不足为道了。

所以我说,为了内在,为了心头的那株青莲,外在的蜗角虚名皆可抛去,于心莲开,此生足矣。

怀素心中的青莲就是酒与草书。“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怀素嗜酒如痴,爱书如命,与之相比,寒酸的住处,破败的衣衫,早已被怀素抛之脑后。一介苦行僧连纸都买不起,可那又何妨?寺院的空地上万株蕉树拔地而起,片片蕉叶见证了怀素对草书的热爱。 静下心来,看怀素不拘一格的草书,外在的名利与虚荣皆如昨日之风,转瞬即是烟云。又何必那么执著,那么在意?

怀素的外在就在那一壶酒,一片云,一卷潇洒的草书中淡淡隐去,世人只记得他的狂草而无人提及他算不上华美的外在。为何?只因怀素的心里,美酒与草书早已占满了整个天地。 如怀素一般抛却外在,忠于内心,是现在我们最缺少的东西。我们身处的时代充满了诱惑,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在灯红酒绿间迷失。外表光鲜艳丽,而内心早已千疮百孔,一如古人所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矣。一如曾经饱经诟病的钢琴王子李斯特。

李斯特演奏钢琴时特别喜欢炫技,他钟情于让观众眼花缭乱而对演奏并没有帮助的技法,喜欢让所有观众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一开始观众也曾为之沸腾,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厌倦了李斯特外在光鲜却缺少音乐内涵的作品,而李斯特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也许,恰如其分的外表能给我们的内在加分,但如李斯特这般只注重外在而舍弃内里的做法不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而今天的社会恰恰是一个只在意表象的社会:食品包装光彩照人,而内在的食品安全却屡屡出现危机;政府要政绩,而百姓的民生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医院表面上风平浪静,而潜藏的医患关系常常令人甚忧。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于我所想,是时候抛却外在,重新审视内心了。让心头的青莲怒放,我相信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用“关键把握法”审题立意,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真正的行家哪有功夫注重外在的装备及打扮,关键在于过硬的真功夫”,也就是说做事要靠实力,而不是表面功夫,据此可知,这则材料探讨的是表面与实质的问题。因此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立意:表面与实质,做事要靠实力,重要与次要,朴素与伟大。

以下立意当属离题:舍与得;创造与制造;珍惜时间;泛谈专注;低调做事;学会放下;平凡中的智慧;写作文别太像作文;轻装出发;谈积累;说责任;装扮即是伪装;只谈不该重外表,不谈应该重内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ga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