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之生命不息著述不止

更新时间:2024-03-24 14: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命不息著述不止

在著名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的故乡江西省余江县,有一位精神焕发的老人,他退休后一直从事邹韬奋研究,出版了大量著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获得“江西省首届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等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江西省首届“最美老干部”。他就是余江县政协原副主席邹华义。

邹华义少年时父母双亡,在党和政府培养下,他刻苦学习,勤工俭学,于1958年考进了江西大学(后改名南昌大学)新闻系,1962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上饶日报社工作。1979年9月,为了弘扬邹韬奋精神,他请调返回余江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开展韬奋研究。

他贴了工资,变卖了部分家产,沿着邹韬奋的足迹走访了8个省市,撰写出版了长篇传记文学《以笔代剑的英雄邹韬奋》,该书于1991年9月列入全国第四届优秀图书书目。紧接着,他出版了长篇传记文学《邹韬奋故事》《少年邹韬奋》,散文集《韬奋故乡行》初集、续集、第三集,长篇报告文学《一个弘扬韬奋精神典型单位风采录〈夯实共和国基石〉》,丛书《韬奋故乡三部曲》,并选编出版《韬奋散文》,主编出版反映鹰潭市首届邹韬奋学术思想研讨会成果的论文《真诚集》。

2000年12月,邹华义退休。在邹韬奋亲属的帮助下,在全国众多名家支持下,他于2003年元月,自费3万元发起创建全国第一家邹韬奋研究所。同年9月8日,他自费创办报纸《献爱心园地》。同年11月5日,他又自费开办邹韬奋纪念馆,该馆2013年冬被命名为江西第二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宣传基地。邹韬奋研究所开展了系列活动,其中效果最佳的是举办鹰潭首届邹韬奋学术思想研究会,全国多位名家参与。该所现有成员32人,其中副教授职称16人,成为市、县重要的宣传窗口。

《献爱心园地》发起为余江农村中、小学捐书倡议,由县扩大到市,现已设立全国韬奋书屋15家,捐赠优秀读物价值85万元,特别是2014年5月15日,中国韬奋基金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为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捐赠了价值12万元的优秀读物。

邹韬奋纪念馆,十几年来年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十多万人次,邹华义除因病卧床之外,均亲自接待,热情讲解韬奋生平事迹。

邹华义以邹韬奋“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自费研究邹韬奋。2009年,县委、县政府将邹韬奋研究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使鄒华义研究邹韬奋的事业进入了新的天地。201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邹韬奋研究所和韬奋展览馆从邹华义家搬迁至新建的同乐园建筑群。邹华义对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充满感激,自费23万元对邹韬奋研究所和韬奋展览馆进行装修设计。

邹华义经常勉励自己“小车不倒只管推”。2011年8月,他为了邹韬奋研究所、韬奋展览馆装修搬迁忙了几个月。在新馆揭牌的当天下午,年近八旬的邹华义因劳累过度,被送进人民医院。在卧床治疗期间,他依然放不下心爱的研究工作,他强忍疼痛,将已出版的《以笔代剑的英雄邹韬奋》《跨越死亡地带》等著作进行修改润色,补充增写,结集成《韬奋故乡三部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g7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