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更新时间:2023-09-05 17: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劳动价值论最初是由古典经济学派创立的,但是由于他们的方法论上的错误,导致了古典经济学的两个难题:即价值规律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矛盾;价值规律同有机构成不同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马克思通过对这两个矛盾的研究与揭示,从而最终地完成了劳动价值论的深刻变革过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深刻认识解读劳动价值论对于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现实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逻辑紧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1、价值实体

价值实体,也就是劳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二因素理论指的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作为使用价值,马克思认为,室内股票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物。但是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所以商品固有两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中,马克思强调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马克思说:“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

2、价值量

价值量的尺度,就是劳动时间。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指出:“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化找里面。”既然商品具有价值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那么它的价值量就只能有体现或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于是便产生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等计量单位。

3、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等几个发展阶段。马克思详尽的研究了价值形式怎样从简单形式到扩大形式,又到一般形式,最后发展到货币形式的逻辑过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价值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研究的方法是运用抽象方法、科学的叙述方法的起点上经过科学的抽象以后的起点,而不是没有经过抽象的“实在”和“具体”。在这里,他指出,揭示价值本质必须运用抽象方法。劳动价值论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和理论体系的起点,当然是科学抽象的产物。

二、关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解和认知的一些观点

(一)西方社会的批判与误会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以后,不断地有很多非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误解并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西方经济学界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主要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

1、以李嘉图和米克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是“多余的”、“次要的”,主张抛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直接分析实际工资和生产的社会技术条件,一样可以得出马克思的结论;

2、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个“不必要的弯路”,转化程序是“一块橡皮的问题”,主张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分析和效用分析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萨谬尔森还提出:劳动价值分析仅仅使用于物物交换的简单经济,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价值的分析已经不适用了,因为,这时土地和资本都将参与收入分配,价值和价格不成比例。因此,必须抛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了;

3、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教授扬·斯蒂德曼坚持在联合生产条件下,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会造成负劳动价值和负剩余价值的价值不一致的情形,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联合生产中的价值决定问题,所以,必须抛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4、森岛通夫和凯特弗里斯用不等式方法证明了在联合生产条件下可以有正值的的劳动价值和生育价值,但他们认为必须抛弃马克思的价值决定的方程论证方法,因此,也必须抛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5、以英国经济学家乔弗·霍奇森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并不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各种生产要素都是价值的来源,不能把价值仅仅归结于劳动,特别是在自动化部门,劳动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只起到极其次要的作用,不能根据劳动来确定商品价值;

6、美国经济学家默里·沃尔弗森认为必须用供给和需求统一的分析来代替马克思的只强调供给方面的价值决定的分析。

(二)我国的主流观点

当前,我国理论界在学习、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探索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3种主流观点: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论证的是商品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规律,我国当前仍处在商品社会阶段,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完全适用于今天,它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劳动划分、劳动阶层划分、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马克思早已做出了明确回答或已经预见了其发展趋势;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源于对150年前的资本主义的分析,而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又要根据新的实际,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一种观点认为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扩大劳动范畴,充分肯定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第三产业劳动的地位和贡献;区分不同社会制度下私营企业主的劳动的不同性质,以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劳动积极性;确认各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在发展以上理论的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等等;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革命的”、“批判的”理论,不等于也不能替代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我们有必要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设的”劳动价值论。

(三)个人的初步认识

劳动理论强调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任何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其劳动而不是其他什么。劳动价值论实质上是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抓住了人的创造性活动—劳动的这一本质,并由此揭示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时

也意味着要不断开发和利用人的创造性潜能,来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说过:“分析经济形势,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 因为,只有用抽象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研究,对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客观关系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方法,从而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近代和现代有很多学者之所以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循马克思的理论道路,而是用教条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劳动价值论。其实,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劳动价值论,也就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用发展的目光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上批判的、革命的,它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发展它。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之间的关系,得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结论,从而奠定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被实践证明具有普遍适用性,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现实指导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改革开放中从理论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给予了充分肯定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方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中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

2、在改革开放中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政策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日益紧密结合,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动力。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前进的,从逻辑角度看,在今天以及未来它都将不断地发展,继续发挥其理论指导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作用,不断探索实践问题,必将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前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g3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