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 概括能力训练

更新时间:2023-10-03 16: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训练

考查“概括提炼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提炼记叙的要素。2.概括文章的情节。3.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4.提炼刻画人物的方法。5.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7.提炼说明顺序、说明方法。8.提炼或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9.提炼论证的过程及论证的方法。10.概括文、段的中心或内容的大意。11.提炼段、句的写作模式并进行仿写。12.通过划分文、段的结构,提炼文、段的思路。13.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14.将材料进行归类。15.提炼概括文、段的表达特点。

采用标题诠释法,因为许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段的中心,应结合文段的内容对标题的含义进行阐释。

采用找中心句法,因为中心句有统领的作用。

采用摘要法,文、段的意思总是多层次的,如果有主次之分,那就提取主要的省去次要的;如果是层层递进的,那就提取它最后归结的意思。

采用联合法,如果文章中段落、层次的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它们联合起来,再简要概述。

采用词句整合法,文、段的主要意思,通常是通过重要的语句或关键的词语表达出来的,我们把这些相关的词语或语句重新整合,就可概括出主要意思。

采用概述法,某部分的意思有时候很难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那就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

痛苦聚积力量 矫友田

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她不幸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症蔓延,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及子宫。

一而再、再而三的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哭泣过、悲伤过,但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梦想。她一直都在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最后,她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顽强的斗志和无比的勇气,排除万难,终于为自己创下了多项世界记录,其中包括获得1988年冬奥会的冠军,还在美国历届滑雪锦标赛中共赢得了29枚金牌。后来,她还成为攀登险峰的高手。她就是美国运动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

一个人一旦沉沦于痛苦之中,就永远不会有所作为。只有那些懂得消解痛苦,并在痛苦

1

中不断积聚力量者,才会使生命变得愈加丰满和充实。有一位诗人说过:“其实,不论在岁月之内还是在岁月之外,痛苦都是比幸福更为博深更为奥妙更为耐读的书籍!”这是一句多么耐人寻味的话啊。痛苦并不可怕,在痛苦中聚积的力量,犹如剧烈涌动的火山,一旦喷发,必定带给人们一种灵魂的震颤!

试将本文分成两层,并简要说明理由。

本文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事例。

假如时间还给了我 陈天一

①假如时间还给了我,我要读书,读万卷书。这么多年来,教科书读了不少,可真正能引起我深思、开拓我视野的,又有几本?我像一个贫血的病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随波逐流。所以,我要读书!读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读但丁的《神曲》,体味东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读《苏菲的世界》,读《纸牌的秘密》,品哲人理性的思考;读《欧也妮?葛朗台》,读《儒林外史》,揣摩个性十足的人物形象;读《卡耐基成功之道》,读《我的前半生》,重温变幻莫测的人物命运。我要走近精深的文化,走向充实,远离贫乏。

②假如时间还给了我,我要读人,读形形色色的人。尘封于应试教育的“围城”已久,猛回头,竟发现自己正远离社会,远离人群!所以,我要读人。人是复杂多变的,我要先读身边人,读他们的表情,读他们的性格 ,读他们的心情。我要主动向他们微笑,说一声“你好”,不管陌生还是熟悉的。我要与他们分离快乐,分担痛苦,在交往中学会理解,学会生存。我还要读历史中的人,读马克思,读毛泽东,读孔子,读孟子,读达?芬奇,读贝多芬。一个人便是一本书,读人的过程,也就是走向人性与心灵深处的过程,也就是走向成熟的过程。

③假如时间还给了我,我还要读世界,读五光十色的世界。我不再满足于狭小的课堂,我要走得更远。我要读漓江的清澈,读长城的巍峨,读黄山的奇险, ____________。我还要背起行囊,去读撒哈拉的浩瀚,读热带雨林的神秘,读耶路撒冷的圣洁,读华尔街的繁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世界的时候,也就在体味着自然界的和谐,思考着这个蓝色星球旋转不停的奥秘。

2

(本文有删改)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着笔的三个角度。

2.要理解第②段文字中“分说”部分的层次与内容,应抓住的两个关键语句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找出第③段的中心句。

4.请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露珠赞 作者:蓝精灵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出、呈现、出现)在我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风雷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把文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联系上下文解释: (1)炫耀——

3

(2)夜以继日——

3、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 近义词:黎明( )平凡( )培育( ) 反义词:黑暗( )平凡( )短暂( )

4、用“||”将文章分段,再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分,然后才概括出各段段意。

5、本文所写的 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而“园丁”和“老师”却是由( )事物产生的 。

6、用“——”标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

7、阅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这段的中心句,在句子下面用“ ”线画出来。这段话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仿写一句。

(1)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 )

(2)露珠多像夜空璀璨的繁星。( )

(3)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 9、“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中,“它”是指 ,把 比作 。

10、举二、三个例说明你认为什么人或什么职业的人具有“露珠精神”?

4

小鸟报恩记 张晓风

台风过后的清晨,我驱车经过中山北路。走到接近福林桥的位置,看见路旁樟树下有一只鸟。是白头翁,落在水洼里,不知是死是活,快车道停车不成,我只好绕到忠诚路去,把车停好,再回来探看它。

它仍然瑟缩在地上,大概昨夜从树上跌下来的吧?我因车上刚好有件外套,便拿来权充毛毯,把它包了,记得听说鸟类胆子小,容易受惊,我现在虽来救它,在它看来未必不像绑票,像掠抢俘虏。又尝听说让鸟类处于黑暗中,它会安静些。果真,包了衣服以后,它乖乖的,像只驯良的家猫。

白头翁其实很常见,它们的族群似乎比较凶悍,常常把别的鸟赶跑,从来没听说白头翁可以饲养,也不知它吃什么。回到家里,我因怕它乱飞不安全,也只好弄只笼子来,作为“加护病房”。并且准备了鸡肉小米和清水,看它选择哪一样?当然,也许它只吃活飞虫——那我便无能为力了。

也许是在病中,它既不吃荤,也不吃素,只肯喝点水,我觉得十分过意不去,仿佛招待不周,怠慢了客人,自己惭愧万分。

唉!这只小鸟不知命运如何,我本来自以为稍稍懂得一点鸟知识的。我甚至知道白头翁另有一族亲戚叫黑头翁,住在东海岸一带。但没有用,我还是没有办法“劝君更进一粒粟”。小鸟事件大概是我生平所做的许多笨事里的一件新纪录,如果它因为照顾不周而溘逝,我岂不悔死?

“它会不会死呀?”就这样念着叨着,我一天不知要偷窥它几十次,只见它失魂落魄的站在笼子里,不发一声,不啄一粟,我又只敢偷窥它,唯恐打扰了它的领域感。

它独自占据一间卧房,那是儿子出国读书以后的房间。房子对鸟而言又是什么呢?我不禁思忖,那方方的,白白的,没有绿枝也没有虫吟的空间。

台风之后是雨,雨后是晴天,它已在我家住了二天了。第三天清早我带它回中山北路老家。想一想,不确定它能不能恢复正常生涯,小鸟如果摔落在中山北路上是可怕的。我于是又绕到忠诚路,那里有一座公园。我打开笼门,轻轻取出它来,也没看清楚它怎么振翅的,总之,我还没回过神来,它已倏然一纵飞到百公尺外去了。其实近处也有树,但它不放心,它一径飞到远丛中去了。飞得速度之快,使我绝对不敢相信它就是窝在我家笼子里那只病兮兮的鸟。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fw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