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绿能节能专篇110419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8 09: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项目

节 能 专 篇

(修订版)

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甲10120070030

二O一一年四月

报告编号:20110322-1-25

委托单位: 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审 定 人: 沈 柏 高级工程师

审 核 人: 杨行嘉 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彭 威 高级工程师

编制人员: 李建军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王秋彦 高级工程师 王利伟 工程师

曾 光 工程师

(项目组联系人:王利伟 15910631972)

目 录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 1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1 二、项目基本情况 ................................................................................................... 2 三、项目能源供应条件 ........................................................................................... 5 第二章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 5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 6 二、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 ................................................................................... 6 三、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 8 第三章 项目设计方案 .......................................................................................... 9 一、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 9 二、建筑专业设计方案 ......................................................................................... 11 三、结构专业设计方案 ......................................................................................... 16 四、给排水专业设计方案 ..................................................................................... 16 五、暖通动力专业设计方案 ................................................................................. 17 六、电气专业方案设计 ......................................................................................... 18 第四章 项目能耗计算及分析 ............................................................................ 20 一、能耗计算有关参数的选取及设计方案 ......................................................... 20 二、各专业的能耗计算汇总 ................................................................................. 40 三、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年消耗量 ..................................................................... 42 第五章 合理用能的主要措施 ............................................................................ 44 一、节能措施综述 ................................................................................................. 44 二、相关专业的节能措施 ..................................................................................... 44 第六章 项目用能指标及节能效果分析 ............................................................ 59 一、项目用能指标 ................................................................................................. 59 二、项目节能效果分析 ......................................................................................... 59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申报单位名称

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法人代表 余东风

3、项目申报单位简介

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北京市中关村永丰高科技产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氢能源系列产业化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能发电机)产业化生产企业。国家授予的唯一"国家质子交换膜产业化基地"、"国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基地",同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设立在我公司。我司所承担的高科技攻关项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专项攻关项目。

该成果以先进的技术使我国新能源跨入世界先进国家前列,已进入稳定的产业化生产。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家空白。完善了国家教科书中由电解水制氢,再由氢还原于电的整个过程,为此,国家教育部为推动和加速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进程,培养新能源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将该项成果列入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化学教材。作为新能源高科技科普知识,在全国所有中学的高中进行普教。并将配套全国高中化学教材的"氢燃料电池演示器"及"氢燃料电池实验器"两种教学仪器作为法规批准进入全国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将两项教学仪器列入教育部教学仪器采购大纲,2009年教育部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下发颁布执行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明确规定,上述两种教学仪器为全国所有中学配套教材的必购、必配教学仪器,将此两种教学仪器的专项采购经费纳入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划入教育事业经费中进行专项采购。

4、项目申报单位住所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丰贤中路9号 5、项目申报单位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丰贤中路9号 6、项目申报单位邮政编码 100094

7、联系人联系电话 赵梦利 13436525149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 3、项目类型 乙类公建项目 4、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奉贤中路19号,具体四至为东至永丰西四街,西至永丰西五街,南至永丰北四街,北至永丰北五街。项目位置详见图1-1、图1-2。

建设项目位置

图1- 1 项目位置示意图

项目建设地点

图1- 2 项目航拍图

5、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自有用地)》“2010规(海)

条字0011号”,项目用地性质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拟建内容为厂房及附属设施。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为33433.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0808平方米,其中:原有建筑面积为5658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为45150平方米。包括:地上建筑面积为3760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7545平方米。由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职工宿舍共三栋建筑物组成。

该项目的主要规划、设计指标情况详见第三章项目设计方案表3-1~3-7 6、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即从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项目建设

实施进度安排为:

(1)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2011年4月至2011年8月底完成的前期工作包括:

《项目申请报告》、《节能专篇》的编制及审批工作,环评、交评报告的编制及报批工作,土地预审手续的办理工作,取得立项核准;完成工程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同时完成工程招标。

(2)建设期

从2011年9月可正式开工,2013年4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其中包括主体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设备安装、室外工程扫尾验收工作等。 7、投资规模

经初步估算,该项目建设总投资约为15421万元人民币,其中土地费用715万元,工程费用约为1252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约为1038万元,建设期利息770万元,预备费376万元。

年度实施经费安排具体详见下表1-2。

表1- 1 建设项目年度实施经费安排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合计 18759 2011年 4626 2012年 7711 2013年 3084 8、资金筹措方案 该项目实施所需的全部建设资金均由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解决。

目前,建设资金已到位,筹资方案的落实给该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资金基础,具备了该项目进一步推进的经济实力。

三、项目能源供应条件

1、项目使用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

本项目为科研生产基地,主要功能为研发办公等。本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选择能源类型时,坚持以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为基础,遵循所选能源需环保、便捷、经济且能保证满足项目功能的原则。首先满足生产需要,满足科研试验需要,符合项目使用功能需要,其次是节材节地节水和环保符合标准规定。

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1)上水工程:

由丰贤中路上水DN400干线DN200支线至宗地,供水压力不低于0.22Mpa。

(2)雨水工程:

雨水直线排入丰贤中路雨水D800干线; (3)污水工程

污水直线排入丰贤中路污水D400干线; (4)中水工程:

由丰贤中路D160干线接入,供水压力不低于0.22Mpa。 (5)天然气

由丰贤中路市政DN400中压管线(压力0.4Mpa)引入DN200毫米燃气管线,接至用地内的调压站,采取分级供应。一路中压B燃气向锅炉房供气,另一路低压燃气向厨房灶具供气。 (6)热力

本项目周边不具备市政供热条件,由厂区内原有燃气锅炉房供热。 (7)电力:

2路10kV电源由永丰10kV开闭所引来。10kV开闭所距本项目1公里左右,上级10kV开闭所能满足本项目用电负荷的需要。

第二章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令 28号) 6、《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号) 7、《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3.10)

8、《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2000]1256号) 9、《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

10、《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

11、《北京市实施〈节能法〉办法》(北京人大1999年9月16日通过) 12、《北京市节能监察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74号)

13、《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若干意见》 14、《北京市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15、《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80号) 16、《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

17、《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65号令)

18、《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 19、《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20、《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 [2008]第530号)

二、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

1、《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9年)

3、《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 DBJ01-100-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687-2009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6、《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9、《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 50336-2002

10、《建筑给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1、《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CB50400-2006 12、《用水器具节水技术条件》DB11/343-2006 13、《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1999

14、《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2002 1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6、《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1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19、《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20、《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2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2、《绿色建筑评估标准》DBJ/T01-101-2005 2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29、《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 3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3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3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3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34、《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14549-93

35、《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计规范》DG/TJ08-1104-2005 36、《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2009 37、《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 38、《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67-89

39、《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 4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三、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1.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2.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1-2005 3.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2005

4.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8613-2006 5.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04 6.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 08175- 1987 7. 《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1996

8.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9.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2003 10.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4-2003 11.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2006 12.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2006 13.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2003 14. 《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2004

15. 《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574-2004 1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 17.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用电分类计量技术要求》DB11/T-624-2009 1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19. 《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14549-93 20. 《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计规范》DG/TJ08-1104-200

第三章 项目设计方案

一、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1、总平面设计

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为33433.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515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760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7545平方米。项目共由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及职工宿舍楼共3栋单体建筑物组成。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布置在本区的东北角成L形,东距建筑红线10.00m,北距建筑红线17.00m.总建筑面积为21955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为18289平方米,地下建筑为3666平方米; 综合实验办公楼位于用地南侧,建筑物东西向矩形布置,南距建筑红线6.00m,东距用地红线8.00m.总建筑面积为18270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为15218平方米,地下面积为3052平方米;职工宿舍楼位于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南侧,成L形布置,北距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南立面15.60m. 东距膜电极研发科研楼西立面15.60米。总建筑面积为4925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为4098平方米,地下面积为827平方米。

在总平面布置中保证了各单体建筑均有良好的朝向与景观视野。 2、景观绿化设计

在总平面布置中保证了各单位建筑均有良好的朝向与景观视野,注重景观带和厂区内部的生态景观,以绿化为中心,动静分离,疏密有序,内外有别,而又相互渗透,地块建筑之间形成大面积交通绿化广场,以花池、绿树、地面雕塑形成多层次的丰富景观,与各栋建筑内外交融,在每建筑物周围的空地上尽量布置绿地,通过这种集中与分散的结合,形成一个绿树成荫、安静、安逸的环境,为整个园区提供一个优美的空间环境。 3、道路交通设计

整个区域的南侧为永丰北四街,东侧为永丰西四街,西侧为永丰西五街。本项目规划设计在区域的北侧、西侧及东侧各开设了一个出入口,与区域外的道路相接。西侧入口为本区域的主要出入口,设有一条6m宽的主干道,由南向北贯通整个区域,通向东入口。各栋建筑物周边均设一条4m宽的消防车道与南北主干道相交,形成了环路路网,连接各楼的各出入口,满足了消防、疏散的功能。

园区内绿化带旁设有人行步道,是人行的主要路线,使步行系统结合绿

化系统贯通整个园区。

在职工宿舍北侧有一地下汽车库的入口。职工宿舍东侧有一地下车库的出口,与消防车道相通。地下车库出入口路线畅通、便捷,满足了地下室停车出入方便、通畅。

项目规划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下表3-1

表3- 1 项目规划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1 2 3 3.1 3.2 4 4.2.1 项目名称 总建设用地面积 总建筑规模 地上建筑规模 其中: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综合实验办公楼 职工宿舍楼 地下建筑规模 其中:机动车停车库 4.2.3 设备用房 4.2.4 其他用房 5 6 7 8 9 10 11 12 12.1 12.2 13 自行车停车数 建筑层数 建筑控制高度 建筑基底面积 绿地面积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机动车停车数 其中:地上停车数 地下停车数 指标值 33433.45 45150 37605 18289 15218 4098 7545 4703 2195 647 地上5层,地下1层 ≤24 7545 11702 1.1 23 35 261 30 231 201 单位 ㎡ ㎡ ㎡ ㎡ ㎡ ㎡ ㎡ ㎡ ㎡ 层 米 ㎡ ㎡ % % 辆 辆 辆 辆 备注 总体规划总平面图见下图1-3

图1- 3 项目规划总平面图

二、建筑专业设计方案 1、建筑平面设计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515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760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7545平方米。由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及职工宿舍楼共三栋建筑物组成。各单体建筑设计方案情况如下: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总建筑面积21341㎡,地上五层,建筑面积为18289平方米,主要使用功能为研发实验及办公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4703平方米,主要使用功能为机动车库及设备用房。建筑总高度为24米。属于乙类公共建筑,地下两层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设有四部楼梯,其中两部兼有消防疏散功能。四部客梯(其中有两部客梯兼有消防功能)。 各层均符合防火规范人流疏散要求。主入口位于建筑物北立面。

综合实验办公楼

总建筑面积为18270平方米,地上五层,建筑面积为15218平方米,主要使用功能为研发办公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3052平方米。主要使用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建筑高度24.0米,属于乙类公共建筑,地下两层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建筑物设有3部楼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疏散功能,4部客梯。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各层均符合防火规范人流疏散要求。主入口位于建筑物西立面。

职工宿舍楼

总建筑面积为4925平方米,地上五层,建筑面积为4098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827平方米。建筑高度18.0m,属于乙类公共建筑,地下两层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一层有餐厅、设备用房等;地上1~3层主要为集体宿舍,各层均有配电间,首层并有监控室。4~5层为套房。建筑物设两部楼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疏散功能。

各单体建筑设计指标情况相见下表3-2~3-7.

表3- 2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1 2 2.1 2.2 2.2.1 2.2.3 3 4 5 6 7 8 9 10 10.1 10.2 11 项目名称 总建设用地面积 总建筑规模 其中:地上规模 地下规模 其中:机动车停车库 设备用房 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 建筑基底面积 绿地面积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机动车停车数 其中:地上停车数 地下停车数 自行车停车数 指标值 16260.19 21955 18289 3666 2566 1100 地上5层, 地下1层 24 3666 5691.07 1.1 23 35 143 15 198 110 单位 ㎡ ㎡ ㎡ ㎡ ㎡ ㎡ 层 米 ㎡ ㎡ % % 辆 辆 辆 辆 备注

表3- 3 设计指标明细表 楼层 主要功能 设备用房 -1 机动车停车库 小计 地下合计 入口门厅、大堂 接待室 研发试验室 多媒体中心(展览中心) 消防控制室、网络控制室 1层 会议室 值班室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楼、电梯及走廊 小计 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活动室 2层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楼、电梯及走廊 小计 产品研发中心 会议室 3-5层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楼、电梯及走廊 小计 机房层 电梯机房 小计 地上合计 总计 建筑面积(㎡) 1100 2566 3666 3666 320 200 996 600 360 350 120 120 280 320 3666 2519 300 120 280 300 3519 2468*3=7404 350*3=1050 120*3=360 280*3=840 300*3=900 3518*3=10554 550 550 18289 21955 人员数量(人) - - 0 0 - 50 50 - 2 - 2 - - - 104 150 50 - - 200 120 50 - - - 170 - - 474 474 层高(m) 5.1 5.1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备注 表3- 4 综合实验办公楼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1 2 2.1 2.2

项目名称 总建设用地面积 总建筑规模 其中:地上规模 地下规模 指标值 13529.86 18270 15218 3052 单位 ㎡ ㎡ ㎡ ㎡ 备注 2.2.1 2.2.2 3 4 5 6 7 8 9 10 10.1 10.2 11 其中:机动车停车库 设备用房 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 建筑基底面积 绿地面积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机动车停车数 其中:地上停车数 地下停车数 自行车停车数 2136 916 地上5层, 地下1层 24 3052 4735.45 1.1 23 35 119 15 104 91 ㎡ ㎡ 层 米 ㎡ ㎡ % % 辆 辆 辆 辆 表3- 5 设计指标明细表 楼层 主要功能 设备用房 -1 自行车停车库 小计 地下合计 入口、门厅 会议室 研发实验室 1层 办公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楼、电梯及走廊 小计 研发办公区 会议室 2层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楼、电梯及走廊 小计 领导办公区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3层 设备用房 楼、电梯及走廊 小计 4-5层

建筑面积(㎡) 916 2136 3052 3052 100 120 1561 661 150 180 280 3052 2222 120 150 180 280 2952 2342 150 180 280 2952 2341*2=4682 人员数量(人) - - - - - 30 50 20 - - - 100 100 - - - - 100 50 - - - 50 120*2=240 层高(m) 5.1 5.1 4.5 4.5 4.5 4.5 4.5 4.5 4.5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备注 研发办公区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楼、电梯及走廊 小计 机房层 机房层 小计 地上合计 总计 150*2=300 180*2=360 280*2=560 2951*2=5902 360 360 15218 18270 - - - 120*2=240 120*2=240 120*2=240 240 490 4.2 4.2 4.2 4.2 表3- 6 职工宿舍楼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1 2 2.1 2.2 2.2.1 2.2.1 3 4 5 6 7 8 9 项目名称 总建设用地面积 总建筑规模 其中:地上规模 地下规模 其中:餐厅、厨房 设备用房 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 建筑基底面积 绿地面积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指标值 3643.41 4925 4098 827 647 180 地上5层, 地下1层 18 826 1275.19 1.1 23 35 单位 ㎡ ㎡ ㎡ ㎡ ㎡ ㎡ 层 米 ㎡ ㎡ % % 备注 表3- 7 设计指标明细表 楼层 主要功能 餐厅 -1 厨房 设备用房 小计 地下合计 管理值班室 消防控制室、网络监控室 集体宿舍 1层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楼梯间、走廊 小计 2-3层

建筑面积(㎡) 500 147 180 827 827 50 80 296 120 100 180 826 418*2=836 人员数量(人) - 5 - 5 5 3 2 30 - - - 35 50*2=100 层高 (m) 5.1 5.1 5.1 3.3 3.3 3.3 3.3 3.3 3.3 3.3 备注 500座 集体宿舍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120*2=240 设备用房 楼梯间、走廊 小计 套房 4-5层 设备用房 楼梯间、走廊 小计 地上合计 总计 100*2=200 180*2=360 818*2=1636 538*2=1076 100*2=200 180*2=360 818*2=1636 4098 4925 - - - 50*2=100 30 - - 30 165 170 3.3 3.3 3.3 3.3 3.3 3.3 2、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的立面设计风格简洁、现代,尽量减少悬挑构件。外墙为框架柱、梁、剪力墙、垂板,外包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贴35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和外挂石材。采用50厚挤塑聚苯板对屋顶结构实施保温。外装修材料为玻璃、石材、铝板幕墙。

三、结构专业设计方案

该项目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充分满足项目的功能和使用安全需要。采用的主要材料:本工程拟采用砼标号C35~C50,地下室墙体采用C35砼,所有柱子、剪力墙均采用C40-C50砼,梁采用C40砼,板采用C35砼;钢筋Ⅰ级、Ⅱ级、Ⅲ级,钢材采用Q235、Q345。基础拟选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等级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本工程人防等级为六级。防化级别为丁级。

四、给排水专业设计方案

本工程设有给水系统、中水系统、开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

在地下一层设置给水站房,为本项目提供生活给水。给水: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 给水分为低、高两个供水分区,其中地下一层至三层为低区,四层至至顶层为高区。为充分利用市政压力,本项目低区给水采用市政直供,高区由变频供水设备供给。中水:水源为市政中水管网,分为低、高两个供水

分区,其中地下一层至三层为低区,四层至顶层为高区。为充分利用市政压力,本项目低区给水采用市政直供,高区由变频供水设备供给。开水系统:办公部分设开水间,由电开水器供应生活饮用开水。生活热水:职工宿舍设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源由燃气锅炉供给,生活热水供水分区,分区方式与给水系统相同。污水排水系统:室内排水实行污、废水合流制,生活污水排出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对于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及综合实验办公楼的实验室及研发中心等功能区设置废液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实验及研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满足相关排放标准,然后排出至市政污水管道。设置雨水排水管网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由一层排至室外绿地,作为雨水利用的一种方式。超过收集和渗入能力的多余雨水排入雨水排水管网,最终排至市政雨水排水管网。

五、暖通动力专业设计方案

本项目不具备市政热力供应条件,具备天然气和电力供应条件,本项目主要采用天然气满足冬季供暖、餐饮后厨炊事所需,夏季设置集中空调系统满足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楼餐厅供冷需求,职工宿舍楼其它区域采用电分体空调以满足夏季供冷需求。

本次设计包括空调系统、采暖系统、通风系统、天然气供应系统等。 冷热源: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楼餐厅的夏季冷源采用冷水机组提供,职工宿舍楼除餐厅外其它区域冷源由分体空调提供,所有建筑的冬季热源由燃气锅炉提供,锅炉供回水温度为95℃/70℃。

冬季空调系统: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与综合实验办公楼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由新风机组提供。职工宿舍楼餐厅设置全空气系统。由燃气锅炉生产的95℃/70℃高温热水经高效换热器交换成60/50℃的空调热水。燃气锅炉及换热站设在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地下1层的设备机房内。

冬季采暖系统: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与综合实验办公楼的设备用房、卫生间等区域以及职工宿舍楼除餐厅外其它区域设置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由燃气锅炉生产的95℃

/70℃高温热水经高效换热器交换成85/60℃的采暖热水,散热设备使用钢制柱式散热器。采暖系统为下供下回双管异程系统。

夏季空调系统: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与综合实验办公楼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由新风机组提供。职工宿舍楼餐厅设置全空气系统。空调冷水由冷水机组提供,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空调水系统采用双管一次水系统,冷冻水泵和热水泵独立设置,冷冻机房和热交换机房设在地下1层设备机房内。

职工宿舍楼除餐厅外其它区域拟采用分体空调满足夏季供冷需求,空调设备性能满足相关节能标准要求。

通风系统:

停车场设置排风兼排烟系统进行通风换气,卫生间设置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设备用房设置送、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及综合实验办公楼的实验室及研发中心等功能区设计独立的废气通风处理系统,并按照各功能区选择合适的风机设备。

天然气供应系统:

外网天然气从市政天然气主管网中压管线接入,经调压后送至锅炉、餐饮后厨等用气点。

六、电气专业方案设计

本工程设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

本工程信息机房、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消防风机等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生活水泵、客梯等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本项目新建一个10kV电缆分界室,新建1个10kV总配电室、2个10/0.4kV变配电所,由上级电站引来双路10kV高压电缆为本工程供电。

10kV供电系统的主结线均为单母线分段,两段母线之间设联络断路器。正常时联络开关断开,两路10kV电源同时工作,当任一路10kV电源故障跳闸后,联络开关手动合闸投入运行,由另一路10kV电源负担全部负荷。

低压配电系统,每个变电所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两台变压器的母

线之间设低压联络开关,联络开关与主开关之间设闭锁装置,正常时每台变压器分别运行,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其主开关分闸,联络开关手动或自动合闸,由另一台变压器为全部重要负荷供电。

功率因数的补偿采用集中补偿和分散就地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变电所低压集中补偿,低压侧不小于0.95。

高压计量:每路10kV电源进线的计量表设在10kV计量柜内,一般由供电局的供电方案决定。

低压计量:为有效进行能量计量和管理,在变电所进、出线和有特殊要求的部位设置计量表,动力负荷、照明负荷分别供电,分别计量,对30kW及以上用电设备单独计量。

第四章 项目能耗计算及分析

一、能耗计算有关参数的选取及设计方案

(一)、总图建筑结构专业

本项目地处气候分区的寒冷地区。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各单体建筑面积均小于20000平方米,为乙类公共建筑。宿舍楼为居住建筑。

本项目宿舍楼建筑设计方案及做法均满足设计方案及做法等均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1-602-2006之要求,并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 2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要求及传热系数限值)和5.3节(外墙和外门)中强制性条文所规定的数值指标以及其它强制性条文,本项目住宅建筑节能率为65%。可直接判定为节能建筑设计。

本项目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及综合实验办公楼建筑设计方案及做法均满足设计方案及做法等均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2009之要求,并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3.1节(建筑设计)和3.2节(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中强制性条文所规定的数值指标以及其它强制性条文,可直接判定为节能建筑设计。

该项目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充分满足项目的功能和使用安全需要。基础拟选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屋面积楼面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无眠。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等级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二)、给排水专业

本工程设有给水系统、中水系统、开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

1、

给水系统

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给水分区: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为低区,地上四层到顶层为高区。低区充分利用市政压力直供,高区采用变频调速机组加压供至各用水点。

表4- 1 生活用水量统计表

楼号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综合实验办公楼 分区 低区 高区 低区 高区 用水部位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职工食堂 职工宿舍楼 低区 值班 宿舍(II类) 宿舍(II高区 类) 冷却水补水 合计 低区 高区 冷却塔补水 水量的1.5%计算。

小计 未预见水量 使用数量 324 240 220 240 500 5 130 30 给水百分率 0.4 0.4 0.4 0.4 0.95 0.4 0.7 0.7 用水量标准 30 L/人/班 30 L/人/班 30 L/人/班 30 L/人/班 用水天数 250 250 250 250 365 365 365 365 120 3用水量(m) 平均日 3.89 2.88 2.64 2.88 9.50 0.06 11.83 2.73 54.00 全年 972.00 720.00 660.00 720.00 3467.50 21.90 4317.95 996.45 6480.00 320 L/人/次 30 L/人/班 130 L/人/天 130 L/人/天 按平均日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5%计算 按本表小计之和的10%计 90.41 18355.80 9.04 1835.58 99.45 20191.38 30.71 10383.29 9.34 59.40 2680.10 7128.00 备注:冷却水平均日循环流量为120×3×10=3600 m/d,冷却水补水按按平均日冷却水循环表4- 2本项目给水供水设备明细表

序 号 1 2 名 称 自来水给水系统 变频供水装置(高区) 冷却塔补水泵 规 格 、型 号 、参 数 3H=40m Q=3 m/h 变频泵:N=1.1kW 3H=25m Q=6m/h N=1.1 kW 数量 2 2 备注 1用1备 1用1备 2、中水系统

水源为市政中水管网,中水供水分区: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为低区,地上四层到顶层为高区。低区充分利用市政压力直供,高区采用变频调速机组加压供至各用水点。依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本项目各类建筑功能区用水定额以及用水比例见下表:

表4-3 中水用水量统计表

楼号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综合实验办公楼 分区 主要功能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职工食堂 职工宿舍楼 低区 值班 使用人数或基数 324 240 220 240 500 5 给水百分率 0.6 0.6 0.6 0.6 0.05 0.6 0.3 0.3 1 1 1 按本表小计之和的10%计 用水量标准 L/人/班 L/人/班 L/人/班 L/人/班 L/人/次 L/人/班 L/人/天 L/人/天 m3/㎡.a L/m2/次 L/m2/次 用水天数 250 250 250 250 365 365 365 365 250 30次/a 30次/a 用水量(m) 平均日 5.83 4.32 3.96 4.32 0.50 0.09 5.07 1.17 全年 1458.00 1080.00 990.00 1080.00 182.50 32.85 1850.55 427.05 3低区 高区 低区 高区 30 30 30 30 20 30 130 130 0.28 0.25 2 宿舍130 (II类) 宿舍高区 30 (II类) 绿化用低区 11701.71 水 低区 低区 合计 低区 高区 浇洒道14211.00 路用水 停车场 小计 未预见水量 4702.60 13.11 3276.48 3.55 9.41 106.58 282.16 51.33 10766.17 5.13 1076.62 56.46 11842.78 41.76 8879.79 10.79 2845.76 备注:绿化面积约为11702平方米,道路面积约14211平方米 表4- 4本项目中水供水设备明细表

序 号 1 名 称 中水给水系统 变频供水装置(高区) 规 格 、型 号 、参 数 数量 H=40m Q=3 m/h 变频泵:N=1.1kW 3备注 1用1备 2

3、开水系统

本项目办公区设置电开水器。

表4- 5开水器选型明细表

功能区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综合实验办公楼 全自动电开水器 容积V=50L, N=3 kW 容积V=50L, N=3 kW 数量 10 10 20 合计 备注:平均每层约2个。

4、生活热水系统

宿舍楼设置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定时供应,热水热源初步考虑由燃气锅炉提供,热水系统分区同给水,给水由所在区域给水系统补入。生活热水采用为机械循环,干管同程布置。

表4- 6生活热水量统计表

分区 宿舍楼 分区 低区 高区 使用人功能 数或基数 宿舍(II类) 130 宿舍(II类) 30 总计 用水量标准 40 40 L/人·日 L/人·日 用水天数 365 365 用水量(m3) 平均日 5.2 1.2 6.4 全年 1898 438 2336 生活热水年耗热量为: 2336×4.19×(60-10)= 489392 MJ

考虑到锅炉的效率为92%,管网损失为8%,年耗天然气量为:

489392÷1000÷0.92÷0.92/355.8=1.63 万立方米 表4- 7 生活热水供水系统

编 号 1 2 3 名 称 供热锅炉 生活热水循环泵 (高区) 生活热水循环泵( 低区) 合计 规 格 、型 号 、参 数 0.1MW,η=92% G=2m3/h,H=15m G=1m3/h,H=15m 轴功率 单(kW) 位 0.5 0.5 0.5 台 台 台 数量 1 2 2 总功率 (kW) 0.5 0.2 0.1 0.8 备注 1用1备 1用1备 5、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实行污、废水合流制,生活污水排出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

入市政污水管道。对于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及综合实验办公楼的实验室及研发中心等功能区设置废液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实验及研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满足相关排放标准,然后排出至市政污水管道。设置雨水排水管网系统。地下一层的排水由潜水泵提升后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本项目设置地下室压力排水潜污泵,具体选型如下表,预计地下室压力排水潜污泵平均每天工作约2小时。

表4- 8排水潜污泵选型明细表

名 称 地下室压力排水潜污泵 规 格 、型 号 、参 数 Q=10m/h H=15m N=1.1 kW 3数量 12台 备注 6用6备 6、雨水系统:

项目区内设置雨水排水管网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由一层排至室外绿地,作为雨水利用的一种方式。超过收集和渗入能力的多余雨水排入雨水排水管网,最终排至市政雨水排水管网。

采用以上措施,使本工程建成后不增加所处区域内的雨水径流量和排水总量。总之,在该工程设计中处处本着“节约用水、造福后代”的原则,同时也要求在施工中充分贯彻这一原则,使本工程成为“环保型、节能型”工程。

表4- 9 给排水设备年耗能量统计

设备总功率 (kW) 1.1 1.1 1.1 0.8 60 6.6 需要 系数 0.5 0.5 0.5 0.5 0.3 0.2 负荷 系数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使用 天数 365 120 365 365 250 365 每日 年总消耗量 小时数 万千瓦时 24 12 24 8 12 2 0.36 0.06 0.36 0.09 4.05 0.07 4.99 序号 1 2 3 设备名称 给水设备 冷却水补水 中水设备 热水系统设4 备 5 开水器 地下室压力6 排水潜污泵 小计 生活热水耗7 天然气量 1.63万立方米

(三)暖通动力专业

1、编制范围

包括各建筑物采暖、通风、排烟、空调、供热、自控等内容。 2、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海拔:31.2 m;

夏季大气压力: 99.9Kpa; 冬季大气压力: 102.0Kpa;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 28.6℃;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6.4℃;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9℃;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2℃;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45%;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5℃; 冬季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1.6℃ 冬季最多风向:NNW;

平均风速: 1.9m/s(夏) ,2.8m/s(冬); 最大冻土深度:85cm。

3、设计方案综述

本项目不具备市政热力供应条件,具备天然气和电力供应条件,本项目主要采用天然气满足冬季供暖、餐饮后厨炊事所需,夏季设置集中空调系统满足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楼餐厅供冷需求,职工宿舍楼其它区域采用电分体空调以满足夏季供冷需求。

冬季膜电极研发科研楼与综合实验办公楼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由新风机组提供。职工宿舍楼餐厅设置全空气系统。空调热水温度为60℃/50℃。冬季膜电极研发科研楼与综合实验办公楼的设备用房、卫生间等区域以及职工宿舍楼除餐厅外其它区域设置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由燃气锅炉生产的95℃/70℃高温热水经高效换热器交换成85/60℃的采暖热水,散热设备使用钢制柱式散热器。采暖系统为下供下回双管异程系统。

夏季膜电极研发科研楼与综合实验办公楼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由新风机组提供。职工宿舍楼餐厅设置全空气系统。空调冷水由冷水机组提供,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空调水系统采用双管一次水系统,冷冻水泵和热水泵独立设置,冷冻机房和热交换机房设在地下1层设备机房内。职工宿舍楼除餐厅外其它区域拟采用分体空调满足夏季供冷需求,空调设备性能满足相关节能标准要求。外网天然气从市政天然气主管网中压管线接入,经调压后送至锅炉、餐饮后厨等用气点。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京标DB11/687-2009)与国标(GB50189-2005)要求,结合本项内容,通风、空调、冷冻站和换热站设置集散式DDC自控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通风空调设备的监测、报警、记录、启停、联锁、变速、调节等。

本次设计包括采暖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天然气供应系统、自控系统等。

4、室内设计参数

表4- 10 室内设计参数表

区域 宿舍 办公 实验室 地下车库 设备用房 冬季 温度(℃) 18 20 18 夏季 温度(℃) 26 26 26 新风标准 (m3/人.h) 30 30 送5排6 送4排5 5、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本项目所有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符合北京市现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2009之规定。

6、空调冷负荷估算

依据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对个建筑物进行空调冷负荷估算。

表4- 11 冷负荷估算表

分区 功能区 门厅 研发楼 办公室 会议室 建筑面积(m2) 320 1280 1700 冷指标(W/m2) 80 90 120 冷负荷(kW) 25.60 115.20 204.00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空调COP 功率(kW)

研发中心 门厅 办公楼 办公室 会议室 实验室 餐厅 宿舍楼 值班室 宿舍 中央空调冷负荷总计 分体空调功率总计 10919 100 9907 240 1561 500 130 2208 120 80 90 120 120 120 90 90 1310.28 8.00 891.63 28.80 187.32 60.00 11.70 198.72 2830.83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分体空调 分体空调 3.2 3.2 3.66 62.10 65.76 根据上表冷热负荷计算结果,夏季中央空调冷负荷为2830.83 kW。 依据冷负荷估算表,在地下一层负荷中心设置冷源站房,为建筑提供冷源。冷源由3台螺杆式冷水机组提供。

表4- 12站房设备明细及轴功率统计表

编号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参 数 制冷量 950kW,COP=4.90,冷冻水Q=163m3/h, 冷却水Q=197m3/h G=170m3/h ,H=30m Q=200m3∕h G=120m3/h,H=20m G=2m3/h G=2m3/h ,H=100m 台功率 (kW) 单位 数量 总功率 (kW) 1 螺杆式冷水机组 冷冻水泵 横流式冷却塔 冷却水泵 全自动软水器 定压补水泵 合计 193.8 台 3 581.4 2 3 4 5 6 7 30.0 11.0 22.0 0.1 1.1 台 台 台 套 台 3 3 3 3 3 90.0 33.0 66.0 0.3 3.3 774.0 7、采暖热负荷及功率估算

依据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对个建筑物进行热负荷估算。

表4- 13 热负荷估算表

分区 功能区 门厅 办公室 研发楼 会议室 研发中心 设备用房 卫生间 门厅 办公室 办公楼 会议室 实验室 设备用房 卫生间 餐厅 厨房 厨房 宿舍楼 值班室 宿舍 设备用房 卫生间 其中 总计 中央空调 采暖 建筑面积(m2) 320 1280 1700 10919 3050 600 100 9907 240 1561 2176 750 热指标(W/m2) 45 50 50 50 20 30 45 50 50 50 20 30 热负荷(kW) 14.40 64.00 85.00 545.95 61.00 18.00 4.50 495.35 12.00 78.05 43.52 22.50 30.00 99.41 4.41 6.50 110.40 13.60 10.80 1719.39 1329.25 390.14 2采暖天数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日采暖时间 12 12 12 12 24 24 12 12 12 12 24 24 12 6 24 24 24 24 24 冬季室室内平外计算均温度 温度 18 -12 20 18 18 10 16 18 20 18 18 10 16 18 14 16 18 18 10 16 -12 -12 -12 -9 -9 -12 -12 -12 -12 -9 -9 -12 -5 -9 -9 -9 -9 -9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3温度修正系数 0.65 0.68 0.65 0.65 0.61 0.70 0.65 0.68 0.65 0.65 0.61 0.70 0.65 0.82 0.70 0.73 0.73 0.61 0.70 全年耗热量GJ/a 50.80 233.28 299.88 1926.11 402.21 136.86 15.88 1805.55 42.34 275.36 286.96 171.07 105.84 220.39 33.53 50.96 865.54 89.67 82.11 7094.34 4755.04 2339.30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采暖 采暖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 采暖 采暖 中央空调 通风 采暖 采暖 采暖 采暖 采暖 60 500 风量约18743m3/h 147 130 2208 680 360 30 50 50 20 30 注:厨房按25次/小时换气量进行通风,其面积为147m,层高为5.1m, 则其通风量为147×5.1×25=18734 m/h。

夜间设置保温采暖,耗热量计算如下:

分区 功能区 门厅 研发楼 办公室 会议室 研发中心 门厅 办公楼 办公室 会议室 实验室 宿舍楼 餐厅 总计 建筑面积(m2) 320 1280 1700 10919 100 9907 240 1561 500 热指标(W/m2)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热负荷(kW) 6.40 25.60 34.00 218.38 2.00 198.14 4.80 31.22 10.00 530.54 采暖天数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日采暖时间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室内平均温度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温度修正系数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全年耗热量GJ/a 18.22 72.89 96.81 621.79 5.69 564.16 13.67 88.89 28.47 1510.59

其中,年耗热量计算公式:

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有关设计规范,空调全年耗热量计算式为:

ti?ta Q?0.0036TaNQa

ti?toaaa采暖全年耗热量计算式为:

ti?taQ?0.0864NQhti?toh

ah 式中:

aQa——空调耗热量(GJ); ——采暖耗热量(GJ);

QhaTa——空调期内空调装置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

N——采暖(空调)期天数;

QaQh——空调设计热负荷(kW); ——采暖设计热负荷(kW);

t i——室内计算温度(℃);

t a——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toatoh——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 ——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在北京市,采暖天数=125天,室内温度ti见表4- 10,室外空调计算温度为to.a =-12℃,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为to.h =-9℃,室外采暖平均计算温度为ta =-1.6℃。

2)暖通设备设置以及年耗电量估算

根据上表热负荷计算结果,中央空调热负荷为1329.25 kW, 采暖热负荷为390.14 kW,冬季热负荷总计为1719.39 kW。

依据热负荷估算表,设置燃气锅炉房及换热站为建筑提供热源。燃气锅炉供回水温度为95℃/70℃,经换热器后经换热器制备出60/50℃的空调热水

和85/60℃的采暖热水,散热设备使用钢制柱式散热器。采暖系统为下供下回双管异程系统。

表4- 14 站房设备明细及轴功率统计表

编 号 1 2 3 4 5 6 7 8 名 称 供热锅炉 锅炉一次循环泵 板式换热器 空调热水循环泵 板式换热器 采暖热水循环泵 全自动软水器 定压补水泵 总计 规 格 、型 号 、 参 数 1.4 MW,η=92% G=50m/h H=18m 1.5 MW G=120m/h H=28m 0.5 MW G=15m/h H=28m G=2m3/h G=2m3/h ,H=100m 333台功率(kW) 3.5 5.5 18.5 2.2 0.1 1.1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2 2 1 2 1 2 2 2 总功率(kW) 7.0 11.0 18.5 2.2 0.1 1.1 38.7 备注 1用1备 1用1备 7.通风空调设备选型

1)通风设备选型以及年耗电量估算 通风次数选取如下: 地下车库:排6补5次/h 设备用房:排5补4次/h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11/687-2009)中第4.3.4条规定:要求建筑内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时,应符合节能的有关要求,对普通机械通风系统要求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不应大于0.32 W/(m3/h),以此,风机的功耗计算见下表。

表4- 15 通风设备选择及其功率估算表

名称 楼层 主要功能 设备用房 -1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机动车停车库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2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2566 3 建筑面积m2 层高m 通风 标准 排5补4次/h 排6补5次/h 8次/h 排5补4次/h 8次/h 通风量(m3/h) 20655 84678 4320 11340 4032 单位风量耗轴功率功率(kW) 3(W/(m/h)) 0.32 0.32 0.32 0.32 0.32 6.61 27.10 1.38 3.63 1.29 450 5.1 120 4.5 280 4.5 120 4.2 1

设备用房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1 电梯机房 设备用房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4-5层 机房层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机房层 厨房 -1 设备用房 职工宿舍楼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2-3层 4-5层 地下一层 地下一层 地下一层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设备用房 设备用房 锅炉房 冷冻站 换热站 小计 180 5.1 120 3.3 100 3.3 240 3.3 200 3.3 200 3.3 300 5.1 300 5.1 200 5.1 280 4.2 360 4.2 840 4.2 排5补4次/h 8次/h 10584 12096 31752 34650 35159 5400 7290 5040 6804 5040 6804 10080 13608 22680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3.39 3.87 10.16 11.09 11.25 1.73 2.33 1.61 2.18 1.61 2.18 3.23 4.35 7.26 11.00 2.64 1.01 0.95 2.03 1.90 1.90 4.41 4.41 2.94 139.43 3~5 排5补4次/h 平均15550 4.2 次/h 排5补4766 5.1 次/h 150 4.5 180 4.5 150 4.2 180 4.2 150 4.2 180 4.2 300 4.2 360 4.2 8次/h 排5补4次/h 8次/h 排5补4次/h 8次/h 排5补4次/h 8次/h 1 综合实验办公楼 2 3 排5补4次/h 平均15360 4.2 次/h 147 5.1 平均25次/h 排5补4次/h 8次/h 排5补4次/h 8次/h 排5补4次/h 排5补4次/h 排5补4次/h 排5补4次/h 排5补4次/h 选用总功率18743 为11kW的机械通风系统 8262 3168 2970 6336 5940 5940 13770 13770 9180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1 2)空调末端设备选择及其功率估算 对于全空气系统选用设备为ZK型组合式空调器,每台风量L=2000 m3/h,冷量12 kW,轴功率N=1.1 kW;风机盘管选用高静压回风箱型;按FP-5统一选型,每台风量L=634 m3/h,风压30Pa,冷量3010 W,热量4800W;轴功

率N=0.062 kW。

表4- 16 空调末端设备选择及其功率估算表

分区 主要功能 门厅 研发楼 办公室 会议室 研发中心 门厅 办公楼 办公室 会议室 实验室 宿舍楼 餐厅 总计 冷负荷(kW) 25.60 115.20 204.00 1310.28 8.00 891.63 28.80 187.32 60.00 台冷量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12 数量 9 38 68 台轴功率 0.062 0.062 0.062 空调轴 功率 0.56 2.36 4.22 26.97 0.19 18.35 0.62 3.84 5.50 57.10 备注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 组合式 空调 435 0.062 3 0.062 296 0.062 10 62 5 0.062 0.062 1.1 表4- 17 新风机组选型列表 序 号 1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参 数 33有功功率(kW) N =3.0kw×2 数量 2台 全热回收新风机组 风量 L=10000m/h 余压300Pa 2 新风机组 风量 L=10000m/h 余压300Pa N =3.0kw 3台 备注: 3

1.新风量计算:经过统计,研发楼、办公楼等区域总人数约为964,按平均每人30m/h

3

供应新风,则共需要新风量为1464× 30= 43920 m/h; 2.保证至少有新风量的40%设置热回收装置。

冷热源系统及设备年耗电量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用电设备年耗电量计算公式: Wy=αav Pc Tn kWh

αav-年平均有功负荷系数; Pc-有功功率Pc,kW;其中,Pc=KxPe

Kx-需要系数。本文件需要系数中综合考虑了值班运行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Tn-年实际工作小时数,h。

表4- 18 采暖空调设备年耗能量统计

编号 1 2

设备名称 功率使用天(kW) 数 120 120 需要系数 0.8 0.6 负荷系数 0.75 0.75 每日小时数 12 12 中央空调供冷系统 774.0 分体空调 65.8 年总消耗量万千瓦时 66.87 4.26

3 4 白天采暖系统 夜间值班采暖 总计 38.7 30.9 125 125 0.6 0.6 0.75 0.75 12 12 2.61 2.09 75.83 表4- 19 通风设备年耗电量计算

需轴功率要(kW) 系数 6.61 0.4 27.10 0.4 1.38 0.4 3.63 0.4 1.29 0.4 3.39 0.4 3.87 0.4 10.16 0.4 11.09 0.4 11.25 0.4 1.73 0.4 2.33 0.4 1.61 0.4 2.18 0.4 1.61 0.4 2.18 0.4 3.23 0.4 4.35 0.4 7.26 0.4 11.00 0.4 2.64 0.4 1.01 0.4 0.95 0.4 2.03 0.4 1.90 0.4 1.90 0.4 4.41 0.4 4.41 0.4 2.94 0.4 139.43 负荷系数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日小时数 12 8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6 12 12 12 12 12 12 16 12 16 年耗电量日(万数 kWh/y) 365 365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365 365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365 365 365 365 365 365 365 365 125 120 125 0.87 2.37 0.12 0.33 0.12 0.30 0.35 0.91 1.46 1.48 0.16 0.21 0.15 0.20 0.15 0.20 0.29 0.39 0.95 0.72 0.35 0.13 0.12 0.27 0.25 0.25 0.26 0.19 0.18 13.72 楼层 主要功能 设备用房 膜机动车停车库 电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1 极设备用房 研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发2 设备用房 科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研3~5 设备用房 楼 电梯机房 -1 设备用房 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1 综设备用房 合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2 实设备用房 验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办3 设备用房 公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楼 4-5层 设备用房 机房层 机房层 厨房 -1 设备用房 职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工1 宿设备用房 舍辅助用房(卫生间、储藏室) 2-3层 楼 设备用房 4-5层 设备用房 地下一层 锅炉房 地下一层 冷冻站 地下一层 换热站 小计 -1 表4- 20 供冷空调末端年耗电量计算

分区 研发楼

主要功能 门厅 空调轴功率 0.56 需要 系数 0.6 负荷 系数 0.75 日小 时数 12 年日数 120 耗电量(万kWh/y) 0.04

办公楼 办公室 会议室 研发中心 门厅 办公室 会议室 实验室 餐厅 2.36 4.22 26.97 0.19 18.35 0.62 3.84 5.50 12.00 9.00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12 12 12 12 12 12 12 7 12 12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0.15 0.27 1.75 0.01 1.19 0.04 0.25 0.21 3.91 0.78 0.58 5.73 宿舍楼 小计 全热回收新风机组 新风机组 总计 表4- 21 供热空调末端年耗电量计算

分区 主要功能 门厅 办公室 会议室 研发中心 门厅 办公室 会议室 实验室 餐厅 空调轴功率 0.56 2.36 4.22 26.97 0.19 18.35 0.62 3.84 5.50 12.00 9.00 需要系数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负荷系数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日小时数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7 12 12 耗电量年日数 (万kWh/y) 125 0.03 125 0.14 125 0.25 125 1.62 125 0.01 125 1.10 125 0.04 125 0.23 125 125 125 0.14 3.57 0.54 0.41 4.89 研发楼 办公楼 宿舍楼 小计 全热回收新风机组 新风机组 总计 1)餐饮用气量 餐饮燃气耗量计算为:

?每人每年燃气耗量??MJ/人?年???人员数量燃气热值??MJ/Nm???100003

表4- 22 生活耗气量计算

序号 1 名称 人员或座位 人或座 500 气量指标 MJ/人·年 2100 耗气量 ×10Nm/y 2.95 2.95 43备注 职工餐厅 总计

2)采暖用气量

表4- 23 采暖耗气量计算

名称 采暖耗气量 合计 年耗热量GJ/a 8604.93 8604.93 锅炉效率 0.92 换热器效率 0.98 管网损失 0.05 耗气量 3×104Nm/y 28.21 28.21 10、暖通专业能耗统计

通风设备年耗电量为13.72×104kWh/y; 空调末端设备年耗电量为10.62×10kWh/y; 空调冷热源设备年耗电量为75.04×104kWh/y; 餐饮天然气耗量为:2.95×104Nm3/y。 采暖天然气耗量为:28.21×104Nm3/y。

(四)电气专业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5150平方米,由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及职工宿舍楼共三栋建筑物组成,为新建科研办公建筑。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建筑面积21955㎡,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综合实验办公楼:建筑面积18270㎡,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职工宿舍楼:建筑面积4925㎡,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1、设计方案

本工程设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 (1)负荷等级:本工程信息机房、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消防风机等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生活水泵、客梯等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4

(2)负荷估算:

表4- 24负荷估算表

建筑类别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工艺设备 职工宿舍楼 综合实验办公楼 合计 总建筑面积 (m2) 21955 4925 18270 45150 负荷密度 (VA/m2) 100 70 100 总用电量 (kVA) 2196 510 345 1827 4877 1000 5200 2 6 1 2 800 4 1 变压器 (kVA) 变压器 (台) 变电所 数量(个) 注: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内工艺设备安装负荷382kW。需要系数取0.8,变压器负载率取0.65。

(3)电源:2路独立的10kV电源引自上级10kV开闭站。

(4)10/ 0.4kV变电所:本工程设1个10kV总配电室,2个10/ 0.4kV变电所,其中一个变电所设在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内,内设4台800kVA干式变压器,为膜电极研发科研楼、职工宿舍楼供电,另一个变电所设在综合实验办公楼内,设2台1000kVA干式变压器,为综合实验办公楼供电。 (5)主要变配电设备及运行方式:

10kV配电采用10kV中置式高压开关柜, 10/ 0.4kV变电所内设干式变压器和低压配电柜,变压器均采用D,yn11型结线低损耗节能型干式变压器。

10kV供电系统的主结线为单母线分段,两段母线之间设联络断路器。正常时联络开关断开,两路10kV电源同时工作,当任一路10kV电源故障跳闸后,联络开关手动合闸投入运行,由另一路10kV电源负担全部负荷。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两台变压器的母线之间设低压联络开关,联络开关与主开关之间设闭锁装置,正常时每台变压器分列运行,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其主开关分闸,联络开关手动或自动合闸,由另一台变压器带全部重要负荷供电。

(6)无功补偿:在变电所采用集中无功功率补偿,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5。所有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金卤灯带补偿装置就地补偿,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2。

(8)计量:

高压计量:每路10kV电源进线的计量表设在10kV计量柜内,一般由供

电局的供电方案决定。

低压计量:按《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用电分类计量技术要求》、建科[2008]114的导则要求,分类分项计量,各种类型场所单独计量核算电费。 2、照明、插座、电梯等设备的电能消耗估算

表4- 25 照明能耗估算表

用途 面积 (m2) 2566 3050 996 10903 1400 600 320 600 1520 21955 2136 2176 9907 100 240 750 1400 1561 18270 2208 680 130 360 900 500 147 4925 45150 用电指标W/ m2 5 9 13 11 15 18 11 7 9 5 9 13 11 15 7 9 7 9 11 7 9 13 13 需要 系数 0.80 0.80 0.85 0.70 0.85 0.90 0.90 0.85 0.80 0.80 0.80 0.75 0.90 0.90 0.85 0.80 0.80 0.85 0.95 0.85 0.80 0.9 0.9 有功功率(kW) 10.26 21.96 11.01 83.95 17.85 9.72 3.17 3.57 10.94 172.4349 8.54 15.67 96.59 0.99 3.24 4.46 10.08 139.58 12.36 5.20 1.36 2.14 6.48 5.85 1.72 35.12 100.00 347.13 每天年工工作作天小时数 数(h) 15 12 12 10 10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0 12 12 14 12 12 12 12 8 8 8 365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65 365 365 365 365 365 365 365 平均有功负荷系数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0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耗电量 ×104 kWh 4.21 5.93 2.97 18.89 4.02 2.62 0.86 0.96 2.95 43.42 2.31 4.23 26.08 0.27 0.73 1.20 2.72 37.54 4.42 1.71 0.45 0.70 2.13 1.28 0.38 11.07 21.90 92.03 地下汽车库 设备用房 研发实验室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研发办公 会议室 展览中心 门厅 卫生间 楼梯间 小计 自行车库 设备用房 研发办公 综合实验办公楼 门厅 会议室 卫生间 楼梯间 研发实验室 小计 集体宿舍 设备用房 管理用房 职工宿舍楼 卫生间 楼梯间 餐厅 厨房 小计 合计 室外照明

表4- 26插座等电器能耗估算表

面积 (m2) 用电指标W/ m2 5 5 30 30 20 40 20 5 5 5 9 30 20 30 5 5 5 20 9 20 5 5 20 30 需要 系数 有功功率(kW) 年每天工工作作小时天数(h) 数 10 12 10 12 12 12 12 12 12 10 12 10 12 12 12 12 12 16 10 12 12 12 6 6 365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65 365 365 365 365 365 365 平均有功负荷系数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0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耗电量 ×104 kWh 1.76 2.47 5.04 70.65 6.05 5.18 1.38 0.49 1.23 94.25 1.20 3.17 53.50 0.49 1.56 0.61 1.13 0.00 61.65 10.83 1.01 0.51 0.35 0.89 1.31 0.58 15.48 171.39 用途 地下汽车库 设备用房 研发实验室 研发办公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会议室 展览中心 门厅 卫生间 楼梯间 小计 自行车库 设备用房 研发办公 门厅 综合实验办公楼 会议室 卫生间 楼梯间 研发实验室 小计 集体宿舍 设备用房 管理用房 职工宿舍楼 卫生间 楼梯间 餐厅 厨房 小计 合计 2566 3050 996 10903 1400 600 320 600 1520 21955 2136 2176 9907 100 240 750 1400 1561 18270 2208 680 130 360 900 500 147 4925 45150 0.50 0.60 0.75 0.80 0.80 0.80 0.80 0.60 0.60 0.50 0.60 0.80 0.90 0.8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8 0.8 6.42 9.15 22.41 261.67 22.40 19.20 5.12 1.80 4.56 352.73 5.34 11.75 237.77 1.80 5.76 2.25 4.20 4.68 273.55 26.50 3.67 1.56 1.08 2.70 8.00 3.53 47.04 673.31

表4- 27 电梯能耗估算表

用途 膜电极研发科研楼

台数 (台) 4 单台安装功率(kW) 15 需要 系数 0.72 有功功率(kW) 43 每天工年工作作小时天数 数(h) 12 300 平均有功负荷系数 0.75 耗电量 4×10 kWh 11.66

综合实验办公楼 合计 4 8 15 0.72 43 86.40 12 300 0.75 11.66 23.33 表4- 28 工艺设备能耗估算表

用途 台数 (套) 9 20 6 5 8 8 10 8 6 8 10 6 104 单台安装功率(kW) 5 2 10 2 8 5 1.5 2 1 2 4 5 需要 系数 0.80 0.80 0.80 0.70 0.80 0.70 0.70 0.80 0.80 0.80 0.80 0.70 天工作有功小时数功率(小(kW) 时) 36.00 32.00 48.00 7.00 51.20 28.00 10.50 12.80 4.80 12.80 32.00 21.00 296.1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年工作天数(天) 12 10 24 12 24 12 24 12 12 12 12 12 平均有功负荷系数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耗电量 ×104 kWh 9.72 7.20 25.92 1.89 27.65 7.56 5.67 3.46 1.30 3.46 8.64 5.67 108.13 精密碳纸裁切设备 大型超声清洗机 高低温通道式烘箱 特种钢丝印刷机 真空高温试验箱 精密滚压机 低温冷冻箱 精密膜裁切设备 超声波喷涂机 精密丝网印刷机 精密程控平板液压机 程控平板液压机 合计 注:年耗电量=面积x用电指标x需要系数x年工作天数x每天小时数x平均有功负荷系数。

二、各专业的能耗计算汇总

(一)、给排水专业设备能耗汇总

表4- 29给排水设备年耗能量统计

序号 1 2 3 4 5 6 设备名称 给水设备 冷却水补水 中水设备 热水系统 设备 开水器 地下室压力排水潜污泵 小计 7 生活热水耗天然气量 设备 总功率 (kW) 1.1 1.1 1.1 0.8 60 6.6 需要 系数 0.5 0.5 0.5 0.5 0.3 0.2 负荷 系数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使用 天数 365 120 365 365 250 365 每日 小时数 24 12 24 8 12 2 年总 消耗量 万千瓦时 0.36 0.06 0.36 0.09 4.05 0.07 4.99 1.63万立方米

(二)、暖通专业设备能耗汇

表4- 30 暖通动力年耗能统计表

年总消耗量 序号 1 2 3 4 5 能源消耗种类 电力 万千瓦时 13.72 10.62 75.83 - 99.86 天然气 万立方米 - - 28.21 2.95 31.16 备注 通风设备 空调设备 冷热源 采暖 餐饮 合计 (三)、电气专业设备能耗汇总

表4- 31 电气专业年耗能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合计 能源消耗种类 照明 插座 电梯 工艺 年总消耗量电力(万千瓦时) 92.03 171.39 23.33 108.13 394.87 (四)分项能源消耗

表4- 32 项目能源消耗表

年总消耗量 序号 能源消耗种类 通风空调末端电力 空调冷热源 照明 插座 电梯设备 工艺设备 给排水 采暖 生活用气 生活热水 合计 电力 万千瓦时 天然气 万立方米 市政热力 百万千焦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3.72 10.62 92.03 171.39 23.33 108.13 4.99 424.21 28.21 2.95 1.63 32.79

(五)分类分项能耗统计计算表

表4- 33 分类分项能耗统计计算表

能耗单位指标kWh/m2?年或Nm3/m2?年 3.04 2.35 20.38 37.96 5.17 23.95 1.11 93.96 6.25 0.65 0.36 7.26 年耗能折算标准煤(t标准煤) 16.86 13.05 113.10 210.64 28.67 132.89 6.13 单位面积年综合能耗(kg标准煤/ m2) 0.37 0.29 2.51 4.67 0.64 2.94 0.14 能源 种类 能源使用 分项 实物年能耗量 (万千瓦时或 万标准立方米) 分项面积m2 参考折算系数 通风空调末端电力 空调冷热源 照明 电力 插座 电梯设备 工艺设备 给排水设备 小计 生活用气 天然气 采暖用气 生活热水 小计 合计 13.72 10.62 92.03 171.39 23.33 108.13 4.99 424.21 28.21 2.95 1.63 32.79 457 45150 45150 45150 45150 45150 45150 45150 45150 45150 45150 1.229 1.229 1.229 1.229 1.229 1.229 1.229 521.35 11.55 7.59 0.79 0.44 8.82 12.143 342.55 12.143 12.143 35.82 19.79 398.17 919.52 20.37

三、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年消耗量

按能源品种对能源消耗进行汇总,统计内容如下:

表4- 34 能耗指标汇总表

能源消耗种类 电力(万千瓦时) 天然气(万立方米) 总计 说明: 年需要折标煤量(吨标准煤)=年需要实物量×参考折标系数; 电力参考折标系数为1.229吨标准煤/万千瓦时; 天然气参考折标系数为12.143吨标准煤/万立方米;

年总 消耗量 424.21 32.79 - 折标煤 吨标准煤 521.35 398.17 919.52 单位面积消耗量 千瓦时/平方米或立方米 /平方米或MJ/平方米 93.96 7.26 - 单位面积 综合能耗 公斤标煤/平方米 11.55 8.82 20.37

第五章 合理用能的主要措施

一、节能措施综述

本项目由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及职工宿舍楼共三栋建筑物组成。职工宿舍楼为居住建筑。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及综合实验办公楼各单体建筑面积均小于20000平方米,为乙类公共建筑。在设计、施工及运行中将采用多种较为可靠的成熟的节能降耗措施,选择节能型、节约型系统和产品(如节水型洁具、节能型灯具等),在提升项目品质和舒适度的同时,满足国家和北京市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法律及法规要求。

建筑设计方案各功能区域、房间布置非常合理节能,尽量使用了自然通风,各围护结构均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保温,窗墙比、体形系数均按照《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2009中相关条文的要求执行,合理确定了结构类型、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等。

根据建筑中各部分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照明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实现对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

二、相关专业的节能措施

1、建筑专业的节能措施 (1)建筑措施依据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687-200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 (2)节能措施

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该项目的总体设计理念是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建筑体形系数及窗墙比尽量满足规范规定值要求,按照《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11/687-2009)的规定,采取的节能措施如下:

(1)总平面布置采用的有利节能的措施

①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利用夏季凉爽时段的自然通风。建筑主体为南北方向布局,争取南向采光,尽量减少夏季受东、西向日晒。

② 用地内部的动力站房分区布置,靠近负荷中心,尽可能缩短冷、热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输送距离。

(2)建筑采用的有利节能的措施

① 建筑内部的动力站房分区布置,靠近负荷中心,尽可能缩短冷、热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输送距离。

② 减小外维护结构面积,避免复杂体形,减少凹凸面,以减少能量损耗。 ③单体建筑主要建筑热工数据 居住建筑部分(职工宿舍楼): 本项目职工宿舍楼为居住建筑:

各楼体形系数小于0.3,屋顶透明部分比例为0, 各朝向窗墙比,东<0.3,西<0.3,南<0.4,北<0.3。 ③建筑各维护结构热工参数及节能设计方案: a. 外窗/阳台门:

外窗/阳台门玻璃传热系数K≤2.8W/(m2·K),采用塑钢中空玻璃保温隔热窗,内为12mm空气间隔层,K=2.60W/(m2·K)。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传热系数K≤1.70W/(m2·K)

b.屋顶保温:屋顶保温采用50厚挤塑聚苯板对屋顶结构实施保温,传热系数0.57W/(m2·K),满足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中住宅屋面传热系数K≤0.60W/(m2·K)的规定。

c. 外墙: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外贴70厚聚苯板保温,容重20kg/m3,K=0.60W/(m2·K)。满足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中住宅传热系数K≤0.60 W/(m2·K)的规定。本项目住宅建筑物总高度均未超过60米,根据《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d.不采暖楼梯间:抹30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传热系数为K=1.50W/(m2·K),满足满足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中户门传热系数K≤2.0W/(m2·K),与住宅居室相邻不采暖楼梯间一侧的内墙传热系数K≤1.5W/(m2·K)

e.接触室外空气的地板: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均贴60厚挤塑聚苯板隔热桥,传热系数 K=0.47 W/(m2·K)。满足满足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中传热系数K≤0.50 W/(m2·K)。

f. 不采暖空间上部楼板:在首层楼板下喷涂60mm厚超细无机纤维保温,传热系数K=0.54 w/(m2.K)。满足满足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中传热系数K≤0.55 W/(m2·K)。

g.凸窗顶部、低部和侧墙:均贴40厚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K=0.76 W/(m2·K),满足满足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中K≤0.80 W/(m·K)。

h.接触土壤的建筑物不带保温层的混凝土地面:周边的传热系数K=0.52 W/(m2.K),非周边的传热系数K=0.30 W/(m2.K)

居住建筑的外门窗除满足前述要求外,还采取以下节能措施: a. 改善和控制窗的气密性。考虑住宅房间换气次数的影响,住宅部分采用气密性级别较高的外窗(包括阳台门),其气密性等级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选用,其等级不低于6级。

b. 建筑北向不设凸窗,东南西向拟少设凸窗

c. 外窗拟靠外墙主体部分的外侧设置,或门窗口外侧四周墙面,也进行相应的保温处理。

d. 入口外门无漏空,非透明部分内填保温材料,门上设顺序器及闭门器。 e.单一朝向外窗的实际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同朝向外墙总面积的5%。采用采用塑钢中空玻璃(6+12A+6)保温隔热窗

f. 门、窗框和墙体之间的缝隙,拟采用发泡聚氨酯填充。 g. 门、窗框四周和抹灰层之间的缝隙,拟采用嵌缝密封膏密封。 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除满足前述要求外还采取以下保温隔热措施: a.采暖地下室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外墙贴聚苯板;

b.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均贴30厚挤塑式聚苯板保温处理。 c.东西向外窗采用有效的遮阳措施,拟设置水平遮阳板。 d.变形缝内拟填满保温材料。

2

公共建筑部分(膜电极研发科研楼、综合实验办公楼)

本项目公共建筑由膜电极研发科研楼及综合实验办公楼组成。各单体建筑物体形系数<0.3,各朝向窗墙比>0.3,≤0.4。屋顶透明部分比例为0。 建筑各维护结构热工参数及节能设计方案如下: a. 外窗、玻璃幕墙:

窗墙面积比>0.3,≤ 0.4,外窗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热工参数K≤2.70W/(m2·K),遮阳系数:SC≤0.7。各朝向均采用铝合金中空玻璃(6+12A+6)保温隔热窗,内为12mm空气间隔层,玻璃传热系数Kb=2.60W/(m2·K)。

b.屋顶:

屋面非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0.55 W/(m2·K),采用60厚挤塑聚苯板对屋顶结构实施保温,传热系数0.50 W/(m2·K)。

c. 外墙:

外墙传热系数K≤0.80 W/(m2·K),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外贴55厚岩棉板,容重80kg/m3,K=0.79W/(m2·K),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为A级。

e.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或外挑楼板: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均贴60厚挤塑聚苯板隔热桥, K=0.47 W/(m2·K)

f.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抹30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传热系数K=1.5W/(m2·K)。

g. 地下一层为非采暖空调房间时,在首层楼板下喷涂20mm厚超细无机纤维保温,传热系数K=1.25W/(m2·K)<1.5 W/(m2·K)。 ⑤ 公共建筑的外门窗除满足前述要求外,还采取以下节能措施: a. 单一朝向外窗的实际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痛朝向外窗总面积的5%。单一朝向透明幕墙实际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痛朝向幕墙总面积的5%。外窗塑钢窗LOW-E中空玻璃(6+12A+6)。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通风换气装置。

b.本项目各建筑的外窗和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满足:

外窗的气密性能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中规定的6级。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不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21086-2007)中规定的2级。

c. 人员出入频繁的外门设置门斗减少冷风的进入,并与楼电梯等垂直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fu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