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陕斜坡中古生界岩性特点

更新时间:2023-10-03 05: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带

中古生界地层及岩性特征

(地质监督 朱宪初)

[摘要] 通过驻井地质监督工作、在延安宝塔区贯屯乡试201井、洛川凤栖乡福4井实际

钻遇并建立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带中、古生界地层及岩性柱状剖面,浅述地层、岩性及含油气性特征。

侏罗系下统延安组(J1Y)

一般厚度为208.0m;岩性特征: 深灰色泥岩、深灰色粉砂质泥岩与浅灰、浅绿灰色细砂岩呈等厚~不等厚互层。岩性特征:根据本区区域地质特征,贯屯地区基岩延安组岩石颜色较深。与下伏三叠系上统延长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

一般厚度为929-1117.0m;岩性特征:中层~中厚层状深灰色泥岩、浅灰色泥质砂岩夹薄层褐灰色碳质泥岩、浅灰色细砂岩频夹3-18层浅灰色荧光-油迹细砂岩,贯屯地区夹数层薄煤。分层依据:本组泥岩颜色较侏罗系下统延安组的深,底部为厚层块状长石中砂岩,与下伏三叠系中统纸坊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纸坊组(T2z)

1、 岩性:杂色泥岩与浅肉红色细纱岩呈不等厚互层,泥岩色调上部褐、灰褐为主、下部以紫红色为主。砂岩成分以长石及石英为主,半棱角-次圆泥质及高岭土质泥结、较致密、泥岩具有吸水性及可塑性,软。

2、电性:电阻率呈中、高值,井径不规则,声速曲线起伏大,自然伽玛曲线上部高低值变化大,下笔逐渐变小。

3、分层依据:进入本层地层后,砂岩成分中长石含量明显增多,泥质有灰黑、褐色变为暗棕色、暗紫色、局部微杂色。

一般厚度为280~496米,岩性特征:上部灰绿色、浅灰色粉-细粒长石砂岩与暗棕色紫红色泥岩夹浅棕红色细砂岩、灰绿色泥岩间互。下部为紫灰色、紫红色、深棕色、紫褐色泥岩夹浅棕、浅棕灰色细、中砂岩。分层依据:本组泥岩颜

1

色变暗、为紫红、紫褐色,灰绿色含砾中粒长石砂岩。与下伏地层区分明显。本组与下伏三叠系下统和尚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和尚沟组(T1h)

一、 稳定厚度为90~153米,本组岩性以暗棕、灰紫、灰绿色泥岩夹浅灰

色、紫红色泥岩、浅灰色砂岩。

1、岩性:以暗棕、灰褐色、蓝灰色为主的杂色泥岩与浅肉红色砂岩呈不等厚互层。砂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半棱角状-次圆状,泥质及高岭土质胶结,较致密-疏松。泥岩质纯,具吸水性及可塑性,软。 2、电性:电阻率呈高值,井径规则,声速曲线变化小。

3、分层依据:进入本组地层泥岩以暗棕色为主,砂岩以浅肉色为主。与下伏刘家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分层依据:本组与下伏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刘家沟组(T1l)

一般厚度为220~320米,浅灰色、灰紫色中粒长石砂岩夹暗棕、紫红色泥岩间互。下部为一套成熟度低的紫灰色含砾中粒长石砂岩。洛川地区底部含3层荧光-油迹浅灰色细砂岩、伴生0.15-1.5PPm硫化氢有毒有害气体。

1、岩性:上部为浅肉色、下部为浅棕色细砂岩夹杂色泥岩。底部主要为一套砂岩,浅红、肉红。现场中可见红色泥岩和泥岩,其中大量深灰色泥岩也有,细看很好的磨圆,表现为以前地层泥岩没有被带上来。当岩屑中连续出现较厚层,纯的泥岩时,即进入石千峰组,其泥岩也为棕红色,和尚沟、刘家沟组底的钻时砂泥岩分别不大,同为15-17之间。

2、电性:电阻率呈中-低值,井径规则,声速曲线变化平缓,自然伽玛曲线呈锯齿状。

3、分层依据:进入本组地层泥岩色杂,砂岩成分中子上而下长石含量减少,石英含量增高,底部砂岩发育,电性特征明显。与下伏石千峰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下部紫灰色含砾中粒长石砂岩泥质及岩块含量高,颜色暗旧,以灰色为主。在电性上反映特征为自然伽马、电阻率呈中高值且幅度差异小,声速曲线呈低峰齿状。卡准刘家沟组底部界面, 是划分古生界各组地层界面和卡取上古生界六

2

组地层分别含气井段的关键所在!本组与下伏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石千峰组(P3q)

一般厚度为250~300米,上部棕红、紫红、紫灰色泥岩夹紫红、暗紫红、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下部为桔红、紫红、浅灰的不等粒长石砂岩、底部砾状长石砂岩。

1、岩性:上部为棕色、棕褐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浅棕、浅灰色细纱岩.中部为棕褐色、棕红色泥岩与浅棕、浅灰、灰白色细纱岩互层。下部为浅灰色细粉砂岩与暗棕色泥岩呈不等互层。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半棱角-次圆状,泥质与铁质胶结,较疏松-致密。泥岩质纯,具吸水性及可塑性。 2、电性:电阻率为中-高值,井径不规则,自然伽玛曲线高低值变化大,对砂泥岩分辨明显。

3、分层依据:进入本组地层泥岩颜色以红为主,电阻明显高于石盒子组; 进入石千峰组后,为大段的紫红色泥岩夹紫红色中-细粒长石砂岩,泥岩质纯。色泽鲜艳醒目,以红色为主。在电性上自然伽马、电阻率曲线幅度差异极为明显,声速曲线在泥岩段呈高峰锯齿状,与上覆刘家沟组在岩电性上均形成鲜明对比。该标志层在全盆地范围内均可对比,为一区域标志层。

底部砾状长石砂岩长石含量28-50%,酸性斜长石具清晰的钠长石双晶。正长石颗粒破碎,大小不均,形状不规则,轮廓模糊。砂岩孔隙主要为复合型粒间孔,中东部天然气勘探中有气显示。本组与下伏二叠系中统石盒子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石盒子组(P2h)

二叠系中统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

1、岩性:上部为暗棕色泥岩夹浅灰、灰白色砂岩;中部为暗棕色、浅灰色泥岩与灰绿、灰色砂岩互层,下部属半氧化环境下的内陆河流相沉积。按岩性组合自上而下分为四个沉积正旋回-盒5~8,每个旋回一般都是由总厚度5~35米的一至三个砂层,其上封盖20~60米座有的泥质岩组成。盒7盒8砂岩发育,厚度大、

3

泥岩薄,砂岩以浅灰、灰绿色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居多,中~粗粒~不等粒为主,自上而下由细变粗,由北至南变细,厚度140~160米。

2、电性:电阻率为低值,成小锯齿状,井径不规则,自然伽玛曲线高低值变化明显。3、分层依据:进入本组地层泥岩大段出现,砂岩颜色边浅,电阻率明显低于山西组;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石盒子组地层属半氧化环境下的内陆河流相沉积。总厚120-266m,根据砂泥岩组成的沉积地层旋回可分为盒5、盒6、盒7、盒8四个岩性段。石盒子组砂岩岩性为:灰绿色岩屑石英砂岩,砂岩泥质含量少,粘土平均含量6-12%,以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为主,胶结类型为再生-孔隙式,其中高岭石晶间孔普遍存在,次生加大的石英起到了骨架支撑作用,使其成为最普遍的储集空间,层理构造发育,常见的有大型板状斜层理和交错层理,由于物性普遍较好而形成找气的主要目的层。依此也可反映出区内受当初湖侵湖退作用影响形成三角洲相沉积在岩性剖面上组合变化规律。榆林、子洲一带下石盒子均见到灰白色中砂质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含量10-18%,正常约占长石含量的三分之二。因泥化作用,多数颗粒表面风化为黄褐色雾状。颗粒破碎,大小不均,形状不规则,轮廓模糊,且普遍有长石粒内孔。

石盒子组每套储盖组合一般都是由总厚度5-35m的一至三个砂层,其上封盖20-60m泥质岩组成。盒7、盒8砂岩发育,厚度大,泥岩薄。砂岩为浅灰色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粒度以中-粗粒、不等粒为主,自上而下变粗(中-北部普遍含砾),有北向南变细。

尤其盒8砂岩(骆驼脖砂岩)属典型的泛滥型网状河、曲流河交互沉积。由于河身不固定,河道弯曲小,侧向迁移速度快,堆积充填快,砂体往往为多期叠加,大面积分布。进入盒7,河道萎缩,迁移,汛期减弱,砂体逐渐变薄(一般小于15m),边滩、心滩砂岩不发育,天然堤,决口扇砂体,厚度5m左右。盒7级以上砂岩为透镜状零星分布,复合连片性差(常见成熟度低的细-中粒岩屑砂岩,杂基含量高,物性差,孔隙度一般小于6%,渗透率效益0.4*10-3。只有盒7一些厚度大的心滩,边滩砂岩中,孔隙可达12.2%(陕123井)。

石盒子组普见被方解石和高岭石交代的碎屑,他们是因长石和岩屑相应不稳定而被交代的缘故。本组与下伏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4

山西组(P1s)

1、岩性:上部为灰、褐灰色泥岩、沙质泥岩夹浅灰、灰白色细砂岩;下部为灰、深灰色泥岩、沙质泥岩夹灰白色细砂岩,碳质泥岩及煤层,是一套海退厚的湖洛相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菱角-次圆状,泥质胶结,较致密-较疏松;泥岩质纯,较硬,具吸水性及可塑性好-差。

2、电性:电阻率呈高值,井径不规则,声速曲线上部平缓,下部起伏变化大,呈尖齿状,自然伽玛成中高—值。

3、分层依据:进入本组地层泥岩颜色加深,有煤层,碳质泥岩出现气测基值抬高,电性上表现为高电阻、高伽玛。与上伏地层太原组呈假整合接触。

一般厚度60-90-120m,改组湖泊沼泽相、湖成三角洲平原相两大沉积体系。根据沉积的韵律及岩性序列依次分为山1、山2上下两段。

山1段厚40-50m,由分流河道相岩屑含气细砂岩与灰绿色泥岩及灰黑色泥岩、碳质泥岩组成:砂层厚度2-10m,主要岩性为灰色或浅灰色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岩屑在山西组中含量8-22%,除燧石,多晶石英岩外,主要是凝灰质火山碎屑岩、千枚岩粉砂岩或泥岩,柔性浅变质岩经压实的塑性变形尤为突出,具结构成熟度低,成分成熟度高的特点。砂岩中白云母和绢云母的含量明显增加,中性交错层理发育,普见碳屑。伊利石和绢云母孔隙式胶结为主,伊利式晶体多为毛发状,纤维状。蚀变矿物绢云母在山西组砂岩中常见粘土矿物,含量2-5%,大多成密集的鳞片状,石英次生加大普遍,再生-孔隙式胶结,高岭石含量3-8%,岩石较石盒子致密,但高岭石晶间孔仍为砂层中理想的储集空间。

山2段以湖泊沼泽相煤系为主。含气细砂岩夹煤层、煤线及黑色碳质泥岩泥岩、碳质粉砂岩,由于砂岩(北砂沟砂岩)中富含高岭石、白云母及岩屑组分,所以易于与下伏的太原组滨海相纯砂岩区别,同时山2段电测反映的高时差、大井径及低密度也与山1段的平缓曲线易于区分,与石盒子组相比,双侧向电阻率值增高,具2层媒及煤层对应声波曲线呈尖峰状,自然伽马呈锯齿状起伏。由于沉积物来自盆地北部,上、下部的砂体均呈北东-西南向条带状、透镜状分布。岩性主要为粗-中粒石英砂岩,厚度5-30m。前缘砂石经过的河流、波浪、潮汐反复作用后形成的,具有质地纯,分选好、岩屑少、成熟度高的特点,高岭石大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fo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