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13 19: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学术争鸣

研究对象问题的重要性:(1)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的搭建(任何学科都必须通过其特定的概念、范畴、理论等相关材料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2)关系到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区别和联系;(3)关系到学科为社会服务的的方向和途径。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约有几十种之多,概括起来有三大类:一是社会和社会现象(主要代表是孔德、涂尔干、斯宾塞等);二是个人和社会行动(以韦伯为主要代表);三是其它。

近年来,我国社会学者将其归纳为6种看法:

(1)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规律(归入社会); (2)人们的社会行为规律(归入人和社会);

(3)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归入社会); (4)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归入人和社会); (5)社会现象及相互联系(归入社会); (6)社会生活的结构和联系(归入社会)。

以上各种看法是不同的社会学家从其特定的视角出发所表达的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宗旨。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学术观点同意或者部分同意上述观点中的任一定义,也可以自行进行学术界定。

二、社会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为整体的社会存在。

社会学的涵义:社会学是从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的整体角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结构过程,并通过这些相互联系和结构发现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法则,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体的社会和具体的社会现象的形式联系的统一体。

社会如何合理结构的问题是贯穿整个社会学学科的核心问题。 三、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个角度

1、宏观与微观。宏观是指全局的视角,微观是指部分的和具体的视角,这两者构成社会学视野的整体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这是从人的社会关联度入手对于社会和社会现象进行的把握。个人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联性的表现,但在个的意义上,群体与组织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既发挥好个人的作用,又防止个人的消极性影响,社会产生了制度,这是社会得以建立的必备条件。

3、血缘、地缘和业缘。这也是从人和社会相互结构的视角出发研究社会基本的现象和问题的。血缘是人的最自然的生活结构方式,也是传统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的结合方式,在现代社会里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地缘是以地域为纽带形成的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结构方式,业缘则是以职业为纽带形成的人类结构方式,这两种方式曾经在历史上和血缘一起共同对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自近代社会以来,地缘和业缘关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社会结构方式。

第二节 社会学的历史流变及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的起源

2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的产业革命是其社会背景。

法国学者孔德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名称,他将社会学称之为“实证哲学”。一般认为孔德即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但也有其他看法。孔德以后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代表人物和流派,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简介。

二、社会历史哲学到社会学

社会学最初是为了表明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以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后演变为研究社会存在状态和运行机制,寻求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科学。

三、唯物史观与社会学

历史唯物论研究社会的一般规律,社会学则研究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前者是高度概括的,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后者则较具体。

第三节 社会学学科体系、内容与方法

一、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历史学。研究社会,以时间为纬度考察因果关系,社会学则关注现在。 2、人类学。研究人类的早期时期,甚至前人类时期。社会学集中于对现实的考察。

3、心理学。关注个体及其内在过程,即思想中发生了什么。 4、政治学。聚焦于政治组织及其行为,社会学不限于此。 二、学科体系

1、历史。考察学科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流变。

3

2、理论。理论提供一个视角,是解释的方法,由基本概念和范畴构成。 3、方法。告诉人们获得社会信息,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和技术。 三、内容

微观方面: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和基本群体。

宏观方面: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规范、社会设置与社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以及社会问题与对策、社会控制和社会工作。

或者我们也可以从研究对象细化的角度来看待其内容:

1、从社会生活的群体单位看——家庭、村寨、城市、部落、民族及各种社会团体;

2、从制度看——经济制度、政治和法律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等; 3、从社会活动、变化的过程看——社会的合作与竞争,战争、革命等,社会舆论的沟通、形成和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社会的整合或一体化;

4、从现实问题及对策看——婚姻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年升学问题、犯罪问题、社会生态与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移民问题等。

社会学的这种内容上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说明了社会学的综合性特点。 四、方法

1、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方法论上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折衷主义评介。由此引发的关于理论方法上的价值判断、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争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2、社会学的实证方法与研究技术。实证方法体系:观察、实验、调查、访谈。实证方法的定量化与至上化所导致的数字主义倾向,由此引发的争论及其对社会学的影响。

4

思考题:

1、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及其价值是什么?

2、如何看待社会学理论方法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中立问题? 3、试思考如何将社会学方法有效地运用于现代社会研究之中?

第二章 社会与社区

第一节 社会概述

一、社会的词源与意义。

中文中“社”与“会”的本义和扩展意义,英文中“society”及其相关词汇的含义。社会本质上是指人和人的一种结合方式和结构状态。

二、对社会的理论解释:

1、唯名论。对社会本质的看法之一是把社会看成为仅仅是一个由真实的个人形成的空洞的概念的唯名论观念,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个人才是最终的实体”。故社会就是人的集合体(共同体),仅仅是代表了许多人的总和”。

2、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塑造了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即规定了个别人的存在”。

3、建构论。建构论者力图避免前两种看法的对立状态,而从社会过程性的建构入手,动态地看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社会的要素和结构

5

1、社会的本源要素:自然环境;个体;社会群体与组织。 2、行为要素:社会结合与交往;物质经济;政治;文化。 2、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际结构。

第二节 社区概述

一、

社区的概念由来

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词(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公社”等),当时是指“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

从滕尼斯开始到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关于社区的定义和解释也就多种多样。目前,众多的定义有两大类:一类强调——精神层面(人群的共同体——如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传统、价值等。),一类强调——地域的共同体(即具有共同的居住地,即“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

综合上述看法,并考虑到我国社会学界对社区的理解,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的、以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为纽带,以同质人口为主体的人群生活的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见郑杭生本第272—273页)。

二、社区的构成

1、人群。一定数量的人口尤其是结成群体的人口即人群是社区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口的数量、规模、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的素质等是影响社区的首要方面。

2、地域界限。这是一个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定范围内的地域空间是社区居民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依托,离开这一基本的自然环境,社区就如

6

同整个社会一样无所存在。

3、服务设施。这是社区得以依托和存在的服务条件。没有必要的服务设施的社区很难存在和发展,这一点在城市社区中显得尤其重要。

4、成员有认同感。社区居民在感情或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如“我们的”“他们的”。大家在长期的生活中有共同的习俗、价值观、规范等。

三、基本的人类社区

1、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人类的第一个社区形态。它的出现是与农业生产的出现(约在新石器时期)联系在一起,是以农业人口聚居地为基础,以农业人口为主,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的社会纽带的农业人口共同体。人口密度低和流动性差,社会结构简单(包括职业结构简单、组织结构简单和社会关系简单等),经济活动简单,社区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水平低以及家庭作用重要等是其特点。

2、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是在农村社区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大规模的出现是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人口脱离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现象——“城市化”运动。其是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们的共同体。人口与经济活动集中,结构组织复杂,生活方式多样化,家庭规模与智能缩小和人际交往非情感化等是其主要特点。

第三节 社会与社区的功能耦合

一、社会的宏观功能

帕森斯的关于社会的四功能学说。

7

1、社会的生存功能。社会的首要功能是保证社会成员的生存,这一点已为当代国际社会所公认,成为了国际人权问题争论中的一个重要共识。

2、社会的安全功能。提供安全是社会的整体性责任,非个体或者社区行为所能够完全负担。

3、社会的导向功能。社会的整合性决定了社会具有导向的功能,能够引导大众向着社会所认同的目标前进。

4、社会的整合功能。把分化的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整合为一个社会有机体,是社会的重要使命之一。

二、社区的微观功能

1、社区的生活功能。具体的社区,首先具有具体的生活性特点,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上是在社区内完成,生老病死也往往在社区中经过,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与社区相关联。

2、社区的娱乐功能。社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娱乐活动也为社区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3、社区的归属功能。人具体生活在社区,没有离开社区而存在的社会人,因此人对于社区总有一种特殊的归属感。农村人对于自己故乡的那种乡情依恋就是很好的说明

4、社区的发展功能。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地域,因此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由社区来完成的,或者说是最终体现在社区之中的。

三、社会功能与社区功能的耦合 1、社会宏观功能的导向性与决定性。 2、社区微观功能的支持性与潜移性。

8

第四节 社会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一、社会的宏观协调发展

1、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的两大文明成分,这两个方面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社会良性的发展状态。

2、社会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点尤其重要地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和存在资源的相互配合上。在现代社会里,这就特别要求人要有清心寡欲的珍惜自然的情怀,建立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否则,人类将会自取灭亡。

3、社会的利益的协调发展。处理好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强势群体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等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4、社会的文化与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各种文化与文明之间也要协调发展,使不同文化和文明协调相处,不相冲突。尤其要解决好中西文化与文明的相互关系问题,这是解决好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条件。

二、社区的微观协调发展

1、社区的自我规划的协调。在社区规划问题上,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发展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使大城市连片。理由是:(1)现实就是如此;(2)集中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一是逆城市化——将城市工业与人口疏散到广大的农村社区。理由是:(1)一是城市化对自然神态的破坏;(2)二是利用现代的交通、信息有可能。这两种观点各有不足,应当考虑协调发展的思路。

2、社区人群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各种不同身分、地位、职业、教育 宗教

9

信仰等的人群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3、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社区之内和社区之间,在经济发展(包括产业布局、产生改造、产业生态化发展等)方面都要获得协调性发展。

4、社区文化与娱乐的协调发展。包括高雅文化娱乐与大众文化娱乐、休闲型文化娱乐与经营型文化娱乐等的协调发展。但必须以高雅文化娱乐和休闲型文化娱乐为主导。

三、社会与社区协调发展的耦合

1、城市的兴起与城市化。这是对于社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第一挑战,因为正是城市造成了社区不同社区之间的差距,形成了社会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要协调发展社会,掌握好城市化问题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模式:“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对此模式的争论。 2、城乡的协调发展。这与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但是特别强调的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协调问题。

2、区域协调与社会整体发展。如开发大西北等即是。 思考题:

1、社会与社区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什么区别和联系? 2、试述社会和社区的不同特点与功能?

3、我国社会应当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社会和社区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 社会文化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及结构

10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社会共享的成果,是交流的产物,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演进的过程。

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只讲精神现象及表现形式,包括知识、思想(主要是思维方式)、艺术、道德、风俗、法律等。广义的概念则包含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产品,主要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方式,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切凡是与自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非自然的人类活动所创造、活动方式本身”。

文化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文化是人类的第二本性,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主要标志。动物是依赖“本能”(这种本能可以通过生物“基因”遗传)生活,而文化则是后天创造和学习的。另外,(2)文化涉及面广,它涉及到所有生活领域,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与自然现象相对立);(3)文化是社会形态,是说文化世界不是个人的行动事实,而是许多人或大多数人行动的事实;(4)文化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如存在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总之,人类的各种活动(经济和政治生活等)和制度中都存在着文化。

文化分析的主要问题涉及资源(教育公平问题:择校费等;电影分级制度等)不平等的意义、权力的运用与冲突的发生等。

文化分析的视角主要有:(1)功能主义视角。强调所有的文化都具有社会功能,没有功能就被社会淘汰。(2)冲突论。强调所有的文化都具有社会功能,没有功能就被社会淘汰。(3)任何一种文化的特征都与其他文化不同,任何文化都是适应了当地的生存环境。文化是生存、适应的需要,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11

二、文化构成

1、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声音、文字、颜色或图画、手势、姿态(肢体语言)、紧握的拳头、国旗、十字架等都是一种符号、表情、物体等都是符号。符号在生活中,代表着一定的信息或意义。语言也是符号的一种。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

2、价值观: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问题。

3、规范:特定环境下行动的指南。也叫做社会规范(可从文化的含义内容理解)。规范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规则。控制、调整、干预生活的文化维持模式。他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其主要是(1)确立标准(从人生目标、价值选择、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调节人们的行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作什么。否则难以正常地进行社会生活)(2)规范人的成长。社会化涉及规范,其实是用规范等引导人们进入社会的过程。使人能理解他人、社会、群体的要求。(3)保护社会秩序。(4)控制越轨。

4、物质文化:社会已有的物质形态。 三、文化的特征

1、文化的创造性,这是从文化的形成上看。在这一点上,文化既具有圣贤创造的特性,又具有大众共同创造的特性。高度智慧的文化往往是圣贤的创造成果,而一般民间则是大众创造的结果。在后一种意义上说,文化是在同别人的互动中创造的。人们在互动中学习经验、知识、生活的技能和交际和合作,同时也

就在互动中影响了文化。

2、文化的非生理遗传性,这是从文化的获得性上看(也即“超生理”性、

12

“超个人”性和超“自然性”)。因此文化是唯一无法当作遗产进行继承的人类创造物。

3、文化的多样性,这是从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看,文化是多种文化要素的复合,如“茶”文化由茶具、茶叶、茶的功效、茶的炮制、饮茶方式和饮茶体验等要素复合而成;同时,文化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从存在于人自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不同形式,到存在于人自身以外的各种物质产品及文化形式(音乐、舞蹈、绘画、电视电影)等均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重要原因。

4、文化的象征性,这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看,例如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如火炬象征光明等。

5、文化的动态性,是从文化的发展上看,文化不断变化和发展。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功能

一、文化模式

1、世界观。这是根本的文化模式,是指导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依据。 2、行为取向。依据世界观而形成的人们对于行为的一种方向性选择过程,这是文化的最具社会性的方面,是一切社会文化的行动表现。

3、人的本性和个体自我。这是文化模式中最具人性化的部分,它因人而异而又具有十分显明的人类性和文化区别性。

文化模式亦可以从文化特质、文化结丛和文化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文化的功能

(1)文化的识别功能。首先是国家、民族、群体区别的标志,文化可以使

13

我们民族、社会的不同。(注:识别区分事物的标志很多,有些是形式上的、从而是肤浅的,有些是本质上的、从而是深刻的。以文化作为特征比用肤色或其他生活特征(地域、疆界)更有意义和科学)。文化可以提供出区分民族和社会的标准来,表现在语言文字、人际关系、价值观念、规范制度、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传统习俗、两性关系等方面的差别。

(2)文化的教化功能。人类生活应该是一种有序的生活(总体而言),而要保持它,有赖于文化。因为,文化提供了行为模式。生活系统化。

(3)文化整合功能。整合指团结、统一、整体性等意思。首先,整合社会各要素。要构成社会,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定的自然环境或地域和一定的数量人口;处理两种关系即人和自然与人与人的关系。但这只是为社会的构成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的各个要素所以能形成社会是靠了文化的联系作用。因为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人类才有征服自然的能力,也才能形成社会性的结合。其次,社会中的各种机构、组织、规范、制度等文化要素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都从不同的侧面维持着社会团结。如果文化的某一部分出现解体,他也能威胁整个文化体系。

(4)文化的知识功能。文化教会人们互动的知识(在什么时间、地点、时机做某种事和动作,才是适宜的,否则是失礼的);通过文化人们发现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目的;(3)可以预测他人对我们的反应。

第三节 文化的相关问题

一、跨文化理解的障碍。 1、知见水平的障碍。

14

2、语言的障碍。 3、民族心理的障碍。 二、文化的相关问题 1、差异与统一。

2、文化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也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甚至各个地区、各个群体都常常带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它民族的。——文化优越感。文化中心论将本民族、本国家、本群体的文化看作是最好的,当作中心,以次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怀疑和敌视自己不熟悉或熟悉的他文化。社会学家已经指出了这一问题,社会学家发现: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社会都认为自己的语言更精确、食物更可口、举止更优雅、道德更高尚、宗教更真。与文化中心相反(不是对立)的是“反文化中心主义或崇外主义”。当某些群体或某些人认为自己的某些文化低级时,就会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崇拜。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立)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环境和价值。所谓“好的文化应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文化相对论代表了科学的客观性和公平思想,成为一种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导思想。表现了对他文化的容忍,但也有偏差,如它否认了事物的绝对性的一面。

3、文化震惊(文化冲击)。指生活在某一文化模式当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外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4、文化堕距。“文化堕距”(文化失调)由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是指在文化变迁中出现的各部分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他认为,一般物质文化发展

15

快于精神文化,而且各组成部分也如此,在变迁中显示出不平衡、差距性。如人们讲“现代性”与“传统性”。

三、文化与行为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观决定行为,行为是价值观的外化。相反的观点认为,行为的过程创造文化,即文化是一种事后解释。

思考题:

1、文化的内涵与本质是什么?它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如何? 2、试评价文化绝对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3、试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及基础

一、社会化的概念及其扩展

1、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就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社会人继续发展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实质是学习、获取生活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的过程。

社会化的扩展

(2)初次社会化。即初始社会化,为社会化过程的最初阶段。

(2)预期的社会化。指儿童在进入成人前这一阶段,即青年期。主要是通过学校学习,为将来做准备:独立生活、寻找工作等,总之,真正地进入社会。内容还是人格、生活技能、社会知识技能。比上一阶段应有所发展。

16

(3)发展社会化。即继续社会化,也称次级社会化、成人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深入社会化的阶段。有良种情况:一方面继续学习、掌握原有的社会知识,另一方面不断地学习新产生的知识以继续适应社会的需要。

(4)逆向社会化。社会化不是一个单向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一般而言,是老年人从年轻人那里学习知识、规范的过程。如老年人主动学习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观念等。

(5)再社会化。一是指个体在生活环境或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时,为适应新的情况而在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大调整和重新学习的过程。例如,参军,社会角色由学生、待业青年到军人,这样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必须重新学习,才能适应军队的要求。二是指社会化失败后进行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针对那些越轨、犯罪或人格病态的人,这里具有强制性(如设立监狱、教养所等实施)。再社会化的特点:改变社会化对象原由的价值观、世界观及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这种社会化可能是一次,也可能是多次,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二、社会化研究的三个角度 1、文化的角度。 2、个性发展的角度。 3、社会结构的角度。 三、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1、人有高于低级动物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2、人有学习能力。 3、人有很长的依赖期。

17

第二节 社会化的主体、过程和内容

一、社会化的主体 1、家庭。 2、学校。 3、同伴。 4、大众媒介。 二、社会化的过程 1、婴幼儿期。 2、儿童期。 3、少年期。 4、青年期。 三、社会化的理论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结构:由“本我(特征是生理和心理的冲动,尤其是性冲动)”、“自我()”、“超我(道德化了的我,其作用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求、冲动的)”三部分组成。他的基本观点是:人格的形成、定型是在4、5岁(也就是道德的形成、定型)时期。

二、 社会化的内容

1.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生命开始之时,个体不具备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技能,随着儿童的成长社会化的执行者父母或养育者教给他这方面的基本

18

技能:(1)料理自己的技能(自理生活的技能。家庭教化);(2)职业技能(家庭、主要是学校教化);(3)与人沟通、互动的基本技能(如何跟别人交往、合作、竞争、保护自己等。家庭、学校、组织、媒体、同伴教化等)。

2.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包括价值观。在一个社会中,有一套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这就是社会规范。即按照社会的规范说话、行动。学习、掌握社会规范的途径是各种形式的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力量(家庭教育、同伴教育、幼儿园、小学等)。社会化也就是个体内化、接受社会早就有之的规范体系的过程。

3.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自我(形成个性与自我)。人性究竟如何?西方宗教:人生来是有罪的,即“原罪”;我国的传统文化:人原本善和恶。人生来到底是什么东西?宗教教义:人是超自然的,如神创造的。进化论:自然进化。即适应自然的有机体存在下来,而。。。。社会学和心理学:人之初,本无性。

4、塑造健康人格。日常生活中:“某人缺乏基本的人性或人格”“培养孩子的人格”“他的人格有问题、缺陷”——指社会技能。而社会学家: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分为几部分:(1)认识层面 思想、知识、知觉和记忆;(2)行为层面 技能、天赋和能力;(3)情感层面 感觉和感情。(EQ和IQ)

第三节 社会化方式的矛盾与困境

一、

社会化方式的矛盾

社会化的方式: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矛盾:现代社会的个体独立性所造成的社会化无因状态和青少年的反社会化倾向。

二、

社会化过程的困境

1、社会化的不一致性。社会化的实施者的不一致(如人们常常抱怨:学校

19

与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协调;社会与家庭不协调等等)、各种实施者的价值观、规范的不协调(如就有这样一种现象:学校教给学生要团结同学,而有些家长却教给孩子。。。)、社会权威的榜样形象和教育的内容不一致等等。

2、代差问题。代差在西方社会学中最初是指两代人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反映的是两代人在社会化的不同时期的差别。应该指出:两代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在生活中的社会角色不同、经验不同等,因而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不同是正常的。消解代沟的合理途径。

3、网络的冲击。社会学者认为网络是一种虚拟社会化的机制,其特征:教化者的虚拟性和多元性、随意性、个人性。因为它对青年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传统社会化的教化者(家庭、学校等给对象进行的是主流文化中的价值观、规范,是有人“把关的”)。网络的世界性带来很多难以捆制的负面的东西:如暴力、色情、迷性、政治对立等。这对青少年具有新鲜赶、刺激感,容易误导,导致不完全社会化甚至反社会化的现象。

4、社会化榜样的明星化和世俗化。 思考题:

1、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和实质是什么? 2、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3、试用社会化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涵义

20

战争三种主要方式。

第三节 集合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集合行为的概念。

2、集合行为的特征。(1)自发性。(2)狂热性。(3)非常规性。(4)暂时性。

二、集合行为的理论

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处境而进行的尝试。

2、模仿论。塔德1902年出版《模仿律》认为行为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3、感染论。1895年勒蓬在《乌合之众》中,认为集合行为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群体朝一个方向发展。

4、紧急规范论。突发事件时,人们的互动会产生紧急规范,在场的人会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

5、匿名理论。集合性行为中个体处于你匿名状态,身份淹没,会在没有明确个人标志的情况下发生越轨行为。

三、集合行为的过程 1、聚焦。 2、第一冲动。 3、社会助长。

26

4、感染。 5、集体激动。

6、认识集合行为的特点和发生过程,学会处理集合行为的方式和方法。 思考题:

1、社会互动论分析人们日常的交往活动。 2、主要的社会互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什么? 3、如何看待集合行为。

第七章 社会群体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社会群体就是处在社会关系中一切个人的集合,这种集合不仅个人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所意识。

二、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初级群体(美国的库利1909)是在成长过程中最初加入生活、活动的群体。如家庭、邻里、同龄人、朋友、老乡及正式组织中具有密切关系的同事。特征:亲密性、面对面交往和合作、人数较少等特征、结构简单,缺乏分化,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次级群体指非个人性的、规模较大的、成员很少直接接触的、功利性的群体。

2、正式与非正式群体。

27

3、内群体与外群体。内群体(美国萨拇纳)也叫“我们群体”,指成员间具有共同归属感,相互合作团结的群体。外群体也叫“他们群体”,凡是没有加入群体或这群人与自己无关的群体。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美国的西曼1942)是指在评价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时,如衣着时尚、政治观点、学术期望、职业选择等方面,常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参考自己欣赏的某个群体,希望以他为标准。也称标准群体,一种实际存在的或想象存在的,可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或作为行为标准的群体。

5、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群体。 三、群体的结构及运作 1、群体规模.。 2、规范。 3、运作。 四、群体中的民主 1、民主的历史。 2、民主的现状。

第二节 初级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理论探讨 1、库利的相关理论。 2、米尔斯的小群体社会学。 3、霍曼斯四个方面的解释。 二、初级群体的特点

28

1、多角色性。 2、包括了全部人格。 3、交往的人际性。 4、关系互换性低。 三、初级群体存在的原因 1、工具性需要。 2、表意性需要。 四、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 1、活动空间接近。 2、接触时间长。 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4、交往双方角色差异小。 第三节 婚姻与家庭

一、婚姻与家庭概述 1、婚姻与家庭的概念。 2、婚姻家庭的历史考察。 3、对婚姻家庭的社会学研究。 4、家庭的未来探讨。

二、婚姻家庭的功能、类型及现状

1、婚姻的选择。(1)婚姻动机:经济、子女和爱情。(2)选择标准:自然

29

的和社会的。 2、家庭的类型。(1)核心家庭。(2)扩大家庭。

3、家庭的功能。(1)情感支持。(2)经济帮助。(3)社会教化。(4)生育。“婚姻者,二性之好,上以继宗庙,下以续后世”。(5)社会整合。“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

三、

题及其解决

1、家庭问题。(1)离婚和再婚问题。(2)妇女解放与男女社会分工问题。(3)家庭暴力问题。(4)慈子孝亲与抚养赡养问题。

2、家庭问题的解决。(1)文化价值观念的解决。(2)伦理的解决。(3)情感的解决。(4)法律的解决。

第四节 初级群体的功能与发展趋势

一、初级群体的功能 1、正功能。 2、负功能

二、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

1、关于初级群体发展趋势的争论。 2、重建初级群体的设想及其实践。 思考题:

1、试分析社会群体的类型及其社会功能。 2、运用初级群体理论分析家庭的重要性。

3、你认为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什么?

30

第八章 社会组织

第一节 组织概述

1织的含义与类型

英文是organization,来源于organ。按《浪曼现代英语字典》的解释,一是各部分形成整体,一是具有特殊目的的人群。汉语中指编织,最早见于《辽史?食货志》:“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可定义为:许多相互联系、彼此合作的成员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形成的整体。

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的历史与使命

1、现代组织的起源。是中世纪晚期为解决大规模生产协调人力、资源、市场的经济化方式。

2、组织的目的。组织的目的是人力的汇集与放大,以获得较高的效率。 3、工商组织的繁荣。 4、传统组织的成长。

5、社会学家阿马尼?艾蒂尼斯指对组织的阐释。

第二节 组织的构成、特征及过程

一、组织的构成与结构

1、组织的构成。(1)目标。(2)人员。(3)章程。(4)设施。 2、组织的结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31

二、组织的特征

1、为了高效的达成目标进行劳动分工和权威的分配。

2、权力相对集中在领导和主管手中,用权力控制成员导向目标。 3、成员不是固定的,人员可以用常规性的方法加以替补。 4、成员互动有片面性、间接性。 5、存在着依附于职位的正式角色关系。 6、成员个性差异大、异质性强。

7、行动以职能关系为依据,遵循效率原则,非感情逻辑。 三、组织过程 1、组织形成。 2、组织决策。 3、组织执行。 4、组织控制。 5、组织监督。 6、组织解体。

第三节 组织理论及其相应的管理观念

一、古典管理理论及其管理观念 1、泰勒的职能理论。 2、法约尔的组织结构理论。 3、韦伯的官僚理论。

4、厄威克和戴尔的组织设计理论。

32

二、行为主义管理理论及其管理观念

1、1927年梅奥在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实验及其相关理论。 2、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及其管理观念 1、规划论:充分有效利用资源。

2、库存论:何时、何地的数量供应,库存量保有。

3、博弈论:竞争性活动中如何致力于己方收入,并限制对方。 4、网络分析: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技术。 5、系统分析和经验研究。 思考题:

1、社会组织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2、试分析各种组织理论的优点和不足。

第九章 社会制度

第一节 社会制度概述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形成的一整套持续、稳定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活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二、社会制度的构成

1、价值观。2、规范体系。3、权威与地位结构。4、机构与设施。 三、社会制度的特征

33

1、公共性。2、系统性。3、强制性。4、相对稳定性。5、变易性。

第二节 社会规范体系

一、习俗

1、习俗的形成。通过扩散和倡导两途径,有“历史相沿,群居相染之过程。”

2、习俗的特征:稳定性、广泛性、历史性和地域性。 3、习俗的社会功能及其功能特性。 二、道德

1、道德的概念:以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性之道为依据而建立的以善恶、荣辱评价人们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

2、道德的历史根源:源于习俗,宗教产生后涂上神灵的圣光。社会的发展,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冲突确立了道德的社会地位。

3、道德的特性:客观性、社会性、普物性(凡物皆有其道与德,在人类社会则为普适性)、自觉性、觉他性。

4、道德的原则:一是法道原则。二是人道原则。三是自立原则。四是立人原则。

三、礼制

1、礼制的建立过程和建立标准 2、礼制涉及的范围及其与仪式的区别 3、礼制的社会功能

4、礼制的存废与社会的变迁。

34

四、法律

1、法律产生的社会条件。

2、法律文化与的法律的社会功能:作为规范首先规定行为模式,其次规定行为后果。

3、法律的遵守、执行与社会的法治化。 4、法治的局限与现代德法共治的主张。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类型与功能

一、社会制度的类型

1、本源性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伦理制度(其核心是婚姻家庭制度)。 2、派生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 二、社会制度的功能

1、社会制度的功能类型: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 2、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3、社会制度的配套与协调。 三、社会制度改革

1、社会制度的功能失调与制度化。 2、社会制度的革新与历史发展。 思考题:

1、试分析社会制度的意义和缺陷。

2、在人和制度之间,谁对社会更具有决定性? 3、如何进行有效的现代制度建设?

35

1、整合论。 2、文化失调论。 3、社会解体论。 4、价值冲突论。 第二节 一、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 2、人口质量问题。 3、人口结构问题。 二、环境问题

1、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 2、我国的环境问题。 三、贫困问题 1、贫困的概念。 2、贫困的类型。 3、贫困的社会危害。

第三节一、社会问题的治理原则 二、社会问题的治理过程 1、摆脱二元对立的主客模式。当代主要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治理

41

2、加强不同文化、制度之间的协调,共同行动。 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治理环境伦理观念,协调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思考题:

1、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源是什么? 2、试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 3、治理社会问题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4、试述治理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越轨

一、社会越轨的本质 二、社会越轨的理论视角 1、心理学视角。

2、社会视角(默顿的社会失范论、塞林的文化冲突论和科恩的亚文化理论)。 3、生物学视角。 三、社会越轨的类型

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

四、社会越轨的社会后果

42

第二节 社会控制概述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及由来

1、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控制具有支配、调节、抑制、管理等含义。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1901年《社会控制》中,首次提出“社会控制”这个概念。他认为,在人的天性当中存在着一种自然秩序:包括同情心、互助心和正义感三个部分。正因为存在着“自然秩序”,人类社会才能够处于自然秩序的状态,大家互相同情、互相帮助、互相约束,相安无事,和平共处。避免了人们之间因战争、争夺引起的混乱现象,也就无须社会控制。

2、维纳从信息角度的阐释。 二、社会控制的特征及类型

1、特征:(1)普遍性。(2)阶级性。(3)统一性。(4)强制性。 2、类型:(1)内在与外在控制。(2)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3)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4)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三、社会控制的功能

1、为社会成员提供价值观与行为模式。 2、协调社会各系统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控制的实施

一、社会控制手段 1、组织控制手段。 2、制度控制手段。

43

2、文化控制手段。

法律、制度、纪律、道德、习俗、宗教等社会行为规范。法律、制度、纪律是社会控制中外在的硬控制手段。道德、习俗、宗教等是社会控制中内在的软控制手段。

二、社会控制过程 决策、实施、监控、反馈。 三、社会控制的度 1、社会控制的纬度。

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致密度。 2、考察控制适度的三个角度。

历史的角度、社会稳定的角度和个体自由的角度。 思考题:

1、试比较解释社会越轨行为的不同理论的各自特点。 2、试分析不同社会控制类型的不同社会功能。 3、简述社会控制的手段和控制实施过程。 4、如何把握有效的社会控制的度?

第十三章 社会政策

第一节 社会政策概述

一、社会政策概念的界定

一般地,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

44

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二、社会政策的分类

1、按范围划分:广义的社会政策和狭义的社会政策。

2、按对象划分:(1)犯罪或刑罚政策。(2)人口政策。(3)农民政策。(4)劳动政策.(5)救济或公共政策。(6)就业政策。(7)住宅政策。(8)社会保障政策。

3、按层次划分:总政策,也称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三、社会政策的性质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一、政策制定

1、确认政策问题:公众与政府基本上对某类问题的危害达到共识;公众强烈的呼吁、请求;明显的政策需求。

2、建立政策议程。指社会问题已经进入权力机构的议事日程、范围。 3、制定政策方案。指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的选择活动。一般来说,确定政策目标是方案的重点。确定政策目标时,应注意:(1)具体化、明确化;(2)可操作性;(3)协调性;(4)符合法律和社会公德,体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4、政策方案选优。选优的标准:(1)最大限度地利于目标的实现;(2)政策实施的成本最小;(3)实施风险最小;(4)政策的副作用最小。

5、政策合法化。一个社会的立法机构是使政策合法化的主体,其主要对一些重大的政策进行合法化。但一些相对短期实施的政策是由各级行政机关实施合法化。政策合法化在形式上是由有关机构认可并公布于众,但实质上应是取得民

45

众的认同、支持,否则不能算“合法化”。

二、社会政策的执行

1、意义。社会政策执行的重要意义在于:(1)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环节;(2)是制定后续政策的重要依据;(3)是对政策方 案的可行度及范围、程度进行检验的过程。

2、执行的因素:政策本身;政策资源;目标群体;执行策略;执行机构;沟通与协调;环境因素;监督。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终结

一、社会政策对社会问题的影响

1、基本解决社会问题。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可以说实现了政策所追求的目标。

2、减轻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这种情况较为常见,政策目标未能全部实现。 3、未产生实际效果。这是政策指定者和实施者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4、政策实施中加重社会问题,或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5、社会政策预防了社会问题的发生。 二、社会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的重点应是政策的效果。评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政策的预期目标为主要依据。 2、考虑政策环境因素。 3、应做成本——收益分析。 三、社会政策的终结

46

根据政策的评估结果,对现行政策进行修正、补充、调整和终止的过程。 1、政策终结的内容:(1)功能的终结。(2)机构的终结。(3)政策的终结。

2、政策终结的方式:(1)政策替代。(2)政策合并。(3)政策分解。(4)政策缩减。

思考题:

1、社会政策的含义、类型与社会价值是什么? 2、如何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

3、试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第十四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 社会工作概述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二、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对象 1、生理有残缺的群体。

2、心理受到损害、有疾病的人群。 3、社会关系不适应的人。 四、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内容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救灾工作、社区工作等。

47

2、工作方法: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 五、社会工作的功能 1、恢复功能。 2、协调功能。 3、稳定功能。

第二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 二、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 三、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1、就业保障制。 2、普遍保障制。

3、雇主责任制。 4、储蓄基金制。

四、社会保障的作用和意义 1、增进平等。 2、维护社会公正。 3、保持社会稳定。 4、推动社会发展。

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养老金制度。 2、医疗保险制度。

48

3、社会救济制度。 思考题:

1、试述社会工作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意义。

2、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根源

1、人心的变迁:传统学术中的社会变迁根源论。 2、生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根源论。

3、多种原因:西方学术界的其它社会变迁根源论。包括:(1)人类精神或理性发展论(例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发展论)。(2)社会进化论。(3)均衡理论。(4)冲突理论。(5)历史循环论。

二、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1、环境。 2、人口。 3、社会制度。 4、价值观。 5、科学技术。 6、经济。

三、社会变迁的类型

49

1、社会进化。 2、社会革命。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

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由来 二、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1、工业化。

2、社会结构的分化和一体化。 3、城市化。 4、文化世俗化。 5、知识科学化。 1、治民主化。 2、会关系法律化。

8、人的现代化(分为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两方面)。 三、社会现代化的后果及其对现代化的不同争论 1、社会现代化的双面后果。 2、对现代化价值的不同争论。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一般特征

1、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 2、二元化的社会结构。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ek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