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更新时间:2024-03-22 02: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2014-2015第一学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一、现状分析及改进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及改进

二(3):共有学生

40人(转入1人),二(4)班共有

学生39人(转出2人,转入3人)。

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具体分析:

(1)通过一年的学习,本年级大多数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课堂常规,但常规习惯还需继续培养和加强,尤其是课堂常规。

(2)两班学生整体学习气氛较好,成绩优秀,但有极少

1

数学生成绩较低,需要做好“培优提中辅差”工作。

(3)学生的积极性高,兴趣广。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有突出表现,以后的工作中要利用好发挥好这个优势,班主任要根据情况给每位同学机会,不要集中在部分同学身上,同时要加强鼓励个别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兴趣。

(4)本年级的学生,男生约占三分之二,女生约占三分之一,课间时间比较活跃,有追逐打闹现象。本学年的工作中, 还要加强管理。

(5)有部分学生是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有部分学生和爷爷奶奶生活,有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困难,还有部分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工作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多一点关注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爱心。尽量让他们像其它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6)有少部分转入的新生,具体情况还不太了解。工作中,班主任和各位老师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尽快了解学生并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集体、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的同时认真学习发挥好个人优势。 2.家长分析

(1)大多数的家长能很好的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以后的工作中要利用好这个优势,继续和家长合作好,发挥好家长的优势。

(2)少部分家长不能很好的配合或条件不具备,工作中我

2

们要注意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

(3)二年级组的家长大多数要比我们二年级组的教师年龄大,工作中整体要注意沟通,注意方式方法。

(4)二年级组家长维权意识比较强,我们教师的规范意识也要强,工作中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规范。

(5)部分家长的大局意识不够,我们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工作中除了要做好沟通协调外,还要记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们先要提高自己的大局意识,站在学校、年级、班级的高度,培养和提高自身及家长的集体荣辱观。

3.自我分析: 优点:

(1)态度端正,个人修养和习惯教好。虚心学习,认真踏实的工作,善于总结反思,勤于思考,勇于改进,敢于创新,注重细节,做事有头有尾,吃苦耐劳,有恒心。

(2)在各项师德规范和教师职责、常规工作等方面表现比较熟悉。

(3)教师基本功还不错,教学常规方面比较突出一些。 (4)能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课题研究、小组合作、激励学生方面等有过实践操作,并取得小成绩。

(5)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甘当人梯,对教育事业

3

挚爱,无怨无悔,善于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教育学生,热爱、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对同事坦忱热情,对学生真诚爱护,能与同伴团结协作,能主动关心他人,先人后己,能与时俱进,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

(6)家校合作中,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认可,并能从学校高度出发做好解释或宣传工作,传递正能量。

缺点:

(1)替太多的人着想,瞻前顾后,顾虑太多会使自己工作中失去果断,缺乏锐气。

(2)总认为要给学生打好基础,总想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好,等待意识太强,课堂节奏慢。需转变思想。

(3)熟悉新课程理念,掌握一些好的方法,但课堂整体把握,组织管理学生水平欠缺,课堂掌控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4)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经验缺乏。

(5)心理素质不太好,容易影响自己的发挥。有些场合,容易怯场,感觉被限制,思维打不开,没有激情,发挥受限。

(6)恰逢人生低谷,多事之秋,好多事心有余力不足。心中有好多想法,真是精力有限,有好多无法落实,总感觉时间太快了。

(7)生活中是个热心人,工作中经常会为了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小要求而误了自己的大事,时间安排不合理。要分清

4

轻重,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自我期待:

通过本学年的努力成为一名在各方面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的称职的小学老师。

发展步骤及策略:

1.转变思想,树立自我发展理念 2.主动学习:

(1)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教学书刊,做好读书笔记。把握一切听课、培训的机会,做到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参与中不断提升自己。 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引教学实践。

(2)学习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学,在遵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前提下,继续摸索全面提升两班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深入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找出良策,对症下药,全面提升教学成绩。

(3)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听各位老师的课,多向同行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

3.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从进一步了解学生入手,从而更有效的把握课堂,善于捕捉课堂教学契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的激励学

5

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

4.在理论指引下,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努力向研究型教师过渡。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对话,超越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的行动,在实践中增强才干。

5.主动创新的精神,根据实际情况、学生特性,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能,选择合宜的教学目标、方法与内容进行教学。 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6.注重积累,善于反思,勤于笔耕。

将反思当成自我提高的阶梯,看哪里做的不足,使自己保持积极探究的心态。反思是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写好教学反思,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以写促读,以写促思,以写促做,以写促研。(1)写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用写反思来促进教师的反思。(2)写随笔。随笔最自由,也最灵活,它既可以练笔,也可以“练思”。(3)写故事。教师每天都跟那么多的学生在一起,难免不发生故事,用叙事的方法记录所发生的故事,应该是很美的事。(4)写案例。教育之中,教学之中,把做得特别有效(无效)、特别有味(无味)或者特别不一般的事例记录写来,作赏析,作警醒,作鞭策。(5)写日志。可以用写日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记录自己的人生。(6)写设计。这是追求一种写作的智慧,备课有设计,上课有设计,作业有设计,提问有设计……把一些自感设计得比较巧

6

妙的课例或教学板块写下来,获得“写”与“做”的双赢。 7.积极参加校级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争当科研型、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力争具备终身学习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二、教材分析 : (一)教学内容: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内容为依据。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一)、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总复习等。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首先呈现在测量实物的长度时经过很长的历史变化,竟而说明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所以过渡到国际计量单位:厘米和米,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而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

7

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直角、锐角和钝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组合的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

8

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饭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和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初步认识几时几分,懂得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养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9.养成完成认真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

10.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9

3.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4.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5.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1.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3.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4.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三、教学措施及方法:

(一)常规做法:

1.对教材的知识整体,继续研究。把小学数学的每一册的

教材都继续的认真学习,自己认真分析教材知识的结构,一定要对小学数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要对教材的编排能真正的理解。

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10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5.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6.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方法。

7.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知识。

8.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9.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

算能力。实施策略:明确算理,课上练,课前课后练,同桌之间、师徒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互相考查、出题检测等,评比和奖励表现好的同学、“师傅”、小组等。每天保证50道计算训练。

10.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实施策略:课堂上教方法,遇到应用题巩固方法,每天保证2-3个应用题的训练和积累,不定期测查评比。

11.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的培养。策略:每天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做一道有趣的开发思维的训练题,有可能需要动笔列式,有可能需要口算,有可能是动手画图,有可能是动手摆用具,也有可能需要推理或探究和总结规律的。

12.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不同方法,肯定学生合理的不同见解。 13.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适当地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1

14.认真备课,多听课,多学习,多总结,勤反思,及时改进

15.课堂上注意专心听讲的训练。

16.努力向“课堂的组织形式要多样,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

17.分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先同桌后小组。彩纸奖励能力题给快的同学和吃不饱的同学(给家长解释:不是偏心:因材施教,做到不打击不耽误)

18.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抓好落实。策略:(1)备课上下功夫。(2)科学合理组织好课堂。课堂以学生的学、练、说、交流合作、展示为主,教师及时、科学、合理引导。(3)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倾听、思考、交流、展示、评价等等。(4)教学设计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提高学习兴趣。(5)利用“小老师”,兵教兵,小组合作等,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9.巩固训练及时到位。(1)课堂练习、作业、小卷精选精炼,教师先做。(2)留一些趣味性的动手的、或实践性的、贴近生活的作业,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对家中物品,室外物品进行测量和估测等。

20.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记录,作业本皮统一书写,作业要求认真规范。

12

21.对于存在问题的同学,利用早晨上课前和下午上课前的时间单独辅导。

22.采用丰富多样的激励手段,小老师、红花、印章、奖状、奖励题等激励,拍照等记录精彩时刻,并在QQ群里向家长展示,在班里展示等。

23.教学中融合题组、预习题卡、训练卡、检测题卡等手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24.进行作业、课堂表现等评比,课堂展示、作业展示、试卷展示、照片展示等,针对学生的各种良好表现奖励学生和家长,鼓励学生同时鼓励家长,激励学生和家长发挥正能量。 25.与家长通过电话、短信、表扬信、微信、QQ群、家长会、家访、日常交流等方式沟通,与家长交流教法、学法,尊重家长,虚心向家长学习,从人格魅力、教育教学、工作态度、责任、爱心、言词、各个细节上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信任、认可、依赖,联合家长教育好学生。

26.与班主任和同伴密切配合,协作。工作中彼此为同伴,要注重沟通交流协调合作好。各自取长补短,互相谦让、包容、理解,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二人齐心,其利断金。

(二)培优提中辅差: 培优辅差具体对象分析:

张泽同学: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较好,音体美方面各有特长,学习能力强,家庭教育好,家长能很好配合并严格要求。

13

但学习中容易粗心,学习上有依赖性,思维不开放不活。

马浩楠同学: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表现差,多动,家庭条件较差,自卑不善于表现表达。偶尔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在老师的督促和单独关注下,能认真对待。

做好思想工作:

1.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转差同步进行。

2.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4.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性、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5.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培优辅差具体措施:

1.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推动有差

14

异的发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3.教师坚持“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如: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15

4.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多鼓励,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以及练习。

5.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6.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7.及时进行检测对比,查漏补缺。

8.利用好优等生,发挥好优等生的作用。(1)带头示范作用,课堂上和作业中各方面可以让其他同学向优等生学习,以优等生带动其他学生同时增强优等生的内动力。(2)让优等生当“师傅”,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提高优等生的能力。(3)用上面的多种方式激励其发挥所长,增加兴趣。(4)优等生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团体意识。

9.对学困生在教学中做到:“四优先、五跟踪”(“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

10.个别辅导 ,张扬个性 。采取个别辅导,主要是采取“一帮一”和“针对辅导”两种形式。由于学生个别差异,和班级学生过多而照顾不全的特点,把班级学生组织起来,采取“一帮一”的活动方法。让班级中每一名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

16

学生与一名不好的互相结合,组成一个学习上的学习帮手,结成学习对子。并与班级中的其它学习小组进行比赛。作为教师,要定期指导、询问,并给予一定的学习帮助。对于学习成绩特别严重不好的,要作为重点对象来进行个别的辅导,尽其所有的来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有所进步。而对于成绩不错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其能够更进一步,给他们多找一些有拔高能力的问题,或推荐几本好书读读,让他们能够优中更优。

11.采取激励机制和措施要与班主任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学校在期中、期末考试或小型活动的评奖中除了以往的进步生,还会设立进步学生奖,最佳合作伙伴奖,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优补差的作用与效果。

目标:

张泽:扬长避短,提高自查、互查互批克服粗心和对家长老师的依赖性,独自完成好学习各项任务。每天训练开拓思维题,使其思维灵活。

马浩楠:养成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表现,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以认真自觉的态度对待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对自己和学习数学有信心,认识到认真学习的必要,对学习产生兴趣。

(三)教研教改:

1、积极参加各校教研教改活动。

2、积极参加校级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

17

能力,通过教研教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初步尝试合作学习,从同桌到4人小组过渡。 科学合理分组--具体分工--教给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的方法--实践中培养训练完善--形成氛围。

(2)初步进行生本课堂“前置学习”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习卡,尝试培养学生课堂展示交流评价等习惯和能力。

注: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策略在逐步尝试的过程中,精心思考后制定并具体完善。

四、教学进度安排(见19页进度安排表) 五、课时安排表(见20页课时安排表)

2014-2015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进度安排表

18

2014-2015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上)课时安排表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教学计划及进度 日期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课时 课 题(括号内附课时) 5 1、常规教育,旧知回顾(铺垫)(1)2、第一单元:长度单位(4) 4 1、长度单位整理复习、巩固训练(1) 2、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3) 5 1、两位数加两位数(2)2、两位数减两位数(3) 5 1、两位数减两位数(2)2、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 国庆假期 5 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 2、整理和复习(2) 5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5) 5 1、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3)2、5的乘法口诀(2) 5 1、2、3、4的乘法口诀(4)2、强化练习(1) 5 1、6的乘法口诀(4)2、整理复习(1) 5 1、单元练习及检测(1)2、第五单元:观察物体(3) 5 1、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2)2、8的乘法口诀(3) 5 1、9的乘法口诀(4)2、 练习(1) 5 1、整理和复习(2)2、单元练习(2)3、单元检测(1) 5 1、量一量,比一比(1)2、第七单元:认识时间(4) 5 1、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2、总复习(3) 5 5 总复习(1),期末单元复习 期末单元复习 期末综合检测、专项训练 期末考试 遇月考检测、节假日或其它事宜耽误,依次推后,灵活调整 第十九二十周 10 第二十一周 备注

19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小学

二年级 20年8月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ea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