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省沂源一中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更新时间:2023-12-09 06: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沂源一中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带

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羽觞 (shāng)狡黠 (xié)迤逦 (yí lǐ)比权量力(liànɡ) B.贾人 (gǔ)修葺 (qì)裨益 (bì)架梁之椽 (yuán) C.毗邻 (pí)陨首(yǔn)逡巡 (qūn)锱铢必较(zī) D.编纂 (zhuàn)埋怨 (mán)喟然 (wèi)敛声屏气(bǐn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这是一道考核形似字的读音的一组题目,平时注意积累。A.狡黠xiá 迤逦yǐ lǐ B.粗糙cāo 架梁之椽chuán D.编纂zuǎn 喟(kuì)然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峥嵘赎罪众说纷坛 B.广袤吞筮藩篱晕眩战粟 C.蹂躏崔嵬签署摇摇欲坠 D.赡养逡巡缪种皮开肉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喧—暄 坛—纭 B.筮—噬 粟—栗 D.缪—谬 战—绽。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殊途同归,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B.从去年至今,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字号”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在金融市场快速崛起,而对于这类产品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利弊,学界的争论可谓是沸反盈天。

C.面对世俗或传统,年轻人决不会畏葸不前。敢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另辟蹊径,敢于否定前人,本来就是年轻人应具的特点。

D.从当前来看,入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波澜不惊的悄然变革,无视或忽略不计显然会贻误发展机遇,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未雨绸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B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团。这里应改为“沸沸扬扬”。故正确选项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嫦娥三号探测器12月14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其中80%以上的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全新研发。

C.近期,“霾伏”天气又“重现江湖”,且污染程度日益发展。监测数据显示,昨日14时,市内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高达534。

D.李克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政府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为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超过”与“以上”重复,成分赘余;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或“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 C项,搭配不当,“污染程度”与“发展”搭配不当,可将“发展”改为“加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里有一家酿酒作坊,每到傍晚,酒坊就开始____佳露,深深的小巷也遮挡不了美酒的醇香。

②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____我,不自由,毋宁死!

③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才华也许令青年读者们觉得望尘莫及,然而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____。 A.酝酿至于顶礼膜拜 B.孕育关于诚惶诚恐 C.酝酿至于诚惶诚恐

D.孕育关于顶礼膜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孕育”和“佳露”搭配不当。它们都有位于句首,标记话题的用法。但是 “至于”已经发展成典型的话题标记。“关于”标记话题时强调与述题的“主题—内容”关系,“至于”标记话题时总带有与上一话题的或转折或并列的连带关系。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诚惶诚恐:恐惧不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在手工劳动中,原始技术同劳动者不可分离。手工劳动的技术,是最原始的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即手控制手工工具的能力,亦称手工技能。这种原始技术本质上是人的体能。人的体能有两种功能:一是改变物体状态的能力,即体力。二是控制物体的能力,在手工劳动中就表现为控制手工工具的能力。这就是最早的技术——体技或手技。

所有的技术都是人对自己的超越。人的双手的动作不准确、不精确,而手工技术追求的就是一准二精。这种准确性和精确性的提高,不是通过工具,而是通过劳动者的苦练得来的。“熟能生巧”,这“巧”是手之巧,靠的是熟练。

手工技能是由双手的动作的准和精表现出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的生理局限,提高了人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技术”。手工技能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它本身也不是知识,也不需要知识作为前提条件。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别人要学习这种技能,主要靠动作的模仿和用心去领悟。这种技术的传授必须面对面进行。

这种手工技能是劳动者的身体所具有的,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离开了劳动者的双手,这种技能就不再存在。这种技能与其说是“社会的”,不如说是个人的,它不可能在空间上大规模传播,也不可能在时间上世代相传。由于人具有高度的个性,所以手工技能也具有一定的个性。 为什么古代的许多手工技术品、手工艺术品,使现代人都觉得望尘莫及?这是因为今人的双手没有练到那种程度。这说明手工技术是会失传的。

近代技术的特点,是机器取代了手工工具。近代机器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动力机取代了手的改变物体的动力,工作机取代了手的控制物体的能力。 自动化是工作机的一个特点。传统的自动化是指人赋予了机器一种固定的程序,机器一旦启动,它就会按这种程序运转。所有的手工工具都是被动的,而工作机却有一定的自动性。在机器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工人可以离开机器,工作机可以离开工人的手。

机器运转的程序是技术专家的设计,工人在开动机器时,可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工人不一定要懂得机器设计和技术原理。以前手工工具完全听从劳动者双手的指挥,可是在大机器生产中,工人双手的动作却反而要服从机器的运转。在手工劳动中,技能只是劳动者的熟练度和经验的自发的积累,没有技能发明者和应用者之分。可是在机器劳动中,技能发明者和技能应用者分离了。

有了机器以后,技术就开始有了物化的形态。不同的劳动者应用相同的机器劳动,其劳动水平也基本相同。于是,技术不再表现为劳动者个人的技能,而是表现为机器的技能。

机器成了近代技术的基本形式,机器的结构、功能、操作方式可以用文字和图像来表示。技术开始从经验上升为知识,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是技术可以大规模传播,这种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机器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机械,以机器为代表的近代技术的诞生,表明从此技术成了真正的技术,技术开始成为社会的财富。 (摘编自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

1.列对“手工技能”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最原始的技术,手工技能与劳动者不可分离,手工技能的高低,主要体现为劳动者自身改变物体状态和控制手工工具的能力。

B.为了弥补人的双手动作不准确、不精确的缺憾,提高手工技能的精准性,劳动者必须通过苦练突破自身的生理局限,以求熟能生巧。

C.作为生理性技术的手工技能不属于知识范畴,也不需要以知识为前提条件,因此,对这种技能的学习,必须面对面进行。

D.之所以说手工技能是一种个性化的技能,是因为它只能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空间上不能大规模传播,时间上也不能世代相传。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手工技能在本质上是劳动者的体能,而近代技术出现后,这种体能分别被机器中的动力机和工作机所取代。

B.使现代人都觉得望尘莫及的古代的许多手工艺术品,其制作技术与工具并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靠制作者的巧手。

C.手工技能阶段,技术与劳动者不可分离。而在近代技术阶段,由于机器的出现,技术与劳动者实现了分离。

D.原本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手工技能在近代技术阶段开始以知识的形式存在,并真正成为宝贵的社会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工技能是由双手动作的准和精表现出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的生理局限。此特点表明,它同杂技、体操应属同一类型的技能。

B.手工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个性的人自身所具有的技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技术,所以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才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风格。

C.在大机器生产阶段,工人与机器的关系不像手工技术阶段人与工具的关系那般合而为一,这主要源于技能发明者与应用者的分离。

D.近代技术的物化形态主要表现为可以用图文表示的机器的技能,而这种物化的技术可以大规模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答案】 1.C 2.D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C去掉“作为生理性的技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D是“机器成了近代技术的基本形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C“这主要源于技能发明者与应用者的分离”错。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姑苏看水 张 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到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d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