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

更新时间:2024-07-12 07: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

了解一、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二单元的主题分别是《乐趣》和《遗迹》。每个单元由五篇课文(即:三篇精读课文,两篇拓展阅读课文)、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和单元小结组成。五篇课文中,前三篇必须精读,后两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精读或略读。

前两个单元课文内容的学习上会有较大的困难,因为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包罗万象,体裁涉及了散文、古诗、小说、对联、诗歌、报告文学、和说明文,且选文多为名家名篇。许多学生在读名篇的时候,就如我们看风景一样,虽然知是名篇,一般都不容易读出其精妙之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精当的点拨与指导。同时,建议老师们在教学这两个单元时,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单元里的内容没有“教——扶——放”的前后顺序,因此我们可先从接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学起,例如将《爸爸带我去爬树》调整到《山中杂记》一文的前面来学习,既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为较难理解的课文的学习做铺垫。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不同经历和不同的心理感受对对抒发自己情感的作用。并通过作家绘声绘色地描写理解“乐趣”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以突出人物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1.《养花》一课的教材理解

《养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传统课文,作者是老舍,本文是老舍先生在1956年底创作的文章。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精练的笔触,记述了自己生活中养花的经历及其不同的心理感受,抒发了自己热爱生活,热爱新生命的情感,而且,从课文中渗透出的人生哲理——“乐趣不止在于说得出来的收获上,更在于‘养’的心情上”,引人深思,使人读后受到很好的教育。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中对高年级学段学生提出的要求,以及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及教材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小资料”中提供的有关老舍先生最基本的材料,力求记住老舍的代表作品以及他的基本评价。

(2)积累“摸门道”“秉烛夜游”“置之不理”等词语。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技能目标: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趣,渗透情感教育。

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着重引导学生逐段阅读,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

这篇课文是紧紧围绕养花的乐趣来写的,选取了正面、侧面甚至反面反映养花给作者带来乐趣的材料,一层一层地表达了中心,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列提纲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这篇课文提纲可如下:

【内容结构图示】

养花目的——爱花,当乐趣 (养花为乐) 养易活花——北京气候不好

怎样养花——培育的乐趣,获得知识 (劳动亦乐) 养花 需要劳动——有益身心,享受乐趣

共享成果——夸花 → 赏花 → 赠花 (成果之乐) 也有忧愁——菊秧砸死,几天没笑容

其乐无穷——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给人启迪)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意在让学生从走近教材到走进教材,进而与文本对话,我将以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为切入点,指名数位同学读,然后质疑:喜、笑、有果实,这些都堪称乐趣,为什么劳动累得腰酸腿疼也是乐趣?甚至是“忧”、“泪”也被视为养花的乐趣呢?

《养花》一文,老舍先生的感受是独特的、真挚的,同时也是颇具意蕴、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让学生细细品读结尾这段话,老舍先生的感受和学生的原有

认识便发生着碰撞,“读文叩问”既满足了学生质疑的需要,又自然而然引出了下面研读深思的重点。

“那么老舍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养花过程中的哪些事呢?每件事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做重点研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与此同时,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养花的无穷乐趣”例如:

乐趣之一:从第三自然段中体会获得知识之乐。作者养花,不是对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规律,增长了知识,从中得到了乐趣。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出作者获得了什么乐趣?怎么体会出来的?引导抓住“获得了知识之乐”,“花三年五载老活着,有意思”体会养花的这些乐趣。怎么获得的这些乐趣?引导抓住“天天照管”、“像好朋友似的”、“关心”、“一来二去”这些词,体会如何对待花草才能获得知识,需要爱花、关心花,而且要一直关心它们,这样才会获得养花的知识,得到乐趣!还有,“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句话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这也是“乐趣”的体现。

乐趣之二:围绕第4自然段理解体会——养花有益身心。养花锻炼了身体,消除了疲劳。在辛苦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这里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 b.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浇花、搬花”——体会“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的乐趣。引导学生体会“抢救花草”、“天好搬花”两个方面深入体会在养花的艰苦劳动中获得的“身心之乐”。引导学生体会“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即:劳动

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引导体会养化的乐趣之三——成果之乐。作者养花能得到别人的赞赏,并与朋友分享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也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美读课文、情感升华

通过以上的课文内容的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情感已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会让学生再次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继而发问:“学到这里,你对生活中的乐趣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想一想或写一写,并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乐趣,原来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是成果之乐;也可以是劳动之乐;不仅是喜中有乐,而且可以是忧中有乐,悲中有乐。正如作者所说,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但切忌使学生用功利的眼光理解“乐趣”,在此老师要予以正确地引导。

2.《古诗二首》课文解析

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四十田园杂兴>组诗中的两首。两首古诗浅显易懂,以学生已有的古诗学习水平,在诵读的基础上就能够加以理解。

(课件)两首古诗,第一首表现了春天农民劳动的景象(劳动生活);第二首描写了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田园风光)

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这两首古诗的过程中,理解古汉语中字词的含义固然重要,因为它是帮助学生们理解古诗表达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的基础。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把理解字词、解释诗意一味地作为教学的重点。如今古诗文的教学,不再从古代汉语学科知识着手、仅仅围绕一对一直译进行教学;而是加强诵读和涵咏,一方面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汉语的韵律美。依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这是两首富有情趣,饱含诗情画意的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将古诗和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学医生给病人看病、扮演警察、炒菜做饭等情景,体会劳动本身就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近而理解故事中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农村的孩子嘛, 耳濡目染,也熟悉了成年人所做的农活,而且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于是三三五五,在桑树下面,学着大人的样子在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事情,却具有特色。通过交流,使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古诗中童孙种瓜的描写,虽然是从侧面着笔,却不是陪衬,而是深入。这样写, 使古诗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为我们展开一幅热烈的劳动生产的图景,使诗的语言,留下了强烈的趣味性。

在古诗学习的拓展上,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的能力,结合单元主题或范田园诗方面展开拓展。比如开展古诗擂台,关于描写劳动的诗篇罗隐的《峰》李白的《秋浦歌》;积累古代著名的田园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是田园诗的代表作,通过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积累量。

3.《山中杂记》

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的这篇是第十篇。本文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刚刚提倡写白话文不久,因此语言与今日的语言有很大距离,因此本文适合于学生自读,而不适于班

级内集体读。

这篇小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次写小狗,再次之是小猫,重点写小鸟,一笔带过的是小虫儿们(小蝴蝶、小蜗牛、蜜蜂、青蛙、萤火虫)。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例如: 写马的温驯:地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侧转那狭长而又善良的脸来看我,表示它的欢迎与等待。它虽然不说话,它必每日地怀念我。

写狗的驯良:作者在狗“狂吠不止”时仍尊重它,日后仍亲近它、感谢它的善良之情。

写猫的活泼:它并不抓人,仰卧在草地上,用前面两只小爪,拨弄着玫瑰花叶,自惊自跳,充满了活泼的欢悦。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由不爱猫到渐渐爱猫的转变,对生灵平等的态度。

从上述所举的例子中能看出,冰心笔下的各种动物有情有意,充满人性和灵性,个个都可爱极了。这些动物为什么这么可爱,作者为什么能从它们身上获得无限的乐趣?是因为冰心始终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它们,与它们深交,而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让动物给自己服务,逗自己开心。这样平等、关爱、尊重、欣赏的情感就是一种博爱思想。

本文重点写的是小鸟,共用五段文字。作者先写各种鸟,如青鸟、知更雀,说它们是快乐的象征,然后写鸟的形态,鸟鸣,最后进一步详写了鸟的家庭,小鸟破壳,大鸟哺育它们的情景。并通过语言“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直接表达出对小鸟的爱。并表明“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可见冰心对小鸟的保护之情。这部分文字写得亲切、生动、感人,是文字的精华,同学们应该反复品味,从中获取养料。 爱——对动物的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本文详写了小鸟,略写了小虫,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文章开头选写了大马、小狗、小猫三种动物,从描写对象的数量看,已经从面上铺开了,然后收笔,集中一点,详写小鸟的各个方面,把文章内容、抒发的情感推向高潮,推向顶峰,最后收笔写小虫们,点到为止。如果再详写小虫,显得拖踏、臃肿、做作,读起来会索然无味。

这篇小文的语言细腻、柔和、含蓄而又清丽,通篇“满蕴着温柔”,充分显示了女性作家的特点,这也是冰心作品的语言特点。

4.《爸爸带我去爬树》

是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本文虽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叙述,讲述的事情又贴近儿童,但文中揭示的却是“回归自然”的深刻主题。“回归自然”这一主题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抽象和陌生,但可以调动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感受,把这一内容具体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那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呢?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第一次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师从中引导,最终归结为“回归自然”这一主题。1.爸爸为什么要带我去爬树?因为现代人已经远离自然,爸爸要带我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舒适,于是有了这次的“爬树”

爬树的过程,重点抓住两次爬树的不同。第一次,我是大呼小叫,像动物。这一部分,小作者将爬树的动作刻画地栩栩如生,是学生写作的范本,可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圈出相关的动词,感受爬树过程中的“乐趣”。第二次爬的是一课巨大的老树,凭借经验,这次的过程让我觉得树亲切,而自己,更像猛兽。

3.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最后与学生共同讨论21段的难点问题,从而揭示文章中心: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陶冶,我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的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为保护美好、健康的大自然共同努力!

5.《美猴王》一文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美在这里指生活之乐,美在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全文生动形象,且多用短语,节奏明快,因而提倡学生个人读,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从而感受古汉语的特点。激发学生读原版名著的兴趣。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市南教育中心 颜秉君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祖国的遗迹,领略祖国风光,感受五篇课文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古老华夏文明的关注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长城赞》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那这副长联是从哪

几个方面来赞美长城的呢?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22个朝代,它伴随着我们民族的兴衰,事中华沧桑历史的见证者。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式的地位。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表达了对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

教学本文时,我们应鼓励学生通反复吟诵自读自悟。课前广泛搜集关于长城的资料,以此帮助学生理解长城悠久的历史及所凝聚的民族智慧。探究课文时,指导学生圈画动词、抓住修辞、借助视觉感官——图片展示等方式使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悟长城之纵横、气势之磅礴。对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引导学生联系对联的上下看一看上下联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城。

通过联系上下联,感受长城的历史悠久,雄伟壮丽和它所凝聚的民族智慧后,再次通过多元诵读如:指名读、男女生读、比赛读、齐诵、配乐读等形式,充分表达和抒发对中华长城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之情,近而呼吁大家保护长城。

2.《索桥的故事》

索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不知道索桥在什么地方,不知道索桥什么样子,不知道索桥的重要作用,更不了解索桥的故事。为此,在课前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更多的了解索桥,了解都江堰。

本文是巴金的一篇散文,故事性较强。从课文内容看,本文不在写“桥”,而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课文难点在于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像何公何母这样的人有多少呢?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来为别人服务,像这样的精神是多么可贵,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为了防止洪水发生费尽了心力,才修成了都江堰。难道就求一个流芳百世的英名吗?不是的,他们是因为有着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发光的心,一颗不愿见到别人受苦的心。所以帮助别人而牺牲了自己的所有。如果今世所有人都像李冰父子、

何公何母那样帮助人,世界该多么美好。让学生领会“人们美丽的手和心”,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和向往之情,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以下问题产生质疑:

1.第一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表现索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交待“鱼嘴”的作用。引出下文的都江堰。)

3.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

(那就是一颗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脉络,列出提纲,对文章整体结构安排有条理上的认识,近而帮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都江堰,索桥的雄伟,美丽。从而感受到劳动人们的智慧与才干和他们那想造福于民的心。

3.《我站在铁索桥上》

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依据本课所在单元的学习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俗话说:睹物思人。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这篇课文正是营造了这样的一个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无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诗歌的2、3小节,而重中之重就是第2小节。“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诗。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学生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再回过头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

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3节诗的内容是让学生在小组里和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一部分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不远,不难理解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读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在逐步加深,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本课教学抓住重点段落的理解,因此板书就通过三个重点词语“攀着、冒着、冲破”,体会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4.《白鹤梁的沉浮》

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 “它经历怎样的命运变迁,人们又是怎样保护它的?”这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通过阅读,学生们会了解到出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葛修润苦苦思索,寻求原地保护白鹤梁的最佳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是艰难的,不仅因为技术难度,而且因为它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因此教学设计>文章采用大量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和事件的曲折历程。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白鹤梁的沉浮”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白鹤梁的存在本身具有的特点:“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形成特殊的长江景观。

另一层含义,则指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白鹤梁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风貌,这是它的命运的“沉浮”。而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体现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5.《秦始皇兵马俑》作为略读课文,重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课文

依依为我们做了介绍。

本文开头有特色,转引比利时一家报纸的报导,然后引出说明对象。简单地交待了兵马俑发现的时间、地点、经过后,从三个方面说明兵马俑的特点。 (1)地下大军:从数量、布局、作用方面说明; (2)从兵马俑的艺术价值角度说明; (3)从制作技术方面说明。

全文按着总分顺序由外及内地进行说明,可以给各部分命小标题如下; (1)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2)艺术高超、栩栩如生 (3)技术精湛、令人惊叹。

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d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