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区位分析(经济地理学)

更新时间:2023-12-30 15: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省合肥市区位分析

摘要:合肥市最近几年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中部其他省会,但合

肥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面对这种情况,合肥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同时发挥安徽的区位优势,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合肥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字:区位、人口、GDP、产业结构 安徽区位优势简介

安徽省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中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安徽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安徽省处于中国水陆空立体交通网较为有利的位置,便于客商将其产品和技术输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铁路陇海线亦称欧亚大陆桥和长江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部和南部,向西可 以挺进中西部腹部开拓市场,向东则可以经长江从安庆、铜 陵、芜湖、马鞍山港经数小时到达上海;经陇海线到达连云港,便捷地进入海外市场。铁路津浦、京九两条干线南北纵贯全 省,北上直达中国首都北京,南下直达上海、香港两个国际大 都市。乘汽车通过合肥至上海的高速公路,只需6小时即可抵 达上海口岸。同时,合肥机场已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香港、西安等3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

安徽省周边省份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安徽省是中外客商投资与发展最佳选择之一。 安徽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以省会合肥为中心,50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近5亿人口,GDP占全国的近40%。其优势如下: 一是资源优势。名山优势,把这些名山组合在一起,形成跨区域的山岳之旅,推动旅游经济。 二是胜水优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共同拥有长江,可以以长江三峡为核心,推出万里长江之旅。河南拥有黄河,中部五省还可以开展中国母亲河——黄河长江之旅。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众多,较大的湖泊有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安徽巢湖、湖北洪湖和梁子湖。

三是红色资源优势。安徽金寨、霍山、泾县、旌德、绩溪,江西井冈山、永新、瑞金、

1

兴国、于都等一批红色旅游名城,以及一大批红色旅游景点,为中部地区开展红色旅游的合作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四是产业配套能力强。目前我省汽车产能居全国第六位,电冰箱、洗衣机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四大家电总产量占全国15%,仅次于广东,是国内三大家电产业集群之一。

除此之外,创新型产业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生物医药、纳米材料、光伏、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涌现出奇瑞汽车、丰原生化、科大讯飞等一批著名的自主创新品牌。

近年合肥市经济发展情况

近几年合肥市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10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6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98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9:50.0:44.1调整为5.2:52.6:4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1543元(折合6082美元),比上年增加5718元。

全市176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49.16亿元,实现增加值767.5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8.42亿元,比上年增长34.3%。

合肥区位综合分析

一、合肥面临的现状

1、区域位置尴尬

现实中令合肥倍感顺耳的“承东启西”之区位优势,暂时还没有给合肥带来太多的东西。东部地区利用其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聚集。这种情形之下,合肥甚至安徽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不得反失”,各种资源由于不断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而且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形同“承东”理想的受阻,合肥“启西”的优势也无从发挥。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合肥的“过渡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尴尬。 2、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

从1991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合肥市增长了6.05倍,南京为5.22倍,武汉7.86倍,杭州6.89倍,济南6.34倍,南昌7.56倍,长沙7.13倍,郑州6.66倍。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合肥,即便南京的增长速度低于合肥,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合肥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合肥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相对位置不升反降,增长速度略输一筹。面对兄弟城市的快速发展,合肥似乎变成了一座“失落的城市”,在同周边省会城市的较量中处在下风。

3、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省会城市功能降低,发展空间受阻

纵观九十年代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各个大中城市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合肥明显被其他城市甩在了身后。1991年各城市的二产比重都在50%以上,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其中合肥和南京都在60%以上,然而2000年大多数城市的三产比例都已经超过了二产比例,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新阶段,只有合肥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15个百分点,

2

尚未实现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不仅影响合肥城市发展速度,制约了合肥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综合职能的完善与提高,同合肥科教基地的城市地位也是不相符合的。虽然合肥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独占鳌头,2000年全市GDP增长了10.5%2,高出第二位的铜陵1.4个百分点。然而从全省来看,合肥经济地位的提升却显得举步维艰。不仅如此,合肥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滞后也制约了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目前许多安徽城市出现了区外联系增长远远大过区内联系的现象,比如马鞍山在社会消费等方面已经同南京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强度远远超过了同合肥的联系。省域周边其他大城市虎视眈眈,省内其他中心城市的上升,合肥作为安徽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市场与腹地不断缩小,发展空间受阻。

二、合肥区域空间格局

合肥是安徽省域的中心城市,然而从全国经济的格局来看,合肥却又处在我国几个经济核心地带的边缘。首先,从经济区来看,合肥是上海的二级经济影响区,同时也受到武汉经济区的影响,却又没有与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建立起足够密切的经济联系;其次,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合肥又不属于沿江产业轴带,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了沿江城市经济产业的联系之外;最后,随着安徽周边大城市的发展,与合肥之间腹地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最终合肥也许就会成为几大城市经济圈边缘的次级区域中心城市。\大边缘,小中心\可以说是合肥目前在经济格局中地位的真实写照。

1、合肥与长江三角洲——迎接“西扩” 随着经济发展与产业演化,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拓展势在必然。合肥为西扩所涵盖,并且是西扩地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由于皖中地区乃至长江三角洲北翼西段尤其是前者的城市还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因此长江三角洲的西扩将为这一地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必然改变这个远未发展成熟的区域内城市体系的等级、职能和空间结构。由于距离的限制,合肥在建立同长江三角洲的联系方面要应对比省内沿江城市比如芜湖、马鞍山、铜陵等更多的困难,如果无法正确应对,合肥在华东地区甚至安徽省的经济地位可能会被其他城市取代或者超越。但是,如果合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将这种挑战变成机遇。放下省会城市的架子,主动接受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同其他甚至规模等级逊于自己的城市展开竞争,合肥或许能够依靠西部和北部广大腹地的支持成为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的另一个中心城市。 2、合肥与南京——合作是首选,但竞争也别无选择

合肥与南京,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然而为了掌握自身的命运,合肥别无选择,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找到并且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空间上,要与南京展开城市经济腹地的竞争,利用自己在传统的经济、行政关系上的优势,加强辐射联系,尽量避免皖中、皖东地区被南京尽收囊中的局面。然而竞争只是合宁关系的一方面,某些方面的竞争不能掩盖合肥与南京在其他方面的分工合作。合肥不能仅仅从安徽省域的范围来考虑同南京的关系,必须放宽视野,从自己同长江三角洲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南京、苏锡常等等关系的角度以及同长江中游城市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位,寻求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避免与南京的正面冲突,在同南京城市职能的分化中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3、合肥与长江经济带——溶入其中,积极作为

单从经济角度来看,以合肥和芜湖为中心的皖中皖江经济区处在南京和武汉两座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低谷区,虽然经济的总体规模偏小,但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经济产出水平。合肥的人均GDP和经济密度指标已经接近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落后地区,在皖中地区与沿江的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城市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城镇相对密集区,发挥着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合肥属于长江经济带的边缘地带。通过充分利用自己的边缘区位,

3

一方面参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协作,另一方面发挥极化作用,扩大自己在外围地区的腹地范围,将这种边缘区位转变成为“门户优势”,巩固提高合肥次级中心城市的地位,合肥具备了成为南京和武汉之间另一个中心城市的可能。 4、合肥与省内城市——一强多极,分工合作

合肥和省内其他一批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共同构成了安徽经济增长的核心,这种局面可以概括为:一强多极,一方面,合肥是省内最强大的城市,另一方面,合肥带动全省发展的任务只有通过和其他中心城市的分工合作才能得到实现。在安徽省城镇等级结构中,合肥、芜湖共同构成了具有全省意义第一等级,两个城市在全省经济中的贡献率占到了11.3%:这两座城市所在的皖中和沿江地区也是安徽城市密度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就发展条件和趋势而言,这个地区最有可能发育成为安徽的经济核心地带。合肥应该通过同包括芜湖在内的其他增长极城市的分工协作,避免安徽被省域周边中心城市瓜分的局面,促进安徽向心集聚格局的出现,实现辐射带动全省的目标。

三、合肥规划区域空间关系

1、发展新动力

合肥城市的兴盛得益于政治地位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全省的政治中心,合肥在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等各方面享有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优势,国家和安徽省在合肥建设了大量的工厂,从而促进了合肥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手段干涉经济运行的时代已经过去,行政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也逐步减弱,最终真正决定城市发展的还是城市自身的禀赋条件,合肥的城市发展要求它去寻找挖掘新的动力。 (1)、全省交通中心

合肥目前已经形成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种运输手段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作为全省公路交通的中心,目前对外放射状的交通干线主要有九个方向:合宁(南京)、合芜(芜湖)、合铜(铜陵)、合安(安庆至汕头)、合六(六安至伊宁)、合淮(淮南至烟台)、合蚌(蚌埠)、合徐(徐州至北京)、合界(界子墩通往福州、成都)。铁路方面,淮南铁路纵贯市区,北联京沪线,南接皖赣、宁芜及宣杭线;华东第二铁路通道合肥-商丘段已经开通;合九铁路业已开通与京九相连;“十五” 期间宁西铁路合肥——西安段即将建成通车。同时合肥的水运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机场运营能力也在逐步得到利用。 (2)、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辐射

长江三角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与转型,再加上本地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将会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合肥改变自己的尴尬境地,发挥“承东”的过渡区位优势,接受发达地区产业扩散的机遇来了。 (3)、东西交流的“桥头堡”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西部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东西向交流的强化,而合肥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东西国家交通干线合肥段的修建,使得合肥在东西交流中的地位也将得到较大的提高,这样合肥过渡区位的另一个优势“启西”也找到了发挥的时机。

不仅如此,由于外国投资壁垒的逐步消失和WTO国民待遇的实施,我国对外来投资的地域性政策限制会在过渡期内消除,各地经济开放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合肥地处中部辐射东西的区位优势,加上便宜的劳力土地资源,良好的工业基础、雄厚的科技力量有可能为合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4)科技研发能力突出

由于国家和安徽省的投资建设,合肥已经成为我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现有高等院校13

4

所,各类研究机构200多个,科技人员近20万人,虽然总体规模并不十分突出,但是人均科技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聚集为合肥提供了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丰富的智力资源,在新的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将为合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除此以外,已经形成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制造业,省内城市在经济联系上与合肥所形成的路径依赖都是合肥不断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且,考虑到我国和安徽城市化的背景,合肥这样的一个大城市已经具备了滚动发展的自我驱动和自组织能力。 (5)自主动力的增强

除了新的驱动因素之外,合肥城市原有的竞争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合肥的经济却无法从中受惠。原因就在于合肥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利用机制,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人才都被东部地区所吸引而去。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实现突破,无疑将会为合肥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2、新关系――融入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西扩势在必行,对合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该不该接受,而是如何接受,是被动接受还是充分准备之后的主动融入,甚至主动向长三角靠拢,加快融合的步伐。然而面对长江三角洲城市错综复杂的区域关系,对合肥来说,要着重考虑的只是两个城市:上海和南京。合肥是受到上海的直接辐射,形成同上海之间直接的分工协作,还是受到次级中心城市南京的辐射,间接的同上海形成经济协作关系。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苏州、无锡等苏南城市的快速成长正是受惠于这种直接的分工协作关系,合肥也可以利用这种经验,绕过南京,直接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同时加大吸引国外包括国内其他地区投资的力度,利用外部力量来实现同南京的制衡。虽然从空间距离上来看,实现这个目标具有相当的难度,可是随着芜湖公路铁路两用长江大桥的开通,绕过南京的“华东第二通道”将会成为连接上海同合肥以及其他华中城市的另一条主要通道,随着上海经济实力的增强,向外拓展腹地的要求也不断增长,在上海十五规划中,已经提出要将辐射面延伸到芜湖。合肥应当主动抓住这个机遇,主动接受辐射,大力促进合沪合作,争取成为上海的直接腹地,直接参与三角区内分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的体系之中,努力争取后来居上,占取有利的发展位置。 3、构建全省发展之核心

促进省内城市核心轴带的形成一方面是合肥以及沿江城市乃至全省发展的立足点,另一方面也是合肥融入长江三角洲的客观要求。促进合肥于沿江城市之间产业轴带的形成对于合肥城市的空间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芜湖为核心的沿江城市带和以合肥为核心的合肥经济区对安徽具有同样重要意义,以合肥和芜湖为核心的两个经济轴带在产业结构、城市功能以及交通条件上都有着相当的互补性,沿江产业带是安徽重要的工业地带,依托资源优势和优越的长江港口条件发展了以重型工业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电器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城市专业化的水平较高。而合肥则是以机电、轻纺等轻工业作为工业主体,而且在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交通上,沿江城市的港口则弥补了合肥在水路运输上的先天不足,合肥也可以为沿江城市群的陆上交通中转提供便利。 4、建设“大合肥”

要跳出市区做合肥,形成中心市区与外围县域地区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垂直扩散为主,加强产业联系,通过产业在更大范围内的布局,提升和增强各县的经济实力,改善其发展条件,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缩小核心外围差距,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模式,从而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增强合肥的整体实力和辐射力,形成一个包括市区和周边县域在内的 “大合肥”,为合肥经济的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

四、产业发展战略

5

种产业区。合肥-巢湖-芜湖经济和城市带基本形成,成为安徽最耀眼的发展区域。总长120公里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合肥与芜湖。合肥凭借教育、文化、科研、商贸、高科技产业成为省域、跨省域中心城市,参与长江经济区运作,带动全省发展。芜湖凭借以长江大港为首的区域交通中心、区域商贸中心、加工制造业中心,以长江经济带为纽带,完全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成为皖江地区最亮丽的明星城市。

城市沿南淝河、沿巢湖、沿十五里河、沿上派河、沿店埠河的滨水地区,发展由网络轨道交通串联的滨水生活居住区。凭借环境的彻底治理,水岸绿色葱茏,水上碧水蓝天,合肥滨水生活居住区呈现一派水色天光的壮美图画。

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1、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政策

合肥未来要采取更加主动的环境战略,工作重点应放在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政策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上,把可持续发展牢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有关方面。在环境总体政策方面,注重如下措施的具体实行:一是在体制方面要加强综合决策和跨部门的协调,将可持续发展充分纳入各部门的发展目标与规划中。二是要继续加强环保部门的能力建设与效率提高。三是加大环保投入,特别注意对巢湖的环境保护投入,同时增加基础能力建设方面的投资比例,加大监测自然环境的状况和政府决策对环境状况的影响评价等领域的投入。要加大对环境改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投入,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 2、建立“大合肥”生态体系

“大合肥”发展需要“大”的思维方式。城市生态环境的竞争可能是今后城市竞争的关键。合肥在大发展的初期,应该吸取当年环城公园的建设经验,把环境建设放到相当高的高度,长远谋就大环境的建设,充分研究城市拓展建设的用地趋势,确立控制、培育、发展三种不同用地区域的环境建设目标,为合肥的现在和为来建立可行的生态环境体系。

具体而言,“大合肥”生态环境体系由“虚体”和“实体”两个部分组成。其“虚体”应该包括一系列政策、法规、条例、管理组织系统等等。大合肥”生态环境体系的“实体”建设是规划的重点。城市北部山体和农田作为合肥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地,不宜作为城市建设。少量开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控制在双墩镇区附件,方便监控。规划利用基本呈南北走向的一系列河流、水系主要包括南淝河、十五里河、上派河、店埠河等),建立与合肥夏季主导风走向相同的绿化开敞空间。绿化开敞空间由林地、草地、水面共同组成,沟通市区北部生态环境保护地和南部生态环境保护地,分隔城市建设区,加强环境空间的开敞性,增加城市环境容量。

市区南部生态环境保护地以巢湖北岸沿湖农田为主,应该控制农业生产,减少农业污染,防止随意建设。建立完整的用地和拓展规划,用土地区划方式限定包括旧城在内的全市空间发展政策,具体区划共分为如下六类别:

发展完善区――科技园至工业开发区之间用地,鼓励建设,发展完善; 改造振兴区――市区东部传统工业旧区,以改造振兴为主;

控制疏散区――以环城公园为主的二环内旧城区,突出密度控制和调整疏散的控制政策; 引导开拓区――市区至店埠镇、市区至上派镇、市区至义城镇加速建设,引导开发; 生态建设区――南淝河、十五里河加强生态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最佳生态环境地; 生态敏感区――市区北部控制发展,作为生态敏感区控制和禁止建设。

在“大合肥”生态体系总体构思下,合肥具体以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措施,建设城市环境“实体”―城市绿化体系。

宏观上,在城市郊区建立森林体系。森林体系与城区和郊区水系统一联系成为合肥绿化

11

体系的骨架。郊区森林以城市南部、北部生态环境保护地山体、水库、水系、重要道路等为依托,形成“片”“线”相连的森林系统,以建设森林城市为目标,争取“城在林中,林中有城”的总体效果。 微观上,在城市规划建成区,广泛施行园林城市建设工程。依托由森林构建的绿化体系,组织绿带入城,将遍布新、旧城区的成片绿化联系成为覆盖全市的完整系统。

九、空间发展战略

1、 行政区划的调整

为了适应“大合肥”发展的需要,规划进一步扩大合肥市区,范围同原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规划区,由59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调整后)扩大为1672.5平方公里。市区扩大随即带来与现有行政区划的矛盾,建议进一步调整行政区划:肥东、肥西两县改县设区,长丰县南北过长,分而治之,将双墩镇设区由合肥直管。

2、沿湖建城与“引湖入城”世界上许多有名的城市都处在江河或水陆交汇处。水运和水景条件不仅维持城市 的生长,而且还引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城市成长。某种意义上说,合肥城市历史也是水的历史――城市名称来源于“淝水”,京杭大运河开通前,合肥曾经是江淮间农产品转运地,早在西汉前就因水运形成了集镇。

综合分析合肥水景利用的已有讨论,合肥水景利用的可能主要有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平稳发展――以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水系为主的滨水景观带一般性开发利用。工程以防洪、景观建设、农业生产等目的为主。该方案对环境条件的利用程度偏小,缺乏对巢湖的远景考虑,不宜采纳。

方案二:沿湖建城――城市大步向南,趋向巢湖建设,靠近巢湖大规模利用巢湖开敞空间,营建绿色成片、水景壮观的滨水(滨巢湖)城市。该方案对能够取得最大的环境容量,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滨水用地,但是城市向南发展跨度过大,城市建设门槛太高。同时靠近巢湖发展的措施过于简单,况且巢湖污染治理有待时日,污染治理与城市建设难以平衡协调,不成其为最佳方案。

方案三:引湖入城――以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水系为主的滨水景观带改造性开发利用。工程在防洪前提下,以城市建设需要为主,通过植树造林、改造堤岸、扩大水面等措施,依托现有城市建设区,视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逐步南延发展。方案采取引湖入城的方法,随着城市建设的过程,分期逐步扩大南淝河水面,改河岸硬质铺装、人工砌岸为自然斜坡、绿化林荫岸。扩大水面的挖出土方作为沿岸城市建设用地的填方,就地平衡,为城市提供广阔的滨水发展空间。该方案对水景的利用巧妙而富于创意,不是勉为其难向巢湖直接取景,而是采取“引湖入城”的手法将合肥南部地区视为一个环境整体单元,通过植被、水系、建设区三者的统一组合考虑,改善大环境,大大增加城市滨水区用地,建设长远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为城市环境改善和建设创造长效、丰富的机会。城市可以顺势南拓,与现有城市保持较好的发展关系,其规模能够分期控制,便于分期实施。远景,针对引湖入城方案,视需要和可能,再考虑对巢湖的直接利用问题。研究沿巢湖和跨南淝河发展的建设方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延长和增加巢湖、南淝河水景的利用。该方案对我们建议采用“引湖入城”的方案。 3、旧城中心的改造

合肥旧城凭借环城公园的绿荫,在我国绝无仅有。建议突出合肥旧城在人居环境和国内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方面的贡献,以历史、城建、环境三者组合为理由,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环城公园内5.2平方公里作为合肥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作为完整的“面”给予良好保护:保持密度不再提高,进一步改善环城公园水色和植被,增加绿地,沟通更多的水面,重点突出和强调以教弩台、逍遥津等为首的一大批三国文化景点,恢复一批其他各时代历史景

12

点,充实整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通过保护和改善,使旧城由目前密度日益增加的综合城市中心,逐步转变为主要有旅游中心、商业零售中心、宜人的居住社区和文化服务中心功能的密度合适的传统城区。 4、城市新中心的建设

建议在合肥发展新三叶的南部叶片中建设城市新中心区。新中心区容纳由旧城迁出的现代商业、金融服务业、商业办公、行政办公等功能,争取实现引水入区,使合肥城市建设在引水入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引水进入城市中心区,创造富于极大特色的城市中心区,有效提升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水平。

十、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议

1、机场 骆岗机场于1970年代初建,于1997年扩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其侧净空45米限高区东侧为本战略规划选择发展之城市中心区南缘,西北10公里范围内是合肥现状文教区和城市建设区。对城市的噪音干扰明显,对城市新中心区部分地段建筑高度有限制,从远期考虑,机场搬迁有利于城市发展。但是从近期5—10年合肥综合发展分析,机场的存在还不是合肥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考虑到搬迁机场投资巨大,近期骆岗机场不宜搬迁。 远期,随着合肥-巢湖-芜湖经济和产业带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经济、产业、文教、科研中心,骆岗机场的吞吐量可能大大超出设计吞吐量150万人次(2001年换算旅客吞吐量已达84万人次),届时,城市经济实力必将大大增强,现状因为机场的存在而不能够使用的土地价值也必将大大增加,机场搬迁于是成为可能。远期骆岗机场搬迁的位置选择,应该重点考虑合-巢-芜经济和产业带发展的需要,放在城市东部,一方面满足省域经济中心发展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为发展前景无限的芜湖提供机场选用的灵活性(芜湖距离南京机场60公里)。

2、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的建设必须避免促进旧城“大饼”式蔓延发展,避免对合肥环城公园的保护和利用带来负面影响。最先期的轨道交通进入旧城,必然加剧旧城疏解的困难。从疏解旧城,发展新区的立意出发,轨道交通应该与旧城核心地段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旧城问题出现新的叠加。如果认可目前合肥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疏解旧城,发展新区,那么轨道交通应该考虑如何促进合肥新区的建设。具体而言就是通过采取“照顾两翼,支持中间”的轨道交通发展策略,明确提升新区土地价值,促进新区发展。规划建立南北、东西交叉的轨道交通系统。其交叉点位于旧城外南二环而非旧城内部。规划南北轨道交通线串联合肥新站、城市新中心区、教育及高科技研发区三个重要地区。规划东西轨道交通线联系城市发展南部三叶,包括肥西上派镇、南部新区、肥西店埠镇三个新拓展区。 3、建立支撑未来总体发展的道路骨架 合肥现有道路都以古城为原点放射发展,规划城市结构新三叶处于现状市区西南端、南端、和东南端,为跳出古城发展、构筑新的道路骨架创造了基本条件。未来合肥总体交通骨架由“放射+环路”改变为“复合”交通结构模式,即以古城为核心的旧城维持环路结构,城市发展主体“新三叶”以带状交通走廊联系。国道312横穿城市南部,规划沿312国道南侧新建城市南部快速路,由城市现状南二环路、国道312高速公路和新建快速路沟通联系城市新三叶。

4、污水厂 随着合肥城市扩大,现有污水厂由于位处城市夏季上风向,西南侧具备城市发展的可能,已经显得不尽合理,建议新污水厂向远离城市的地区择地另建。远期,根据发展需要,考虑现有污水厂改建搬迁。

十一、结论:

针对合肥的发展,各种分析和研究透视出如下综合结论 :产业方面,合肥依托高新区

13

和开发区,争取教育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的追求和启动,实践“继往开来,走向辉煌”的理念;城市方面,合肥可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充分保护和利用以环城公园为代表的合肥古城,发扬前辈规划建设者的勇气和气魄,继续大合肥“绿色城市”的营建,实践“继往开来,走向辉煌”的理念!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d1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