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0 06: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1. 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类群。 2. 重要人物及其事迹

①1676年荷兰人吕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用自制的放大200倍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微生物。

②1861年法国学者巴斯德(Pasteur)以弯颈瓶实验证明自然发生论是荒谬的。证明曲颈瓶内肉汤变坏源于空气中微生物“种子”。 ③巴斯德的功绩: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发现免疫学现象,预防接种;发明巴氏消毒法。 ④科赫的功绩:发明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科赫法则。 3. 微生物的分类(按核的类型&个体形态)

原核微生物 个体为单细胞,含DNA&RNA,DNA分子在细胞质中未成形的细胞核结构 包括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蓝藻类

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个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含DNA&RNA,DNA分子在完整的细胞核内 包括真菌、大多数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个体不呈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需在寄主细胞增值 包括病毒、亚病毒因子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仅有原始的类核,无核膜&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无细胞器。包括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

第一节 细菌

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简单、结构略分化、以二分裂法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一、 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

测定细菌大小的单位通常是微米(μm)。

球菌的大小以直径表示,杆菌&螺旋菌的大小用长&宽表示。

细菌的外形有球状、杆状、螺旋状3种,因此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状菌(弧菌&螺菌)3类。 二、 细菌结构

1.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体。 ①细胞壁——★革兰氏染色法

a.由于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用革兰氏染色可将其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被染成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染成红色。现象分析: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含脂类较多,当以95%乙醇脱色时,脂类被溶去,而肽聚糖少且疏松,不易收缩,形成较大的孔隙,结

晶紫-碘复合物极易被脱出,最后被红色染料(石碳酸复红)复染成红色。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含脂类少,肽聚糖多且紧密,95%乙醇作用后肽聚糖收缩,胞壁孔隙缩小,结晶紫-碘复合物不能脱出,经红色染料复染后仍为紫色。

b.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化学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形成15~50层的聚合体,此外还有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特有成分、特异的表面抗原)、多糖&蛋白质等。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由外膜&周质间隙组成,无磷壁酸。

c.革兰氏染色法步骤:草酸铵结晶紫染色 碘溶液助染 酒精脱色 碱性复红液复染 油镜观察 d.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细菌鉴别&抗菌药物选择

PS.细胞壁的功能——保持细菌一定的外形;阻挡有害物质进入菌体,维持渗透压平衡;与细菌的致病性、抗原性、药物敏感性及革兰氏染色特性等密切相关。

②细胞膜 核蛋白体: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作用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相同 ③细胞质 内含物

质粒:包含一些细菌生命非必要的基因,具有调控菌毛、毒素、耐药性&细菌素等遗传性状的功能;可自我复制遗传;基因重组的载体 ④核体(拟核)——细菌是原核微生物,无核膜、核仁;核体含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2.特殊结构——除基本结构外,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特殊结构。 ①荚膜

某些细菌可在细胞外周产生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为荚膜。

当多个细菌的荚膜融合形成一大的胶状物,内含多个细菌细胞时,则称为菌胶团。 荚膜普通染色不易着色,须用特殊的荚膜染色法。

细菌荚膜的产生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于鉴定),还与环境条件有关。如炭疽杆菌,在动物组织中能形成荚膜,在人工培养基中,不易形成荚膜。 不同细菌荚膜成分不同——主要成分是多糖或多肽。

荚膜有保护细菌的功能。抵抗吞噬和抗体作用,与侵袭力和致病性有关;保护细菌免受干燥和其他有害环境因素的影响。荚膜也常是营养物质的贮藏所和废物的排出之处。 ②鞭毛

鞭毛具有抗原性,称为鞭毛抗原(H抗原),具有型特异性,常作为血清学鉴定的依据之一。 据鞭毛数量和排列将细菌分为:一端单毛菌、两端单毛菌、丛毛菌和周毛菌4类 。

细菌是否产生鞭毛,以及鞭毛的数目和排列方式,都具有种的特征,可作为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有规律的收缩,引起细菌运动。

将细菌穿刺接种在半固体营养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若在穿刺线周围混浊扩散,表明该菌有鞭毛,具有运动力;若穿刺线周围仍透明,不混浊,则表明该菌无鞭毛。 ③菌毛

菌毛比鞭毛细、短、直、多。菌毛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细短多)&性菌毛(粗长少),都是一种空心的蛋白质管,电镜下才可见。

普通菌毛具有粘附作用,能使细菌牢固地附着于动物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上,是细菌的毒力因子;性菌毛又称 F因子,与细菌的接合传递质粒有关。 ④芽孢

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内生孢子,称为芽胞。 未形成芽胞的菌体称为繁殖体或营养体。

芽胞的形状、大小、位置因细菌而异,具有鉴别意义。 芽孢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用芽胞染色法才能着色。

芽胞的抵抗力很强 ,可耐受药物、辐射、干燥、高温等。一般繁殖体经100℃煮沸30min可杀死,但芽胞可耐受100℃数小时。杀灭芽胞采用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气灭菌。

芽胞的本质:细菌一般在营养不足时,终止繁殖体的代谢,形成芽胞。芽胞不能分裂繁殖,是细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状态。当恢复适宜的条件时,芽胞开始萌发成新的繁殖体。 三、 细菌的观察方法

(一)观察细菌常用的显微镜种类 1.普通光学显微镜

细菌细胞微小、无色、半透明,经染色后才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细菌染色的方法很多,有单染色法、复染色法,还有鞭毛、芽孢、荚膜等特殊染色法。最常用的是革兰氏染色法(一种复染色法)。 2. 暗视野显微镜——便于观察活菌

3. 荧光显微镜——免疫学中观察抗原抗体反应 4. 电子显微镜——不能观察活的细菌 (二)细菌的生长&培养性状观察 1.液体培养性状 2.菌落

四、细菌的生长代谢&繁殖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水(结合水&非结合水),无机物,有机物 (二)细菌的营养需要 1.水

2.碳素——提供碳源的物质;如有机碳(糖、有机酸、脂等)和无机碳(CO2、碳酸盐);由于各种细菌的分解与合成能力不同,对碳素的利用有选择性;碳素也是细菌的能源物质。

3.氮素——提供氮源的物质,如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铵盐、硝酸盐等;主要用于合成细菌的蛋白质等,一般不作为能源;培养基中常用的氮源有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浸膏、牛肉汁等;细菌对氮源也有选择性。

4.无机盐——细菌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少,但无机盐对细菌的作用却十分重要,如参与细胞组成、能量转移、维持细胞质胶体状态、调节渗透压、参与酶的组成或起激活酶的作用;分为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5.生长因子——有些细菌的生长还需要少量的生长因子,如维生素类(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一些有机酸、嘌呤、嘧啶等;这些生长因子多半是辅基或辅酶的主要成分,对细菌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充足的生长因子可使细菌生长加快数百倍;各种细菌对生长因子的需要情况有所不同。 (三)细菌的营养类型——根据细菌对碳素利用能力的不同而分类

1.自养菌——有些细菌有高度的合成能力,利用CO2或碳酸盐类作为唯一碳源,利用氨、氨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作为氮源。又分为化能自养菌和光能自养菌。

2.异养菌——这类细菌对无机物的利用能力较差,需要有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醇类和有机酸等作为碳源才能生长。又分为化能异养菌和光能异养菌。

(四)细菌的酶——胞内酶&胞外酶 (五)细菌对营养物质的摄取

1.单纯扩散——靠细胞膜两侧浓度差,不消耗能量

2.促进扩散——物质先与载体蛋白特异结合再被转运到细胞内,不需要消耗能量,转运速率也取决于浓度差 3.主动运输(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物质先与载体蛋白特异结合,逆浓度差运输,消耗能量 4.基团转位(协同扩散)——消耗能量,逆浓度差运输,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六)细菌的呼吸

有氧呼吸——需氧菌;无氧呼吸——厌氧菌;碱性呼吸——兼性厌氧菌 (七)细菌的代谢★&产物(用于鉴别细菌) 工业生产和农、畜产品加工利用有关。如乙醇、质称为毒素。可分为外毒素与内毒素。 1.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其产物 丁醇等。用于酿酒、乳品加工、饲料加工等。 (7)热 细菌在呼吸作用中所产生的能量,只糖发酵试验:葡、乳、麦、甘、蔗 (3)气体 细菌能产生的气体有:CO2、H2、 有一小部分(5-10%)被用于生命活动,大部分MR试验: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能量,常转化为热放出。堆肥和发酵饲料(可VP试验:丙酮酸脱羧→乙酰甲基甲醇 →二乙CH4(沼气)、NH3、Cl2、H2S等。常应用于细菌达70℃以上)。 酰 鉴定。 (8)热原质 许多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2.含氮化合物的代谢及其产物 (4)维生素及其他生长刺激素 有些微生物能能产生一种多糖物质,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可吲哚试验: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 产生大量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一些复杂的以引起发热反应,称为热原质。 H2S试验: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H2S 生长刺激素,可用于畜牧业和工业生产中。 (9)色素 多种微生物能产生色素,颜色有红、 (5)抗菌素 抗菌素是某种微生物产生的用以橙、黄、绿、青、蓝、紫、黑等,可用于细菌3.细菌的其他代谢产物 拮抗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它能抑制一定种类鉴定、食品、化妆品等。 (1)无机酸、有机酸和氨基酸 无机酸,如硫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可用于防治某些动物疾病、酸和硝酸等;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刺激动物生长。 丁酸等;氨基酸,如谷氨酸和赖氨酸。 (6)毒素 某些动物病原菌,能产生对动物有(2)醇类、酯类和其他芳香物质 这类物质与毒的物质,使其发生一定症状的疾病,这类物

(10)光 少数细菌能借发光以散发部分产生的能量。 (八)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细胞的生长繁殖,体现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 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条件:营养成分、温度、pH、渗透压、气体 方式: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于适宜的温度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了解其生长过程的规律。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出细菌生长曲线。细菌生长繁殖可分为4个时期:

①迟缓期 是细菌初到新环境的适应期。此时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合成增加。此时细菌数量并不增加,碱性染色反应较好,对消毒剂和其他有害物高度敏感。l-4h。

②对数期 细菌迅速分裂繁殖,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该期病原菌致病力最强,其形态、染色反应均较典型,对理化因素和抗菌药物敏感。6-10h。 ③稳定期 因营养消耗、代谢产物蓄积等,此时新繁殖的活菌与死菌平衡,活菌数最多。该期形态染色及生理性状不特异(不适宜染色)。产生毒素等代谢产物。一般8h。

④衰亡期 细菌死亡速度加大,繁殖速度变小。如不移植到新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此期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 ★(九)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技术。以此可培养、鉴定和利用细菌。 培养细菌,需为其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及气体环境等。

1. 培养基 是人工配制的含有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营养的基质。培养基经灭菌后才能使用。 制备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由牛肉浸膏、蛋白胨、NaCl、磷酸盐、葡萄糖、血液、血清等提供。 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固体、半固体及液体培养基(形态);鉴别、选择及厌氧培养基(用途)等。

2. 酸碱度 每种细菌均有可适pH范围及最适pH。大多数细菌可在pH6-8之间以生长,但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7.2-7.6。

3. 温度 不同细菌适应的温度范围不同——嗜温菌&嗜热菌,细菌有各自的可适温度范围即最适温度。病原菌均为嗜温菌,最适温度为37℃。 4. 气体环境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将其分为厌氧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需氧菌须在有一定浓度的游离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厌氧菌须在无游离氧的条件下才能存活生长;兼性厌氧菌在有、无氧的环境均能生长,通常在有氧条件比无氧环境生长更好。有些细菌生长还需一定浓度的N2或CO2环境。 五、 细菌的分类&命名

拉丁双名法:属名+种名 中文译名:种名+属名

第二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

一、 螺旋体——介于细菌&原虫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二、 支原体——介于细菌&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三、 立克次体——介于细菌&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四、 衣原体——介于立克次体&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

课本P25~本章小结! 小结: 细菌的鉴别:1.革兰氏染色法2.菌毛3.鞭毛4.芽孢 名词解释:1.间体:是胞膜凹入胞质内形成的一种囊状、管状或层状的结构。 5. 荚膜:某些细菌可在细胞外周产生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为荚膜。 6. 菌胶团:当多个细菌的荚膜融合形成一大的胶状物,内含多个细菌细胞时,则称为菌胶团。 7. 芽孢: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内生孢子,称为芽胞。 8. 繁殖体(营养体):未形成芽胞的菌体称为繁殖体或营养体。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是一大类细胞具有细胞核,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有线粒体或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生物,包括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第一节 真菌

真菌是一大类真核微生物,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营腐

生或寄生生活,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其余为多细胞,大多数呈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从形态上分为酵母菌、霉菌和担子菌。 一、 酵母菌

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的一类真菌。 1.形态结构

比细菌大,有典型的细胞结构(真核微生物),细胞壁很厚 2.生长&繁殖

以无性繁殖为主,主要有芽殖、裂殖(横分裂)和子囊孢子形成。 在无性繁殖中,又以出芽生殖(芽殖)为主。 3.酵母菌菌落特征

单独的酵母菌细胞无色,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多数是乳白色,少数是黄色或红色。 二、霉菌

1.形态&结构

霉菌菌丝按功能可分为:营养菌丝(基质菌丝)、气生菌丝&繁殖菌丝。 霉菌菌丝按结构分为无隔菌丝&有隔菌丝两种。 2.菌落特征

在营养基质上,能形成绒毛状、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菌。 霉菌的菌落比细菌、酵母菌的要大。 3.繁殖方式

霉菌以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进行,以无性繁殖为主。

无性繁殖是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孢子包括芽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是经两性细胞的质配与核配后,产生有性孢子来实现的。有性孢子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等。 三、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需要 真菌大多数为异养菌,但它们的碳素利用能力强,不仅能利用单糖和双糖,而且也能利用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糖。 真菌对氮素营养要求不严,除氨基酸、蛋白质外,还可利用尿素、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作为氮源。 2.温度 属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的范围为20-30℃。动物病原真菌最适温度为37℃。 3.pH 真菌在pH 1.5-10.0之间可生长,最适pH为3-6,属微酸性环境。 4.湿度 喜湿耐干。在高湿(多数在湿度95%-100%)条件下生长良好。

5.光线 可见光对孢子的形成和释放有重要作用,紫外光可使真菌发生变异和损伤。 6.气体 多数真菌为需氧菌,少数为兼性或严格厌氧。 四、真菌的分离&培养

1.真菌的分离方法 可分为菌丝分离法、孢子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三类。 2.真菌的培养

①固体培养 进行菌种分离繁殖,用琼脂斜面、平板作固体培养,形成菌落,观察和分离。 ②液体培养 一般有浅层培养和深层培养两类。

第二节 藻类 第三节 原生动物

课本P40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病毒(Virus):指一类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只含有一种核酸(或DNA,或RNA),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微生物。

特点:非细胞结构;以复制方式增殖;非常小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或DNA或RNA);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复制成新的子代

病毒;抗生素对病毒的作用都不大;干扰素可抑制多数病毒的复制。

病毒按化学结构&组成分为病毒&亚病毒。按感染对象的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一、病毒的形态&大小

病毒颗粒的形态有球状、杆状、丝状、子弹状、砖块状(痘病毒)或多形性(如副黏病毒)。 病毒颗粒极其微小,测量单位用纳米(nm)。【PS.细菌用微米(μm)】大多数细菌能通过细菌滤器。 二、病毒的结构

完整的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颗粒的基本结构如右图所示:中心为一团核酸,称为芯髓,它含有病毒的基因组&遗传信息;核酸的外周包有蛋白质外壳,称为衣壳。衣壳由一定数量的壳粒构成。不同病毒衣壳所含的壳粒数目不同,壳粒排列形式&数目可作为病毒鉴别分类的依据之一。核酸&衣壳统称核衣壳。仅有核衣壳的病毒称为裸病毒。有的病毒核衣壳外还包有一层或几层外膜,称为囊膜,此类病毒称为囊膜病毒。

1.核酸芯髓 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是病毒复制、遗传和变异等的遗传信息载体,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下图) 2. 衣壳 指核酸的外周包有的蛋白质外壳,由一定数量的壳粒排列而成。(下图)

功能:①保护病毒核酸;②介导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③具有抗原性,能引起免疫应答。

3. 囊膜 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还有囊膜。囊膜是病毒在成熟过程中从宿主细胞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的成分。有的囊膜表面有突起,称为纤突或膜粒。囊膜与纤突构成病毒颗粒的表面抗原,与宿主细胞嗜性、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有密切关系。有囊膜的病毒称为囊膜病毒,无囊膜的病毒称裸露病毒。(上图)

第二节 病毒的化学组成

裸病毒由核酸&蛋白质组成,囊膜病毒除核酸&蛋白质外,还含有脂类&糖类等。 一、核酸

1.核酸类型 病毒的核酸包括DNA或RNA。

核酸可分单股或双股、线状或环状、分节段或不分节段。DNA病毒多数为双股线状,RNA病毒多数为单股线状。 2.病毒的基因组——较小

最小的DNA病毒圆环病毒的基因组仅1.7kb,最大的DNA病毒痘病毒为275kb。一般RNA病毒的基因组较小,仅1.7kb -27kb。 3.感染性核酸

将某些病毒的核酸注入易感细胞内即能引起感染,并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这样的核酸称为感染性核酸。 二、蛋白质

1. 结构蛋白 指组成病毒成分的蛋白,约占30%-70%,包括衣壳蛋白、囊膜蛋白、(基质蛋白)和酶。 2. 非结构蛋白 指病毒组分之外的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中间产物,具有酶的活性或其他功能。 三、脂类

均来自宿主细胞,脂类主要存在于囊膜,主要是磷脂(50%-60%),其次是胆固醇(20%-30%)。用脂溶剂(如氯仿、乙醚)可去除囊膜中的脂类,使病毒灭活。 四、糖类

核酸中有核糖或脱氧核糖。嚢膜中的糖类一般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是某些病毒纤突的成分。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第三节 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一般比细菌小。病毒喜冷怕热,高温(60-65℃ 20~30 min)即可杀死,一般用低温冰箱(-20℃~-80℃ )或液氮罐( -196℃ )保存病毒。紫外线、消毒剂(碱类、70%乙醇、石碳酸等)易将病毒杀死。囊膜含有类脂质,有囊膜病毒对有机溶剂(脂溶剂)如乙醚等敏感。病毒对甘油、抗生素抵抗力强,因此常用50%甘油生理盐水保存病毒。用抗菌素抑杀病毒材料中污染的细菌。

★第四节 病毒的增殖与人工培养

一、病毒的增殖

病毒只在活细胞内进行复制。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在病毒基因组控制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并装配成成熟的子代病毒,释放到细胞外,再感染其他易感细胞的过程称复制。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5个连续的阶段。 (一)吸附(adsorption)

吸附易感细胞是病毒复制的第一步。这一过程包含两步:

①静电吸附:细胞及病毒颗粒表面都带负电荷,Ca2+、Mg2+等阳离子能降低负电荷,促进静电吸附,是可逆的,非特异的。 ②特异性吸附:病毒颗粒的表面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是不可逆的,特异的。

抗病毒治疗

(二)侵入(penetration)

最早了解的是某些噬菌体的侵入与脱壳,它们依靠尾端的溶菌酶在细菌细胞壁开一小孔,尾鞘收缩,尾髓刺入,注入头部的核酸,衣壳则留在细胞外。动物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脱壳的过程有所不同,可发生在胞浆膜、内吞小体及核膜。 ①整病毒穿过细胞膜的方式 如:呼肠孤病毒 ②病毒囊膜与细胞质膜的融合 如:疱疹病毒 ③细胞的内吞功能 如:牛痘病毒 (三)脱壳

病毒进入细胞后迅速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脱掉衣壳,释放出核酸,称为脱壳。 (四)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在病毒感染细胞之后的一个短时间内,病毒完全消失,甚至在细胞内也找不到传染性的病毒颗粒,直至感染数小时后子代病毒出现为止,这阶段称为隐蔽期 ,一般持续2-12h。

部位:一般DNA病毒在胞核中复制,RNA病毒在胞浆中复制。 生物合成即在病毒遗传信息的控制下合成病毒的各种组成成分。 早期:病毒特异性酶的合成 病毒核酸的复制

病毒结构蛋白质的合成

各类病毒生物合成的基本步骤:由亲代病毒早期转录mRNA 由早期mRNA翻译“早期蛋白”(复制所需蛋白) 亲代病毒核酸复制子代病毒核酸 子代核酸晚期转录mRNA,翻译为“晚期蛋白” (五)装配和释放(assembly and release)

新合成的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合成感染性病毒颗粒称为装配,又称成熟。DNA病毒在核内,RNA病毒在胞浆内装配。 成熟病毒从宿主细胞游离出来称为释放。释放包括 ①破胞释放(无囊膜病毒) ②出芽释放。 二、病毒的人工培养 鸡胚培养法

三大培养方法 组织培养法

实验动物培养法 (以下三部分内容阅读为主) (一) 鸡胚培养

1、接种途径:尿囊腔、羊膜腔、卵黄囊、绒毛尿囊膜 2、培养数天后,观察鸡胚情况或取培养物进一步鉴定 (二)组织培养(最常用细胞培养) 1、优点:(1)可直接观察细胞变化(如细胞出现病变);(2)可对病毒的复制进行基础性研究;

(3)可进行空斑纯化病毒克隆;(4)可滴定病毒含量。

2、细胞种类:

(1)原代细胞:无菌取动物组织磨碎,用胰蛋白酶消化成分散的单个细胞,加培养液在细胞瓶内培养所获得的单层贴壁细胞。 (2)二倍体细胞:原代细胞消化、重新分装并培养所得细胞,其染色体仍为二倍体。 (3)传代细胞系:能在体外持续增殖传代的细胞系,多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成。 (三)实验动物培养

1、不同的病毒,易感动物不同,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兔、猴等; 2、接种的途径也有多种:皮下、皮内、脑内、腹腔、静脉等接种;

3、病毒→动物→动物出现感染症状,据症状鉴定病毒或取病变组织进一步检查。

第五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与干扰现象

一、 病毒的致病作用

不同病毒对易感动物所起的致病作用不同

(一)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直接损伤——某些杀细胞性病毒对细胞直接损伤引起机体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对呼吸道上皮的损伤:流感病毒 2.对消化道上皮的损伤:轮状病毒 3.对免疫器官的损伤:HIV、IBDV

(二)导致继发感染——某些病毒感染,还易使动物发生继发感染。马发生流感时,使链球菌和其他细菌侵入肺,引发肺炎。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易使肠道发生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导致严重的腹泻。

(三)持续性感染——犬瘟热病毒感染的某些犬在急性疾病阶段结束后,病毒在体内能数月或数年持续存在,引起某些器官的迟发性病理变化。持续性感染可以再次激活,引起宿主的疾病复发,还与肿瘤的形成有关。病毒能在动物体内以持续性感染的方式存活,成为传染源,具有流行病学上的重要性。

二、病毒的干扰现象

一种病毒感染动物机体(或细胞)后能产生抑制他种病毒感染的作用,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干扰现象产生的原因:1. 干扰病毒占据或破坏了同一病毒受体。2. 干扰病毒占用了宿主细胞的酶及生物合成原料。

3. 病毒感染细胞产生干扰素,最常见的干扰现象。

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质,可分为α、β、γ 三个型,可扩散到附近细胞或由血流进入全身。进入细胞后诱导产生一种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mRNA的翻译,从而抑制多种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干扰素对病毒的干扰具有广谱性,但干扰素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

第六节 噬菌体

一、综述 噬菌体是寄生于细菌、霉形体、螺旋体、放线菌及真菌等的一类病毒,亦称微生物病毒。种类多、分布极广。 二、形态和结构 噬菌体有四种外形:蝌蚪形、微球形、细杆形和柠檬形。

三、噬菌体与寄主细菌的关系 噬菌体与寄主菌的关系可分为:溶菌反应和溶原化两种类型。

能使寄主细胞裂解引起溶菌反应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侵人寄主细胞后,将其基因整合于细菌基因组中,与细菌DNA一起复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给后代,不裂解细菌。这种现象叫溶原化,引起溶原化的噬菌体叫温和噬菌体。带有噬菌体基因的细菌叫溶原性细菌。 四、噬菌体的应用

A.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噬菌体的噬菌作用具有种和型的特异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B.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 作为研究病毒增殖的模型,研究核酸复制、转录、重组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对象。还可作为基因载体,用于遗传工程。 C.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危害:抗生素生产和发酵工业

第七节 亚病毒

卫星因子、类病毒、阮病毒

第八节 病毒的分类&命名

病毒学名采用“单名法”。 课本P40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作用

1. 无菌动物&无特定病原动物

①无菌动物(germ-free,GF动物):GF动物是指体内外不携带任何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

②无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动物:SPF动物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的微生物及其抗体或寄生虫的动物(或禽胚胎)。

③灭绝原虫反刍动物 2. 水的微生物学检查

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微生物指标有四项——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 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细菌总数超标,说明水被有机体物污染了。

总大肠菌群(MPN/100mL):应为0.若检出大肠菌,表示水受了粪便污染,可能存在病原菌。 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在100mL水样中均不得检出。

对于畜禽饮用水,建议家畜饮用水中大肠杆菌书应少于50 000个/L。

第五章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基本概念: 1.灭菌:杀死物体中所有微生物。

2.消毒:杀死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

3.防腐或抑菌: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繁殖称为防腐或抑菌。

4.无菌: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没有活的微生物。 PS.采取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 5.抑菌作用:某些物质或因素所具有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6.杀菌作用:某些物质或因素所具有的在一定条件下杀死微生物的作用。

7.抗菌作用:某些药物所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包括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

一、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①干燥——微生物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水分,新陈代谢障碍,菌体蛋白变性,逐渐死亡。微生物对干燥的抵抗力差异很大。巴氏杆菌、嗜血杆菌、鼻疽杆菌等在干燥的环境中仅能存活几天,而结核杆菌能耐受干燥数月。细菌的芽孢对干燥有强大的抵抗力,如炭疽杆菌芽孢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数十年。用途:微生物在干燥环境中不能生长繁殖,常用干燥法来保存食品、饲料、谷类、皮张、药材等。 ②渗透压——高渗时“质壁分离” ,低渗时“胞浆溢出” 。

用途: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或糖水保存食品,高渗溶液吸取菌体水分,造成生理干燥而抑菌。人工培养基中加入氯化钠,维持渗透压平衡。

③温度——不同温度对微生物生命活动呈现不同的作用。适当的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1. 低温——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当微生物处于最低生长温度以下时,其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水平,生长繁殖停止,但仍可长时间保持活力。所以,常低温用来保存细菌或病毒。温度愈低病毒存活的时间也愈长。也有些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对低温特别敏感,在冰箱内保存比在室温下保存死亡更快。

★冷冻真空干燥(冻干)法 保存菌种、毒种、疫苗、补体、血清等的良好方法,可保存微生物及生物制剂数月至数年而不丧失其活力。其采用迅速冷冻和抽真空除水的原理,将保存物置于玻璃容器内,迅速冷冻使溶液中和菌体内的水分不形成冰晶,然后抽去容器内的空气,使冷冻物中的水分在真空下因升华作用而逐渐干燥,最后在真空状态下对玻璃容器严密封口。用途:保存菌(毒)种。

2.高温——高温对微生物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因此最常用于灭菌。用高温处理微生物时,可对菌体蛋白质、核酸、酶系统等产生直接破坏作用,热力可使蛋白质中的氢键破坏使之变性或凝固,使双股DNA分为单股,受热而活化的核酸使单股的DNA断裂,导致菌体死亡。 火焰灭菌法——灼烧和焚烧

★高温灭菌法: 干热灭菌 热空气灭菌法——加热160℃ 2h

湿热灭菌——煮沸消毒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应用最多最有效)

阅读:煮沸消毒法:煮沸10-20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芽孢常需煮沸1-2h才被杀死。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及食具等可用此法。

巴氏消毒法: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尽量保持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消毒方法。主要用于葡萄酒、啤酒、果酒及牛乳等食品的消毒。消毒后均须迅速冷却至10℃以下,促进细菌死亡,称为冷击。超高温巴氏消毒的鲜乳在常温下,保存期可达6个月。 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利用蒸汽在流通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灭菌的方法,100℃维持30min。可杀死繁殖体,但不能杀死芽孢和霉菌孢子。

间歇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100℃ 维持30min,37℃温箱过夜,待芽孢发芽,用同样方法连续进行多次灭菌和保温,达到完全灭菌目的。常用于不耐高温的培养基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应用最广、最有效的灭菌方法。常用于如培养基、溶液、器皿、器械、敷料、橡皮手套、工作服和小实验动物尸体等的灭菌。 注意事项:须充分排除灭菌器内的冷空气。

☆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的比较: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原因:湿热中细菌蛋白吸水,较易凝固;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凝结成水,放出潜热。

④光线——(1)可见光线 可见光线对微生物的危害一般不大,但长时间作用也能妨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繁殖,故培养细菌和保存菌种,均应置于阴暗之处。(2)日光 直射日光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是天然的杀菌因素。许多微生物在直射日光的照射下,半小时到数小时即可死亡。芽孢对日

光照射的抵抗力比繁殖体大得多,往往需经20h才死亡。(3)紫外线 紫外线中波长200-320nm部分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的杀菌力最强,这与DNA的吸收光谱范围一致。实验室通常使用的紫外线杀菌灯,其紫外线波长为253.7nm,杀菌力强而稳定。紫外线的穿透力不强,即使是很薄的玻璃也不能透过,所以只能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物体表面,常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室、手术室、传染病房、种蛋室等的空气消毒,或用于不能用高温或化学药品消毒物品的表面消毒。 ⑤射线——X射线、α、β、γ射线

⑥滤过除菌——通过机械阻留作用将液体或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除去的方法。 ⑦超声波杀菌

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1.消毒剂:用于杀灭体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2.防腐剂(抑菌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或抑菌剂

3.防腐消毒剂:消毒剂在低浓度时只能抑菌,而防腐剂在高浓度时也能杀菌,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统称为防腐消毒剂。 化学治疗剂:用于消灭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寄生虫的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治疗剂。

二者的区别:消毒剂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对动物体的组织细胞也有损害作用。化学治疗剂对于宿主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具有选择性,使微生物生命活动受到抑制或使其死亡,而对宿主细胞毒副作用甚小。 三、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中能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生物因素很多,在各种微生物之间,或是在微生物与高等动植物之间,经常呈现相互影响的作用,如共生、拮抗、寄生、协同等。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遗传——指亲代微生物与子代微生物的相似性;变异——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微生物之间的不相似性 ★一、常见的微生物表型变异

1.形态结构变异;2.菌落变异(S、R型互变);3.毒力变异(毒性变强或变弱);4.耐药性的变异;5.代谢变异;6.抗原性的变异 ★二、微生物变异的机理

1.非遗传性变异——环境改变,使基因表达暂时改变,表型随之改变;条件适宜时,性状恢复。如形态、结构、菌落和一些代谢变异。 2.遗传性变异——微生物的基因发生改变,使相应性状改变,并可以遗传给子代。 基因突变

基因转移——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转染 ★三、微生物突变株的获得的方法

1.从自然变异中筛选——如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株

2.传统的人工诱变方法——物理方法:紫外光、同位素、高温或低温;化学方法:化学诱变剂;生物学方法:异种动物、细胞培养、鸡胚培养 3.原生质体融合(左图)

4.基因工程(右图)

★第七章 畜禽免疫学基础

★免疫:人和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防御&清除体内抗原,免除传染病,维持机体稳定的生理功能。 机体的免疫由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方面组成。 抗原异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肿瘤细胞

★免疫的基本特点1. 识别自身与非自身(免疫应答的基础,对自身成分具有不反应性);2. 特异性3. 免疫记忆(产生记忆细胞) ★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2.免疫自稳3.免疫监视

★畜禽免疫系统组成 第一节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畜禽体内执行免疫功能的一系列器官、细胞&分子。(见右图)

一、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是源生免疫细胞或诱导淋巴细胞成熟的器官,又称初级淋巴器官,包括骨髓、胸腺&禽类的法氏囊。 1.骨髓(bone marrow)

四肢长骨骨髓,源生各种免疫细胞。

哺乳动物B细胞成熟,直接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大量抗体,约占40%。 2.胸腺(thymus)

诱导淋巴干细胞成熟为T细胞。

3.禽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诱导禽类淋巴干细胞成熟为B细胞。

(二)外周免疫器官——是各种免疫细胞分布并与抗原进行免疫应答的器官,又称次级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免疫系统&鸡的哈德腺等。 1.淋巴结(lymph node)

结构:皮质区:B细胞25%,生发中心;副皮质区:T细胞75%,树突状细胞(DC);髓质区:巨噬细胞(Mφ)、浆细胞【猪的淋巴结相反】 鸡无淋巴结,水禽颈、腹腰两对

作用:肌肉、皮下注射的抗原从淋巴液到达淋巴结进行免疫应答。 2.脾脏(spleen)

白髓:淋巴鞘——T细胞25%;脾小结——B细胞65% 红髓: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 作用:对来自血液的抗原进行免疫应答,主要产生抗体。 3.粘膜免疫系统(membrane immune system,MIS)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腺体分泌管等黏膜的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共同组成。黏膜下分布大量免疫细胞:T、B、Mφ、DC,与淋巴结、脾脏等分布的免疫细胞相对分隔开,自成一个粘膜免疫系统。

特点与作用:对粘膜表面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抗原进行正确识别和迅速的免疫应答,大量产生分泌性抗体IgA,分布在粘膜表面起粘膜局部免疫保护作用。防御病原微生物的黏膜感染。

4. 禽哈德氏腺(Harder gland) 作用:分布T细胞、B细胞

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滴眼免疫的原理,禽类特有的外周免疫器官。 二、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包括特异性免疫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抗原呈递细胞。 ★(一)特异性免疫细胞

T、B细胞:发育、分布、特征(重要表面标志)、亚类及功能。 1.T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 , T)

(1)发育、分布:胸腺→副皮质区、白髓、粘膜下,大量进行淋巴细胞再循环。

T细胞从胸腺经血流转移分布于淋巴结、脾脏的胸腺依赖区,受抗原刺激发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并可经血液→组织→淋巴→血液进行再循环而分布全身,发挥细胞免疫&免疫调节功能。 (2)T细胞膜上的重要免疫分子及作用 ①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er,TCR) 组成:α、β二条肽链

多样性:一个个体约有1015克隆T细胞,每个克隆T细胞表面有30 000个TCR,各识别一种抗原。 作用:识别结合抗原,引起T细胞的免疫应答。

②红细胞受体(Erythrocyte receptor,ER),也称为CD2 结构:单链多肽(CD2);分布:成熟T细胞;作用:T细胞膜上的粘附分子

人和哺乳动物的T细胞在体外,通过CD2与绵羊红细胞结合,进行E玫瑰花环试验——区分T、B细胞,检测T细胞数量。(B细胞没有E受体,因而用花环试验可以检测动物血液中T细胞的数量) ③丝裂原受体 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称为丝裂原。

作用: PHA或ConA与T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可刺激小的T细胞诱导T细胞有丝分裂、转化为有活性的大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区分T、B细胞;检测T细胞转化功能) ④T细胞表面抗原(标志)

不同分化时期的T细胞,在细胞膜上表达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称为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 与免疫相关的重要CD: CD2——单链多肽,成熟T上,ER

CD3——5-6种多肽链,成熟T上,CD3与TCR联成复合体,TCR特异识别结合抗原,CD3起转导抗原信号的作用

CD4——单链多肽,是TH(辅助性T细胞)上表达于膜上的单链糖蛋白分子,是TH的重要表面标志,辅助TH的TCR识别抗原,人艾滋病毒(HIV)受体,因此人感染HIV会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CD8——双链多肽,是Tc(细胞毒性T细胞)表达于膜上的两条肽链组成的蛋白分子,是Tc的重要表面标志,辅助Tc的TCR识别抗原

(3)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2. B细胞(Bone marrow/bursa of fabricius dependent lymphocyte , B) (1)发育、分布:骨髓(法氏囊)→ 皮质区、脾小结、粘膜下;少数进行再循环 (2)B细胞的重要受体

①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又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urface membrane immuno-globulin,SmIg)组成:未成熟B细胞(只表达)SmIgM 成熟B细胞(表达)SmIgM+SmIgD

成熟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的记忆B细胞(表达)SmIgG+SmIgA+SmIgE

多样性:每个人体内约有107个B细胞克隆,每个B细胞有105个SmIg,各识别结合一种抗原。 作用:识别结合抗原,引起B细胞的免疫应答。 ②Fc受体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与抗体Fc段结合 ③C3b受体(CD35)

B细胞膜上的另一种蛋白,能与补体C3b结合 (3)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PS.T细胞再循环,故外周血中T细胞数量较多;而B细胞只有少数再循环,故外周血中B细胞数量较少。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1.单核/巨噬细胞

Mφ:巨噬细胞;MPS:单核/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包括单核细胞Monocyte &巨噬细胞) (1) 单核/吞噬细胞特征 膜受体:Fc受体 、 C3b受体 膜抗原:Ia- Mφ→Ia+ Mφ

(2)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主要4个方面) ①分泌功能:分泌近百种活性物质

②吞噬消化功能——单核细胞,Mφ具有强大的吞噬消化功能

③递呈抗原功能——有的Mφ可产生MHC-II分子,这类Mφ具有递呈抗原的作用

④杀瘤&助瘤作用——Mφ分泌蛋白水解酶、肿瘤坏死因子(TNF)—— 抑、杀瘤细胞 助瘤:Mφ进入肿瘤组织,分泌肿瘤血管因子,促进瘤细胞生长、转移。 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 cell,NK)

NK细胞是直接在骨髓中由淋巴干细胞分化成成熟、进入外周血中的一群淋巴细胞 (1) 膜表面标志 Fc受体(CD16):与抗体Fc结合;抑制性受体(KIR);激活性受体(KAR)

(2) 作用:自然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但不杀伤正常组织细胞。为什么? 杀伤机理:使靶细胞凋亡及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 3.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等 (1) 粒细胞

吞噬消化病原菌;有IgG Fc受体,发挥调理吞噬作用,消除抗原;碱性粒细胞有IgE Fc受体,参与过敏反应 (2) 肥大细胞

有大量IgE Fc受体,参与过敏反应 (3) 红细胞

有C3b受体起消除血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1982年,sigel(美)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 (三)抗原递呈细胞

1. 概念:具有向TH或TC细胞递呈抗原作用的细胞 2. 种类:

(1)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A. 巨噬细胞(Mφ)B. 树突状细胞(DC)、郎罕氏细胞(LC,分布于表皮、胃肠道上皮的未成熟 DC)C. B细胞 共同特征:自然表达大量MHC-Ⅱ类分子 (2)非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A. 内皮细胞B. 纤维母细胞C. 上皮细胞D. 嗜酸性粒细胞

共同特征:在一定条件刺激诱导下才表达MHC-Ⅱ类分子,递呈抗原的能力弱。 (3)靶细胞

特征:表达MHC-I类分子,递呈内源性抗原给Tc 三、免疫分子

机体内参与免疫的各种分子称为免疫分子。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分子、特异性免疫分子、免疫相关分子。 (一)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1.补体系统

(1)补体(complement,C):存在于血清中的不耐热的可辅助特异性抗体发挥溶菌作用的物质。

(2)补体系统的组成

30多种蛋白质组成,包括补体蛋白、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 补体蛋白由C1(C1q、C1r、C1s)、C2、C3、C4??C9共11种蛋白组成。 (3)补体特性 (4)补体系统的激活 (5)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代谢率极快,性质极不稳定 经典途径 溶菌或中和病毒 平常无活性,经过系统激活才起作用 替代途径 调理作用 起非特异性的清除抗原作用 MBL途径 (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趋化作用 过敏毒素作用 2.细胞因子:机体免疫细胞和其它细胞分泌的,具有诱导、调节细胞发育及功能的各种小分子蛋白质。 (1) 共性

产生细胞与作用细胞多样性

合成分泌快,近距离发挥作用,降解快 分子量小,产量少,生物学作用强 (2)种类及功能

①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产生: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类型:IL-1~IL-33

作用:诱导造血干细胞生长、分化,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②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产生:T细胞、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产生 类型:G-CSF 、M-CSF、 EPO

作用:诱导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发育 ③干扰素(interferon,IFN)

概念:机体细胞受病毒、抗原或其它诱导剂刺激后产生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小分子蛋白。

产生及类型:白细胞受刺激产生IFN-α

成纤维细胞受刺激产生IFN-β T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IFN-γ 作用:广谱抗病毒,机理

抗肿瘤,机理

调节免疫应答作用:适量促进免疫,大量抑制免疫 2.溶菌酶

3.抗菌肽 4.细胞因子

(二)特异性免疫分子——主要有TCR、BCR 、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B细胞膜表面Ig (SmIgM 、SmIgD)

B细胞受抗原作用后分泌在体液中的抗体(IgM、 IgG、 IgA 、IgE 、IgD) (三)免疫相关分子

免疫相关分子主要有白细胞分化抗原(CD)和粘附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分子(MHC分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 MHC),分三类MHC-Ⅰ、 MHC-Ⅱ、 MHC-Ⅲ (1) MHC-Ⅰ类分子 结构:α重链,β轻链 分布: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作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称移植抗原;靶细胞的MHC-I与内源性抗原结合,限制Tc的TCR识别、杀伤靶细胞 (2)MHC-Ⅱ类分子 结构:α链,β链

分布:抗原递呈细胞膜上

作用:与外源性抗原肽结合,控制抗原递呈细胞,将抗原递呈给TH,又称免疫相关抗原(immuno-associated antigen,Ia) (3)MHC-Ⅲ类分子——包括C2、C4、Bf、TNF等,分布于血清中,发挥免疫作用。

第二节 抗原

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产物(效应细胞或抗体),或能与免疫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Antigen, Ag) 免疫原性: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质。 反应原性:抗原与其相应的免疫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性质。

★完全抗原(免疫原):免疫原性+反应原性【例:结核疫苗、乙肝疫苗、蛋白质。】 不完全抗原(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例:葡萄糖、氨基酸、青霉素。】 一、★构成完全抗原的基本条件——异物性,大分子,化学组成、结构复杂 (一)异物性

亲缘关系越远的物质,免疫原性越强 自身物质可以形成“天然免疫耐受”

自身物质结构、成分改变后成为“自身抗原”

自身也有一些“隐蔽抗原”——眼球晶体、精子、甲状腺蛋白等 (二)大分子——通常在10000dal以上

(三)化学组成、结构复杂

明胶蛋白分子量10万dal,但免疫原性差——直链aa组成,易被降解 胰岛素只有5734dal,但免疫原性好——组成、结构复杂

凡含有苯环、杂环aa和糖的蛋白,结构较复杂,免疫原性好 二、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指抗原分子表面或内部,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也称抗原表位或抗原决定基。 B细胞决定簇——位置:抗原表面(半抗原) ;大小: 5-7个aa,单糖,核苷酸 T细胞决定簇——位置:抗原内部(载体内) ;大小: 9-18个aa(肽) 三、抗原分类(不同角度不同分类) TD Ag:胸腺依赖性抗原

TI Ag:非胸腺依赖性抗

四、重要的天然抗原

重要的天然抗原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抗原和动物细胞、蛋白抗原。 (一)病原微生物抗原 1.细菌抗原 2.病毒抗原 (二)动物细胞、蛋白抗原

1.红细胞 2.组织细胞&血清 3.免疫球蛋白Ig 五、佐剂

预先注射于机体或抗原混合后注射能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佐剂。

佐剂有疫苗佐剂、制备高免血清抗原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FIA&弗氏完全佐剂FCA)等。

第三节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对其进行一系列反应,产生免疫活性产物,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的过程。

免疫应答是正常机体对抗原的系统性反应,就病原体而言,机体对入侵的病原首先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痛恨死进行特异性免疫应答,两者相互配合,将病原消灭,并抵抗病原的再次入侵。 一、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概念:机体天生具有的抵抗各种病原体侵害的防御功能,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简称非特异性免疫。 (二)机制:1.生理屏障 皮肤与粘膜屏障:1. 机械阻挡2. 化学作用3. 生物学作用 内部屏障:1.血脑屏障2.血胎屏障

(三)非特异免疫细胞的作用 1.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分泌、杀瘤作用

2.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 3.粒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等

(四)非特异免疫分子的作用——补体、溶菌酶、抗菌肽等的溶菌作用,干扰素的光谱抗病毒作用等 二、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概念:特异性免疫应答简称特异性免疫,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引起抗原呈递细胞、相应克隆T细胞和B细胞等一系列反应,形成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消除同种抗原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对机体不利的变态反应。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细胞免疫

识别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

三)细胞免疫应答

.基本过程 (T细胞的免疫应答包括识别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三个部分。)

(1

2.激活Tc的杀伤作用

特点:直接、特异,重复杀伤靶细胞 过程(机制):在MHC-Ⅰ分子限制下,通过TCR特异识别结合靶细胞;释放穿孔蛋白,溶解靶细胞;表达颗粒酶和FasL蛋白,致靶细胞凋亡

3.Th1的作用

Th再受到同种Ag的作用,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IFN-γ,TNF等→炎症反应、消除抗原 4.细胞免疫的作用

有利的方面:抗细胞内感染免疫,抗肿瘤;不利的方面:迟发型变态反应、移植排斥反应 (四)体液免疫 1.基本过程

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各类免疫球蛋白(Ig)的总称,是体液免疫中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分子。 ★2.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TD抗原(1)初次应答:阴性期(诱导期)→对数上升期→稳定期→下降期

TD抗原诱导初次应答的特点:阴性期较长,主要产生IgM,产生的抗体水平不高,维持时间不长,但机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

(2)再次应答:抗体主要是IgG

TI抗原初次免疫应答产生少量IgM,不产生记忆细胞,则同种TI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不再发生再次应答,而是重复初次应答的过程。 3.抗体的分类

4.抗体的生物学作用

中和作用:中和病毒、毒素;激活补体作用;免疫调理作用和ADCC作用;参与变态反应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因素——机体&抗原两大方面

第四节 免疫检测技术

病原体在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 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 血清学检测技术 细胞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一、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检测机体血液中的T细胞数量 E玫瑰花环试验

T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测定

检测机体血液中T细胞转化功能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二、血清学检测技术

(一)血清学试验的基本特点

1.高度的特异性2.抗原抗体结合的比例3.反应的可逆性4.反应的二阶段性 (二)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

1.免疫血清的质量2.电解质3.温度4.pH值5.时间 (三)血清学反应类型

1.凝集试验2.沉淀反应3.补体结合试验4.中和试验5.免疫标记技术 详细见PPT~

P158~本章小结!

★一、益生素的作用及其机理

1.益生素(益生菌):一般是指通过改善肠道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而对动物起有利作用的微生物活菌添加剂,也称微生态活菌制剂。(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制成的微生态活性菌制剂又称为益生素。)

2.益生素的作用机理:益生素具有竞争性排除有害微生物,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生长等作用。益生素通过活菌在动物消化道内的生理活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抑制有害微生物,提高有益菌的优势地位,从而保障宿主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动物生长。 ★二、引起饲料中毒的霉菌的毒素

饲料中微生物中毒多为真菌性毒素所致,常见黄曲霉毒素中毒、棕曲霉毒素中毒、镰刀菌素中毒、甘薯黑斑病霉毒素中毒。 三、凌乱知识点

1.青饲料青贮是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好氧期、微生物发酵竞争期、稳定期、青贮起窖期。 2.生产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微生物主要有酵母菌、霉菌和藻类。

3.饲料微生物学检测项目包括霉菌总数、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总数、致病菌。 4.鲜乳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外界环境,其次是乳房内部。 5.鲜肉中的微生物来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6.鲜蛋内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是在蛋的形成、生产过程中或蛋产后贮存过程中受微生物侵入而造成。 7.对皮毛的微生物学检验,最重要的是做好炭疽的检验。

第二篇 各论

第十三章 畜禽的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机体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类微生物。 兼性寄生性病原微生物:能在寄主、外界环境生长繁殖。 严格寄生性病原微生物:仅能在活组织细胞生长繁殖。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致病作用。 中毒性病原微生物:产生有毒产物。

第一节 畜禽病原微生物&传染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

(一)★致病性: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特定寄主体内引起感染过程的性能。又称病原性。 病原微生物具有各自独特的病原性,病原性是病原微生物“种”的特性。

(二)★毒力: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不同分离株的病原性在程度上的差异性。 是病原微生物菌(毒)株的“个体”特性。通常毒力越大,病原性越强。 菌(毒)株,按毒力大小,可分为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高致病性禽流感) 毒力大小:以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感染量(ID50)表示。 毒力因子:构成病原微生物毒力的物质,包括侵袭力&毒素两方面。

①侵袭力: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组织或细胞,在其中生长繁殖,并能深入扩散的能力。 与侵袭力有关的因子:粘附素;抗宿主防御机制的各种因子;有利于病原菌在机体内扩散的酶类 ②毒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对机体有毒性的物质。分为外毒素&内毒素。

外毒素: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有毒性的蛋白质。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结构成分(脂多糖),只有菌体死亡、溶解或崩解时才能释放。 ★外毒素&内毒素的区别(下表)

二、感染的发生 (一)感染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或传染。 感染的过程是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斗争的过程。

病原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机体的生理平衡。动物机体:通过一系列防御和免疫反应,保护自我。 显性感染(传染病):在感染过程中,动物呈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隐性感染(无症状感染):感染过程中动物不表现临床症状。 (二)感染来源(传染源)

概念:不断向外界环境排出病原体的动物机体。类型:患传染病的动物和人、带菌(毒)者等

1.患传染病的动物和人——患病期间:可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出病原微生物。病死后:随尸体散播病原微生物。 2.带菌(毒)者——表面正常,但体内有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 有些病原:对该动物不致病,但排菌(毒)如,SARS冠状病毒存在于果子狸体内 隐性感染者

患病动物康复期:仍有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和排出。

带菌(毒)者是很危险的传染源,因不表现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发现。

3.其它传染源——昆虫:病原微生物在其体内繁殖,并向外排出,成为直接的传染源。如,蚊子:乙脑病毒。 (三)传播媒介——包括:饲料、水、空气、土壤、畜舍、场地、器具、动物、植物和人类体表等。

病原微生物传递给易感动物的方式:直接接触传染(病健动物直接接触,如狂犬病:被病犬咬伤)&间接接触传染(通过媒介物传递,是传染病传播的主要方式。)许多传染病直接与间接接触传染兼有,如鸡新城疫、结核病、丹毒等。 ★(四)感染发生的条件——必须具备3个条件 1.传染源(病原微生物):是感染发生的首要因素。

3个必要条件:具有足够的毒力;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有适当的侵入门户(感染途径)如破伤风梭菌:深创,缺氧条件,口服不感染 2.易感动物机体——动物种类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是属于动物的种属特异性,进化的结果。

如炭疽杆菌:草食动物易感,禽类不易感。口蹄疫病毒:偶蹄动物(牛、猪)易感,单蹄动物(马、骡)不易感。 动物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生理机能及免疫状况等不同,易感性也有差异。 3.外界环境条件

包括:气候、温度、湿度、地理环境、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等。 对易感动物和病原微生物都有影响

不良环境条件:降低机体的防御机能,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促进易感动物与病原的接触(助长传染的发生和发展) 三、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感染的过程 (一)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散播与定植 包括局部感染&全身感染。 (二)病原微生物的排出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排出途径与传染病的性质、病原微生物繁殖的部位有关,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皮、毛、蛋等,传染病的潜伏期、病愈后一段时期、带菌(毒)动物,都可能排出病原微生物。所以患传染病或带菌(病毒)动物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均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其皮屑、羽毛、蛋等也可成为排出病原物的途径,必须予以重视。 四、感染的微生物学诊断

传统的微生物学诊断的内容和步骤:1.检验材料的采取2.涂片、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4.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试验5.动物试验6.免疫学试验 ★五、防控感染的综合性措施

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综合防制措施:消灭传染源(捕杀感染动物);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提高动物免疫力(接种疫苗)。

从检、养、防、治4个方面入手:1.严格执行兽医防疫法规(做好边境检疫、交通检疫及屠宰检查,防止疫病传入;对畜禽定期检疫,及早发现和消灭传染源)2.科学饲养管理及免疫(选用适当的疫苗、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 3.搞好环境卫生(消毒、杀虫、灭鼠,粪便无害化处理)4.发生传染病后采取正确措施(及时隔离病畜禽、采取封锁疫区及紧急接种;对病畜禽进行治疗或捕杀;对死亡和淘汰的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第二节 畜禽的病原菌

1.布氏杆菌——人畜共患的病原体

牛、羊、猪最易感,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引起妊娠母畜流产、子宫炎、公畜睾丸炎。 人:食入含菌的鲜乳或乳制品,或与病畜接触,不定期发热“波浪热”、关节炎、睾丸炎。 形态: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或球杆菌,无鞭毛,无荚膜,不形成芽孢。 抵抗力:牛乳中能存活8d,巴氏消毒或煮沸可被杀死。

诊断:血清学方法:玻片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细菌分离鉴定(马血清培养基) 防制:定期检疫、淘汰病畜,预防接种 2.丹毒丝菌

俗称:猪丹毒杆菌,革兰氏阳性细小杆菌,在慢性感染的病灶内呈弯曲的长丝状,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 抵抗力:较强,水中5-15d,尸体中9个月,熏腌制肉品中3个月。 引起的疾病:猪丹毒

也可感染人,引起“类丹毒” 。 3.巴氏杆菌

形态:革兰氏阴性细小球杆菌,两端钝圆,瑞氏染色或美蓝染色呈明显的两极着色。 引起的疾病:禽霍乱、猪肺疫、牛出败,出现出血性败血症。小鼠极易感。 5. 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属实一大群形态较大,在有氧环境中能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其中最重要的是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形态: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呈竹节状,有荚膜,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时形成芽孢。

菌落:大而扁平,表面干燥,边缘呈卷发状。串珠现象:在青霉素培养基中菌体变圆。引起的疾病:炭疽,分为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三型。 动物尸体严禁室外解剖,避免形成芽胞,取少量组织送检。 检验:直接涂片,分离培养,串珠试验

标本:血液 皮肤炭疽——病灶渗出液;肠炭疽——粪便;肺炭疽——痰 防制:死畜焚烧或深埋2米以下;预防接种 6. 梭菌

形态: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形成芽孢,芽孢大于菌体,呈梭状、匙形或鼓槌状。

种类:气肿疽梭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外毒素。 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通过产生毒素发生作用。 7. 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革兰氏阳性细长微弯曲的杆菌,呈单个、V形、Y形或人字形排列。

具有抗酸染色性:细胞壁中含大量分枝菌酸,染色后不易被盐酸酒精脱色。抗酸染色染为红色。 种类:人型、牛型、禽型,人型和牛型可使人感染。 抗结核药物有哪些?

防控措施: 卡介苗接种 (结核菌素阴性者接种,2~3个月复查,阳性——成功,阴性——失败) 治疗原则: 利福平、异烟肼联合用药,防止产生耐药。

第三节 畜禽的病原真菌 第四节 畜禽的病毒

1.口蹄疫病毒

★血清型:7个,A、O、C、南非1、南非2、南非3、亚洲1型。 ★感染动物:牛、猪、羊、驼等偶蹄动物。可感染人。

RNA病毒,防制:疫苗接种,发现本病立即上报,扑杀病畜。 2.流感病毒

三型:甲型感染人、马、猪、禽;乙型感染人;丙型感染人和猪

RNA病毒,具有囊膜,囊膜上含有两种主要抗原: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 3.狂犬病病毒

RNA病毒,是嗜神经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

预防接种: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长,从被咬伤到发病一般经过几十天或几个月,在此期间尽早接种疫苗可免于发病。 严重咬伤者,除应给予高效价免疫血清进行被动免疫外,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可收到更佳效果。 4.伪狂犬病病毒

DNA病毒,感染牛、犬、猫等表现特征性的皮肤奇痒。感染母猪表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新生仔猪大量死亡,并有神经症状。 5.日本脑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人畜共患病原。流行特点:通常呈蚊→猪→蚊→人和其他易感哺乳动物的传播形式,有明显的季节性 猪感染后:母猪表现流产、死胎,公猪睾丸炎;防制:灭蚊、疫苗接种 6.猪瘟病毒

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两个型:欧洲型&美洲型

8.猪细小病毒 9.猪圆环病毒 10.疯牛病病毒 11.犬细小病毒 12.犬瘟热病毒 13.犬冠状病毒

14.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15.新城疫病毒 症状:看星星

16.(鸡)马立克病病毒 症状:劈叉

病毒以两种形式存在:无囊膜病毒(裸体病毒)、有囊膜病毒(完全病毒)。 羽毛囊上皮细胞中存在完全病毒,有传染性。 17.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18.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体液免疫受到抑制 19.鸭瘟病毒 20.鸭细小病毒 21.鸭肝炎病毒 角弓反张

PS.引起猪的繁殖障碍的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 举出2~3个犬的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犬冠状病、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禽的病毒: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马立克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鸭的病毒:鸭瘟病毒、鸭肺炎病毒、鸭细小病毒

第三篇 实验指导

一、细菌的生化实验

1.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区分

①麦康凯培养基 大肠杆菌产生红色菌落,沙门氏菌产生无色菌落 ②三糖铁琼脂培养基

三糖:乳糖、蔗糖和葡萄糖

原理:只能利用葡萄糖的细菌,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

质,生成碱性产物,故使斜面后来又变红,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所以仍保持黄色。(斜面变红,底部为黄色);而发酵乳糖的细菌,则产生大量的酸,使整个培养基呈现黄色。

如培养基接种后产生黑色沉淀,是因为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和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沉淀。 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大多数能分解乳糖,不产生H2S。(培养基呈黄色,不变黑)

沙门氏菌,能分解葡萄糖,不发酵乳糖,大多数产生H2S,多数产气。(培养基斜面红色底部黄色,变黑) ③乳糖的发酵实验

二、水、空气的微生物学检验 三、凝集实验

四、琼脂双向双扩散(琼扩)试验

名词解释1.复制:病毒只在活细胞内进行复制。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在病毒基因组控制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并装配成成熟的子代病毒,释放到细胞外,再感染其他易感细胞的过程称复制。(第三章第四节)

2. 无菌动物(germ-free,GF动物):GF动物是指体内外不携带任何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第四章) 3. 无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动物:SPF动物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的微生物及其抗体或寄生虫的动物(或禽胚胎)。(第四章)

4.灭菌、消毒、防腐、无菌、抑菌作用、杀菌作用、抗菌作用 (第五章) 5.消毒剂、防腐剂 (第五章)

6. 遗传:指亲代微生物与子代微生物的相似性。(第六章)

7.变异: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微生物之间的不相似性。(第六章)

8.益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制成的微生态活性菌制剂称为益生素。

9.致病性: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特定寄主体内引起感染过程的性能。又称病原性。 10.毒力: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不同分离株的病原性在程度上的差异性。 11. 毒力因子:构成病原微生物毒力的物质,包括侵袭力&毒素两方面。

12.侵袭力: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组织或细胞,在其中生长繁殖,并能深入扩散的能力。 13. 毒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对机体有毒性的物质。

14.感染(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或传染。 15.免疫:人和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防御&清除体内抗原,免除传染病,维持机体稳定的生理功能。 16.免疫系统:畜禽体内执行免疫功能的一系列器官、细胞&分子。

17.中枢免疫器官:是源生免疫细胞或诱导淋巴细胞成熟的器官,又称初级淋巴器官。

18.外周免疫器官:是各种免疫细胞分布并与抗原进行免疫应答的器官,又称次级淋巴器官。

19.分化抗原:不同分化时期的T细胞,在细胞膜上表达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称为分化抗原(CD)。 20.补体:存在于血清中的不耐热的可辅助特异性抗体发挥溶菌作用的物质。

21.细胞因子:机体免疫细胞和其它细胞分泌的,具有诱导、调节细胞发育及功能的各种小分子蛋白质。 22.干扰素:机体细胞受病毒、抗原或其它诱导剂刺激后产生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小分子蛋白。 23.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产物(效应细胞或抗体),或能与免疫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4.免疫原性: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质。 25.反应原性:抗原与其相应的免疫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性质。

26.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表面或内部,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也称抗原表位。 27.佐剂:预先注射于机体或抗原混合后注射能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佐剂。

28.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对其进行一系列反应,产生免疫活性产物,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的过程。 29.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机体天生具有的抵抗各种病原体侵害的防御功能,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

30.特异性免疫应答:简称特异性免疫,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引起抗原呈递细胞、相应克隆T细胞和B细胞等一系列反应,形成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消除同种抗原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对机体不利的变态反应。

31.单克隆抗体:一个B细胞受一种B细胞决定簇刺激后,分化、增殖的浆细胞分泌的结构均一的抗体。 32.多克隆抗体: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d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