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第六单元导学案人教新课标(2014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04: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一是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二是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进位问题、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讲不连续进位的,再讲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二是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4.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5.掌握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

重点:1.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3.能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2.掌握连续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课时教学设计

1. 口算乘法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教学内容分析 口算乘法(P57例1、例2) 课型 例1出示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引导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推导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例2呈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口算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并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新授课 承前启后 计划学时 1 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口算乘法→ 笔算乘法和除法试商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应用学到的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经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过程,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难点: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 化解措施 转化法、类推法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游乐园里有很多数学知识。(出示教材第56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大家提出的可以用口算解决的问题。 1.教学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例1: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1.填空。 (1)7个十是(70),10个十是(100),11个十是(110)。 (2)8个百是(800),10个百是(1000),15个百是(1500)。 (3)60是(6)个十,1800是(180)个十,800是(8)个百。 2.填空。 (1)口算20×4时,可以先把20看成(2)个十,再用2个十乘4等于8个(十),1.学生观看情境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2.提出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1)读题,明确题意。 (2)小组内讨论后汇报:要解决3人需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2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20(2)组内讨论,尝试列式,然后汇报。 (3)组织学生思考:怎样口算20×3? (4)组织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教师整理:20×3=60(元)或3×20=60(元)。 (5)引导学生尝试计算200×3,组内汇报,集体交流。 (6)深度探究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①出示习题:口算下面各题。 3×7= 30×7= 300×7= 3000×7= ②组织学生讨论:从以上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③教师小结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探究12×3的口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例2: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2)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小棒,然后讨论怎样计算,并汇报。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12×4。 (5)教师小结: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把两位数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积,再或20×3。 (3)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算法。 (4)汇报算法。 方法一:把3×20看成20+20+20来计算。 方法二: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方法三:把20看成2个十,因为2×3=6,所以20×3=60。 (5)尝试计算,汇报结果:把200×3看成2个百乘3,就等于6个百,也就是600。 (6)探究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①口算,并汇报结果。 ②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先把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③认真倾听,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1)读题,理解题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3或3×12。 (3)先摆小棒理解算理,然后小组内讨论、汇报。 方法一:因为12×3表示3个12相加,所以12×3=12+12+12=36。 方法二: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3=30,再算2×3=6,因为30+6=36,所以12×3=36。 (4)独立口算,得出12×4=48。 (5)认真倾听,明确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也就是(80)。 (2)口算80×7时,可以先算8×7,结果是(56),再在(56)的后面添上(1)个0就是80×7的积。 (3)500×8的积的末尾有(3)个0。 3.口算下面各题。 30×4=120 300×4=1200 3000×3=9000 60×4=240 800×7=5600 4.口算下面各题。 22×3 =66 21×3=63 34×2=68 33×3=99 42×2=84 11×3=33 31×3=93 5.买34盒需要多少钱? 34×2=68(元) 6.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1小时大约浪费200克水,8小时大约浪费多少克水? 200×8=1600(克) 算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1.完成教材第57页“做钟) 一做”。 2.完成教材第58页第1,4题。 口算方法。 7.在○里填上“>”○○“<”或“=”。 1.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先独立计算,再说说怎样算简便。 21×4>80 60×7=420 500×6>30 13×3○<93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板书设计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2.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时,不要忘记在积的末尾添上0。 3.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计算,其中蕴涵着转化的数学思想。 口算乘法 20×3=60(元) 200×3=600 12×3=36(元) 12×4=48 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积,再算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培优作业 1.猜猜这两朵花分别是多少。 (1)×3=1 =50 (2)×6=3 =60 2. 请你写出4 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180 的乘法算式。 90×2=180 60×3=180 20×9=180 30×6=180 名师点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本节课时,注重让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设计微课。 2.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教学内容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P60例1) 课型 新授课 承前启后 计划学时 1 口算乘法、万以内数的组成→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进位乘法 例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需要,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材通过实际情境引出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呈现乘法竖式几个环节,重点教学乘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的较优算法。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难点4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化解措施 自主探究,迁移类推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口算下面各题。 50×6= 7×90= 400×8= 33×2= 43×2= 3×13= 2.出示教材第60页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3.揭示课题。 师:上面的题除了用口算,还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1.口算。 1.先独立完成习题,再2×10=20 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300×6=1800 2.观察情境图,并尝试3×20=60 21×4=84 列式计算。 3×2000=6000 12×3=36(支) 3.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2×21=42 课的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cx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