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课堂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4-06-25 00: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平均数》课堂教学案例

临平一小数学教研组 郭金妹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六册P42《平均数》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学生对统计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已经会计算求简单的几个数的平均数,并且对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也已经建立,本节课是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 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渗透移多补少、估计、对应等数学思想。 3. 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进一步积累分析和

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媒体和设计:本节课设计以“我为创绿出分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平均数意义的建构。

教学难点: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情景引入 预设学生活动 期待他们的收集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计算感受求总数是比较的一种常见方法。 整理学生求总数的方法,提供情景图,(收集矿泉水 瓶):你想知道他们谁赢了 吗? 二、探索平均分 1、提供图(依次出现不同学生说一说每人的数量,并体验到在人数不一样多人数两个小组同学收集矿一共收集的数量。在比较的情况下感受平均数产生泉水瓶的情况):你发现了中发现总数大的不一定能的需要。 什么数学信息? 赢。 让学生在交流辩论中初步明白“平均数”产生的现实背景。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与反馈中理解移多补少的方法。 2、激化矛盾:两个组不能探索合理的比较方法。 比总数,怎么办?有办法 解决吗? 3、学生自由操作 学生自由操作 用移动小棒的办法算一算 平均每人收集了几个? 4、课件演示求平均数的计观察课件,说出求平均数通过计算整理思维过程。 算方法。(14+12+11+15)的算式方法。算一算另一 ÷4 = 13(个) 个小组的平均数 2

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 求什么? 5、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每在矛盾中得出平均数不是 人收集13个,这个13是谁一个人的,它代表的是几加深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的? 三、教学实录 师: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参加过 “环保小卫士”这样的活动吗? 生:记得!

师:活动中我们去植树、我们回收废报纸、回收废电池。这些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要把回收的矿泉水瓶送到废品回收购站去。咦!他们好像在争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呵!原来他们要比赛,看谁收的多。同学们,你想知道他们谁赢了吗? 学生大声说:想

师:好!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

个人回收的平均水平。

师: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小红收集了14个。 生2:小亮收集的最少 生3:小明比小亮多 生4:小亮比小兰少一个 ??

师:你能不能发现第一组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我们一起把它算出来好吗? “好!”学生们热烈响应。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算? 生异口同声“加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14+12+11+15=52

师:四个数加起来,我们有什么办法能算得又快又准确?

生:我们先算算有几个十?然后是4+2+1+5=12,一共有52个矿泉水瓶?师:真聪明。我们再来看第二组的。 出示:

师:第二组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生:55个

师:你是怎么算的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10+13+5+11+16=55 出示:

师:那这么说第二组赢了?

学生嚷着:“不公平,不公平!”

生:第一组有 4名同学,而第二组有5名同学,人数不一样。 师:哪怎么比才公平呢? 生:多加一个人。

师:现在活动早就结束了,多加一个人,可能吗? 老师追问:怎么办?有办法解决吗? 终于,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算平均。 师:“平均”我们以前也学过,平均是什么意思? 学生们响亮地回答说:每个人都一样多

师:对!我们怎样把不一样多的矿泉水瓶变成四个人一样多,求出第一组平均每人收集几瓶??请同学们移动一下象形统计图上的矿泉水瓶,看看平均每人有几个,可以同桌商量着解决。 师:你是怎样移的?

一个移得快的男孩说:小红给一个小兰,小明给两个小亮,他们每个人就一样多了。 师:你们是这样移的吗? 生:是。

师:把多的给少的,这种方法我们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请看屏幕 根据移动后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通过移多补少,求出每人一样多的数我们叫平均数。 师:我们能不能把它算出来呢? 生:能,把刚才的总数除以4就行了。 师:大家能把它写成递等式吗? 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师: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师:把4位同学收集的数加起来,再除以他们的人数。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13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它反映的是第一组的整体水平。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14、12、11、15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每人收集13个,这个13是谁的?

这时,孩子也发现问题了:“是呀!怎么没有一个人收集的数量是13呢?” 思索中,有学生回答了:13是大家的。

我马上追问:大家的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是13? 老师话音刚落,课室已响起一片“不是”声。 师:哪这个13是怎么来的?

生1:“就是把大数多的部分分一些给小数。”

生2:“平均数不是一个人的,它代表的是几个人回收的平均水平。”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13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它反映的是第一组的整体水平。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14、12、11、15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师:我们再来想一想,这个平均数13,它应该比谁多?比谁少? 生1:比15少比11多

生2:“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组的成绩,估计一下,这个平均数应该比谁多?比谁少? 生:比16少、比5多

师:哪么到底第二组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呢?请你把第二组的平均数求出来。 学生计算

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12+14+11+5+16)=55÷5= 11(个) 师:这是先求什么数?再求什么数? 指名学生回答。

师:刚才除以4,为什么现在除以5?

生:第一组有4个人,平均分4份。第二组有5人,平均分5份。

师:第二组平均每人收集了11个,这个11表示什么?是不是第二组每个同学都收集了11个?

生:不!有的比11多,有的比11少。

师:平均数是11个,佳佳也收集了11个,这两个11的意思一样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一样!

师:不同在哪里?

生:佳佳的11个是他自己的,平均数的11是算出来的。

师:所以呀,平均每人收集11个并不能说明实际每人收集的就是11个,平均数11反映的是第二组的整体水平。

师:老师把两个图拼在一起,现在知道谁赢了吧!

学生抢着回答:第一组赢 四、教学反思

本课时设计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讨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在提供“收集矿泉水瓶”情景下,学生比较输赢要算出总数的问题。二是在学生算出两个小组的总数后,在交流中相互提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和怎样求平均数的问题。第一个环节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一些常见问题和本课题需要的总数问题,但是对于本课题需要的求总数的问题学生并没有及时提出,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了第一组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的问题。第二个环节预设学生在比较两组总数不公平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实际上课中学生发生认知冲突,终于在老师的耐心等待下终于,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算平均。认识到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反思这两个教学环节,我们发现引导学生有效提出问题与教师引导、课堂生成、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应激发学生认识的冲突,让学生有话想说

本课时的实际教学和教学预想有一些出入,第一个环节预想在现实生活情境

中引入概念, 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小组收集矿泉水瓶比赛)比赛是哪一组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开始学生兴趣昂然,可是面对提出数学问题却兴趣缺缺,只提出了几个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一下没有了说话的想法,因为提出数学问题与输赢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认识冲突,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要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有话想说。如果将设计改成提供学生两个小组的情景图,并问学生是第一小组水平好还是第二小组水平好?学生定回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认为第一组,有的认为第二组。 (二)问题的追问要层层深入,让学生有话能说

本课第二个环节。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教师提出那怎么比才公平呢?从而学生感受到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教师又适时地提出“平均”我们以前也学过,平均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移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平均数的产生,感受到了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最后老师有追问每人收集13个,这个13是谁的?有一次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在为了说清楚13是谁的这个问题中比较深刻的理解平均数是个虚拟的数,而不是具体的真实数。通过学生对句子的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表象已经逐步清晰起来。

五、由本课时的教学想到的追问设计策略

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纠正学生不太正确的认识,或者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充满数学味的追问,可以带领学生一步步往问题的纵深处探索,有效避免了学生思维流于表面的现象发生,同时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以此提升思维层次,有效解决学生认知冲突,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一)选择适合的追问对象——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追问哪些学生,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向一些学习困难学生追问问题,往往出现答非所问,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较难处理。教学实践中,可以先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

让他们回答,然后追问全班:你们觉得他(她)回答得怎样?还有何要补充的?如果追问的内容较难,追问的对象应是基础较好的学生。总之,在选择追问对象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追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成功的机会。 (二)看似无问题时追问——见缝插针

通常情况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正确后,一个问题就算解决了,但这正确的背后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学生懂得并且正确理解作出的判断;二是学生一知半解或侥幸答对。问题的设置绝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回答,而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学生回答正确后再追问一句“有没有其他可能或你是怎么想的”是必要的,只有让学生答“其所以然”,才能真正了解其对问题内容的理解把握程度。如在本课中学生得出平均数13,并已经知道用13比才公平的情况下学生以为学好了,不想教师又一次追问:是谁收集了13个?让学生又一次激起思维的火花,向平均数的意义去理解、思考。

(三)思维偏差时追问——欲擒故纵

作教师的都会遇见这样的问题。先前在教案中设计的问题待到课堂中抛出时,却出现了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这是由于我们对学生学习基础和思维基础缺乏了解造成的。如何化解这一局面呢?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降低难度或变换角度。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追问,以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流程。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

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是“去问题化”的教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应开启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将学生引进新的天地,展开新的问题探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cx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