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3-08-09 19:35: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6.2.25

本试题卷共10页,1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世界上有过宗族性的血缘组织的民族不乏其例,但像中华早期文明社会中所见的

宗族组织与政治权利同构的情形,却属罕见。古代中华文明中,宗庙所在地成为聚落的中

心,政治身份的世袭和宗主身份的传递相合,成为商、周文明社会国家的突出特点。政治

身份与宗法身份的合一,或政治身份依赖于宗法身份,发展出一种治家与治国融为一体的

政治形态和传统。

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其基本特点就是宗法性社会。这里所说的?宗法性社

会?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并无褒贬之意,乃是指以亲属关系为其结构、以亲属关系的原理

和准则调节社会的一种社会类型。在宗法社会中,一切社会关系都家族化了,宗法关系即

是政治关系,政治关系即是宗法关系。故政治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都依照宗法的亲属

关系来规范。这样一种社会,在性质上近于梁漱溟所说的?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关系

的特点是在伦理关系中有等差、有秩序,同时又有情义、有情分。因此,在这种关系的社会

中,主导的原则不是法律而是情义,重义务而不重权利。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本位的社会

是脱胎于古宗法社会而来,是不错的。

从早期中国文化的演进来看,夏、商、周的文化模式有所差别,但三代以来也发展着一

种连续性的气质,这种气质以黄河中下游文化为总体背景,在历史进程中经由王朝对周边

方国的统合力增强而逐渐形成。而这种气质在西周开始定型,经过轴心时代的发展,演变

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气质。这种文化气质在周代集中表现为重孝、亲人、贵民、崇德。重

孝不仅体现为殷商时期繁盛的祖先祭祀,在周代礼乐文化中更强烈表现出对宗族成员的

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热爱,对家族家庭的义务和依赖。这种强调家族向心

性而被人类学家称为亲族连带的表现,都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对自己和所处世界的一种价

值态度。从而,这种气质与那些重视来生和神界,视人世与人生为纯粹幻觉,追求超自然

的满足的取向有很大不同,更倾向于积极的、社会性的、热忱而人道的价值取向。

在孔子与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气质方面,与西周文化及其走向有着一脉相承的连

续性关系。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孔子对

周公的倾心敬仰,荀予以周公为第一代大儒,都早已明确指明儒家思想的根源。可以说,

西周礼乐文化是儒家产生的土壤,西周思想为孔子和早期儒家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政治

哲学、伦理德性的基础。同时,西周文化又是三代文化漫长演进的产物,经历了巫觋文化、

祭祀文化而发展为礼乐文化,由原始宗教、自然宗教发展为伦理宗教,形成了孔子和早期

1

儒家思想产生的深厚根基。更向前溯,从龙山文化以降,经历了中原不同区域文化的融

合,在政治文化、宗教文化、道德情感等不同领域逐渐地发展,并在西周开始定型成比较稳

定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体现为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

礼乐文化、天民合一的存在信仰、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因此,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

的进程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是中华文明时代初期以来文化自身连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

三代传衍的传统及其养育的精神气质,儒家的价值观也就成为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主流。

(选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世界上其他一些有过宗族性的血缘组织的民族相比,在中华早期文明社会中,出

现了罕见的宗族组织与政治权利同构的情形。

B.商、周时期,宗庙所在地成为聚落的中心,政治身份的世袭和宗主身份的传递相合,形

成了治家与治国融为一体的政治形态和传统。

C.宗法性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它是以亲属关系为社会结构并利用亲属关

系的原理和准则来调节社会的一种社会类型。

D.早期中国文化的演进过程表明,虽然夏、商、周的文化模式有所不同,但三代以来发

展着一种以黄河中下游文化为总体背景的连续性的气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宗法社会,社会关系表现出家族化的特征,宗法关系与政治关系相互等同,宗法的

亲属关系可以规范政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

B.梁漱溟所说的“伦理本位的社会”,其主导原则是情义而不是法律,重义务而不重权

利,而中国伦理本位的社会是从古宗法社会脱胎而来的。

C.早期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气质经由王朝对周边方国的统合力增强而逐渐形成,在西周

开始定型并经过轴心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气质。

D.“重孝”是中国文化气质的重要内容,它形成于周代,主要表现为对宗族成员的亲和

情感,对人间生活、人际关系的热爱以及对家族家庭的义务和依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重视来生和神界,视人世和人生为纯粹幻觉,追求超自然满足的价值取向相比,古

代中国人强调家族向心性的处世态度更有价值和意义。

B.周公是西周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是儒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他的思想对孔子、苟子等儒

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及其文化气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文化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在西周文化之前,早期中国文化

就经历了中原不同区域文化的融合发展。

D.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时代初期以来文化自身连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三代传衍的传

统及其养育的精神气质,因而儒家价值观成为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主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欣泰,字义亨,竞陵人也。父兴世,宋左卫将军。欣泰少有志节,不以武业自居,好

隶书,读子史。年十余,诣吏部尚书褚渊,渊问之日:?张郎弓马多少??欣泰答日:?性怯畏

马,无力牵弓。?渊甚异之。辟州主簿,历诸王府佐。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

阁将军,领禁旅。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辄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挟

素琴。有以启世祖者,世祖日:?将家几何敢作此举止!?后从车驾出新林,敕欣泰甲仗廉

2

察,欣泰停仗,于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过见,启世祖。世祖大怒,遣出外,数日,

意稍释,召还,谓之日:?卿不乐为武职驱使,当处卿以清贯。?除正员郎。巴东王子响杀僚

佐,上遣中庶子胡谐之西讨,使欣泰为副。欣泰谓谐之日:?彼凶狡相聚,所以为其用者,或

利赏逼威,无由自溃。若且顿军夏口,宣示祸福,可不战而擒也。?谐之不从,进屯江津,尹

略等见杀。事平,欣泰徙为随王子隆镇西中兵。子隆深相爱纳,数与谈宴,州府职局,多使

关领,意遇与谢胱相次。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

复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建武二年,虏围钟离城。欣泰为军主,随崔慧景救

援。虏既为徐州军所挫,更欲于邵阳洲筑城。慧景虑为大患。欣泰日:?虏所以筑城者,外

示婷大,实惧我蹑其后耳。今若说之以彼此各愿罢兵,则其患自息。?慧景从之,遣欣泰至

虏城下具述此意。及虏引退,而洲上余兵万人,求输五百匹马假道,慧景欲断路攻之。欣

泰说慧景曰:?归师勿遏,古人畏之。死地之兵,不可轻也;胜之既不足为武,败则徒丧前

功。不如许之。?慧景乃听虏过。

(节选自《南齐书·张欣泰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

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B.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c.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

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D.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隶书是先秦时期通行的一种字体,由篆书简化而成,形体接近于现在的字体,隶书的

兴起是汉字形体的一次重大变革。

B.我国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把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为四部,其中史部主要

收录各种史书,子部主要收录诸子百家著作。

C.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

书之首。

D.文中“辟”“除”“徙”等词语均含有任职的意思:“辟”表示被征召并授予官职,“除”表示任命、授职,“徙”表示官职调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欣泰喜欢读书,不愿意以带兵打仗为职业,十多岁时,当别人问他弓马功夫怎样

时,他回答说害怕骑马,无力拉弓。

B.张欣泰游览园林时身穿僧衣,手执禅杖,随皇上出巡时中途跑到松树下去喝酒赋诗,

这些举动表明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

C.虽然齐世祖对张欣泰的率性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但还是能理解他不愿意当武将的

想法,任命他担任了比较清闲且地位不低的文官。

D.张欣泰具有一定的军事才干。讨伐巴东王时,主将胡谐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吃了大

亏;而崔慧景对他言听计从.很顺利地解除了钟离城之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5分)

3

(2)死地之兵,不可轻也;胜之既不足为武,败则徒丧前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①

辛弃疾

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②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碧草旋荒金谷路,-丝③重记兰亭。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

[注]①作者罢官闲居时,与友人一起游园后写下本词。②井床:井边的栏杆。③乌丝:印有墨线的纸。

8.上片描写景物的层次非常清晰,请简要说明。(5分)

9.本词最后三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三峡》中,郦道元用“___ _,____ 来概括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接的特点。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 _,___ _”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

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3)李煜《虞美人》中“__ __,_ ___”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怅恨

和叹惋。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

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老娘土

江岸

钟海强舰长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嘹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域。近处,

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海面上翻滚,仿佛蓝色的布匹上点缀着细碎的白花;远处,海天一色,

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海的蓝把天的蓝彻底消融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告别心爱的舰艇,告别祖国的南海疆域,

解甲归田。也许,这一次出航,就是他的最后一次。作为一名守卫南海二十多年的老兵,

他当然忘不了他在海军的第一个岗位:某礁盘的守卫战士。

今天,他带领他的舰艇出航,恰好路过那个礁盘,他计划在那里停泊一下,故地重游。

近了,近了,礁盘就在眼前。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其实,钟海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参军之前是个旱鸭子,见过的最大的水域就是

他家门前的那条洗脂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批兵来到

了南海。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下连队了。他进驻了一个岛屿。后来才知道,他驻

扎的地方根本算不了岛屿,只是一个礁盘-358号。礁盘只有篮球场大小,四周比海平

面高不了多少,稍有风浪,礁盘就被海水淹没。他们班其实是驻扎在礁盘中央高高的钢筋

架上。这种凌空高阁上的生活,让他头晕目眩,呕吐不已。

班里只有三个人:班长、副班长和副班长口中的?新兵蛋子?钟海强。钟海强水土不

4

服,没完没了的呕吐几乎使他虚脱了。

班长急得直搓手,一迭声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副班长斜睨着钟海强,轻蔑地说:?新兵蛋子,熊样儿!?

钟海强从床上挣扎起半个身子,对班长说:?用老娘土,煎水,给我喝。?

班长根本没听清楚钟海强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一个?土?字。?土?这里哪儿有土?

要土干什么??他狐疑地问。

?土,老娘土,在我包里。?钟海强说。

班长打开钟海强的包,仔细翻了翻,没找到老娘土。

班长看看钟海强,钟海强看看班长,稍顷,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看副班长。副

班长恼火地说:?你说的是那一包黑不溜秋的泥巴块儿吧?昨天整理内务,我给扔了。?钟海强突然像中了邪一样,凶狠地瞪一眼副班长,翻身下床。班长想拦他,没拦住。

转眼间,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石磙一样滚下了高高的台阶。幸亏大海还没有涨潮,他

的那包老娘土还在礁盘上,安然无恙。

身体恢复以后,钟海强对班长说:?在我们老家,父母都会为远行的孩子准备一包这样

的土。它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

好,送给儿女,所以我们当地人把它叫作‘老娘土’。人在他乡,水土不服,用老娘土煎水

喝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班长?哦?了一声。

副班长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不久,副班长病了。钟海强拿出他的老娘土,准备给副班长煎水喝。班长不同意,他

说:?副班长是新疆人,你是河南人,你的老娘土对他有用吗?再说,你刚来,水土不服,副

班长来这里一年多了,又不是水土不服,怎么能用老娘土??

钟海强说:?班长,不管是新疆还是河南,我们都来自陆地,对于海洋来说,陆地上所有

的土,都是我们的老娘土。试一试,不行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

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了。

从此,副班长改变了对钟海强的看法,更改变了对老娘土的偏见。他寄信到新疆老

家,让父母寄一包同样的老娘土来。

后来,钟海强当了班长,他要求每一个战士探亲返回时,都要带包老娘土……

?报告舰长,358号礁盘已到,是否停泊??值班员走过来,?啪?地举手敬了一个礼。

钟海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声音低沉地说:?停靠十分钟,我下去看看。?

358号礁盘上,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一个新战士。他们正列队向钟海强敬

礼!钟海强走上礁盘,环顾四周,礁盘已经令非昔比。水泥围墙内,芳草如茵,鲜花盛开;

水泥围墙上,有用彩色珊瑚垒成的五个大字:老娘土哨所。

钟海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他明白,他脚下踩着的,滋养着花草的,正是来自全国四

面八方的老娘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钟海强本是个旱鸭子,刚到部队时水土不服,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已经成长为人民

海军的指挥员,巡航中能够“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

B.小说开头一段景物描写,既表现了南海风光的美丽迷人,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即将

告别军营的钟海强舰长内心对南海的依恋和不舍。

C.20多年过去了,守卫358号礁盘的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新战士,但礁盘

5

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D.文中先后两次写到钟海强“眼眶湿润”,这两次“湿润”的内涵相同,都是表现钟海

强再次踏上曾经驻守过的礁盘时的激动之情。

E.小说塑造了海军官兵的英雄群像,他们坚守海防前哨,经受住了艰苦的自然环境的

考验,忠实地履行保卫祖国海疆的神圣职责。

(2)钟海强当兵时的副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为什么以“老娘土”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秋瑾:单纯中的高贵

吴先宁

1907年7月15日清晨,秋瑾走出仅关了她三天的山阴县署牢房,走向刑场轩亭口。

她的脚上了铁镣,两手反绑,身后是几个士兵端枪警戒,两旁还有山阴县都戎府、省派练

军、山阴与会稽两县巡警弹压。与官府戒备森严、高度紧张的状态相比,秋瑾则显得平静

而从容——她身穿玄色生纱长衫,足蹬皮鞋,就像平时在街头漫步。她没有喊激昂的口

号、发临终的血誓,也没有绝望或伤感,有的只是平静和从容,以及在这种平静而从容之中

透出的难以言表的尊严和高贵。

秋瑾的革命之路,与许多男性革命者不同。最初的激发,来自于对自己婚姻的不满。

1903年的北京之行是秋瑾人生的分水岭。那一年,她的丈夫王廷钧用钱捐了个小京官,

带着秋瑾去北京赴任。他们的邻居是一位颇有文名且思想进步的女子吴芝瑛。秋瑾与吴

芝瑛一见如故,义结金兰。通过吴芝瑛,秋瑾经常看到当时出版的一些新书报,接触到一

些新思想。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神州大地危象丛生,秋瑾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以

后,深受感动,她称陈天华是为自己?启蒙开智?的人。她赋诗言志:?身不得,男儿列;心

却比,男儿烈。?以后,秋瑾就穿起男装,表示永不再穿清朝女服。

秋瑾的思想发生了飞跃,与整天热衷于官场应酬的丈夫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知己

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这是秋瑾对自己婚姻的感叹。1904年,秋瑾不顾王廷钧

的反对,冲破封建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秋

瑾所在的学校恰好与同盟会举行筹备会议的地方在同一条街上,秋瑾就是这时结识了孙

中山,她对孙中山的革命方略非常信服。此后,秋瑾的思想受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影响颇

多。这年12月8日,陈天华投海自尽。秋瑾受到很大震动,决定立即回国,直接参加反清

斗争。

秋瑾与徐锡麟一起谋划?皖浙起义?。徐锡麟在安庆率先起事而败露后,秋瑾本来是

有充裕的时间和许多机会可以脱身的。7月12日早晨,潜伏在杭州武备学堂的光复会员

的密信就到了,告知浙江常备军两队官兵已经出发来绍。此时,大通学堂的学生中有人提

出即时起义;秋瑾的副手王金发则极力劝说秋瑾急速逃走,到嵊县山区躲避,以图改期举

事。但这些建议均为秋瑾所否决。她以?谋为日后之应援?为由,命令大通学堂的党人学

生全部撤离,又严词催促不愿离去的王金发赶快逃走。

7月12日晚上,秋瑾像往常一样回家。这天是秋家祭祖的日子,全家人举行了祭祖

仪式,又一起吃了晚饭,饭后,秋瑾还和家人聊了一会天。然后,秋瑾将哥哥秋誉章叫到旁

边的房间,告知他一切,并要他带家人逃走,接着烧毁了有关信札、文件、书籍。13日下午

6

四时左右,来抓她的士兵在大通学堂的前门胡乱鸣枪,而后门并无人包抄和把守。在这个

时候,还有不忍离去、坚决要陪伴秋瑾的学生劝她从后门乘船逃走。但是,秋瑾平静而从

容地坐在办公室里,纹丝不动。秋瑾确实是要以她自己的方式独自承当这一切,不管是出

于献身的庄严,还是要用鲜血唤醒昏睡的同胞。

秋瑾的决定绝非一时的冲动。早在1906年10月,秋瑾、徐锡麟等光复会党人在杭州

密商起义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必死的打算,相约埋骨西子湖畔。1907年5月,秋瑾再

赴石门向她的盟姐徐自华募集起义经费。此前,两人同游西湖时已订下著名的?西泠埋骨

之盟?。这次临分手时,秋瑾告诉徐自华,自己?已作牺牲之准备,埋骨西泠之约千万不可

失信?,徐自华慨然应允。可见秋瑾为死后的埋骨之地也已作了托付。

早在7月10日,秋瑾得知徐锡麟起义失败身死的消息后,不禁失声痛哭。她长时间

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不见人、不吃饭、不说话,没有人知道她在做什么、想什么。其实,在她

当天写的《绝命词》中可以看出端倪:?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途

穷,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

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注]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

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这首词集中表达了秋瑾关于革命的理想图景。

(摘编自2015年11月24日《作家文摘》,有改动)

【注】摆仑:即英国杰出诗人拜伦。拜伦曾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写下许多充满革命理想的诗篇。

相关链接

①秋瑾( 1875~ 1907),浙江绍兴人,别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自幼随兄在家塾读书,

学习经史、诗词。15岁时跟表兄学会骑马击剑,有豪侠之气,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

等,常以花木兰等巾帼英雄自励。(《秋瑾史料》)

②行至轩亭口,秋瑾不作一声,惟注视两旁诸人一周,即俯首就刑。观者如堵。(《秋

瑾史料》)

③秋瑾被害之后,各地民间媒体开始连续不断地追踪报道,将秋瑾死事的每一细节公

诸报端,全国各地掀起声讨凶手的浪潮。更为重要的是,秋瑾的遇害激起了革命者更加高

昂的反清斗志。从这个意义上说,秋瑾以她孤独的革命先驱者的失败,成功地进行了革命

的启蒙。(张晨怡《秋瑾:夜夜龙泉壁上鸣》)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秋瑾就义时从容镇定,她没有呼喊口号,也没有留下遗言,只是默默地看了看两边

围观的群众,然后慷慨赴死,这表明她的愿望已实现,心中没有遗憾。

B.官府抓捕秋瑾后就匆忙将她杀害,行刑时面对秋瑾这样一个手无寸铁的女性,官府

高度紧张,戒备森严,这些均表现了当局者内心的虚弱和对革命的恐惧。

C.徐锡麟起事失败的消息传来,秋瑾痛哭失声,不语不食。她命令王金发和党人学生

全部撤离,而自已留下来“谋为日后之应援”。

D.秋瑾在被捕之前做了周密安排,她不动声色地与家人告别,并交待哥哥带家人逃

走,还及时销毁了有关信札、文件、书籍。

E.秋瑾自幼跟随兄长在家塾读书,学习经史、诗词,材料中引用多篇诗作,除了用来说

明秋瑾的革命思想外,还表现了她过人的文学才华。

(2)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秋瑾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6分)

(3)秋瑾在《绝命词》中表达了怎样的“理想图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如何理解秋瑾的“单纯”和“高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7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都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从史前

时代至今,与食物有关的故事成为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B.科隆新年夜发生的耸人听闻的群体犯罪事件,再度引发德国民众对外来难民的恐慌

情绪,科隆市长发言人说,政府绝不容许执法“无人区”出现。

C.中国和本地区国家就解决南海分歧达成了有效共识,希望域外国家支持而不是干扰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努力,不要横生枝节,不要试图破坏这个局面。

D.进人工业革命时代后,民众生活明显改变,咖啡成为下里巴人的重要食品。当时,

工人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咖啡成为保持精力的必需品。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本文试图将生活教育理论引入到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中来,期望能够探索一条从本

源上解决现在中学生作文中一些弊病的荆棘之路。

B.文章还分析了中超球队快速崛起的原因,即加大经费投入,引进巴西国脚、韩国国脚

和欧洲的国脚们也是中超球队青睐的对象。

C.政治气候温和了,我又可以拿起笔来写文章了,主要是写文艺评论和诗歌理论文章,

这时,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一场关于朦胧诗的讨论。

D.目前,国内的大数据人才储备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尤其是缺乏既熟悉行业业务需

求,又掌握大数据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

但是,__ 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

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①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

②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

③朋友圈又具有公共性质

④不能盲目动指头

⑤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⑥在朋友圈里除了要遵守社交礼仪外

A.①⑤⑥②③④

B.③⑥①⑤④②

C.⑤③⑥②①④

D.⑥④⑤②③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生态农业模式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功能,可以降低农业成本,①,为农村剩余劳

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②;同时,这种模式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③,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

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17.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父亲节特种邮票的主体图形,请概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寓

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8

9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国内一位年仅18岁的围棋选手小柯一年内连夺三项世界冠军,不仅如此,小柯还以

其鲜明的个性引人关注。比如在决赛前夕,他直言对手只有5 0A 的胜算,认为对方作为一 代传奇?该谢幕了?。对小柯的表现,其父母认为,孩子大了,作为家长要懂得放手,让他 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小柯的事情在广大棋迷中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为棋坛出现一位

天才棋手而感到欢欣鼓舞,也有人对小柯的狂傲个性和家长的放任态度提出了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完成写作任务。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C (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春秋......

的社会,其基本特点是宗法性社会) 2.D (“形成于周代”有误。原文“重孝不仅体现为殷商时期....

繁盛的祖先祭祀”) 3.A (“更有价值和意义”缺乏依据)

4.D

5.A (隶书汉朝时通行)

6.B (“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缺乏依据)

7.(1)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

统领禁卫军。(译出大意给2分;“即位”“以为”“领”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陷于绝境的士兵,不可以轻视(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译出大意给2分;“死地”“为武”“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8.①从时间的角度,分为两个层次来描写:前三句是第一个层次,写白天所见;后两句是第二个层

次,写入夜后的情景。(2分)②从“听觉─视觉”转换的角度,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写听觉,第二句写视觉,构成第一层“听觉─视觉”转换;第三、四两句写听觉,最后一句写视觉,构成第二层“听觉─视觉”转换。(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表现了作者去职闲居、壮志难酬的烦躁和无奈。(2分)②作者用乐景来反衬内心的烦乱。(2分)

借酒浇愁之后,似醒未醒之中,词人围着室内的屏风转个不停,说明心绪不宁,烦躁不安。正在此时,窗外一枝鲜花映入眼帘,花蕊上还带有晶莹的露珠。作者透过花之美来衬托情之哀。(2分)(意思答对即可)

10.(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雕栏玉砌

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11.(1)BE(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A项大体正确,“刚到部队时

水土不服”表述欠严谨。C项“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妥。D项“内涵相同”有误:第一次表现回忆往事时的激动;第二次除了激动之外,还含有发自内心的敬仰、感恩和不舍)(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副班长是一个硬汉子。他不畏困难,忠于职守,看不起意志薄弱的人。②副班长心直口快。他对新兵钟海强和老娘土有看法就直说,丝毫不藏着掖着。③副班长知错就改。他对钟海强和老娘土存有误解,但在事实面前勇于改错。(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小说按照倒叙来叙述。(2分)好处:①突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2分)②使小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能增强故事的生动性。(2分)(意思答对即可)

(4)①小说主要情节围绕“老娘土”展开。在“老娘土”的串联下,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小说中的“老娘土”为战士们守卫海疆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娘土”

实际上是战士们的“护身符”,它可以治疗战士们的疾病,让来自内陆的战士们尽快适应岛礁的环境。③“老娘土”揭示了小说主题。“老娘土”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寄托了母亲对儿女朴实无私的爱,同时还表现了祖国大地和祖国辽阔的海疆紧密相连,有了大地母亲的护佑,祖国的海防才能不断巩固,坚不可摧。(答出第①点和第②点,各给2分;答出第③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2.(1)BD(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A项“愿望已实现,

心中没有遗憾”不妥。C项“自己留下来‘谋为日后之应援’”有误。E项大体正确,“表现了她过人的文学才华”有点牵强)(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早年的成长经历奠定了她反对封建礼法、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基础。(1分)②时代风云的激荡和对婚姻的失望,催生了她个性中豪侠刚烈的一面。(1分)③在吴芝瑛、陈天华等进步人士的影响下,不断接触、吸纳新思想。(2分)④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信服孙中山的革命方略和同盟会政治纲领,最后义无反顾地走上排满反清的革命之路。(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有更多的同胞觉醒,为死难烈士招魂,挽救国家危亡。②革命者以流血牺牲为己任。③革命者前仆后继,用革命的风暴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单纯:指秋瑾在徐锡麟牺牲之后,决意不脱身苟活,而是以自己的方式独自承当一切,希望用一死来唤醒昏睡的同胞,鼓动革命的风潮。高贵:①秋瑾就义时平静而从容,透着难以言表的尊严和高贵。②秋瑾本为巾帼之身,却有豪杰之气,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她的死超凡脱俗。③秋瑾用她的牺牲成功地进行了革命启蒙。秋瑾遇害引发了全国各地声讨凶手的浪潮,激起了革命者更加高昂的斗志。(“单纯”2分;“高贵”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3.C(A项“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多指坏的事物。B项“耸人听闻”

含有故意夸大的意思,应为“骇人听闻”。D项“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14.D(A项“探索一条……荆棘之路”表意不明。B项句式杂糅。C项“文艺评论和诗歌理论文章”

类属不清;“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一场关于朦胧诗的讨论”语序不当,“一场”应提到“全国”前

10

面)

15.C

16.答案示例:①提高经济效益②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17. 答案示例:

画面内容:父亲把孩子扛在肩上构成一个“山”形,父子二人开心地笑着,左上方有一个“心”

形图案。

寓意:父爱如山,孩子对父亲充满依赖和感恩。

(答出画面内容,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18. 参见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父亲张兴世,任南朝宋左卫将军。张欣泰从小有志向气节,不想把武将职业作为自己的身份,喜欢隶书,爱读诸子著作和史书。十多岁时,去拜见吏部尚书褚渊,褚渊问他:“张郎的弓马武艺如何?”张欣泰回答:“我生性胆小,害怕骑马,无力挽弓。”褚渊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张欣泰被征召为州主簿,历任各王府的佐官。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统领禁卫军。张欣泰与雅俗之士都有接触,交往的多是名士。下班后就去游览园林池沼,他头戴鹿皮帽,身穿僧衣,手持禅杖,携带一把不加装饰的琴(也有将“素琴”解为“无弦之琴”)。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世祖,世祖说:“出身将门怎么敢做出这样的举动!”后来张欣泰跟随世祖的銮驾出游新林苑,世祖命令张欣泰率领卫队前往督察,张欣泰让队伍中途停了下来,自己跑到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路过那里看见了,(把情况)报告给世祖,世祖大怒,把张欣泰赶走了,几天之后,世祖怒气稍有缓解,又将张欣泰召回来,对他说:“你不乐意担任武将(被人)差遣,那就将清闲显要的文职安排给你(担任)吧。”(于是)任命他当正员郎。巴东王萧子响杀害(无辜)部属,皇上派中庶子胡谐之率兵往西讨伐(巴东王),让张欣泰当副将。张欣泰对胡谐之说:“那是一伙凶残狡诈之徒聚在一起,(巴东王)手下的人之所以能为他效力,或许是巴东王利诱威逼所致,(有可能)没有原因都会自己溃散。如果将部队驻扎在夏口,向他们说明祸福利害,可以不战而胜。”胡谐之不接受(张欣泰的建议),让部队进驻江津,(结果)尹略等人战败被杀。事件平息后,张欣泰调任随王萧子隆的镇西中兵。萧子隆(对张欣泰)非常信任亲近,多次与他交谈宴饮,州府里的各项事务,大多让他负责处理,待遇与谢眺相似。典签暗中把这些情况报告给世祖,世祖发了怒,将张欣泰召回都城。张欣泰回来后闭门不出,在南山下修建了住宅,住宅对面就是松山,张欣泰每天带着弓箭去打猎,没有拘束地放任闲适之情,与歌女及各种艺人交往,非常安闲轻松。建武二年,北魏的军队围困钟离城。张欣泰担任中军主将,跟随崔慧景前去救援。北魏的军队已被徐州驻军所挫败,又想在邵阳洲修筑城堡。崔慧景担心会造成更大危害。张欣泰说:“北虏之所以修筑城堡,对外是想虚张声势,实际上是怕我们跟随在后面(袭击他们)。现在如果用双方都愿意停止对抗的(建议)来劝说他们,那么这个危害自然就消除了。”崔慧景听从他的建议,派张欣泰到北魏军队驻守的城下详细说明这个意思。等到北魏士兵开始撤退,而邵阳洲上面还剩下一万士兵,北魏士兵请求送给(齐军)五百匹马(作为条件)借道撤退,崔慧景想断其归路攻击他们。

张欣泰劝崔慧景说:“撤退的军队不要阻拦,古人对此也很畏惧。陷于绝境的士兵,不可以轻视(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不如答应他们的请求。”

崔慧景于是听任北魏士兵撤退而去。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bn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