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2-26 09: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历史背景

一、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需要

1848年欧洲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残余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开辟了道路,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尤其是1857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操场很大冲击。为了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集中精力潜心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于1859年6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为之写了这篇序言。 二、创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需要

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预示着欧洲无产阶级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适应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的要求,应当创建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此,马克思研究了大量的经济文献,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他曾说:“我现在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一个重要阶段。马克思为之写的《序言》,阐明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得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结论。列宁高度评价说:《序言》对“推广运用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完整的表达”。

基本内容

该文阐述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顺利和方法;说明了研究的经过和动因;概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得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结论,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经典性的阐述;并指明历史唯物主义结论是其艰苦研究的结晶。 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和经过 1、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次序和方法。

马克思在当时曾计划按照“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的次序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准备根据此6项内容来完成由6个分册组成的一部经济学巨著,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其中前三项是研究生产

关系,即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三个主要阶段: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的;后三项主要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生产的国际关系以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总体的世界市场。由此可以看出,不仅前三项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后三项的相互关系也是“一目了然”的。这些内容,马克思都以专题论文的形式写成了草稿。 2、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

首先,马克思在1842-1843年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第一次遇到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是促使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然后,当时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法兰西思潮”,即空想社会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在德国也有反映,《莱茵报》上也发表了这类带有哲学色彩的文章。尽管只是“肤浅的言论”仍受到某些人的攻击。而马克思深感自己“以往的研究“不足以战,要对之做出确切的评判,必须加强对经济问题的研究。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

其中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者有机结合,密切联系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史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首先,整个社会生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次,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人们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3、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 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判断社会变革不能以意识为根据,要把生产的经济条件的变革与意识形态的变革区分开来。

4、社会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基于上述原理,马克思得出了著名的“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即”无论哪一

1

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说明,人们决不能不顾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盲目地进行社会变革,而要根据一定的时代物质条件的发展状况提出社会发展的任务。 5、根据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阐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在《序言》中,马克思还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史实际上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主要是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认为社会的演进、依次经历了这样的几种意识形态;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几种生产方式的更替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结果。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抗性的矛盾。它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发展,既为消灭这种对抗形式创造了物质条件,也创造了埋葬了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历史发展的对抗形态也就就次而告终。

现实意义

1、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经典文献。在《序言》中,马克思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思想史上划时代的革命。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使得马克思进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是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前提。可以说,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

2、当前学习这篇《序言》,对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说是奠基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上的。其主要内容都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认真学习和领会《序言》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我们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bk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