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和连城县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3 20: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和连城县县域发展状况分析

陈舒覃

( 山西师范大学 城环(3)班)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等12个指标,对龙岩市两个县级行政区新罗区和连城县进行了1996年和2011年两年的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二者自然、交通条件相当,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层次综合的,第二第三产业的薄弱,是导致经济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层次,中国的县域经历过2000多年的演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诸多县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资金、市场、人才、技术、观念、体制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查阅了大量历史年鉴资料,对几个有代表性指标进行选取,对福建省龙岩市两个县级行政辖区——新罗区和连城县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蕴含在其中的经济规律,从而实现龙岩市整体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也为其它县域发展提供了借鉴。 正文:

二、样本与指标 1、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新罗区和连城县两个县级行政区作为样本,因为地级市与县域经济的差异较大,二者缺乏可比性。本文以1996年和2011年两个跨度较大的年份作为背景,查阅了当年的年鉴资料进行分析。

2、指标获取

本文获取的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在岗职工平均人口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末总人口数、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农作物播种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总产值、公路通车里程、邮路单程长度,从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对两个地区进行分析。

3、数据来源

由于市级年鉴表可获取性差,选取的指标数据是从省年鉴表里选择的 三、新罗区与连城县经济差异分析

新罗区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重要枢纽,也是全国四大高岭土矿产地之一,是福建主要烤烟产区、柑橘生产基地之一。 总面积约2685.4平方千米,人口约66万,管辖东城街道等19个镇。

连城县地处于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是革命老区,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总面积约2596平方千米,人口约25万,全县现辖莲峰镇等17

个镇。

新罗区与连城县相距111km,二者具有相似的自然条件,土地面积以及历史发展的基础,但其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本文选择了具有跨度的两年2011年和1996年,这两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如图是2011和1996年新罗区和连城县经济发展指标对比图表。

2011年龙岩市新罗区和连城县指标对比图1400新罗区连城县 120010008006004002000地区生地方财年末总本年新在岗职农民人人均生农作物社会消工业总公路通邮路单产总值/政收入/人口/万增工平均均纯收活消费播种费品零产值/亿车里程/程长度/亿元千万元人固定资工资/百入/百元支出/百面积/千售总额/元十公里十公里新罗区509.7914.374548.58551375.86393.23112.0778.8628.28165.098762.37189.3259.8连城县96.332.628933.0932311.887275.6974.8455.9448.1434.6351107.62166.733.1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

1、连城县的大部分指标都大大低于新罗区。仅仅是农作物播种面积稍高于新罗区。 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地区总产值很大的比例,推动者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所作出的贡献很小。图表中连城县与新罗区的工业产值和邮路单程长度两项指标差异最大,代表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地区生产总值差异的重要根源。如图是2011年二县市各大 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亿元 亿元 亿元 新罗区 23.50 342.05 144.25 连城县 20.05 43.88 32.40 产业结构表

3、两地产业结构差异,连城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小。

3、公路通车里程数相差不大,说明两个地区交通条件相当。

4、人口数相差不大,说明劳动力资源相当

5、连城县的工业薄弱。这可能是导致其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异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异,说明两个地区居民经济水平差异较大。

而导致第二第三产业薄弱的根源是否有基础薄弱的原因呢?为此,本文查阅了15年前也就是1996年的统计年鉴资料,并整理成以下图表

1996年龙岩市新罗区和连城县指标对比图250200150100新连500新罗区连城县地区生地方财年末总本年新在岗职农民人人均生农作物社会消工业总公路通邮路单产总值/政收入/人口/万增工平均均纯收活消费播种面费品零产值/亿车里程/程长度/亿元千万元人固定资工资/百入/百元支出/百积/千公售总额/元十公里十公里47.8314.1232.027.40244.4132.5443.83938.05764.3849.2329.4623.40733.61110.277757.925796.9524.029410.454670.4239.713321.8820.268742.29

由图表可以看出:

1、两个地区总体经济水平都比较低,二者各指标差距总体并不大。

2、15年后差距拉大的指标有:本年新增固定资产相差5.782千万元,相对于2011年的1063.973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相差33.61亿元,相对于2011年的413.46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差1515元,相对于2011年11754元;农民纯收入相差758元,相对于2011年3722元;人均消费支出相差313.83元,相对于2011年229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差6.2483亿元,相对于2011年130.4629亿元;工业总产值相差47.4711亿元,相对于2011年654.75亿元;

3、差距缩小的指标有:地方财政收入相差24.618千万元,而2011年相差11.7436千万元; 4、差距相当的指标有年末总人口数相差11.87万人,到了2011年相差15.4923万人;公里程数差265.52公里,到了2011年相差226公里;邮路单程长度相差106.7公里,到了2011年相差226公里。如图所示

1996年和2011年新罗区连城县差距折线图120010008006004002000末万总增元人 固口在定/万岗资人职产工/千平万农均元民工人资人均/百均纯元生收社活入会消/百消费元费支品出零/百售元总工额业/亿公总元路产通值车/亿邮里元路程单/十程公长里度/十公里/亿/千元1996年差距2011年差距产总地区生地值方财政收本年新年入

5、大部分指标差距加大,说明新罗区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连城县,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 6、新罗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下降,而连城县有所上升。其原因可能是新罗区城区发展迅速,内部城市扩张,大量开发耕地用于城市建设,而连城县依然以农业为主。 7、两个地区工业产值相差5倍以上,说明连城县工业薄弱有其根源所在。 四 、得出结论

经过大量数据及图表分析,得出新罗区与连城县经济差异的原因如下: 1、经济发展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深化的,经济发展基础对区域间经济的差异有着首要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主要包括自然基础、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连城县和新罗区相距仅111km,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海拔相当,自然条件相当。从1996年图表可以看出,两地存在着的经济基础的差异,新罗区的开发时间较早,工业崛起迅速。地区原有经济的质和量影响着内部产业结构比例;从区位条件来说,新罗区在连城县东部,比连城县更靠近沿海地带,更靠近厦漳泉经济带,获得经济发展的潜力也就更大。 2、生产要素的投入

生产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及其环境条件,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以及企业家的才能等等,现在以资本为例,由折线图看出,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差距巨大,资本投入不足,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 3、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乎区域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由上表可知,2011年,两地产业结构比分别是4.6:67.1:28.3和20.7:45.3:54.7,从而可以看出连城县第一产业还是占很大比例的,第二产业比例不到一半,根据产业经济学观点,还刚刚进入“二、三、一”产业布局,仍处于产业结构的中下级阶段。 五、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大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的投入,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对厂房,设备,技术等资金的投入,建立示范性基地通过核轴模式带动整个县的发展。

2、善于利用资源,可依靠新罗区庞大的腹地,招商引资,建立连锁企业等等。

3、要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例如旅游业,连城县的冠豸山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在保持现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大力开发其它旅游资源;连城地瓜干享誉全国,可招商引资,发挥创新,发展有特色的地瓜干产业。

4、加快乡村城市化的步伐。由于连城县第一产业依然占比重很大,因此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 六、结语

新罗区和连城县作为龙岩市的县级行政区,经济发展差异却如此之大。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其中的经济规律,对比分析问题,从而才能解决问题。希望连城县能采取有效措施,日益缩小与新罗区的差距,促进整个龙岩市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资料:

论文《漳州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曹立伟、汤小华 发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一期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乎区域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由上表可知,2011年,两地产业结构比分别是4.6:67.1:28.3和20.7:45.3:54.7,从而可以看出连城县第一产业还是占很大比例的,第二产业比例不到一半,根据产业经济学观点,还刚刚进入“二、三、一”产业布局,仍处于产业结构的中下级阶段。 五、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大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的投入,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对厂房,设备,技术等资金的投入,建立示范性基地通过核轴模式带动整个县的发展。

2、善于利用资源,可依靠新罗区庞大的腹地,招商引资,建立连锁企业等等。

3、要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例如旅游业,连城县的冠豸山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在保持现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大力开发其它旅游资源;连城地瓜干享誉全国,可招商引资,发挥创新,发展有特色的地瓜干产业。

4、加快乡村城市化的步伐。由于连城县第一产业依然占比重很大,因此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 六、结语

新罗区和连城县作为龙岩市的县级行政区,经济发展差异却如此之大。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其中的经济规律,对比分析问题,从而才能解决问题。希望连城县能采取有效措施,日益缩小与新罗区的差距,促进整个龙岩市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资料:

论文《漳州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曹立伟、汤小华 发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一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b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