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更新时间:2023-03-08 05:46:4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第一章 物 流 企 业 财 务 管 理 总 论 第一节

一、物流企业主要功能 1、基础性服务功能

2、增值服务功能(物流企业的流通加工、配送、产品退货管理和售后服务等业务功能)

3、物流信息服务功能 4、支持物流的财务收益

二、物流企业财务活动(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简答、选择]

1、筹资活动(P3 倒数第二段)

2、投资活动(投资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 广义:

对内和对外;狭义:对外) 3、资金运营活动

4、利润分配活动(P5)

三、物流企业财务关系[简答(略)、论述(全)]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处理这种财务关系必须维护投资方和受资各方的合法权益

2、企业与被投资者之间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财务关系——债务与债权的关系 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财务关系——债券与债务的关系

5、企业与内部各单位之间财务关系——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经济利益关系 6、企业与职工之间财务关系——职工个人和企业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7、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财务关系——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权利义务关系 四、※※财务管理概念[简答] 财务管理是指根据财经法规制度,运用特定的量化分析方法,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运营活动和利润分配活动。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企业与投资者之间财务关系;企业与被投资者之间财务关系;企业与债权人之间财务关系;企业与债务人之间财务关系;企业与内部各单位之间财务关系;企业与职工之间财务关系;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财务关系。

第二节

一、企业目标及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1、生存 2、发展 3、获利

二、※※财务管理总体目标:(从根本上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在资本保值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创造,从而取得最大收益。 1、利润最大化

*缺点[简答]:第一,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到利润实现时间;第二,没有考虑到预期收益风险或不确定性;第三,没有反映所得利润与投入资本额之间的比例关系;第四,如果片面强调利润额的增加,有可能使企业产生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导致企业只顾实现目前的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每股利润最大化

缺点[简答]:第一,仍然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即使没有考虑企业实现利润的时间性;第二,仍然没有考虑取得利润时所承担的风险;第三,仍然不能避免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

3、股东财富最大化(上市公司)

4、企业价值最大化(最合理)

优点[简答]:第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扩大了其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上市公司而且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第二,企业的最大化目标兼顾了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第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有助于增加社会财富 三、代理关系与社会责任 1、代理关系 2、社会责任

第三节 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

一、金融市场环境(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和活动)

金融市场的一般特征:交易对象是资金,即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融市场是公开的市场,买卖双方可以自由竞价,交易条件完全依据供需关系;不包括非正常的幕后交易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无实物形态交易 1、金融市场与企业理财关系[简答]

(1)金融市场是企业筹资和投资的场所;

(2)企业通过金融市场可以随时进行长短期资金转化; (3)金融市场便利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 (4)金融市场可以为企业理财提供相关信息。 2、金融市场分类

*金融市场 资金市场 货币市场:短期证券市场、短期借贷市场 资本市场 长期证券市场:发行市场、流通市场 长期借贷市场 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

3、金融市场组成(金融市场由主体、客体和参加人组成)(P18-P19)

主体: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国家政策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选择]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等 二、法律环境[选择](P20-P21) 1、企业组织的法律法规

2、税务法律法规 3、财务法律法规

三、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时所处的宏观经济状况)(P22-P23) 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有:

1、经济周期(扩张期、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 2、通货膨胀 3、汇率变化

4、政府的经济政策

基本特征:间接性与直接性相结合

集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于一体 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

第四节※※

财务管理原则也称理财原则,是指人们对财务管理活动共同的、理性的认识,它是从企业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行为规范。 财务管理原则:

一、资金优化配置原则 (一)最优总量的确定问题

(二)最优比例的确定问题(如资本结构决策、收益分配比例决策等) (三)多方案的最优选择问题

二、收支平衡原则(是指资金的收支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 三、弹性原则

第一,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有些因素是企业自身无法控制的,这就使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存在客观的不确定性

第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因而,在管理中可能会出现失误

第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的编制都是对未来情况、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大致规划,不可能完全准确和符合实际 四、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 五、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第二章 财 务 管 理 的 价 值 观 念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在投资和再投资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价值差额,它表现为资金周转使用后的价值增值额(实质: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1、单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单利是指每期只按照初始本金计算利息,当期利息不计入下期本金时所使用的利率,即仅对借或贷款的原始金额或本金计息的利率) 公式:FVn=PV0(1+i*n)

=PV0+PV0*i*n =PV0+I

FVn——单利终值;PV0——单利现值;i——利息率;n——计息期数; (1+i*n)——单利终值系数;I——利息(P36——例题)

2、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复利是指本金产生的利息,在下一个计息期也加入到本金中,随同本金一同计息“利滚利”)

n

复利终值—— 公式:FVn=PV0*(1+i)

FVn——复利终值;PV0——复利现值;i——利息率;n——利息期数; (1+i)n——复利终值系数

(1+i)n——简略表示FVIFi,n(P36——例题)

复利现值——公式:PV0=FVn/(1+i)n (终值求现值通称贴现,贴现时所用的利息率叫贴现率) 1/(1+i)n——复利现值系数或贴现系数,PVIFi,n (P38——例题) 3、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年金是指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特点:同距、同额、同向;分类:后付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a.后付年金(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普通年金)

(1)后付年金终值(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FVAn=A?(1?i)t-1=A*FVIFAi,n(其中FVIFAi,n为“年金终值系数”)

t?1nFVIFAi,n

(1?i)=

in?1(P41——例题、推倒)

A——年金数额;i——利息率;n——计息期数;FVAn——年金终值

(2)后付年金现值(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的现值之和) =PVAn=A?t?1n1=A*PVIFAi,n(其中PVIFAi,n为“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贴现t(1?i)系数”)

(1?i)n?1=PVIFAi,n=(P42——例题、推倒)

i(1?i)nA——年金数额;i——利息率;n——计息期数;PVAn——年金现值 b.先付年金(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即付年金或预付年金)

(1)先付年金终值(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的复利终值之和) =Vn=A*FVIFAi,n*(1+i)=A*FVIFAi,n+1-A (P44——例题、推倒) (2)先付年金现值

=V0=A*PVIFAi,n*(1+i)=A*PVIFAi,n-1+A(P44——例题、推倒)(记住其中一个) c.递延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的情况下,后面若干期每期期末发生的系列收付款项,为后付年金的特殊形式)

V0=A*PVIFAi,n*PVIFi,m=A*(PVIFAi,m+n-PVIFAi,m)(P46——例题、推倒) d.永续年金(没有终止的时间,因此没有终值) V0=A*1 (P46——例题、推倒)

i

第二节 风险报酬 一、风险与风险报酬

风险:市场风险(不可分散风险)、利率风险、变现能力风险、违约风险(指债券的发行人不能履约合约规定的义务,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经营风险(可以规避)(是个别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公司管理能力、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等企业个体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的销售额或成本不稳定,从而引起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可能性) 二、风险报酬的计算(考试计算) 1、确定概率的分布

2、计算期望报酬率(P50——例题) 公式:

3、计算标准离差 4、计算标准离差率 5、计算风险报酬率 第三节 利息率

一、利息率的概念和种类 二、未来利率水平的测算 1、纯利率

2、通货膨胀补偿率 3、违约风险报酬率 4、流动性风险报酬率 5、期限风险报酬率

第三章 筹 资 管 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