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更新时间:2024-02-27 07: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2/3)

1、体液 细胞外液(1/3) 包括: 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又称内环境) 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 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举例细胞生活的内环 境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3、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水90%,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

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

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区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

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细胞外液的理化 渗透压:溶液渗透压的大小: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性质: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Na+和Cl-决定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 pH为7.35~7.45 温度: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①维持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 2、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突起 树突: 4、反射的种类: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轴突: 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6、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特点: 双向传导

神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电信号) 经静息时电位:外正内负 纤维兴奋时电位:外负内正 上过程:静息电位→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的 电流流动方向:膜外由未兴奋流向兴奋部位 传导 膜内由兴奋流向未兴奋部位 7、 a) 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兴 奋 突触间隙-前后膜间的间隙(组织液)

突触后膜 一、 传 奋突触小泡 导 神在刺激 神释放递质 b) 过程 经 经系 兴奋→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元之统 间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 的传c) 特点 单向传递:由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调 递单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节8、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9、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 S、W、H、V 如图是完整的反射弧和突触结构

2

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2、常见的动物激素 产生的激素名称及本质 内分泌腺名称 生长激素(蛋白质) 垂体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生长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是对中甲状腺 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B细胞 性腺(男:幼年过多:巨人症;幼年过少:侏儒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偏高:甲亢(精力旺盛,烦躁不安)偏低: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动作迟缓,精神不振)幼年过少:呆小症 偏高低血糖,偏低尿糖甚至糖尿病 分泌不足,第二性征不明显或消退.性周期不正常 主要生理作用 激素失调症 甲状腺激素(含I的氨基酸衍生物) 胰岛素(蛋白质)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二、体 液 调 节 性激素(固醇) 睾丸,女:卵巢) 维持第二性征(性周期)性行为,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促使肝糖元分解为C6H12O6,使一些非糖物质转变为C6H12O6.使血糖升高 促进新陈代谢.控制糖分,体温 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胰高血糖素(多肽) 肾上腺素(固醇) 促甲状腺激素(多肽) 胸腺激素 胰岛A细胞 肾上腺 垂体 胸腺 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 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的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 3、 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血 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糖 ②血糖平衡调节: 胰岛素降血糖:促进血糖去路,抑制血糖来源(来源和去路看上平 面) 衡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促进血糖来源(具体去路看上面) 的 下丘脑 血糖浓度升高 肾上腺素 促进 调 胰岛素 胰岛A细胞 促进 血糖浓度降低 下丘脑某一区域 3 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 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素释放激素 反馈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级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a、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二、体 液 调 节 8、体温调节 a) 来源:

当人在寒冷环境中时,冷觉感受器兴奋(神经-体液调节)

↓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

分析综合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b) 调节机制

当人在炎热环境中时温觉感受器兴奋(神经调节)

↓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 汗液分泌增加 散热增加

传出神经兴奋 肾上腺素增加代谢加快 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减少

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战栗 散热减少 散热增加 产热增加 体温恒定 体温恒定 9、水盐平衡调节 :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 (-)

细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细胞胞 ↓ 外外 垂体 大脑皮层 液液 ↓ 渗渗 ↓ 抗利尿激素 透透 ↓(﹢) 压压产生渴觉 下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下降↓ ↓(﹣) 降尿量减少 主动饮水 4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 吞噬细胞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淋巴因子)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2、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4、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

三、 免 疫 调 节 异的细胞、组织)

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5、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1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

增殖分化 浆细胞 抗体+ 抗原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 2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

增殖分化 记忆T细胞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效应T细胞+靶细胞

淋巴因子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过敏反应:再次接受过敏原

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 : 艾滋病

7、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5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1、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人均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多种物质、精神需求 d、社会发展

地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沉重压力。 3、我国应对的措施:a、控制人口增长

b、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c、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

4、全球环境问题:a.全球气候变化 b.水资源短缺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

e.土地荒漠化 f.海洋污染 g.生物多样性锐减

5、生物多样性 ①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 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潜在价值: 目前不清楚

②价值 间接价值: 生态系统区别调节功能

直接价值: 食用药用 工业用 旅游观赏 科研 文学艺术

③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

的保护。

易地保护:将灭绝的物种提供 最后的生存机会

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关键)

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6、可持续发展

①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②措施:a.保护生物多样性

b.保护环境和资源

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al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