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06第六章定位及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

更新时间:2023-05-01 05: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章定位及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第一节测量依据和准备

一、测量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测绘院给定的场区平面、高程测量成果;工程施工图纸。

二、测量准备

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测量员罗清波、陈志超,复核朱易成、蒋会泉,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检验施工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并对施工测量人员进行有关的技术交底。

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及组成。

第二节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规定,建筑物定位桩已由北京市测绘院测定。因此,首级控制网由测绘院所定桩位组成,并已报送监理审核(附加示意图)。

普通测量成果表

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结构平面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须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控制网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

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根据测绘院测绘给定房屋定位控制点布控主轴线,轴线控制桩的布设见图1:

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符合下表的规定。

轴线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表

第三节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设计修改本工程±0.00为46.10m ,按照业主指定基准点已引入房屋四周,见图2:

北±0.00

该点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场区内已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离房屋20-30m,回填将不受影响。

第四节±0.00以下施工测量

一、轴线投测方法

1、±0.00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2、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定出控制桩指导开挖。

3、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T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

4、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墙柱侧立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5、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楼层放线记录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6、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 30 m 允许偏差±5 mm

30m

60m

L >90m 允许偏差±20 mm

三、±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标高。

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

第五节±0.00以上施工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本工程地上结构为10m以内±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和2kg铅锤直接垂吊。

1、轴线竖向投测

每层楼板浇筑后,用J2经纬仪根据控制点施测出各轴线,并弹墨线于楼板面上,以后各层轴线投测方法均相同。

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3、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二、支立模板时的测量

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10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

度。

2、模板垂直度检测

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

三、高程的传递

1、首先从场区高程控制网将高程引测到首层四角和中间框架柱子上(每栋楼至少三个高程点)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通常是1米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

2、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柱子上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直至达到需要投测标高的楼层,并作好明显标记。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电梯井筒内壁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 3mm。

第六节变形监控及沉降观测

一、变形监控及沉降观测管理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本工程在施工期间应进行变形观测。在进行高精度的变形观测和沉降观测时我公司将选用具有专业资质能力的单位来完成,并按业主所要求的监测频次进行监控。

本工程中重点需要进行监控的项目为:

1、边坡及支护的变形观测;

2、结构施工阶段主体结构各沉降后浇带的不均匀沉降观测;

3、主体结构施工中结构主体的沉降观测;

4、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的人员在每次监测结束后,将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和根据已有成果分析得出的变形规律及发展变化趋势等信息,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根据其数据分析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监测数据及时整理分析,及时提交当次监测报表,并实行签名制,责任到人。根据施工、设计以及现场驻地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定时报送。施工过程中监测单位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监测数据变化原因及变化趋势,提出工程建议。工程结束时,提交完整的监测总结报告。

二、工程的监测项目

1、边坡体系及支护结构体系:边坡的变形及位移;支护体系的顶部沉降及侧向位移。

2、地下水:基坑内外地下水水位的变化。

3、周围水管、排污管、电缆、煤气等重要地下设施变位的监控。

4、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及地表裂缝。

5、基坑渗漏水情况。

6、建筑结构沉降及各后浇带处的不均匀沉降观测。

三、监测方案的确定

1、支护结构体系的监测

1.1根据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支护结构顶部位移,水平位移允许值按2‰控制。

1.2监测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靠近观测目标,便于长期保存和联测的稳定位置;监测点应设在变形量大的地段,应能确切反映变形量和变形特征的位置。

1.3监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在变形最大、受力最大及局部地质条件最为不利的地段可调整监测点的间距或加密设置监测点。

2、建筑物沉降观测

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设计要求按规范组织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边角处、后浇带处均将布置沉降观测点,观测路线沿建筑物外轮廓环形布设。水准基准点设在变形区以外。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不正常的不均匀沉降或趋势,应及时会同有关业主、监理、设计部门研究对策,阻止其趋势进一步发展。

第七节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一、人员组织

由项目总工、测量工程师负责工作安排。

二、测量放线工(2名)负责具体现场操作

1、设备配置

第八节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保证体系

测量方案的编制

各级主管审批

该工程技术交底

样、标高控制

检、交叉检验

合格

师检验

合格

检验

不合格合格

项目经理部检验

不合格合格

监理公司检验

合格

进入下一道工序

二、质量保证要求

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2、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5、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

6、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7、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a9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