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09 11: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2.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展现的鲜明的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 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初步了解文中表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导入 孔子及《论语》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前置作业〃先行一步

1.根据你的了解,请写出有关孔子教育理论的言论。

1 有教无类;2 因材施教;3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我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4 勤于思考;5 温故而知新;6 不耻下问;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8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

2.结合《全优设计》及课本注解疏通文意,将疑难字词的注音、含义批注在课文上,并写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句子。

在课堂展示6中解决,提醒学生,在其他组答疑时,回到该部分来。 3.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自主学习〃存疑赴课

①正字音:读准字音 ②识通假:找出并解释通假字

③词类活用:找出词类活用字词,解释其用法及含义,会翻译所在句子。

1

④虚词〃以:找出文中包含?以?字的句子,解释字义,翻译句子。 ⑤虚词〃因:找出文中包含?因?字的句子,解释字义,翻译句子. ⑥宾语前置句:找出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会分析,能翻译。

⑦定、状语后置句:找出文中定、状语后置的句子,会分析,能翻译。 ⑧疑难句子:提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内部讨论或寻求外援解决。 ⑨内容分析: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特点。 ⑩内容分析:分析孔子的形象和他的教学态度。

组内互助〃排忧解难

1.小组内部讨论互助,相互解决疑难问题,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将其书写在相应表格中。

2.小组派代表抽签,选取汇报展示的内容。

3.合作探究,准备汇报展示的内容,板书在白板及学习记录单相应表格中。

课堂展示〃知识共享

一、教师展示

结合《全优设计》及注解,标注生僻字词的读音。 (幻灯片展示)

自主学习及展示〃通假字

幻灯片展示,告知学生,展示的方法:写出原文句子,在哪一页,什么意思,整个句子翻译;特殊句式,要分析,为什么是后置,或者前置。

二、学生展示

1.词类活用。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并翻译句子。见《全优设计》P55,同时,翻译句子。

①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用作动词,最后出,留在后面;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

②冠者五六人(名词用作动词,戴帽子;译:五六个成年人) .

③浴乎沂,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译:去沂河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 .④端章甫(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译: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指代小相/大事、治国为政;译:..

如果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来做大相而治理国家呢?)

2.虚词〃以。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词性、含义并翻译句子。见《全优设计》P55,同时,翻译句子。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含义:介词,因为; 译: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③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含义:动词,用、做;译:假如有人知道了你们,那你们打

2

②毋吾以也(含义:介词,因此 ;译:你们不要因此就不跟我说了。)

算做什么呢?)

④加之以师旅(含义:介词,把;译:把外国的军队加到千乘之国上。)

⑤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含义:连词,表顺承;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含义:介词,用;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

3.虚词〃因。解释下列句子中?因?的词性、含义,并翻译句子。见课本P108,第三题,并翻译句子。

② 高祖因之已成帝业(释义:介词,依靠,凭借;译:高祖依靠这件事来成就统一国家的大业。)

③批大郤,导大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释义:介词,依照;译: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

④ 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廉颇与蔺相如列传》(释义:介词,经过、经由; 译:廉颇经由宾客带领到了蔺相如的门前谢罪。)

上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展示,学习了本课涉及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虚词〃以、因等文言基础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以小组展示的方式来学习本课的相关知识。首先请出本节课的第一个展示小组,他们展示的内容是: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

4.特殊句式〃宾语前置。请指出、分析句式类型,并翻译句子。

①不吾知也(语序:不知吾也;译:没有人了解我啊 ③尔何如?(语序:尔如何?译:你打算怎么办? ④何伤乎?(语序:伤何乎?译:那又妨害什么呢? 知识补充:问:如何看出以上句子是宾语前置句? 学生回答:视学生的回答情况安排!

教师问:现代汉语中句子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明确:主语+谓语+宾语(板书)

按照正常语序,宾语应该在谓语动词之后,如果宾语放在了谓语动词之前,那么就构成宾语前置。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宾语前置句,先找到谓语动词。上述四个句子中谓语动词分别是:?①知,了解??②以,动词,做??③如,打算??④伤,妨害?,其宾语?①吾??何?都放在了谓语动词之前,这就是宾语前置句。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语法现象呢?这是因为在古汉语的语用习惯中,有几种情况下需要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这正是我们练习题①所呈现的情况;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需要宾语前置,疑问代

3

① 因之以饥馑。(释义:动词,沿袭、继续;译: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②则何以哉?(语序:则以何哉?译:那你们打算做什么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9u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