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一起回忆课文,说说作者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26 03: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真题分解》栏目 必修3分课汇总(人民版)

专题六2 神权下的自我

一、选择题

2017年题组

1.(2017.4·浙江高考·18)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英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

为教土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这类学校兴起于( ) A.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2.(2017·海南高考·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

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考点】文艺复兴——达·芬奇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解析】达·芬奇是画家,其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绘画的需要,不是探究人体结构的科学研究,故A项错误;材料中达·芬奇在绘画时思考人的表情与身体内部结构的关系,是理性的思考,与奔放情感无关,故B项错误;达·芬奇的实验旨在探求人的表情与身体内部结构的理性认识,故C项正确;对人的表情与身体内部结构的探求,并没有否定神创说,因此也没有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7·天津高考·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从材料“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可知与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压迫,维护信仰自由的目标不同,因而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表述不够准确,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体现了贵族政治权力扩大,也体现了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宗教改革要求,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对于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积极作用,但材料中没有体现与民族国家形成相关的王权加强,民族意识产生等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从农民、手工业者、下层僧侣到王公贵族都支持了宗教改革,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

2016年题组

1.(2016·上海高考·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

能作于( )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考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解析】材料中的画作凸显现实中人体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

古典时代的绘画仍然是宗教题材,故A项错误;中世纪前期的绘画也是宗教题材,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的绘画突出的是理性,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6·海南高考·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

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由“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可知,他反对教皇单独解释《圣经》,故A

项错误;四五世纪时,圣像崇拜完成了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一般民众的宗教教育,这对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功不可没,到7世纪时,圣像已经普遍进入普通教堂和一般信徒家中,十字架、福音书、圣物和圣像等组成了一个象征体系,把以神有关的东西神圣化,与自由阅读的作法不符,故B项错误;题中只是谈到能自由阅读圣经,是对信仰的强化,故C项错误;由“自由阅读《圣经》”,主张自己亲自与上帝沟通,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6·北京高考·21)图11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 )

A.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 B.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19世纪中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考点】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凯末尔

【解析】①是德国,16世纪①在这里进行的宗教改革虽然削弱了罗马教会的权力,但是并没

有实现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②对应的是埃及,19世纪初埃及的阿里改革,虽然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但是埃及名义上仍然是奥斯曼素丹的属国,阿里承认其对埃及的宗主权,故B项错误;③对应的是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废除了阻碍俄国发展的农奴制,使得俄国获得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故C项正确;④对应的是土耳其,20世纪前期凯末尔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5年题组

1.(2015·天津高考·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考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解析】由材料内容“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能力培养”可知,该教育家有着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育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文艺复兴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教育领域,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5·北京高考·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

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C.反对宗教改革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1517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材料中1521年的对帧木

板画形成强烈对比,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尊重门徒,而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说明教皇高高在上欺压门徒,可见这幅画目的是抨击罗马教廷,故A项正确;材料与“赎罪券”无关,故B项错误;这幅画意在提倡宗教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对帧木板画以强烈的对比宣传宗教改革,而不是倡导宗教宽容,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安徽高考·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

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B.推销“赎罪券” D.倡导宗教宽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9n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