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浅析生物学科复习方法探讨

更新时间:2024-06-28 14: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生物学科复习方法探讨

杨燕莉

随着2006年高考的结束,2007年的高考又拉开了序幕,究竟怎样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一直是我们每位高三生物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谈谈对复习的思考。

一、 把握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益。 1. 抓住“两纲”,调整教学策略

生物教学大纲,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创新能力的测试与评估,降低了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要点的教学要求,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结构更为科学、严密、合理。有些内容则体现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性” 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 。

在高三教学中,针对大纲对各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对于属于“A”知识层次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于图形内容,采用对应阅读;易混内容,则采用对比阅读。对于属于“C、D”层次的内容,则做适当的拓宽和加深,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实质,逐步形成各层次的知识结构系统,从而使学生在复习中能够夯实基础。

考试依据《教学大纲》无疑是正确的,但考试与教学又有所不同。教学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或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而考试则是检验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则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体现了对能力的测试要求,并对考试范围、试卷基本结构等作了说明。读懂、弄通考试说明,可以避免盲目和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益。

2. 分析高考试卷,调整复习思路

分析近年高考生物学科试卷,试卷的基本形式由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构成;试卷难易比例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各占30%、50%、20%。

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学科试卷,试题强调基础,注重应用,尤其突出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一般难度虽然不大,但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试题内容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都在逐年加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和复习方法,调整教师和学生的思路是必然的。

二、讲求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第 1 页 共 5 页

分析高考生物试卷中的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和能力等特点,使学生深刻理解高考生物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克服其畏惧和浮躁心理。在指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善于进行知识迁移,构建知识网络。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脱离知识而凭空产生,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累积,难以发展能力。只有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所以,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准确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又要注意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知识结构表解。特别是围绕一些重要的主干知识进行展开和延伸,使其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了解知识点在网络中的相关位置,有利于联想记忆,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有利于深层次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联系知识的能力.例如,关于染色体的知识,它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复习时就要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综合起来。如染色体的分布、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类型、不同生物染色体的数量、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行为、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染色体变异与环境的关系、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等。中间可以进行对比复习,它的好处是,防止概念混淆,有利于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2. 重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高考命题思想的转变,并不意味只考能力不考知识。知识和能力是密不可分的,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考试说明就有此能力要求。在解题时,思维的启动往往产生在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正确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以,高考对知识要求更高了,“高”在不再是知识的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

例如,“基因重组”是遗传和变异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对“基因重组”概念的理解水平,往往是解题的关键。首先要弄清哪个与哪个重组?什么时间重组?怎样重组?由于概念的模糊,有人把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基因型列为“基因重组”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得不准确、不全面,对问题分析不透彻,易造成解题失败。2006年江苏试卷第13、18等都属此类题目。

3. 高度重视能力培养。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试题越来越灵活,开放性、综合性题目等已占相当比例,复习时必须注意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概括考试说明中的各项能力要求,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对创新能力的考查会逐年加强,而异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复习中应适当接触新情景的习题,用以训练思维和开阔视野。2006年江苏试卷中的37、40题就属此类题目。

第 2 页 共 5 页

图表涉及的生物学问题非常广泛,尤其是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试题,更常常伴有相关的图表。平时要加强识读图表能力的训练,善于从图、表提供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理解试题,做出正确结论。2006年江苏试卷中的19、21题就属此类题目。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试题在高考中占的分数比较多,该类试题最不容易得分。所以在这类试题上教师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对照的思维方法”从正反两方面验证实验结论和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并要训练学生在思维过程和完成实验步骤方面要紧扣实验内容,达到简明、准确作答。特别有效的是,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讨论,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完整性,甚至让其创设可能的考题。

4. 复习方法的科学性

复习方法要从学生本人的实际和内容的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复习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要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学科内的综合,立足于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撒大网大搞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也不能本末倒置以题代替系统的复习。

复习时要突出重点内容。重点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的重点,也应包括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率较高的考点内容。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那种不分主次泛泛复习是有害的。

三、把握“四精”,提高复习效益

1. 精讲。有了好的思路和方法,还必须要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所以落实是关键。要“精讲”就要精心备课。高三的复习课,很大程度上是各类例题习题的展示课,故任课老师对某个知识的通晓程度直接影响到上课的效率,为了让学生能拥有一桶水,老师就必须是一条潺潺流动不息的小溪或是波涛汹涌的江海;老师应随时掌握高考的动向,不断扩充和积累。最精心完美的准备,没有付之于实践,仍是一句空话,一纸空文。老师平时均以每节课都要是精品来要求自己,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在什么地方穿插什么,怎样引导,怎样过渡,什么内容设置在黑板的那一个部位等都是要精心设置的。教师既要讲清重点,讲透难点;又要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即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语言的简练、规范、生动,类比的通俗易懂,不讲或少讲废话,都为提高上课的效率服务。同时把“两纲”交给学生,教与学相互融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忌蜻蜓点水式的复习。

2. 精练。训练时如果目的明确,习题编写精练,训练方法得当,就能在少做题的情况下收到最佳效果,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学习过程中的解题训练主要达到以下目的:一是通过训练弄通教材,教材和大纲是高考命题的所在;二是通过训练探究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高考试卷中的一些难题和活题;三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因为速度也是高考中制胜的因素之一。

解题训练时要正确处理好习题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选择适当数量不同类型和不同难度的习题用以检查复习效果,提高解题能力。“精练”首先要“精选”,理想的训练习题应

第 3 页 共 5 页

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其试题的难度和能力层次也逐渐呈现由低到高的梯度。因此,在选编习题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代表性,代表学科个性特点,体现高考复习要求——思维和能力的要求。二是阶段性:不同阶段选择不同要求的习题,开始时注重基础加一定综合,而后是综合带基础。三是综合性:高考注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明显,所选试题要体现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的综合及思维的综合。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相应的历年高考试题,特别是近三年来的上海、广东、高考生物试题(不超纲的试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要通过充分讨论挖掘解题的潜力,从中受到启发。讨论可使学生最大限度的相互促进和校正思维过程,并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每部分复习结束后,要选编和设计适量的测验题,进行检测,这样既可督促学生紧跟教师的步骤认真复习,又可及时检查复习的效果,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成绩好的同学要表扬和肯定,对成绩较差的同学要给予具体的指导)。据此可及时调整复习的进度和方法。

3. 精批。学生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把批改学生的作业,也视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道重要环节,只有你老师能认真批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事,不放过任何一次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机会,学生才会认真做你的作业,作业的质量才会高。同样也向学生提出“有做必规”的要求。

同时,要求学生每人要有一本“纠错本”,把平时的错题进行归纳、整理,要求有详细正确的解答过程,并用红笔作简要的错因分析,由于高三学生的作业量偏多,学生不经意处就要将此事忘了,因为在学生看来,这还不能等同于每天要上交的作业那么紧迫而拖下来,每天如此,往往会出现一拖再拖的现象,因此老师要不定期地收阅督促,并要求一段时间后回头复习,以加深印象,得到感悟,争取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增强其在这方面的免疫能力。

4. 精析。除了精选习题,还应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及统计讲评工作,统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但它为试卷的分析讲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样,讲评时不再是简单地把答案直接给学生,而是注重错因分析,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加深,注重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加强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概念混淆、忽略隐含条件、陷入题干陷阱、思维定势、选项干扰等都是学生常见的错因。帮助学生对练习中常见的典型错误作一些总结和分析,就能使学生理清概念,学会找出关键词,分析题干条件,排除选项干扰,跳出题干陷阱,打破思维定势,从而使学生领悟解题技巧。

讲评试题时,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加深,如纵向深入、角度变换、横向扩展、化零为整等,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一题多效。

例如: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 A、多种氨基酸 B、各种多肽和氨基酸

C、CO2、H2O和尿素 D、多种氨基酸、CO2、H2O和尿素

分析:学生易错选C,混淆的概念是消化和代谢。消化仅是代谢的开始,是在消化道内完成。蛋白质最终消化的产物是氨基酸。蛋白质在细胞中经脱氨基作用及氧化分解才会

第 4 页 共 5 页

形成CO2、H2O和尿素。糖类、脂肪的消化、代谢产物也是如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分析,取得了一题多效的结果。

上完评讲课后,到此并没有结束。当天的作业就是做试卷的小结,对错题原因分析,便于以后查漏补缺、注明问题的所在。

质量来自过程,只有环环相扣,层层落实,才有可能有收效。在激活自身潜能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活力。

第 5 页 共 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9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