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2011讲义

更新时间:2023-05-24 04: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安排

主讲教师:马佰莲 教授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E-mail:mabl1209@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安排

1,课程内容与结构

2,目的与要求

3,考试

4,参考书目

1、课程内容与结构

绪论: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第一编: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立足科学技术发展,讨论自然观的演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篇:科学技术认识论与方法论—以具体的科研程序为线索,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若干涉及科学认识论范畴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开放式讨论。 第三篇:科学技术与社会——从科学的两个维度(认识和实践)入手,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家工程师的社会规范与责任伦理、科技发展的动力与条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科学技术的价值评价等问题。

1,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2,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全面把握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对象和内容体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科学技术的活动和发展的本质、规律,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发展的关系以及科研规范等的若干理论问题。

考试形式

开卷考试

题目类型:

一是论述题,二是材料分析题

绪论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二、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的经典定义

首先对自然辩证法进行语义学分析(pp7)

1,自然的含义

–自然科学

–自然界

2,辩证法的含义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世界观,思维方式

–2)形而上学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区别

–辩证法的内涵

1)辩证法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规律;

2)辩证法是科学中普遍有效的方法;

3)科学家必须自觉学习辩证哲学,否则将受到惩罚。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经典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学科性质

对象

内容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内容

(三)学科性质

(一)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和人类的科技活动为对象,研究——

//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作用的规律

(二)学科内容

1、教学内容:作为一门学科和教学体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被划分成三部分内容:

1)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2)科学技术方法论

3)科学技术观,或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学科内容

2、研究内容

1)综合研究(重点为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转化机制)

2)自然观研究

3)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

4)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

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哲学问题

5)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战略、政策、法规和管理等)

6)科学与文化研究

7)科学思想史研究

8)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名著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

自然辩证法学科体系

知识之树

STS研究与特定社会不可分割,基本上没有概念体系。

于光远:“希望中国的哲学学派,要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和理论问题。”

(三)学科性质

1、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1年,国家教委将它定为全国高校理工农医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必修课。

2、属于哲学门类 自然辩证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它是关于自然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一种哲学理论。1956 年学科成立时,自然辩证法是 存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

3、交叉学科 两种文化的交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

二、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一)20世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一)20世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20世纪最重要的力量展现

2,方法论上的变革

3,科学价值观的变革

1,20世纪最重要的力量展现

一是两次世界大战:

二是两大基本力量的融合:

–现代科学革命的成果

–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

2,方法论上的变革

–单凭本学科领域的工具和方法是否完备有效?

–科学家的规范是什么?技术规范与社会规范

–科学走向综合化,学科界限在哪里?

–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标准该由谁来制定?

1)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动机的变化:

2)科学研究目标的变化:

3)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变化: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科学观,提高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

2,帮助开阔视野,改变单向度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增强科技工作者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从事科研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4,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思维水平

恩格斯:“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第一编: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一、科学技术发展与自然观的演化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自然观

三、科学技术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科学技术发展与自然观的演化

(一)古代科学技术与朴素的自然观

(二)近代前期的科学技术与机械论的自然观

(三)近代后期科学技术与辩证自然观的确立

(一)古代科学技术与朴素的自然观

1、什么是自然观

简单地说,自然观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看法、总观点。

(1)定义: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观点,是对自然本性的理性把握和哲学提升,正确的自然观有助于促进科学的进步。

(2)区分两种不同的自然观

1)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原始思维:万物有神有灵论,巫师充当人与神灵信使的作用。

–2)理性形态的自然观

–非神灵世界,哲学思维。

(3)自然观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方面,自然观是特定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概括和总结。具体自然科学研究着力于局部和个别现象;自然观着眼于从一般和整体上把握自然之本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观相应地出现阶段性改变。

另一方面,自然观又是特定时期科学技术活动的前提假设。

2、古代朴素唯物的自然观

(1)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2)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特点

(3)中世纪神学的自然观

(1)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原始社会的发明

– 最初的成就:石器工具、火、弓箭;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 后来的成就:古针缝衣、陶器烧制、木轮车、独木舟的相继发明,……

– 原始社会末期:冶铜技术出现

奴隶制时代的科技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科学技术

–公元前4000—2000(B.C)年: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4大文明

古希腊的科学成果

前期:公元前800—400(B.C)年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毕达哥拉斯定理;“数即万物”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体系:以太和水、土、气、火

后期:“希腊化时期”

–欧氏几何:《几何原本》

–阿基米德物理学

–托勒密的天文学

–盖伦的医学:把医学和解刨学知识系统化

(2)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主要成就

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作出直观的考察;描述了自然界的总画面,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A)自然界是物质的,它是多样性统一的存在;

B)自然界是变化的,其自身是运动变化有规律的;

C)自然界是可以运用数学语言和理性思维进行把握的存在。

古代自然观的缺陷:

质朴性、思辨性与猜测性

(3)中世纪神学的自然观

a)上帝创造自然和人类。用上帝创世说,揭示了自然界演化的历史路径:上帝用7天的时间创造了天地、昼夜,空气和万物,并按自己的样子创造出了人。从此,世界中的一切在时间中复制,展开和生长。

b)上帝创造出的自然是和谐的、有秩序的。上帝按自然之本性安排着自然的秩序,等级层次。 c)自然可以成为理性和经验研究的对象。上帝赋予人类以管理和统治自然的权力。 d)用灵魂不死说,论证了自然运动是永恒不灭的。

(二)近代科学技术与机械论自然观

1、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近代科学革命与牛顿力学的诞生

3、近代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4、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

1、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A、十字军东征:

1096 ~1291 年间8 次:法意德英等国参与了东征

促成十字军东征的三股力量: 城市商人; 贵族和骑士; 教会

东征后果:东西方贸易增加10倍以上; 促进了文化交流;消耗了封建和教会势力,刺激资本主义发展

B、工场手工业崛起 行会的衰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

A、近代文艺复兴运动 15世纪中叶发起于意大利。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破除“信条”,恢复人类理性的权威,培植自由研究精神,学术空气活跃。

B、宗教改革运动

16C马丁·路德清教改革运动:“信仰可以获救”

加尔文教改革:教徒应为上帝而努力工作,世俗的成功是得到拯救可能的外在标志。 ——新教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自由、民主

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3)地理大发现

A、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1521年发现南太平洋;

中国近代有郑和下西洋航行1405—1433

B、起因:欧洲环球航行是为了寻求直通中国和印度的通商航线。

——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的评价

近代科学就是在这场普遍革命中产生和发展的,它必然会受到这个时代革命精神的影响,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

2、近代科学革命与牛顿力学的诞生

(1 科学革命,原意是指近代的哥白尼-牛顿革命。其标志是从哥白尼1543年¡°日心说¡±问世,到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A、日心说向宗教教义提出了挑战,标志

着科学研究开始摆脱神学走向独立;

B、牛顿力学把天上运动和地上运动统一

起来,揭示它们遵循同一个运动规律,

从而把哥白尼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牛顿的科学成就(1642-1727)

牛顿: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先后当过英国会议员,造币厂厂长,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

恩格斯的评价:“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建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极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A、技术革命的发生及内容:

1760-1830年发端于英国,而后遍及欧洲。

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

B、特点: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平行发展。

(1)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原因(p34)

A、近代前期自然科学主要是经典力学得到充分发展,牛顿力学的辉煌成就,引导人们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客观世界。

B、由于钟表、机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上的流行,使得人们倾向于用力学的或机械论的观念看待一切,甚至把整个宇宙也看成是一只硕大的机械钟。

(2)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特征

第一,唯物主义。从自然本身来理解自然,否定了神学目的性。

第二,形而上学还原论。先对对象进行分析,分解,然后归纳得出结果。

第三,机械决定论。万物都是机器;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一因对应一果 。

第四,经验论。认为唯有经验才是可靠的,

反对一切哲学假设,坚持处处有实验

证明。

(3)机械论自然观的历史作用(p36)

第一,机械论自然观是自然观发展上中的一次进步,它第一次将自然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与近代自然科学早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二,机械论自然观是人类认识过程中不可超越的必经阶段。恩格斯称,这是近代四百年来人们在认识自然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4)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p37)

1、对部分进行精确描述是以牺牲对总体的认识为代价的。

2、没有揭示自然的历史,没有发现时间。自然界在人类面前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存在。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3、割裂了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无法认识到运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1、19世纪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2、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1、19世纪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1)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

(2)19世纪自然科学特点

(3)19世纪科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1、19世纪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A、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

1755年,31岁的康德匿名出版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根据牛顿力学定理试论整个宇宙的结构及其力学起源》

拉普拉斯:1796年《宇宙体系论》从数学、力学角度充实了星云假说;研究太阳系稳定性的动力学问题。

–星云说的意义:“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B、赖尔的地质渐变论:1830年《地质学原理》

恩格斯:“只是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到地质学中,因为它以地球的缓慢变化的渐进作用,代替了造物主的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

C、能量守恒定律:

同时做出这一发现的有:卡诺、迈尔、焦耳、赫尔姆霍茨等

D、原子~分子论的建立: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

E、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恩格斯:“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列计量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轨道的勋业居于相同的地位 ”

1、19世纪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F、细胞学说:1838年施莱登发现植物细胞,1839年施旺发现动物细胞。动植物在细胞水平上统一起来了。

G、生物进化论:

–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人工选择会产生新种;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海岛鸟的特点),生存斗争,进化动力。 (受马尔萨斯人口论启发)

(2)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的特点

(3)19世纪科学方法的成就

A)观察、实验和数学等传统方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B)发展出整理经验材料的新方法:如,比较方法、历史方法、假说方法(门捷列夫、道尔顿、康德)

(4)19世纪科学思想特点

自然科学的发展在机械论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个缺口:

A、生动地显示了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关系:

–星云说、渐变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进化论

B、找到了事物千差万别,但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基础:

–原子~分子论、细胞,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图景。

2、19世纪的技术革命

(1)欧洲近代第一次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进入到机器生产时代。

–产业革命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联系,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迎来了科学史上的第一个科学世纪。

(2)19世纪70S,电磁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导致了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 –特点:科学走到技术的前面:科学与技术相互作用。科学成就成为技术进步的先导,开始对生产产生重要作用,显示了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与价值问题联系起来。科学走向社会化发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1)唯物辩证自然观的确立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A、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自然观思想

1)康德的星云说把历史主义带进了自然科学;

2)黑格尔对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作了全面概括,提出辩证法三规律和一些范畴 B、19世纪科学发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演化发展的特性

C、辩证自然观的确立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成果,在批判吸收前人辩证法思想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新自然观。《自然辩证法》著作是其诞生的标志。

确立了新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和辩证法的若干范畴:

–物质世界的层次性

–时间、空间、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运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P47)

物质观: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基石,但物质不是原子。

时空观: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各种形态在时空中是相互联系和演化发展的。 运动观:物质运动是多样性的统一;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转化前后的能力和能量守恒。

因果观:因果关系具有多样性和相互转化性。

人与自然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必须依靠自然界而生存。

二、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自然观的新特点

(一)现代科学革命的基本内容

(二)系统科学与现代自然观的发展

(三)当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科学革命的基本内容

1、现代物理学革命与自然观发展

2、生命科学革命

3、系统科学革命

4、现代科学革命的特点

引言:20世纪的三次科学革命

1,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现代第一次科学革命;另外有分子生物学革命,宇宙学革命;地质学革命,等等。量子计算机

2,以系统学理论为代表,现代第二次科学革命;

3,以混沌理论为代表,现代第三次科学革命:在决定论的系统中,有时无法做出预测。

1、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基本内容

★相对论革命与时空观

★量子力学革命 量子力学与量子计算机

(1)量子论的提出

a)黑体辐射问题 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

黑体辐射问题(光谱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1896(德)维恩的经验公式:把光作为粒子(类似分子),在短波段与实验符合,长波段与实验不符合。

–1900(英)瑞利-金斯公式:把光作为波的汇集,长波段符合,短波段出现“紫外灾难”。 1900(德)普朗克公式:

能量的吸收和辐射都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即能量子。

b)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1905)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定态、能级和跃迁

d)德布罗意(法)“物质波”

(2)量子力学方程

a)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抛弃电子轨道,以可观察量(如原子发光的频率和强度)之间的关系为依据。

b)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受物质波的启发:牛顿经典力学:波动力学=几何光学:波动光学 用波函数描写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波动力学。 微观世界的特性

A)薛定谔“猫”佯谬

薛定谔“猫”:一个封闭盒子里有个放射源,它在每一秒时间内以1/2几率放射出一个粒子。一秒钟后盒子里的猫是死还是活?

上帝是否掷骰子?月亮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是否存在?

设想有一对总自旋为零的粒子(称为EPR对),两个粒子接触后又在空间中分开:粒子A在地球上,粒子B在月球上。

量子力学:若地球上已测得粒子A的自旋向上,那么,月球上的粒子B不管测量与否,必然会处在自旋向下的本征态上:粒子A和B之间存在着量子关联!不管它们在空间上分得多开,对其中一个粒子实行局域操作(如上述的测量),必然会立刻导致另一个粒子状态的改变。这是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

爱因斯坦的质疑:A和B处于类空间隔离,它们不能通过光速取得联系,也就是在测量的一瞬间,A无从影响B。

C)爱-玻之争:

传统物理学家们想当然地认为,物理实体具有确定的性质,并且能够通过恰当的实验手段被观察到。

–但是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对于这些性质(比如说一个粒子的动量)的测量,得到的却是以不同几率出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数值。

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不完备……

主张:完备的理论不仅能说明经验,而且要对单个过程作出决定论描述,这里的几率和统计性理论是不完备的。一定存在隐变量

2、系统科学革命

系统科学于20世纪40年代后发展起来,到60~70年代进入新阶段——自组织系统科学,它们分别以抽象的系统及其演化为研究对象。

(1)一般系统科学

(2)自组织系统科学

(3)非线性科学

(1)一般系统科学

基本理论:

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1945) :提出了系统、元素、结构、功能、系统环境等最基本的系统概念,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原则。

控制论(维纳,1948) :研究了系统控制的方式、信息流向等重要问题和自动控制等实用问题,特别是反馈控制。

信息论(香农,1948) :研究通信系统和其他系统内外的信息产生、演化、存储和传递及其作用。

基本特点:

侧重于研究存在的系统:静态的系统与人造系统。

(2)自组织的科学

基本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比利时,普里戈金1969),提出系统在一定外部条件下,在物质、能量外部输入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突然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序结构的理论;讨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条件。

协同学(德国哈肯,1977),“一门关于协作的科学”。以竞争、协同和序参量等因子的系统内部相互作用解释系统动力学的理论。讨论了系统组织化过程的动力

超循环论(艾根1979),以分子之间的关联形成循环链条的方式如何进化成为生物大分子的理论。 讨论了系统演化的超循环组织方式。

突变论(法国,托姆1972),在数学的拓扑理论上提出了各种突变形式的理论。讨论了系统演化的途径。

基本特点

自组织的科学侧重研究系统的演化,是关于系统演化的科学,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勾画了系统从存在到演化的有序过程

例如,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条件;

–协同学理论研究了系统组织化过程的动力;

–突变论理论研究了系统演化的途径;

–超循环理论研究了系统演化的超循环组织方式。 耗散结构理论与时间的发现

★耗散结构概念,对应于平衡结构

定义: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无论何种系统),在外界条件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可能自发组织起来,实现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和秩序的动态结构。

系统进化的条件:

非平衡;开放系统;涨落;正反馈

(3)非线性科学

线性科学与线性世界

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是以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线性科学,线性科学导致线性世界观:世界的图景是简单的,更是单调的。

非线性科学与非线性世界

20世纪70-80年代,诞生了孤子、分形、混沌学等理论,在科学界刮起了“非线性风暴”,横扫了线性世界观的每个角落,将过去颠倒了的认识重新颠倒过来

A、基本理论:

孤立子理论,1965年出现定义,80年代形成研究热潮,该理论提出,平衡结构中会突然涌现结构问题。

分形理论,曼德布罗特(B. B. Mandelbrot)大约在1967~1975年之间创立,提出整体与局部的自相似性,事物复杂的空间形态,分数维数,等等。

混沌理论,美国气象学家劳仑兹1963年首次提出(蝴蝶效应),费根鲍姆等约在20世纪70-80年代创立,研究并提出了混沌现象和混沌运动。

B、混沌现象的特点

a)对初值的极端敏感性: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改变,经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及其巨大的影响。

“蝴蝶效应”:

b)非比例特性:在线性关系中,原因与结果之间具有比例特性,一定的原因总是产生一定的结果。因变量与自变量成比例地变化,即变化过程中二者的比值不变。

c)奇异吸引子。吸引子是系统秩序和规律的线索。

线性系统中,吸引子的图像要么是一条直线,要么是像车胎一样的环形;混沌系统中,吸引子像两个连在一起的耳朵,其空间几何形状异常复杂,是分数维结构,不可积系统.

(3)非线性科学

C、非线性世界的基本特性

–a)非线性是自然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存在,线性特征是一种非本质的存在。

–b)真实的世界运动是随机性和确定性的统一。 精确的因果关系只是一种理想的存在,非因果联系与因果联系一样都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方式。

–有人称:“在非线性世界中,精确预测在实际中和在理论上都是不可能的。非线性打破了还原论者的迷梦”

(三) 20世纪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普遍联系的系统自然观

自然物质世界是一个以系统方式存在的有机整体,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受同样规律支配的、沿进化趋势进行的过程;非线性特征是自然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的方面,现实的世界运动服从随机性和确定性相统一的客观辩证法规律,严格的因果关系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2、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

如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在实证科学水平上证实了 恩格斯的哲学思考——“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我们的宇宙不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是一个进化着的系统,它是进化的结果。

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自然观

强调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协调发展。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人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关注生态规划,开展生态质量评价。

三、科学技术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容

(二)人与自然矛盾的冲突与协调

(三)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

(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容

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2、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p77-82)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应当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地,这种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

(1)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

(2)自然界由于人的活动而改变其面貌。人的对象化活动肩负着一种使命,即按照人自身的性质和需要改变对象本身。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界的人化。

(3)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人的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2、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P85-89)

(1)原始文明,人与自然是一种屈从关系(依附和崇拜:主要的精神活动是原始宗教活动,万物有灵论、巫术、图腾崇拜。)

(2)农业文明,人与自然是一种顺从关系(利用和加强:尽管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与对自然开发能力薄弱相联系的生态平衡)

(3)近代工业文明,人与自然是一种对抗关系(控制和支配:工业文明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从蒸汽机到化工产品,从电动机到原子核反应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自然界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这时的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的机器,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料库和无限容纳工业废弃物的垃圾箱。 马克思论原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

——马克思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二) 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与协调

1、生态危机与“人类中心论”

2、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生态危机与“人类中心论”

(1)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核心,其出发点和归属始终都围绕着人类利益展开的一种理论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从本质上强调人类利益的根本性和第一性。

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强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主仆的关系

弱人类中心主义: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存在物有内在价值

(2)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恩格斯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3)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P92~93)

世界观上,人类中心主义强化了人类对自然的占有欲。自然界被看作仅仅是满足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的存在;人类在利用科技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不受伦理准则的制约。

发展观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缺乏生态价值评价,是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

人与人社会关系不协调加剧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

科技本身发展不完善,对其副作用估计不足,也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

案例:公用地的悲剧

美国学者G·哈丁1968年在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这篇文章中描述到:由于每一个放牧者所想的都是在公共牧场放养更多的牲畜获利(想到过度放牧的后果是由全体放牧人员分担),这样做,积以时日,结果却真正造成了牧场草地的退化,使各个放牧者都面临灾难。哈丁最后指出:“这就是悲剧之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牧畜的制度中。……每个人都在一个信奉公用地自由享用的社会中追逐各自的最大利益,公用地的自由享用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

——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2、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在生态危机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对待生态危机问题存在三种观点:

悲观主义与“科技危险论”: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资源问题,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返璞归真”的状态。

乐观主义与科技万能论:人类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可以解决环境等一切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因为地球上有许多尚未开发的资源和能源,在人类目前,处处存在着生长点。

现实主义态度:寻找一条既不破坏环境,又能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道路,即“没有破坏的发展”道路。

(2)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2、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观

(1)概念的提出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而且决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pp98)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所谓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之路。在价值观上,从过去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转变为和谐关系;在发展观上,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目标转变为经济,社会和自然综合协调发展的目标。

江泽民: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基本内容: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

核心思想: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

的基础之上。

目标: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发展指标:不再把GNP或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及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共同性原则:

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全球要联合行动。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在全球环境继续恶化,经济发展更加严峻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响应。联合国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第二届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成为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里程碑。可持续发展被提升到战略高度。

3、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第二,中国资源严重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质量不高__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第三,中国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

第一土法炼钢;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乡镇企业的超常规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

第四,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滞后

法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整;执法力度不足;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保意识薄弱

环保教育发展不足,环保主体不明确

(2)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第二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五、科学技术的价值评价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

(一)自然科学及其特点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

(一)自然科学及其特点

1、什么是科学(PP105-106)

主要有以下五种界说:

1)科学是人类求真的一种认知活动、方法系统和知识体系

2)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

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有竞争,也有协作或合作,结成科学共同体。

3)科学是一种生产力

–马克思: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或者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4)科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5)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一)自然科学及其特点

2、自然科学的性质(PP108)

1)科学的可理解性和解释性

2)科学的可检验性

3)科学的系统性

4)科学的真理性

(一)自然科学及其特点

3、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

1)非科学: 非科学是指那些停留在经验层次,或不能覆盖全部经验现象却又以科学面目出现的理论或事实陈述。如,勾股定理是科学,但勾三股四玄五是经验陈述,没有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因而是非科学。非科学本身也是知识。

2)伪科学:一种借用科学的旗号,贩卖本质上是非科学的现代迷信。它是科学有了发展,但又不够发达的产物。

三种类型:江湖术士型,学术骗子型和商业骗子型。

如卢相学、占星术、招魂术, “水变油”、数字学等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1、科学的发展模式(PP122-124)

1)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

2)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

3)库恩的连续性与间断性交替模式

2、技术发展模式(PP127)

1)技术梯度模式

2)技术渐进模式

3)技术跃迁模式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建制(PP141-143)

(二)科学家共同体的行为规范(pp150-152)

(三)科学共同体的奖励系统

(一)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建制

所谓社会建制,是指基于某种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一般来说,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在以下四个方面形成制度化:

1.在价值层面,确立科技活动的特殊价值,表明它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存在的意义,使增进人类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成为具有独特性的体制目标。科学的体制目标在于“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不断增加社会的知识存量。

2.在制度层面,形成与科学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相适应的社会秩序,包括科学家工程师的行为规范,科学和技术活动中的奖励制度,以及其他与科技活动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一)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建制(续)

3.在组织层面,建立起以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其他科学技术人员为活动主体的社会组织,如,学会,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工业实验室以及大学等组织形式。科学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形成,是科技活动成为职业化的基本条件。

4.在物质层面,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如科研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仪器设备、实验场地等。

以上四个方面,其中,价值观的确立,是科学社会建制的思想基础,组织制度的形成是建制化的基本标志,物质支撑和支持体系的建立是建制化的重要保障。

(二)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科学共同体概念

定义: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所组成。他们由自己所受教育和训练中的共同因素结合在一起,探索一些共同的目标,包括一起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科学的体制目标:以增进知识为己任,用知识来造福人类

科学共同体的主要功能:评价、分配、承认科学成果,并对科学成果的质量进行社会控制,并由此保证科学这个社会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2、科学家的行为规范或社会规范

科学家作为群体的一般抽象存在形式,其深刻内涵在于它的特殊的体制目标、行为规范或精神气质。

科学规范

技术规范: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一般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如成果的导出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经验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等;

行为规范

——是指约束、协调科学家行为的制度性要求(PP150-153)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普遍主义:两层含义,一是坚持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二是科学向一切有才能的人开放。 (2)公有主义:科学发现属于整个共同体以至整个社会所有。

(3)无私利性:科学家不应该因为对个人私利的追求而影响科学事业的纯洁性。

(4)有组织的怀疑主义:强调了科学的永恒批判精神。 “既是方法论的训令,也是体制的训令”

(三)科学共同体的奖励系统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成果成为公共知识,那么,需要靠什么鼓励科学家的创新活动,使他们有不断创新的持久的动力? 这就是奖励制度。

1.奖励机制与规范机制互动发生作用:“承认是科学王国的最高通货。”谋求“成果—承认”,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就成为科学家行为的内在机理激励因素,成为科学共同体灵活运转的“能源”和动力。

2.科学界的分层:由社会承认的不同形成了无形的等级层次

3.科学上的优势积累效应(马太效应):一位科学家,取得一定的优势以后,就有了更多机会去获得成果、承认和桂冠。而“小人物”则相对受到冷落,难以获得科学王国的“通货”。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动力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1、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包括: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科学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同科学理论、学派之间的矛盾等。

1)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是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2)科学理论的内部矛盾突出表现在理论结构中的逻辑悖论。

3)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与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动力

1、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反映经济上需要的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2)当代科学研究是耗费大量资源的活动,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的保障 –3)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4)经济体制决定科技体制。

2、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通过科学政策选择作用实际地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可能方向和道路

–2)国家政治行为及其造成的政治形势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政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环境。政治民主是学术民主的保障 。

续前1

3、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教育是培养知识生产者的摇篮,教育状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2)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着科技成果在社会中传播、消化、吸收和应用程度

–3)教育是知识生产的基地。教育专门化程度决定了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深度。 4、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理论思维对研究方法的产生影响;

–2)哲学观念对科学技术基础产生元分析影响:观念、概念、语言和公理基础;

–3)理论思维对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开拓性思维影响。

续前2

5、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一定文化基质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思维方式,信仰和价值取向等方面

西方:A好奇心;B外向进取、推崇理性的精神;C追求思维的严密性,明晰性;D重视逻辑和实验方法对理论的检验、求证;E世界是简单的、有序的信念

■2)价值取向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影响

–日本人崇尚武士主义;

–英国人崇尚绅士主义;

–中国人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有机自然主义;

–美国是一种能够兼容万象的自由主义。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1,第一生产力;2,丰富物质生活;

3,改善生产条件

(二)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

1,认识功能,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2,推进思维方式的进步、哲学观点的变革

3,推动道德观念更新

4,促进社会民主、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科学技术促进政治文明的进步

政治文明主要表现为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进步状态。

五、科学技术的价值评价

(一)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1.生态问题

–2.科技中的伦理

–3.精神困扰

–4.人性异化

(二)对待科学技术价值的态度

–1.西方人文主义对科技理性的批判

–2.唯科学主义思潮

–3.现实主义

(三)科学技术作用的社会评价

1、马克思主义对科技理性的认识

(1)科技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单独决定社会的一切。科学求真的目的使其不能保证其方向的正确性。

(2)从现代科技发展的目的和动因看,科技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价值理念的制约,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最为有效的工具理性,它的发展和应用受制于各国确立的主导性的价值体系。正是西方社会价值理性对科技理性的误导,致使科技的应用对人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2、对待科技消极后果的正确态度

不能夸大科技的作用,认为科技是万能的,科技本身决定一切,科技发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不能抹杀科学的社会作用,把科学视为罪魁祸首,是万恶之源。正确的措施应该是: 第一,依靠大力发展科技,并强化科学家的伦理责任意识;

第二,对技术应用的方式实施有效的变革。科学家如发现某些由国家投资的科研项目对社会具有重大危害,那么科学家就应该拒绝选择该研究项目。

第三,加强政府的技术监督职能。

第三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一、科学认识与科学问题

二、科学实践和科学事实

三、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

四、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

一、科学认识与科学问题

(一)科学认识

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

2,作为实践活动的科学

3,科学认识的体系结构

(二)科学方法

(三)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一)科学认识

–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

科学首先是一种求真的知识体系,它有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体系。以书写文本、计算机文件等形式展示出来的科学,内容包括实际观察、数据、概念、图示、理论等。

第一,与常识不同

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求内部应该逻辑自洽;常识与科学知识都具有可错性。 第二,与神话和哲学不同

它是一种经验性认识成果:科学的概念要求具有所指的经验对象。

(一)科学认识(2)

–2、作为社会活动的科学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把握:

从认识论上,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

程?科学方法的助发现特性?等等 科学认知的过程特征:科学知识如何获得的?理论与经验的关系?科学发现的逻辑及历史过

从社会学上,科学是一种人类的活动:

科学是科学家的活动

关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之间的关系;科学家的研究规范;科学知识的生产制度、社会环境对科学知识特性的影响。等等

(一)科学认识(3)

–3、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

–1)科学认识过程

从获取材料到加工材料,进行逻辑推理上升到科学抽象

–2)科学认识的基本要素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认识中介系统:物质性中介,精神性中介

(一)科学认识(4)

4、科学认识的与境

即科学认识过程受文化的、社会的、主体自身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实验室资源

图书情报信息的获取

科技政策

(二)科学方法及其分类

–1、方法

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指关于解决思想、认识、行为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黑格尔《逻辑学》:方法是主体从理论或实践上把握客体所选取的手段、途径和活动方式。 续前

–2、方法的分类

1)按方法适应的层次,分为哲学认识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 2)按科研活动的阶段,分为获取经验事实、加工事实、建立理论、检验理论和表述成果等方法

3)按科学方法的特点,科学经验方法,科学理性方法和科学臻美方法。

(三)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1、科学问题

2,科研选题

1、科学问题

(1)科学研究的逻辑

(2)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杜威的科学研究五个步骤:

●疑难的境地

●指定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假定各种解决疑难的方法

●把每种假定所包含的结果 一一想出来, 找出解决困难的可能答案

●证实这种解决使人信用,或证明这种解决的谬误

这五步概括为十个字就是:疑难、问题、假设、推理、实验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胡适提出,在科学研究的逻辑中,最重要的是假设和实验证明两个步骤:

–疑难和问题是假设提出的前提或起点;

–假设、假说是研究者为解决疑难或问题而大胆提出的假设性的理论或方案,体现着一种创造精神。

科学研究的具体流程

(2)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关于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研究总是围绕问题来展开、进行的。在科学活动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对于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主体,并非任何问题都能够成为研究的课题,必须有一个对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这就是科研选题。

A/什么是科学问题

B/科学问题有哪些作用

C/科学问题的来源

A/什么是科学问题(pp217)

科学问题的结构要素包括:

a)背景理论和事实

科学问题的提出离不开时代提供的知识背景,时代背景决定了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题途径。 b)问题的求解目标:由已知成分所决定

c)问题答案的应答域和求解方法:保证问题是真问题—未知而又欲知的成分 B/科学问题的作用

a)科学问题是研究的起点,起着对于观察实验的指导和定向作用

b)善于提出科学问题是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92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