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2-12 22:15: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说课稿

长岭中学 钱媛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它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原因和应用,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

学规律,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

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

认识,本节课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

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

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同时,该节内容还是中考化学的一个必考考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的原因。

②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在探究活动中注重锻炼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观察能力。②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

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参加”和“质量

总和”的理解.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具体反应

难点突破方法:1、借助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实验的分析与改进,帮助学

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总和”。

2、借助蜡烛燃烧的实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参加”。

3、动画模拟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

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

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

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

奇状态,我紧紧抓住这一点。

三、遇到的困惑及解决方案

两点困惑:

1、本堂课实验多,时间紧。怎样设计课堂,才能既节约时间,又不妨碍学

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建构和认知。

2、怎样把握探究实验的开放度,到底放手多少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比较合适。

解决方案:

1、①应用视频以及PPT演示实验,这样可以省去一半的实验时间。

②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后,再开始实

验,提高实验的效率。

? ③在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加以适度的引导,提高讨论的效率。

2、基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课内容较多以及学情分析,可以让学生操作难度 较小的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实验,对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演示实验设计交流讨

论环节,放手给学生来设计和改进,

进行实验演示——改进——再演示。

四、教学分析和学法指导

教法:演示实验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发问题

狄仁杰的迷惑导入引发问题: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总质量是否会发生改变。

【环节二】分析推理,提出猜想

猜想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猜想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猜想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环节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一)视频演示实验

红磷燃烧的实验耗时长,视频演示,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技巧方面(两次称量)起到示范作用,为后面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打下基础。实验后,同学们观察到天平平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1、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是否改变?

[提供一个学案(见最后一页),介绍关于上述反应的一般性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协助学生完成天平的操作

2、汇报结果

反应之后天平仍保持平衡

3、数据分析

M1=M2

4、得出结论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产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强调四要素:“参加”、“化学反应”、“质量”和“总和”。

(三)PPT演示实验

碳酸钠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后总质量是否改变?

1、演示敞口装置

2、学生总结M1≠M2的原因

3、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4、演示密封装置

【环节四】分析论证,探求实质

动画模拟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六、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三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

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是否改变?

【友情提示】铁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就能发生反应,这个反应会给铁钉的外面套上一层红色的铜衣,非常漂亮。同时生成一种可以补血的物质叫硫酸亚铁。你的设计方案:

实验现象:

你记录的数据:

你的结论:

篇二: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临泽四中张永志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中的内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教材中的内容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基础

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2.学习能力方法

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较主动,思维灵活,方法得当。

3.非智力因素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

2.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六、教学模式 启发式、探究式

七、教学准备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多媒体课件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原来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2、现有化学反应A+B=C,若mgA和n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 )

A、等于(m+n)g B、小于(m+n)g

C、大于(m+n)g D、不大于(m+n)g

3、小明在练习制作“糖葫芦”时,在给蔗糖加热时产生了炭黑和水(整个过程密闭),这一事实说明了( )

A、蔗糖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组成的

D、蔗糖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空气燃烧后生成的质量为( )

A、大于铁丝质量B、小于铁丝质量

C、等于铁丝质量D、可能等于铁丝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甘肃省临泽县第四中学张永志

一、说教材

1.课标中的内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教材中的内容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说教学对象

1.知识技能基础

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2.学习能力方法

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较主动,思维灵活,方法得当。

3.非智力因素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说教学设计

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五、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六、说教学模式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活动与探究——表达与交流—反思与评价——强调深化——交流总结——巩固提高——板书设计

七、说学法

本课题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采用教师讲解、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形成初步科学探究意识。

八、说教学突破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教师可先讲解并演示一个实验,接着让学生合作探究不同的实验,学生在实验后自己总结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真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实质。

九、说教学过程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知识线索为: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问题1: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2: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会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只知道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但是没有涉及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这样设置学生感觉惊愕、意想不到,就会积极的思考由此产生了学习动机。通过联系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重视实验体验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教师演示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得出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规律呢?学生通过观看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从

篇三:【说课】物理《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说课】物理《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质量守恒定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本节课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共同研究适合于任何化学反应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五、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回顾之前学过的化学反应中物质质的变化相关知识,引出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的疑问,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质量守恒定律。

2、新课呈现

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新物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不变呢?

演示课本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观察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汇报后果。 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具备相同的实验结果呢?”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总结实验现象。

分组实验并观察结果:

人们经过许多年,选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做了无数次的实验发现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因此把它作为了一条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定律研究的内容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请一名同学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完成化学反应表达式

提问:“电解水实验说明了哪些问题?”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师生总结: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教师扩展:这些原子在数量、种类、质量上的守恒必然导致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物质在质量上存在着守恒关系。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学生讨论:对守恒定律内容里的关键词(“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再次加深理解。

3、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4、巩固练习

为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质量守恒定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习题:

1、在A+B=C+D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二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4、A、B、C、D物质各10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还有C物质16克,同时生成新物质D8克,剩余部分A物质,而B无剩余,则参加反应A、B的质量之比为 .

六、板书设计: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特征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定律研究的内容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81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