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环评技术方法工程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04 04: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工程分析

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表现不同: 1.污染型建设项目——以污染影响为主; 2.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以生态破坏为主;

一、工程分析的作用 ㈠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㈡为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㈢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㈣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二、工程分析的方法

(一)分类

1.类比法;2.资料复用法;3.物料衡算法——⑴总物料衡算;⑵有毒有害物料衡算;⑶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二)各类方法的应用 1、类比法

(1)项目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项目性质、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气象、地貌、生态、环境功能以及污染情况等的相似性。

(2)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

A=AD×M AD=BD-(aD+bD+dD)

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 M——单位总产量; 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某污染物量; 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掉的污染物量;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2.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

∑G投入=∑G产品+∑G流失

∑G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G产品——产出产品总量; ∑G流失——物料流失总量;

(1)总物料衡算公式

∑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 ∑G排放——投入无聊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投入——进入产品结构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回收——进入回收产品中某污染物总量; ∑G处理——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

∑G转化——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 ∑G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2)单元工艺过程或单位操作的物料衡算

对单元过程或某工艺操作过程进行物料衡算,可以确定这些单元工艺过程、单一操作的污染物产生量,比如对管道和泵输送、吸收过程、分离过程、反应过程等进行物料衡算,可以确定这些加工过程的物料损失量,从而了解污染物产生量。在基础资料比较详实,生产工艺比较熟悉的情况下,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3.资料复用法

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评资料或可研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虽比较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三、工程分析的内容

表2-1 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内容

工程分析项目工作内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性特征——主要环境问题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原辅料名称、单位产品消耗量,年总消耗量、来源和组分(有毒有害原辅料)项目组成(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办公室及生活设施、储运工程);分期项目,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模;改扩项目列出现有工程,说明依托关系。1.工程概况绘制工艺流程图:据可研或设计,据工艺过程和同类项目生产实际绘制;找出产污单元:通过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分析,确定产污部位,污染物种类及数量;确定产污装置,和工艺过程,其他装置和过程可简节分析化;确定化学反应工序:列出主反应和副反应式;绘制总平面图,标出污染位置。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源强核算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分析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3.污染物分析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5.环保措施发难分析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工程一般性特征简介——主要环境问题;

2.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原辅料名称,单位产品消耗量,年总消耗量,来源和组分(有毒有害原辅料);P12:表2-3

表2-3 项目原、辅材料消耗 序号 1 2 3 4

3.项目组成——列出项目组成表(P12:表2-2) (1)分类:

①主体工程;②辅助工程;③公用工程;④环保工程;⑤办公室及生活设施;⑥储运工程;

(2)其他说明

分期项目,按不同建设时期分别说明建设项目规模;改扩项目应列出现有工程,说明依托关系。

(二)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1.确定流程:在项目可研和设计基础上,据工艺过程及同类项目生产实际绘制; 2. 确定产污单元:通过分析,找出产污部位,污染物种类及数量; 名称 单位产品消耗量 年消耗量 来源 3.确定产污装置,和工艺过程:其他装置和过程可简化; 4.确定化学反应工序:列出主反应和副反应式; 5.绘制总平面图,标出污染位置。

(三)污染源强分析与核算

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源强核算(P15 表2-4)

⑴污染物分布、类型、、排放量是专评的基础材料,按建设、运营、服务期满(退役)三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

⑵污染物分布据已绘制流程图,标明排放部位,列表逐点统计各污染物排放强度、浓度及数量;

⑶排放达标情况核算:以项目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以最大负荷核算,确定达标情况;

⑷废气的统计和核算:按点源、面源、仙缘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高度及存在的问题;

⑸废水的统计: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和去向; ⑹废物的统计:

①废物进行分类,废液说明种类、成分,处置方式和去向,是否属危险物; ②废杂说明有害成分,溢出物浓度,是否属危险物,排放量,处置和处理方式以及储存方法;

⑺噪声及放射源的统计: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和分布; ⑻新项目排放量统计

①按废水、废气统计各污染物的排放量; ②固废按一般和危险统计;

③算清“两本账”——产生量-消减量=最终排放量;(P16 表2-5)

④统计应以车间和工段为核算单位,泄漏和放散部分,要求实测,无法时,以年均消耗量定额数据进行物料平衡推算;

⑼清算“三本帐”——技改前排放量-“以新带老”消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P16 表2-6)

2.物料平衡和水平衡

⑴工程分析时,据不同行业特点,选择若干代表性物料,主要针对有毒有害物料,进行无聊衡算;

⑵工业用水量和排水量关系图

污水回用量W 取水量Q 物料带入水量A 用水量 Y 消耗水量H 排水量P 漏水量L 重复用水量C ⑶水平衡式:

Q+A=H+P+L

⑷项目取水量 ①定义:

取水量:取自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他水源的总水量; 重复用水量:指生产厂(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的总水量; 耗水量:指整个项目消耗点的新鲜水量总和;

H=Q1+Q2+Q3+Q4+Q5+Q6

Q1——产品含水,即由产品带走的水;

Q2——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

Q3——洗涤用水(包括装置和生产区地坪冲洗水)、直接冷却水和其他工艺用水量之

和;

Q4——锅炉运转消耗的水量;

Q5——水处理用水量,指再生水处理装置所需的用水量; Q6——生活用水量;

②项目取水量=生产用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

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⑴定义

总量控制指标应包括国家规定的指标和项目的特征污染物,其单位为:t/a; ⑵必须满足的要求:

①达标排放;②其他相关环保要求;③技术可行;

4.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 ⑴定义:

主要针对废气,表现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进入收集和排气系统; ⑵工程分析中的无组织排放 ①界定标准

工程分析中将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低于15m排放源定位无组织排放; ②排放量确定方法——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

5.费正常排污的源强统计与分析

⑴非正常排污分类:①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

②其他非正常工况排放;

⑵分析重点:产生的原因、发生的频率和处置措施;

(四)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1.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污染防治战略;

2.可减轻项目末端处理的负担,提高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3.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炼油、制革、炼焦。

4.比较项目的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物耗、能耗、水耗和排放水平,并论述其差距;

(五)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1.分析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2.分析项目污染处理工艺,排放物达标可靠性;

3.分析项目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⑴依托设施:是相对于项目新、改、扩建的环保设施而言的现有设施或将用于污染处理的现有市镇环保基础设施。

⑵举例说明:现有污水处理厂、固废填埋场、焚烧场,市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

⑶可靠性论证:工艺是否合理,污染物性质是否相容;

(六)总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分析

1.项目周围环保目标卫生防护距离的可靠性——绘制总布置图; ⑴环保目标与项目的方位关系; ⑵环保目标与项目距离; ⑶环保目标的内容和性质;

第二节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

一、生态影响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工程概况

⑴名称、地点、性质、规模及工程特性(列出工程特性表) ⑵项目组成施工布置图; (二)施工规划 工程进度、环境规划; (三)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

1.分析项目的环境影响的范围、强度、方式; 2.占地面积、类型、植被破坏量、移民、水土流失; (四)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

污染物排放量、源强、排放方式、去向; (五)替代方案

介绍工程选点、选线、设计中不同方案比选内容,说明推荐理由;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一)工程组成完全 1.对外交通

⑴新、改、扩建,了解走向、占地类型与面积、土石方量,修筑方式; ⑵项目单列环评,按工路进行环评;

⑶已修建,做现状调查; 2.施工道路

⑴连接施工场地、营地、运送各种物料和土石方的道路;

⑵已设计:说明其布线、修筑方法,是否影响敏感环保目标;是否注意植被保持或水土流失防治;

⑶尚未设计:明确选线原则,提出修建原则与建议,给出禁止路线占用的土地或地区; 3.料场:

⑴土料场、石料场、沙石料场等施工建设的料场;

⑵明确的内容:点位、规模、采料作业时期及方式,爆破方式,运输方式(皮带、汽车)、运输量、运输道路、车流密度等;

4.工业场地:工业场地布设、占地面积、主要作业内容; 5.施工营地

⑴集中或单独建设的营地,无论大小都要纳入工程分析中; ⑵重点说明:占地类型、占地面积、事后恢复设计;

⑶生活营地:供暖、供热、供水、供电、炊事、环卫等设施,要一一说明; 6.弃土场:其选址合理性是环评的重要论证内容

⑴点位、弃土弃渣量及方式,占地类型与数量,复垦计划;

⑵弃土场坡度,径流汇集情况等,以及采取的安全设计措施和防止水土流失措施等; ⑶采矿、选矿项目:弃渣场、尾矿库是专门的设计内容,进行专项环评;

(二)重点工程明确 1.定义:

⑴一是指工程规模比较大的,其影响范围大或时间比较长的;

⑵二是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的,虽然规模不是最大,但是造成的环境影响却不小的; 2.重点工程确定方法

⑴研读设计文件并结合环境现场踏勘确定; ⑵通过类比调查并核查设计文件确定;

⑶通过投资分项进行了解(列入投资核算中的所有内容); ⑷从环境敏感调查入手再反推工程,类似影响识别方法。 3.主要工程

⑴隧道:点位、长度、单洞(双洞)、土石方量、施工方式(平峒、出渣口、道路)、弃渣方式与利用量、弃渣点、占地类型与面积、生态恢复方案措施;

⑵大桥、特大桥:桥位、(漂流名称)、长度、跨度(有无水中桥墩)、桥型、施工方式、(有无单设作业场或施工营地)、施工作业场期、材料来源、拟用环保措施;

⑶高填方路段:线位、长度、填筑高度、占地类型与面积、土方来源或取土场设置、通道(涵洞);高填方路段是环评中需要论证环境可行性和合理性的路段,有时需要替代方案。

⑷深挖方路段:线位、长度、最大挖深,岩性(地层概况),挖方量、弃方的利用(土石方平衡),弃土场点位、弃土量、占地类型与面积,边坡稳定方案,水保方案和生态恢复措施);深挖方路段也是需要进行环境合理性分析的重点(环境问题(水文隔断、生物阻隔—沟堑阻隔)。

⑸互通立交桥:桥位、桥型、占地类型与面积、土地权属、土石方量及来源; ⑹服务区:位置、占地类型与面积、服务设施或功能设计,绿化方案:服务区排污问题是主要评价内容;

⑺取土场

①位置、占地面积、类型,取土方式,复垦;

②取土场设置不明确:环评明确取土场设置原则,说明不宜或禁止的保护目标,提出恢复方案;

⑻弃土场:弃土方式、禁止随挖随弃的施工方式;

(三)全过程分析 1.过程分类:

⑴选址选线期——工程的预可研期 ⑵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 ⑶建设期——施工期

⑷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和渣场封闭; 2.简要说明

⑴设计期(与环评同时进行)——及时提出问题、修改建议、替代方案;

⑵施工期——环境敏感区的施工区段施工方案分析; ⑶运营期——分析主要工程活动;

⑷退役期——提出对未来的(后期的)污控、生态恢复和环境监测与管理方案的建议; (四)污染源分析

1.锅炉:烟气排放量、除尘降噪措施和效果、燃烧类型、消耗量(燃烧锅炉以SO2和烟尘为污染控制因子)

2.车辆扬尘量估算:一般采用类比方法计算;

3.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均用水量乘以用水人数的80%;生活污水的污染因子一般取COD,或氨氮、BOD;

4.工业场地废水排放量:根据不同设备核算并加和,沙石料清洗可取SS,机修等取COD和石油;

5.固体废物: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 6.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乘以人数的乘积; 7.土石方量平衡:根据文件给出量计算或核实; (五)其他分析

⑴环境风险问题;⑵事故性泄漏;

第三节 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一、源项分析步骤 (一)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定性分析为主; 第二阶段:定量分析为主; (二)项源分析的步骤 1.划分功能单元:

⑴划分(按功能)生产运行、公用工程、储运、辅助、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系统; ⑵注意事项:各系统划分为功能单元,每单元至少含一个危险物质的主要贮存容器或管道。单元分隔地方,有单一信号控制的紧急自动阀;

2.筛选危险物质,确定评价因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名称、贮量、类型、相态、压力、温度、体积、重量);

3.事故项源分析和最大可信事故筛选:采用事件树、事故树、类比分析(可信事故和发生率):

4.估算各功能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和泄漏率。

二、泄漏量计算——泄漏分析是源项分析的主要对象 (一)泄漏设备分析 1.管道

⑴装置:管道、法兰、接头、弯管;

⑵典型泄漏事故:法兰泄漏、管道泄漏、接头损坏;

2.挠性连接器

⑴装置:软管、波纹管、铰接管

⑵典型泄漏事故:破裂泄漏、接头泄漏、连接机构损坏; 3.过滤器

⑴装置:滤器、滤网;

⑵典型泄漏事故:滤体泄漏、管道泄漏; 4.阀

⑴装置:球阀、栓、阻气门、保险、蝶型阀: ⑵典型泄漏事故:壳泄漏、盖孔泄漏、杆损坏; 5.压力容器、反应槽

⑴装置:分离器、气体洗涤器、热交换器、火焰加热器、接受器、再沸器;

⑵典型泄漏事故:容器破裂泄漏、进入孔盖泄漏、喷嘴断裂、仪表管路破裂、内部爆炸; 6.泵

⑴装置:离心泵、往复泵;

⑵典型泄漏事故:机壳损坏、密封压盖泄漏; 7.压缩机

⑴装置:离心式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 ⑵典型泄漏事故:机壳损坏、密封套泄漏; 8.贮罐

⑴包括贮缺罐连接管部分和周围的设施; ⑵典型泄漏事故:容器损坏、接头泄漏; 9.贮存器

⑴装置:压力容器、运输容器、冷冻容器、冷冻运输容器、埋设或露天贮存器; ⑵典型泄漏事故:气爆、破裂、焊接点断裂; 10.放空燃烧装置/放空管

⑴装置:多岐头接头、气体洗涤器、分离罐; ⑵典型泄漏事故:多岐头泄漏或超标排放;

(二)泄漏物质分析

环境风险分析中,确定泄漏物质的性质、相性质、压力、温度、易燃性、毒性等。

(三)泄漏量计算

1.液体泄漏速率(柏努利方程式)

QL=CdA?2(p?p0)??2gh

QL—液体的泄漏速度,kg/s; Cd—液体的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

A—裂口面积,m2;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环境压力,Pa; g—重力加速度,9.81m/s2;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2.气体泄漏速率

⑴气体流速在音速范围(临界流)

kk?1p0?2?≤??p?k?1?⑵气体流速在亚音速范围(次临界流)

p0?2?>??p?k?1?kk?1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环境压力,Pa;

k—气体的绝热指数(热容比),即定压热容Cp与定容热容Cv之比。 假定气体的特性是理想气体,气体泄漏速度QG按下式计算:

QG=YCdAp

MkRTG?2???k?1??k?1k?1

QG—气体泄漏速度,kg/s; p—容器压力,Pa;

Cd—气体泄漏系数,当裂口形状为圆形时取1.00,三角形时取0.95,长方形时取0.90;

A—裂口面积,m2; M—分子量; R—气体常数,J/(mol·K);

TG—气体温度,K; Y—流出系数,对于临界流Y=1.0,对于次临界流按下式

计算:

?k?1?k121??p0???p0?Y=????1????p???p??3.两相流泄漏

1k?????2??k???????k?1???2???????k?1?2??1??k?1??? ??假定液相和气相是均匀的,且互相平衡,两相流计算按下式:

QLG=CdA2?m?p?pC?

QLG—两相流泄漏速度,kg/s; Cd—两相流泄漏系数,可取0.8; A—裂口面积,m2;

p—操作压力或容器压力,Pa;

?m—两相混合物的平均密度,kg/m3,由下式

pc—临界压力,Pa,可取pc=0.55p;

计算:

?m=

FV?1?1

1?FV?2?1—液体蒸发的蒸气密度,kg/m3; ?2—液体密度,kg/m3;

FV—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由下式计算:

C?T?T?FV=PLGC

HCP—两相混合物的定压比热,J/(kg·K); TLG—两相混合物的温度,K; TC—液相在临界压力下的沸点,K; H—液体的气化热,J/kg;

当FV>1时,表明液体将全部蒸发成气体,这时应按气体泄漏计算;如果FV很小,则可近似地按液体泄漏公式计算。

4.泄漏液体蒸发 ⑴分类

?闪蒸蒸发??热量蒸发 ?质量蒸发?⑵单项分析 ①闪蒸蒸发的计算

Q1=F·WT/t1

Q1—内蒸量,kg/s; WT—液体的泄漏总量,kg;

t1—闪蒸蒸发时间,s; F—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按下式计算:

F=CP

TL?Tb HCP—液体的定压比热,j/(kg·K); TL—泄漏前液体的温度,K; Tb—液体在常温下的沸点,K; H—液体的汽化热,J/kg;

②热量蒸发的估算

A、定义

当液体闪蒸不完全,有一部分液体在地面形成液池,并吸收地面热量而汽化称为热量蒸发。 B、热量蒸发速度Q2按下式计算:

Q2=

Q2

—热量蒸发速度,kg/s;

?S??T0?Tb?

H??t—环境温度,K

T0;

Tb—沸点温度,K; S—液池面积,m2;H—液体汽化热,

J/kg;?—表面执导系数,W/(m·K)(表2-8) ?—表面热扩散系数,m2/s(表

2-8);t—蒸发时间,s;

表2-8 某些地面的热传递性质

地面情况 水泥 土地(含水8%) 干阔土地 湿地 沙砾地

③质量蒸发估算 A、定义

当热量蒸发结束,转由液池表面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称之为质量蒸发。 B、质量蒸发速度Q3按下式计算:

?/〔W/(m·K)〕 1.1 0.9 0.3 0.6 2.5 ?/(m2/s) 1.29×10-7 4.3×10-7 2.3×10-7 3.3×10-7 11.0×10-7 Q3=?×p×M/(R×T0)×u(2-n)/(2+n)×r(4+n)/(2+n)

Q3—质量蒸发速度,kg/s; ?,n—大气稳定系数,(表2-9);

P—液体表面蒸发气压,Pa; R—气体常数,J/(mol·K) T0—环境温度,K; u—风速,m/s; r—液池半径,m;

表2-9 大气稳定度系数

稳定度条件 不稳定(A,B) 中性(D) 稳定(E,F) C、液池半径

有围堰时,以围堰最大等效半径为液池半径;

无围堰时,设定液体瞬间扩散到最小厚度时,推算液池等效半径; ④液体蒸发总量的计算

n 0.2 0.25 0.3 ? 3.846×10-3 4.685×10-3 5.285×10-3 WP=Q1t1+Q2t2+Q3t3

Q2—热量蒸发速度,kg/s; Q3—质量蒸发速度,kg/s; t1—闪蒸蒸发时间,s; t2—热量蒸发时间,s; t3

—从液体泄漏到液体全部处理完毕的时间,s;

QP—液体蒸发总量,kg; Q1—闪蒸蒸发速度,kg/s;

三、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确定

(一)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的含义:

所有可预测的概率不为零,不一定是概率最大事故,但是危险最严重的事故概率,常用事件树分析法确定事故概率。

(二)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逻辑演绎法。

(三)事件树分析法的推荐文件:世界银行《工业污染事故评价手册》、《建设项目事故评价技术手册》。 (四)泄漏事故分类

1.易燃易爆气体泄漏;2。毒性气体泄漏;3.可燃液体泄漏;4.毒性气体泄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7t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