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方案

更新时间:2024-01-15 16: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结合脾瘅(糖尿病前期)患者临床特点,拟诊断标准如下:

(1)患者多形体肥胖或超重,可有易疲倦、失眠或多寐、多食或纳差、口干多饮、腹泻或便秘、小便多等表现;

(2)平素多食肥甘、久坐少动或情志失常等; (3)有消渴病家族史者,可作为诊断参考。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 6.1mmol/L(110mg/dl)≤空腹静脉血浆血糖≤7.0mmol/L(126mg/dl),或(和)7.8mmol/L≤OGTT试验中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二)证候诊断

1.肝胃郁热证:神疲体倦,体重下降或肥胖,心烦失眠,尿多,大便秘结。口渴咽干,喜冷恶热,语声高亢有力,口苦,纳多,或有头晕,胸胁苦满,善太息,舌红苔黄,脉有力。

2.气滞痰阻证:形体肥胖,腹型肥胖,或见脘腹胀闷,心烦口苦,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

3.气虚痰湿证:形体肥胖,腹部增大,或见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淡无味或黏腻,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濡缓。

4.阴虚气滞证:形体中等或偏瘦,或见口干口渴,夜间为甚,两胁胀痛,盗汗失眠,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细。

5.阳虚寒湿证:神疲体倦,体形瘦弱或虚胖,但欲眠睡,夜尿频多或小便少,大便溏或先硬后溏或下利。畏寒喜热,肌肉松弛,面色萎黄、晄白、淡白或晦暗,语声低微,手足不温,纳呆,腰膝酸软,口水多,舌淡,脉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胃郁热证 治法:清肝和胃。

推荐方药: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柴胡、黄芩、黄连、大黄、枳实、瓜蒌、白

芍、法半夏、生姜、大枣等。

中成药:小柴胡片、龙胆泻肝丸、丹栀逍遥丸等。 2.气滞痰阻证 治法:理气化痰。

推荐方药:越鞠丸加减。苍术、黄芩、香附、栀子、神曲等。 中成药:越鞠丸、温胆片、二陈丸等。 3.气虚痰湿证 治法:补气化痰。

推荐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炙甘草等。 中成药: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 4.阴虚气滞证 治法:养阴理气。

推荐方药:二至丸合四逆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实、女贞子、旱莲草、炙甘草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生芪消渴胶囊、降糖甲片等。 5.阳虚寒湿证 治法:温阳化湿。

推荐方药:附子汤合理中丸加减。熟附子、干姜、白术、白芍、茯苓、人参、炙甘草等。

中成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 (二)穴位贴敷

可根据患者临床证候特点选择穴位贴敷药物。

如脾瘅合并有睡眠不佳者,可选用醋调萸桂散敷贴涌泉穴。

1.方法:将适量吴茱萸研末,与肉桂粉一起用米醋调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盖以纱布固定,每晚1次,次日早晨取下,5~7天为1个疗程。

2.功效:调和阴阳,引火下行。

3.适应症:适用于脾瘅阴虚或阳气虚等至阴阳不和出现失眠、多汗等患者。 (三)针灸疗法 1.艾灸疗法

(1)方法:用艾绒或艾条等,在体表的某些经穴或患病部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隔姜、隔蒜、隔附子饼灸)地施以适当的温热刺激。

(2)功效: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温阳散寒。 (3)适应症:适用于脾瘅患者气虚痰湿盛患者,可选足神阙、三里、三阴交、内

关、中脘、神门等。

2.体针及耳穴压豆

体针及耳穴压豆可以通过穴位刺激,可达到调整气血阴阳、减轻体重等作用。 (1)方法:如体针选择丰隆、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太冲等,耳穴可选肝、胆、肾、肾上腺、神门、内分泌等。

(2)功效:人体的五脏六俯在耳廓有相应的穴位分布,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内脏气血阴阳功能。

(3)适应症:脾瘅各证型患者。 (四)其它疗法

根据情况可使用糖尿病治疗仪、经穴电针治疗仪、磁疗仪、微波热疗仪等。 (五)中医饮食生活起居调理 1.食饮调理

少食肥甘厚味、煎炸烧烤及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食用粗粮,多食绿色蔬菜。并根据不同体质特点选择饮食。

(1)定时定量

饮食时间有节,即一日三餐时间相对固定。

饮食量有节制,以控制总热量为主:首先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考原来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热量,成人卧床休息状态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kcal;轻体力劳动30~35kcal,中度体力劳动35~40kcal,重体力劳动40kcal以上。

(2)依体质特点选择食物

根据辨证结果,按照体质寒热不同特点进行选择食物。 ①偏实热阴虚证者:可适当选择偏寒滋润食物; ②偏虚寒湿盛证者:可适当选择偏温热性食物; ③虚实寒热兼见者:可适当选择平性食物。 2.运动疗法 (1)适宜项目:

羽毛球、乒乓球、保龄球、游泳、跳绳、慢跑、快走、骑车、登山等中等活动量的运动。也可选择家务劳动、步行购物、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较轻活动量的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可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不要作为一种额外的负担。不应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2)注意事项:

应在第一口饭开始后1小时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出现低血糖。每周至少应坚持运动4次以上,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为60分钟左右(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运动)。运动过程中应感觉周身发热、出汗,但不要大汗淋漓。可用心率衡量运动强度。即心率=(220-年龄)×60%到70%。或心率=170-年龄。如年龄为40岁,运动后心率达到110-130次/分钟,否则运动意义不大,达到强度后坚持30分钟。

注意:有心脏疾患者不做要求。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学评价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如神疲体倦、口干、体重减轻、肥胖、多食、纳差、便秘、便溏、小便多等。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0)正常、(1)轻度、(2)中度、(3)重度,治疗情况根据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况记录,评定标准见下表。 重 精神极度疲乏,四肢无力,不神疲乏力 能坚持日常活动 面色晦暗 面色黧黑,干枯 肥胖 BMI>35 BMI<16,或体重下降4kg以消瘦 上 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生活及胁肋部不适偶有疼痛,生疼痛明显,发作较频,不胁痛 睡眠受干扰。须服止痛药,生活及睡眠不干扰 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 活、睡眠严重受干扰 心烦 偶有心烦 时有心中懊憹 常常心中烦如焚 易怒 偶有怒气 易怒 常常发怒 口苦 晨起口微苦 口中发苦,食而无味 口中甚苦,食不知味 脘闷 胃脘不适 胃脘闷胀不舒 胃脘闷胀明显 情绪抑郁 情绪低落,言语减少 忧郁寡言,表情淡漠 悲观失望,沉默不语 嗳气 偶有嗳气,嗳声较轻 嗳气较频,嗳声较响 嗳气频作,嗳声响亮 进食较前增加二倍以上或食多食 较前进食增加一半 较前进食增加一倍 后则饥 纳呆 饮食无味 食欲差 无食欲 食少 饮食较前减少一半 饮食较前减少3/4 不能进食,食则欲吐 饮水较前增多一半或每日饮水较前增多一倍或每日饮水较前增多二倍以上或每口干多饮 大于2000ml 大于3000ml 日大于5000ml 口淡不爽,不思饮。口中口中粘腻,唾液粘稠不思口粘不欲饮 不欲饮,饮后恶心 发粘,唾液偏稠 饮,饮后无不适 晚间手足心微热,偶有心手足心热,不欲衣被,时手足心灼热,不欲衣被,握冷五心烦热 烦 有心烦 物则舒,终日心烦不宁 头晕 头晕眼花,时发时止 头晕,如坐舟车,行走不稳 眩晕易扑,视物旋转,站立不稳 症状 轻 精神不振,不耐劳力,但可坚持日常轻体力活动 面色萎暗,不润泽 BMI>23 BMI<18.5,或体重下降2kg 中 精神疲乏,勉强坚持日常轻体力活动 面色黯黑,无光 BMI>30 BMI<17,或体重下降2~4kg 耳鸣 腰酸 膝软 失眠 多寐 大便溏泄 大便干结 小便多 小便少 溲赤 耳鸣较重,时时显现,在耳鸣轻微,间歇发作或仅嘈杂环境中仍有耳鸣,或在安静环境中出现 伴轻度听力障碍 晨起腰酸捶打可止 持续腰酸,劳则加重 轻微膝软无力 膝软不任重物 不易入睡,一日睡眠小于5难睡易醒,一日睡眠小于4小时 小时 困倦思睡,一日睡眠大于困倦思睡,一日睡眠大于10小时 12小时 大便稀软不成形,日行2~烂便、溏便,日行4~5次3次 或稀便日行1~2次 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每2大便干结,每日一行 日一行 一日小便5次以上,尿一日小便8次以上,尿量量>2L 2~3L 一日尿量小于1000ml 一日尿量小于700ml 小便发黄 小便黄而少 耳鸣严重,昼夜不停,影响工作和睡眠,或伴有中度以上听力障碍 腰酸如折,休息不止 膝软无力,不欲行走 难睡易醒,心烦难睡,睡眠小于3小时。 困倦思睡,一日睡眠大于14小时 稀水样便,日行3次以上 大便秘结,排便艰难,3日及3日以上一行 一日小便10次以上,尿量>3L 一日尿量小于400ml 小便黄赤不利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比较(疗前/疗后)。 痊愈: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 显效: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以上。 有效: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以上。 无效: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0%。 2.有效降糖

治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6.0%。 有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6.5%。 无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6.5%。 3.改善胰岛素抵抗:

显效:治疗后IAI提高50%以上; 有效:治疗后IAI提高20%-50%; 无效:治疗后IAI提高不足20%。 (二)评价方法

患者治疗前后评价临床症状积分,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情况。以症状积分改善结合血糖及胰岛素释放等指标综合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7i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