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A
更新时间:2023-07-18 02:20: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理论复习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知识点A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
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
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
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
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
“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
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
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
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
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
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
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
理论复习
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
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
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
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
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
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
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
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
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
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
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
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
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
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理论复习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
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
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
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
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
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
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简答与问答
【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其主要表现有三点:
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因素得到发展,使心理生理素质得以呈现
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
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3】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认识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地发展原则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原则、方法
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理论复习
【4】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 1历史性2永恒性3相对独立性
【5】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马克思主义教育阶段4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
4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资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
【8】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9】试述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实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即考虑稳定性,不随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潜力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10】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 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理论复习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1】我国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2】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机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3】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基础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1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5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15】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2连续性,广延行 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16】简述教师应如何热爱学生?
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3要全面关怀学生 4要关爱全体学生 5对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17】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18】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3发扬教育民主 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9】如何建立教师的威信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20】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理论复习
1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修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
【21】试述教师职业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22】教学应该遵循哪些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3】教学的基本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4】教学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5】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
3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4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26】论述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
1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
理论复习
2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巩固知识并不是期末复习阶段的事,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3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复习要抓住两点①复习要及时,要抓住基本的,规律性的知识,②复习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要多样化要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末复习结合起来,使复习成为体系,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教会学生记忆方法,记忆方法很多如,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注意调动多种感官等,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并加以运用。
【27】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年龄特征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除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年龄特征的影响外,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28】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29】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30】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
【31】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的
1诊断教学问题 2提供反馈信息 3调控教学方向 4检验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地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
【3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3】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理论复习
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民主与法治观念的启蒙教育
【34】简述德育教育新形势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建立德育基地4创办业余党校
【35】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6】试述德育的任务
1培养少年儿童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7】试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 知、情、意、行的提高过程这一基本规律
1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行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2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3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性及外部表现,是品德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
5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排斥,其中 知 是基础,行,是关键
6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品德教育可以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38】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
【39】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有助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理论复习
【40】简述如何培养班集体
1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1】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42】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课外、校外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3】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①学校与宣传部门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②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联系 ③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44】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文娱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 7课外阅读活动
【45】试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46】课外,校外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理论复习
【47】简述教育研究的意义 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48】简述研究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宏观方面:1要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是要考虑研究方法的可行性3要考虑研究者本身的研究能力,凡研究者力所能及,能胜任的方法,才是适当的方法
具体来说:综合与分析研究课题;归纳与演绎的研究思路;因素的控制程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情况。
【49】什么是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教育研究是人们为了获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认识而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教育研究的特点有: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检验性
【50】试述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鉴于时间融为一体,将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环渐进的四个环节
1计划:主要是明确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行动计划
2行动;主要是实施行动项目,对行动的监控、调整
3考察:主要是观察、记录、访谈、问卷、收集背景资料
4反思:主要是调整描述结果、分析解释原因、评价行动、构想纠正失误克服困难的新行动计划 行动研究的优点在于:活跃,能适时做出反馈与调整;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对行动研究的批评在于: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况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正在阅读: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A07-18
合勤交换机使用手册03-21
ppt简介 - 图文02-02
大班美工区计划11-28
最新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朴素逻辑题秒杀技巧-精品10-20
外国文学史书上重点06-29
男宝宝小名简单好听男宝宝乳名简单好听04-19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教育理论
- 基础知识
- 庆祝圣诞 三句半
- 新农村建设协议书
- 必修② 第四单元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单元质量检测
- 常用和急救药品目录(2003修订版)
- 什么是外汇市场翻译
- 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 (完整word版)2017年河北单招英语模拟试题四(附答案)
- 区教育局党委选举党代表选举办法
- 汇达发展(国际)有限公司
- 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微泵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 2009年广东省高考调研考试语文测试仿真模拟试
- 乒乓球模块一教学教案
-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进展
- 换玻璃还是贴隔热膜
- 实证资产定价-present
- 白易礼四六级虚拟语气-33讲-40讲
- 第6章 部件工作原理与编程示例
- 11 第十一章 沟通(编辑定稿)
- Email投递简历时应注意的几点重要事项
-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