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旅游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3-07-21 16:2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3卷第4期2011年8月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GEOGRAPHICENVIRONMENTRESEARCHVol.23,No.4Aug.,2011

中国低碳旅游研究综述

张朝,胡道华

*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中国的低碳旅游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将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是推进研究进展不可回避的环节。通过对中国低碳旅游研究文献的全面搜集,阐述了低碳旅游概念、低碳旅游与旅游业、低碳旅游与政府3个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对各种发展低碳旅游的措施建议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认为中国低碳旅游研究在不断广泛化、深度化的同时,仍存在介绍性、定性、理论性阶段,且存在同一研究领域结论相重叠的问题,今后应进一步重视低碳旅游的定量研究,同时注重多学科综合应用。关键词:中国;低碳;旅游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52(2011)04-0053-05

0前言

排,5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用水用电量降

[3]

低20%。颁布不久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

,就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游业的意见》

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4]

要信号。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对于旅游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中国低碳旅游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这一领域研究的综述,可以观察中国低碳旅游的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并从中把握到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为中外低碳旅游研究对比、低碳旅游的定量化研究等进一步工作做好了资料收集和基础研究工作。

本文的数据基础主要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8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64篇),以“低碳旅游”为检索词,以2000~2010年为区间,共94篇文章。

2003年4月突尼斯第一次气候变化与旅游国际会议的召开、2007年10月《达沃斯宣言》的颁布、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呈递的《迈向低碳旅游业》的报告,以及在这期间一系列将旅游业与减碳减排相联系的举措与文件,逐渐揭开了低碳旅游作为未来旅游发展趋势的序幕,同时也让低碳旅游逐步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虽然早在这之前针对旅游业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已经开始,然而低碳旅游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并作为研究对象的起步却较晚,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查询,用“低碳旅游”做检索词,可检索到的文章最早发表于2009年。

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首次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1]

要》。中国政府将减排目标定位在2020年单位中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2]。2009年12月初,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

1概念界定

笔者通过比较发现,学者们在研究低碳旅游相关概念时,均认同低碳经济是低碳旅游的基础,创

收稿日期:2011-04-18;修订日期:2011-05-24.

作者简介:张朝(1987-),女(满族),黑龙江省黑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规划开发研究.*通讯作者.

54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23卷

新是低碳旅游的核心这一理论基础。

黄文胜

[5]

通的低碳化在实现低碳旅游的过程中举足轻重。许多学者就此环节做出了论述。

虽然学者们提出的推广低碳旅游交通的措施各有侧重,但绝大部分还是从能源类型和交通工具上实现交通和行走节能。刘啸蔡萌、汪宇明

[8]

[6]

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

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王辉、宋丽、郭玲玲

[2]

提出街道两旁路灯全

认为,部采用太阳能照明,交通主要依靠人力或者畜力。

认为应通过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

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途径,发展低碳旅游交通设施。周梅

[18]

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以上两种概念界定侧重于保护,并未提及旅游产品质量和游客的享受程度,它们的确体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但从旅游的角度来讲,它们并未能将旅游的实质体现充分,过于强调了“低碳”。而弱化了“旅游”

刘啸

[6]

提倡公共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

无碳旅游交通方式,对于需要燃料的交通工具,要采用无污染的新能源,对于一些短程旅游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择徒步旅行或自行车旅行。环鄱阳湖区域通过采用替代性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碳排放,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景区运用低碳交通技术的典型范例

[9]

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节能减排为其基

本思路,在不降低旅游质量的前提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实现节能减排的旅游。吴荧

[7]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

当前中国针对旅游交通的低碳化研究大多处在办法推荐的层面,并未充分将碳足迹测算与具体措施相结合,属于单纯的定性分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过渡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时代,实现中国低碳旅游交通的标准化、可行化、科学化。

低碳旅游交通的实现,关键点在于交通科技研发的进步,一种可以满足游客休闲需要又环保的交通工具是实现减碳减排和提高游客体验质量的重要前提。不可能单纯依靠游客素质的提高,以降低旅游效率的方法实现旅游交通的低碳化。2.2

低碳旅游与景区

景区是游客最为集中的地区,构成复杂,几乎可以囊括食住行游购娱所有元素。中国已经开始了对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的建设

[10]

认为,

低碳旅游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尽可能减少碳足迹与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获得共同提高。蔡萌、汪宇明

[8]

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

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这3种概念界定明确提到了游客体验质量与各项效益的共同提高,不仅把低碳旅游作为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责任,更强调了节能减排和游客享受的协调发展,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在旅游企业层

[11]

面,旅游景区是最早倡导低碳旅游的。目前中

国景区正逐步用实际行动实现景区的低碳化转型。

2低碳旅游与旅游业

低碳旅游的推进离不开旅游业各领域的共同努

,做山东德州皇明集团打造的“太阳谷主题公园”的是太阳能技术的开发应“减排、微排、中和”的技术经济途径,建设了一批高等级低碳旅游示范区

[12]

力,学者们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阐述了发展低碳旅游的要点与措施。2.1

低碳旅游与交通

统计表明,旅游交通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了整个旅游业排放量的75%,比例颇高。由此看来,旅游交通是旅游碳足迹产生的最主要环节,旅游交

。山东蓬莱阁景区出台了6项措施积极发展

[13]

低碳旅游。台湾坪林的成功模式也为各地低碳

景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突出景区的游览性特征,将学者们的观点加以综合论述。

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

[14]

在讨论低碳旅游

景区时,提出了“绝对型低碳景区”和“相对型

第23卷

张朝等:中国低碳旅游研究综述

55

,前者是指从景区的前期建设、中期运低碳景区”

营、后期管理等全过程严格低碳化的旅游景区;后者是指提供有限低碳旅游服务的旅游景区。后者在中国存在更为广泛,也更易实施,是推进低碳旅游的一个有利切入点。李喆

[15]

产品、设计低碳旅游路线。更有一些经营者认识到了碳汇机制的作用,并认为要实现旅行社的低碳化,就必须转变竞争观念,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2]

[21]

,提高产品

的研究指出应在开发质量,强调产品设计。在营销宣传上,旅行社是信息传递者,应将低碳旅游的概况和好处向游客进行介绍,并把游客的反映即时反馈给各部门。针对低碳旅行社的文章数量不如其他方面的文章多。旅行社低碳化实际上是众多旅游业相关者推行低碳的综合体现,涉及到了旅游产品链上的绝大多数环节,对于低碳旅游从上到下的推行弥足重要。2.4

低碳旅游与酒店

酒店是旅游过程中消耗水、电等能源量最大的场所,也是碳排放量位居前列的行业。一座中等规模的三星级饭店,一年大约要消耗1400t煤的能量,可向空中至少排放4200t二氧化碳、70t烟尘

4

和28t二氧化硫,而一座建筑面积在8×10~10×

,尽量在不过程中,尽量做到“多利用,少开发”

改变自然资源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及布局。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低碳旅游的构建,更是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有学者指出,许多湿地、湖泊也是重要的碳汇体,保护一些乡村生态旅游湿地,也能构建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之路上的一个突破

[17]

[16]

。还有

新研发出的环保型旅游产品,也是在低碳旅游研究

。魏小安[18]用“环境”为载

体,提出把环境作为旅游大产品建设以提高核心竞。蔡萌、汪争力,连接了“低排放”与“高享受”宇明

[8]

从景区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等方面详述

[19]

了构建低碳旅游的详细路径。周梅则强调了景

[20]

区要从规划开发建设时期就着眼于低碳,并认为应执行低碳评价制度。与此相似的,谭锦、程乾论述了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的构建,认为要同时注意硬件设备和软环境的开发。虽然以上两部分研究都提到了低碳评价制度问题,但均没有给出这种制度的具体评价标准,不过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低碳旅游研究正在由定性研究向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向迈进。

在推进低碳旅游定量化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借鉴很多旅游发达国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并正规化,通过不断的试验和纠正,最终使这种评价体系具有受法律保护的约束性,让中国低碳旅游的实现呈现出质的飞跃。2.3

低碳旅游与旅行社

旅行社是旅游消费者与旅游经营者的纽带,作为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的组织者、安排者,它在保证游客旅游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碳债务的实践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起着宣传、组织和桥梁作用。相对地,推行低碳旅游也将给旅行社带来营销宣传、产品创新、内部管理等新的契机。

一些学者从经营角度提出应多开展网上经营,减少旅游经营过程的能耗。更多的学者则是强调在旅行社销售的产品和线路上下功夫,开发低碳旅游

104m2的大型饭店,全年消耗大约13×104~18×104t标准煤[23]。

在中国,酒店的低碳化旅程悄然进行。湖北武汉花山新城的首个大型建筑项目花山会议中心酒店将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及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系统等节能环保技术,节能率可达65%[24]。研究人员从能源、建筑、自身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了酒店低碳化的若干策略。在能源方面,提倡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逐步替代现有的传统型能源,建设新型的低碳酒店能源供应系统;建筑节能方面,提倡采用节能玻璃窗或太阳能玻璃窗放。周梅

[6]

等方式推进建筑材料的低耗能低排

[19]

除了提到相关的节能外,还认为酒店

应深入了解自身能源结构和使用情况,制定能源管理计划。这种能源管理计划给予了酒店低碳化更为明确的指导。2.5

低碳旅游与旅游者

针对游客行为的低碳旅游文章大部分从转变游客观念入手进行论述。中国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引导、规范游客行为的层面上,宣传游客实现低碳旅游的办法和指南,数量众多,内容却大同小异。例如:倡导低碳旅游交通方式、住宿方式、产品选择等等。比较典型的研究及成功案例是陈世贤

[25]

游客个人碳足迹与低碳旅游行为意向的研究,预测

56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23卷

环境在游客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影响,进而在其行为之前进行各类预防。刘啸玲玲

[2]

[6]

有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行业才能够逐步顺利实现低碳化。受到阻碍时,政府的行动无疑是为低碳旅游铺平道路的最大力量。

、王辉、宋丽、郭

、蔡萌、汪宇明[8]等学者均在这方面进行论

述,提出的具体方法有转变观念,积极接受新的低碳生活;选择绿色环保宾馆等等。有的学者认为,旅游者应节制欲望,学会节约游作为一种生活习惯

[27]

[26]

4结论与讨论

目前中国对低碳旅游进行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

,或者将低碳旅

在对低碳旅游基本概念和情况的介绍,让旅游者了解到如何进行低碳旅游,并鼓励旅游者采取这种旅游方式。也有一些其他的出发点,有的从酒店行业的减碳减排角度进行分析,有的从旅游景区的低碳化角度进行探索,还有的则从设计低碳旅游产品的角度加以透视,等等。与国外相比较来说,中国偏重定性化说明,着重于低碳旅游概念和低碳旅游对策的说明;而国外研究成果侧重定量化,主要依据对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定量化研究结论,提出旅游业碳减排的对策。在这方面,中国的研究应尽力与国际接轨,争取把定量标准早日纳入研究内容。目前中国对低碳旅游的概念互有重复,含义旅游不同、略有侧重,客观上反映了学者们对基本概念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尚未达成一致。且中国的低碳研究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虽然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没能与现实案例紧密结合,方法不能得到充分的检验。因此应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相关研究更为科学和规范且符合实际。低碳旅游的最终实现需要所有旅游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同时应强调政府职能,使低碳旅游从纸上渗透到生活,进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的进程。雷同且不能切合实际的研究客观上影响了中国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多角度、符合实际的创新研究。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低碳旅游一定会拥有一个好的前景,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旅游者的配合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并不能作为低碳旅游之路的根本动力,但却是实现低碳旅游的重要软件。想要从本质上规范游客行为,还是要用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低碳旅游产品来实现,才能达到环境、游客、经营者的多方获益。

3低碳旅游与政府

政府在推行低碳旅游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扮演

着指导者的角色。发展低碳旅游是政府的社会责任

[28]

。从中央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

的意见》推出发展“低碳旅游”这一概念,到地方性的各种推行低碳旅游的规范政策,都体现着政府在推进低碳旅游过程中的重要性。石培华、吴普

[29]

从政府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大力推进低碳旅游

(3)做好一批试点;

(6)

的重点措施:(1)制定一个行动方案和计划;(2)研究制定和实施一个标准;(4)发出一个倡议书;

(5)发布一个手册;

建设一个创新平台。有的学者从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角度提出政府应制定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和监督机构

[8]

。还有的学者认为政府应设立

[19]

低碳旅游标准、提供资金和政府支持、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开展国际合作

。政府同时应大

[30]

力支持研究,为发展低碳旅游提供技术支撑开政府的环境立法

[31]

同时,在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的过程中,离不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范围最为广泛,也最为宏观,只参考文献:

[1]石培华,吴普.发展低碳旅游的思路与举措(上)[N].中国旅游报,2010-01-08(10).

[2]王辉,宋丽,郭玲玲.低碳旅游在海岛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探讨———以大连市海岛旅游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27(5):75-79.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Z].国发(2009)41号,2009.

[4]侯晓丽,贾若祥.“低碳旅游”:3大优势赢得掌声[N].中国经济导报,2011-01-25(B05).[5]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

第23卷

张朝等:中国低碳旅游研究综述

57

[6]刘啸.低碳旅游———环境经济价值实现的新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37-138.[7]吴荧.倡导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3):36-37.[8]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7.[9]金姝兰,金威,徐磊,等.环鄱阳湖区域低碳旅游规划设计[J].生态经济,2011(1):149-152.[10]林辉,王华.黄山入选首批“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N].黄山日报,2011-01-07(1).[11]曹会林.浅议低碳旅游与旅游企业的低碳举措[J].价值工程,2010(4):31.[12]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25(2):11-12.[13]赵鑫.蓬莱阁六项措施发展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0-01-25(7).

[14]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86-89.[15]李喆.论低碳旅游时代的景区建设[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1):32-33.

[16]杜宗斌.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湖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5-376;379.[17]闻之.环保小木屋进景区有利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0-01-04(5).[18]魏小安.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11-30(2).

[19]周梅.我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7):124-125.

[20]谭锦,程乾.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构建———以四川贡嘎燕子沟景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117-118.

[21]王月婷,李晶枝,佟娜.旅游产业也许转变发展方式———峨眉山旅游集团董事长马元祝谈低碳旅游[N].中国改革

报,2010-07-06(7).

[22]张超武,邓晓峰.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3):86-90.[23]王娟.低碳化:旅游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N].中国旅游报,2009-09-23(11).[24]赵焕焱.1月:倡导低碳旅游呼唤低碳酒店[N].中国旅游报,2010-02-10(5).

[25]陈世贤.游客碳足迹与低碳旅游行为意向之研究:以坪林乡为例[D].台湾:逢甲大学,2009.[26]刘笑明.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1,(2):175-179.[27]李扬帆,王志旭.浅谈低碳旅游[J].旅游经济,2011(2):79-81.

[28]安微娜.论低碳旅游与社会责任[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4(2):122-124.[29]石培华,吴普.发展低碳旅游的思路与举措(下)[N].中国旅游报,2010-01-08(10).[30]侯晓丽,贾若祥.“低碳旅游”,从住行环节入手[N].中国经济导报,2011-01-25(B05).[31]周锐.低碳经济的环境立法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166.

ASUMMARYOFLOW-CARBONTOURRESEARCHOFCHINA

ZHANGZhao,HUDao-hua

(Faculty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HubeiUniversity,Wuhan430062,Hubei,China)

Abstract:ResearchofLow-CarbonTourisinitsinfancyyetinChina,itisinevitabletosummarizeandanalyzetheexistingfindings.ThroughthecomprehensiveliteratureresearchofLow-CarbonTour,themainadvancesonLow-CarbonTouraboutconcept,itsrelationshipwithtouristindustryandgovernmentareelaborated,meanwhileanalyzedifferentmeasuresandproposals.Onthebaseofthese,itisconsideredthatdomesticresearchofLow-CarbonTourisstillinthesynopsized,qualitative,theoreticalcondition,whileitismoreextensiveandin-depthincreasingly,itshouldpaygreaterattentiontothequantitativeresearch,meanwhileemphasizetheapplicationofmultidisciplinary.

Keywords:China;Low-Carbon;tour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6y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