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06-03 09: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哪些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论述题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异化劳动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
论述: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成就的哲学概括,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三种主要的分配形式——工资、利润和地租,归结为异化劳动以及由异化劳动所决定的私有制。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马克思首先揭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接下来,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表现: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由于劳动与资本的分离,才使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才使劳动的外化得以实现。马克思在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证明,人类全部奴役制的根源就是这种客观的、物质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在此,马克思以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为基础,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
正确评价:
1。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的客服和超越。
2.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
3.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
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依然是其理论的主题。
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解析依然是前科学的。
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造成以上三点理论缺陷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此时还没有彻底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手稿》只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而不是一部已经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著作。
2、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共产主义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
马克思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共产主义观的:
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手稿》中,“共产主义”是作为异化劳动的对立面来设定的。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手段及其必然结果,因此作为异化劳动消除的共产主义当然应当把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内容。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
第二,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只抛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而不抛弃物质财产本身。
第三,共产主义是任何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彻底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到了共产主义时,“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是价值根据,自然主义是事实根据,价值根据必须立于事实根据之上,价值根据是事实根据的意义所在。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一物两体的关系。
第四,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的运动之中。
另外马克思还的两种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观进行了批判。分别是:粗陋的平均主义共产主义的观点;政治的共产主义观点。 正确评价:
首先,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点带有无法抹去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色彩。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之所以应当被扬弃,不是因为它和历史的现实发展规律相矛盾,而是因为它和人的本质要求相矛盾。马克思此时的理论建构所达到的知识一种伦理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思维成果。它跟从现实历史中得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还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观的理解中,也包含一种从现实经济事实出发的科学的思维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现实的劳动的客观作用的重视。
(2)在认识论的角度上对客观对象在人的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的重视。
(3)对经济因素在社会形态中的作用的重视。
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中还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在区别其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下进行的,共产主义不抛弃财产的物质内容,只抛弃财产的异化形式,这就是对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的很好把握。在对现实劳动的分析上也是如此。
3、 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为什么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谓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是自古希腊哲学以柏拉图的“理型论”为代表开始的客观唯心主义对人“本质”的解释。此类客观唯心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不依附于个体、社会甚至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特殊形态,而现实中的人,是这种形态的变化、完善、物化(现象化)的产物。
而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如何理解:
所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哲学命题,一个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另一个是“处在同一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相互联系”。前者从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来界定人的本质,而后者强调人实际上所参与的社会关系,要远远超过直观所能掌握的有限数量,即一个社会中的任何一种关系,都会对其中任意个体的人发生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涵义:
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如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地主还是农民、资本家还是工人等,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把握人。社会关系简单地说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进一步说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再进一步,还可以分为若干方面,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生产关系、业缘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等等。要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就应该从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入手。
最后,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有主次之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着基础的支配的作用,它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人在生产活动、交换活动、分配活动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的集团实际上就是不同的阶级。政治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中重要的关系,它是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人的社会地位不仅与人的经济地位有关,而且更与人的政治地位有关。在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但是,不能仅仅从人际关系角度来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科学结论作庸俗化的理解,不能把这个科学结论看作是一些人大搞“关系学”的根据。社会关系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能归结为人们平常所理解的那种狭隘的“人际关系”。
4、 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为什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作为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什么样
的特征?
马克思说以前的哲学家的做法是错的,只把哲学停留在理论上。以前的哲学都只是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就把改造世界作为己任,即提出哲学在改造世界上的指导功能。也就是讲,哲学要靠人的实体来把它表现出来,不然就像是船放在陆地上一样成了摆设,而没有被真正的释放出它应有的价值。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只是消极被动地解释世界,不懂得实践活动在改变世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提不出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主张,不懂得实践的观点对于哲学理论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决定性意义。
传统哲学以实体本体论的方式追求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试图达到对世界的终极解释。在这里,传统哲学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是静观式的知识论态度。在传统哲学看来,静观高于行动,理性高于实践,哲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解释世界”的问题,在于把握世界的终极存在和本体根据的问题。
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唯物性,历史性,辩证性,和斗争性。
而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不仅是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认为这样,就从根本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区别开来了,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蕴含两个最为基本的维度:哲学范式和思维范式,只有从这两个维度入手,才可以展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义。具体而言,这一革命蕴含了两个根本性的范式转换:就哲学范式而言,从思辨哲学转向实践哲学;就思维范式而言,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从实质上看,哲学范式的转换与思维范式的转换并非比肩并立的两个转换,亦非前后相继的两次转换,而是同一转换的两个方面,即它们乃是两种视野下的同一个转换。要认识到马克思哲革命的实质需要理解这一转换。
5、评述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历史功绩:①、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即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照了上帝,然后对上帝秉礼膜拜,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的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世界被两重化了,一个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②,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照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他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纯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有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
局限性:①,他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教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是由世
俗社会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②,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显然这是不对的。③,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想建立新的宗教——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
6、 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有哪些?
费尔巴哈哲学存在一些严重缺陷:第一,他没有逾越旧哲学的屏障,仍然企图建立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并把它们包罗在内的科学。第二,他没有把唯物主义哲学贯彻到底,其下半截(即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而上半截(即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第三,他不能客观地批判黑格尔,而是简单地把黑格尔当作无用的东西抛在一边。第四,他的历史观不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而且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来和黑格尔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容相抗衡。
7、根据《费尔巴哈论》的论述,谈谈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
首先,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真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是,黑格尔按照旧哲学的传统要求,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体系,人类的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那里就完结了。
其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切都是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发展的;但是,按照黑格尔的体系,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因而自然界的一切在“绝对精神”的逻辑阶段就已经规定好了。
最后,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的历史是一个无穷发展的过程,但是,按照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人类历史到普鲁士王国所许诺的等级君主制实现的时候便达到了顶点。
8、《费尔巴哈论》对黑格尔哲学成就的概括。
第一,黑格尔哲学包括了以前的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巨大领域,而且在这一领域中发阐发了现在还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第二,黑格尔哲学不自觉地指出一条走出绝对真理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9、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1)根本不同的研究方法:旧唯物主义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他们不仅对自然界的认识是简单的直观,而且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特别是对市民社会的认识也是简单的直观;马克思主义则用辩证的方法考察人类社会,认为社会是有人组成的,社会中的人不是孤立的、彼此无关的,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结成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2)根本不同的阶级基础: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是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旧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3)根本不同的历史使命:
10、恩格斯批评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误解:
(1)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不符合哲学发展的事实,施达克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至多是同康德的唯心主义及其“绝对命令”有联系;(2)“理想的意图,理想的力量”(施达克)是人类活动的特点而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这种脱离现实的经济关系的道德原则是唯心主义的,这种道德原则不受任何感情欲望的限制,也不考虑是否达到满足欲望的目的和行为的实际效果;(3)认为人类总的来说是沿着进步方向运动的,这种信念是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绝对不相干的。唯心主义者可以 ,唯物主义者也可以相信人类进步。
11、《费尔巴哈论》是怎样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看做是人的感情关系的错误观点的?
首先,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和宗教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恩格斯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与人类共存的社会现象。其次,费尔巴哈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看作是宗教,歪曲了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本来面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本来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关系的反映。费尔巴哈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同宗教联系起来,否定了人的思想感情和经济关系的联系,而陷入唯心主义。
12、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哲学的危害性是什么?
首先,费尔巴哈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关系神圣化为宗教,更加破坏了人们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在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费尔巴哈还把纯粹人类感情神圣化为宗教,这只能使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的纯粹人类感情,更加遭到破坏。其次,费尔巴哈把人们彼此间的感情关系神圣化为宗教,抹杀了阶级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13、为什么说费尔巴哈道德的基本准则是贫瘠的和空泛的?
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欲望要受到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限制,即受到双重矫正:第一,要正确估计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不要纵欲过度,因为酒醉之后必定头痛,放荡成习必生疾病;第二,要正确估计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要尊重别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所以自己追求幸福时不能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否则别人就会反抗,结果也会妨碍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为了大家的共同幸福,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道德
准则:“对己以合理的节制,对人以爱”。对费尔巴哈的道德基本准则的两方面批判:第一,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基本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第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一切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
14、 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
(1)
(2)
(3)
(4)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可以感知和理解的。旧唯物主义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能动的方面”,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的实践”,是“改造世界”活动。费尔巴哈把实践歪曲为“卑污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旧唯物主义者撇开历史进程,离开社会关系去考察人,这就看不到人的观的活动,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正真人的活动”。 即没有看到人们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积极主动的方面。 的犹太人的活动”,即个人利己主义的活动。 时间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看不到社会实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有本质的不同。
15、 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究竟新在哪里?
(1)、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是要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以自己的人本唯物主义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为了有别于黑格尔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叫“新哲学”。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是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新哲学”。
(2)、从《提纲》内容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主要新在唯物主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即新在唯物史观上。
(3)、马克思提出实践范畴,就是为了制定唯物史观。《提纲》11条,有12处提到实践范畴,主要是为把实践范畴引入历史观,以建立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4)、马克思从生产实践入手,在《提纲》中探讨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生产实践以及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16、 结合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真理标准问题的阐述,谈谈实践标准在我国当代的发展。
(1)、马克思在《提纲》中,着重从三个方面阐明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第一,指出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应到理论认识领域去寻找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问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就是说,马克思排斥理论标准后,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科学论断。
第三,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标准。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就同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烦琐的、无聊的、毫无结果的争论。
(2)、实践标准贯穿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始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对实践标准的认识逐步深化。实践标准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深化和具体化的历史过程。
第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践标准成为打破“两个凡是”的锐利武器,成为拨乱反正、确定一切正确认识和行为的起点和基础。
第二,党的十三大提出用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对实践标准的认识向生产力标准的深化。他将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锐利武器。
第三,党的十四大又将实践标准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比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更丰富,即包含了生产力标准,又比生产力标准更具体、更全面,把综合国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包括进来,从而使实践标准更深化、具体化和系统化。
17、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和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第一, 恩格斯在总结人类认识发展史的基础上,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概括,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
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二, 恩格斯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和历史发展。
第三, 恩格斯分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第四, 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和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哲学上的唯
物主义必然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则会导致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哲学认识路线
和思想路线本质上是同一的。
第五, 哲学基本问题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18、恩格斯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
第一, 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他宣称自己的哲学是以“人”为对象,但他所讲的人又不是现实的人,具
体的人;他只注意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抹煞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对人的影响,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理性、
感情加肉体。
第二, 指出了费尔巴哈的伦理学与黑格尔相比,内容及其贫乏。在善恶的看法上比黑格尔不仅要肤浅的多,而且还是形而上学的,
把善与恶绝对对立起来。
第三, 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首先,他的道德基础是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他的道德
原则是“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这些在阶级社会里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其次,在阶级社会里,根本就没有追求幸
福的平等权利。再次,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
第四, 指出了费尔巴哈道德论的社会作用。费尔巴哈在阶级社会中宣扬超阶级的“人类之爱”,只能起到调和阶级矛盾,抹煞阶级斗
争,取消社会革命的作用。
19、马克思是如何阐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与对立性的?
(1)、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直接的同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第二, 互为媒介,互相依存。生产为消费创造对象,消费成为生产的动力和目的。
第三, 互相创造对方,即互相转化。
(2)、生产与消费又是对立的。
第一, 生产与消费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要求,其中生产起支配作用。
第二, 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生产与消费存在着矛盾。
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把生产与消费等同起来的错误观点。、
20、试述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
(1)、分配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产品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分配和作为这种分配表现的社会成员在生产中地位的分配。
(2)、第二种分配形式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形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
(3)、生产资料的分配虽然也是一种分配,但严格地说,它属于生产本身的问题。它本身是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最初的生产资料是自然存在的东西,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才变成历史的东西,带有某种分配的形式。
(4)、生产力是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东西。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性质,归根到底,决定社会的分配关系和分配形式。
21、马克思是如何阐明交换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答:马克思通过交换的四种类型的分析,说明交换在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直接属于生产范畴的劳动的交换。它本质上组成生产。(2)、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交换。如原料或成品的交换。(3)、企业家之间的交换。(4)、直接为了消费而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看起来“与生产莫不相干”,但实际上也是由生产决定的。对此,马克思从社会分工、交换的性质以及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等方面作了分析。
22、马克思是如何阐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
(1)、马克思认为,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只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才“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
(2)、在马克思阐述中可以看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唯物辨证法的具体体现。它是人的头脑从本质上系统地反映和掌握客观事物整体运动全貌、揭示其规律的科学方法。思维运行从最简单范畴开始,包含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3)、马克思还区别了他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方法的根本不同之处,指出科学的方法是同现实的历史进程相符合的。
23、马克思、恩格斯这样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规律的?
(1)、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是丛欧洲封建社会城市市民等集中发展出来的。
(2)、资本主义经过手工操作、工厂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得到很大发展。
(3)、阐明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4)、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资产阶级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了”。
(5)、因此,“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4、《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论述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1)《宣言》着重阐明了共产党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不谋任何私利的政治组织。它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成为
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最终目的是实现两个最彻底决裂,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面临着新的战斗任务,必须增强党性,牢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倡雷峰精神,不以权谋私,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实现两个最彻底决裂,时刻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批判“一切向前看”的拜金主义。
(3)目前一部分党员质量不高,战斗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存在腐蚀现象,但它不是主流。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是反腐败主体力量。要为政清廉,加强廉政建设,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
25、如何看待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
答:“两个必然”理论是马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得出的最基本理论。
近几年,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所回升,并出现一些所谓新情况,加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我国的泛滥以及最近一系列东欧国家的急剧政治事件的影响,一些人特别是一部分青年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产生了怀疑,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并没有敲响,甚至认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就是鼓吹“神学目的论”。因此,在今天应该怎样认识和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个基本结论,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而尖锐的问题。
(1)我们必须准确、完整的理解经典作家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结论,是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讲的,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上讲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
(2)应以人类历史时空观来预测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灭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从萌芽到确立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漫长岁月,它是通过与封建制度的反复搏斗才取得政权的,即便取得政权,在很长时间仍然不能避免震荡和动乱。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应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同这一历史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3)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现象,但只能暂时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绝对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消失,经济危机之痼疾也没有摆脱,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反而加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26、恩格斯是怎样论证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这一客观规律的,这个结论是否已经过时?
答: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这一规律作过阐述。在本书第三章,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加详尽和严密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客观规律。
(1)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说明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其它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2)接着恩格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形式,即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表现在生产上就是“个别工厂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3)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必然要被崭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
(4)恩格斯还论证了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垄断组织和国有化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的矛盾更加激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着条件。 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理论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历史趋势,至今仍未过时。
尽管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在战后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现象,但它只是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除这种矛盾所带来的经济危机等资本主义痼疾,因此归根到底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同时,我们还应懂得,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有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27.为什么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答:1.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 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 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2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 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 治思想。 3.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人也都具有意识,因而他们也会思维。既然他们作为一个 阶级进行统治,并且决定着某一历史时代的整个面貌,那么不言而喻,他们在 这个历史时代的一切领域中也会这样,也就是说,他们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 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这就意味 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8恩格斯“两种生产”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回答要点: 1.哪两种生产及其辩证关系。 一是指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二是指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两种生产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水平 制约着人口生产的数量、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人口生产的速度、数量、质量 及构成状况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2.两种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制约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制约是决定性的、第一位的作用,而人口生产对 社会的发展是次要的因素,但人口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构成状况对社会制度的 形成和变化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主体
是人, 没有人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种的繁衍,那么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无从谈 起,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当然,两种生产对社会制度的 制约作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表现和作用又是不同的。 3.现实意义: 两种生产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它告诉我们,首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和提高生产力 水平,不断增强我国的物质财富的总量;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应该实行计划 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的素质,注意人口科学合理的构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练习与解答
1、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
实践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体系核心,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才能把握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功能。
2、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是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历史使命。由于以往的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他们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只能停留在思想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不可能指出将理论转变为革命实践的要求。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实践性的唯物主义,它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改造现实的斗争,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彻底解放全人类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实践性,从而实现了哲学革命中的伟大变革。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实践的过程。生产实践是首要的基本的实践形式,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劳动实践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实践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
第三、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生产力为内容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的问题的?
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观点。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对人本质的错误理解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是以一定生产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还发生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宗教等各种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研究人的本质,要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体上去考察。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其它社会关系,而其它社会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关系,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阶级性。同时,社会关系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又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生产关系,就形成了人们不同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命题,既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观点,也是研究探索人的本质的根本方法。
5、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如何论述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和唯心主义错误的?
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而唯心主义虽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6、《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标,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伟大作用,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观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还用实践的观点阐明新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就是改造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系统地阐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制定了大纲,开辟了道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需学习掌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原理。
第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一条主线。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的,从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第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武器。它要求我们在一切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开拓理论的新境界和建设事业的新阶段。
《共产党宣言》练习与解答
1、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一、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所作的科学分析。阶级斗争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须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考察和分析一切阶级社会。
第二、《共产党宣言》分析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说明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和阶级社会发展动力。
第三、《共产党宣言》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特点。
资本主义社会的突出特点是: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一方面,它废除了封建的等级制度,使阶级对立暴露得更明显;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2、怎样理解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及其局限性?
第一、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功绩: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促进了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上的集中,而且要求政治上的集中,经济政治集中的表现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二、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进一步促使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
总之,它不过是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
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伟大和历史使命?
第一、《共产党宣言》分析了无产阶级的特性,以此为依据,说明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①无产阶级的特点: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的阶级,他们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只有消灭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是最下层、最受压迫的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按其本性来说是国际的,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国际上互为同盟军。
②指出其他阶级,如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其社会地位和阶级特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是劳动者,能参加革命,成为阶级的同盟军;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私有者,具有动摇性。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怎样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的暴力,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第三、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再也不能统治下去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4、《共产党宣言》是怎样论述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的?
第一、《共产党宣言》在论述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的同时,把共产党同其他工人政党作了比较,从而揭示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
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出现了许多工人政党和组织。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
第二、共产党有别于其他工人政党和工人组织。表现在: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共产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
共产党在实际行动中,是无产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先进部分;共产党在理论上,是以共产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了解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总之,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无产阶级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一部分。
5、《共产党宣言》是怎样批判资产阶级维护私有制的谬论的?
第一、批判资产阶级所谓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个人挣得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的谬论。《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并不消灭自己劳动挣得、不剥削他人的财产;共产党人主张对资产阶级的财产进行剥夺;共产党人决不会消灭工人的生活资料。
第二、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消灭私有制,就消灭了“独立性”和“个性”的谬论。指出独立性、个性是有阶级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具有独立性、个性和自由。而工人在资本家的奴役下,却完全丧失了自由、独立和个性。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人成了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指出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就是贸易自由买卖、自由掩盖下的对剩余劳动的自由占有。共产党人要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必然消灭资本主义的这种自由;
第三、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的谬论。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很自然地得出了这个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共产党人主张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并逐步在条件具备时实行“按需分配”。当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时,是会激起他们更大的劳动热情。
6、《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的?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无产阶级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权,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包含三层意思: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后,逐步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镇压已被推翻的剥削者的反抗;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党和国家必须及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将自行消亡,代替它的将是简单的社会自治的管理机关。国家消亡以后,代替它的组织形式将是共产主义社会“联合体”。
7、封建的社会主义的反动实质是什么?
封建社会主义的反动实质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在理论上:第一,认为封建剥削比资本主义剥削好。第二,认为在封建社会里并没有出现地现代无产阶级,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造成了一个现代的无产阶级。
在实践上,封建的社会主义者总是参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镇压,充当资产阶级的帮凶,在经济上以资产阶级为师。
8、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哪些方面?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错误表现在:
第一、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不懂得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力量。
第二、不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不承认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反对阶级斗争,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9、《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无产阶级形成发展及其从自发阶级转变为自觉阶级的?
无产阶级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阶级,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无产阶级从自发阶级转变为自觉阶级:首先,资产阶级在最初的斗争中,不得不求助于无产阶级,以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样就把无产阶级卷进了政治运动,从而把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其次,工业的发展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了无产阶级队伍里,不仅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同时扩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日益增长的力量;再次,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瓦解过程达到了非常强烈与尖锐的程度,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了无产阶级方面来了,并在运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0、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论述共产党的性质、近期目的和最高目标的?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先锋队。在实践上,党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在理论上,提出了科学的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在目标上,分为近期目的和最终目标,其中近期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共产主义社会。
11、《共产党宣言》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共产党宣言》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它第一次系
统而完整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奠定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理论、纲领、路线和策略的基础。《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使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了共同的战斗纲领。一百五十多年来,它吸引着亿万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传播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光辉著作,而且还将对未来人类的历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二、《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最高成就,是国际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新纪元的开始。《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革命原则,永远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路明灯。列宁指出: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第三、《共产党宣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百多年来,《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已被实践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共产党宣言》所指明的无产阶级奋斗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共产党宣言》指引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学习《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内容,对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反杜林论》练习与解答
1、恩格斯是如何批判杜林的“原则在先”的观点,并论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
第一、杜林“原则在前”的先验论的基本观点。杜林认为:“原则”是构成各种各样知识和意志的简单成分;哲学就是研究“原则”的;哲学的对象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所以哲学就包括: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的普遍原则的学说(即关于人的学说),共三部分;这三部分的“内在的逻辑次序”是“适用于一切存在的原则”走在前面,而“运用这些原则”的“对象的领域”只能“在后面”。
第二、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先验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了原则和客观世界关系上唯一的唯物主义观点。恩格斯揭露了杜林观点中的自相矛盾。按照杜林的论点和逻辑,他所谓的“原则”即不是来自客观世界,也不能从思维自身中获得。那么它只能先验地在世界形成之前就存在于某个地方。“这完全象一个叫做黑格尔的人。”杜林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恩格斯提出了关于原则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著名论断:“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第三、恩格斯揭露了杜林先验主义的认识根源,阐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恩格斯指出按照杜林“自然主义地”解释意识和思维是某种现成的东西。其结果总是要陷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既然他“使思维脱离唯一的真实的基础”,其结果又必然把上帝“暗中赋予自然界”,这是想当唯物主义者的杜林陷入唯心主义的一个认识根源。恩格斯阐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归根到底意识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客观内容是对自然界、社会及其规律的反映。
2、恩格斯是如何批判杜林建立的“终极真理”体系的错误和论述人类认识的辩证法的?
第一、揭露了杜林建立终极真理体系的动机是妄图中断未来的历史,结束人类的认识;这“是荒唐的想法”,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杜林这种动机,“使他把全部现实的基础从现实世界搬到思想世界”从头脑中构出世界模式,从他的终极真理构出存在的基本原则,再由此推论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可见杜林又通过形而上学导致了唯心主义。这是杜林陷入唯心主义的又一个原因。
第二、恩格斯阐述了人类认识的辩证法。指出了人类认识的任务与人类认识的本性是处于矛盾之中;这种矛盾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这种矛盾只能在认识的无限前进过程中不断地得到解决,而不能一次完成,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穷尽;认识总是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排除限制。
3、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一、唯物史观的发现。19世纪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上升到了首要地位。它令人信服地证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利益一致等观点完全是撒谎。这就提出了重新考虑这些事实的理论表现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这些就是唯物史观的创立的历史条件。恩格斯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恩格斯认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社会之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是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自己时代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这一点,成为了西方一些学者把恩格斯说成“经济决定论”的理论依据。这是片面的。唯物史观创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唯心主义从历史观这个避难所中驱逐出来了。
第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于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中,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4、如何理解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社会性?
恩格斯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阐明了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社会性。
第一、道德具有历史性。道德不是超历史的。从道德的基本概念来看,其内容是发展变化的。善恶观念是道德的基本概念。对于这个概念,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理解,一个时代认为是善的东西,在另一个时代却认为是恶的。
从道德的类型来看,道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当代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就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道德:既有宗教时代流传下来的基督教的封建主义道德,又有资产阶级道德,还有同资产阶级并列的无产阶级道德。
第二、道德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首先,恩格斯揭示道德观念的起源和实质。从三个阶级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道德是经济关系的产物。他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其次,恩格斯认为,在阶级社会,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存在永恒的道德观念,即使有的道德戒律是共同的,如“切勿偷盗”,也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因为,对于这一戒律,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理解,内容也不尽相同;而且在将来消灭了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以后,“切勿偷盗”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了。恩格斯认为,只有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只有消灭阶级存在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全人类的共同道德才会形成。
最后,批判杜林离开道德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来分析道德起源的错误观念。在杜林那里,“恶就是猫”,善恶产生于人的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这是错误的。善恶不是自然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5、恩格斯是怎样论述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的?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目的服务。”这就是说: 第一、承认客观必然性是自由的前提。这一观点划清了唯物主义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界限,批判了杜林的意志绝对自由的唯心主义观点。
第二、自由以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基础。这里理解的自由是认识论意义的自由。恩格斯贯彻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划清了在必然性的认识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
第三、自由是根据对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这是旧哲学的命题,黑格尔也承认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在于认为,真正的自由是以对必然性认识为基础去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世界。
6、恩格斯是如何论述人类认识中的矛盾的?
恩格斯认为,每一个人的思维所达到的认识的至上意义,这是根本谈不上的,而且根据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经验看来,这些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东西,无例外的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东西多得多。从这个意义而言,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因为人的思维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然而,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人类认识有限与无限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7、认识中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照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认识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因为它只限于了解只存在于一定时代和一定民族中的,而且按其本性来说是暂时的一定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的联系和结果。
8、恩格斯是如何批判永恒真理观的?试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1)恩格斯认为,正如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和无限的一样,真理也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如果人类在某个时候达到了只运用永恒真理,只运用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的思维成果的地步,那么人类或许就到达了这样的一点,在那里,知识世界的无限性就现实和可能而言就都穷尽了。
(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照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真理谬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真理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是主观违背客观。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共处于人的认识中,它们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另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会变成谬误,谬误也会变成真理。
9、资产阶级平等观产生的条件和阶级实质是什么?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和实质意义是什么?
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
(1)当社会日益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时候,国家制度仍然是封建的。大规模的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尤其是世界贸易,要求有自由的、在行动上不受限制的商品所有者。当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特权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的扩大其范围。而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
(2)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由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
本身的无产阶级要求。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
无产阶级所提出的平等要求有双重意义。或者它是对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对立自发反应,它作为这种自发反应,只是革命本能的表现,它在这里,而且仅仅在这里找到自己被提出的理由。或者它是从对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反应中产生的,它是从这种平等要求中吸取了或多或少正当的、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成了用资本家本身的主张发动工人起来反对资本家的鼓动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和资产阶级平等本身共存亡的。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1.马克思在《手稿》中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对此应作怎样的评价?
答案:“异化劳动”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是自由、自觉地,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关于劳动的学说也必须要以这种劳动为核心。这是关于人的科学的一个基本要求。现实中的以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就是对这种劳动的“异化”。
在内容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也就是说,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自身就变为越廉价的商品。
第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决定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异化的。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也就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一种不属于他自身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无法肯定自己的生存意义,相反,只能否定自己。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就是要劳动,要自由自觉的劳动。不允许人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这是违反人的类本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情况恰恰就发生了。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在《手稿》中,这第四个异化规定是从前三个异化中推论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当一个人分别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处于异化、对立状态的时候,这些东西必然属于另外一个“他人”。
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如下:
首先,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启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
其次,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来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在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思想家中,对“异化”概念研究得最深入的要数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之一赫斯了。赫斯提出了“金钱异化”的观点,但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却是明显超越出赫斯的水平的。在马克思看来,金钱、货币的异化根源于私有财产的异化,根源于劳动的异化。在当时的哲学理论界,马克思的这种解释显然是对“异化”的最深层阐释。
最后,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共产主义观的:
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手稿》中,“共产主义”是作为“异化劳动”的对立面来设定的。在“异化劳动”的部分,马克思已经明确地说明,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手段及其必然结果,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异化劳动之消除的共产主义当然应当把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的内容。
第二,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只抛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而不抛弃物质财产本身。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不是虚无主义,它不会抛弃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物质成果,即人类文明的物质成就,它只抛弃附着在这些物质成果之上的异化的关系。共产主义者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们也要占有财富,只不过是作为类的人来占有这些财富而已。
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彻底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第四,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的运动之中。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统治使工人越来越穷,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因而只能起来革命,这就是私有财产的运动给共产主义提供的经验基础;私有财产又是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而出现的,
就劳动而言,它不可能一直处于异化的状态,异化劳动总会被克服,这就需要共产主义来完成这一根源于人的类本质的历史使命,这是私有财产的运动给共产主义提供的理论基础。
对《手稿》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的评价如下:
首先应当确认的是,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点也同样带有无法抹去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色彩。共产主义之所以是必须的,也并非因为它和历史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而是因为它与人的理想本质的要求相一致。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观的理解中,也包含一种从现实经济事实出发的科学的思维逻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对现实的劳动的客观作用的重视。(2)在认识论的向度上对客观对象在人的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的重视。(3)对经济因素在社会形态中的作用的重视。
2.《手稿》中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马克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理解?
答案: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一个环节、一种原则,即扬弃私有财产的环节,人的类本质复归的原则,对于处在私有制下的人来说,共产主义是其最近的将来必须要达到的一种形式,这是他真正成为类的人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共产主义还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形式,还不是人类的最终发展目标。《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的历史是真正的人的历史,而共产主义只是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的历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准备史。社会主义中的人跟异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包括对异化的否定关系,而在共产主义的环节上对异化的否定恰恰是其主要的内容。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思想的总体基调上是采用了费尔巴哈的方法的,因此,在他看来,共产主义阶段上的人因为还没有达到从自身出发证明其真实存在的程度,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类的社会形式中的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人们在其中用不着他物的中介就能证明其自身的真实存在。在马克思这里,“社会主义”、“社会”、“类”这三个概念是处在同一个人的本质的实现层次上的。
3.在《手稿》中,马克思的世界观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为什么说《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
答案: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启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
因此,《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
4.《手稿》中,马克思是怎样理解人的价值问题的?在价值观上,《手稿》在哪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答案: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价值问题的理解是理论立足点上的抽象人性价值论,加上批判对象上的经验论这两者的统一。 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5.在对历史主体的认识上,《手稿》达到了怎样的理论水平?马克思是怎样理解“类”和“社会”这两个概念的?
答案:异化史观对人的本质、人性、历史主体、社会等概念的理解是唯心主义的。这种理论不是把人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之中,而是从所谓的人自身出发,孤立地、抽象地考察人性,把观念性的人性当成了人的本质内涵,其结果必然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
6.如何正确评价所谓的“社会主义异化论”?
答案:前几年,由于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我国国内理论界有人提出了“社会主义异化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不仅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异化,“异化是社会主义一切弊病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丑恶现象所能给予的最科学的说明”。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异化概念本身的内涵来看,在思想史上所有使用过这一概念的思想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都有两个明确的界定:第一,异化必须是异己化。第二,异化是母体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因此,如果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论,那事实上就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加区别地等同了起来。而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跟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特别针对私有制社会来使用的,至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从未用异化来加以解释。由此可见,把社会主义下的非对抗性的分工和私有制下的对抗性的分工混淆起来,认为既然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分工,因而就必然存在异化的看法,是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的。
再次,从现实的实践看,“社会主义异化论”的观点是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的。如果把一些消极现象仅仅归结为社会主义的异化,
那么,这只能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这在认识上无助于推进对真理的追求,在实践上无助于促进对问题的解决,因而,这样的观点是不足取的。
第三章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怎样理解《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实践观点的提出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答案:对于马克思来说,《提纲》的转折是巨大的。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解开困扰他思想的疙瘩的钥匙。按照这种新的世界观,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但它也不是对人类的精神、价值以及客观对象的抛弃,它是以人的实践的方式把上述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必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主体价值的真正实现,而历史的意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在这一理论维度上,实践又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
因此,随着实践世界观的诞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即现实的、实践的人文精神,一门新的科学即关于社会历史的真正的科学。在世界观维度上的实践的立足点为马克思得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直接打通了道路。
2.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世界观相比,马克思的《提纲》中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的根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费尔巴哈的哲学主要是用来批判宗教神学的。在宗教中,神具有独一无二的自明性,费尔巴哈的哲学为了达到批判宗教的目的,用自然界和人代替了神的地位,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外界事物和人即整个感性世界时独立自存的。这就等于把现实世界看成了一个凝固的客体。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直观的。进一步来说,费尔巴哈理论的目的也并没有向他发出实践式思维的呼唤,作为对神性的批判,费尔巴哈只需指出神的观念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就可以了。费尔巴哈除了宗教批判之外,就是忙于建立他的爱的新宗教了,这就更不需要实践式的思维方式了。因此,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费尔巴哈的世界观理论水平是其理论目的之必然。
在谈到唯心主义的观点时,马克思说它们“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句话同样也点出了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特性。当然,对此我们也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唯心主义者不是不承认外界对象的真实存在,而是仅仅把对象看作是一种现象,他们认为,在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它的本质即精神。主观唯心主义者把这种精神理解为个体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者则把它理解为绝对的客观的精神。黑格尔就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在作为现象的世界历史的背后存在一个世界精神,是它在推动着真实历史的前进。既然如此,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他就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本身了。
3.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与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相比,《提纲》在人性论上的理论特点是什么?
答案:费尔巴哈的人性论是以哲学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在他看来,人的根本特性是他的直观存在性。对人性的这种理解决定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必然是半途而废的。对宗教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运作场所。与18世纪的唯物主义相比,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思想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不再把宗教仅仅理解为无知和愚昧的产物,而是看到了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然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到此为止了。在指出了宗教的世俗本质之后,费尔巴哈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吹一种“爱的宗教”,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异化的修复,这是他的人性论之必然。费尔巴哈没有也不可能从“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角度来说明世俗基础本身异化的原因。
相比之下,马克思的人性论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的人当然不可能只是一个感性的、直观的存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在指出了宗教异化的世俗基础之后,就是从实践关系的角度对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作出科学的分析。在这之后,实践本身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决定了异化的世俗世界必然要“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这一思想,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在这一问题上要反对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完全脱离个人的倾向。二是完全脱离社会的倾向。
其次,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一个个人都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在他的身上必然体现着当时社会关系的特征。这就是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的一面。现实的社会关系本身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的,并且,发展的根源还直接来自于它本身。这就预示着人的本质中必然还同时拥有超越现实性的一面。
再次,人的本质是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既不是捉摸不定的,也不是固定、僵死的。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恒定性,这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变动性,这是社会得以发展,历史得以延续额基础。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从人的本质的这种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4.怎样理解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世界观在党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问题上的辩证统一?
答案:新唯物主义是把与无产阶级利益直接相联的革命性视为自己的核心特征之一的。这里实际上点出了新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党性、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唯物主义一旦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那么,它只有与无产阶级的利益联系起来,把改变资本主义这一旧世界作为自己的基本理论任务,它才可能具有科学性。这是唯物主义学说的科学性与党性的相互结合问题。任何超越于这种党性之外的科学性都将是不可能的。
另外,如果不把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不把唯物主义理解为一门改造世界的学问,那么,即使是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问题上,它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放弃改变世界的使命,就是放弃了实践的哲学观,没有了实践的观点,对世界的任何哲学解释都将是不科学的。
5.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答案: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有机体。这从反面提醒我们以下这点的重要性,那就是 什么是中国当代性问题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或者说,对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模式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当年之所以超越其他的思想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角度抓住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本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运用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
我们今天在分析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的理论支点的时候也要采取这种方法。那些凭着主观想象随意设置一个理论支点,并从这样的支点出发来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的做法显然无法证明其所设置的理论支点是正确的。因此,在探讨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的对接模式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一下中国当代性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
1.为什么说“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它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经济人”以及抽象人道主义的“自然人”的区别何在?
答案:任何历史观的前提必须是人,因为历史只能是人的历史。但是,现实的人总是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历史的存在。唯物史观正是建立在这一设定的基础上,马克思在谈及此时写道:“这种观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
说人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不是主观的杜撰,而是任何经验都无法推翻的基本事实。这种制约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基础,另一个是历史基础。这些限制总起来说就是生存条件。生命只有在这些具体的制约中“冲动”,历史只有在这些具体的条件下“创造”,否则,就不是现实的人,而只是想象的、抽象的人。
毫无疑问,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断首先针对着“思辨的个人”。虽然,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的问题上有许多重大突破,但是在黑格尔那里,人被归结为“绝对精神”,这引发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运动。显然,看起来很抽象的哲学批判,其实蕴含着变革现实的探索。但是,他们却始终未能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
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这种抽象只是非历史性的,也就是说这种个人不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并通过一定的历史活动形成的,而是可以无条件地存在;从方法论上说,这类哲学都以某种“纯粹的人”(即“原人”)作为自己的分析起点。
另一种情况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论断。他们的出发点不是“思辨的个人”,而是“经验的个人”。这种“人”不是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离群索居或沉溺在幻想中的“观念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关系中(如“分工”和“交换”),从事现实经济活动的“经济人”。当代实践表明,要证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同国民经济学的“经济人”根本不同并不容易。随着时代的推移,“思辨的个人”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而“经济人”却仍在扮演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角。因此,发掘“现实的个人”对国民经济学“实证的个人”的批判意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2.如何理解“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
答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只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出发,个人就必然要同自然、社会发生一定关系,形成有机整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个人和自然、个人和他人的统一性问题只有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由于人们必须通过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而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的能力和方式必然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人们的其他关系和活动。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川流不息的源泉,是社会日新月异的动因。由于生产力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永不满足的发展势头,因而把任何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永恒化的企图都注定要落空。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矛盾运动规律的发现,使得当时最为令人困惑的两个历史之谜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一是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另一个是人的本质和异化问题。
3.如何正确把握“异化”和唯物史观的关系?
答案:如果说,在“异化劳动”的框架中对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难以做科学的分析的话,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着眼于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已能非常充分而准确地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以至它如何为共产主义实践准备了条件这一难题加以分析。他指出,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都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通发展为前提的”。
如果说,在“异化劳动”中由于马克思把“异化”归结为“人的自我异化”因而具有思辨色彩的话,那么在这里马克思已对“异化”的实质有了十分确切而实在的说明。在他看来,异化无非是指在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通过大工业和竞争)而形成的社会化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由于完全和劳动者个人相脱离而变成一种盲目的社会力量,从而成为劳动者无法驾驭的外在力量这样一种情况。因此,消灭异化的出路,就不能仅仅靠改善物质生活条件,重要的是通过个人的联合,重新驾驭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总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现实的社会分工取代了思辨的哲学批判,因而导致了在“异化”问题上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4.存在和本质的对立究竟是虚幻的假设,还是真实的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答案:人的存在和本质并非直接等同,而是在历史发展和变化中有条件地相统一。人的存在即人的生存条件、活动方式等,而人的本质则是人的需要以及对这种需要的自觉意识。人的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满足,而需要的更新又推动人们不断地去改变现有的生存条件。这就是实践的革命本性,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后,并没有根本否定存在和本质的对立,而是把它纳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矛盾中,用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加以说明。但同时,存在和本质的对立也仍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如果说,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是从根源上、从客观趋势上分析社会运动的机制的话,那么存在与本质的对立则主要从个体发展上、从主体感受上揭示社会变革的机制。
5.马克思恩格斯是何种意义上揭露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应当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答案:历史上的统治阶级(都是剥削阶级)在其革命时期或上升时期,其特殊的阶级利益还未完全分化为同广大劳动者根本对立的利益,因而总是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并以较具人民性的思想观念获得了群众的认同。然而随着其特殊阶级利益的形成和扩展,其意识形态观念必定与社会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便应运而生。这种虚假性来源于现存社会普遍利益的虚幻性,来源于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与其需要的对立。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也不应理解为一堆骗人的谎言,而应理解成它为现实中苦难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安慰。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意识形态并非注定就是虚假的观念体系,只有当其维护一种已经过时的社会制度时,它才表现为虚幻的观念。第二,把被意识形态所颠倒的现实世界再颠倒过来,只能诉诸现实的革命实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界定也并非那么单一。“虚假的观念体系”无疑是其基本含义之一。“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的基本规定无疑指其“颠倒性”,就是说,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
除了“虚假的观念体系”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关于意识形态的含义至少还有两种:其一,指统治阶级的思想,亦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它必定构成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简单地说,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其二,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亦即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借以认清使命,团结群众的思想观念及口号,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种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既然革命意识形态总是同人类的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相联系的,因而其变化发展也就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共产党宣言》
1.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斗争方法有何特点?《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历史结构时发现:除原始形态的社会外,迄今为止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同样,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这种对立也必将失去其基础。这就是说,资本主义作为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在它之后,必定是无阶级对抗的共产主义社会。历史证明,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不断觉醒,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发成熟。不仅如此,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趋势,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并非简单以一个阶级的统治取代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其最终结果,是消灭阶级。因而无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阶级消灭的开端。
第二,资本主义的两大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这是由两个阶级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这就是说,社会化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这一本性同大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完全一致。不仅因为只有在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实现,而且因为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才能真正驾驭社会化的大生产,根除私人占有制下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的胜利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胜利,因而这一结果是必然的。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特点是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种特点表明,人类社会消灭阶级的条件已日益成熟。因此,无产阶级真正的解放就是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你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应当如何坚持?
答案:概括起来说,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包括以下三方面基本内容: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使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国家形式对整个社会实现领导;第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既是对资产阶级反抗的镇压和对剥削阶级的改造,又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政治形式。
我们应当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确实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创举,要真正实现难度太大。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国家就永
恒存在。恰恰相反,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开辟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所以必须突破西方式的民主。我们知道,当代西式民主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投票的民主”、程序的民主。其所仰仗的投票活动,由于总是以金钱力量为后盾,以利用和操纵群众情绪为手段,因而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而广大下层民众在其中往往只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实际上,投票绝不是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社会调查、民主协商和评议等往往能更好地体现民意。但是,比起竞选一类轰轰烈烈的“作秀”,它需要真正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学习群众,因而艰难得多。可见。问题绝不像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不存在实质民主,只有形式民主。关键在于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而这个党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产党。只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分析不能推倒,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对立起来就没有根据。
3.马克思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从今天的实践者看,其有生命力的内容是什么?结合个人体会。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科学性的认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奥秘及其发展规律,直接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引起了整个世界观的根本变革。
恩格斯在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任何思想体系都是一定阶级要求的表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后创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当“新的生产力已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本阶级利用形式”,巨大的新的生产力便和限制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标志着新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发展到不相容的地步,标志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两个阶级的矛盾及其相互斗争的规律,为无产阶级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道路。
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的建立,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奥秘和对抗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恩格斯指出,对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基本形式。由于资本是以追逐剩余价值为本的生产方式,因而它不可能根本解决其发展过程的两极分化和人的异化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拓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激化。这种矛盾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4.《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的?结合今天的实践,谈谈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
答案:首先,共产党必须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组织,才能担负起领导这场斗争的使命。迄今为止的社会政治运动的事实告诉我们,近代社会以来的政治斗争必然是政党政治,而工人阶级要争取自身的解放,没有自己的组织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才能组织成为阶级,团结起来为本阶级利益而进行自觉的斗争。
其次,共产党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共产党人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城和一般结果”。只有他们不仅代表而且坚持着运动的未来。因此,只有共产党才能胜任领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并且也只有在其指导下,无产阶级解放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5.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倒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本性的论断?
答案: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但是,他们大都从技术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直观地归结到科学技术之上,而完全撇开了生产关系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回避了当代的基本矛盾,即邓小平所概括的、表现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东西”(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南北”(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矛盾。脱离了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哪怕是再天才的机巧,也显得与实际距离太远,因而缺乏生命力。
当代的历史是否显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码证明不了这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黑暗,无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革命进城中的矛盾,正以最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已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再现传统的社会对抗,而且正在产生着新的对抗。相反,摆脱了私有制关系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为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合乎理性和人道的利用,创造了前提。
第六章 完整准确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费尔巴哈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书信》
1.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和价值?如何阐发马克思学说中最富生命力的思想?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的实质究竟是它的体系还是方法?这个问题虽历经多年争论但至今难有共识。
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知识传统中继本体论、认识论变革之后的一次存在论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像其他现代西方哲学那样,是从一般意义上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出发来阐述哲学的内涵的。我们认为,上述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强调方法和拒斥体系哲学并不意味着必然否定世界观式的思维方式。恩格斯在晚年《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和《费尔巴哈论》中曾经强调,他和马克
思所阐发的新唯物主义既不是教条,也不是公式,而只是方法,即研究问题的指南;同时他也突出地阐发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借以根本区别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方法,即彻底的唯物主义方法。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并不追求那种大而全的哲学体系,而是把重点放在对以实践为基础的基础方法论的阐述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思路才能真正达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作为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从历史的具体的社会规定性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现存社会秩序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作为改变现实世界的指南。
2. 如何看待马克思不同著作或同一著作中不甚一致的情况?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时,在不同的阶段,他们的工作的侧重点会有差别,这是正常的。并且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不得不面临它的敌人的挑战,在论战过程中突出某一具体的方面,在特定的条件下,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也是应当的。但是,在理解、掌握和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将之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时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恩格斯劝告青年们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不要热衷于第二手的材料。
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恰当的评价,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马克思主义就开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服务,而且由于它的科学性,它成为了工人阶级实际斗争的唯一科学指南。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指南,它并没有穷尽具体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即使在社会科学领域,它也只是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各个具体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及其特点、规律等问题尚有待于各门具体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其作为指南的意义。
第二,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实际工作指南,对它的任何误解,都可能导致巨大的实践错误。因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的首要原则。
3. 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及其“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精神文化等上层建筑能否起到决定作用?为什么?
答案:恩格斯指出,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时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但是它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的,指的是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和最后决定力量,但不都是最直接的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经济状况固然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的还有上层建筑中的各种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因素主要规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上层建筑的这些因素,本身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派生的东西,没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就无从表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无法实现。
因此,上层建筑不能起决定作用,但能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历史证明,经济状况不是自动发生作用的,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人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施加影响。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又受一定环境的制约,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只能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恩格斯仅以国家权力为例,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有三种情况:(1)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促进经济发展;(2)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破坏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权力迟早是要崩溃的;(3)在某种程度上暂时扭转经济的发展方向,或者把它推向前进,或者把它拉向后退,但最后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这三种情况对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是同样适用的。
4. 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取消个人意志在历史中的作用?为什么历史唯物主义更重视人民的意志?
答案:恩格斯指出,“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历史规律又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唯物史观肯定了人们的意志、动机、愿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是最终的决定性的力量。在历史事实的背后,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在起着支配作用。历史的一般规律总是体现在人们的意志和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因为历史的最后结果,总是在许多单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恩格斯用力的平行四边形作为比喻。力学上的平行四边形表示力的合成。历史的发展就有无数的平行四边形,无数个人意志相互冲突,互相抵消,其最终结果,往往都和个人预定的目的不一样,就像无数四边形最后得出的合力线,这条合力线和其中任何一根线都不一致。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历史规律与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运用于历史领域,说明个人意志和历史必然规律的辩证关系。
以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起突出作用的人物为例,他们对历史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他们对历史必然性来说,仍然是一种偶人现象,不能起决定作用。伟大人物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必然性。只是,这个伟大的人物出现于何时、何地,这是由偶然性因素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
第一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
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 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3、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 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核心思想和灵魂。
第二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
1、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①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同直观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重要分水岭,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会背离辩证唯物主义,重新陷入直观唯物主义的泥沼。③在唯物史观体系中, “实践”观点作为一个基本范畴,是理解整个体系和各 个范畴的重要基础。
2、 非观念的上层建筑与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区别是什么?
①非观念的上层建筑具有物质外壳,或要通过物质性的设施来发挥作用,观念的上层建筑则可以不通过物质性设施就发挥作用。②虽然二者都根源于经济基础,又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非观念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比较直接的,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比较间接的。③非观念的上层建筑离经济基础较近,同经济基础联系较密切,往往随经济基础的产生而产生,随经济基础的消灭而消灭,观念的上层建筑则离经济基础较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3、 简述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实质。
“纯粹动物式的意识” ; “对现存实践的意识”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不管是哪种意识形 ; 式,都不能仅仅理解为人脑自生的产物,而应当理解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凡是意识,实质上都是“社会意识” 。
4、 简述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
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5、 为什么“精神”从一开始就受到物质的“纠缠”?
马克思强调精神和物质纠缠在一起表明,意识是既不能脱离头脑这块物质,也不能脱离现实个人的物质运动。意识既是历史上社会实践的产物,又是现实的社会过程的反映。它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二、辨析题
1、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
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一种片面性的理解。在唯物史观创始人看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个人生存必须具备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他条件”另一类是“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新需要 ; 的产生、人口的生产及相应的物质关系的生产。这些条件都是现实的人和社会存在的必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2、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在地面上的自由行进。
这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观点。认为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外化或演化的结果,人类历史也就是“宇宙精神”自我运动的历史。唯物史观创始人针对黑格尔关于历史分期的唯心主义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为主要依据,指出人类历史并不是可以用某些概念来任意编造的,而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导致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于是, “社会形态” 即“所有制形式”才合乎规律地从低级向高级演进。这种演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三、材料分析题
1、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人们“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 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 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 来研究和探讨。 ”“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 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 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选
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 )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 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 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选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 请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状况阐明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这几段材料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任何一代在继承前人所创造的 生产力的基础上,又都会有新的发展,并受以往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制约。对于后来的时代,同样也有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最一般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 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基础和决定作用。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 于生产力、制约着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 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状况,决定着整个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 社会生活的状况。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处于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的中介,制约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化。所以说,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 定力量。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改变束缚生产力 发展的各种社会关系,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最后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2、 “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 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 ” “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 。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 性对象’ ,而不是‘感性活动’” 。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 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 ——《德意志意识形态》 (1)结合材料概述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内容。(2)阐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评价。
(1)结合材料概述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费尔巴哈与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他所理解的感性的自然,仍然 是脱离人的活动而就其原生性来加以考察的自然,而不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自然界。在社会历史观方 (1 面,费尔巴哈所理解的感性的人,也是一个离开社会现实的只有感性需要和物质欲望的抽象的生物学意 义上的人。并且,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抽象地研究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意志和 心,仅从自然的、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无论现实的世界还是现实的人,都不可能靠直观感觉去认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可能逐渐把握住。费尔巴哈停 留在直观唯物主义的水平上,就决定了他始终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很好地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所以说,在 自然观上,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却绝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2)阐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评价。尽管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 ,但是由于他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他把感性世界和 现实的人,都仅仅理解为“感性客体”“感性的对象”而不是理解为“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 。 斯对此进行了批判。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看到, 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 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费尔巴哈不从实践活动,只从感性直观去观察现实世界,就不能不 。 歪曲现实世界的本来面貌。其次,费尔巴哈离开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的人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比 “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的对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 。 象” ,而不是“感性活动” ,在这里他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社会实践出发去 观察人。因为离开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直观”和“单纯的感觉”去谈论人,所谈论的就只能是“人自 身” 、而不可能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或答他完全离开实践活动及由实践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去理解人是错误的。最后,费尔巴哈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也是错误的。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 地方。 ” “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 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 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 ” “ 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 “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他们说来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 们是这样一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一定的个人只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与这种物质生 活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 ” ——马克思恩格斯 《德 意志意识形态》 (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2)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理论意义。
(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直观唯物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所谓“实践”就是人们利用一定 工具、有目的有意图地、创造性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感性活动”或“实际活动”在这种“感性活 。 动”或“实际活动”中,实践的主体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实践的客体则 ; 是包括同实践相联系的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个现实世界。无论是实践的主体、还是实践的客体,都既是实践的产物、又是实践的对象,都处在实践的过程中,因此 “实践”是一个反映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过程的 范畴,它不是静态性、单一性的范畴,而是一个动态性、历史性、关系性的范畴;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各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又包括商业交换活动、科学实验活动、阶级斗争、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等。 科学的实践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形成的理论前提之一,也是它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之一,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的本质特征。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再次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认识论的、而且首先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交往是生产的必要前提,同时又强调生产对交往的决定作用。深刻揭示了生产与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关系,从而把社会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和交往。把实践活动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关系,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首先,是否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 辩证统一,是关系到能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建立唯物史观的大问题。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都企图把唯物主义经验论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但都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缺乏辩证法而自己 背叛了自己。把实践理解为社会历史的基础,又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就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辩证法。这是对社会历史科学认识的历史性突破。其次,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向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方向走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 步。生产和交往的辩证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不能理解实践活动内涵着生产与交往的二重化关系,也就无法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无法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科学的历史观 即唯物史观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4、 “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 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 之外的强制力量。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 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 段。 ” ——马克思恩格斯《德 意志意识形态》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 “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其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 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 ” “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 ”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2)对上述材料的主要论点进行分析和评述。
(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马克思认为那种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异己力量就是异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分别是劳动产品同劳动者异化、劳动本身同劳动者异化、人同类本质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私有制异化” ,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异化产生的根源,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的情况下异化才会被消灭, 一是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二是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 , 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展, 消灭分工和私有制, 异化才能彻底消灭。
(2)对上述材料的主要论点进行分析和评述。异化只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很充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不仅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而且还是这一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动力或因素之一。但我们不应当夸大异化的作用,它不是过去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也不是历史发展的永恒的因素,而仅仅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的一个历史发展因素。尽管今天也存在种种异化现象,但我们不再谈论异化,这只是通往共产主义社会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对于异化我们应该唯物辩证地去看待。
四、论述题
1、结合所学过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两篇文章,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中马克思第一次全面制定和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系, 《<政治经济学 批判>序言》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完整的表述。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体系及内容具体如下: ①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出发点。 “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 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从横向上看,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从纵向上看,人类历史并不 是“现实的个人”之外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个人”一代一代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来的。②“现实的人”为了能够“生活” ,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既包括由人化的自然 和非人化的自然所组成的自然条件,又包括由物质资料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等所组成的社会活动因素。③“现实的人”在一定的社会中,必然要进行一定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也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 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 程” 。 ④“现实的人”在其生活、生产和交往等实践活动中,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最为基本的就是生产关系。生 产关系是受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整个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因此,历史也就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史。⑤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总和所组成的经济基础(经济结构) ,决定着上层建筑(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 结构)的发展和变化,
正在阅读: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考试题06-03
用友时空KSOA连锁数据交换常见问题分析07-07
注意力+记忆力材料03-23
心得体会 大学活动策划集合6篇05-05
科特勒市场营销第十二章习题与答案04-09
功率谱密度函数还原出时域函数11-15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理解性默写04-24
板式家具主要生产设备及选型05-26
操作系统试验报告07-08
路基机床底层AB料填筑专项施工方案12-2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马克思
- 经典著作
- 选读
- 考试题
- 锅炉汽包水位自整定模糊PID控制
- 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大师版)配套教学教案:5.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 武汉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统计表
- 预分解窑白水泥熟料矿物结构特性分析_陈哲
- 标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 师资队伍建设暨名师工程五年建设规划
- 参考材料4-令牌环与令牌总线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 细处着眼 小处着手 于细微处见真章
- 全国高校免费网上图书馆入口地址大全
- 理光一体机速印机机维修代码
- 2011年内蒙古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高分最低分数公示
- 从_焦作现象_栾川模式_看河南旅游发展
- 【教师工作总结】小学党员教师创先争优个人小结
- 大理州办理入州备案的企业提交资料
- 质量检验计划编制说明
- 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课程设计
- 生物专业英语词汇
- 小企业员工宿舍管理规定
- 2010年高考试题——理数全国卷II理数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