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维与应用》讲义

更新时间:2024-04-22 03: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讲 哲学思维与人生

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它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寸步难行。

哲学具有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运用哲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一、哲学思维的内涵 1、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将参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表象、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属于人类精神意识的范畴,属于物质存在的衍生物。 2、思维的逻辑形式 ●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元素。借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系起来,把不同类对象区分开来。 ●判断

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或关系。 ●推理

依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论证

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素构成的。

论证和推理有密切联糸。推理是论证的工具,论证是推理的应用。 3、思维的意义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外表,还可以通过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在规律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事物以使有利人类生存和发展。

思维之所以能够影响乃至决定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成败,就在于思维的能动性,在于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 4、什么是哲学思维

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的和根本的观点,是糸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思维就是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哲学思维涵盖了哲学质疑思维、哲学辨证思维、哲学创新思维、哲学抽象概括思维和哲学逻辑思维等方面。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的总体及其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具体科学反映的则是各类事物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发展,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6、常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联系和发展原理; ●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糸原理; ●质量互变辩证关糸原理; ●肯定与否定辩证关糸原理; ●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糸原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糸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糸原理。 二、哲学思维的价值 1、 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的总体及其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运用哲学思维才得到事物的客观属性、内在本质,因果联系、发展趋势、作用影响等矛盾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不致迷失于纷繁的现象及主观偏见之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的范围也相应地扩大,人们就开始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深层次探索的工具就是哲学。有许多新的重大的问题呈现出来,需要哲学给予解答。

●人们只有全面地提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哲学素质,才能应对瞬息变幻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越发展,对哲学的依赖就越深。一个时代,一个民族需要哲学,马克思说过:没有哲学,我就寸步难行。 2、有助于做好本职工作

●宽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崇高的专业伦理,执着的专业精神,坚定的专业信念是做好工作的基石。

●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哲学思维,需对原有的知识反思、质疑,接受新知识,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趋向合理。缺乏哲学素养必然会肤浅地认识专业知识,孤立地处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固守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阻碍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总要有对自己的活动对象的客观属性、内在本质,因果联系、发展趋势、作用影响等矛盾各个方面的哲学认识,总要有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哲学思维的能力。善于富有哲理地思考身边日常事务,工作效率才更高,效果才更好。 ●现代职业面对的是永远变化的环境、对象、目标。需要哲学的指引,以广阔的眼界来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反思和调整自我,提高素质和能力,有效地促进工作的展开。

●任何专业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哲学思维能力是在经验思维和科学思维基础上进行总体反思和整体综合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结构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制约着人的体力、智力等能力的发挥程度,从而影响到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具有哲学素养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必然比一般人看问题时会更深刻、更透彻,更能有效地把握和调控自身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各要素的关系。 3、有助于提升生命质量

●哲学是个人得以长远发展的永动机。哲学鼓励人们去发现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真理;哲学帮助人们形成高远的气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哲学使人富有高明的识度,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人具有高尚的人格,从而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这将为个人 的长远 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哲学使人智慧,让人辩证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哲学是人的精神向导,否则人会陷入盲目的认同和接受。哲学不在于向人们提供直接技术动作和具体问题解决的方略,哲学的使命在于帮助人们找到生活的根据、目标和意义,使人们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迷失方向。

●在哲学指导下的生活主体具有很高的自我意识。人们借助批判性思考,不断审视自己,追问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并由此改变生活的具体方式,不会被异化或物化,使生活过得更美好,更有意义。

三、正确思维的基本原则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人的思维的能动作用,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基础。

唯心主义夸大思维的能动作用,颠倒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关糸,经验主义以狭隘的认知代替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这些都是错误的。 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人类关于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变化发展的思维,也应该是联系发展的。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当然陷入了错误认知的泥潭。坚持用联糸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是改造客观世界取得成功的正确途径。

3、坚持实践检验真理,随时修正错误

物质世界,无限广大,无限深远,且处于永恒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对物质世界及其规律每一认识都有待实践的深入而深化。受自然条件、社会因素的诸多制约,人的认识发生偏差是必然的。

我们应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坚持科学,坚持真理。 四、课程内容要求 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内容分12讲,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选择、目标、关糸、创新、方法、细节、素质、机遇、行动诸因素对人们实践活动的影响作用,并简介中西方哲学。剖析人们改造世界活动成败个案,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观点,提高学生哲学素养,增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哲学自觉性。 2、课程的性质目的

面向全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公共选修课。 3、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分析个案为主,辅以讨论、 辩论。要求学生掌握哲学思维的方法,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 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平时考核与期末笔试结合评定学习成绩。

4、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哲学范例式教学教程》许维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哲学导论》孙正聿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中国哲学智慧》向世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著,东方出版社,2005年1月版。 ◆◆思考题

1、哲学思维与高考作文(08年) 杯子满了吗(北京)

举手投足之间(湖北)

他 们(上海)

面对第一次,不要轻易说“不”(广东)

关于交通灯的故事(辽宁) 味道不同的饮料(福建)

田鼠或田鼠天敌给人类的一封信(江西)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2、苏东坡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请指出该诗包含的哲理。

3、分析成语:狐假虎威、唇亡齿寒、对症下药的哲理。

4、“釜底抽薪”与“扬汤止沸”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道理何在? 5、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

6、“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是什么?

7、“如果你爱他,把他放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 如果你恨他,把他放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你怎样看待人肉搜索引擎?

8、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空前绝后的奥运,无以伦比的奥运,赢得无数溢美之词 的北京奥运 终于降下帷幕。 你认为北京奥运最成功的是什么? 9、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10、爱迪生的学生想发明一种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的万能溶液。他能成功吗?

11、圣经说,上帝是万能的!但上帝能否造出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呢? 1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启示你什么?

13、请回答伽利略问题:大石头加上小石头,下落速度怎样?

第二讲 人为本 和为贵 —中国传统哲学简介

在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中,哲学之花,花期最为久长,颜色最为鲜艳灿烂,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它的作用怎样评价都不会过份。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贡献,儒、道两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更独步世界文明数千年。

本讲介绍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以及它的历史地位,让同学们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增进对哲学深一层的理解。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起源

人类在生存斗争中必须思考自身,大自然的种种现象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糸。由于人们对自然与自身的认识的局限,每一民族早期文化的原始宗教都表现为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中华民族古文化中关于盘古开天地;羲和生太阳;女娲造人、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及阴阳、五行、原始的卦爻等学说蕴含着哲学的萌芽。 孔子之前一千多年,中国有三部经典:《尚书》、《周易》、《诗经》。是中华民族先祖生活经验的记录,智慧的结晶,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

《尚书》体现永恒的哲学,帝国朝代兴亡更迭,看出“天命”的基本要求;《周易》体现变化哲学,自然现象的变化,看出人类趋吉避凶的法则;《诗经》则充分反映古人对正义与仁爱的信念,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中国古哲学家简介

1、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约卒于公元前1095年。 周公是周朝创立者武王姬发弟弟。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周公辅助摄政。周公制定典章制度治理国家。 周公为《周易》》64卦之384爻作爻辞。原始的卦由三爻组成,象征天、地、人三者的关糸。八卦是八种自然物的象征物。古人占卜就是根据卦做出综合分析来推测吉凶祸福的。八卦的思想反映了古人高超的抽象思维能力。

2、道家开山鼻祖—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周朝楚国人,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卒于公元前500年。 《道德经》,是老子主要著作。老子认为 “道”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支配宇宙万物的法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提出“涤除玄览”的认识论;“柔弱胜刚强”的人生观;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思想。

3、逍遥自然乐观的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他接受 和发展了 老子主张自然的学说。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表面千差万别,本质是同一无别,只是人观察的角度不同。 庄子否认认识的客观标准,认为客观事物是相对的,而且人的认识能力也是相对的,所谓是非观念是由人们的偏见造成的;庄子主张逍遥的人生,一切顺其自然。

4、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名丘,春秋末年鲁国人,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幼年家贫,聪明博学,晚年放弃做官,专心教授学生和整理古籍。

“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孔子强调仁和义。义是事之“宜”, 仁是义的具体化,仁的本质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恕,是孔子的处世原则。“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儒学所主张的基本道德准则。

5、儒家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一生经历酷像孔子,过着长期私人讲学的生活,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学生“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孟子提出施行仁政主张,其理论根据是性善论:人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良本性,君能行仁政,则民能接受仁政。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可更换。

6、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

荀子,名况,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任过祭酒,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

7、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宋国人,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00年。平民出身,精通手工技艺,可以鲁班相比。他自称“鄙人”,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曾师从儒者,最终舍弃儒学, 广收门徒,形成先秦与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墨派。

墨子的思想集中在《墨子》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 8、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

韩非,战国后期韩国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出身没落贵族,幼时跟荀子读过书。他口吃,但文章条理清楚,分析深刻,很有说服力。

韩非提出了封建统治法、术、势三件法宝相结合的主张:“法”是君主制定的成文法,国君用赏罚支配人民;“术”是手段,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势”是指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势。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

三、中国古代的哲学流派

先秦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易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哲学流派。

1、儒家 是在孔子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派学说。此派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大规范并要求人们将其融合贯通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治理社会讲究体恤百姓;两国相争讲究先礼后兵;人际关系讲究敬老爱幼;为人处世讲究修身养性。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等。

2、道家 是在老子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支配宇宙万物的法则,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从的准则。因为推崇老子提出的道,该派主张一切行为都遵循于道,所以人们称其为道家。

道家讲究顺从自然,顺从时势,遵循物理,要像解牛高手一样,游刃于牛体的空隙之间,让牛体自然解开。主要代表人物有庄子、列子。

3、墨家是以墨子学说为代表的一个派别。墨子讲究人们之间的泛爱,反对诸候之间的征伐,推崇恪守道德的贤才,提倡勤劳节俭和名副其实 。

4、名家是注重辩论技巧,探讨名称与概念之间、名称与实物之间关系的一个派别,又称名辩学派。这一学派有些观点看上极为荒唐,如白马非马等。但却揭示着某种真理,反映着一种思维逻辑,对人类的思维训练很有益处。主要代表人物有惠施和公孙龙。

5、法家是注重以法治国的一个学说派别。它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因而道德说教难以把人引向善。只有以刑法管束,社会才能有序,人们才能安分守己。 否定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 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 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他们在政治实践中,奖励耕战,毁弃诗书。秦始皇用法家思想統一了全中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商鞅、韩非、李斯等。

6、 纵横家 严格来说是一个以政治游说为特点的谋士集团。他们或是劝说诸多弱国联合起来抗击强国,或劝说强国拉拢一些弱国,以打击另一些弱国。破坏弱国间的联合。纵横家的种种设想虽说属于政治谋略,但却深含哲学道理。主要代表人物有张仪、苏秦等。

7、兵家 是研究用兵韬略的一个学说派别。 他们的学说核心内容是兵法。指导思想是哲学,是哲学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 。主要代表人物孙子、吴起、孙膑等。

四、中国传统哲学综评 1、中国传统哲学的轨迹

周朝之后,传统政治结构土崩瓦解,各家各派竞相发表言论,意图独领思想界风骚。思想文化园地一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易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农家、医家各逞其能。 其中儒、道、墨、法、名、阴阳 六家占得先声。

儒家 以理性温和的态度,教导人以仁义规范行为,希望透过经典的诠释而承先启后。道家主张以道代天,重新恢复自由思考的无限领域。墨家坚持“天志”,认为上天希望人间和睦快乐,人们应“兼爱”,以无私、无差等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墨家团体不仅保守,且强人所难,秦汉之后失传。法家侧重手段之效用的思想在战国末大盛行,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法家重点在于取得现实世界的成功,忽略“以人作为目的”,秦二世而亡与此直接有关。 名家强调名实关糸与修辞辩论,有趣但止于言谈层次,对实际人生并无影响。阴阳家思想

局限于具体形质的宇宙,且辅以灾异之说,在天象与人事之间逞其聪明,日益远离理性之途,成为历史陈迹。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只有儒道两家一路左右并塑造中国人思维模式与基本心态。

2、中国哲学的特质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认为人乃天地宇宙万物之精灵。宇宙是一个 充满生命且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的场所,宇宙场中 任何东西的生灭都与人有关。中国传统哲学将“天”与“人”并论,“天人合一”,借 “天” 只为说人,通过“天道”表述人的价值诉求。传统哲学中无论儒、道,还是墨、法、阴阳、名各家概莫能外。“儒”、“道”、“性”、“理”、“心”、“名”等基本范畴皆围绕“人”的问题形成。

中国传统哲学是 关于社会与人生的哲学。儒、道、墨、法、名、阴阳各派均围绕 “人生”问题展开论争并构建自我体糸,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人生之终极目标,主导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尤为突出“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存天理,灭人欲”。 宇宙万物生生灭灭,惟独人类生命除变化外,还要不断增殖价值。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五、扬弃中国传统哲学 1、时代需要大智慧

在探究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本质上,与西哲相比较,中国先哲虽然在科学的层面落后,但在哲学的层面,却更早更深刻地洞悉了世界的奥秘。中国传统哲学的大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曾领先西方数千年的根本原因所在。今天现代科学及人类本身进入一个空前发展阶段,但面临的困惑也是空前的。走出困境需要哲学大智慧的指引。

2、儒家的风格

● 承礼启仁,安定人间秩序

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大规范并要求人们将其融合贯通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仁”是孔子的核心理念。“仁者爱人”就是要求人们以真诚的做好事。“承礼启仁”,就是启发人们的内心情感,主动自发地行善避恶。孔子一生以周公为榜样,“制礼作乐” ,“承礼启仁”。 礼乐既可安定人间秩序,又可以协调人际情感。若无礼乐,则国家难以存续。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荡然无存。

●择善,构建适当人际关糸

善: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

择善的前提是知善。分辨善恶的方法有二个:一“良知”;儒家称先天自然获得,“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无不知敬其兄”。二 “习知”。后天学而知之,“见贤而思齐”。

择善应考虑的因素:一内心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对方期望;三社会规范。 择善的实践要求:经常反省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糸;经常以行动保持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

●超越自我,走向无私与至善

儒家的价值观环绕“自我”的三个阶段展开:一是以自我为中心,顺着本能的需要,表现为生存与发展;“食色,性也”,本能的适度满足是自我不可或缺的。二是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讲究礼法与情义;“不学礼,无以立”,礼法是互动的规范。尊重别人与要求自己,促使人际关系安定和谐。三是超越自我,走向无私与至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无私的努力,达到至善的效果,实现天下大同。

3、道家的智慧

●以知而悟,由道来观其一切

道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宇宙万物从道生出,最后回归于道。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差别在于人有卓越的认知能力,但人类所有的问题又都来自于“知”。人与物的关糸,人与人的关系是以“知”为前提而确定处理原则和办法的。如“知”而“悟”,达到“道”的境界,敝开眼界与心 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获得人生最大的自由和快乐。

●超越外在限制,向内探求

“五色可以令人目盲; 五音可令人耳聋;五味可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家认为 只要人的生命 达到一种智慧的解脱,无论世界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对我们构成限制和障碍,因为精神的力量可以超越尘世的种种干扰。超越人类本位(超越空间;超越时间;超越利与义;超越生与死),回到内心,抛弃外在的追逐,只取内在的满足,道之所在也。

4、 以儒道思想作为生活准则

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传统文化中儒道哲学最为精粹。儒家的入世思想,加上道家的超脱智慧,人能够应对各种人生处境。儒家所说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可为我们所用。但过于专注世俗将会耗尽心力。而道家的超脱,从道的眼光来欣赏一切,生命如果超脱名利、权位,有形的世界,心灵自由,则万物皆美,人生恒乐!

六、中国哲学经典命题

1、老子“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 2、老子“无为而治”。

3、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4、“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 5、庄子“螳螂在前,大鸟在后”。 6、庄子“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7、孔子“生而知之”、“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8、孔子“仁者爱人”。

9、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孔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11、孟子“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12、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3、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 14、孟子“尽心、知性、知天”。

15、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6、荀子“天行有常”。

17、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18、荀子“化性起伪”、“途之人可以为禹”。 19、荀子“君舟民水;君车民马”。 20、墨子“天下人兼相爱”。

21、墨子“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治,不强必乱”。 22、墨子“鬼神之能,赏贤罚暴”。 23、墨子“尚贤使能为政也”。

24、韩非“法权术,三法宝缺一不可”。 25、韩非“万世之利与变通之法”。 26、李斯“厚今薄古” 。

27、公孙龙“白马非马”、“坚白石二”。 28、晏婴“桔生淮北则为枳”。 29、董仲舒“君权神授”。 30、董仲舒“天人感应”。

31、董仲舒“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32、王充“天道无为自然”。

33、王充“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34、惠能“顿悟成佛”。

35、惠能“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36、程颢、程颐“存天理,灭人欲”。 37、朱熹“格物致知”,“慎独”。

38、朱熹“君子小人趋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39、陆九渊“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40、王阳明 “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 。 41、张之洞“中体西用”。

42、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3、郑板桥“难得糊涂”。 44、李贽“学道不分男女”。 45、魏源“经世致用”。

46、康有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 47、严复“物竞天择”。

48、胡适“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49、孙中山“行易知难”。 50、毛泽东“实事求是”。

第三讲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西方哲学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深厚的、肥沃的哲学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一支奇葩。但是, 没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没有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师先哲呢?

本讲介绍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以及它的历史地位,帮助同学们对哲学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一、西方哲学的起源

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哲学”一词的拉丁文是philosophia,意思是“爱智”。古希腊哲学始于公元前7世纪至6公元前世纪。

古希腊哲学思想是从研究世界本原开始的, 将万物的本原作为 哲学研究的本质问题, 并且从中引出了认识论、自然观及运动论和伦理观念。 古希腊哲学因为注重对自然的思考,又被称为“自然哲学”。

古希腊是欧州文明的摇篮,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西方哲学。古希腊的哲学观点为西方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形式中, 几乎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和萌芽。”

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起, 西方哲学经历了 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 和 现代哲学 几个历史阶段。

二、西方哲学家简介

1、哲学之父—泰勒斯(公元前624—前547年)

提出水是万物之源,万物归于水。 从此希腊人从神话解释宇宙 起因转向宇宙内部寻找起因。 泰勒斯追求事物的普遍性和问题的抽象化,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理性思维和务实科学精神面向自然界的人。

2、辩证法奠基人—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40一前470年)

赫克拉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由永恒的活火变化生成。火浓聚成气,浓聚成水,水浓聚成土;反之,土稀薄成水,水稀薄成气,气稀薄成火,“万物流转”,“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思想和使用“斗争”概念。

3、智慧助产婆—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

西方的典型哲学家,先研究自然哲学,后探讨人生问题,强调“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提出“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发明了以师生共同谈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他喜欢在大街上、市场里或朋友家的客厅里,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讨论各类问题。

4、唯心哲学第一人—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

古希腊最著名的 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曾亲炙苏格拉底。他认为 存在着一个由形式和观念 组成的 实在的 “理念世界”。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西方二千多年哲学,只不过是 柏拉图思想的一系列注解而已”。

5、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

柏拉图的杰出弟子。他认为 建构知识应该由经验世界出发。他的 四因说对人们理解具体事物的存在大有帮助。 他的著述包括物理学、伦理学、 逻辑学、 政治学、文艺理论、修辞学和动植物学。“形而上学”一词,出自他的著作内容所建立的学科。

6、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公元1225—1274年)

意大利神学家。经院哲学鼎盛时期代表人物及思想集大成者。他改篡亚里士多德哲学以适应基督教义:真理只有一个就是上帝。哲学理性和神学信仰是真理的两个环节,但神学高于哲学。人的灵魂既与肉体相结合又最终与上帝相通。上帝是最高的实体。 7、经验主义先驱—培根(公元1561——1626年)

英国唯物主义和实验自然科学始祖。他肯定经验材料是知识的基础,由此构建人类文化的发展。近代英国哲学以经验主义为主要立场,培根为先驱人物。他著名的“四假象说”,对排除人们习以为常的成见谬说,从自然界本身去获取真实可靠的知识有极大价值。 8、唯理论大师—笛卡尔(公元1596—1650年)

法国哲学家。他认为我们可以怀疑世界与上帝, 但不能怀疑那 正在怀疑的自己,所以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怀疑主义 作为思想方法有积极意义。 但据此确认心灵思维与物质二者互不决定,互不派生, 皆受上帝支配的二元哲学则是错误的。 9、启蒙运动巨擘—伏尔泰(公元1694—1778年)

18世纪法国启蒙 运动的开拓者和巨擘。伏尔泰 崇尚理性思想,一生致力打 击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与宗教 迷信作殊死斗争。他在哲学、 史学、文学和社会政治等领域都留下大量著作,影响世人深远。 路易十六曾慨叹是伏尔泰和卢梭“这两个人摧毁了法国!” 10、近代德国哲学鼻祖—康德(公元1724—1804年)

哲学家。康德认为由实践理性决定选择行为,自由意志决定“道德的法则”。感官冲动和刺激之类的爱好所决定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兽性的选择。他用人类“自由抉择”取代了上帝的声音,将“天赋人权”第一次转化成了“人赋人权”。

11、客观唯心主义巨匠—黑格尔(公元1770—1831年)

德国哲学家,主张绝对唯心论。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精神,但精神的本质是活动而非静止,所以精神必须走出自己再回自己,而方法则是由人类的有限精神去发现,一切皆是绝对精神的展现。

12、千年思想家—马克思(公元1818—1883年)

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创始人。认为“人性是人自己在历史 发展的过程之中创造出来的”。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 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开辟了哲学史上的 新纪元。对人类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

13、超人哲学始创人—尼采(公元1844—1900年)

德国哲学家。强烈批判基督教文化。 提出著名论题 “上帝死了!”主张“重新估计一切价值”。他的思想 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奠定基础,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但尼采过于强调“求权力的意志” 的观点,被后来的纳粹所利用,染上纳粹哲学家污名。 14、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公元1856—1939年)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开辟潜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概念,把人格分成 “本我”、 “自我”、 “超我”三个部分。 他认为“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精神分析学,对全球影响巨大。

15、拒领诺贝尔奖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公元1905—1980年)

法国哲学家。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他强调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一切事物本无目的可言,意义须依赖意识。“人命定是自由的”, 选择是自由的, 没有人可阻止你说“不”。 但人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因为你是自由的。

三、西方哲学流派

1、米都利学派 因米利都城而得名。在观察和研究自然的基础上探讨了世界本原,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水、是气、或是无限者。总之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以此解释万物的变化。代表人物是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

2、爱非斯学派 因爱非斯城得名。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他进一步发展了米都利学派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并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的思想。

3、爱利亚学派 产生于意大利爱利亚。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派糸。其重大特征是 追求知识理性及确定性。 抛弃一切感性具体事物,用逻辑推理论证,只有“存在”才是世界唯一真实的东西。该学派的产生标志西方哲学逐渐脱离原始朴素形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代表人物是色诺芬尼、巴门尼德。

4、原子论学派 从物体内部结构来探讨世界本原。相信万物都是依靠自然规律而发生的。代表人物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卢克莱修。

5、毕达哥拉斯学派 创始人毕达哥拉斯。重视数学,试图以数量关糸来解释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代表人物有阿尔克迈翁、费罗劳。

6、智者学派 以普罗塔戈拉为首。 智者学派是适应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而出现的。把感受经验的可靠绝对化,鼓吹相对主义的哲学观点,提出美丑全在于主观感受。智者学派的活动对传播希腊文化,活跃人们思想有积极作用。但不注重内容,常辩白为黑,走向诡辩。

7、苏格拉底 提出“灵魂不灭说”,哲学观点自成一体。认为神创造和安排了一切,“善”是存在于事物中的一种神力,这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

8、柏拉图 认为存在着一个由形式和观念组成的客观、普遍、可靠的、实在的理念世界。最高的理念是“善”,理念具有不变性和永恒性。

9、亚里多德 第一个让哲学成独立学科。提出事物的存在及变化的“四因说”:质料因素;动力因素;形式因素;目的因素。

10、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没有人知道,也永远不可能有人知道。”随历史条件的变化,怀疑主义的怀疑具体对象各有不同。 但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怀疑论创立者 皮浪、蒂孟的宗旨。近代持怀疑论代表人物有 笛卡尔、 休漠、康德。

11、犬儒学派 不关心财富、地位、 家庭、婚姻,追求简单而极度朴素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超人与超我。代表人物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

12、斯多阿学派 也称画廊学派。 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安排,顺应自然而生活。他们宣传宗教信仰,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代表人物有芝诺、巴内修斯、塞涅卡。

13、伊壁鸠鲁主义 也称花园学派。伊壁鸠鲁36岁时在雅典 一所花园里创办了学校。 学校里有男有女,还有奴隶,且以充满友谊而著称。伊壁鸠鲁学派在后期成了宣传奴隶主民主政治,宣传唯物主义及无神论思想的中心。

14、教父哲学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初创者有查士丁、克莱门、奥里根、德尔图良、奥古斯丁等。主要内容有:

创世说: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世界。 原罪说:人类祖先有罪,罪恶遗传子子孙孙。

救赎说:上帝派救世主下凡,教导人们忍受苦难,信奉上帝,来世便可得救。

天国报应说:人死后灵魂欲升入天堂,就必须接受天命所确定的身份,鄙弃一切物质欲望,否则死后入地狱。

天启说:人们的认识和理性要服从信仰,信仰来自上帝的天启。

15、经院哲学 产生于11至14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学院,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烦琐的辩证方法, 论证基督信仰, 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 在神学命题上, 经院哲学家们围绕共相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长期争论,形成实在论与唯名论两大派别。代表人物有托马斯·阿奎那。

●实在论 强调思想之外有某个东西存在,无论它是现实之物还是所谓的客观观念。共相本身是先于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代表人物安瑟伦。

● 唯名论 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并不具有客观的实在性,它们是隶属于或派生于个别事物的。代表人物有罗瑟林、阿伯拉尔、罗吉尔·培根等。

16、 阿威洛伊主义 反正统经院哲学的思潮。认为宗教是一切人都需要的真理,而哲学真理是真理的最高形式。灵魂附属于身体,随死亡而消失,不朽的是人类的理智。代表人物有阿威洛伊、西格尔。

17、 人文主义 推崇人的理性,歌颂人的力量, 肯定人智慧、才能。 提出个性自由、平等,一切以人为本。打破封建等级制 和人身依附,否定神权和教会绝对权威,使人从神权的奴役和束缚下解放出来。代表人物有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18、 新兴的自然科学主义 启蒙思想家从新兴自然科学体糸中 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推动哲学发展。代表人物有达·芬奇、哥白尼。

19、唯心主义唯理论 具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性质。否定感性认识,夸大其局限性,抬高理性的作用。主张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类理性中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代表人物有笛卡尔、莱布尼茨。

20、唯心主义经验论 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或上帝赋予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代表人物休谟。

21、感官主义 费尔巴哈 将经验主义推向极端。认为人就是由他吃进的东西组成的。所谓思想就是感官进入人脑的结果。他提出,人吃什么就是什么。

22、自然神论 将神融于自然之中,将自然本身当作神。是独立于宇宙的神创造了宇宙。这以后世界按照他创造的自然规律进行运转,神不再干预。所谓“神迹”、自然超现象都是因为人的理解还不够而已。代表人物有培尔、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23、百科全书派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的哲学派别。其核心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社会。认为迷信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代表人物有拉美特里、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24、康德主义 康德认为,只有在自己有意识活动过程中的那种选择行为才能被称为自由,由感官冲动和刺激之类的爱好所决定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兽性的选择。自由意志决定“道德的法则”。

25、分析哲学 以语言分析为首要任务,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 强调从纯粹逻辑的观点分析语言的形成和结构。主张建立严格精确的“科学的”哲学,反对一切以思辩为基础的传统哲学。代表人物弗雷格。

26、日常语言学派 注重自然语言实际用法。主张在日常语言本身的层面解决问题, 而不能通过设计一种更完善的语言来解决。 代表人物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奥斯汀、斯特劳森。

27、 主观唯心主义 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代表人物贝克莱、费希特。

28、 客观唯心主义 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古希腊代表是柏拉图的理念说,中世纪的代表是托马斯主义和实在论,近代代表是黑格尔的 “绝对精神” 。

29、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恩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 批判地继承了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对人类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30、实证主义 以实证科学为哲学基础的哲学流派。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中心问题,力图将哲学溶解在科学之中。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穆勒。

31、马赫主义 创始人马赫把感觉经验看作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世界第一性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觉经验。一切理论都不过是假说,只有方便与否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

32、 实用主义 美国20世纪以来影响最大的哲学派别。推祟真理的效用性,强调思维的工具作用。把知识当作适应环境的工具,把真理等同于有用。突出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代表人物皮尔士、詹姆斯、杜威。

33、历史主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科学,以对科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和科学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认识科学。在理论上反映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和基本观点,对思想界产生广泛影响。代表人物库恩。

34、人本主义 强调关注人的存在意义。人本主义一指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文学运动。 另一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 或以人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

学思想。

35、唯意志主义 要求哲学摆脱外在虚幻世界而回到人的内心世界。 代表人物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

36、生命哲学 主张从生命出发去讲宇宙人生,用意志情感和实践或活动充实理性认识。将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体验,认为认识生命现象只能靠直觉。代表人物狄尔泰、柏格森。

37、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 将精神分析这一病学方法融入普通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作出了富于洞察力的探索和阐述。开创了人类自我认识的崭新领域,极大地推动了哲学思想的发展。

38、存在主义 把孤立的个人非理性的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这里所说的存在实质上是作为意志或行动的主体存在,是人的主观精神无限自我性创造,只能靠直觉“顿悟”。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

39、法兰克福学派 提出“批判的社会理论”。批判垄断资本主义社会, 同时 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马克思主义原理已过时。工人阶级已不是革命动力,应回到乌托邦方式。

40、结构主义 决定社会生活现象性质和变化的内部结构,不是客观社会生活自身固有的,而是由人的心灵无意识地投射于社会文化现象之中的。因而人的心灵的构造能力是第一性的,社会生活的内在结构或秩序是第二的。代表人物斯特劳斯。

四、西方哲学综评 1、西方哲学的轨迹

公元前7世纪是西方哲学的童年期。各种哲学流派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以丰富绚丽的姿态出现在最初的哲学舞台上。泰勒斯的米利都学派以某种物质为世界本原解答了古希腊人苦思不已的难题。毕达哥拉斯、爱利亚学派对世界本原的“形而上”的认识向前迈了一大步。赫拉克利特最早发现对立统一,德谟克利特以原子构建宇宙大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巨人创建了古希腊哲学的黄金时代。

当凯撒大帝取代亚力山大,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无力阻挡新柏拉图主义为上帝一统天下铺路架桥。奥古斯汀演绎基督教历史,托马斯糸统化经院哲学,基督教哲学帝国大厦矗立中世纪千年,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科学哲学突破神学重围,哲学从天国回到尘世, 走进近代。 “四假相说” 培根开 经验主义先河,“我思故我在”笛卡儿奠基 唯理论 丰碑,“神即自然”斯宾诺莎率先走向无神论。

跟着感知走,贝克莱建主观唯心论体系。太阳明天会升起吗?休谟陷不可知论泥潭。嘲笑上帝,伏尔泰痛击封建专制。高擎“天赋人权”,卢梭倡导科学民主。批判康德,费尔巴哈、黑格尔各树一帜。博采全人类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风流万代。探险哲学新大陆,叔本华、尼采推出唯意志论大餐。拓荒性王国,弗洛伊德独辟精神分析新天地。敢于说“不”,萨特成存在主义新宗师。有用就是真理,詹姆士、杜威美国风景独好。

2、西方哲学的特质

西方哲学是以“天”为本的哲学。人是“天”的衍生物。西方先哲们以茫茫宇宙为根本思考对象,从古希腊泰勒斯枯井“观天”,德谟克利特用原子、柏拉图用理念“构天”,毕达哥拉斯以数“推天”, 到中世纪 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拜访上帝“造天”,再到近代伽利略、哥白尼“探天”,伏尔泰、培根 “质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西方哲人对“天”情有独钟。

对“天”的演绎构成西方传统哲学两大派别:物本论认为“天”是物质实体,神本论则认为“天”是精神实体。但二者都未能科学地揭示“天”的奥秘及人的真谛。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研究人类社会为突破口,从主体方面入手把握世界,在全面总结“物本论”成就和深刻扬弃

“神本论”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奥秘,实现了人类哲学思维史上的伟大革命。

西方哲学推崇追根探底,科学技术领先全球。中国哲学主张中庸之道,文明独步世界千年。如果用西方模式来衡量,则中国传统哲学缺乏实体追究智慧与科学理性精神,谈不上是“真哲学”。如果用中国模式来衡量,则古代西方哲学只是科学或神学的婢女,缺乏价值担当原则,根本谈不上是“大经纶”。中西方传统哲学各有片面性局限性,二者都未能科学地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五、吸收西方哲学精华 1、追求真理,精神永存 ●探根究源,九死不悔

从古希腊的泰勒斯、赫拉克利特这些哲学大师始,2000多年来,西方哲人们从宇宙天体到原子,从自然界到社会,从上帝到人自身, 从物质到精神,为追寻世界的本原, 为获得真理契而不舍,一代接一代投入宝贵的青春、生命。 这种精神是人类文明过往存在和今后发展的必要条件。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文明需要传承。哲学与生活经验、生产技术、科学知识一样需要传播,需要继承和发展。泰勒斯、阿那克西曼、阿那克西美尼师徒,色诺芬尼、 巴门尼德、 芝诺师徒, 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在推动西方哲学发展方面贡献巨大。难能可贵的是西哲们将追求真理摆在首位,不囿于师生情感,打破前辈理论的局限和片面性,为哲学树起一座又一座里程碑。

2、自然哲学,科学思维 ●肇于自然,回归自然

西方传统哲学肇始于观察自然,祟尚自然客观,习惯用天理推究人文之理。科学家与哲学家往往二而一,所以西方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一方面,源于自然的哲学对自然探索的科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成果又反哺哲学,推动哲学迅速发展。例如用几何学、物理学、生物学、现代数学等自然科学模式论证社会,甚至连人本哲学也把人看作“社会原子”。

●思想自由,方法科学

先秦时期,中国哲学百家争鸣,文化满园春色;西汉之后,儒家独唱,埋下文化落伍的根。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人们的价值观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科学的方法、自由民主的理念冲垮中世纪封建专制主义的堡垒,并带来生产、经济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春天。各种哲学流派蜂拥而出,哲学家们纷纷运用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演绎自己的观点学说。

六、西方哲学经典命题

1、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

2、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

3、克塞诺芬尼“神是人按照自已的形象造出来的”。 4、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巴门尼德“存在是唯一的”。 6、芝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7、色拉叙马库斯“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8、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9、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10、欧布里德“我正在说谎”。

11、柏拉图“知识即回忆”。

12、柏拉图“国家是大写的人”。

13、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

14、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15、皮罗“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

16、安瑟伦“上帝是不可能被设想为是不存在的”。 17、培根“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18、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19、洛克“凡理解的无一不先在感觉之中”。 20、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21、莱布尼茨“自然从来不飞跃”。 22、梅叶“人天生都是平等的”。

23、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24、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25、休谟“习惯乃人生的伟大指导”。 26、卢梭“天赋人权”。

27、爱尔维修“人是环境的产物”。 28、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 。

29、霍尔巴赫“宇宙是一条无限因果关系的锁链”。 30、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31、康德“道德即自由的自律”。

32、黑格尔“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33、黑格尔“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34、费尔巴哈“皇宫中的人所想的,与茅屋中的人所想的不同”。 35、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情”。 36、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7、恩格斯“对立统一”。

38、马克思“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39、马克思“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

40、马克思“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运用”。 41、詹姆士“有用即真理”。 42、尼采“上帝已死”。

43、齐美尔“生命超出生命”。

44、彭加勒“原理不过是一种公约”。

45、舍勒“人是文化的存在”。 46、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

47、维特根斯坦“凡不能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48、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49、弗雷格“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逻辑分析”。 50、马尔库塞“单面的社会造成单面的人”。

第四讲 脚踏实地 规划人生

—意识能动性原理应用

人生要有目标。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并且都是指向一定的目标。考究社会人生事业成败个案,有没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目标,对人生事业的成败是起决定作用的。没有目标,人生将失去努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而目标的不合理、不科学,也将严重地障碍人生事业的成功。

本讲主要介绍目标的哲学内涵、意义、确定目标的原则,并通过剖析目标决定成败的个案,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目标的哲学认识。 一、目标的内涵 1、什么是目标

原义:目标是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引义:目标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标是认识,目标是手段,目标是方向,目标是理想,目标是归宿。目标是计划工作和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目标是人们所期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

目标是人的主观意识与改造客观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从目标的形式看,是主观的;从目标的内容看,是客观的。 2、目标的分类

物质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作为主体的人也是丰富多样的,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目标也是一个体系。

可从不同的角度给目标分类。以时间分,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以主体分,有个人目标、群体目标;以行业分,有学校目标、工厂目标、机关目标…以属性分,有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军事目标、外交目标、管理目标、发展目标… 二、目标的意义 1、提供努力的方向

人的生命,依赖于人的精神中的某种希望状态、某种追求的冲动与渴望。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目标是一种刺激,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诱因,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的方向,最终使目标得以实现。

人生大海茫茫,方向何在?于个体、群体,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不可或缺。这是作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前提。 2、提供动力的源泉

作为来源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目标体现主体对客体的欲求和愿望。

合理的目标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展示了现实向未来发展的前景。它作用于主体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使人们明白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而激发主体为实现目标产生巨大的动力。在某种意义上,目标与成就成正比例关系,目标多高成就多大。 三、目标的哲学基础 1、意识能动性原理

目标、计划、方案属于意识的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服从客观,但在客观世界面前,主观意识并不是被动的服从客观,而是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目标的确定及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才成为可能。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事物的感性认识材料后,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作用就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目标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目标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和实践活动想要达到的愿望。

科学的正确的目标对人们改造客观的实践活动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并得以实现。 四、确立目标的原则 1、制定可行性目标

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要从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情况出发。任何时候,现实都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基点。制定目标时应以客观现实作为依据,充分考虑目标的可行性,量力而行,一步一脚印。

合理的科学的目标是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相统一的产物。好高鹜远,背离现实,假、大、空,是制定目标时必须杜绝的。 2、建立目标体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糸统,制定目标时要作整体考虑。将个人与社会、长远与现实、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局结合起来。

企业既要有公司的总目标,经济目标、文化目标、社会目标、政治目标,又要有各部门目标;既要有远期目标,还要有中、短期目标。 员工既有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即生存基本需要),还要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即归属感尊重感以及寻求自我成就实现个人的潜力)。 3、注意目标调适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目标的制定要以客观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当客观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目标也就应顺时而变。彼时彼地合适,此时此地不合适。所谓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主体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把握其发展趋势,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作出合符客观实际的调整,与时俱进才能掌握主动权。

4、抓住主要目标

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平衡的。事物存在多种矛盾时,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而每一矛盾又有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主要矛盾居事物的领导地位,矛盾主要方面则决定事物基本的性质。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要目标,确立重点,选好主攻方向。牵牛牵牛鼻,擒贼要擒王;抓主流,抓根本。 五、目标案例讨论

1、休克疗法,戈尔巴乔夫成千古罪人;渐进改革,邓小平创中国奇迹! 2、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欲速而不达。 3、与全世界为敌,希特勒自寻死路。 4、“人民原谅周总理!”

5、动漫文化,日本外交的秘密武器!

6、发展核武,金正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7、教育产业化、大学扩招之利弊。

8、北京奥运启示:环保症结就在政府! 9、2008年北京奥运门票价位启示。

10、构建和谐人际关糸,“抱抱团”昙花一现! 11、国企民企,谁的贡献大?

12、日本“丰田”、德国“宝马”目标定位的启示。

13、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部门标准、国家标准、WTO国际标准……标准不准!

14、浮躁—中年精英笫一杀手。

15、马家军—中国行政体育运动的缩影。 16、奥数,又是奥数,教育为了什么?

17、我们希望每天都是“六·一”!

18、民主是手段,也是目的(英美陪审制度的启示)。

19、朱容基问湛江三星汽车老总:哪个零部件是我们生产的? 20、十亿人民九亿赌,股民图什么? 21、乒乓王国,乒乓缘何不快乐 ?

22、毛泽东尼克松乓乓外交,小球推动地球。

23、十年财权,二十年军权,三十年政权,民进党实现梦想! 25、经济,还是经济,马英九打经济牌笑到最后!

26、破坏奥运圣火传递,藏独分子失分天下 ! 27、引进中国劳工,俄罗斯决心难下。

28、“东航返航事件”,劳资双输的最坏版本! 29、“海大”4年,你的目标?学业,技能,爱情! 30、一切为了评估,为了评估的一切?!

31、义乌民企目标定位:让阿富汗人民买得起! 32、历史笑话:1980年中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33、一切为了儿子!陈大鹏自杀揭秘。 34、“安利”为什么能成功?

35、家庭联产承包,又一个农村包围城市! ◆◆思考题

1、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你的奋斗目标作过调整吗?你的调整根据什么? 2、海大“三能”人才的内涵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3、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有网友发贴:目前中国,奶粉只分毒性高低;猪肉只分浸水多少;医生只分推真药假药;教师只分逃命快慢;官员只分赃款厚薄;警察只分染黑深浅;大学生只分…

不良社会现象的根源在哪?

4、李瑞环说,“现在是百业待兴,百事待举 ,要把所有的事都找出来,分分类 ,排排队。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核桃栗子一齐数,其结果必然是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的挺乱 。”你有什么启示?

5、有多少官员自己买得起房子?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20日表示,“以目前的广州楼价,有七八成广州市民买不起房。”他还以自己为例说明,“广州很多房子价格超过2万元/平方米了。我是副厅级职称,每月工资8000多元,两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6、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替党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河南郑州市须水镇西岗村原本被划拨为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上,竟然被开发商建起了12幢联体别墅和两幢楼中楼。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面对记者的采访,在抱怨“你们广播电台管这闲事干什么?”之后,向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7、两水一牧?大工业?大港口?旅游?宜居?湛江发展应如何定位?请你支招。

第五讲 倡导科学 反对迷信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迷信与科学背道而驰。本应随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消亡,但事实不然。新世纪之中国,风水、算命诸多迷信显得非常流行,并且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危害。

以哲学的观点来分析迷信的实质、迷信的根源,探讨克服迷信的手段,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提升哲学素养,坚定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迷信的实质 1、什么是迷信

●从广义上看,对于任何事物,人们都可能迷信,例如某个名人的言论、金钱、权力等。

●从狭义上看,迷信主要是指人们对鬼神、土地、风水、数字、祖先保佑、命运(因果报应)、灵魂不朽(转世或轮回)等等的深信不疑。

迷信的对象是某种超自然、超逻辑、非理性的神秘的力量。

2、迷信与科学、常识的区别 迷信具有非理性和盲从性。

●迷信不同于科学,迷信往往不需要也不允许诉诸于批判的审查和检验,而科学则往往需要经受批判的考察和检验。

●迷信也不同于的常识。常识所包含的内容,绝大多数是符合自然和理性的,也是合乎逻辑的。

3、迷信的内涵

迷信是一种意识活动。迷信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而且包含着许多情感的因素。迷信者迷信某个东西,不仅包含着认为它“正确”、“合理”这样的认识,而且在情感上同它有一种亲近。

放弃迷信,会感到难受和痛苦。因为在内心深处,他觉得自己同迷信难以割舍。对于少数迷信程度很深的人来说,要他放弃迷信简直就是要他的命。

二、透析风水理论

“风水” 描述人与万物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包括对阳光、空气、水等生态条件的认识及运行规律的推演,对日月星辰天文现象的观测与对山川陵谷地理面貌的考察,以及对春夏秋冬四时的顺应。

风水理论是相地营国、选址建屋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是一个包罗自然观、宇宙观与人生观的庞杂的思想体系。风水理论集迷信与科学,糟粕与精华于一身。

1、风水理论的科学成分 ●人与自然的和谐

风水理论强调“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靡不“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提出“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的人生理想。其最高境界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风水理论的指导思想。 “天人合一” 与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和谐论”学术观点如出一辙。

●技与艺结合

风水理论兼顾建筑技术的合理运用与建筑审美的准确把握:

强调基地“土色之坚厚,地势之高燥”与“用水足,沟防省”等技术要求,注重环境“负阴抱阳”与“环抱有情”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的有机结合。

强调“治宅极宜壮实”,讲究“适形而止”,而且符合“约定俗成谓之宜”的社会要求。 强调陵寝建筑应该“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与“总以地臻全美为重,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

●形与势兼备

风水理论提出“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概念,很好地把握住建筑群体与单体的尺度感 。“远以观势,虽略而真近以认形,虽约而博”所描述的空间尺度。 远观其势,强调的是聚落整体与山势地形的配合关系;近察其形,注重的是建筑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协调。大到营邑立城,小至制里割宅,无不遵循风水理论的“形体之法”。“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形者势之积,势者形之崇”、“聚巧形而展势”等。

●礼与乐互补

风水理论具体细微地将社会居住秩序的礼制伦理纲常观念与建筑的空间秩序结合起来,形成了居住空间对称严谨、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的特点。

自由灵活的“院”,与严肃拘谨的“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山石水体、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引入院子,与亭榭轩阁融为一体,使宅与院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宅”为“礼”的表达,“院”是“乐”的体现,一礼一乐,一张一弛,提高了居住空间的艺术品味与审美情趣。

2、风水理论中的迷信

无限推演“地灵人杰”,附会吉凶祸福,堕入迷信泥沼。 “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秀,山浊人迷;山宁人驻,山走人离;山雄人勇,山缩人痴;山顺人孝,山逆人亏”。“龙穴端正,富贵天定;前后尖峰,富贵三公;明堂掌心,积玉堆金;明堂倾泻,推败凶绝;四畔山飞,父子东西”,认为“宅地、坟地走势、方向主人事吉凶祸福”,风水决定人的健康、财运、功名成就,荒唐至极!

三、宗教与迷信

1、宗教与迷信的区别

宗教是一种世界观,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探求生与死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宗教有组织和团体,要求教徒虔诚地信仰上帝,按照宗教教义、教规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宗教不直接危害人的生命财产。

迷信是一种意识活动,力图解决个人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停留在功利性的形而下工具范畴,封建迷信是散漫的无组织的。一部分人利用迷信来危害人或骗取钱财。

2、宗教与迷信的共性

●两者都渊源于原始社会里人类对自然界、人类自身的错误认识。

●两者思想本质都崇拜超自然力量,同属唯心主义,形式上虽有高低之分,本质却相同,均是有神论。

●两者都反对以实践来检验,而人人盲目崇拜,绝对服从。 ●两者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消极作用。 四、宗教迷信的根源 1、认识论的根源

●实践能力的局限

人类生活的自然界和社会,许多现象是目前的科学和哲学所不能完全解释的,更是实践能力所不能控制的。在无限的自然面前,人作为一种生物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有限、渺小和脆弱。不能揭开宇宙的终极的奥秘,不能完全克服疾病尤其是自身的死亡。

● 思维方式错误

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人们掌握了科学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科学的精神。如果缺乏科学精神,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没有能力从事理性的、理论的思考,不能对迷信展开批判的怀疑。这是有些文化层次比较高、掌握知识比较多的人,甚至科学

家和哲学家,堕入迷信泥潭的原因。

2、社会的根源

●“权威”的误导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秩序,刻意宣传天命论,让老百姓相信:人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由上帝或神安排的。命运神秘莫测、不可抗拒。

在现当代社会,有些迷信宣传者和鼓吹者借助于书籍、报刊、电视等传媒来宣传迷信思想,一些迷信活动、迷信宣传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如计算机算命。使许多不明真相、丧失独立判断能力的人上当受骗。

● 文化素质低

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现象作出正确的、科学的判断,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在我国,还有相当大数量的文盲或半文盲。尤其在农村,科学普及工作没有到位,还有社会上存在着很多科学所无法解释的社会现象,因此,当人们遇到疑难问题时,就求助于算命、占卜,希望从迷信中得到某种实际的“好处”,以安身立命。

● 心理、精神的需要

宗教和迷信产生的基础都是“灵魂不死”的观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自然的、社会的各种客观力量的挤压是必然的,人生的挫折和不幸也是无可避免的。因不幸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服从,认同神秘的力量在自然界和社会无形之中支配着自己的命运,产生了需要慰籍的心理,渴望通过想象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解脱。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克服迷信的利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就会从根本上、从世界观的高度,消除对于神灵的迷信,就会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就会相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人类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 才能自觉地掌握和支配自己的命运。

1、确立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从实践出发的,是既唯物又辩证的,其中体现着非常鲜明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

有了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人们对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对自己的生命过程,都会尽量从科学的角度加以说明和解释,对于一切目前科学还不能给予解释的自然现象,也会采取暂时存疑的科学态度。

●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科学文化知识,是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基本前提。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根本不会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这里所讲的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人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于迷信,我们也可以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哲学、医学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这种知识对于消除人们的迷信心理,起着特殊的作用。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在抵制和克服迷信的过程中,哲学这门学科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既唯物又辩证的,其中体现着非常鲜明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就会从根本上、从世界观的高度消除对于神灵的迷信,就会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就会相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人类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自觉地掌握和支配自己的命运。

●思想启蒙 理性思考

启蒙,就是使人从其未成年的状态摆脱出来,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性展开独立的思考。迷信者应当警醒: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当自己把思考和判断的

权利交给一个外在的第三者的时候,轻易地相信别人的宣传, 自己就成了一个 “未成年的孩子”。 今天的中国特别需要思想上启蒙,当每个人都有了主体意识、都能够用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来分析问题的时候,迷信就再也找不到市场了

2、反对唯心主义

●迷信的思想本质属唯心主义。现象、形式各异,本质却相同,均是有神论。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客观唯心主义与宗教迷信有必然联系。

●主观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过分夸大主观能动力。客观唯心主义将命运偶然性绝对化,把人生的任何一个细小的变化都看作是必然的。认为人生的一切,既不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也不是主观因素造成的,都是命中注定的,由上帝或神安排的。命运神秘莫测、不可抗拒。

唯心主义不能客观地揭示命运必然性的真正原因,把命运的必然性的最终原因归结为上帝或神。

●唯心史观把英雄看作历史主宰。这里说的“英雄”,是指个别杰出人物,主要是指帝王将相和少数英雄人物,他们或者具有非凡的才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或者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的代表(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英雄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

英雄史观否认物质生产的历史作用,进而否认以物质生产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坚持实践检验真理

唯心主义夸大主观能动作用,颠倒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关糸,经验主义以狭隘的认知代替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这些都是错误的。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要求一切工作都要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心,只唯实。 ◇◇讨论题一 ●你怎看数字?

1、国人喜爱“8”、“9”、“6”、“2” 、“3”,忌“4” 。 2、洋人忌讳“13”、“星期五”。 3、彩票中奖。

●你怎看风水、算命? 1、诚则灵。

2、信则有,不信则无。 3、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中医之伪与伪中医。 1、注射鸡血的闹剧。

2、张悟本:绿豆治万病。

3、缺啥补啥:解读猪肺杏仁汤。 ●迷信科学之误。

1、夏时制省电节能的笑话。 2、水变油和永动机。

3、日本大地震中国疯抢典盐。

第六讲 构建关系 把握人脉 —普遍联系观点感悟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实际上,这里靠的是关糸。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个人、群体、国家的成功就是关糸的成功。因为人际关系是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良好的关系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

关糸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如何从方法论的高度去把握它?本讲主要介绍关系的内涵、意义、类型、处理关糸的原则和一般技巧,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关糸,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糸,为人生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关糸的内涵 1、什么是关糸

关糸即人际关系。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要生存、发展,必然和周围的人发生形形色色的联糸、沟通和交流。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糸。利益是关系存在的前提。

2、关糸的本质

人际关糸是交往主体之间的联糸。人际关糸的本质,在于组成社会和集体,在于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人际关系使社会朝着有秩序的方向发展,使人类能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3、关糸的类型

● 从交往双方人数分:个体与个体关糸;个体与团体关糸;团体与团体关糸; ● 从交往时间分 :临时相依;长期相依;终身相依;

● 从交往频率分:老乡;血缘;法定;职业;同路人;

● 从交往双方的生理特点分 :异性之间;恋人;夫妻;男女;知己;忘年之交;青梅竹马;

● 从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分:上下级;上下辈;师生;朋友;同事;同学;恋人;夫妻;工作主体与客体;医生与病人;警察与罪犯…

● 从交往频率分:亲密朋友;普通朋友;一面之交。 二、交往的意义

1、人际关糸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克斯韦尔说,“没有人是独自上路的”。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孤立的个体是无法生存的。亚里士多德说, “人间互相依仗而又互相制约, 谁都不能任性行事,这在实际上对各人都有利”。

人们正是通过组成一定的关糸进行生产、生活, 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2、协调人际关糸的意义

● 培养组织内部家庭式氛围的必备条件; ● 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因素; ● 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群体目标实现人的价值 内在要求;

● 人的一种基本需要;

● 获取机会增强实力的重要手段; ● 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必要途径。 三、人际关糸的哲学基础 1、事物普遍联糸的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糸的。每一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周围事物的存在、发展、变化,必然作用、影响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反之亦然。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存在。人际关糸是一种客观存在。

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糸统中,必然作用、影响他人,反之亦受制于他人。 2、系统论原理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糸,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和系统,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糸的系统。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性质和功能大于部分的总和。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也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社会由个体集合而成,作为个体也只有融入社会,才具有人的社会意义。

3、矛盾特殊性原理

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其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即事物的个性。事物的个性使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并决定了是它自己而不是别的。这表现在事物的联系上便有联糸的多样性。

矛盾的个性表现在人际交往关糸上也是丰富多样的。 交往类型、形式、方式、 手段、内容、结果、目的……各其特点。

四、处理关糸的原则和技巧 1、平等交往

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每一个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交友和受人尊敬的希望都非常强烈。尊重别人的人格是对对方最重要的尊重,是双方平等交往的前提。善于聆听对方的说话,对对方真诚的感兴趣。看着别人眼睛说话,微笑。记住对方的名字、专长、优点。批评要以称赞和诚挚的感谢作为开场白,多作自我批评。

2、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是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具体化。求同,基本方向一致作为交往的基础。“目标”、“方向”、“整体利益”成为交往双方的共同价值追求。存异,保留分歧点。如习惯、兴趣、爱好、性格、脾气等,宽容大度,从大处着眼,理解包容,善于妥协。与人为善,心态平和,个性健康。要尽量避免争论,不苛求对方,不要轻易指责对方。

3、互惠互利

考虑双方的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满足共同的心理需要,使双方在交往中都能得到实惠和好处。大多数人的交往是互惠互利的,相互报偿、相互满足是人际交往活动的基本动机。舍此,交往很难成功。互惠互利要有前提、原则; 注重经济上的互利, 同时也要关注精神上、情感上的互利。投其所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4、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 就个人言, 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

构建关糸必须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必信,行必果。要以诚相待,心胸坦荡,消除误会。心诚之至,金石能开,消除隔陔。尽快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真诚友善、通情达理地交涉问题。尽量不使对方说“不”,诚恳地鼓励对方说出心里话。

五、案例讨论

1、小日本侵略中国,救了共产党?

2、书记、厂长说话哪个准?(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 3、性情汉子徐根宝是非多!(再谈足球场内外的是是非非) 4、猪八戒特受欢迎,为什么?

5、难得糊涂,糊涂、中庸、妥协好处多! 6、“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背后是什么?

7、“人才、奴才,二者缺一不可”,君王为什么需要小人? 8、“心诚之至,金石能开”—瑞蚨祥、李嘉诚的发家之道。 9、乔丹、李昌镐的魅力何在? 10、刘天王隐瞒婚爱的苦衷。 11、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12、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几个中国人是一条虫。为什么? 13、经济牌打赢地方牌,马英九胜出! 14、法轮功信徒中邪,邪在心魔! 15、传销的杀手锏—杀熟的心理启示。 16、一个老乡,三个公章。 17、朝中有人好做官。

18、官场,市场,缺一不可! 19、“受害者”心态危害社会和谐。

20、主啊,请原谅他们的无知!社会需要更多的宽容。 21、“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思考题

1、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2、为什么“女怕嫁错郎,男怕跟错人”? 3、和谐的本质是什么?

4、“与人构建和谐关系,投其所好是首选”,你以为呢? 4、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班主任(严父型、慈母型、放羊型)? 5、你与同学处得怎样 ?谈谈你的经验、教训? 6、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你的招式? 7、如何向对方说“不”!

8、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谈谈你的想法。 9、球迷、歌迷价值几何?宋丹丹缘何道歉?

10、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你如何理解?举例说明。

11、“稳定压倒一切”、“家和万事兴”,我们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 12、道德沦丧,人人买单(“受害者”心态危害社会和谐)。

第七讲 得失抉择 成败攸关 —对立统一规律应用

人生处处面临选择, 选择贯穿人生始终。国家需要选择道路、制度、政策;企业需要选择目标、方案、策略;个人需要选择学业,选择工作,选择朋友,选择……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正确选择是人生事业成功的第一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本讲分析选择的特性、内容、意义,剖析选择决定成败的个案,帮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正确选择的原则。

一、选择的内涵 1、什么是选择

挑选。对主体而言,当存在多种客体(路线、目标、制度、方针、观点等等)时,根据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以及爱好、兴趣、个性等等)而作出的决择。如挑选对象、地点、方案、办法……

选择的前提条件是客体的多样性及主体的自由度的存在。 2、选择的内容 ●个体的选择

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家庭;兴趣;习惯;心态;信仰;价值观等。 ●企业的选择

消费者;产品;服务;质量;价格;人才;环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发展目标等。 ●国家的选择

道路;制度;目标;战略;纲领;方针;方案;干部;体制;模式;策略等。 3、选择的特点 ●客观性

客观存在是主体选择的前提、基础,主体的需要不能背离客观存在。 ●能动性

主体的需要是选择的目的、动力。主体的能动性主导选择,价值观在主体的选择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复杂性

客体属性的多样化与主体需要的多层次决定了选择的复杂性。 二、选择的哲学依据 1、意识能动性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人的需要也是多样的。主观必须服从客观,但在客观世界面前,人们的主观选择是能动的。人们价值观念、道德理想、经济地位、政治观点、宗教信仰、文化修养、生活习惯、职业、兴趣、爱好、专长……等等影响着选择。

2、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依赖又排斥,既联糸斗争的对立统一关糸。这种关系被称为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规律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选择与放弃也是矛盾关系,选择与放弃相辅相承。有选择必有放弃,选择的过程即是放弃的过程,反之亦然。

三、选择的意义

1、生命的一维性需要选择

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任何人、团体、组织的存在都受到时空条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如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等。就一个人而言,生命有限。每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活动都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事业中去,使人的生命产生最大值,这是主体选择的必要性。

2、世界的多样性需要选择

从客体的角度来看,每一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事物,各具特性;同一事物,有多种属性。从主体看,不同主体,需要不同;同一主体,各方面需要不同。物质世界丰富多样。了解研究和把握其事物的存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选择恰当、合适、有效的方式、方法,解决事物的矛盾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

3、正确选择是成功的前提

选择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的反映。选择的形式是主观的,选择的内容是客观的。

人类改造自然及社会的任何活动,其方式、方案、方法都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任何活动的成功都是主客观相符合的结果,正确选择是行动成功的前提。

四、选择的原则 1、立足现实

现实是人生事业的基础和起点,没有现实则没有将来。现实是国家选择路线、方针、政策,企业选择发展目标、经营模式,个人选择成长道路、人生方向的基点。

将现实作为切入点, 以积极的心态,有效的办法去切实解决眼前的困难,现阶段的问题,才有事业长远的发展和成功。

2、把握趋势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随时间地点条件转移。彼时合适,此时不合适。所谓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主体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把握其发展趋势,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让选择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时俱进才能取得成功。

只见眼前,不知历史与未来,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或形而上学式的选择,对人生事业带来的只能是失败。

3、权衡价值

主体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的,精神的;现实的,潜在的;眼前的;长远的。名,利,权,钱,情,欲;自己,家庭,亲友,社会,国家……

任何选择都是矛盾关糸,利弊俱存。人们只能根据价值目标阶次,价值量大小及客观态势,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作出相应的保留和放弃。选择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4、照顾个性

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一事物都是它 “自己”,一国有一国的国情,一企业有一企业的实际,一人有一人的身心素质、价值观念、道德理想、经济地位、政治观点、宗教信仰、文化修养、生活习惯、职业、兴趣、专长……

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主体的个性特点,在社会时代的坐标糸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恰当地定位,确定正确的方向目标,才可能取得人生事业的成功。

5、适合成长

最好的选择就是最合适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选择,而不是主体喜欢的选择。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佳的选择。因而,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哪先,哪后;哪轻,哪重?都应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综合考虑。

适合国家富强的路线,适合企业壮大的模式,适合个人成长的道路,适合……就是好的选择,正确的选择。

五、案例讨论

1、生命为什么不再神圣?—《生命不再神圣》 2、世上还是有钱好!—《敦厚的诈骗犯》 3、地上有钱包,你咋办?

4、是校花,还是部长女儿?—《风景》

5、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注脚。—《厕中成佛》 6、“只生一胎好”吗?—关于国策的反思。 7、废除死刑的利弊争论。

8、实行安乐死与推广克隆技术困难何在?

9、戊戌政变的追求与慈禧的决择—谈改革策略的重要性。 10、宋江为什么要招安?

11、从猪八戒最受欢迎说开去。

12、“此地钱多,人傻,快来!”—繁荣必娼盛? 13、县太爷通缉女婿闹剧的深思。

14、北大才子陆步轩卖猪肉,谁受不了?

15、做奶妈、借腹生子、当二奶现象面面观。

16、鞍山体校集体服食兴奋剂为的是什么?—金牌体育该刹车了。 17、以谁为本?—漳州中考给大老板子女加分引争议。 18、制度,还是制度!—《犯人船》的启示。

19、要英明总统还是要弊脚的法律?—也谈尼克松下台。

20、是精英治国还是愚民治国?—从辛普森无罪谈陪审团存废利弊。 21、关于医生收红包风之我见。

22、张惟英教授“提高北京人口素质”提案的风波始末。 23、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和谐发展的拦路石吗? 24、陈水扁后,马英九能给我们什么?

25、规范办学有什么不好?—从北京海淀区取缔不规范民办学校说开去。

26、美国军队有一规定:战场上败了,可主动投降。中国人多不接受,你咋看? ◆◆思考题

1、命运之神让你满足三个心愿,你选择哪三个呢?

2、大学毕业前, 小李跟处了3年的女朋友商量,报名到西部支教。女朋友提出分手,请你为小李支招。

3、湛江市选择过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农业为基础的“两水一牧”, 以工业为主导的“大工业、大港口”,以地缘为根本的“旅游文化”,你认为发展模式适合湛江市?

4、有人概括大学生恋爱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 “月亮走,我也走”; “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哪个更亮,哪个更大”。你属于哪种?

5、奥运冠军为国争光付出了青春,应该给予什么奖赏:金牌,人民币,楼房,小车,大学文凭 ??

6、1995年,湛江市某医院医生杨××和高××夫妻俩为移民,向公安局长何某“投资”。岂料何某违反规则,财色包收就是不办事。杨、高俩权衡之后决定……请你为法律故事接龙。

7、妙龄花旦何海莹割腕悬梁为师傅殉情,值得吗? 8、就业难,陪聊,你接受吗?

9、黄河上的大桥将姓“私”,你知道不知道? 10、巩俐、章子怡等大腕入外国藉,你气愤吗?

11、户藉改革大家说:取消城乡区别、农非区别之利弊。 12、疯狂廖娘的大爱。

13、调侃中国足球已成流行社会文化现象: “珍爱生命,远离国足”;

“吸烟有害健康,看国足有害生命” ; “看英超要钱,看国足要命”;

“正确使用数字电视机可有效预防国足” ; “国足不是病,踢起来真要命”。

中国足球病在哪?请你处方。

第八讲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质量互变规律应用

细节是什么?是人的行为的枝节小事。一个国家的实力,一个学校的影响力,一个人的能力,都是由细节来决定的。成功或失败就是那么一点点来构成的。所以,我们不得不认真去探究细节,注重细节,做好细节。

细节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如何从方法论的高度去把握它?本讲主要介绍细节的内涵、哲学基础、方法论的意义。

一、细节的含义 1、什么是细节

细节是人们行为的枝节小事,是事物存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小量,小环节,小因素,小条件……系统中的小量。

2、细节的内涵?

从事物结构角度看,细节是事物量与质的统一。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细节是文化,细节是习惯,细节是素质,细节是技术,细节是创新。

二、细节的意义 1、认识事物

细节是认识的逻辑起点。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到内,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没有事物细节作为切入点,对事物的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细节还是认识深化的基础。在一个糸统内部,细节是反映事物的细节,事物是细节构成的事物。通过分析、探究细节就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糸,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改造事物

细节是事物的量,是构成事物的元素。事物的变化就是从细节开始,从局部、部份向全局、整体发展,逐渐走向根本性质的变化的。

对事物的改造也应从细节着手:通过改变要素的量或改变要素结构来实现,如扩大生产有外延扩大和内涵扩大两种模式。

艺术源于细节,创新始于细节。营造关系靠细节。 三、细节的哲学依据 1、质量互变原理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质是认识和区别事物的客观基础;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刻化和精确化;掌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

●任何事物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是在度的范围内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急剧的、显著的变化。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前提、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

2、结构与功能辩证关系原理

结构是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联结的方式,功能是指具有一定结

构的事物在同环境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作用与能力。一方面,结构决定功能。一定的结构决定一定的功能,结构规定着事物功能的性质和水平,限制着功能范围的大小,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功能的变化。另一方面,功能反作用于结构。功能的优化影响结构的进化,功能的退化引起结构的退化。

四、把握细节的原则 1、掌握全局,突破细节

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所以以细节作为突破口、切入点,才可能带来事物全局、整体的发展变化。大自然、人类社会莫不如此。但另一方面,在任何糸统中,任何细节都只是事物的局部、部分。细节的变革必须服从于全局、整体的利益需要,有利于全局、整体生存发展的,予以推进;危害全局、整体生存发展的,予以阻击。

2、注重必然、本质的细节

事物的细节是丰富多样的,有与必然、内在本质相联糸的,也有与偶然、表面现象相联系的。我们应特别关注与必然、内在本质相联糸的细节。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糸。

3、“适度”,万事万物之最佳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这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或临界点是事物由量变进入质变的转折点, 打破关节点或临界点, 事物便进入了新的阶段或转化为其他事物。不同事物各有自己的度。事物变化了,度也在变化。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科学地掌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度”和“不及”,才能少犯错误。

五、案例讨论

1、五个大盖帽管不了一条犬说明什么? 2、2006年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

3、孙志刚死之价值——废除收容条例。

4、私营企业主可加入共产党组织的启示:民营经济的春天来了! 5、信不信由你:警察已成弱势群体! 6、应该关心民工的性需要。

7、陈永贵当总理告诉我们什么?(学会透视新闻)

8、“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始终如一做下去。而如果是一个中国人,一开始他会擦六遍,慢慢就变成五遍、四遍,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认真。”(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访韩记)

9、中国领土面积多大?约960万平方公里。一个“约”字如何了得?(柬埔寨:181035平方公里;缅甸:676577平方公里;朝鲜:122762平方公里)

10、从“基本”、“大概”、“比较”、“一般”、“可能”、“或者”、“约”的用语说开去。(灵活的、含蓄的、中庸的、做事不到位的中国人)

11、“穷也要穷得有新闻性”。(媒体帮不了西安一贫困大学生就读)

12、建筑华丽、结构合理、藏书量世界之最的北京图书馆为什么受批评? 13、张金柱从交通肇事过失伤人到故意杀人的背后。 14、从做“什么”吃“什么”到做“什么”不吃“什么”的启示。 15、活人死不起——殡葬暴利的效果。 16、中国学生留学中国的怪现象

17、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要缘何死不悔改?

18、健康秘诀:不要渴了再喝;不要饿了再吃;不要渴了再喝;不要急了再便;不要肥了再减;不要病了再治;不要孤独了再交朋友;不要老了再锻炼。

◆◆思考题

1、成功老板经验之谈:家和万事兴。为什么?

2、关心他人从小事做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3、假酒、假奶粉、假种子、假肥料、假药品、假食品……下一次是什么?人人都得为道德论丧买单!

4、博士抢着当官,缘由何在?

5、尊重别人,请从记住他名字开始。

6、50年一遇暴风雪,官民同舟共济渡难关。哪些细节反映? 7、弘扬中华文化,从清明节放假说起。 8、你记忆中最难忘的小节。 9、从小节细数海大的办学特色。

10、湛江是文明城市吗?哪些方面与文明城市不相称?

11、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进步神速!请说说你亲身的经历。

第九讲 与时俱进 创新人生 —永恒发展观点感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因为地球在转动,时间在更替,昨天的太阳已经属于历史,今天的阳光带来了新的光明。仰望早晨清新如洗、泛光嫣红的太阳,一种万物苏醒、生机勃勃创造的力量,随之冉冉升起。

创新,是一个且老又新的永恒话题。创新一词无疑是现在使用最频繁的热点、时髦词汇。创新的内涵是什么?意义何在?如何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创新?

一、创新的内涵 1、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有三层涵义,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更新;三是指创造性、新意。

从广义上讲,创新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进行革命性扬弃的过程,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求得新发展的过程。

2、创新的特征

一是突破性的发现。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科学,就是发明和发现。利用原有的知识,对大量资料进行综合和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就是发现,而且是突破性的发现。

二是革命性的变革。创新不是对原有事物的改进、改良,而是否定,是质变,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创新是冲破旧体制、旧观念、旧模式束缚的必然要求。

二、创新的类型 1、熊彼特的观点

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第一次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

他把创新分为五个方面:一个产品创新,就是生产一种新的产品;要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谓工艺创新;要开辟市场,市场开拓创新;要采用新的生产要素,称要素创新;而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叫制度的创新。

2、德鲁克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第一个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

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开辟新领域,创立新理论,提出新观点,建立新概念,寻求新材料,探索新方法等等,都属于创新的范畴。

3、成思危的观点

技术创新 就是熊彼特讲的,把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的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它商业价值的过程。

管理创新 是指把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的组织形式引入到企业或者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的效果的过程。

制度创新 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者新机制引入到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并且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技术创新又可细分为三类:

第一类跟随创新 在别人的基础上,做一些必要的扩展或者变动,这样去发展出一些新的东西;

第二类集成创新 把现有的技术组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技术,或者是把别的领域里的成熟的技术引进到另外一个领域里,而使得它能够创造出新的变化;

第三类原始创新 从一种发明开始,然后通过发明做出了最初的样机,再通过不断地完善、成熟,成为一种新产品或者一种新技术。

4、国家社科基金标准

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评估指标的规定,创新可概括为:

理论创新,指建立与前人不同的理论,包括纠正和补充完善前人提出的理论;

方法创新,即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提出并采用了与前人不同的研究途径和方式; 新描述,谓创立新概念,提出新观点,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见解。 三、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和生命。人,生来就是创造的,自我是创造的力量,世界是创造的环境。这种人类的天性和生长生存的本质机能,推动了人类文明和世界的发展。

生存要创新,发展也要创新。走出困境要创新,走向辉煌更要创新。 陈旧过时的观念,要在创新中冲破。机遇要在创新中实现。适应新情况,新变化,须有创新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新招数,新套路,要靠创新的实践。

2、创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创新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在掌握前人积累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财富。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和文明的体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们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在创新问题上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当今世界,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3、创新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个社会全面发展,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仅要求

物质富裕,而且要求精神“富裕”和文化“富裕”。

而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需要创新为人们提供新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和科学知识,涤陈布新,调节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丰富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才能确保新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

4、先进文化是不断创新的文化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文化创新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

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使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确保新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应该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引导社会不断进步的文化,应该是立足于改革开放、不断创新的文化。

5、创新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增进党的活力,是时代所唤,任务所需,工作所求。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四、创新的哲学依据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一切事物都由矛盾构成,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两种基本属性。

世界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关联、相互排斥的两个方面。矛盾着两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从而促使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

2、辩证否定原理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没有否定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辩证否定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必要环节。

五、把握创新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

任何创新都是现实的继承和变革。只有以现实为基础,为切入点,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因势利导,可能才能转化为现实,新事物才可能取代旧事物,才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取得革新的成功。 从头脑出发,违背国情,违背规律的主观臆想是创新的大敌。

2、社会进步

创新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进行革命性扬弃的过程,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求得新发展的过程。

创新是本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人类取得进步。那些阻碍社会进步或促使社会倒退的活动都不属于创新的范畴。

3、与时俱进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及改造的活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历史与现状;新事物与旧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

人类社会的变革创新活动应当与时俱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以及无所作为的论

点都是错误的。

4、特色突出

每一事物都有其个性特点,这在哲学上谓之矛盾的特殊性。一事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正是因这特殊性之存在。失却特殊性,失却个性,此事物便失去其存在的根据。

因此,所有的变革、创新,新事物的生成全凭特色所托。社会变革创新如此,自然的进化与革变也概莫能外。

六、案例讨论

1、法轮功算创新吗?

2、点子大师何阳谈创新。 3、香港重罚出文明。 4、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5、为知己者死。

6、一头狮子率领一群绵羊强于一头绵羊率领一群狮子。 7、“泰罗制”; 8、梅森原则; 9、彼德原理。 10、末位淘汰制。 11、优化组合。

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3、民不畏我严,敬我廉。 14、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15、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 16、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17、老中青三结合。

18、工农兵管理国家,管理大学。

19、应对就业难,上海高校率先推出“学士后”。 ◆◆思考题

1、爱情、婚姻如何创新?杯水主义、衣服?家俱?牛肉串?冰淇淋?红旗不倒,彩旗飘飘!丁克、白丁、丁狗,假日夫妻、换妻俱乐部?

2、爱因斯坦请教老师:我怎样留下人生脚迹。老师带他到修路工地,建筑工人把砂石水泥搅拌好倾倒在路面上再抹平。老师叫爱因斯坦站上去,走下来后,清晰的脚迹留下了。爱因斯坦:老师这不是搞破坏吗?老师笑笑:自己想去!

从上例你得到什么启示?

3、中国每年推出新药上万种。 4、“吃饭要靠共产党,发财要靠秦始皇!”陕西旅游搭台,经济唱戏。 5、韩流,长今热,给你什么启示? 6、高校教育如何创新?

第十讲 外树形象 内强素质 —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感悟

人的素质问题是现代化的关键,现代文明是通过人的活动而实现的。可以说现代化的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竟争,是人的素质的竟争。素质在人生活动中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讲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素质的内涵、结构、相互关糸、意义,通过剖析素质决定成败的个案,帮助同学们对提高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一、素质的内涵和外延 1、素质的内涵

一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以及实践磨炼所获得与完善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二是泛指公民群体的实际素质。即群体在先天前提和后天的条件,诸如家庭社区职业实践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文化素养的水准及潜能。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 2、素质的外延

● 自然性素质 包括遗传的素质及身体素质。 ● 心理性素质 包括智能性和非智能性素质。

智能性素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组织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注意力等等。

非智能性素质: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兴趣等等。

● 社会性素质 包括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政治素质、审美素质、文化素质、交往素质。

二、素质间的关糸

人的素质是一个大糸统,糸统中的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还相互转化。

1、相互依存性

生理是基础,是其他素质的前提;生理受心理影响、控制,意念可以延缓或加速生理活动的过程,人的学习道德行为都需要心理活动的支持;缺乏思想道德素质,人与动物无法区别或是产生社会行为的价值偏差。 2、层次递进性

生理—心理—道德—智能—思想—理论—政治—审美。 3、相互转化性

人的某一素质或某几项素质在发展中,能够对其他素质的发展起促进或促退作用并转化为其他素质。如艺高人胆大,狭路相逢勇者胜。 4、优势倾向性

八大素质中,某一领先则“率领”或推动其他素质的发展。 三、素质的作用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决定着活动的成功与失败。现代社会的竞争人力、财力、资源、技术、环境……的竞争,最终归宿到人才的竞争,人的基本素质的竞争。 1、自然性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遗传因素,如身材、长相、语言、声音、肤色……等等,先天

优势为部分人提供了成功的捷径。 2、心理性素质

不管智能性素质或非智能性素质在愈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竞争中能脱颖而出,心理素质的作用愈益重要。

传统社会个人只是家庭、宗族、单位、国家的绝对工具。没有权利,只有义务。

现代社会个体获得了最大的权利和自由,同时又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个人权利与责任的前所未有的拓展,心理负担之重也前所未有,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更甚之。 3、社会性素质

● 道德素质 人的道德品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 思想素质 以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及思想作风。 ● 理论素质 人的世界观、理性精神和信念。 ● 政治素质 政治立场、观点、方法。

● 审美素质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

● 文化素质 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自然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能力。

●交往素质 人际认知、沟通、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以及工作协调的能力。 四、素质的哲学依据 1、普遍联糸的原理

联糸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事物、现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事物、现象及过程的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糸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糸的统一整体。一事物、现象的存在、变化、发展必受到他事物、现象的影响、作用、制约,反之亦然。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现象。 2、糸统论

系统论是关于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的具体化。系统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糸的部分或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事物、对象在特定条件下都是一个糸统。 整体性是系统最显著的最基本的特征,系统的整体性主要揭示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坚持整体观点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糸。 3、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糸原理

内因就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各要素的对立统一,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是第一位原因。外因就是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原因。

内因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可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智力的人。他们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脑力劳动者。

劳动者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居主导地位,是首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基本的要素,只有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才能物化为生产力。 五、构建素质的原则 1、先天与后天相结合

人的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以及实践磨炼所形成的,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所以构建素质必须从先天与后天两个方面入手。高素质的人口是原动力,优生是家庭大事,也是国家民族能否长久兴旺发达的根本大事。就个体言,先天不可选择,但后天的影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只要积极努力地学习锻炼,个体

素质的提高是必然的

2、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个人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其需要都是多方面的。在理论上的意义说,一个人素质愈全面,则愈适应社会的要求,则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愈有利。但先后天种种因素杜致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必然。所以个体在构建自已素质时,应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通才与专才相结合。国家构建公民素质、企业构建员工素质都要注意避免一刀切,胡子眉毛一把抓。

3、在发展中正确定位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对素质的要求也是变化的。一切随时间地点条件转移。彼时合适,此时不合适。在构建素质的过程中应充分估计变化发展的因素,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把握其发展趋势,根据主客观实际调整目标,正确定位,制定合适的方案。与时俱进构建素质,才能掌握主动权,取得事业的成功。 六、素质案例讨论

1、文革博物馆为什么建不起来?

2、湖北宜昌交通局副局长吕传军,因经济问题被调查而自杀。局长组织三十多辆车去送葬。

3、稻谷亩产十万斤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4、慈善捐款200亿美元,比尔·盖茨图什么?

5、民主治国的价值高于一切—英美陪审团给我们的启示。 6、地上有钱包你咋办?

7、西伯利亚的地好种么?向俄罗斯移民1000万,中俄双赢!

8、清明时节血纷纷,宗族械斗欲断魂!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9、英国人干嘛凭吊中国300偷渡亡魂?(兼谈民工跳楼秀)

10、抢注“非典”、“萨达姆”、“马加爵”、“拉登”,谁说中国人不聪明? 11、“革命胜利了我们回家吧!”(华盛顿解散民军的启示) 12、 歌手素质、球员素质就是国民素质。 13、旅游热国家简体中文警示:“请不要……”

14、“不问苍生问鬼神”,风水先生成政府官员座上客。 15、京唐高速事故发生之后抢死者财物,悲剧?闹剧? 16、我们怎样融入西方社会—温州皮鞋厂西班牙被焚启示。 17、“我死了能进八宝山,你呢?”……

18、“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第一夫人江青心路历程透析。 19、奇事年年有—美国西点军校学雷锋。 20、“法不罚众”的背后是什么?

21、“公厕雷锋”—周大爷见义勇为奇遇记。 22、官员们喜好的格言:难得糊涂!

23、是自力更生、自我封闭、信心不足,还是……唐山大地震不接受外援的内幕。 24、荷兰病、资源诅咒与我们同行!(山西煤产限量的痛苦) 25、养虎大款—李伟森骑虎难下。

26、脑袋长在自己的肩膀上,不能放在别人的胳膊上。

27、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

◆◆ 思考题

1、校园血案 何其多

28日晚上6点40分左右,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升楼201室内,该校法学院教授程春明在上课前,被一个手持菜刀冲入教室的人砍倒,随后不治身亡。嫌疑人为该校政管学院大四学生。

仅10月份以来,就已发生三起弑师血案,另两起一是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名年仅23岁的班主任郝旭东被自己的学生李某连捅四刀而死,一起是浙江丽水市盘溪中学31岁女教师潘伟仙被自己的学生丁某掐死。

校园血案频发原因何在?如何应对,说出你的办法及哲学依据。 2、杨震不受四知金

杨震(东汉安帝时人)尝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其后震过其处,密暮夜怀金十斤送震,震辞不受。密曰:“幕夜无知。”震曰:“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密愧,怀金而退。

杨震不受四知金给我们什么启示? 3、提升素质应从小事做起: ●你平时过马路闯红灯吗?

●你与别人交谈有脏话吗?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你做得怎么样? ●穿过一片绿草会省几分钟,你会怎么做? ●“你好”,“请”,“对不起”……你习惯说吗? ●你愿意帮助别人吗?

4、一曲《朋友》闻名天下,而今日却成阶下囚。

演艺圈黑到什么程度了记者昨天获悉,歌手臧天朔被北京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据知情者透露,臧天朔被抓的原因为涉恶,他与5年前一起发生在廊坊引发命案的斗殴事件及多起其他恶性事件有关。 “臧天朔案”不是偶然,而是“歌星现象”背后诸多问题积累的恶果,应该引起我们的惊醒。

5、8·8奇观:结婚、产孩子、挂牌、迁居?破纪录。

6、2009年5月7日杭州“富二代” 胡斌飙车撞死浙大毕业生谭卓。该谁买单? 7、请点评:中央文件: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

8、为减轻学生负担,特推出假期作业答案。质优价廉:作文500字每篇15元;数学每本小学20元;初中30元;高中50元。英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6o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