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不应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 一些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3-11-30 23: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与“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不同,还没富裕起来的中国已快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辛苦半辈子的工薪族对养老金需求更为迫切,也对公平问题更加敏感。在与之相关的社保、劳动关系尚未理顺前,冒然延迟退休很可能是压倒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延迟退休无力“单挑”老龄化, 应对老龄化挑战需要综合考量

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速度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更直接的表述还是“延迟领取养老金”。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时曾指出,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在养老这个最普遍的社会伦理问题上,就经济谈经济,不仅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也缺乏现代经济学应有的高度和智慧。

不可否认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挑战,然而,提到应对老龄化挑战,先想到把重心放在提高退休年龄上,把千斤重担“一头沉”地丢给了临近退休的老人们,这种“单挑”老人的做法,显失社会公平,也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难题。

这首先于现代文明的伦理原则不符。辛苦忙碌一辈子之后,在适当的年龄退休,靠领取养老金安度晚年,是劳动者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是社会和国家应尽的法定义务和伦理责任,也是社会延续、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大幅提高退休年龄的设想,却与这个朴素的基本原则明显冲突。暂且不论今后的状况如何变化,按照当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3.5岁的标准推算,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后,一般退休老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于老人们是勉强的“超期服役”,于社会则是推卸了一部分反哺和赡养老人的义务。

其次也于社会运行的实践操作不合。即便法律可以规定理论上的延迟退休,但却无法强制要求企业聘用老人上岗。从当前的职场岗位设置来看,我国多数劳动者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而推行60岁以后退休制度,除去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老人可以自动延续就业,年老体弱的体力劳动者多数会面临无班可上的局面,即使是所谓的白领专业人士恐怕也难以幸免。这一边是没有工作可干,那一边还没到退休年龄,这种两头落空的生存危机怎么解决?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必须统筹考虑。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实质,是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在人口总体规模已经得到比较合理控制的前提下,既然已经预期到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利转折,那就不妨考虑许多专家所呼吁的建议,通过审慎、科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以适度调整人口出生率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避免人口年龄结构的“硬着陆”。

同时,养老金制度也要大力实施“开源节流”的改革,切实化解社会养老压力的累积和加剧。在“开源”的一面,财政在养老投入上应该承担起更多的民生责任,企业也应该在养老支出上更多地反哺员工和社会;在“节流”的一面,既然养老支出压力加大,全社会都要共克时艰,要通过实行养老制度“一元制”,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员工“让渡”偏高的退休金给企业员工。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其中需要应对的挑战很复杂、很艰巨,但是,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虚心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超前预见、科学谋划、通盘考虑、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条社会科学发展、百姓养老无忧的阳光大道。

“弹性退休”听上去很美, 弹性的核心是“弹”出公平

基于美国相关制度的实践,2010年9月6日,上海市出台了《关于本市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试行“弹性退休”政策,以此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区别对待。使得一些工作劳累、收入又低的体力劳动者,提前退休得到解脱和享受。

然而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这项政策只会涉及到一个很小的范围。因为民营企业用人,本来就极少年龄限制,只要对企业有用,七老八十也照样可以上班。因此,这项政策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的就是国有企业等很少一部分人。”

推迟退休年龄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引发广泛讨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现行退休制度面前男女不平等,中国人均寿命翻了一倍;再比如,人口红利基本结束,需要应对老龄化危机;养老基金将入不敷出,需要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因此,推迟退休年龄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当然,有人支持就会有人反对,而弹性退休制就可以消除争议得到多数人支持。

尽管还不清楚人社部关于弹性退休制的政策建议是什么,何时正式提出这一政策建议。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趋势;延迟退休年龄不搞“一刀切”;弹性退休制并非没有边界,退休年龄会有上下限;今明两年应该会进入立法程序。

弹性退休制的最大特点是有弹性空间,公民拥有选择权,即采取自愿的原则,让公民在制度框架内自行选择自己的退休年龄。但如何把握这个弹性?如何具体操作?还需要科学设计。笔者在这里所说的“弹性”,不仅是选择的弹性、年龄的弹性,还有退休方式、退休待遇等方面的弹性。也就是说,弹性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全面考虑。

以“选择的弹性”为例,对不同人群需要区别对待,既可以赋予技术型人才(如医生、教师、科技人员)退休年龄选择权,也可以赋予民营企业员工退休年龄选择权,但不能赋予权力人群退休年龄选择权,如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因为这些公共岗位不仅待遇高,而且权力大,很多公职人员自然愿意多干几年、延迟退休。因此,应限制权力人群的选择权。

对于弹性退休制,有人表示“体制内乐了,体制外哭了”。这说明弹性退休制并没有解决实质问题,即退休不公。而要想让弹性退休制获得普遍支持,关键在于改革退休双轨制,即让体制内的人和体制外的人享受公平的退休待遇,包括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只看到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没有看到另一种必然趋势――改革退休双轨制。

再比如“年龄的弹性”。学者吕井海建议,我国退休年龄应以延长5年为宜。显然,即使延长5年,也不能搞“一刀切”,不仅要对不同工种设计不同的延长年限,而且要考虑个体因素。比如,家庭原因、身体原因等。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分地区、分行业、分人群实行不同的年龄弹性,以体现出制度人性化。当然,弹性需要刚柔兼顾,不能让一些人钻空子。

更重要的是,弹性退休制提供了弹性空间,谁来掌握弹性的尺度。尽管制度上可以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延迟退休年龄作出安排,但制度设计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制度执行过程中谁来具体掌握弹性的尺度,能否公平公正进行裁决,尤其需要重点考虑。该把这项权力交给用人单位还是赋予各地人社部门?如何来监督这项权力?究竟谁来监督?都是关系到弹性退休制公平公正的大问题,需要统筹考虑。冯海宁

“多干五年”会增加就业压力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假设我国平均退休年龄延长5年,每年可能会涉及上千万人。一方面巨量岗位无法腾出,另一方面又很难通过新开发岗位等方式来化解。这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意味着今后养老金积累的困难,其结果是当年轻的劳动力人口进入老年后,其养老问题将会成为更难解决的社会问题。

应该运用市场机制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共有三大支柱,分别是作为第一支柱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但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大平衡,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非常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今年的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说,近十年来中国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而且到去年末,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已经上升到122.23%,中国养老金缺口确实非常大。

陈文辉说,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之中,应该运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整个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效率,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并通过政府的引导,包括试点个人延税型保险养老产品等提高企业、个人参与的积极性。

《央广财经评论》,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此带来评论: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以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为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目前的现状是基本养老独大,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平衡。多年来我们基本上只是发展了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非常落后。现在第一支柱养老资产已经将近两万亿,可是第二支柱才三千多亿,第三支柱也是非常小的。从退休收入的来源结构来看,绝大部分人的退休金都是来自于基本养老保险的,来自于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比重都非常小。

为什么有这个失衡的状况呢?第一是因为改革开放是从国企开始的,国企改革开放要求冗员、失业能够运转起来,国家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国家主导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是国民对于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作用的认识在观念上一直没有扭转过来,脑子里骨子里还是有一种国家至上,国家主导的思维方式,对市场的作用不太重视。第三个原因是近几年来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在社会保险领域同样也是这样。

这次税延养老保险方案已经递交到财政部,上海将可能将会成为最先试点。这个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失衡状况,但是这个缓解程度是十分有限的。我更看重的不是能够马上缓解这种失衡状况,而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们国家开始重视养老保险制度当中的市场化因素了,标志着一个新的方向的开始。

在美国养老资金的总资产规模当中的比例也是这三大支柱,企业年金占比是最高的64%,最低的反而是政府养老金。美国的制度实际跟中国非常相象,三条腿的板凳每一条腿都是非常均衡的,坐在那个地方人不倒,不晃,中国这个是一条腿独大,另外那两条腿太弱了。为什么美国能够有这么好的一个三条腿板凳的制度这么均衡呢?那么是因为他们在应对老龄化的进程当中,他们立法先行,他们在70年代就开始改革它的职业年金的立法了。第二他的国民特别喜爱市场制度的因素,因为他们得到实惠了,我们没有得到实惠,大家喜欢的还是第一条腿,国家的那一条腿,可是这条腿的来源还是有限的。

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

在老龄化加剧形势下,养老金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养老金缺口有多大?中国银行发布的《重塑国家资产负债能力》指出,按照测算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

延迟退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本该拿养老金的人不仅不用拿,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从全国来看,这样做可以使我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中国老龄化速度世界第一 老年人口超一亿

在学界,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由来已久。而对于公众而言,广泛的关注可追溯到2010年。2010年,国新办发表报告称,2035年,我国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老龄化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也同时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

郑秉文介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从2010年的9.7亿减少到2050年的8.7亿。其中减少的拐点将发生在2015年,届时将从9.98亿的峰值开始逐年下滑,年均减少366万。

中国老年人口超一亿 养老金缺口到底谁说了算

纠缠于养老金到底有无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并不是公众的无理要求,实是基于养老金的现实追问。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日在上海表示,近10年来中国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超过1万亿元,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而且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到2011年末已上升到122.23%,中国养老金缺口确实非常大。

中国人的“养命钱”似乎成了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各种说法、各种数据层出不穷,让公众大有“雾里看花”之惑。不久前,坊间热传一份《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适逢“延迟退休”的说法风行,人们便很容易将延迟退休与养老金的巨额亏空联系在一起:要延迟退休,是因为养老金出现了巨大缺口。

不了解养老金的人确实被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如果缺口高达18.3万亿元,那养老制度岂不是面临着破产的可能?好在几天后,人社部就出面澄清,并拿出刚刚公布的《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很有信心地表示,去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497亿元。一说结余1.9万亿,另一说到明年缺口高达18.3万亿元,反差之大,实在让人不明就里。而保监会又含糊其辞地表示缺口确实非常大,到底有多大,却又闭口不提。

我们宁愿相信18.3万亿元的缺口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因为从现实出发,明年不存在发不出养老金的情况。但鉴于养老金的缺口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制度设计本身,一是人口老龄化,再结合保监会副主席说“我国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到去年末已上升到122.23%”,以此来判断养老金的缺口之大应该顺理成章。

其实,纠缠于养老金到底有无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并不是公众的无理要求,实是基于养老金的现实追问。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包办劳保制,转制之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这就造成当下的一种局面:以前没交钱的人只得挪用后来者缴纳的养老金。于是正在缴纳养老保险者必然担忧:我们的钱被用来支付别人的养老金,今后我们的养老金缺口该如何解决?

尽管国家财政补贴可以填补个人账户的亏空,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财政补贴

不可能无限地“填空”,于是延迟退休年龄便提上日程。像昨天有新闻说,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然而,问题在于,当公众对养老金缺口都不知情,又有什么理由强推延迟退休以填补缺口呢?

养老金制度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双轨制。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他们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而个人则只能依靠自己的账户,显然,这种制度设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当双轨制依然存在,推迟退休年龄便很容易制造第二次社会不公,遇到反弹也是在所难免。

有专家为我国的养老金制度算了一笔账,最后得出结论:在现行体制下,15年后退休的人很可能连盒饭都吃不上。虽然看起来很有点危言耸听,但至少表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而不能短视地只把眼光放到延迟退休上。

国新办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35年,我国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人社部官员表示,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需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就曾引发过争论。眼下,“延退”再一次被提出来,立刻成为各大网站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记者注意到,仅腾讯网,截止到昨晚9点,就有10万人关注此事。记者注意到,目前对延退的观点,很多网友和市民各持观点,形成力挺和反对的两大派,且多数网友表示反对“延退”。

拥护派

理由一:有些职业越老越吃香

[代表人群: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

“我们现在的退休年龄和其它国家比起来算早的呢,延迟退休年龄应是必然趋势。”有网友在网上罗列出多个国家的退休年龄。其中美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退休年龄普遍为65岁,都比中国长。

而现实中,有些专业人士确实不服“老”。上周日南京人才市场举办的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上,就出现了好几名中年妇女,应聘单位对其中一人还很欣赏。“我今年6月就退休了,闲下来没事干,就想再找份工作。我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当过厂长、当过公司老总、当过财务总监。”曾在南京某大型企业任职的王女士说,像她这样的人越来越吃香。

事实上,对于某些技术类或管理层人士来说,“姜越老越辣”。例如医生,患者到医院都希望看“专家门诊”、“主任医师”,但这些主任医师一般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可遗憾的是,当他们的经验和资历达到这个水平的时候,退休也如期而至。

理由二:弥补亏空,缓解压力

[代表人群:部分专家]

延迟退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本该拿养老金的人不仅不用拿,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从全国来看,这样做可以使我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记者了解到,从1996年起,江苏省就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参保当月开始,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个人账户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关人士表示,最主要的是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出现缺口,有些地方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于基础养老金的发放,从而导致个人账户“有账没钱”,是在“空账”运行。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南京市的平均退休年龄为男58岁、女47岁(因为有因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以及病退的情况存在),每年南京至少3万人办理新退休手续。该人士做了一个大概的计算,假设往后推迟一年,那么全市养老统筹基金至少可多增加3亿元。

理由三:“延退”养老金总量不少

[代表人群:部分在职者]

即使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职业经理人等管理者,一些在职人员也会明白,“延迟退休”多工作几年,不仅将来的养老金总量不会少拿,相比而言,在职的时候工资拿得还更多一点。

南京的养老保险权威专家也表示,晚退休,并不意味着少拿退休金。就目前的养老

金计算公式,你缴费多,基数就高,缴费时间多一年,就多一个点的系数。而且40岁退休和6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比如你40岁退休,你的计发月数就是233个月;若你65岁退休,你的计发月数就是101个月。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这意味着分母越小,每月的养老金拿得就越多。因此,拿的养老金的总量并不会少。

反对派

理由一:老人不退,新人没位

[代表人群:待业者]

“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小刘说,他很想进国家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工作,可是老人不退下来,就没有空缺的编制,新人想进也没法进。

小刘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待就业者。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国企,在现有人力能够完成相应工作的情况下,老人不退,这些单位就很难添置新的岗位来给需要就业的“后备军”。

此外,一些精明的私营企业经营者也反对“延退”。一家私营单位的负责人表示,老员工的工资是新员工的两倍,高龄员工准时退休肯定可以减少支出,也可以节省高龄雇员较高的社会保障税费支付和企业年金缴费,何不腾出费用招更有创造力的新人?

理由二:等着早拿退休金享受养老

[代表人群:下岗人员]

“我前两年就已经失业了,现在每个月还要缴430元的养老和医疗参保费,本来再熬个几年就可以领退休金了,但如果延迟退休,那我岂不是还要再苦等下去?”现年55岁的南京下岗职工林先生表示,他们大龄下岗人员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盼着退休拿养老金过日子。

“过了65岁,人的寿命都差不多结束了,还能享受几年的退休生活?”市民赵先生说,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负担重,老了以后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江苏人口预期平均寿命为74岁。赵先生的担忧也并非没道理。

理由三:“延退”缓解不了老龄化问题

[代表人群:部分民政官员]

网上有人总结,同意延长退休年龄的是:一、恋其高位者;二、工资福利优厚者;三、养尊处优者;四、专家。反对的是:一、被就业者;二、被工资增长者;三、自我缴纳养老保险者。 “也许这些说法不尽全面,甚至有偏颇之处,但这些都是民意的呈现。”南京市民政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延长退休年龄,可能减轻政府支付养老保险金的压力,但是却改变不了老年人口的社会结构。不管怎么划线,到了60岁,就开始迈入老年阶段了,因此,以推迟退休的办法来缓解社会的老龄化问题,这个设想是不切实际的。

延伸·观点

推迟退休还需要什么?

相关配套政策应跟上

华先生(大学老师):延迟退休年龄是把“双刃剑”,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应跟上,比如说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调整等。应看看外国人在退休的时候能够拿多少退休金。比如芬兰,65岁退休领取的养老金比60岁退休最高可多出40%;美国人到了退休年龄但仍愿意坚持工作的,每多工作一年就奖励10余个百分点的退休金,直至正式退休。

建立弹性退休制度

周小姐(外企白领):延迟职工退休年龄,不应是强制性的,最好是征求个人意愿,愿意继续工作的就到65岁退休,不愿继续工作的就可以让他提前退休。

但是弹性退休制度应该怎么“弹”?在今年初,上海就传出新闻,或将柔性延长高技能人才的退休年龄。

链接·现状

江苏着手做实个人账户

江苏省人社部门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对“延迟退休年龄”还处在研究阶段,即使真要出台,国家肯定会综合考虑,市民不必担忧。

昨天,上述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做实个人账户能更好地为将来的退休养老提供保障,即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空账”变为“实账”。目前该工作已经开展了,在试点地区的选择上,江苏先期确定省直管行业单位和江阴、张家港、吴江、昆山、太仓、常熟、丹阳、扬中、江都9个市。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范围。

据统计,去年末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71.75万人。2009年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86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8%;总支出6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0%;年末结余957.14亿元。 (记者 项凤华)

7月1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事实上,就在今年6月上旬,人社部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6月2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央相关部门针对延长退休年龄密集表态。 延长退休年龄真的要实现了吗?是什么原因促使退休年龄延长?

(为何要延迟退休?)

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

“现在民间广泛存在一种质疑,认为延迟退休是为了缓解我国养老金存在的巨大缺口。”昨日,重庆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尹希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养老金缺口有多大?中国银行发布的《重塑国家资产负债能力》则指出,按照测算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尽管中银团队负责人随后出面澄清18.3万亿元的缺口,并非指现金流,而是按照资产负债的算法计算存量债务,但将这些数字联系在一起,民众的质疑似乎“情有可原”。

“民众很容易联想到政府推出延迟退休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缺口。” 国泰君安证券重庆分公司首席分析师何力告诉本报记者。

按照“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课题组的测算,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三年后劳动人口年均减366万

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介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从2010年的9.7亿减少到2050年的8.7亿。其中减少的拐点将发生在2015年,届时将从9.98亿的峰值开始逐年下滑,年均减少366万。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分析室主任李军表示,2030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出现严重不足。

何力则告诉记者,我国就业人口比例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在2011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目前来看下降趋势并不明显,但在5~6年的缓冲期过后,将会出现急速的坠落,尤其是35岁以下的劳动人口持续回落。”

李军表示,“延迟退休年龄,目的是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减弱对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预期。”何力也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避免劳动力缺口的急速拉大,稳定经济。

(将带来什么影响?)

“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将会持续。而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过程中,个人经济赡养负担和国家的资产负债都会不断增加。”重庆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尹希果表示。

何力则表示,“劳动力成本上升,还将使得我国的出口优势逐渐丧失,而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但无疑,如果一旦延迟退休年龄,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变化,势必也会缓解老龄化加快带来的上述问题。”尹希果说。

利缓解物价上涨增加出口优势

弊挤压岗位供给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

虽然远期来看,我国劳动力将出现严重不足的局面,但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仍是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从目前来看,由于产业结构、教育结构等多种因素,大学生已经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华龙证券首席顾问邓丹表示,在总就业岗位不变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将意味着年轻人就业负担的加重。“从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想进国家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工作,可是老人不退下来,就没有空缺的编制,新人想进也没法进。”网民小刘说。 记者高亮实习生衷敬睿

调查

超9成网友反对退休年龄延至65岁

“延迟退休”再一次被提出,引发网友热议。昨日,本报联合大渝网就“退休年龄延至65岁”话题进行了调查,截至21:30,超过9成网友反对退休年龄延至65岁。

从昨日下午2点至晚上9点半,共有5000多名网友参与了调查。退休年龄延至65岁,你愿意吗?95.84%的网友选择了“不乐意”,仅有4.16% 的网友选择“支持”。

退休年龄定在多少岁,关系到所有人的老年生活安排,也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最理想的退休年龄是多少呢?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男女退休年龄应该区别对待。数据显示,超9成网友认为,男性最理想的退休年龄是55岁~60岁,女性最理想的退休年龄是50岁。

如果退休年龄延至65岁,最需要解决什么呢?在本次调查中,围绕事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形势、身体素质等话题进行了调查。42.59%的网友认为“医疗保障和身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33.21%的网友选择了“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应真正起到保障作用”。18.79%的网友表示,“就业形势必须乐观”。5.41%的网友认为“该控制剩余劳动力的增长”。

声音

“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

延迟退休年龄,尽管政府有着自己的考量和“无奈”,但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在我国,退休年龄延迟并不适宜快速推进,更不能一刀切。

“到底劳动力是否短缺,目前业界的说法并不统一。”尹希果说,我国劳动力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结构性问题,“调查显示,目前蓝领工人处于供给趋紧的状态,但大学生却出现明显的找工作难的现状,因此,是否需要推行延迟退休年龄,关键是看延长的这部分人所从事的职业。”

延伸蓝领工人的退休时间,可以补贴劳动力的不足,而在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领域,则可以更多的吸纳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实行弹性制度、针对行业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他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6d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