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9-16 18:04: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柳林乡公祖小学 叶 青
一、说教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
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4个部分: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4、提高总结、思考延伸。每个环节层层推进,由扶到放。既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说教法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
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对探索性实验在三年级下册部分单元学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我对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实验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缘由,知道整
个的探究过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经过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这么认为,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为此设计了几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实验探究、观察讨论、教学评价三个部分。
五、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
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
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
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
探索。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
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六、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
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我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些物体发声的录音材料,收集一些有关声音的资料。上课开始的时侯,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让学生初步感觉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此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叫蝉鸣,城里车水马龙的声音。所以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现在你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不能自己来制造声音呢?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这些物体事先准备好,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声音是怎样来的?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来的?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等问题。——揭示了课题《声音的产生》。
(二)、分组操作,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桌子上许多能够发声的物体,主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同时适当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接着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实验。
(1)、这些物体你不动它,它会发出声音吗?你能使它们发声吗? (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体发声吗?
每个学生明确要思考的内容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活动。但是
让学生发出声音太简单了!学生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这里教师应该提出:“老师不是看哪个学生制造的声音响,而是谁想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后教师做适当的总结:物体静止时都不能发声,对它们进行敲、打、吹、拨就能发出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步步深入。
2、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并做记录,提出假设。
(1)、在教师引导下观察钹、鼓、尺子、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现象的活
动。
(2)、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他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作好观察记录。 (3)、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在活动中教师巡视,关注每一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插入到个别组的研
究中。记录各组的研究情况,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有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想到发声物体与振动有关。但是为了科学的严谨性,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想法,所以就很自然地提出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假设。
3、活动:再次利用实验从正反两方面收集事实,验证假设。
(1)使三角铁、音叉、声带等物体发出声音,引导他们通过看、听、摸,
甚至用一些间接的方法验证物体发声时确实是在振动。
(2)而后让学生充分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自行设计实验验证。 (3)使原来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从反面验证假设。
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
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通彻。让学生感受积极参与合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思考延伸
让学生欣赏一首吉他或者口琴等其他乐器弹奏的乐曲,再次体会一下动
听的声音。并引导学生乐曲动听是由于声音有高低,让学生思考声音为什么有高低?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继续下去,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正在阅读:
小学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09-16
青春年少作文(优秀10篇)03-28
郑州会展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02-28
201708教师业务学习资料06-26
山东省教育厅处室函件11-23
2013年少先队工作计划07-09
2013山东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07-11
2018-2021年中国硫酸钴球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目录07-01
电路期末考试题06-28
- 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车型与VIN代号对照表
- 第2章服装原型及原型制作
-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经济户口管理办法及四项制度
- 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试题2
- 传感器综合题答案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硕招生人数及学费
- 初三新编英语教材下册
- 公司庆中秋、迎国庆联欢会客串词
- 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材料
- 2006年GCT英语模拟试题(三)及答案解析
-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
- 我爱做家务课堂教学设计
- 学校安全工作月报表、消防安全排查表、消防隐患排查台账
-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
-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 2018年天津市高考文科试题与答案汇总(Word版) - 图文
- 铁路论文
- 2017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时间及地点
- 1.111--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起爆点主图 注意买入 拉升 逃顶源码指标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 产生
- 声音
- 年级
- 小学
- 怎样
- 科学
- 电机学复习试题(课本部分答案解析汤蕴缪著)
- 人大区域经济学博士试题
- 新员工试岗期考核表 - 图文
- 2-1全科医学基础(学生用书)
- 少年宫活动记录—德育类—经典诵读
- 关于配电网络中的铁磁谐振问题
- 盾构机拆卸吊装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 卡鲁塞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说课稿
- 华师网院期末考试 -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题2
- 班前会记录格式
- C17028S 红筹架构拆除相关问题研究(上) 100分习题答案
- 迭前时间偏移处理软件Geodepth手册 - 图文
- 2015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 中外名歌剧鉴赏及对比(观后感)
- 2019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英语二轮:突破提升练(二)
- 固体润滑剂的产生和发展
-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Views on Marriag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影响
- 矿产勘察学实习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