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期末考试- 副本

更新时间:2023-12-07 02: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填空题 第七章:

2、财政收入按管理要求不同可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二种 3、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有(绝对规模) 和(相对规模)二种 4、财政收入的基础部门是(农业部门)

5、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划分方法,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而西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 第八章:

1、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收的法律主体是(纳税人),经济主体是(负税人)。

12、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称为(起征点);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称为(免征额)。

13、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二种。 14、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税收可分为(价内税)、(价外税)。 第十章:

6、营业税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实行(比例)税率。 7、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9、人类财富可分为(自然财富 )和(劳动财富 )。

10、对自然财富的课税称为( 资源 )税;对劳动财富的课税称为(财产)税。 第十二章:

1、凡属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国债),凡属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地方债)。 2、公债以发行地域为标准,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3、公债以举债形式为标准,可分为(契约借款)和(公债券)。 4、公债的特点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第十三章:

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一预算)和(复式预算)。

2、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3、从世界各国来看,预算年度主要有(历年制)和(跨年制)两种。 4、确定预算级次的原则是(一级政权),一级预算。 二、单选题 第一章: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B. )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 D. )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化劳动价值 C. 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是 (C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国家主体性 D.公共性

4、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B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购买公债 C.企业发行股票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第三章:

1、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是按(B )分类。

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2、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是按(A)分类。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3、行政管理支出属于 (C)

A、经济性支出 B、维持性支出 C、社会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4、购买性支出主要体现的是财政的(A)职能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第四章:

1、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D )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 B.科学研究

C.义务教育 D.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2、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是指(A )

A.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的经费支出

B.行政国防支出 C.社会发展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3、国防科研事业费属于(C )安排的支出 A.地方预算 B.行政管理支出 C.国防支出 D.科技支出

4、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C) A.私人产品 B.公共产品

C.混合产品 D.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 第五章:

1、BOT投资方式指的是:(B)

建设、转让、经营 B.建设、经营、转让 转让、建设、经营 D.经营、转让、建设 2、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B) A.农民 B.政府 C.社会 D.农业企业 第六章: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C )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公平

2、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原则的社会保险资金筹资模式是(C )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公积金制 第七章:

1、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 )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 (B )

A、税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3、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 (B)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及服务业 第八章:

1、国家征税依据的是 (B)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公众的意愿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 (C)

A、公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 9、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的税种是 (A ) A、所得税 B、商品税C、消费税 D、增值税 10、税负转嫁最普遍的形式是 (A)

A.前转 B.后转 C.税收资本化 D.消转 第十章:

1、消费型增值税的特点是 (A )

A、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 B、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

C、只允许扣除当期应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 D、以上都不是

2、从理论上讲,增值税中的增值额是指 (D )

A、V部分 B、M部分 C、C+V+M部分 D、V+M部分 3、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第十二章:

1、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 D)。 A. 税收 B.规费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债收入

2、公债的发行主体是 (B )。

A. 银行 B. 国家 C. 企业 D. 认购人 4、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 (B )。 A. 公债 B.国债 C.内债 D.外债 第十三章:

1、财政预算应包括它的全部财政收支,不准少列收支、造假帐、预算外另列预算。这是指财政预算的 (B )

A.公开性特征 B.完整性特征 C.可靠性特征 D.年度性特征

4、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并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这是财政预算的 (A )

A.公开性 B. 可靠性 C. 时效性 D. 统一性 5、我国的预算批准权力机构是 (D ) A.各级政府 B. 国务院

C.各级财政部门 D.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三、多选题 第一章:

2、下列属于纯公共商品的是(ACE )

A.法律法规 B.教育 C.行政管理 D.社会保障 E.货币发行

4、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 ACE )。

A.税收 B.财政拨款 C.行政性收费 D.财政补贴 E.国债

5、下列属于财政支出现象的有( BD )。

A.税收 B.财政拨款 C.行政性收费 D.财政补贴 E.国债

第三章:

1、下列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ABC ) A、财政补贴支出 B、债务利息支出 C、捐赠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

3、下列支出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CD ) A、公务员工资 B、价格补贴

C、公共工程投资 D、政府机构经费 第四章:

1、社会公共消费支出包括(ABE)。

A科教文卫支出 B 国防支出 C社会服务设施支出 D 基础产业投资支出 E 行政支出

2、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有(ABCDE)。

A 机构设置 B 人员编制 C 内部约束机制 D 外部监督体系 E 公务员素质 3、行政管理支出主要有以下特点:(ABCDE)。

A.提供的是纯公共商品 B.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C.消费性D.低收入弹性 E.连续性 第五章:

4、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包括:(ABCDE )。

A.政府筹资建设 B.私人出资 C.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 D.BOT投资方式 E.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6、政府投资主要追求:(BCE )

A.微观效率 B.宏观效率 C.社会公平 D.利润最大化 E.社会福利 第六章:

1、由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的项目是 (BCDE) A、财产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E、失业保险

3、我国当前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项目是 (BDE)。 A、生育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E、失业保险

4、我国当前社会保险体系的辅助项目是 (AC)。

A、生育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E、失业保险 第八章:

1、依考察的层次和角度不同,税收负担可分为 (ACE)

A、宏观税负 B、中观税负C、微观税负 D、某个阶层税收负担 E、企业综合税收负担 2、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ACD )

A、强制性 B、随机性C、无偿性 D、固定性

4、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节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BC)

A、设置税种 B、调整税率 C、规定减免税政策 D、强制征收 第十章:

1、根据课税对象不同,税收可分为 (ABC )

A、财产税 B、所得税 C、商品税 D、价内税 E 直接税

2、税收按计量标准分类可分为 (CD )

A、价内税 B、价外税 C、从价税 D、从量税 E、 间接税

3、我国消费税分别采用____的计征方法。(AB )

A、从价定率 B、从量定额 C、从价定额 D、从量定率 4、下列属于流转税的有 (ACD )

A.增值税 B.盐税 C.关税 D.消费税 E.房产税 第十二章:

1、偿还公债的可能资金来源包括 (ABCD )

A.经常性预算收入 B.预算盈余 C.举借新债 D.偿债基金 E.公司债券 2、公债的特点有 (BCE )

A.稳定性 B.有偿性 C.自愿性 D.强制性 E.灵活性

3、按照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可将公债分为 (CE ) A.中央公债 B.地方公债 C.公债券 D.国内公债 E.契约性借款 第十三章:

1、财政预算的基本特征有 (ABCDE )

A.可靠性 B.统一性 C.完整性 D.时效性 E.公开性 2、我国地方预算的组成包括 (ABCD )

A.省预算 B.设区的市预算 C.县预算 D.乡(镇)预算 E.村预算

3、根据中国的分税制预算体制,下列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有(BD ) A、增值税 B、关税 C、城镇土地使用税 D、消费税 E、房产税 四、判断题 第一章:

1、公共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在一组消费者中分割。(错) 2、公共商品最重要的标志是消费的非竞争性。 (对 )

3、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是分配对象不同 (错 )

4、公共财政只有公共性,没有阶级性。(错)

第二章:

( 错 )1、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 5公共部门也就是公有制部门。(错 )

6公共商品的生产也可以由私人部门完成。( 对) 7公共商品的提供一般由公共部门完成。( 对) 第三章:

1、各级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应计入财政支出。 (错) 2、财政支出的核算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 (对)

3、在财政支出结构中,购买性支出比重越大,政府执行资源配置的功能越强;而转移性支出比重越大,政府执行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越强。(对) 第四章:

1、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资金应完全由国家财政拨款供应。(错) 2、国防经费使用效率衡量的重点是既定目标下的利润最大化。(错) 3、应用性科学研究的经费应由财政保障供给。(错) 第五章:

1、投资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呈反方向变化。(×)

2、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领域是不能相互逾越的( × ) 3、私人投资追求的是微观效率,政府投资追求的是宏观效率。(√ ) 第六章:

(错)1、城乡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统筹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征收方式的改革方向。 第七章: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所以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 )

2、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有制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关键是国家的需要。 (× )

3、由于财政财收入主要来自剩余产品价值,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剩余产品价值率的提高,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一定会提高。(×) 第八章:

1、税负转嫁只会导致税收归宿的变化,引起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不会使税收减少。 (√ )

7、商品课税难以转嫁。 (×)

8、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税负容易转嫁。 (×) 第十章:

1、所得税按纳税人负担能力的大小来确定税收负担(√)

2、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 (×) 3、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 (×)

4、直接税是指纳税人不易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税收。 (√) 第十二章:

1、公债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 )

2、国债是公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也包括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 )

3、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公债的方式,称为承购包销方式。(× ) 4、一般说来,为建设周期较长的公共投资项目筹资,应发行中长期公债。( √) 5、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的公债,利率应高些。 (√ ) 第十三章:

1、中国的预算年度采用跨年制。 (×)

2、预算草案最终要由国务院审查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 (×)

3、我国财政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 (√) 4、我国实行分级预算,最低一级为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级预算。 (×) 5、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收入的划分中,中央占主导地位。(√) 五、名词解释

1、公共商品:公共物(商)品是用于满足公共需求、通过公共机制提供的物(商)品,其基本特怔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购买支出:指政府以消费者的身份,遵循有偿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其经济效应主要有:挤出效应:使私人使用、占有的资源减少拉动效应:政府投资拉动私人投资需求

3、投资乘数作用: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储蓄倾向呈反方向变化。

4、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克服因种种因素造成的物质生活困难,维持其基本生活条件,依法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活动。

5、主体税种:在一国税制中经济影响最大,收入比重最高的税种。

6、国债:又称公债,即公共债务,是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或解决正常财政收入的不足,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

7、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8、周期性赤字:指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引起的赤字,即在经济衰退期间,由于财政支出增加而财政收入减少所形成的赤字。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是财政自动稳定器(制度)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内生变量。即使税收制度和政府支出制度没有任何变化,财政赤字也会增加。 六、简答题

一、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1、在规范财政收入(将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逐步纳入预算内管理)的基础上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2、适当调节目前过快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将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 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 财政收入增长率 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 GDP增长率

财政收入增长额 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 GDP增长额 总的来说,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正向关系。

二、简述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指国家征税是凭借政治强制力,以法律、法令为依据强制进行的。 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国家征税并不直接以向纳税人提供相应数量的公共产品为代价; 二是指国家所征税款不构成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3.固定性:是指国家按事先规定的征税对象、征收标准和课征办法等实施征税。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特征,才可称之为税收。

3、简述商品税的特征

课征普遍,有利于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性。 税款不受课税对象成本、费用高低的影响。 征收管理较为方便。 影响课税商品的价格。

从价征收的商品税本身也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4、简述国债产生的条件

(1)仅靠税收不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 (2)社会上具有相当的闲置资金 (3)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七、论述题

一、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直接税为主

—经济发展水平高—利润和收入水平高—直接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为主 发展中国家:间接税为主

—经济发展水平低—利润和收入水平低—间接税为主(即使直接税比重较高的国家,也是以公司所得税而不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 2、税收征管能力

征管能力强:直接税为?

—以直接税为主(征税成本高,逃税动机强) 3、税收政策目标

重在收入分配:以直接税为主 重在资源配置:以间接税为主 二、试述建立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公开性原则

公开性原则是指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应以制度或法规形式加以规定,并公之于众,使这种财政关系的运作具有明确的依据、预见性和透明度,减少随意性。 公开性—规范性—稳定性 2、均衡性原则 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权财力划分应相对平衡。均衡性原则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纵向均衡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横向均衡

3、效率性原则 是指各级政府财政职权的配置和收支关系的划分,应有利于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有利于提高财政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效果包括:

(1)收入划分效率(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保证中央的主导性。) (2)支出划分效率(根据公共商品的层次性划分)

(3)转移支付效率(以最低的转移支付成本提高受援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5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