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风格研究的主要内容

更新时间:2023-12-30 03: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风格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风格的内涵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桂冠。雨果(Victor Hugo)认为,“没有风格,你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荣誉、真正的桂冠。”

何谓“教学风格”(Teaching style)?正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人们对此看法各不相同。章康友(1996)、李如密(2002)、何小微(2006)、贺雯(2005、2007、2008、2011)等人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学风格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述评。

国外学者关于教学风格的代表性观点有如下几种:方法论、行为论、特质论、互动论与模式论,分述如下:

1.方法论的观点

B.Fischer和L.Fischer认为:教学风格是一种创造教学气氛,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者学习的方法。Joseph.S.Renzulh和Linda.H.Smith认为:教学风格即教师所偏爱的教学方法,它很少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持续一贯的稳定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持方法论的学者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探求其他教学内涵。

2.行为论的观点

Ryan将教学风格定义为:教师在教室中的外显行为。根据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的行为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将教学风格分为有效与无效的教学行为。Dacey将教学风格定义为教学目标、领导方式、教师自我形象与教学影响力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教学活动。Conti则认为,教学风格是一种综合教师在教室中各种可确认行为的总称,此行为具有一致性。

3.特质论的观点

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教学风格是一种教师人格特质在教学行为中的反映。这种特质包含和教学有关的观点,如教师对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儿童与成人特性之差异、师生互动等的认识与知觉,皆会影响教师评估与计划,甚至影响教学过程。比如,学者Eble强调教师成熟与训练的重要性,他认为“有效教学风格的获得,是一种终生的历程,它不只包括知识、技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包含了个人特质的培养”。

4.互动论的观点

Hyman认为教学风格为教师、学生与课程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关系,其中任何两者的改变,都会影响教学活动,教师有责任关注此种关系的改变。互动论者着重教学的动态过程,认为教学风格是时时在改变的一种教学状态。

5.模式论的观点

有些学者将教学风格的意义扩大为包含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模式。R.Dunn和K.Dimn定义教

学风格为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意指一种用来形成课程、选择教材及指引教师行为的型态或计划。

国内学者关于教学风格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方法特点说、个性核心说、教学风貌说、稳定表现说、表现方式说、艺术特色说、观点技巧结合说,分述如下。

1.方法特点说

邵瑞珍(1983)认为教学风格是“在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贺雯(2005、2007、2008、2011)认为: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个性化和一贯的方式、方法。

2.个性核心说

张翔(1987)认为“就教师个人而言,当他的教学是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合规律性和个性时,就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教学风格”。他认为教学风格的特征是:表现方式的独特性、个体意识的直觉性、行为方式的习惯性和学习交流的不可模仿性。

3.教学风貌说

程少堂(1988)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具有独特性、丰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4.艺术特色说

吴也显(1991)认为“课堂教学的风格就是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特色。是他的思想境界、审美理想、艺术修养、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体现”。

5.表现方式说

卢真金(1991)认为“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艺术家所特有的、在教学活动整体中重复出现的一种‘韵味’、‘格调’、‘风貌’的表现形式。它是艺术家精神风貌的个性和教学技能技巧的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创造性、艺木性教学活动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是教学风格形成的特征”。徐丽华、傅亚强(2005)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其价值观念,对教学过程诸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和方法等)的偏好性和习惯化的方式。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于教师对各种教学元素的选择与组合方式。

6.稳定表现说

王北生(1989)认为“所谓教学艺术风格,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李如密(2002)、

何小微(2006)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综合以上分析,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

这一定义强调了如下几点:

(1)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长期的实践,执着的追求,才能将教学艺术的独特性格磨炼成熟。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进入一种高境界的标志。

(2)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思想观点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教学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内源性动力。

(3)教学风格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结果。教学风格不等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而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创造性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显示着教师达到的教学艺术水平,是教学风格产生理想效应的技术性保障。

(4)教学风格是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教学艺术是个性化的,没有独特鲜明的个性,教学艺术就模糊了自我的面孔,教学风格也就苍白无神了。教学风格是教师个性化教学艺术达到比较成熟时的一种教学状态。教学风格是相对稳定的,它给人一种成熟感,因为不够成熟的教学艺术之树,是很难绽放出教学风格之花的。

(5)教学风格是教师课堂教学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风貌和格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作风和精神面貌,创造性运用教学方法和技巧时一种教学状态和行为方式,是教学风格审美魅力的直接载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44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