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更新时间:2024-05-29 20:4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A1型题

1.药物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 )

A.口服给药 B.舌下给药 C.直肠给药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2.弱酸性药物在胃中( )

A.不吸收 B.大量吸收 C.少量吸收 D.全部吸收 E.以上不对

3.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不包括( ) A.给药途径 B.药物的药理活性 C.剂型 D.药物的分布 E.吸收环境

4.酸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经肾排泄时( )

A.解离↑、再吸收↑、排出↓ B.解离↓、再吸收↑、排出↓ C.解离↓、再吸收↓、排出↑ D. 解离↑、再吸收↓、排出↑ E. 解离↑、再吸收↓、排出↓ 5 .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 )

A. 药物作用发生的快慢 B.药物的药理活性 C. 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D. 药物的分布 E.药物的代谢

6.当以一个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恒量给药时,经给药几次血中浓度可达到坪值(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7.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衰退,用药剂量应为成人的( ) A.1/2 B.1/3 C.2/3 D.3/4 E.4/5

8.药物的半衰期长,则说明该药( ) A.作用快 B.作用强 C.吸收少 D.消除慢 E.消除快

9.药酶诱导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是( )

A.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B.血药浓度升高 C.代谢加快 D.代谢减慢 E.毒性增大

10.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

A.解离度降低 B.脂溶性增加 C.易透过血一脑屏障 D.易被肾小管重吸收 E.经肾排泄加快 11.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 A.肝脏 B.肾脏 C.肠道 D.腺体 E.呼吸道

12.F列对主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耗能 B.需载体协助 C.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D. 逆浓度差转运 E.顺浓度差转运

) 13.下列有关药酶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町使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B.可使血药浓度上升 C.可使药物药理活性减弱 D.可使药物毒性增加 E.可使药物药理活性增强

1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具有哪项特点( ) A.药物之间具有竞争蛋白结合的置换现象 B.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C.不易透过生物膜转运 D.结合是可逆的 E.使药物毒性增加

15.关于肝药酶诱导剂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能增强药酶活性 B.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

C.使其1趋药J血药浓度升高 D.使其他药物虹药浓度降低 E.苯妥英钠是肝药酶诱导剂之一

16.影响药物脂溶扩散的因素不包括( ) A.药物的解离度 B.药物分子极性 C.药物的脂溶性 D.载体的数量 E.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

17.不利于药物由血液向组织液分布的因素是( ) A.药物的脂溶性高 B.药物的解离度低

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药物与组织亲和力高 E.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18.下列有关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几乎所有药物均能穿透胎盘屏障,故妊娠期间应禁用可能致畸的药物 B.弱酸性药物少量在胃中吸收

C.当肾功能不全时,应禁用或慎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D.由肾小管主动分泌排泄的药物之间可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E.药物的蓄积均对机体有害 19.药物的排泄过程是( )

A.药物的排毒过程 B.药物的重吸收过程 C.药物的再分布过程 D.药物的彻底消除过程 E.药物的分泌过程

20.某药物的半衰期为9.5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约为( A.9小时 B.1天 C.1.5天 D.2天 E.5天

2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

A.药物作用增强 B.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C.药物代谢加快 D.药物排泄加快 E.药物转运加快

22.如何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 )

A.每隔一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 B.每隔半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 C.首剂加倍 D.每隔薅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 E.增加给药剂量

23.经肝药酶转化的药物与药酶抑制剂合用后其效应( ) A.减弱 B.增强 C.不变化

) D.被消除 E.超强化

24.下列关于药物体内排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药物经肾小球滤过,经肾小管排出 B.有肝肠循环的药物影响排出时间 C.有些药物可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D.弱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排出多 E.极性大、水溶性大的药物易排出

25.A、B两药竞争性与血浆蛋白结合,单用A药时血浆t1/2为5小时,A、B两药合 用后A药t1/2应是( )

A.<5小时 B.>5小时 C.5小时 D.>1O小时 E.>15小时

26.某药物tl/2为12小时,按t1/2给药达坪值时间应为( ) A.0.5天 B.1天 C.1.5天 D.2.5天 E.5天

27.关于被动转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运 B.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运 C.不耗能 D.无饱和性

E.小分子、高脂溶性药物易被转运( ) 28.舌下给药目的在于

A.避免胃肠道刺激 B.避免首关消除

C.避免药物被胃肠道破坏 D.减慢药物代谢 E.增加吸收

29.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lOOmg/L,晚6时测得 的血药浓度为12. 5mg/L,这种药的半衰期为

A.4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3小时 E.9小时 30.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可增加后者的疗效,原因是( ) 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 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 D.延缓抗药性产生 E.以上都不对

31.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B.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 C.口服给药通过首关消除而吸收减少

D.舌下或肛肠给药可因通过肝破坏而效应下降 E.皮肤给药除脂溶性大的以外都不易吸收

32.硝酸甘油口服后可经门静脉进入肝,再进入体循环的药量10%左右,这说明 该药( )

A.活性低 B.效能低 C.首关消除显著 D.排泄快 E.以上均不是

33.肾功能不全时,用药时需要减少剂量的是( ) A.所有的药物 B.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

C.主要在肝代谢的药物 D.自胃肠吸收的药物 E.以上都不对

34.患者,男,18岁。因患流脑入院。医生给予磺胺嘧啶+TMP等药物治疗,嘱其

服用磺胺嘧啶时首剂加倍,此目的是( )

A.在一个半衰期内即能达到坪值 B.减少副作用 C.防止过敏反应 D.降低毒性反应 E.缩短半衰期

35.患者,女,30岁。服药过量中毒,抢救时发现应用碳酸氢钠时,则尿中药物浓度 增加,应用氯化铵时尿中药物浓度减少,该药为( ) A.弱酸性药 B.弱碱性药 C.中性药 D.强碱性药 E.高脂溶性药

36.患者,男,66岁。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心率120次/分,口唇发绀,颈静朋 怒张,肝脾肿大,下肢水肿,给予每日0.25mg地高辛治疗,已知地高辛的半衰期为1.! 天,口服吸收率为90%,估计患者约需经几天上述症状得到改善( ) A.2天 B.3天 C.7天 D.10天 E.12天 37~38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40岁。误服大量苯巴比妥后,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反射减弱等症状 家属送来急诊就医

37.上述症状属于( )

A.副作用 B.继发反应 C.急性中毒 D.后遗效应 E.变态反应

38.抢救此患者时应用何种药物以促进苯巴比妥排泄( ) A.碱性药 B.酸性药

C.大分子药物 D.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 39~41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60岁。晚餐后不久感胸闷、大汗、心前区压迫性疼痛,紧急就诊,拟诊 为“急性心肌梗死”

39.接诊护士给患者应用硝酸甘油起效最快的给药方法是( ) A.舌下含化 B.吞服 C.嚼碎后含一段时间 D.掰碎后吞服 E.用开水送服

40.护士给患者采用的给药方法依据是( )

A.减少副作用 B.防止过敏反应 C.避免首过消除 D.避免毒性反应 E.避免刺激胃肠道 41.这种给药方法的特点是( )

A.可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性质 B.局部作用增强 C.加速药物排泄 D.避免首过消除 E.无药物依赖性 42~44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38岁。因误服巴比妥类药(酸性药)后,医生给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42.此用药目的是( ) A.防止巴比妥类药蓄积

B.促进巴比妥类药生物转化过程 C.加速巴比妥类药排泄 D.减少后遗效应 E.产生协同作用

43.巴比妥类药中毒给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的理论依据( ) A.干扰机体酶的活性 B.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 C.缩短半衰期

D.碱化尿液和血液可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排泄 E.防止进入血一脑屏障

44.为减少巴比妥类药吸收,应选何种洗胃液( ) A.5%醋酸 B.2%~4%碳酸氢钠 C.葡萄糖 D.蛋清 E.牛奶 五、B1型题

45~48题共用答案

A.显效快,作用时间短 C.消除慢,作用时间短 E.排泄快,作用时间短 B.消除慢,作用时间长 D.显效慢,作用时间长

45.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时( )

46.药物经肝进行生物转化,当肝功能不全时( ) 47.气体及挥发性药物吸入给药时( ) 48.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 ) 49~52题共用答案

A.药物作用发生快慢 B.药物的药理活性 C.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D. 药物的分布 E.药物的代谢 49.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影响( ) 50.药物在肾脏的排泄速度影响( ) 51.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速度影响( ) 52.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影响( ) 六、X型题

53.在护理用药中,半衰期的重要意义是( ) A.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B.药物分类依据

C.可预测药物基本消除时间

D.可预测药物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E.可增强药物作用

54.药物与血浆蛋白大量结合将会( )

A.减弱或减慢药物发挥疗效 B.作用持续时间长 C.影响药物分布 D.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E.容易发生毒性反应

55.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 )

A.分布 B.排泄 C.吸收 D.代谢 E.跨膜转运 56.肝药酶抑制剂可使( )

A.其他药物代谢减慢 B.血药浓度升高 C.药效增强 D.药物毒性减少 E.减少不良反应 5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 )

A.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B.是可逆的

C.不易透出血管壁 D.两药可与同一蛋白竞争结合 E.加速药物分布速度

58.影响药物从肾脏排泄速度的因素有( )

A.药物的解离度 B.药物的脂溶性 C.尿液的pH D.肾脏的功能 E.药物的相互作用 59.药酶诱导剂可

A.增强药酶活性 B.增加药酶生成

C.增强药物活性 D.加速某些药物和自身转化 E.升高血药浓度 七、案例分析

60.患者,女,50岁。因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长期使用苯妥英钠,每天口服 300mg,血药浓度监测为18mg/I.。10天前因斑疹伤寒加用了氯霉素,近日感觉眼震,眩 晕,复视,血药浓度检测为25mg/L。试说明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此现象如何防治?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C 6.E 7.D 8.D 9.C 10.E 11.B 12.E 13.C 14.E 15.C 16.D 17.C 18.E 19.D 20.D 21.B 22.C 23.B 24.D 25.A 26.D 27.B 28.B 29.D 30.B 31.D 32.C 33.B 34.A 35.A 36.C 37.C 38.A 39.A 40.C 41.D 42.C 43.D 44.B 45.D 46.B 47.A 48.E 49.D 50.C

51.A 52.E 53. ABC.D 54. ABC 55. AI3CD 56. ABC 57. ABCD 58. ABCDE 59. ABD

60.氯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可使肝药酶活性降低,使经肝代谢的苯妥英钠代谢减 少,使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增高,出现眼震、眩晕、复视等毒性反应。此时应减少苯妥英钠 的剂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3y6.html

Top